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重生记-第10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辉已经同意了。”至于马氏,就她那德性不用问都知道肯定不同意了。不过家里的事都是男人做主,女人听从就是。不听从,不搭理就是。

    肖氏哦了一声道:“我明日跟芙儿说一声。”曾晨芙因为怀孕,暂时由她管家。不过,等孩子生下来肯定家里的庶务还是得曾晨芙料理。到时候壮哥儿的吃穿用度这些还是

第2205章 铁奎番外 (135)

    方辉陪着汤氏回门,宁海也与肖氏说了分家的事了:“明日,我就叫了宁湛过来,让他们两兄弟分家。”

    肖氏是巴不得早些分家,哪怕汤氏对她恭恭敬敬的,可汤氏这身份还是让她膈应:“早些分了也好,将来我们不在,他们也不会为家产起纠纷。对了,家产怎么分,是让他们兄弟两人平分吗?”

    宁海嘴角抽了抽,说道:“阿湛七成,方辉三成。”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现在他让方辉跟宁湛平分家产,以后儿孙也都要这样分家安阳侯延续三代估计就得垮了。

    肖氏哦了一声问道:“那四个铺子,你准备将哪一个给方辉?”其实宁海买了十几个铺子,不过自家只开了四个铺子,其他的都租出去。这四个铺子,每年合起来有三四万两银子的收益。

    宁海说道:“方辉又不在京城,这铺子给他谁来打理?”

    肖氏有些不相信地问道:“你的意思,这四个铺子都不给方辉?”

    这些事,宁海都有考虑的:“嗯,没人打理,铺子给他没两年就得倒闭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多给他两个铺面让他收租子的。”做生意可不是有权有势就行,得花费很多时间跟精力经营。若不然,很容易蚀本的。

    肖氏是没意见的:“这事,你好好跟方辉说下,省得他到时候说你偏心。”

    宁海压根不担心方辉会有意见:“偏什么心?我当年一穷二白,靠着自己置办的这分家业。他能分到这么多财产,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若是不满意就什么都别要,他凭自己本事挣分家业好了。”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丫鬟说方辉跟汤氏回来了。

    肖氏有些讶异:“晌午都还没到,怎么就回来了?”着姑娘回门,都是吃过午饭才会回家的。

    余梅说道:“听下面的婆子说,汤奶奶双眼通红,大爷也是满脸愠色。”

    肖氏挥手让余梅下去,然后与宁海说道:“这汤家怎么回事?姑娘回门怎么还摆脸色?”

    宁海压根不在意:“他们是摆脸色还是其他都无关紧要,以后让阿辉别再去汤家就好了。”又不是正经的妻族,对方要贪得无厌不搭理就行了。

    肖氏笑着道:“阿辉马上就要回桐城了,以后三五年得回一次。他就是想去汤家,也没这个时间。”阿湛跟方辉马上就要分家,汤家想攀附安阳侯府,也攀附不上了。

    午觉后,宁海派人叫了方辉到他书房,与他说了分家的事:“宁家已经没族人,就剩我一人。我也就你们兄弟两人,分家我也不

第2206章 铁奎番外 (136)

    方辉将所分得的产业归整好了,就准备回桐城。

    壮哥儿知道方辉不带自己回去,难过得哭了起来。

    宁海摸着他的头问道:“难道你不想陪在祖父身边?还有,你舍得下航哥儿吗?”这半个多月,壮哥儿跟航哥儿相处得非常融洽。

    壮哥儿泪眼婆娑地说道:“想。可是我若不回去,我就见不到娘跟大姐了,我娘她肯定会很伤心的。”

    “壮哥儿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这样,等明年过年让你爹带了她们来京看望你。过几年等你大了,你也可以自己去桐城看望她们。你暂时,就留在京城念书,好不好?”这么小就要离了父母,确实有些残忍。可谁让方辉忙,而马氏又不着调呢!

    方辉走后,壮哥儿就与航哥儿一起读书。虽然他已经启蒙一年,可以前先生只教了他三字经,而且只是背诵并不解其义。所以侯府请的这位先生,干脆从头开始教起。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沮丧了两日壮哥儿就恢复过来了。

    方辉带着汤氏回到桐城,已经是八月中旬了。

    马氏拘着妞妞在屋子里做针线活,听到丫鬟说方辉回来喜得不行。当下放下手中的针线,拉着妞妞去迎方辉。

    结果到了二门,马氏就看见方辉身旁挨着个容貌出众的女子。当下,如遭雷击。

    妞妞指着汤氏,一脸不善地问道:“爹,她是谁?”

