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于对武状元指手画脚的人,毕竟还是不多的。所以,这次皇上加了一科武举,对于贾珉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
现在,贾珉对于《武经七书》已经背得几乎滚瓜烂熟了,在武举的文化考试方面,几乎没有什么障碍了。
剩下的就是马术弓箭等武力方面的功夫了。骑马驾车现在已经很熟练了,至于其他方面的功夫,有前世的底子,就更是不在话下了。
可以说,拿下这个武状元,对于贾珉已经没有多大障碍了。
至于贾府的内政方面,王熙凤、宝玉和贾蓉现在已经对他构不成多大威胁了。他们以为贾珉去练兵,就会放松在贾府里的权力,想的也未免有些太简单了。
目前,绺子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绺子销售情况良好,而且牙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开始向外地销售了。
府里的丫鬟们因此赚到了钱,主子们也从中得到了好处,所以,即使是贾母和王夫人,也没有对这个行动进行什么干预。
以前担心的外界会耻笑贾府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发生。其实,谁家都有自己的一大堆难事,处境上也并不比别人就强上多少。谁愿意总是去关心别人家的家长里短呢。
爆米花计划,贾珉准备按时启动。这是撬动贾府现有秩序的另一个轮子。既可以把下人们控制在自己的经济体系内,又可以增加贾府的收入,这样的好事情,贾珉没有理由放弃。
贾母和王夫人现在虽然力推贾珉领兵,但是,目前似乎还没有剥夺贾珉权力的计划。贾母甚至还利用三人小组的机制,把贾珉推上了领兵的位子。
虽然她的动机未必一定纯正,但是,现在她至少承认了三人小组这个机制,并且懂得按照规则办事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王熙凤在贾府里是个关键人物,也是个不稳定因素。现在,贾珉决定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开始解决王熙凤的问题了。
第0152章 制衡王熙凤
王熙凤的问题,一是对于财势的争夺,二是做事的不择手段。
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贾府的问题。只是在王熙凤的身上,表现的更为典型而已。
目前的贾府,维持的仍是贾府全盛时期的生活水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铺张浪费盛行,奢侈之风日盛。对外也是好虚名,讲排场。
随着分房和人口的增加,贾府的财势也就是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也是应该同步增长的。只要这样,才能维持以前那种相对比较高的生活水准。
实际上,贾府的财势不仅没有增长,反而进一步缩水了。此时还想维持以前那种水准,资源自然就变得紧张起来了。
若是贾府成员保持了祖先的那种开拓进取精神,或者就像贾珉说的那样,保持了祖先的那种贵族精神,贾府还可以开辟新的财势,把这种水准维持下去。
但是,目前的贾府成员,连守成都算不上,只是一个一个地比着谁更能败家。
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争夺了。这其实就是贾府宅斗的根源。
所谓宅斗,本质上就是对于资源的争夺,谁都想控制更多的权力和财物。
这种宅斗,在各个大家族都是普遍存在的。一般的家族初创时期,这种争夺还不算很激烈,越是往后,争夺就越激烈。第二代还勉强能够守成。,等到第三代第四代,宅斗就开始出现白热化的现象了。
目前的贾府,就正处于这个代际交替之中。
相对于别的世家而言,贾府的人丁不旺的劣势,在宅斗中反倒是一个优势了。别的世家人口多的,尤其是男丁多的,宅斗的激烈程度,更甚于贾府。
连贾府这样的家族,都出现了杀人这样的手段,其他家族的宅斗之血腥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贵族精神的消失,就是主子能力的退化。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商不能商。这种退化的结果,大多数时候,会在两个方面显现出来。
一是主弱奴强,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下人。象赖大的儿子赖尚荣当了知县,贾府的管家把持了财务,甚至糊弄主子,从中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就是主弱奴强的体现。
另一个结果,就是失去了从外界获取财势的能力,结果就是转向内部,争夺这点有限的资源。
其行为逻辑,就是你有了,我就没了。你多了,我就少了这种零和思维。
贾珉来到贾府,之所以大力经商赚钱。除了想自己站稳脚跟之外,就是想尽可能地增加财富,减少这种争夺的激烈程度。
但是,光靠增加财富,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还必须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改造人们的观念。
改造观念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才精心地策划了绺子计划和爆米花计划。
