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珉没回来,王家和史家的人先来了。
王家,就是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家和他的弟弟家。史家,就是贾母的侄儿史鼎和史鼐家。
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薛家如今的头面人物薛姨妈、薛蟠和宝钗已经在贾府了。所以,王、史两家的人来齐了之后,四大家族就算是齐全了。
薛姨妈一家是跟着贾母一起来的。现在基本上属于跟贾府共进退。王、史两家则是贾母邀请来的。
邀请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为了庆祝公交马车项目成功上线。但是,在私下里,贾母却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历史上,四大家族的联系一直是非常紧密的。通过互相联姻的手段,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但是,在这次的贾府危机中,这种关系却没有体现出来。
除了薛家,王家和史家基本上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在这两家中,又有所不同。史家如今的衰落,甚至比薛家还严重,即使有心,也是无能为力。
实际上,他们也的确没有表现出什么像样的支持。哪怕是道义上的和心理上的支持也没有。
王家,则是另一种情况了。他们是有能力的,但是却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在历史上的四大家族中,贾家是政治地位最高的,属于国公。其次是史家,为保龄候。再次是王家,爵位为伯。最低的是薛家,为紫薇舍人,其先祖是翰林院侍读。跟与贾府作对的罗翰林是一个职位。
薛家没有爵位,后代以经商为业。但薛家这个经商,跟一般的商人还是不同的。他们属于“领内府帑银行商”,一般被称为皇商,实际上,就是给皇宫提供特供的,类似于政府采购的角色。单从商界的角度来看,这个地位还是很高的。
目前的四大家族,以王家实力最强。这种实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财力,另一个就是权力。
王家以前是在江南主管外国朝贡的。王熙凤曾经说过,当初东南沿海一带的船,几乎都是她家的。
这话虽然有夸张的嫌疑,但是,王家的财力确实是不可小觑的。
至于所说的主管朝贡事物,倒也未必都是外国来来给朝廷进贡的。大多数的时候,只是正常的海外贸易而已。只是朝廷好脸面,以老大自居,把外国人到这里做生意带来的货物,都当做了给自己进贡而已。
所以,王熙凤的爷爷,基本上就是个主管对外贸易的,跟海关官长差不多。
也正是这个肥差,奠定了王家的财富基础。这种财富基础一直延续到了当今。
在权力上,目前王夫人的兄长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相当于帝都卫戍司令的角色,位高权重,只是目前以九省统制的身份去巡边了。也就是代表皇上,去检查边疆防务情况了。
以王家的地位,即使没有能力改变皇命,但是,在财务和人脉上给贾家提供一定的支持,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但是,到目前为止,王家一直处于袖手旁观的状态。甚至就连派人来询问一下情况,表示一下关切的姿态都没有。
这或许是因为王子腾不在家的缘故,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两家关系,其实并不象外界认为的那么紧密。
同理,所谓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说法,也并不是那么可靠。
实际上,贾母这一次对于王家的态度是不满的。所以,才有了这次邀请王家和史家一同前来庆贺的举动。
只是贾母此前也不知道公交马车的项目就是赚钱的,贾府的危机实际上已经解除了。她的本意,也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借此机会向别人显示:没有你们,我们贾家也能把这件皇差给办下来。
如今已经知道这件皇差不仅办妥了,还能挣钱了。贾母歪打正着,自然是更愿意显摆显摆了。
显摆的最好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所以,两家的人一来,贾母就叫陈也俊给两家人算账。
算什么帐?自然是项目如何盈利的账。
叫陈也俊算账,而不是叫自己的管家算账,那是有讲究的。
陈也俊不是贾家的人,但是,其家族在帝都也算得上是世家。包括冯紫英和卫若兰家族,也是如此。
贾母想给人传达的信号是:即使你王家不帮我们,还有冯家、陈家和卫家跟我们站在一起呢。
