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香江-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剑飞说:“当然有区别,她的政治立场是偏右的。我准备将东方传媒都交给她打理,除非遇到严重失实报道的情况,否则我绝对不会插手东方传媒旗下任何一份报纸的经营和发展。”

    金镛摇摇头,笑而不语。他根本不相信何朝琼的能力,更不认为一个富家千金能把《明报》办好。

    康剑飞也不多劝,反正短时间内不怕金镛把《明报》给卖掉,他笑道:“阿琼上个月刚接手《天天日报》,她马上就会有大动作,查先生请拭目以待。”

    “什么大动作?”金镛好奇地问,他不认为康剑飞是在说无意义的空话。

    康剑飞道:“足以影响香港报界现状,甚至改变香港传媒格局的大动作。”

    金镛皱皱眉头,随即点头道:“那好,我就拭目以待。”(未完待续……)

800【报界换天】

    金镛很快就看到了何朝琼的大手笔,应该说全香港市民都看到了。

    当年黄玉朗买下《天天日报》,一度将这份报纸的销量提升到全港第三。不过在卖给康剑飞之后,由于受一系列的内部整合和人员流动的影响,《天天日报》的销量已经落到第五,每期销量勉强超过10万份。

    而销量排在《天天日报》前面的四家报纸,分别是:东方日报、明报、成报和星岛日报。

    就在今年上半年,何朝琼在将东方出版社理顺以后,又被康剑飞调去主管《天天日报》。仅仅用一个月半的时间,何朝琼就将报社管理层换了三分之二,接着就是对《天天日报》本身进行换血似的大改革。

    八月底的某天,全港市民都注意到一份配图精美、排版清新的报纸。

    “这是新版的《天天日报》?”

    “好赞嘢,头版居然没广告。”

    “排版看起来也很清爽,一点都不觉得乱。”

    “而且所有的版面都是全彩的。”

    “全份全彩的报纸很贵吧,多少钱一份?”

    “不贵,还是原价3块钱。”

    “……”

    这些都只是香港市民对新版《天天日报》的第一印象,如果自己观察,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新闻标题口语化等等。

    当康剑飞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看到香港报纸时,就注意到此时的香港报纸的不同。

    所有的港报,头版如此重要的版面。居然大部分都是广告,而且基本是昂贵的地产广告。最多只有重要消息的导读属于新闻。

    其次,香港所有的报纸。只有副刊或者风月版、广告版属于彩印,其他版面都是黑白的。排版、配图这些,也都死板古董,给人的阅读体验非常之差,包括销量最高的《明报》和《东方日报》都是如此。

    康剑飞买下几份报纸之后,就一直想要进行报纸改革,但却抽不出时间专注此事。直到前段时间,他才跟何朝琼好好地聊了一下改版的事情。

    何朝琼接掌《天天日报》后,不仅将管理层换血。就连报纸的版面编辑、美术编辑都换了一茬,还特地从法国《世界报》请来一位资深人士担任《天天日报》总编辑。

    ……

    星岛报业大楼。

    胡仙把报社的高层都叫来开会,而每一位与会人员的面前,都摆着一份今天的《天天日报》。

    “大家对《天天日报》的改版怎么看?”胡仙问。

    《星岛日报》副总编说:“非常漂亮的报纸,对年轻人有一定吸引力,不过全彩印刷成本太高,而且取消头版广告也大大降低了报纸的收入。这种改版不足取。”

    “我大致同意张副总的看法,不过《天天日报》的版面我们可以学一学。”另一位说道。

    “我不同意改动现有排版,”突然有人拿起《天天日报》。反驳说,“你们看这份报纸,虽然它的排版看起来清新脱俗,但这却是牺牲内容刊载量来完成的。同样内容的新闻。传统排版只需要一个版面就可以刊载,而用《天天日报》这种排版,至少需要一个半版面。这无疑增加了成本。更何况,这多出的半个版面。我们用来刊广告多好?读者看的是新闻,又不是看的版面是否漂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天天日报》的改版看起来出色,但无论是全份彩印、取消头版广告、精心排版配图……这些改革措施都会增加成本、减少收入,是一次彻头彻尾失败的报纸改版。

    有人在会议上笃定地预测道:“我估计,《天天日报》一个月都撑不下去,要么改回原来的样子,要么提高报纸售价。”

    看着手下人对《天天日报》的嘲笑,胡仙心里总感觉不妥,她隐隐然觉得这次《天天日报》的改版,会在香港报界掀起大风浪。

    此时此刻,不仅是星岛报业在关注《天天日报》的改版,香港绝大部分的业内人士,都注意到了新版的《天天日报》。

    没办法不关注啊!

