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香江-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之间,邵一夫觉得自己离开电影圈是对的,这个大电影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了,《审死官》近5000万的破纪录票房,足以作为其电影生涯的完美收官。
与邵一夫的思绪万千不同,舒其等影评人则是惊喜连连,《侏罗纪公园》的精彩程度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侏罗纪公园成功首映,史前凶兽肆虐香江》
《四亿大片特效惊人,食人恐龙重现世间》
《堪比的伟大影片》
《……》
除了低级黑骂《侏罗纪公园》剧情苍白外,香港的诸多影评人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把康剑飞的新片给捧到了天上。甚至连邵一夫出席梦工厂影片首映礼的惊爆新闻,都被《侏罗纪公园》给冲淡了。
《电影双周刊》的一篇影评写道:“如果从剧情上来讲,《侏罗纪公园》与传统的科幻片并无太大区别:离奇的科学实验与人类的利欲熏心,最终自作自受引发灾难,男女主角历经艰险终于拯救获得新生。
如果仅此而已,那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长篇大论的讨论它。《侏罗纪公园》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恐龙这一史前生物的完美重现,事实证明康剑飞那4亿港币没有白花。没有丝毫的破绽,凶猛或温顺的恐龙,就这么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就如同数亿年的时光完全凝滞。
当年的《星球大战》,引发了一轮电影技术革新,被永久载入电影史册,《侏罗纪公园》可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星球大战》。
作为香港电影从业者,笔者不得不自豪地说道:《侏罗纪公园》虽然有美国导演和特效公司参与制作,但导演、资金、男主角和幕后摄制团队,却完完全全来自于香港,这是一部无可争议的港片!”
即便没有媒体的卖力称赞,以康剑飞和梁家辉在香港的名头,再加上4亿大片的宣传噱头,就足以吸引无数的香港影迷涌进电影院。
但凡看过《侏罗纪公园》的观众,没有一个不被里面恐龙特效给惊到的,看完之后纷纷向亲友推荐。
超高的口碑和媒体的热烈报道,使得平时少有看电影的观众,也忍不住走进影院去一看究竟。
《侏罗纪公园》受欢迎到什么程度?
有的人为了看一场,专门一大清早就跑去电影院,因为上午的场次观众相对较少。但凡过了下午2点钟,《侏罗纪公园》的放映厅就没见过空位。
首日,爆满;次日,爆满;爆满;爆满;再爆满……
不提前几个小时买票,你根本别想看到当天的《侏罗纪公园》,除非你是看早晨和半夜的场次。
首周,《侏罗纪公园》狂收2080万票房,这个数据直接惊得同行说不出话来。才一个星期时间啊,票房就破了2000万大关,你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程龙在得知《侏罗纪公园》的首周票房数据后暗呼庆幸,他的《警察故事3》是跟《审死官》同期上映的。《警察故事3》虽然被《审死官》压得很惨,但总好过跟《侏罗纪公园》抢票房,那简直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八月中旬到九月的暑期档哀鸿遍野,好多观众宁愿一遍又一遍的走进电影看重看《侏罗纪公园》,也不退而求其次去看其他片子。如此就使得《侏罗纪公园》的票房坐火箭般上升,仅仅三周半的时间,就打破《审死官》才创下的票房纪录,毫不留情地撞破5000万票房大关。
第一部票房过5000万的港片诞生了!
别急,好戏才刚刚开始。
《侏罗纪公园》上映到第六周的时候,第一部票房过6000万的港片诞生了!
疯狂的票房盛宴还没落幕,《侏罗纪公园》足足放映了两个月,最终拿下6643万票房。
当这个票房数据见报时,邹文怀、黄白鸣、陈容美等电影、院线公司老板们,直接就大脑当机傻掉了。
好几年前港片的本埠票房就破了4000万,所有人都想着某一天能破5000万票房大关。这尼玛,《侏罗纪公园》一上来就写下5000万纪录不说,还顺便不费吹灰之力的把6000万大关也破了,颠儿颠儿的还超出去几百万零头。
票房被康剑飞超过一点点,那些人或许还会眼红嫉妒,但遇到《侏罗纪公园》这种逆天情况,大家是连眼红的心思都没有,就特么只剩下震惊和感叹。
要不,我们也拍部特效大片?
