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湘莲和蒋玉涵则摆开了一个场子,开始唱戏。
当地百姓见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这么一帮凶神恶煞的人,哪里有心思在这里呆着,只想早点儿回家,躲得远远的。
但是,又哪里走的了?
一些胆子比较大的,就想往外面闯。这个时候,大兵们就先冲着天上开枪,然后另一个人拿了个坛子,放到无人的远处,一枪把坛子打碎。
众人见火器厉害,也就不敢动了。
一些胆子大的,见黛玉、惜春、郭启圣。花雨声等人似乎是汉地人模样,就跟他们交谈起来。
几人这种场面也见多了,已经总结出了固定的工作模式,于是就跟人们攀谈起来。
说的是汉地话,虽然口音有所不同,但大致还能听懂。唠着唠着就会唠出老乡出来,于是渐渐地人们就放松了戒备。
柳湘莲和蒋玉涵的宣传效果,其实是最大的。百姓本来就爱看戏,大伙又大肆吹嘘两人是帝都的名角,于是就有更多的人,放下了戒备,开始看戏。
那些长相奇怪,肤色异常的大兵们,给人挑水也不轻松。
倒不是因为干活有多累,主要是各家人难以接受这种服务。
不过,干得次数多了,他们也都总结出一套固定的模式出来。
到了一家,先不进院子,而是在门外先喊人。待得有人出来,就叫女人回避。然后再说明来意。
主人自然不愿意叫他们干活,因为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儿,实在是闻所未闻。
这个时候,就得靠强制了。
两人一组,一人拿枪逼着主人,另一人去干活儿挑水。
之所以两人一组,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否则,一个不小心,叫人家给弄死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上回晴雯率领的宣传队,就差点儿叫当地百姓给弄死了一个。回去总结了经验,才想出了现在这种办法。
到了中午,大兵们纷纷返回来。派人到摊子和铺子里买来了饭菜,就在一角列队开始吃饭。
那些摊主和铺子老板不敢收钱,大兵们就用最简单的办法,用枪逼着他们,把钱收下。
此时。路口的封锁已经解除,百姓可以自由进出,行动自由了。
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百姓们倒是不怎么怕了。此时可以走了,他们反倒不走了。
那些给各家干活儿的大兵,也有给钱给吃的,自然是坚决不收。逼得急了,也是用枪吓唬,主人这才不给了。
黛玉、塔玛拉和惜春,则要文雅得多。
她们的丫鬟亲兵们,给她们清理出一片空地,在地上摆上布,然后放上吃食,几人席地而坐,就和丫鬟亲兵们一起吃饭。细嚼慢咽的,倒是跟大兵们有所不同。
郭启圣、花雨声、柳湘莲、蒋玉涵等人,也有些架子,叫人看了,也觉得象那么回事儿。
最倒霉的,就要数黑人大兵塔克了。
因为此前曾经脱了衣服亮相,就有不少人好奇,凑近了跟他攀谈。不时地要求他再脱了衣服,看看他到底是不是阴曹地府里的夜叉。
一些胆大的小孩子,还会战战兢兢地伸手摸摸他的皮肤。见跟自己的皮肤感觉一样,就大呼惊奇。
这个时候,塔克就会及时地纠正塔玛拉的错误说法,说自己的皮肤不是晒黑的,而是天生就这样。于是就引来人们的纷纷议论。
此时已经是冬天了,因为总是被要求脱了衣服看,塔克就被冻得瑟瑟发抖,连鼻涕都出来了。
幸亏此时塔玛拉叫人给他送来一壶酒,急忙喝了,心里才觉得暖和了不少。
吃过了饭,集市也就要散了。这些人开始收拾行装,很快就列队离去。
直到这些人走远了,当地百姓还是懵里懵懂的。
弄了好半天,他们也没搞懂,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来路。
是大德的军队,还是天顺的军队?是官兵,还是土匪?那个北海自愿军,到底是个什么军队?