    “你都已经是大姑娘了,这样叫叫囔囔像什么样子?”方辉觉得,他应该请个人好好教导下马氏。省得这孩子,没点姑娘家该有的样子。

    见方辉没应妞妞的话,马氏自己问道:“相公,她是谁?”其实,她已经猜测到汤氏的身份了。不是方辉的女人,怎么可能会挨得这般近呢!

    方辉面无表情地说道:“进屋说吧!”

    “不要,就在这里说。”妞妞的性子既不像马氏也不像方辉,反倒有点像如惠,很是泼辣。

    方辉怒斥道:“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赶紧回你的屋去。”这孩子,真是半点教养都没有。跟外甥女诗茵,根本没可比性。

    这个时候,方辉特别后悔没带了妞妞回京。让妞妞留在安阳侯府,耳濡目染之下也能成为名门淑女了。

    妞妞不愿意,可她身边的丫鬟婆子却是怕方辉,死拖硬拽将她弄进屋。

    见马氏死死地盯着汤氏,方辉说道:“进屋说话。”

    三人进了屋,不等方辉开口,汤氏就给马氏福了一礼:“莹儿见过姐姐。”

第2207章 铁奎番外 (137)

    马氏病着的这些日子,都是妞妞在照料。花妈妈看着妞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下来,很是心疼。

    这日,花妈妈劝了许久才让妞妞去休息。然后,她就与浑浑噩噩的马氏说道:“大奶奶,大爷明显将汤氏当宝,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大爷肯定会将汤氏扶正。大奶奶,要汤氏被扶正,到时候这府里哪还有大少爷跟大姑娘站脚的地方。”

    马氏听了这一席话,终于抬起了头。

    有反应就好,花妈妈继续道:“大奶奶,你是正室。哪怕汤氏管着这个家,可她见了你,也得恭恭敬敬地执妾礼。”只要马氏还活着,汤氏这辈子就永远越不过她去。

    花妈妈跪在地上,与马氏道:“大奶奶,为了大少爷跟大姑娘,你也得好好活着呀!”以侯爷对大少爷的重视,马氏就算病逝对他影响也不大。可对妞妞,影响却是巨大的。以这孩子的心性,马氏真病逝她肯定要闹得天翻地覆的。要遭了大爷的厌弃,吃亏的还不是她自己。

    这席话,终于还是触动了马氏。丈夫不要她了,可她还有儿女要管。

    有了求生的**,身体很快就有了起色。妞妞对此,喜不自禁。

    汤氏的丫鬟听到马氏能下床,很是遗憾地说道:“可惜了。”若是马氏病逝,该多好呀!

    汤氏脸上没有任何的波动,说道:“大明有律令,妾不能扶正。”二房是贵妾,可说到底还是个妾。所以,她这辈子都不能穿上大红色的衣裳了。除非,她的子女争气以后能给她挣个诰命来。

    想到这里,汤氏忍不住摸了下自己的小腹:“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人要知足,相比要嫁去萧家守望门寡,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丫鬟很是为汤氏难过。就她家姑娘的人品样貌,做人正室都绰绰有余。结果阴差阳错,给人做了二房。

    桐城这边发生的事,过了没多久就传回到京城了。倒不是说肖氏跟曾晨芙有意关注方辉一家子,而是回来送喜讯的那随从与人喝酒时说起的。

    曾晨芙知道这事以后,与宁湛道:“大嫂再不好,也是她的结发妻子。病得那般重,女儿求都不去看一眼,这也太狠心了?”

    宁湛反问了一句:“那你的意思,应了妞妞的请求去看过大嫂就不狠心了?”