    一个报亭几十上百种报纸,买报的人一眼就能从种类繁多的报刊中发现头版全彩配图无广告的《天天日报》,就如同在一堆矮穷挫里看到个高富帅,简直可以用鹤立鸡群来形容。

    但却没人认为《天天日报》的改革能成功,他们的看法与星岛报业的管理层一样,增加成本、减少收入的改版得不偿失。

    所有人都等着看《天天日报》的笑话。

    一个靠拍电影起家的幕后老板,一个年纪轻轻毫无经验的女社长,一个从法国请来不知香港行情的总编。这怎么看都是一个注定失败的组合!

    而事实呢?

    ……

    卢新生擦了把脸从盥洗室出来,帮着菲佣把早餐准备后,冲卧室喊道:“阿兰,快起来吃饭了!”

    喊了几声没有应答,卢新生只得走回卧室,看到老婆陈月兰还睡得正香。他走过去拍拍老婆的脸蛋儿说:“快起床了,待会儿又要迟到。”

    陈月兰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伸出手说:“老公,我不想动,拉我起来。”

    卢新生无语地将老婆拉起来坐到床上,陈月兰这才打着哈欠穿衣服起床,然后披头散发地梦游着去洗漱。

    卢新生对此很是无语,结婚前的陈月兰简直就是女神般的存在,结婚后他才发现老婆是如此的邋遢、懒散和逗比。

    没错,这个卢新生就是在本书775章出现那个草根凤凰男。当初他住的是笼屋,如今却搬进了高档公寓,因为他把楼下那间公司老板的千金泡到手了。从一个普通的销售销售经理变成公司部门主管。

    卢新生当初只是暗恋没胆子追,最后看到康剑飞导演的《楚门的世界》。才终于鼓起勇气大胆追求。他制造各种机会与陈月兰偶遇,结果真的碰巧在一次车祸中救了女神的命。然后又每天去医院探望送好吃的,两人这才真正地开始交往。

    陈月兰的父亲也就个身家一两千万的小公司老板,发现女儿交了个草根男朋友并没有立即反对,而是雇佣私家侦探调查卢新生的底细。

    最后的结果是,卢新生入赘只有一个独生女的陈家,成了生门女婿和公司的接班人。

    卢新生和岳父陈博桥坐在沙发上聊着公司的事情,等陈月兰洗漱好了再一起吃早餐,这时菲佣拿着报纸过来说:“老爷,先生。这是今天的报纸。”

    陈家订的报纸有四份:《信报》、《经济日报》、《明报》和《天天日报》。

    其中《信报》和《经济日报》都是财经报纸,作为商人的陈博桥每天必读,而《明报》则主要看一些时政、民生和文学内容。

    至于《天天日报》,这份报纸的读者群体以30岁以下的年青人为主。是卢新生入赘陈家之后,才开始订购的。

    其实卢新生以前看的是《东方日报》,但自从康剑飞买下《天天日报》后,他就转而选择这一份报纸。

    理由很简单,卢新生认为康剑飞是他的恩人,如果他不是看了《楚门的世界》受鼓励。根本就不可能把现在的老婆追到手。他不仅每天订阅《天天日报》,康剑飞每次出新片他也会抢购首映门票捧场。

    岳父陈博桥直接捡了一份《信报》读起来,而卢新生则是去翻最底下的《天天日报》。

    不过等卢新生翻出《天天日报》后,他惊讶地说道:“咦。今天的《天天日报》怎么不一样?”

