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我就离开我-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关心的责备让我听得心里暖烘烘的。
  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雨中送伞收到了奇迹般的效果。培训班里所有的女生们都羡慕刘伟有一个那么关心她的人,所有的男生们都有嫉妒我的机灵用在了最关键的时候,我们就这么被别人羡慕或嫉妒着。在别人看来我送伞的目的无非就是获取刘伟芳心的一种手段,可是又有谁知道我那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呢?我虽然不懂爱,但我想爱一个人就是对方早已印在了你的心坎里,你时时刻刻会惦记着她,她快乐时你会比她更快乐,她难过时你会比她更伤心,把她看成比自己更重要,宁愿为她付出一切不求回报,我想这便是爱了。
  这是一场及时雨,我是刘伟的及时雨。我第一次在刘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刘伟第一次接受了我的帮助。今晚的风雨越大,我那把伞起到的作用就越大,刘伟就越会感激我。可是临近下班的时候雨慢慢变小了,等下班后雨已经停了。
  我不知道刘伟回家的路上是否撑起了我的伞,但我相信我的那份心意她一定不会忘记。后来刘伟告诉我除了父母之外从来都没有人为她送过伞我是第一个,我说我也是第一次给一个女孩子送伞。
  那把伞是我从遥远的家乡带来的,临行时母亲把伞塞给我说:“天有不测风云,出门看天色,风起了别忘带上伞。”没想到这把伞第一次保护了我最心爱的女孩,后来有许多女孩向我借过伞,可我宁愿借钱给她们买伞也决不把那把对我和刘伟有着特殊意义的伞借给她们。那把深蓝色的伞成了我和刘伟的桥梁,也成为了我们永恒的纪念品。
  第二天雨过天晴,到了刘伟还伞的时候了,她一连说了好几声“谢谢”。
  她对我的感激之情我心领神会,我说:“谢什么呢?这把伞就送给你吧,它可以为你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它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和纪念。”
  刘伟说:“你能够冒雨为我送伞我已经感激不尽,怎敢再接受你的伞?再说了我从来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东西,你的一番好意我心领也,这伞我不能收。”
  现在想想,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信心和勇气。我只感觉到我有责任为刘伟做点什么,只要能让她开心我什么都愿意。培训班的男生们纷纷效仿,每到下雨天都会有许多男生为自己喜欢的女孩冒雨送伞,但是女孩们感动的程度却大打折扣,这就是盗版和正版之间的差异。
  当时的雨中送伞的确是一个明智之举。我做不到雪中送碳,因为这里的冬天不下雪也不需要碳。但这里会有风、雨还有火热的太阳,朋友就是挡风遮雨的。
  在和刘伟的交往中,渐渐地我知道了关于她的一些故事。她说她来自安徽凤阳县,于是我从地图上找到了那个点——刘伟从小生活过的地方。从地图上看,刘伟的家乡距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只有几厘米,可火车在这两点之间移动一次需要一天一夜,我想象着刘伟是怎样从那么遥远的家乡来到这里,她一定带着一个美丽的梦、怀着一份美好的憧憬而来。
  刘伟在家中是独生女,人又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因此陪受家人疼爱。对于十八岁的刘伟来说,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是她这十八年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老师朋友的关爱中一路顺风地走过来。这也是最让我担忧的,因为人生路上难免会有许多坎坷,月有阴晴圆缺,人也会有起起落落,我担心没有经过困难的磨砺和风雨洗礼的刘伟能否经受得起以后人生的考验和磨难。
  其实刘伟是需要有人保护的,一个十八岁的弱女子,不远千里地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刚刚走出学校就要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看到刘伟,让我想起当年的我,四五年前我还是一个腼腆、害羞、胆怯的小男孩,不敢正眼看女孩,和女孩子说上一句话都会脸红。后来我亲眼见到过一个女孩追一个男孩并当众向他表白,从容自在、毫不怯场,从那以后我胆量增加了好几倍。
  那一年,我也是十八岁,我也是刚出校门,也曾胸怀大志。心想终于离开了那囚笼一样的学校,撕掉了所有让人头疼的考试卷,可以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事业了。后来才知道那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叫幼稚。当踏上火车的那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立刻就后悔了,心里想着我在放学路上的小树上刻下的那行字会不会随着小树的长大而变得模糊不清?下一个坐我那张课桌的人会是谁?毕业晚会上老师第一次允许同学们喝酒,大家举杯祝福互相交换照片,而今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许多年后大家能否再相聚?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好马不吃回头草,留恋归留恋,既然选择了那就大胆地往前走吧!