许多电影公司的老板都这样想,但临头却始终下不了决心。
现在电影圈流行的是,拿台湾投资人给的资金请明星,拍出片子来快速在海外票房圈钱。《侏罗纪公园》这种投资巨大、制作周期超长、风险极高的科幻大片,平时幻想一下可以,但却没有哪个傻瓜真舍得掏钱去拍。
是的,就算有了康剑飞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再没有哪家公司敢跟风。
前两年邹文怀一时脑子发热,连续给程龙投拍了两部成本几千万过亿的电影,事后邹文怀一直后悔不已。因为投资变大了,但票房却较程龙普通成本的片子没什么大增长,反倒使嘉禾一度资金链窘迫。
程龙刚刚下画的《警察故事3》,就是嘉禾减少投资,消费《警察故事》系列电影来圈钱的作品。
投资中等、回报高、风险小,和投资巨大、回报高、风险大比起来,聪明的商人都会选择强者。(未完待续……)
今天没更
头疼,先睡觉了。(未完待续……)
825【N0。1】
香港,四季酒店。
一辆轿车在地下车库停稳,上面下来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
那男人刚下车走几步,就听后面有人喊道:“阿才,等一等!”
那男人转头一看,笑道:“贤哥,好久不见。”
后面追上来那人真是李休贤,而另外一人,则是香港有名的导演蓝乃才。
蓝乃才以前给李翰祥和胡金铨做过摄影师,其对光影的运用堪称一绝,后来去日本电影圈混了几年,回来之后开始做独立导演。
邵氏、新艺城和嘉禾都曾邀请过他,康剑飞的东方娱乐经纪公司也想和他签经纪约,但都被蓝乃才拒绝了。直到前些年李休贤发出邀请,蓝乃才因为私人交情才答应加入李休贤的万能影业,接连给万能公司拍出几部卖座片,他也因此和李休贤并称为“双龙出海”。
从前年开始,蓝乃才又跟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合作,拍了一系列的CULT片。这些片中有两部属于三。级片,都是港产三/级片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而且此人实在潇洒得紧,去年他拍了一部热卖2000多万的《力王》,就突然隐退不再执导筒了。
“阿才,你今天怎么也来了?”李休贤和蓝乃才并肩站在一起等电梯。
蓝乃才笑道:“吴会长亲自打电话请,我能不来吗?”
“那倒也是。”李休贤点头道,吴思元这几年虽然不怎么制片拍片了,但在导演圈里的呼声还是很高的。
蓝乃才叹气道:“我也是最后一次来开会了。”
李休贤替他可惜道:“阿才你现在正当年。又才拍了一部卖座片,40岁不到你退什么修啊?”
蓝乃才颇为随性地说:“拍戏有些腻了。想歇几年。”
李休贤对此只能无语,因为他实在无法理解蓝乃才在想些什么。年纪轻轻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却有钱不赚直接退出电影圈,这特么不是傻吗?
两人聊着天等电梯,等了好几分钟也没下来,停车场那边反倒传来咯噔咯噔的脚步声。
听那声音清脆,多半是女人的高跟鞋撞击地面发出的。
蓝乃才和李休贤转头看去,却是相貌一般的年轻女人。
李休贤皱皱眉头,低声道:“她怎么也来了?”
蓝乃才问道:“贤哥你认识那女人?”
李休贤道:“邹老板的女儿邹重衍,南加大导演系毕业回来的。去年在香港拍过一部电影,扑了。”
蓝乃才笑道:“原来是嘉禾的少当家。”
李休贤话里有话地说道:“听说这位少东家,跟嘉禾其他几个股东可是闹得有些不愉快。”
蓝乃才刚想接话,电梯门突然开了,他就率先走了进去。
“麻烦等一等!”邹重衍加快脚步喊道。
李休贤进电梯后,身手拦住不要电梯门关闭,等邹重衍进来了才冲她一笑。
“多谢李先生!”邹重衍笑着致谢道,她对香港电影圈的名人还是很熟悉的。
“举手之劳,不用客气。”李休贤说。
邹重衍又看看蓝乃才。问道:“这位是?”