    曾晨芙难得被噎了下。

    宁湛说道:“芙儿,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不能因为马氏现在可怜,就将她曾经做过的事忘记了。她落到这个地步,是她咎由自取。爹他最重规矩,但凡她靠谱一些,以爹

第2208章 铁奎番外 (138)

    一入冬,肖氏就陪着铁奎去了温泉庄子。三日泡一次药浴,另外的时间就泡温泉。再配合白太医开的药,旧疾再复发时不仅没以前那般痛,时间也没以前长了。

    宁海很欣喜,与肖氏说道:“白太医性子是怪了点,但医术却没的说。”以前每次都痛得他都想死,可现在却在忍受范围内。

    肖氏嗔怪道:“你若是早听我的话,也不用受这么多罪了。”

    宁海笑了下。

    夫妻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丫鬟说大少爷跟二少爷来了。

    安阳侯府的厨子,那厨艺是没的说了。壮哥儿吃得好,加上日日习武,不过半年时间就蹿了一个头,将航哥儿远远甩在后头。对此,航哥儿很是怨念。

    一进屋,航哥儿就说道:“祖父,今天先生夸赞了我跟大哥了。”

    宁海笑着道:“你若是能像你大哥那般刻苦,保证先生天天夸你,而不是总打你手心了。”航哥儿很聪明,不过太过贪玩。对此,宁海也没过多责怪。孩子还贪玩些很正常。而壮哥儿资质一般,但不管是念书还是习武都很刻苦。

    “祖父,我以后会努力的。”自跟壮哥儿一起习武后,航哥儿比以前努力多了。对这种现象,宁海是乐见其成的。

    眼见就要过年了,壮哥儿问道:“祖父、祖母,爹会带着娘跟大姐会来京城过年吗?”

    肖氏闻言说道:“你娘身体不大利索,不宜长途跋涉。所以今年,她是来不了京城看望你了。”

    壮哥儿很失望。

    航哥儿见不得他这样,拉着他的手说道:“大哥,我们去厨房看看大娘做了什么好吃的?可有做我们喜欢吃的拔丝虾球?”

    “好。”说完,两孩子手牵手,欢欢喜喜地走了出去。

    宁海转过头问了肖氏:“马氏身体不好?怎么了?”

    肖氏道:“前段时间病了一场,估计是被汤氏的事刺激到了。不过养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不过她身体刚好,不适宜长途奔波。”再有她也不愿看见马氏,每次见到马氏她心情都不好。

    不仅肖氏,就是宁海也不想看见马氏,想了下说道:“那过两年,我派人送壮哥儿回去看望她跟妞妞吧!”

    肖氏道:“你将壮哥儿留在京城,马氏先是怀疑我跟芙儿会害了他占了家产。后知道分家了,又怕我离间她们母子感情。我怕壮哥儿去了桐城,马氏不放她回来了。”

    宁海的好心情瞬间没有了:“那等过些年,壮哥儿大些再让他去桐城吧!”这个女

第2209章 铁奎番外 (139)

    到了上房,见周围都静悄悄的气氛很是凝重,如惠就知道怕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懒,加上孟家也没什么值得她惦记的东西,所以如惠并没让身边的丫鬟刻意与老夫人身边的人接触。所以她并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府里发生的事,有时候还需要陈氏与她说。

    进了屋,如惠朝着坐在榻上的孟老太爷两人恭敬地福了一个礼。

    孟老太爷开门见山地说道:“家里如今乱糟糟的,这个你该知道吧?”对一个小辈,没必要拐弯抹角。

    如惠轻轻点了下头。

    孟老太爷道:“家里不能没个主事的人,可你祖母年岁大了,总不能让她一把年岁还为你们操持吧!”

    如惠又不傻,直接问道:“祖父是想让我接手府里的庶务?”

    孟老太爷点了下头。

    如惠也没拒绝,只是婉转地说道:“七弟妹他们之所以闹,归根究底还是因公中没钱。祖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太爷要她管家,这个没法拒绝。哪怕退下来,老太爷还是家里的大家长。可让她掏私房贴补公中,那是别想了。

    孟老太爷说道:“我已经划了一万两银子到了账上,这钱应该足够府里三个月的开销了。”钱是从哪里来,他并没说。

    听到账上有钱,而且只需她管家三个月,如惠一口应下:“祖父,这年关将至事情很多,不知道能不能让五弟妹与我一起料理下庶务。”管家很累,孟府的大大小小的珠子还那么多。人多是非多,更累。

    孟老太爷眼皮都没抬:“这些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老夫人等如惠走后,问道:“为什么说让她管三个月家?既老大家的不愿管家中的庶务,就直接交给苒希媳妇好了。”

    孟老太爷看着老夫人,说道:“所有的孙媳妇之中,最精明的就是苒希媳妇。你觉得让她一直管着府里的庶务,她会愿意?”想也知道,不可能了。若是敢逼她,以宁氏的性子怕是会带着孩子住回娘家去了。

    宁家如日中天,而孟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宁氏真带了孩子回去,到时候还得苒希赔礼道歉才能将人接回来了。

    老夫人道:“那三个月以后呢?”