    “有大新闻?”岳父陈博桥看向卢新生手头的报纸。

    卢新生说:“头版的广告没了,你看这里还有好多大小标题,只看第一版就能知道全份报纸的主要内容。而且每个标题后面还有版面页数的提示。这个样子读报能节省很多时间,这个设计又方便又贴心。”

    陈博桥接过《天天日报》翻了一下。惊讶的发现居然全份彩页,而且那简洁清爽的版面。也让他这个有些老花眼的人看起来毫不吃力。

    认认真真地比较了新版《天天日报》和其他几份报纸的区别,陈博桥赞赏道:“这报纸读起来方便又舒服,如果《信报》也能照着这样改一下版就好了。”

    卢新生笑道:“康先生做生意果然厉害,《天天日报》被他买下来是件好事。”

    陈博桥想的却不一样,他的公司近期要代理一件日本新产品,正考虑着到底在哪家报纸打广告呢。此时看着改头换面的《天天日报》,陈博桥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以一个小商人的精明头脑,意识到这份新改版的报纸必然受到欢迎和追捧,趁早拿下广告位可以省不少的费用。

    ……

    《天天日报》本就是在年轻读者中销量前三的报纸,甚至是超过了《明报》(《明报》主要读者群是中产阶级)。如今改版之后,清新的版面更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至少看起来就比其他报纸更加时尚大方。

    而像陈博桥这样上了年纪的读者,喜欢上《天天日报》的理由则很简单,因为它的排版比其他报纸更便于阅读,不怕老眼昏花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看错了行。

    “快催一下印刷厂,加印的5000份已经卖完了。”

    “经理,外面又在催货了,看样子加印8000份都不够!”

    “稳妥起见,今天最后再加印5000份,再催都不印了。”

    “……”

    东方传媒集团的销售部简直就成了菜市场,从上午开始就嘈杂不堪,好些员工连中午饭都没时间吃。

    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是没有固定看报习惯的,往往是走到报纸销售点,凭心情选则一份报纸购买。而今天,这种人中十个有九个都选择买《天天日报》,因为这份报纸的版面设计和彩色印刷太抢眼了。而且头版的大标题、大图片导读远比那些刊广告的报纸更能激起读者的购买和阅读**。

    何朝琼对报纸改版后的销量预测还是很保守的,只让印刷厂比平时多印了一万份。结果11万5千份《天天日报》没到中午就销售一空。

    为了不打断自身的经营秩序,《天天日报》只选择了加印三次共1万8千份。改版第一日13万3千份报纸全部售罄。

    改版第二日,《天天日报》的印刷量提高到15万份,依旧全部卖完。

    每天逐步提高印刷数量,一个星期过后,《天天日报》的销量连续超过《星岛日报》、《成报》和《明报》,以19万份的恐怖销量与《东方日报》打成平手。

    香港的众多资深报业人士,被《天天日报》的销量奇迹搞蒙了,这特么也可以?

    其实,《天天日报》的改革。就是另一个时空黎志英创办《苹果日报》后玩的那一套。只不过黎志英那厮更狠,市面上报纸均价5块钱一张,他直接将《苹果日报》定价2元还送一个苹果,招来无数报界同行的嫉恨。

    《苹果日报》的一系列改革,直接使得香港原有的报界秩序崩溃,死守老路不改革的报纸一家家倒闭,包括办报历史悠久的《华侨日报》、《快报》、《香港联合报》等报纸,都在《苹果日报》攻势下先后结业。

    而生存下来的香港报纸,甚至包括《明报》、《大公报》等报纸在内。或多或少都模仿了《苹果日报》的改革以适应竞争,香港业界将这种变化和改革统称为“苹果化”。

    《天天日报》虽然没有如同另一时空《苹果日报》那般降低售价,但仍然无比地强势,其他报纸或多或少都感到自己的销量在降低。因为读者被《天天日报》抢走了!

    直到此时,香港其他报社的人还在按兵不动,他们期待着《天天日报》承受不了亏损而自己完蛋!

