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医香-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去见暗卫的时候,他正吃饭呢,大快朵颐,囫囵吞枣,那架势仿佛能吃下去一头牛。

    小厮在一旁提醒他世子妃来了。

    这不,暗卫一紧张,直接噎着了,噎的他两眼翻白,差点没噎死。

    沈顿住脚步,道,“慢点吃。”

    暗卫捶着胸口,背过身去,不想自己的狼狈样子被沈看见,擦了擦嘴,方才转过身来。

第五百九十九章 告状

    楚总管在一旁,将沈疑惑的事问出来,“世子爷的家书怎么也在你身上?”

    暗卫忙回道,“王爷让属下送信回来,结果半道上发现有人刺杀世子爷送家书回来的暗卫,暗卫身中毒镖,就将家书托付给了属下。”

    暗卫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劫楚慕元送给沈的家书,家书里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机密才对啊,最多一些浓情蜜意,得多闲的慌,才想看那些肉麻兮兮的话,可暗卫就是被人追杀了,而且他拿到家书之后,一直被人追杀,东躲西藏,苦不堪言。

    为了躲避刺杀,他才耽误了回府的时间,在驿站的时候,听人说恒王迎娶楚沅柔。

    他知道王爷派他送家书回来所为何事,他的任务是阻拦楚沅柔出嫁,不是救世子爷的家书,所以他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赶回来。

    回来的还算及时,恒王来迎亲,但是楚沅柔还没有上花轿,还来得及。

    想到这事,暗卫问道,“大姑娘没出嫁吧?”

    沈摇头,“出嫁了。”

    暗卫愣住,“那王爷……。”

    楚总管就道,“这是王妃和世子妃,还有顾侧妃以及郡主四个人共同做的决定,并非是你办事不利,不必担心。”

    暗卫倒不是担心他会受王爷责罚,而是王爷吩咐的事,大家为什么不照做呢?

    暗卫忠心王爷,王爷的吩咐,在他们眼里,连皇上的圣旨都比不上的。

    王爷要他们死,就有他们死的道理啊。

    暗卫觉得王爷的威信被人给挑衅了。

    见暗卫不说话,沈就道,“王爷有说要不惜一切代嫁不许郡主出嫁吗?”

    暗卫摇头,“没有。”

    没有就好。

    知道暗卫一根筋,楚总管便解释道,“郡主和恒王的亲事,是太后施压,逼皇上下旨赐婚的,王妃能说服皇上收回圣旨,但太后不会同意,更何况顾侧妃和郡主都同意这桩亲事。”

    楚总管觉得沈做的已经很好了,敏柔郡主不顾父命,执意要往火坑里跳,谁能拦的住她,又凭什么拦着她不让她跳?

    世子妃只是儿媳妇,尚且能把王爷一封家书放在心上,郡主身为女儿,就更应该以父为天才是。

    难道王爷还会害她不成?

    如果王妃和世子妃谨遵王爷的话,求皇上退婚,只怕顾侧妃和郡主有的闹腾。

    世子妃和王妃都怀着身孕呢,可经不起她们磨难,如今这样,算是皆大欢喜了。

    楚总管望着沈道,“世子妃还没有看过世子爷送的家书吧,或许里面有暗卫被刺杀的理由。”

    沈皱眉,楚慕元不至于在家书里写什么重要的话吧?

    她把家书掏出来,翻看着。

    看了一眼,她就脸颊绯红了,因为信的开头就写着爱妻两个字。

    这也就罢了,偏偏是爱妻两个字被圈了起来,旁边还写着肉麻两个字。

    熟悉的字迹,明显就是楚昂写的观后感啊。

    还画了圈圈,感觉这是考试重点似的。

    而且这信还送来了,说明楚慕元不知道,不然非得要抽死他不可了。

    信上并没有写什么重要的事,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家书了。

    紫苏在一旁,道,“世子妃,背面还有字。”

    沈翻过来,背面写了不少。

    而且还都是重点,不过是楚昂写的。

    首先是指责沈偏心,给祖父准备了鞋袜,没有他的份,他很心痛。

    沈看的皱眉,明明她一视同仁的啊!

    给他准备的和楚慕元的一般无二,他的鞋袜去哪儿了?

    不翼而飞的鞋袜不说了,楚昂控诉某男的霸道欠揍,他已经忍不住想要给他下药了,因为他这个大帅形容虚设!