他的意图,就是通过把人们引入到经济轨道上去,在短时间内,把人变成一种经济动物。让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对于财富的追求上。从这个角度,来缓解这种内部的争夺和倾轧。
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如果贾珉有足够的时间,他还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这个计划,但是,现在他要练兵了,再加上考武状元,如果今后皇上用兵,极有可能,就是贾珉带兵出征。
所以,他的时间就紧迫了。
一旦他离开贾府,他的计划能否实行下去,就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所以,他必须抓经时间来实行自己的计划。
在荣国府的这些主子们当中,姑娘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危害性的。宝玉虽然不争气,但是,也没有多大的危害性。贾琏私德上一般,能力也平庸,但是,做事还是比较有底线的。
王夫人虽然也好搞宅斗,但是,作为荣国府的掌家人,她做事毕竟还是要从大局着想的。而且能力也比较平庸。
贾赦有一定的能力,但是,目前的野心。似乎还只限于金钱和美色上。对于大局还构不成紧迫的威胁。
唯一有能力,做事又没有底线的,就是王熙凤了。
此前,贾珉曾经想过把王熙凤和贾蓉的私情曝光,把王熙凤赶出贾府的方案。但是,后来自己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这样做,固然可以把王熙凤赶出贾府。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这就意味着贾王两家的决裂。
在目前的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中,史家已经隐隐有游离于四大家族之外的趋势。薛家也有名存实亡的趋势,如今基本上算是依附于贾家了。若是贾王两家决裂,所谓的四大家族,也就分崩离析了。
不仅如此,贾珉还会因此得罪王家,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即便是贾家,也会因为贾珉揭开了这个盖子,对贾珉有所不满。今后他要想在贾家做些什么,都很难找到盟友了。
这件事情做得太绝,人们都会非常忌惮他,非常害怕他,从而对他避而远之。
所以,对付王熙凤的最好办法,就是降服她,进而利用她。如果贾珉在,他有信心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离开了贾府,这一招就不灵了。
所以,还必须与有他的手段,来控制王熙凤。
目前的贾府,能够控制王熙凤的,其实也就是贾母一人。但是,贾母年事已高,已经不太直接打理实务,所以,王熙凤要想蒙蔽贾母,还是比较容易的。
事实上,王熙凤目前也就是这么做的。
在名义上,王夫人是有权力控制王熙凤的,但是,鉴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王夫人的能力,实际上也控制不了王熙凤的。
贾琏没有这个能力,宝玉和贾环更不是她的对手了。
按理说,李纨的长媳位置,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人选。但是,李纨在府里没有同盟,娘家也没势力,加上她本人的能力和性格,也不是王熙凤的对手。
在年轻人当中,从见识,能力和谋略上,能跟王熙凤一搏的,也就只剩下两个人了。
一个是薛宝钗,另一个就是秦可卿了。
这两个人,即使是单打独斗,王熙凤都未必是对手。若是她们两个联手,就完全可以把王熙凤玩儿的找不到北。
若是由她们两个来制衡王熙凤,就是最为理想的方案了。
但是,目前要想靠她们两个来制衡王熙凤,还是有一定的障碍的。
秦可卿是宁国府的长孙媳妇,接掌宁国府的内政,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她的手,还一时伸不到荣国府来。而且,她目前在宁国府还没有浮出水面来。
宝钗现在属于客居贾府的身份,参与贾府的事物,名不正言不顺,也难以令人信服。
所以,还得想其他的办法。
这个办法,贾珉已经在实施了。这次的公交马车项目,把秦可卿作为第一大股东,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秦可卿的股份,加上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的股份,以及贾府官中的股份,就保证了对于财务上的绝对控制权。
这个举动,是贾珉的一个试水动作,意在试探贾府中人的反应。目前看来,他们似乎接受了这个结果,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发现贾珉的真正意图。
可以说,这第一步计划,还是成功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把贾府的现有的部分产业,逐步地整合到公交马车的项目里,把秦可卿的另外一万两银子再注资进去,始终保持控股地位。
这样,在贾府的一部分财政上,就可以由秦可卿来掌握了。
推出秦可卿,除了可以制衡王熙凤之外,还可以通过她,来进一布整合宁国府的资源,促进两府之间的资源整合,将来的目标,就是实现两府经济的深度融合和一体化。
宝钗的身份障碍,贾珉也准备通过这个模式来解决。
爆米花计划,为他的方案提供了一个载体。这次练兵,又给他提供了一个良机,这个时候,就是宝钗切入贾府经济生活的最好时机了。
贾珉的路径,就是借着这次从下人里抽调兵员的机会,借口兵员不够,把荣国府甚至是宁国府外面的庄子,都整合到爆米花计划当中。他自己入股,宝钗入股。最后,由他和宝钗以及贾府官中的股份,三股加一起,实现控股。把一些小股份,分给其他的主子们。