    没错。《天天日报》虽然销量惊人,但高额的成本以及取消头版广告的行为。使得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何朝琼很快就有新动作了。所有想在《天天日报》打广告的商家,都收到了广告费涨价的通知——《天天日报》增加的成本,最后还是转嫁到了广告客户的身上。

    一家报纸销量剧增,广告费增长是肯定的。其实在《天天日报》销量超过16万份以后,其广告收入就足以收回成本了,但随后《天天日报》的广告费还在涨价。

    没办法,想要实现报纸的高额盈利,广告费就必须猛涨价!

    超过八成的广告客户对此强烈抗议,近半的客户直接取消广告单子,以此要挟《天天日报》的广告费降回原价位。

    何朝琼的回应是:不予理会!

    因为现如今《天天日报》的销量都快超过《东方日报》了,根本不愁没有广告客户,每天报社广告部的电话根本就没停过。

    最终,广告客商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乖乖地把钱掏出来。

    半年之内,《东方日报》、《成报》和《星岛日报》先后改版,而《明报》也取消了头版广告并增加彩页。

    《天天日报》掀起的改革风潮,一直在香港持续了数年之久。当读者习惯了全份彩印、排版精美的报纸后,那些阅读体验差的传统报纸已经没有了生存土壤,要么跟着改革,要么关门大吉,无一例外。

    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敢再轻视何朝琼这个千金小姐了。因为《天天日报》的改革是在她的主持下进行的,所以外界都将改革的全部功劳安在她身上,还被好事者尊称为“新一代的报业女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康剑飞现在只想让金镛看到何朝琼的能力,然后让何朝琼去跟金镛谈收购《明报》的事情,他这个所谓的左派人士自始至终都要置身事外。

    而金镛,这时也正拿着《天天日报》在感慨:不能小觑任何人啊,赌王千金好手段,香港报界改革势在必行了。(未完待续……)

801【新法令】

    在《天天日报》销量剧增的时候,由周星池和张勄主演的《逃学威龙》开始上映,其票房增速比之前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更加恐怖,首周票房直接破了1500万。

    而远在台湾,《楚门的世界》也已全线落画,累计收获票房4388万新台币,暂列台湾年度票房榜第四位。

    就在此时,台湾分公司的虞戡平传来一个消息,台当局颁布新的本土电影保护法令。

    新法令主要针对的是在台湾大肆圈钱的好莱坞片,规定内容为:一部美国电影在台湾最多只能引进八个拷贝。也即是说,每部好莱坞片在台湾最多只能在八家电影院上映。

    虽然在台湾上映的港片数量很多,但架不住票房榜前几位全是好莱坞大片。程龙的电影在台湾也就卖个3000万台币的票房,但像《终结者2》、《圣战奇兵》这些好莱坞电影,在台湾的票房动辄破亿元。

    每年票房榜前三名都是好莱坞大片,光这三部电影,就能从台湾捞走至少2亿新台币的票房,台当局限制好莱坞片上映就很好理解了。

    台当局颁布这个法令,明面上是说要保护台湾电影市场免受好莱坞片倾销,但其实更多的是利益使然。此法令一出,大型院商可以垄断好莱坞大片的放映权,而参与港片投资制作的台湾片商们更加高兴,在没了好莱坞片的竞争压力后,他们投资的港片就可以卖更多票房。

    康剑飞本来还说提前让派拉蒙在台湾兴建院线,但台当局的新法令出**。直接让他的构想难以实施。

    其实此法令对抵制好莱坞片起不了多大作用,院商监守自盗私刻拷贝的事情多了去。监管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的不说,两年后的《侏罗纪公园》就在台湾卖了2亿多的票房。连程龙《城市猎人》的票房都只相当于它的零头,这还抵制个毛啊!