其实,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几人参与进来,只是出于他们跟贾珉的私交,并没有掺杂着更多的家族色彩,只是单纯的商业活动。
但是,贾母是不介意这些的。只要能够借此机会在王家面前出口气,她是不介意借力打力的。
连贾珉都没想到借此机会打王家的脸,贾母却想到了,而且去做了,可见贾母在许多时候,确实是比较老练狠辣的。
账算完了,自然引起了王、史两家的意外和惊奇。贾母就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她的打脸过程。取得了在两家面前的心理优势。
当然,这个过程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言语交锋,只是以一种家长里短说家常话的方式进行的。从外表上看,仍然是气氛和谐,看不出任何交锋的迹象。
这一次,贾母没有掩盖贾珉的功劳,甚至不吝于有了一些夸张的言辞,来夸奖贾珉。
当然了,她也夹带了不少私货。比如自己是如何为此事操心的睡不着觉,宝玉是如何为为此事着急出主意,贾琏如何为此事到处奔走、下人们为此同心协力等等,似乎这是整个贾府上上下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她自己,就是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总指挥了。
王、史两家的女眷们,也适时地配合着贾母,不时地发出一些惊讶表情和赞叹的声音。
说王、史两家对贾府的这场危机漠不关心,也是错误的。帝都的世家几乎都在关注着这场危机,王、史两家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也都是清楚的。只是现在贾家打赢了,也就没法说什么了。
赢了的人,总是怎么说怎么有理的。
贾珉回来了,看见有外人在场,也是略感奇怪,随即明白了,这应该就是贾母想借此机会显摆一下了。
宣布股份的事情,本来是不适合在这种场合下说的,但是,贾母决心将打脸进行到底,于是就叫贾珉当着王家和史家人的面儿宣布。
贾珉心想也好。当着外人的面儿说了,即使贾府的人有所不满,也不好直接反对,正好借此机会把此事给坐实了,这些外人,正好就做了见证人。
“这次的总股本,一共是五万两银子。其中已经投入使用的是四万五千一百两银子,剩下的四千九百两,作为流动资金,存在了银号里。”
“此前,已经有一些人把自己的股份先出了。这第一个出的,就是最大的股东,东府的蓉哥儿媳妇秦氏了。此次她一共出了一万两银子。”
一听说秦可卿竟然不声不响地投了一万两,众人都大感意外。
一个是她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另一个是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就悄悄地投钱了?
尤其是贾蓉,更是吃惊。看了一眼秦可卿,秦可卿没理他,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众人虽然疑惑,但是,也不好当众说什么。贾珉也不解释,他相信,以秦可卿的聪明,时候她自己会给出一个解释的。
至于他自己这方面,是根本就不用担心的。现在,还没有谁敢到他这里来质疑的。
“这第二大股东,就是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了。他们三人加一起,也是投了一万两。”
“第三个,就是琏二哥和蔷哥儿了。琏二哥投了两千两,蔷哥儿投了一千两。”
贾琏听到贾珉说到了自己,就下意识的瞅了一眼王熙凤,于是就见到了王熙凤刀子一样的眼神儿。
那意思就是:还真看不出来啊,你竟然背地里偷偷地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儿。
贾母也是盯着贾琏看了一会儿,只是贾琏根本就没跟她对眼神儿。
贾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不该安排贾琏去监视贾珉。这琏哥儿既然偷偷摸摸地入股了,他跟珉哥儿的关系,可就有些微妙了。
贾母在心里,把贾琏划入了不可靠的行列里。
贾赦对于贾琏偷偷地入股,也是十分不满。现在他很奇怪,自己这个儿子究竟是怎么跟珉哥儿走到一块儿的。他决定,回到家里之后,一定要好好审审。
贾蔷原本跟贾蓉关系十分亲密,这一次也偷偷入股了,让贾蓉十分不快。但是此时人多,现在他又怕了贾珉,也就只好忍住了。
“以上一共是两万三千两。其余的银子,有一万五千两是府里的。这部分,就是府里官中的股份,以后有了收益,自然也是要交到官中的。”
“这两项加一起,是三万八千两。剩下的一万两千两,就是留给府里其他主子们的股本。这一部分,是我先拿钱给垫上了。现在,就把这一万两千两分开,分给此前没入股的主子们。人人有份儿,人人平等,都是同等数额的股份。”
怎么?还有我们的股份?