李休贤介绍说:“蓝乃才,《力王》的导演。”
“原来是蓝先生,久仰大名!”邹重衍主动伸手过去。
“你好,邹小姐。”蓝乃才和她握手。
今天是香港导演协会开临时会。因为总部大楼还在修建,所以把会议地址选在了酒店中。
邹重衍勉勉强强也算个香港导演,不过她今天来参加会议。主要目的还是结识更多导演,为以后接掌、发展嘉禾打下人脉基础。
三人乘着电梯来到酒店礼堂。里面已经来了二三十位导演,嘤嘤嗡嗡地各自低声聊天。
“《侏罗纪公园》总算下片了。那票房真是吓死人。”
“是啊,6600多万,一下子把香港的票房纪录抬高那么多。”
“别说了,我拍的片子跟《侏罗纪公园》撞了档期,惨绝人寰啊。”
“是够惨的,我的也撞了,说好追加的导演分成全泡汤。”
“你们说,《侏罗纪公园》里就几个香港演员,那还叫港片吗?”
“算是吧?剧组主要人员都是香港的。”
“反正是不地道。”
“人家是奔着海外票房去的,演员上肯定要多几个西方面孔。”
“梦工厂这回是赚翻了,《侏罗纪公园》的海外票房肯定不低。”
“嗯,肯定要赚,那4亿的投资说不定光亚洲票房就能赚回来。”
“我倒也想拍一部特效大片,可惜那帮台湾佬肯定不舍得投钱。妈蛋,那帮暴发户只知道明星,投资多少全看能请来几张明星脸。”
“有什么办法?人家金主,就指望香港明星来吸引那边的观众。”
“他们投资都是为了赚快钱,制作周期全给压在两个月以内。我扑他老母,连筹拍带后期就给两个月时间,能拍得出什么精彩的好片子?人家《侏罗纪公园》拍了一年多。”
“现在每年香港拍的电影,至少半数以上的投资来自台湾。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一旦台湾那边的经济或者票房市场出现问题,香港电影就要元气大伤。”
“有什么办法?有钱送上门来你不赚?”
“我听说前段时间吴会长他们北上,内地已经答应开放电影市场了。”
“别高兴得太早,每年就10部限额,光梦工厂就占去一半。”
“大陆那边我也有些了解,不怕限额少,就怕一点都不给。能开口子,说明风向稳了,以后肯定会逐步放开。你想想看,整整十亿人的电影市场,有一亿人看就赚死了。”
“……”
邹重衍竖起耳朵听着那些导演的讨论,一大半的话题都跟刚刚落画的《侏罗纪公园》有关。
作为南加大导演硕士,邹重衍对港片其实颇多鄙视的,她有些看不起香港的电影工业,因为这跟好莱坞比起来太过幼稚了。香港电影圈甚至连明确的电影制作流程都没有,大多数时候拍片都按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来,而且一部电影的立项也随意无比,负责的人拍拍脑袋就决定了,有时候开机了连剧本都没有准备好。
一切的乱象,使得邹重衍很不看好香港电影未来的发展,她觉得无论是港片制作还是香港院线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这不是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所该有的样子,一旦外埠市场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可怕的连锁反应。
邹重衍想要在嘉禾内部实现好莱坞化的改革,但只透露出一些意思,就被以何贯昌为首的嘉禾老人给劝住。
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却很难。嘉禾实行的是独立制片的卫星公司制度,而且近年来大部分电影的资金来源于台湾,想要完全按照流程来太难了,一切照章办事就是个笑话。
除非嘉禾能像康剑飞的梦工厂一样,所有的资金自给自足,这才有操作的余地。
好莱坞的制度是人家几十年来不断完善的,邹重衍想在短时间内下猛料改革嘉禾完全不可能,换成十多年前与邵氏二雄并立的嘉禾或许还行,但现在已经太晚了。
正因看到这一点,想要有所建树的邹重衍,才提议嘉禾减少制片量,增加海外院线的投资。
“康先生来了!”