不过,还是有几样东西,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这支队伍跟别的官兵不一样。纪律严明,给老百姓干活儿却不要钱,不抢东西,不欺男霸女。买了东西都给钱,不要就跟你急。
二是这些人来自北海,那是苏武牧羊的地方,他们自称是苏武的后代。
当然,对于这一点的疑问也是有的。
首先是苏武虽然在北海十九年,但是后来是回到了长安的。怎么在那里还留下了后代呢?
其次是,便是留下了后代,怎么会长成这样呢?莫非苏武当初在哪里娶了异族女子为妻,才留下了这些长得乱七八糟的后代?
第三就是这些人说的那些话了。
他们说,他们的珉长官叫打谁,他们便打谁。谁不服就打谁,谁挡他们的道,就打谁。他们看谁不顺眼就打谁。
于是,人们就纷纷庆幸,看来这些人今天看咱们还顺眼,所以才没打咱们。
若是叫他们看不顺眼了,还真就是个麻烦,那些火铳可是很厉害的。
妙玉和晴雯各自率领的一个连,承担的也是这样宣传任务。工作的模式,也跟塔玛拉差不多。
这种模式,黛玉总结为武装宣传。就是用武力逼着人家,接受自己的灌输和服务。
其实,这种方式,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想跟人家好话好说,和和气气,客客气气地讲话。可是,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他们,一见到他们,就躲得远远的。
后来还是塔玛拉想出了这个简单粗暴的办法,才得以凑效。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是效果却很不错。
一传十十传百,只要他们在某个地方出现一次,很快十里八村就知道了。
随着众人的口口相传,人们也渐渐地知道了,原来这只队伍的首领就是贾珉贾怀远。
提起贾珉,就有许多人知道了。
那是前朝探花,荣国公之后,前朝贾贵妃的弟弟,当初曾经在温都拉打败鞑靼人。
现在他带着大兵回来了,想要干什么呢?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贾贵妃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莫非他是来给他们报仇的?
人们能这么想,贾珉也就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在凤凰城练习攻城战十天以后,北海自愿军第三旅留下史柳的三团,镇守铜羊堡。陈也青率领一团和二团返回大东沟,出海去攻打高丽。
贾珉则带着塔玛拉和妙玉,沿着鸭绿江溯流而上,赶往会宁跟席麦瑞、瓦达加司和沙克会和。
此前,戴植已经带着弹药工厂的设备和工匠前往铜羊堡,置于史柳儿的保护之下。
刘成跟着陈也青一起行动。
焦利则跟着贾珉一起行动。他们两人的任务,就是随着部队的推进,一路上搜寻生铁、硝石等制造子弹的原料和其他战略物资。
高丽处于大德、扶桑、罗斯商路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在那里还有许多走私的战略物资。
获取这些物资,也是贾珉发动高丽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
第0566章 总不至于死了吧
三天后,陈也青率领两个团,抵达高丽南部的釜山港。
这是高丽南部的最大港口,可以直通扶桑和大德各地的港口,继续北上,可以通往北海和罗斯。
之所以选择这里登陆,一是因为这里地形比较开阔,上岸后就是沿海平原,便于展开兵力和火力。其次是因为他们的船都比较大,小的港口难以靠岸。
釜山港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岸防工事,有三门老式的红衣大炮。
因为是直射炮,射程比较短。陈也同把野炮架在甲板上,只发了三炮,就一炮一个,把三门红衣大炮打掉。
大炮一被打掉,对方一见来船甚多,剩下的人就逃跑了。
陈也青顺利登陆后,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全歼了釜山道的七百名守军,在高丽南部建立起了立足点。