    老太爷说道:“三个月以后,让他们各管各家了。”

    老夫人心头一跳,问道:“你要分家?”

    见老太爷点了下老夫人立即道:“不行,不能分家。一旦分家,这个家就散了。”

    若是可以,老太爷也不想分家。只是,到

第2210章 铁奎番外 (140)

    年前,孟三老爷跟周氏回京。两人是接到老头子的信,才从老家赶回来的。至于孟广鹏这一辈,并没有叫回来。

    三年不见,如惠觉得周氏变了很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衣服也换成大红色等亮丽的颜色,不像之前都是鸦青紫檀这类暮气沉沉的颜色。

    如惠看到她这样,心想着果然还是需要换个环境。这不,周氏就从过往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

    因为孟尚书退下来,府里接到的帖子少了,应酬自然也就减少了。同样,这部分的开支也就节省下来了。到出元宵,账面上还有两千多两银子。

    出完元宵,孟老太爷就将孟大老爷跟孟苒希等各房的主事人叫到上院去。

    诗茵姐弟三人都睡下了,孟苒希才回来。神色,有些不大好看。

    如惠问道:“怎么?可是有什么不顺的?”这次老太爷叫他们过去,应该只是说分家的事,具体的估计没那么快。论理,应该不会起争执的。

    “没有,很顺利,大伯跟三叔都同意分家。只是,我心里堵得慌。”总是盼着分家,可真到这一步心情却又异常的沉重。

    如惠宽慰了两句后问道:“老太爷可有说分家以后的事?”老夫人那般喜欢热闹,怕是不会舍得让他们都搬出去。

    嗯了一声,孟苒希道:“老太爷的意思是先分家,等他们二老仙逝以后,我们再搬出去。不过分家以后,各房就各管各的了。”老夫人喜欢热闹,若是都走了怕会受不了。

    “老人家最怕离别了,分产不分家,这样也挺好的。”她是想搬出去,不过孟苒希肯定不愿了。毕竟他是孟老太爷夫妻养大的,对两位老人的感情很深厚。

    见如惠没说要搬出去,孟苒希松了一口气。他可是很清楚,如惠很不喜大房一直想搬出去过。

    住到外面独门独户自然好,只是他舍不得老太爷跟老夫人。

    出了正月,孟家将所有人都叫了过去。如惠,也跟着去了。

    孟尚书让大管家将府里的产业都念了一遍,说道:“这座宅子跟祭田都是作为祖产,不分。其他的产业老大得七成,剩下的二房跟三房平分。”

    老头子对三个儿子一视同仁,并没有偏重谁。这产业,分得也很公正。不过孟家并不是豪富人家,产业有限,二房跟三房除了分到一栋宅子跟一个铺子以及五百亩良田外,还有六千两银子。

    看起来不少,可二房跟三房子嗣都很多。平分到每个人头上,很少了。而这,也是如惠不愿去争的原因。与其费心思去谋算家里的产业,还不如将心思花在生意上,这样赚得更多了。

    孟三老爷跟孟苒希对此没有意见,所以分家也算顺畅。

    不过,孟苒希并没有拿着房契跟地契去过户,而是找着孟尚书说他要让二房也分了。

    二房没有长辈,只有兄弟三人了。可因为当年的事,孟苒希从没给过桂姨娘与孟广书兄弟两一个好脸色。哪怕到现在,他都没有改变态度。所以孟家分家了,他也迫不及待地想甩掉孟广书两家人。

    孟尚书一直都不喜欢孟广书兄弟两人。如今二房没有长辈,孟苒希要分家也没什么不对的。孟尚书点头道:“你想分就分吧!”孟苒希已经历练出来,许多事不用多说,他也知道如何做了。

    得了孟尚书的首肯,回去后孟苒希就叫来了孟广书两兄弟,与他们说了分家的事。

    孟苒希说道:“今日分家,二房分到什么产业你们也清楚。现在,我们就将这些东西分了吧!”