  初出学校,独在异乡,稍有时间就想家,偶尔也会想起那些同窗共读多年的老同学。从前老师对我们说过的那些逆耳的话语也觉得越来越有道理,那个曾经因为小小矛盾两年没有说话的同学到最后也没来得及和好没来得及道歉就这样匆匆而别,也不知道事隔多年以后他是否已经释怀?怀毕业时大家挥泪而别的场景已经成为脑海中一幅永不褪色的画面,同学们互相道了再见,然而这再见何时才能再相见?
  现实容不得我们多想,毕业后躺在床上想心事的时间不会再多,取而代之的就是繁忙的工作。因为毕业后没有工作将会被人视为可耻视为懒惰视为游手好闲,所以再苦再累的工作我们也会将就着揍合。要慢慢地习惯一个人在外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父母的叨唠和老师慈祥的面孔,学会隐忍学会麻木学会自我保护笑对世界上所有的不平、不公。
  不知道是谁最先给车间里的生产线取名“流水线”,这一名字非常贴切地道出了流水线的无情和残酷。流水线像流水一样奔流不息,流水线比流水更为先进的是它的速度和密度掌握在统治者的手里任他调节。无情的流水线流走的是我们的青春,我们就像夸父追日般地追赶着流水线,然而我们正当快要赶上时,流水线的速度又被调快了。夸父最终有没在追上太阳我不知道,可我们永远追不上流水线,付出的是青春的代价,得到的是极少的回报。有人引用了鲁迅的话来形容我们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回报之间的关系——我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样形容并不为过,只是大家心中有怨气仍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初大家以为跳槽能够解决问题,岂知天下乌鸦一般黑,才出狼群又入虎穴,跳来跳去你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辛苦钱所剩无几。后来有些想明白了的索性就呆在原地忍气吞声,任人宰割,也懒得再跳。只有一些抱着一丝饶幸心理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依然在不停地更换着工作。
  日子就在这样没有希望也无所谓失望的情况下平平庸庸地过去,生活就是一杯无滋无味的白开水。刘伟的出现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她温柔的目光让我这颗冰封的心慢慢地融化并升温。她是我夏日里一丝凉爽的清风,冬天里的一把火,黑暗中的一盏灯。每天清晨起床,远远地眺望着刘伟的那扇窗户期待着她出现在窗前,有企盼就是一种幸福。
  两人的结合需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所以我相信了刘伟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刘伟从原来不愿接受我的信到现在坦然地接受我的信,我知道她从心里接纳并相信了我这个冒冒失失闯入她生活中的男孩子。至少她已经把我当成她朋友了。
                  一封信一份情
  第六章 一封信一份情
  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自己是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虽不是饱学之士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他嗜书如命。他常说书籍就是财富,几十年节衣缩食收藏了各方各面的书籍上千册,家里的藏书用“担”来计算,并以此为骄傲。
  父亲的职业是农民,只能在农闲之时扔下手中的锄头捧书彻夜长读。上了年纪的人深受古文影响难免把“之乎者也”之类的字用到日常用语中,极易让人把他和孔乙己联想到一起。父亲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逢过年就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家家户户请他代写春联,并能得到诸如两个鸡蛋一壶酒之类的报酬,忙得不亦乐乎。他名扬当地方圆几十里,一出门总有打不完的招呼点不完的头。