攻占釜山后,兵分两路。陈也同北上攻占浦项,黄田云西进攻占光州。
陈也同然后西进,黄田云北上,双方在大田会师。目标直指高丽首都汉城。
但是,他们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再次暂时停留下来,引而不发。
黄田云在一个雪夜悄悄回头,伏击了从西南部赶来的李成喜部的八千褐衣军,将他一举全歼。
李成喜的褐衣军,号称是高丽最为英勇善战的军队。
虽然他们作战确实很英勇,但是,在黄田云的野炮、喷火筒和机关枪面前,也只能当一些活动靶子而已。
此战,黄天云仅仅以伤32人,战死八人的微小代价,就取得了重大胜利。
歼灭了褐衣军之后,高丽南部,一直到东、南、西三个方向的沿海部分,就被全部平定。
黄天云回头北上,又跟陈也同在大田秘密会师。
此时从汉城来的高丽虎贲军和御林军,一共一万两千人,正在跟陈也同对峙。
第二天上午八点,虎贲军开始发动了第一轮进攻。
战场在一块开阔的稻田里展开。
虎贲军的第一轮进攻,属于试探性的。在被陈也同的野炮轰了十几炮后,有一百多人突破了野炮炮火拦截,最后被一阵排枪射击,前部歼灭。
紧接着,虎贲军进行了第一次的正式进攻。
前面是骑兵,后面是步兵。野炮一阵炮轰后,马驮快速佛郎机炮就开始炮击后面的步兵。
此时高丽御林军从左侧迂回,想要包围陈也同部。黄天云突然出现,在用野炮打乱了御林军的骑兵阵型后,机枪开火。
御林军也是第一次见到机关枪,当即掉头逃跑。黄天云乘胜追击,终究还是慢了一步。御林军扔下了一千来具尸体,其余三千人彻底脱离战场,向汉城方向狼狈逃去。
黄天云追赶不上御林军,就回头包抄了虎贲军,将他们的后路切断。
到了下午两点,虎贲军被黄天云和陈也同前后夹击,压缩在不到二里的狭小空间里。
此时,虎贲军的八千多人,已经剩下不到一半。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内,连续发动了六次冲锋,试图突破包围,均无功而返。
到了傍晚四点,陈也青命令黄天云故意留下了一个缺口,让虎贲军突围。
虎贲军在付出了大量伤亡之后,剩下将近两千人突出包围圈,败往汉城。
此战共消灭虎贲军和御林军七千余人。战斗结束后北海志愿军没有立刻追击,而是就地休整。摆开进攻汉城的架势,引而不发。
陈也青现在执行的,是贾珉事先制定的战略。在控制了高丽南部后,威逼汉城,迫使高丽北部的兵马,回援都城。
目的就是围城打援,将北部的军队调出来,为席麦瑞他们的骑兵创造机会,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长安率领船队启程后,就一直北上。
从天津卫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深秋。在天津卫的时候,虽然攻占了粮草库,补充了粮草。但是,却没有找到冬衣。
当时为了尽快脱离追兵,就只好匆忙启程。
海上航行,本来就冷,越往北走,天气越寒冷。
将士加上家眷一万多人,几十条大船,御寒的问题,就成了迫在眉睫的挑战。
无奈之下,卫若水提议,顺路进攻高丽的济州岛。在那里补充冬衣。
攻占济州岛的战斗非常顺利,岛上一共只有三百多名守军。在七千多人面前,自然不堪一击。
于是长安顺利地占领了济州岛。
但是,济州岛上人烟稀少,没有多少人口,物质也比较匮乏。
把岛上居民家里的棉被都征用了,也只解决了不到一千人的冬装问题。
还是在无奈之下,长安和骆杏山等人研究决定,进攻高丽,解决了冬装问题之后,再北上北海。
不解决冬装问题,即使没有人追击他们,在北上途中,也得冻死。
釜山是高丽南部比较富庶的地方,又是商贸中心。
以前,卫若水在从法国返回北海时,曾经在釜山靠港补给,于是就决定由卫若水带着几个人,假扮商队前往釜山侦察。
船队在外海抛锚,卫若水就乘着小船,进入了釜山港。
进了港,卫若水就发现了问题。
“李贵,这里的情形不对劲儿。你看,那几座炮台都被炸毁了。”
“炮台炸毁了,有什么奇怪的?打仗了呗。”
“这里的守军也没有了。我上回到这里来的时候,还有守军呢?是谁攻打了这里?那几座炮台有问题,我们过去看看。”
两人就爬上了跑台,就见跑台已经被炸的土石四溅。
卫若水心里不禁一阵狂喜。
“李贵,你看看这些土石,有何异常?”