“康导你好。”
“康老板来得真早啊。”
“康先生,我刚得到一个不错的剧本……”
突然之间,礼堂里突然热闹起来,所有导演协会的成员都将目光投向刚刚进来那人。
6643万的票房新纪录,这已经是横亘在所有香港导演面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他们只能仰望的存在。
至少在两三年内,别想有人打破这个票房纪录。即是再看康剑飞不顺眼的导演,也不敢当众说出一句怪话,因为票房是最有力的实力证明。
康剑飞站在那里,他就是香港电影当中的NO。1,你不承认也得承认。
就连黄白鸣、程龙等人,都放下了大导演、大明星的架子,热情地走过去和康剑飞握手问好。
邹重衍或许对香港的许多导演心存鄙视,但却对康剑飞推崇备至,因为康剑飞创立的东方集团,正是邹重衍心中的模板。她也想将嘉禾发展成那样,可惜掣肘太多根本无从实施。
“康先生你好!”邹重衍矜持了一小会儿,也忍不住上去握手。
“你是?”康剑飞根本没见过这女人,也想不出香港又出了哪个厉害的女导演。
邹重衍笑着自我介绍:“鄙人姓邹。”
介绍自己姓邹,却又不说姓名,康剑飞试探道:“嘉禾邹老板是……”
“正是家父。”邹重衍说。
“原来是邹小姐,你好你好!”康剑飞呵呵笑道,并不怎么在意。这位邹千金长得不漂亮,两人也注定没什么机会合作,所以康剑飞对她实在兴趣缺缺。
时间到了正点,礼堂里面已经云集了40多位导演,这还不是导演协会的全部成员。
吴思元作为协会主席上去发言一通,临了还来一句:“日前,香港出了一部堪比《星球大战》的科幻奇片,创下了6643万的惊人票房纪录。在此,我要恭喜康剑飞导演,我祝愿《侏罗纪公园》接下来能在海外票房大卖。”(未完待续……)
826【邹千金的野望】
这次香港导演协会召开临时会议,当然不是为了庆祝《侏罗纪公园》热卖,而是为了讨论两个话题和一个执委会提案。
两个话题都跟大家息息相关:一是粗制滥造导致港片整体质量下滑,二是宣布内地对入口港片的审查标准。
第一条大家都深恶痛绝同时又无可奈何,没人喜欢拍烂片,但明星的片酬逐年上升,资金不足之下只能凑合了事。
七十年代的时候,台湾电影也曾风靡东南亚,甚至卖到了欧洲、西亚和北非地区。当时的台片、港片因为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血腥元素,因而被一些国家禁映,同时也让台新闻局觉得脸面无光。
台当局根本不顾制片商的死活,直接取缔包含大量暴力、色。情元素的功夫片,同时禁止太过粗制滥造的片子在岛内上映,一下子就是台湾影坛风气为之一振,促成了台湾电影在70年代后期的辉煌。
但港英政府可没那么强势,真敢出**这种政策的话,香港的制片商恐怕要闹翻天。
如今港片的粗制滥造最大原因是人工上升太厉害,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任何结果,现在的香港连个演员工会都没有。大牌明星档期拍得满满的,你想降片酬人家直接不接你的戏,这个话题只能不了了之。
要保证港片的质量,最大的责任在制片方,导演们最多只能尽可能的把片拍好而已。没人能像林正英那么无私,在另一个时空,林正英为了拍好《僵尸先生》。预算不够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死撑,最后不但导演片酬没拿到。反而倒贴了一大笔钱。
“好吧,之前的话题就不用讨论了。”吴思元说,“前段时间我跟邹先生、康先生等人一起进京,内地政府已经答应每年引进10部港产片,以分账的形式在大陆市场上映。原则上来说,只要是能够通过内地相关部门审核的港片,都有机会在内地上映,不过这个电影审查标准却有些模糊。我琢磨了很久,也跟内地的官员聊过,大致有几条要注意:第一。影片的主角不能是坏人,不能是强盗小偷杀人犯、也不能是间谍特工,像康先生的《英雄本色》、《赌神》、《情圣》就肯定不能通过内地电影部门审查,因为这些电影的主角不是赌徒就是骗子、黑。社会……”