    他辛苦夺的帅印,连用的机会都没有,他真的很想把帅印丢在那张酷似他的脸上泄愤。

    抱怨了一通,再说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

    楚昂陷入了困境。

    他找到二老爷了。

    但是因为二老爷厨艺太棒,救他五脏庙出苦海,如果认了他,以后肯定是没法再吃他做的菜了。

    二老爷,他使唤不起啊。

    嫡亲的叔祖父,王爷的亲弟弟,还是他名义上的爹。

    使唤自己的老爹做菜,他怕被老天爷轰啊。

    出于私心,他还是希望他一直待在火房,但又怕埋没了他,所以他……提拔二老爷做了火头军管事的。

    这在他看来只能算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却无意让整个军营的饭菜上升了好几个档次,赢得了不少的军心。

    军中将士都在夸他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以下省略八百夸赞他的字。

    看到这里,沈还以为二老爷就在火房待了。

    结果看到第二页,又是楚昂告状。

    他被揍了。

    偌大一个军营,敢揍他的也就楚慕元一个。

    揍他的原因还是因为二老爷。

    二老爷不愧是煊亲王府的人啊,走到哪里,都注定不会埋没。

    军中将士夸赞的太多,传到楚慕元耳朵里了,他就趁着吃饭的空档召见了二老爷。

    然后……

    秦风认出来二老爷就是当初用箭救他,说举手之劳,不用言谢的人。

    之前,楚慕元组建神弩卫,秦风还提到过他,如果能找到他,让他加入神弩卫那该多好。

    秦风很激动。

    二老爷也很激动,他来参军是想报效国家的,不是来给人生火做饭的,他想上战场杀敌。

    二老爷请楚慕元准许他上战场,楚慕元准了。

    然后楚昂就被火头军副管事的坑了,副管事道,“是楚帅让他做火头军管事的,他之前也跟楚帅说他擅骑射,楚帅说他的饭菜做的更好……。”

    楚慕元就把楚昂叫了过来,斥责于他。

    火头军在军营里并不怎么招人待见,一般受了伤不能再上战场了或者体弱的人才会被分到火头军,毕竟男人远庖厨,一般热血男儿都会选择血撒疆场的。

    而且都说了擅骑射,他为什么不试一试他的骑射本事?

    楚昂无话可说,楚慕元以他存有私心,打了他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楚昂在信里头哭诉,楚慕元还没有发现他就是二老爷,但他觉得他神弩卫老大的位置可能保不住了。

第六百章 诉苦(阳光下有阴影和氏璧加更)

    二老爷神弓无敌,一进神弩卫就将那群混蛋给震住了。

    煊亲王府的人,就是天生的将军,在战场上混的比任何地方都要好。

    隔着信纸,沈都能感受到楚昂有一种想弄死楚慕元和二老爷的心。

    我虽同掌帅印,然而战场没有我立足之地啊。

    上有混蛋祖父压着,下有二老爷挤他的位置,谁也别拦着他,他想去投奔王爷了!

    楚昂的告状,告的沈腮帮子都疼。

    楚昂虽然瞒着楚慕元,却没有隐瞒她,如实相告。

    还有二老爷身强体硕,为什么会被分到火头军,他也弄清楚了,还有二老爷入赘到谁家,生了几个孩子,甚至家里养了两头猪七只鸡,他都知道。

    二老爷入赘晋州合水镇上扬村王家,朝廷在晋州招兵,家中两个儿子以上的,抽一人入伍。

    王家只有两女,一个女儿出嫁了,一个女儿招婿,也就是招的二老爷。

    二老爷生了一子一女,儿子才八岁。

    王家是不用参军打仗的。

    但是二太太的娘刘氏很泼辣,和隔壁张婶打架,张婶的儿子拉架,结果被推撞了柱子。

    人没死,但是傻了,当然不是真傻,是装的。

    那天,正好是张婶儿子出征的日子,张家不想儿子上战场,就想出来了这么个办法,因为张家大儿子手脚不大灵活,张家要大儿子出征,但是负责征兵的官兵不要他。

    张家就想了这么个馊主意想避开征兵,后来官兵征兵,张家出不了人,就要出钱和粮,这是朝廷规矩,张婶不愿意,就说是杨家害的,应该杨家替她儿子出征,负责征兵的人和二老爷认识,觉得他武功不错,如果入军营,会大有作为。