“这似乎不是佛郎机炮炸的。”
“对,确实不是佛郎机炸的。佛郎机发射的是实心弹丸,炸不成这个样子。或许是我们北海自治军干的。”
“北海自治军?”
“只有我们北海自治军的野炮,才能把土石炸成这个样子。就是类似于我们以前的开花弹,但是,比开花弹威力更大。”
“你是说,珉长官他们来了么?”
“现在还不知道,走,我们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从另一条路下了炮台,走了二十丈远,就是一处院落,这里就是原来炮台官兵的军营。
院子里没有什么人,但是,贴在门上的一张告示,引起了卫若水的注意。
这正是一张北海志愿军的告示,意思是到这里来消灭驻扎在高丽的天顺军队。
下面的署名,赫然就是北海志愿军第三旅旅长陈也青。
“李贵,陈也青旅长在这里,我们有救了。走,到里面看看去。”
进了码头区里面不远,就见到一队十来个士兵,正向码头这边走来,一看那军装和身上的步枪,就知道是北海自治军。
稍微近一点儿,卫若水看清了,带队的正是黄天云的族弟黄天风排长。
此时黄天风也认出了卫若兰,双方相见,自然兴奋异常,于是就到了屋内就坐。
原来是黄天风正带着一个排,在这里守卫釜山港。双方交换了情况之后,卫若水立刻派李贵乘船返回船队,叫长安公主在釜山登陆。既是在这里补充冬衣,也是跟陈也青和珉长官会和。
“黄排长,你立刻将人分成两队,一队给长安殿下他们准备营寨地方,准备迎接他们登陆。另一队在釜山筹集冬衣棉被。我估计,在这里也筹集不够。所以,我赶往大田,去见陈旅长,叫他也帮着筹集。这几日,我们就会返回来。”
“明白了,卫队长,我会安排妥当的。”
卫若水也不停留,就匆匆北上,赶往大田。
晚上五点多,太阳落山之时,长安率船队抵达釜山港。
黄天风已经在码头上迎接。长安第一个登陆。
在他的身后,是骆杏山、立春、左林良、许参将,曲参将、裘良、李贵、刘怀德等人。
“北海自治军排长黄天风,拜见长安殿下。”
说着,黄天风给长安敬了一个军礼。
“好,黄排长,辛苦你了。”
“已经为殿下安排好住处,请殿下随我来。”
长安没有立刻走,回头看了一下海面,然后又回转身来。看向陆地。
暗中用力踩了一下地面,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抬头看向北方,心里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我来了,很快就可以见到你了。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看来也真是天意了。
从凤凰城出发四天后,贾珉一行抵达风井。从风井上岸,改走陆路,三天后,抵达风龙县。这里就是中土跟高丽接壤的地方。
第八天,涉水过图们江,进入高丽的茂山。
茂山这里富产铁矿,有许多炼铁作坊。因为从图们江可以通往大海,在北部一百来里的地方,还有一座青金港直接濒海,所以,这里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
在距离茂山不远处,就是会宁郡。商贸中心就在会宁。
此前不久,北温都拉的三大部落铁骑,就是从这里进入高丽的。
在当地找到了几个商人问了一下,花了二两银子,就把贾珉一行带到了席麦瑞的驻地。
至此,贾珉成功地与北温都拉三大部落会和。
席麦瑞见到贾珉,自然大为吃惊,随即就欣喜若狂。
“珉长官,你是总算是来了,这帮高丽人,实在是欺人太甚。”
说着,就上来拥抱贾珉,就连塔玛拉都没放过。他还想拥抱妙玉,被妙玉及时地躲开了。
“沙克和瓦达加司呢?”