人们有点儿不敢相信。
第0146章 姑娘们的生计
贾珉也不管别人的表情,只是自己接着讲下去。
“所谓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所以,咱们就亲是亲,财是财。成年的主子,手里有钱的,可以把股份钱还给我。小主子们手里没那么多钱,也不要紧。你们的股份现在是已经入上了,现在也不要你立刻就出钱,但是,到了分红的时候,可是要还给我的。”
“这个股份不能退出,但是可以转让。比如老祖宗有钱,看不上这几个小钱儿,就可以把自己的转给别人。或者是卖,或者是赠送给自己喜欢的人,都是可以的。”
贾珉顺便捧了贾母一下。
“珉哥儿既然说我看不上这几个钱儿,我也就不好意思留下了,我那份儿,就送给宝玉和黛玉了。也省得你背后说我抠门儿了。”
贾母虽然如此说,倒是满脸的笑容。显然对贾珉说她有钱的话,还是很愿意听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特殊事例,就是林姑娘和史姑娘的事情。这两个妹妹都是双亲不全的,从小就是在咱们家里长大的,跟咱们家的姐妹们,其实也没什么两样的。”
“所以,这一次,就把她们两个也算在了咱们家的主子一起了,跟咱家的姐妹们是一个待遇。都是有股份的。她们两个那份钱,就由我给出一份,另一份儿,就由老祖宗给出了。老祖宗平时总说疼爱她们,这一回,倒是要叫大伙儿看看,老祖宗说的是不是真话?”
贾珉话音刚落,众人就哈哈大笑起来。
“哟,你们瞧瞧,珉哥儿这个坏小子,明明是他送了人情,却叫我给出钱。都拿话把我给挤兑到这个地步了,我要是再不出钱,你们不得都说我是老吝啬鬼了?好,这钱我就出了。”
“我虽是出了钱,心里也是高兴的。珉哥儿这事儿做的好,做的为咱家的每个人着想的事儿,连黛玉和湘云都想到了,可见他是个有心的。即便是她们的娘老子知道了,也是会高兴的。”
说着,贾母竟然留下了几滴眼泪,原来是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贾敏,有些伤心了。
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巡盐御史,祖上也是有钱的,他自己又身居要职,手里应该是不缺钱的。
林如海去世后,是贾琏带着黛玉回去奔丧的。如果林如海手里有钱,从逻辑上,是不会交给黛玉这个小女孩儿的。十有**,就是交给了贾琏,作为黛玉今后在贾府的生活之资。
贾府在修建大观园之前,财力已经大不如以往了。但是,修建大观园似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因此,贾珉高度怀疑,是贾府挪用了黛玉的钱,修建大观园了。
后来在黛玉得病的时候,想用点儿人参都没钱去买,只好到府里去要,王熙凤推脱府里也没有,最后只给了点儿碎末儿。
最后弄好了点儿燕窝,还是宝钗给的。病重的时候,等着府里给请医生,府里也是推三阻四的。可见,那个时候,黛玉手里是根本没钱的。
史家本就是衰落的,一些女工活儿,都是自己做的。史湘云在叔叔家也是经常要自己做活儿的,自然就是没钱了。
贾珉给她们分了一份股份,就是不想叫她们将来过的如此窘迫。趁着他现在大获全胜的余威和当着别人的面儿,提出了这个问题,别人即使心里不愿意,也是没法出来反对的。
“关于股份转让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的股份问题。他们几个的转让,可以由他们自己做主,想转让给谁,就转让给谁。但是,在同等条件下,贾府的人有优先接手的权利。”