  我从小在书堆里长大自然沾染了一点点书的香味。当别的孩子还在玩过家家的时候,父亲就逼着我读、、之类的书。当时读那些书只是出于父命难违,只知其音不解其意,经常拿着手中的书看着窗外的小伙伴们自由自在地玩耍只能偷偷地羡慕他们。书放久了难免被虫蛀,父亲抚摸着被虫蛀坏的书心痛不已,这让我立刻对书和文字肃然起敬。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咀嚼出那些书中的深刻含义,也明白了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
  在父亲的熏陶下,使我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求,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对于那些不学无术又不求上进的人我总是嗤之以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一个人毫无特长而又不思进取,那么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我的第一次荣耀是父亲带给我的。每年春节父亲总是奔走于乡亲邻里之间,为他们带去潇洒刚劲有力的笔墨,也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氛围。而自家的对联他却很信任地交托于七岁的我,并大加鼓励和赞赏。我虽不是神童但也并没有让他失望,经过平时的苦练写出来的字自然有模有样。家中经常有客人来访,他们一阵啧啧的赞美之后诧异如此俊秀的字迹竟然是出自一个七岁小孩之手,我听在耳里乐在心里。正因为有父亲严厉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才会有我后来对知识的向往和对人生的追求。而后来在学校的书法比赛中我一次又一次获奖,站在领奖台上面对大家投来敬服的目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一次被人肯定,那种荣耀一直让我延续至今。
  多少年过去了,父亲早已被乡邻们遗忘和冷落了。门户上手写体的春联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的市场上流行的字画兼容的印刷品。现代人办任何事都讲究效率和利益,这样一来就省去了买纸买墨和请人代写的时间和麻烦。只有父亲仍坚持紧握着那支破旧的毛笔书写着自家的春联,试图留住某些东西。从近年来制笔业的衰落和电脑以及各种数码产品的诞生和推广,从原来的写字变成现在的打字不难看出——拿笔的人应该下岗了!如今的父辈们在还没弄清楚电脑是咋回事的时候,他们的儿子孙子早已学会在互联网上收发邮件、聊天,甚至谈恋爱。
  年过六旬的父亲不得不感叹:“人老了,不中用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啊!”
  不管世界如何地发展与进步,但我想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就是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古人说过“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小时候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钱财在仁义面前就像粪土一样一文一值。而今我再认真地琢磨这句话,恍然大悟,原来仁义再有价值到最后还是要用金钱来衡量,值千金嘛!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感情,至少我有,我依然相信我的真情总有一天能打动刘伟。我从超市买来几本厚厚的信封和信纸,我要把我每一天的心情和对刘伟的思念全部写在纸上,一页一页地撕给她看。
  因为我知道说过的话很快就会忘记,再也找不到证据。而我把我的承诺和誓言写在纸上交给刘伟,只要她妥善保管,我的信就永不褪色。这些信会成为我和刘伟爱的见证,等老了以后我们再把它拿出来翻,这是何等浪漫的一件事啊!