    之前也曾想拉他征兵,但是杨家不同意,上扬村王家以前有过招婿,结果女婿出去做生意,一去不返,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的先例。

    左右杨家不用征兵,杨家不同意,二老爷也不能抛弃妻子去参军吧。

    正好送上门的机会,征兵的官兵对杨家一通恐吓,以要抓打人的刘氏入狱,关她两年,成功唬住了刘氏。

    二老爷这才得以离开上扬村去打仗。

    本以为入了军营,就能报效国家了。

    结果还没入军营,就倒霉的惹恼了顶头上司,新兵入伍,是要经过考验,好分配是做前锋还是后卫之类,二老爷积极表现,他想做前锋,结果倒霉催的惹恼考核官了。

    在他前面考核的人不巧是负责征兵官兵的小舅子,五十斤的石头都抬不起来,气喘吁吁的,二老爷一百斤拎在手里就跟拎小鸡仔似的,轻重牛毛。

    虽无意,也着实把人羞辱了一番。

    考核官火大,力气大了不起啊,就让你去火头军烧饭!

    然后,二老爷就被分到火头军了。

    那天,见到楚昂,二老爷很高兴,因为楚昂看着他两眼泛光,高兴的不行啊。

    他知道楚昂管着神弩卫,还以为楚昂慧眼识珠,会带他离开火头军,结果却大失所望,楚昂提拔了他做火头军管事。

    那一天,大概是二老爷最郁闷的一天了。

    他差点跪下来求楚昂了,结果才屈膝,就被楚昂扶稳了,愣是没让他跪下去。

    一旁的副管事也有样学样,能被大将军扶一把,回去能跟妻儿炫耀一辈子了。

    结果楚昂都没多看他一眼,更别提扶他一把了。

    楚昂旁敲侧击,他确定二老爷失忆了,十二岁以前的事他都不记得了,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到晋州的。

    楚昂还问他有没有找过家人,二老爷摇头,没有找过,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处找起。

    他身上一没有胎记,二没有信物,杨家老太爷对他有恩,他答应过杨老太爷,即便找到家人,也不离开上扬村。

    楚昂问了很多,二老爷有些警惕他,楚昂三两句话就打发他了,“入神弩卫的人,祖宗三代都要调查清楚,你这一代都没弄清楚啊,你还是老实做菜吧,等我足够信任你了,再让你进神弩卫。”

    后来楚慕元要提拔他去神弩卫,二老爷还很实诚说他不知道祖宗三代的事。

    楚慕元仔细询问二老爷,二老爷就说是楚昂说的。

    楚慕元顺带问了一句,他对韭菜过不过敏。

    二老爷摇头,“不过敏。”

    嗯,这三个字是楚昂特地叮嘱的。

    想要进神弩卫,绝对不能对韭菜过敏,否则进不了。

    二老爷犹豫了一瞬间,选择了撒谎。

    虽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对韭菜过敏就不能进神弩卫。

    神弩卫射的是弓箭,又不是韭菜。

    在信的最后,楚昂叫苦不迭,并要求将来二老爷身世大白,他肯定少不了一顿痛打,希望沈给楚慕元的回信中,给他讨一张免打金牌。

    军中将士不全是王爷的心腹,指不定就有崇祖侯的人。

    他应该是最不希望二老爷活着的了,为了他的安全,最好还是不要相认先。

    还有,不认他,他可以凭着自己的军功封侯,一旦相认,煊亲王府二老爷的身份,建功立业,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都是应当应分的,什么军功都打折了。

    二老爷入神弩卫,他会对他严加管教的,毕竟他长于乡野,连兵书都没看过几本,他现在逼他日夜苦读……但愿以后不会被王爷打死。

    他一番好意,祖父那么蠢肯定是不知道的,祖母聪慧,肯定能理解他的。

    在信里还不忘记踩楚慕元,沈也真是服了他了。

    也难为他写的这么详细,却不被楚慕元发现。

    难道这封信就是暗卫被追杀的原因?

    如果暗卫知道楚昂找到二老爷了,还需要抢这封信吗?