这样,城里的铺子整合到秦可卿那里,外面的土地和庄子整合到薛宝钗那里。就实现了对贾府经济的控制。
这个局面一旦达成,别说王熙凤,就是贾母和王夫人,都改变不了这个趋势了。
作为一种补偿和平衡,可以给贾赦和王熙凤等人一些生意门路,让他们沉迷于赚钱的快乐当中。
再下一步,就是让他们现在的那些地下经济,灰色收入公开化,合法化。
你可以经营自己的生意,收入也可以归你自己的小金库,但是,风险却要你自己承担。
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个人财务与官中财务的彻底分离。改变目前这种公私不分,损公肥私的局面。
贾府的公共财务,作为贾府的日常运营开支和对所有成员的最低保障,个人有了自由创业的空间和机会。实现双赢的结果。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把府里的年轻主子和下人们,统一到秦可卿和宝钗的旗下,从而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对于贾府的这种不动声色的改造。
象王熙凤那样的嗜钱如命的人,就叫她忙于挣私房钱。贾母和王夫人之流,就叫她们忙于享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宅斗现象。
至于宝玉嘛,就做个富贵闲人好了。
第0153章 全由你做主
荣国府的公交马车生意,由一个填钱的无底洞,突然逆转为一个生钱的金鸡,让那些等待着看笑话的世家,深深地失望了。
就在这种羡慕嫉妒恨的议论当中,这些世家的绝大部分,都接到了皇帝的练兵圣旨。
这一下,他们再也没有兴趣去关心贾府的事情,开始面对自己的问题了。
对于绝大多数接到圣旨的世家说,这道圣旨都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
现在他们发现,自己面临着跟贾府以前相似的处境了。他们也面临着一个填钱的大坑了。
这个大坑,就是府兵了。
幸福的家族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族则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反过来说,越是成立的。
不幸的家族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族则各有各的幸福。
这些家族,都面临着相似的不幸:缺人,缺钱。
缺人,一是缺人才,二是缺兵员。
缺钱,则是什么都缺了。没有钱,谈什么都是空话。
在四大家族中,贾府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各自被摊派了300名府兵。王家被摊派了300名。薛家没有摊派任务,算是最为轻松的了。史家因为是候,加上家世衰微,所以,对他们还算照顾,只摊派了100名的员额。
但是,就是这一百人,也是史家不可承受之重了。
史家的下人早就已经裁减到最低程度了,只是用来保持个门面。连自己家的针线活,都是女主子们自己做了。哪里还有余钱来养兵?
万般无奈之下,史鼎和史鼐硬着头皮来到贾府,找他们的姑姑贾母借钱。
即使对于大家族来说,养兵其实也是个无底洞。一个青壮劳力不事生产,反而要脱产练兵,对于谁都是个巨大的负担。
这个道理,贾母自然明白的。
贾府目前虽然还有些家底,但是,要想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也是困难的。其他的生意都不赚什么钱,绺子生意和公交马车生意虽然赚钱,但是,也是刚刚开张,进账有限。
另外,借出去这么大一笔钱,将来史家能不能还上?贾母怎么跟贾家的人交代?
这些都是个问题。
贾母为难了一阵,就不为难了。不仅不为难了,反而一下子轻松起来了。
因为鸳鸯给她出了个主意。
于是笑呵呵地告诉两个侄子,你们回去吧,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
见姑姑答应了,史鼎和史鼐如听纶音,欢天喜地地回去了。
贾母把这件事儿给包下了,府里的人都感到奇怪。老太太究竟有什么办法,这么大的事儿,轻易就答应了?
贾母确实把这件事给包下来了,但是,她随手就给转包出去了。转包给谁了?自然是转包给珉哥儿了。
原来,正在贾母无计可施的时候,鸳鸯趴在她的耳朵边上,告诉了她一句话。
这话是最近在府里的下人当中流传的,叫做“有难处,找四爷。”
贾母遇到了难处,于是就找贾珉了。
贾母说办就办,立刻派宝玉的长随李贵赶到野渡居,说老祖宗要跟他商量练兵筹款的事情,叫贾珉立刻回府去见她。
贾珉也正在搞军费预算呢,听说老祖宗要找他商量钱的事情,大为高兴。以为是商量给他多少钱的事儿,于是就兴匆匆地跟着李贵一起回来了。
等到听完老太太说的是史家的事情,这才傻眼了。
“老祖宗说的不是真的吧?这钱也没有,人也没有,我拿什么给他带出一百人的份儿来?”
“别人自然是不行的,珉哥儿却是例外的。也花不了几个钱,他们就那个家境,你也是知道的,找到了我头上,我还能不管他们?”
还花不了几个钱?
吃穿住,饷钱,兵器,战马,马料,马夫,伙夫……,加一块儿,即使按最低标准算,一个人一年至少得一百多两银子啊。
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不是大炮一响,就能得到黄金万两。而是大炮一响,就要花出去黄金万两啊。
“既是老祖宗答应了,这事儿也就得办了。只是这钱从哪里出?府里能给出多少钱?”
“府里哪还有钱出?你就是三人小组里的,府里的大事儿,不都是你在管着么,有没有钱,你还不清楚?”
“那咱们两府的六百人出多少钱?”