    孟广书说道:“三哥,能不能不分?”分家了,一切就都要靠自己了。

    家族没倾注任何资源在他们两兄弟身上,导致孟广书到现在也只是个秀才。而他弟弟孟广宏,到现在还是白身一个。

    孟广书十八岁再一次落榜后,自觉再考下去也没什么结果,所以他去求了老夫人。

    老夫人最是心软,看在早逝的次子份上,与孟尚书说了这事。没多久,孟广书就在应天府衙门做着抄文书的书吏。做了这些年,也升了一级。

    越是在衙门呆,越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若是没点背景,被说在衙门混得开,就是手上的差事都很难保得住。

    孟苒希看了一眼他,说道:“父母不在,就剩我们三个。如今我们都已经成家,住一块多生事端。”他可不可能愿意养着孟广书兄弟两家。

    孟广宏怪声怪气地说道:“哥,你求他干吗?他早就想让我们滚蛋,现在有了机会哪还会错过。”

    孟苒希压根不搭理孟广宏,朝着孟广书说道:“这些产业,我得七成,给你们三成。房子跟铺子这些都已经作价,你看你们想要什么?”

    孟广书听到这话,抬头看着孟苒希。大明朝重嫡轻庶,所以很多家族在庶子成家后给一笔安家费就打发了。像韩国公府,就是这么做的。孟苒希将所得的产业,分三成给他们兄弟,是吃亏的。

    结果不等他开口,孟广宏却说道:“三哥若是真的大方,就该将这些产业平分。反正三嫂有钱,不差这点。可我们兄弟以后,却是要靠这些产业过活。”

    孟广书脸都黑了:“你给我闭嘴。”

    孟苒希眼神都不给孟广宏一个,只是朝着孟广书说道:“你们回去考虑下,考虑好了再来回复我。”

    孟广书点头道:“好。”说完,将孟广宏给拽了出去。

    如惠在里屋,将三人的对话都听得一清二楚。等两兄弟离开后,如惠走出来说道:“别生气了,说起来孟广书也算是个明白人。”至于孟广宏,压根没被她放在眼里。到现在都认不清自己的地位,以后没了孟家的庇护迟早是要摔跟头的。

    “我没生气。”跟他们生气,犯不着。若不是为名声着想,他是一分银子都不想给孟广宏。

    就算没生气,孟苒希这会心情也不好。如惠为了哄他高兴,说道:“好久没去福运酒楼吃饭了,明日出门去八宝鸭跟酱猪蹄!”

    孟苒希摇头道:“刚分完家,不合适。你想吃的话,我明日去买两只带回来。”

    如惠抿嘴笑:“两只哪够?团哥儿一个人就能吃掉一只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虽然团哥儿不到十岁,但这饭量却不小。

    说起儿女,孟苒希的心情瞬间就好了:“那就买四只。”话说这酱猪蹄真是好贵,四只的话得去掉大半个月俸禄了。不过如今分家,他买什么都不再有顾忌了。

    孟苒希说话算话,第二日他回来就带了四只酱猪蹄,团哥儿见了欢喜得露出了一口白牙。

    就在这个时候,丫鬟回禀说孟广书兄弟两人来了。

    如惠将几个孩子带进里屋去了。

    孟苒希看着两兄弟脸上都挂着彩,倒是有些诧异。很明显,昨日回去以后两人肯定干了一架。

    “决定要什么了?”

    孟广书说道:“三哥,我想要宅子,外加一百亩良田。三哥,差的我补钱给你。”

    为了避免麻烦,孟尚书将要分的产业都估了价的。二房分到的产业跟银子,合起来差不多两万两。这样算,孟广书两兄弟每个人只能得三千两银子。而那三进的宅子加上一百亩水田,作价合起来四千七百两。

    孟广书要宅子跟田产的原因很简单,有了宅子落脚的地方就有了。而且那宅子地段好,又大,以后有了儿孙也住得开。而田产旱涝保收,郊外的水田有钱都买不到的。

    孟苒希问了孟广宏:“你呢?”

    “我要铺子,外加一百亩水田。差的钱,我补给你。”

    孟苒希点了下头,说道:“可以。明早你们将差价给我,我与你们一起到衙门将产业过户。”

    其实这样分家,他是吃了大亏的。只是走官场的人最重要的是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