    台湾许多影视法令都无比奇葩,比如此时台湾的武侠剧,当局规定一场架最多打8秒钟——也不知道是哪位大爷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此法令出**后最欢喜的还是香港的电影公司和导演,因为台湾本来就禁映日本片,准许上映少量韩国片,现在又规定了美国片的拷贝数量,那么最后得益最大的就是港片了。

    本来就有无数的台湾热钱涌入香港影坛,台当局这个法令无异于火上浇油。现在就连嘉禾的许多电影都有台湾片商的投资。新开拍的港片当中,超过八成资金来自于台湾。

    当然,为了面子上的好看,许多港片在台湾上映的时候,都摇身一变成了台湾本土影片——虽然从演员到幕后都是香港人。

    ……

    托新法令的福,之前跟康剑飞有些龃龉的台湾中影院线,主动修好和梦工厂的关系,火线组织人手进行国语配音,想要在暑期档的末尾上映《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这个档期原本是留给一部好莱坞大片的。可现在规定每部好莱坞片只能引进8个拷贝,中影院线总不能让剩下的放映厅空着吧?正巧此时《笑傲江湖2》在香港狂卖,中影的人便腆着脸赔笑求康剑飞给片子。

    康剑飞这人虽然记仇,但也并非不识时务。既然中影院线放低身段向梦工厂购片,他自然不可能不给对方面子。

    不仅给面子,而且给足了面子。《笑傲江湖2》的主角林清霞和李练杰都来到台北,参加影片的台北首映。

    台湾电影市场增长速度太快了。每年的票房总额都在打着滚的往上升,以至于康剑飞也没法不重视。

    今年台湾的股市虽然崩了。但对电影市场却没半分影响。

    以前台湾的电影票房收入大都来自于北部,但这几年随着南部地区的基建开发,大量的农民靠征地补偿金而一夜暴富,使得台湾的电影观众基数成倍上升。

    举个例子可能更直观:某年春节,一个农民拉着牛车,带着一家老小十六口进电影院,结果影院已经坐满了。农民说:“不行,我光出门就花了三个小时,一定要看上香港电影。”于是电影院不得已只能加座。

    此时的台湾电影院,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影院,放映厅额定座位可能只有1000个,但往往有2000人在同时看电影,影院过道里都塞满了观众。

    这次不仅林清霞和李练杰来了台北,康剑飞自己也来了,他来的目的是跟杨登奎合作,一起在台湾南部地区投资兴建电影院。

    台湾南部电影市场已经兴起,但基础影院建设却跟不上,许多时候观众不得不挤在影院过道里看电影。杨登奎在南部黑白两道都吃得开,而康剑飞则有优质的港片片源,两人合作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

    飞机在桃园机场降落。

    康剑飞走在最前面首先下了飞机,林清霞与他并肩而行,李练杰紧随其后,再后面则是十多人的保镖、助理等随行人员。

    还没出接机口,康剑飞就知道自己这些人的行踪被泄露了,而且很有可能是中影院线故意泄露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即将上映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外面记者成堆,还有至少数百个闻风赶来的粉丝,吵吵嚷嚷混乱不堪,机场不得不派来安保人员维持秩序。

    “都是等你的。”康剑飞拉着林清霞的手笑道。

    林清霞好几年没回台北了,现在重返故地还有点小激动,她笑道:“你在台湾也有不少影迷,外面都是你的粉丝也说不定。”

    李练杰则是第一次来台湾,看着外面乌压压的一片人,第一感觉就是台湾的影迷实在太热情了。

    几个保镖却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护住康剑飞等人,生怕外面那些人当中藏着危险分子,又或者是影迷太热情引发意外。

    随着《黄飞鸿》系列电影热映,李练杰在台湾的名气还是很大的,不过那也的看跟谁比。

    只见记者和影迷一拥而上,将康剑飞一行人团团围住,而采访和关注的焦点赫然是康剑飞和林清霞二人,李练杰好歹一大明星,居然直接被这些人给无视了。

    “青霞,有没有考虑过回台湾拍电影?”

    “传言你和康先生有一个儿子,请问是不是真的?”

    “康先生,你有考虑过什么时候娶林小姐过门吗?”

    “……”

    好吧,记者的提问一开始还跟电影有关,但很快就转到两人之间的绯闻上,问及最多的就是关于两人私生子的事情。

    虽然这些记者都问得很客气,但林清霞还是一脸的生气,答了两句就闭口不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