“哈哈哈……”吴思元的话一说出来,会场里就爆发出一阵笑声。因为大家都知道康剑飞的立场是倾向大陆的,吴思元专门拿他的片子做例子,自然让人觉得滑稽,也抵消了一部分对内地电影部门的抵触心理。
说实话,但凡从业10年以上的导演。都不会因大陆审查严格而心存怨恨。台湾电影市场也是那么走过来的,十多年前台湾新闻局定下的电影审查标准中,还不准搞封建迷信呢,现在说出来估计都几人相信。
“第二点嘛。”吴思元继续说道,“电影的主题要正面,可以揭露社会阴暗丑恶面。但却不能赞扬它、宣传它。比如阿龙的《警察故事》系列,虽然有警匪勾结这种坏的东西。但它整体宣扬的是正义,这个肯定可以通过内地的审查。”
“至于第三点。那就是不能涉及两岸关系,以及抹黑大陆形象,说白了就是别触及政治问题。这一点我不说大家也明白,当年因为左右立场问题,台湾方面可是禁映了不少的港片,这事放到大陆也一样。”
“第四点不能有封建迷信,也就是说鬼片、僵尸片是肯定不能卖进大陆的。”
“第五点就是不能露点,色。情片别说是卖到大陆,就是卖到台湾都要经过严厉审查。”
“第六点……”
吴思元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说到最后大家心都凉了,一大半的港片都是被枪毙的下场。
“这不准那不准,还能拍什么?”张坚廷忍不住吐槽道。他的《表姐,你好嘢》就被内地当成过抹黑大陆的典型,其实他的本心并非是反对大陆,而是将两岸关系和大陆在香港的典型形象当做调侃对象。《表姐,你好嘢》系列当中,张坚廷不仅调侃内地政权,同样恶搞了国党和香港的一些不良现状。
仔细观看《表姐,你好嘢》系列,其实可以发现,张坚廷虽然对大陆政府颇多微词,但却认可:两岸三地皆一家,大家都是中国人。
只不过张坚廷在影片中实在高端黑,20年后的大陆观众看了顶多付之一笑,但放到现在却很伤内地人的自尊心,特别是政府官员看了更不爽。
别的导演的电影还有可能卖到大陆去,张坚廷的片子却多半没什么希望,他可是被内地文化部门给记住了的。
吴思元知道张坚廷对内地政府不满,他笑道:“这些也不是硬性规定,我只不过提醒大家注意一下。万一片子能买到大陆去呢?那边的电影市场可是越来越繁荣,大家以后也能多一条出路。对我们这些做导演的来说,现在正赶上好时候,同一部片子在内地和台湾都可以上映,这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香港电影曾经也有过那种好时候,50年代初港片就能同时卖到大陆和台湾。不过在内地反右运动以后就不行了,特别是台当局支持的自由总会成立后,香港的电影公司被两边的政府逼着选择左右立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去年执导了《警察故事3》的导演唐季礼笑道:“吴会长说得是,把电影拍得正面积极一些,也没什么不好。暴力、色。情的片子虽然许多人爱看,但总归不如正片的观众基数大。我敢说,一部符合吴会长所说那些标准的电影,拿到台湾市场去卖也能在审查环节少许多麻烦。”
王经见气氛有些不好。插科打诨道:“人各有志啦,大家以后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我喜欢拍屎尿屁拍女人。大不了不要内地市场,阿礼乐意拍健康内容的电影。那也是他的选择。”
“就是就是,我并不是要强求大家,只是说出来做个参考而已。”吴思元也不好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转而道,“当初导演协会成立的时候,就规定协会执委两年一届,会长最多连任两届。我这个会长已经当了四年,本该几个月前就重新改选,不过因为许多事情耽搁了。再过半个月。导演协会就要搬进新建的大楼了,到时候我们再进行换届选举大会。下面的会议内容由陈副会长来宣布……”
陈新建掰了掰麦克风说:“我们执委会的会员讨论了一下,提出了一个议案。就是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