    还有,连楚慕元都不知道家书被楚昂动了手脚了,何况是旁人了。

    抢信的人,目的应该是针对楚慕元。

    这边沈看完了信,然后收起来。

    暗卫又掏出来一封,递给沈道,“这是十三少爷给您和王妃的家书。”

    沈,“……。”

    得,难怪楚慕元不会怀疑了。

    敢情楚昂还有一份呢。

    而且叫沈哭笑不得的是,楚昂写给沈的家书,楚慕元也看了,同样写了批注。

    不愧是亲爷孙,做事都如出一辙。

    信的开头亲爱的祖母,被楚慕元改成了尊敬的……

    里面所有数落楚慕元的话都被改成了夸赞,别说沈看的嘴角抽抽了,就是紫苏都肩膀直抖。

    怎么有种家长给小盆友改作文的错觉?

    沈,“……。”

第六百零一章 为难

    楚昂瞒着楚慕元,但没有隐瞒她,找到二老爷的经过都写在了信里,这是对她的信任。

    也难为他身为晚辈,在明知道二老爷身份的情况下,以大将军的身份逼迫二老爷日夜苦读,恶补兵书,在外人看来,绝对是楚慕元帮着护着二老爷,把他从火头军提拔出来,惹的楚昂不快。

    楚昂不敢拿楚慕元出气,只能把气撒在他看重的二老爷身上,明明是为了二老爷好,还得背一个黑锅。

    当真是一番用心良苦了,毕竟煊亲王府二老爷,王爷找寻了多年胞弟的身份,谁敢逼二老爷做什么?

    只是楚昂对她据实相告,她能不告诉王爷和楚慕元吗?

    暗卫这一来一回,楚昂逼二老爷应该也逼的差不多了吧?

    沈把信收好,问暗卫道,“你从边关回京用了多少时日?”

    “十二天。”

    一般快马加鞭,七天就够了。

    沈思岑了片刻,把楚昂的信递给楚总管过目。

    楚总管看过后,大喜过望,都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了,“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得告诉王爷知道。”

    老王爷临死前,都还惦记着丢失的二老爷,可以说是含恨而终。

    如今能找到二老爷,老王爷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楚总管拿着信,眼眶通红,“这封信……能不能烧给老王爷?”

    沈知道楚总管对老王爷的忠心,只是顾及这封信是楚慕元和楚昂写给她的。

    边关送一封信回来不容易,就为了这么一封信,还送掉了暗卫一条命。

    多少将士们的妻儿就靠一两封家书聊以慰藉。

    “这事就有劳楚总管去办了。”

    见沈同意了,楚总管抹着眼角的泪花,把信又看了一遍。

    沈就道,“暗卫一路辛苦回京,让他歇两天,楚总管写封信告诉王爷,另外派人去上扬村找到二老爷的妻儿,暂时先别接回京,好生看护即可。”

    二老爷没有认祖归宗,没有贸然领回他妻儿的道理。

    况且王府已经分家了,把二老爷的妻儿领回来安置在哪里都是个问题。

    带回王府,肯定不行,王府已经分家了,而且她也不愿意。

    没见楚昂在信里头写二老爷的岳母刘氏和人打架吗,性子泼辣,不好相处。

    通情达理的妇人,她还不反对,像刘氏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何况是王府请回来的,请神容易送神难,再加上刘氏身份特殊,她还不好管。

    她虽然管着王府内院,但她还不能随便禁刘氏的足吧。

    安排在庄子上,倒是可以,就怕将来有心人挑拨,毕竟她把人接回来,就算是认可了她们的身份了。

    煊亲王府二老爷的妻儿,居然安排他们住在庄子上,难道他们就那么上不得台面住不得煊亲王府吗?

    尤其皇上知道二老爷死了后,还追封他安承侯,赏赐了宅院。

    虽然现在安承侯是楚昂,但要是二老爷回来,这爵位肯定要还给他的,宅院自然也要了。

    但现在安承侯府还是楚昂的,她总不好越过他擅自做主安排人住进去。

    思来想去,还是暂时别接回来的好。

    只要确保他们安全,不被人欺负算计,将来再由二老爷将他们接回府。

    楚总管觉得沈这样安排极好,点头道,“我这就去安排。”

    楚总管火急火燎,他是迫不及待的想把手里头的信烧给老太爷过目了。

    楚总管走后,沈就回临墨轩了。

    累了一天了,她实在架不住了。

    结果刚坐下,丫鬟急急忙来禀告,道,“世子妃,王妃让你去蘅芜院一趟。”

    沈眼皮都黏在一起了,听丫鬟说王妃找她,便问道,“出什么事了?”