“唉,别提了。”
“怎么了?总不至于死了吧。”
“虽然没死,却是比死还要难受。”
第0567章 跟强盗没什么两样
席麦瑞把贾珉让进毡房内,就像见到了亲爹一样亲热。
“席麦瑞,你们推进的可不快啊,这都多少天了,还在这里没动地方。”
“唉,珉长官,你是不知道啊,这些高丽人,实在是太狡猾了,简直比你们中土人都……,啊,我不是说你们狡猾。”
“是不是他们不跟你们交战啊?你们不打他们,他们就来打你,你一打他,他就跑了。”
席麦瑞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就像看着怪物似的,盯着贾珉。
“珉长官,你是不是早就来了,怎么什么都知道?”
“席麦瑞,我们明明是刚刚到的,你为何说我们早就来了?”
妙玉可就不干了。
“嘿嘿,对不起,我说错话了。可是珉长官。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就是这样的。”
“行了,你叫人把沙克和瓦达加司叫来,我告诉你们怎么打。我就知道你们会这样,所以才来了。”
没多久,沙克和瓦达加司就到了,见到了贾珉,自然喜不自胜。
鞑靼人虽然纵横草原,铁骑摆开,少有敌手。但是,在这样的山区地形里,他们的战术却不管用。
对于山地作战,几人都没有什么经验,加上人生地不熟,所以到了这里之后,几乎就寸步难行。
贾珉知道他们会如此,也就不责怪他们,倒是叫几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现在,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陈也青的第三旅,已经在高丽南部登陆。如果他们正常进攻的话,估计这会儿应该在大田一带,下一步就是进攻汉城了。”
“为何不乘胜追击,一口气打下汉城?”
沙克问道。
“为了你们啊。”
“为了我们?不明白。”
“若是打下了汉城,这里的高丽兵马就不会去救汉城了。只有让他们觉得救援汉城还有希望,所以才能回去。他们回汉城,你们才有机会打他们。”
“珉长官,我明白了,你是叫我们在他们撤退的时候,再打他们。”
“对了,他们撤退的时候,总不会还在山上走吧?”
“是啊,这回他们可就跑不了了。”
“那倒也未必。不从山上跑,他们还可以从水上跑。”
“珉长官,你是说,他们会从青金港跑掉?”
“为什么不呢?若是我,就从青金港跑,难道你们还能到大海上去追他们?”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所以,沙克,你立刻派人去占领青金港,把码头和船只全都控制起来。”
“到底还是珉长官有见识,我这就去。”
对于这几个榆木脑袋,贾珉也是欲哭无泪。到了这里好几天了,连青金港这样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都不知道去占领。
幸亏敌方的指挥官也不太高明,或者是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还在这里跟他们周旋。否则,对方早就从海上溜了。
“目前这里有多少敌人?”
“一共两万三千人,中土的兵马八千人,高丽兵马一万五千人。”
“对方统帅都是谁??”
“中土统帅是成方明,高丽统帅是金泰英。”
“成方明?难道是原来大德的兵部侍郎?”
“就是他了。”
“呵,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老熟人。”
“珉长官认识他?”
“若是你们的情报准确的话,这个人还算是我的老师呢。当年我参加武举时,他还是我会试时候的考官之一呢。”
“既然他是老师,岂不是连珉长官也不是他的对手?”
瓦达加司及时地做出了判断。
贾珉恨不得一头撞死。
“老师么,总会有些本事的。但是,汉地人还有一句话,叫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这是什么意思?”
唉,没有文化的军队真可怕,不好好学习的将领,不是个好将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师不一定就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
“珉长官是有办法了?”
席麦瑞又精神了。
“你们打仗,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打他的,你打你的。现在,你们把图拿出来,看看他们若是回去,会走哪里?”
席麦瑞拿出地图,就跟瓦达加司两人在图上比比划划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