“其他的股份,也就是我们东西两府的股份,可以在府内转让,不准向外界转让。如果非要转让的话,须得经过全体股东的同意。”
“这件生意的管理,平时就由陈也俊负责。其他的股东,一般不得插手,更不得到项目上提钱,或者向里面推销各种货物。”
“若是碰上了大事情,比如分红,增加新的线路这样的事情,就要召开全体股东大会。大伙儿都同意的,自然就做了。若是意见不统一,就要按照股份的多少投票,少数服从多数,再决定什么事情做与不做。”
这样做,就是要从制度上,杜绝把项目当做私人的钱柜,随意去捞钱。当然,这主要就是给贾赦和王熙凤这样的人定的规矩。
贾珉把事情基本都交代清楚了,最后开始总结。
“这一件生意,虽然不一定挣大钱,但是,却可以保证我们贾府有一个基本财源。若是不乱用,一年的衣食住行花销应该是够了。”
“这件生意可以长期做下去。我跟官府签订的契约里,定的是独家经营。也就是说,只有我们贾府才可以做这件生意。别人是不允许做的。若是有人想做,必须事先征得我们的同意。从这一点来说,对我们还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就是基本的概况,今天人都来齐了,就算是第一次股东大会。对于我说的分配方案和这些规矩,现在就进行表决。如果是同意的,就不用举手了。若是反对的,可以举手。但是,要说明白反对的理由。”
“好,现在就开始表决。”
冯紫英和贾琏等人是最早入股的,自然是不会反对的。秦可卿作为最大股东,又是贾珉给做主入股的,自然也不会反对的。贾府官中的股份,现在属于由贾珉代持的,也不会反对。那些小主子们属于白捡了股份,自然是没有人会反对的。贾母也是明显站在贾珉一边的,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剩下的就是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和王熙凤了。贾政不会反对,王夫人属于中间派,态度如何取决于自己的利益,也没有理由反对。
最有意见的是贾赦和王熙凤。现在他们不是反对这个项目,而是对这个股份分配方案不满。若是让他们选择,他们会多投资,尽可能地多占股份的。
但是,现在他们想反对也没什么用处了。在股份上,根据少数服从和多数的原则,他们的反对意见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
若是别人提出的方案还好,现在是贾珉提出来的,他们还真就没有这个勇气站出来反对。
况且,现在站了出来,无疑就是跟其他所有的主子作对了。这种白白得罪人,却得不到什么好处的事情,他们还是不会干的。
所以,现在也就只剩下后悔了。后悔当初贾珉跟他们说入股的时候,自己没有把贾珉的话当回事儿了。
两人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这个珉老四总算是没有做绝,还是给他们带份儿了。况且就连老太太都是跟姑娘们一样的股份,老太太都没说什么,他们自然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只是在心里,还是把贾珉给骂了一顿,怪贾珉太能搞阴谋诡计,又被贾珉给算计了一回。
就像贾珉跟宝玉和贾蓉打赌一样,贾珉这回也没跟他们搞阴谋诡计。事先叫他们入股了,他们自己不入,那又怪得了谁呢?