    丫鬟摇头,“奴婢不知道,不过李公公来了。”

    沈没敢耽搁,又带着紫苏去了蘅芜院。

    正堂内,李公公在喝茶,见到沈,他赶紧将茶盏放下,道,“见过世子妃。”

    沈朝李公公一笑,让他不必多礼,然后看向王妃,道,“母妃找我来是?”

    王妃面露难色,道,“皇上心血来潮要找一幅画,说是在王府里,我方才找楚总管询问,他说给郡主做陪嫁了,那幅画能拿回来吗?”

    沈,“……。”

    沈眼睛眨了又眨,因为王妃的神情告诉她那幅画很重要。

    而且皇上得多心血来潮,才会想找一幅画啊,而且楚总管都说了给楚沅柔做陪嫁了,王妃还找她来想办法,可见皇上是非要不可了。

    可是,她给楚沅柔陪嫁的画并不多,而且是从公中挑的。

    稀罕珍贵的画都在王爷的书房内,公中的画则是迎来送往的,算不得有多珍贵。

    “非要不可吗?”沈问道。

    王妃也知道沈很为难,她们给楚沅柔准备的陪嫁,顾侧妃闹了这么多年,不就是嫌弃太少了吗,昨儿还想办法要了八箱子黄金,平常都有事没事给她们添晦气,现在让她们去找顾侧妃帮忙,她能答应才怪了。

    尤其现在陪嫁刚抬出王府,估计也才刚刚抬进恒王府,王府就派人去讨要画作,这说不过去,而且楚沅柔不一定会给。

    就算答应,只怕也会提不少的要求。

    怎么事情就那么的巧合呢。

    王妃没有说话,李公公赶紧道,“是世子爷送给皇上的信里提到那幅画的,说是很重要。”

    如果不重要,皇上也不可能派他来王府讨要了。

    沈眉头一皱,她问道,“是暗卫送进宫的信?”

    李公公点头如捣蒜,“正是。”

    难怪了。

    她就说楚慕元写给她的家书,不至于引来刺客,原来刺客要抢的是他送给皇上的信。

    看来那封信里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这幅画了。

    可是画已经给楚沅柔做了陪嫁了,她能以什么借口要回来那幅画呢?

    沈面露难色。

    她实在张不开这个口啊。

    李公公虽然久居宫中,但对王府的事还是知道不少的,他也觉得事情太不凑巧了,他道,“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吗?”

    沈内心很抓狂,还以为楚沅柔出嫁了,能安静一段时间呢。

    没想到她出嫁了,事更多,还更麻烦。

    皇上要的画,哪怕麻烦,也得想办法给他拿到啊。

    沈就问道,“皇上要的是哪幅画?”

    李公公忙道,“就是那幅《燕山秋雨图》。”

    沈,“……。”

    她没有听错吧?

第六百零二章 折腾

    沈以为自己听岔了,所以重问了一遍。

    李公公很确定的告诉她,她没有听错,皇上要的就是《燕山秋雨图》。

    沈内心有点崩溃。

    完全不懂楚慕元向皇上推举这幅画做什么,他是想秦风名扬天下吗?

    他不是远在边关,一心只有战事吗?

    沈脑门上一群乌鸦在叫。

    紫苏站在一旁,歪着头看着沈,然后又去看李公公。

    她清秀明丽的脸庞上有一抹迷茫之色。

    是她记错了吗?

    这幅画,不是世子爷画了,秦风照着画临摹,最后世子爷还让世子妃给画赐名的吗?

    世子妃原本赐名燕山春雨图的,世子爷在自己画像上题名了,秦风那幅则改了一个字,成了燕山秋雨图。

    世子妃当时还笑说,“这春雨和秋雨差别大着呢,这样随意真的好吗?”

    楚慕元则笑道,“就不许燕山上种满了长青树?”

    世子妃还说世子爷很厉害呢,这都行。

    《燕山秋雨图》分明就是出自秦风大哥之手啊,世子爷还说那幅画很重要,让皇上找到,有没有搞错啊?

    既然那么重要,世子爷为什么要放在公中呢,放在书房不好吗?

    紫苏的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