  好久不曾写信,好久不曾提笔,因为往日的同学早已失去了联系,我竟然找不到可以写信的人。
  记得学生时代,每当看着同学们收到来自远方的信件和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贺卡总是特别羡慕,渴望能有一个给我写信的人。后来姐姐离开了家乡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于是我总能收到她那写满了无奈和辛酸的信,另外信中还夹了十元或二十元的零花钱。拿着那滚烫的十元钞票我怎么也舍不得花掉,还有那些信也被我保存起来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保存信的习惯,而不会像有的人看完之后就随手扔掉,因为我知道每一封信都是一份感情。所以我会慎重地对待每一份感情,决不把信当作文写。而后我从别人口中得知,当姐姐在那个举目无亲的城市收到我的第一封信时,竟然放声大哭。原来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怀和温暖,每一颗流离失所的心都渴望得到抚慰。而那时我什么都不懂,我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子——就像刘伟一样。
  学校毕业以后,费尽周折才打听到同学们的地址,试着给她们写信。但每一封都如石沉大海有去无回,或许他们有千万种不回信的理由,比如说学习太忙工作太累时间太少圆珠笔掉了信纸没了但是我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几年同窗建立起来的感情就这么轻松地被一个借口推脱了。甚至连从小一块玩大曾经在村前那座神庙里立誓”苟宝贵,无相忘”的同伴也对我的信置之不理。哪怕是他们只回一个空空的信封或者简单地告诉我他没时间回信也比这置之不理要好受多了。
  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封回信,那是一个和我同桌数年学习成绩优异外表漂亮内心善良的女孩写给我的回信,她信中写道:贵友,相隔数年,你在它乡可好?当我还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阳光沐浴园丁浇灌时,你已经早早地踏上了茫茫打工路。时间飞快,转眼已是两年多,两年后我还能够收到你的信,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想不到从前那个腼腆、沉默寡言的你会如此重感情、讲义气。你的信我看了许多遍,不知为什么眼睛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胀痛和湿润,我第一次不是因为学习成绩而想流泪。你还记得两年前答应过给我的照片,这是我最大的荣幸和满足。从你的照片来看,你成熟了也长大了,只是脸上多了几分沧桑和忧郁。
  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好好地过,不要经常想家,不要经常回望已经逝去的时光。要学会慢慢地淡忘过去。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担心的孩子,从小就遭遇了太多的不幸。我知道你是一个多愁善感且不快乐的人,因为同桌三年我从没见你笑过。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没有理由悲伤啊!可是我却经常看见你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三年来我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你,信中的你才是最真实的你,对吗?
  你的字迹依然还是那么俊秀,就像当年一样。可我为了尽快赶写这封信放弃了晚餐和逃掉了晚自习,因为再过一个月我就要离开这所学校而你也即将更换你的地址,我心中在一遍又一遍地祈祷这封信能够快点快点再快点地寄到你手中。
  现在说说我吧,临近毕业总是有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很少有时间去想从前的事,偶尔还会想起从前的老同学,但是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分数埋头苦读,为的是将来有一份更高的学历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前程和钱程。我的生活变得奢侈,前途无亮,其实我真羡慕你能够在外自由闯荡。
  哦,对了,你的文笔大有长进,只是你的文字流露出来的都是无穷无尽的忧伤,让人心痛,让人不忍往下看。我相信你有深厚的文学内涵,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一本打工文学巨著从你笔下诞生,你一定会一举成名,到那时我这个预言家也沾你的光了。你不停地更换地址是为了心中那个梦想是吗?你说你不会用烟酒来麻痹自己,很好很好!在精神空虚的时候你就试着写些东西吧。为了理想奔波流浪,繁忙的工作占据了你全部的生活,那些逆境你就全当是对你自己意志的一种考验吧!在平凡的人群中脱颖而出作出不平凡的成绩,这是我对你的期望。不要悲观,不要失望,生活总的来说还是有希望,要记住从此又多了一个支持你的人——我。
  你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对吗?