要说贾珉在此事上一点儿没用计策,也是不对的。事先号召他们入股,就是他的计策。只是明知道他们不会入,才会那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而已。
象秦可卿的一万两,贾珉自己就给做主了。事先也没通知秦可卿,只是在事后才通报了她一声。
要说这是个计谋,那也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贾赦和王熙凤吃亏,只是在于他们缺乏对贾珉的信任和信心而已。
这一次的股份分配,有黛玉和史湘云的,却没有宝钗的。这一点,贾珉还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
不是宝钗就差这点儿钱,也不是贾珉对宝钗有什么偏见,而是给宝钗确实不合适。
一是宝钗来的时间短,二是宝钗现在家境还不错。给黛玉和史湘云,即使是贾赦和王熙凤都说不出什么来,但是,给宝钗,就显得勉强了。
贾珉相信,宝钗会想得通的。
宝钗固然是想得通的,但是,也有想不通的地方。
在钱上和道理上,她是想通了。但是,在感情上就有些想不通了。
她有些嫉妒林姑娘和史姑娘了。认为贾珉跟她们的关系,比跟自己的关系要近。如果她能选择,她倒是愿意做她们中的一个,让贾珉也照顾照顾自己。
贾府的这次危机,就以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结束了。此时恰好也到了巳时三刻,酒菜已经齐备,贾母就令开宴。
此时的贾母看起贾珉来,怎么看怎么觉得顺眼,早就把拿贾珉当替死鬼的计划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贾政是最为高兴的一个,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又觉得老太太把贾珉留下来的决定是正确的了。再加上詹光等几个清客一忽悠,更觉得贾珉今后前程似锦了,连喝酒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贾琏和贾蔷,此时简直成了贾珉的跟班儿。虽然此前他们是提前入了股的,但是,直到今天,才算是完全放下心来了。
贾琏正准备吃酒,却被薛蟠悄悄地拉到了一边儿。一见薛蟠那一脸神秘的的样子,贾琏就知道是有事儿,跟着过去了。
第0147章 武举与练兵
到了一个角落,四下看了一下,见没人注意这里,薛蟠兴奋地开口了
“琏二哥,那个自助餐的生意,我看这两天要抓紧了,既是珉老四的主意,就是没错的。”
“你不是看好了几家门面吗,一会儿吃完酒,咱俩就去给定下来。”
“如此甚好。琏二哥,到如今,我算是发现了一条财路。这条财路,是这世上最好的了。”
“蟠兄弟发现了什么财路,快说说。”
“以前,咱们总是东奔西走地寻找财路,可真是太傻了。现在我才发现。这条财路,就在咱们身边儿。”
“就在身边儿?我怎么没发现?”
“就是珉老四啊。我算计明白了,凡是珉老四想做的生意,就注定是赚钱的。只要咱们背地里偷偷地盯着珉老四,他干什么,咱们就悄悄地学什么。既能赚钱,又不用咱们动脑子,岂不省事多了?”
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贾琏吃惊了:谁说这薛蟠是薛大傻子?他这一招,简直就是聪明绝顶啊!
贾珉本来还邀请了牛继宗和柳芳他们来吃酒的,只是他们跟着贾珉、刘长风和修同贵走到终点站之后,就不再回来,而是找个借口回家了。
他们急着回家,固然是不愿意到状元楼这里尴尬,但是,他们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回家阻止长辈们到状元楼来赴宴的。
原来,贾母在邀请了王家和史家的同时,也邀请了牛继宗他们四家的长辈来这里赴宴。这四家投资马车失败,叫贾珉又给宰了一下,心里早就有气了,于是就想今天来看看贾府的热闹。
听到牛继宗他们回去一说情况,那里还能来自讨没趣,于是就打发管家来通知,说临时有事不能来了。
贾母嘴上表示遗憾,心里却是高兴地要命。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不能当着那几家的面儿,扬眉吐气了。
那几家没来,裘良来了。
“裘兄弟,你可是来晚了,要罚酒的。”
贾珉见了裘良,还是很高兴的。
“珉兄弟开张大吉,罚酒我也是高兴的。这一路走来,见到珉兄弟的创意,真是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裘兄过奖了,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呵呵,这件事情,对珉兄弟或许是小事。但是,接下来,珉兄弟怕是就要干大事了。”
裘良有些意味深长地看着贾珉。
干大事?
贾珉突然想起早晨在街上遇到东平王世子宋宽时,宋宽也跟他说过类似的话。
难道是又有了什么新的差事?
“裘兄若是知道些什么,还请明言。”
“我也只是听说,不过,此事十有**是准了。皇上跟大学士们已经议过了,这估计这一两天,圣旨就要下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