“东府那边,我跟他们说了,叫他们一年出五千两,咱们家这边儿,都是你说了算的,你愿意出多少就出多少,只要不耽误了府里的开销,一切就由你做主了。再说了,别人能叫钱给难住,你还能叫钱给难住吗?”
六百人,一年至少需要六万两啊,东府三百人,你就叫他们出五千两?那剩下的五万五千两从哪里来?
现在你口口声声地说我在管事儿了,我愿意花多少就花多少?我拿什么花,库里就剩下不到一万两银子了,一大家子还等着吃喝呢,哪里还有余钱?
还我就不能叫钱给难住了?我那钱是大风刮来的啊?哪一两银子,不是我绞尽脑汁挣来的血汗钱啊。
“是啊,珉哥儿,你会赚钱,那是有目共睹的。以后,这府里要花钱什么的,尽管由你做主,也不用告诉我了。”
这一回,王夫人显得非常和蔼,似乎真的有些慈母的样子了。
“是啊,珉四弟,一切就都由你全权做主了,需要嫂子干什么,就尽管吱一声,自无不应的。以后若是有什么大事儿,嫂子都会事先跟你商量的。”
特马的,谁说这帮渣队友笨啊,最笨的人是我啊。就因为上次没做出预算,我才没说钱的事儿,这就叫他们钻了空子。
以前都是抢着管钱,这回倒好,知道这管钱的事儿是个棘手的差事了,又全都抢着不管了,全都推给我了。
要是有钱还行,关键是没钱啊,我还得现去挣钱。
好好好,算你们狠。我就是上辈子欠你们的,所以才穿越过来还账的。
这次穿越,实在是太不成功了,太不成功了!
还有你王熙凤,老太太和夫人撤托也就罢了,你又上来助攻了。好,你不是说我需要你干什么就尽管吱一声吗,不管什么事儿,你自无不应的吗,等有了机会,老子就要拿下你,我看你到时候是应还是不应?
看见贾珉气急败坏地出去了,鸳鸯总算是稍稍安下心来了。
“老祖宗,可千万别说这是我的主意啊。若是叫珉四爷知道了,我怕他杀了我呢。”
“没事儿,珉哥儿这人大度,即便是知道了,也不会见怪的。当然了,我也是不会说出去的。”
贾母说完,似乎意犹未尽,又接着补充。
“珉哥儿把那股份都分给了姑娘们,可见他对姑娘们是很照顾的,这一点,倒是跟宝玉很相像呢。他对下人们又仁慈,你又怕个什么?”
鸳鸯虽然觉得老祖宗说的有道理,但是,还是有一点不敢苟同的。
珉四爷倒也是对姑娘们好,可是,他那好,跟宝二爷的好,可是不一样呢。
珉四爷对姑娘们好,那是真的为姑娘们好。宝二爷对姑娘们好,那是为他自己好。
这里面的差别,可大着呢。
一个士兵一年一百两银子的预算,其实还真的不高。这还是按照仅仅装备冷兵器的水平计算的。
如今,在大德王朝的军队中,已经装备了部分火炮和火铳。只是装备还不是那么普及,火器水平也不是太高而已。
按照贾珉的的计划,是准备给自己的府兵装备火器的,至少也是要装备部分火器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军费就更高了,一个人一年二百两银子,都算是少的。
史家的情况,贾珉倒是清楚的,他们确实养不起一支府兵。找到贾母,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事虽然给贾珉增加了负担,但是,他很快就想通了。不仅想通了,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把这件事情视为一件好事了。
史家这一百人的员额给了他,将来史家也不过就是顶个名义,到时候能向皇上交差而已。
这一百人在他这里训练,他花钱养着,将来也就基本上归他统属了,实际上也就成了他的府兵的一部分了。
大凡一支军队的传统,都是跟它的创建人的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这只府兵队伍,是贾珉创建起来的,将来对他的忠诚度,必定很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贾珉是很有意义的。
史家的例子,其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如今的许多世家,虽然还号称世家,还有各种爵位。实际上,有许多都衰落了。
操练府兵,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钱上。有了钱,就可以招募到人,就可以为兵卒们提供生活保障,适当的装备,充足的训练。
事实上,战争虽然是在战场上进行的,但是,在许多时候,胜负却是在后方决出的。
打仗,本质上打的是钱,是经济实力。谁的经济实力强,谁就能训练出高素质的军人,装备先进的武器,提供更强的后勤补给。
许多时候,这才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从史家,贾珉又想到了冯紫英几家。
不知道他们几家这回是否有份儿,若是有,把他们几家的练兵任务也照着史家的模式来办,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0154章 招募府兵会议
没等贾珉去找他们,冯紫英三人先来找贾珉了。他们三家,每家也摊上了200人的练兵员额。
他们遇到的也是相似的问题,缺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