  你的同学:郭艳秀当我看完这一切,感慨万千。我只是在兑现两年前对她的承诺,没想到在她的心里击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她为了给我回信放弃了一顿晚餐和两节自习课,这让我感到无比内疚,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我从来都不想亏欠别人。我原以为我是一个彻底被全世界遗忘的人,被人记住对我来说是一种奢望、一种幸福。我很诧异那么久了她居然还没有忘记曾经有过我这么一个同学答应过给她一张照片。
  良言一句三冬暖,也正是因为有她这封信和信中她对我的鼓励,才让我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时候从不低头。多少年来,她的话一直成为一种动力推动着我不断前进。信的结尾处留给我一个意味深长的问号,可我却不敢给她肯定的回答。因为她太看得起我了,我从来都不想让相信我的人失望。可是我怎么能不让她失望呢?我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我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没有了目的,迷失了方向。多少年后我还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是我开始考虑我是不是真的会让相信我的人失望。也许是大器晚成吧!我就这么鼓励着自己。
  如果说一封信就代表了一份感情,那么我把这份感情珍藏在了心底最深处。收到这封信不久后我离开了那家让我暂时落脚的公司,而她也从那所学校毕业从此不知去向,连交换新地址的时间都没有。
  我信封右下角的地址还在不停地更换,我的行踪还是漂浮不定,我的心还是流离失所找不到可供休憩的角落。
  三年后我意外地接到她的电话,然而再也找不回当年的话题。我只想问问她这些年过得好不好,而她所关心的是这么多年我挣了多少钱。我告诉她我依然还是个穷光蛋,我听得出她多多少少有些失望。她说她身边多了一个他问我是否还是一个人,我说我早预料到了,但我还是孑然一人。
  我没有失落感,也没有大喜大悲。那种朦朦胧胧的时代已经过去,那种朦胧的感觉早就消失了。我不知道暗恋算不算是初恋,有人说算因为它是恋爱的一形式它有恋爱的那种感觉,有人说不算理由是恋爱必须要两个人以上才能构成。算与不算总之它就是让人难忘,因为当你有一件事压在心里却无法让对方知道时,你就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周平男是除郭艳秀另外一个给我写过回信的老同学,她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女孩。我把我珍藏了多年一直舍不得送给别人的优美诗句抄给了她,是因为我把她当朋友。结果她误解了我的意思,她用一种轻蔑的语气问我,那些诗句是你自己写的吗?如果是那你最好留着送给你未来的女友吧!信的最后列出了一些让我望而却步的条件,她说现代人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三会”,即会说话(外语)、会走路(开车)、会写字(精通电脑),这些你都会吗?
  我无言以对,准备再回她一封信却无从下笔。她的误解我不用多解释,再解释就是我的错了。至于她提出的“三会”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各大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征婚启示就是把有房有车有资产放在首要位置的。难道婚姻和爱情也要完全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吗?在某些人眼里,爱情就是一场等价交换,男方金钱的数量和女方的漂亮程度应该相当,爱情就是一场有目的性的阴谋。
  她所说的“三会”对我来说永远是个莫大的耻辱,不禁为我那印着卡通画的信纸和信封感到惋惜,为我的学生时代感到不值,为我那太着重物质而轻视感情的朋友们难过,为我自己难过。那些伟大的友谊哪里去了呢?转念一想,她也许是对我的鞭策和激将,于是心里才稍稍平衡。
  我就这么一封一封地收藏着别人的信,直至信纸发黄被虫蛀也舍不得扔掉。可是谁又会知道我写给别人的那些信又会落得个什么下场呢?
  这仅仅是一部小插曲而已。
  这些已经渐渐久远的往事在我的生命历程中也仅仅是一部小小的插曲。
                  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
  离别是为了更好是相聚
  又是一个雨天,我还是照样给刘伟送伞。送完伞心里就偷着乐,但乐极往往生悲。
  第二天早上迟迟不见刘伟来上班。这不是刘伟的一惯作风啊!她一向就是一个工作积极;,深受领导和同事喜欢的女孩子,况且她对我说过她从来不睡懒觉的啊!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情况有异。
  我在焦急地等待着,七点二十分、七点二十五分、七点二十九分、七点半刘伟始终还是没有出现。
  等待着的时间是难熬的,在等待的时间里胡思乱想是痛苦的。下班的铃声终于敲响了,我没有去吃饭,我跑到刘伟每天下班的必经之路等着她,但是我最终还是没能见到她。
  见不到刘伟吃不吃饭对我来说已不重要,难道刘伟也不回家吃饭了吗?我心里正想着,忽然刘伟的同伴潘学敏向我走了过来。潘学敏是刘伟的朋友兼同乡,她们形影不离同吃同住同上班,同事们总开玩笑地说刘伟要是没在潘学敏身边准是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