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雄浑而又不失齐整的脚步声,全都透着一股几乎让人窒息的杀气。

    这支军队路过小渔村时,没有丝毫停留的动作,大股的人马排着整齐的队列从官道上呼啸而过,似乎当小渔村不存在一般。

    见大军并没有进村,村民们都松了一口气,胆子大的纷纷从藏身处探出头来观望。

    “看,那旗子上写着一个黄字!”一名粗通文字的村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同伴,“那是靖南侯黄得功黄侯爷的兵马,前些日子去咱们这里路过去平定叛乱的,如今他们得胜归来,想必那叛贼也已经被扫平了!”

    “是黄侯爷的队伍啊!那可是真正的王师!从不与咱们平头百姓为难的!”

    “是啊,如今叛贼被平定,想必以后的日子也会好过了!”

    “别藏着了,乡亲们都出去看看吧,靖南侯的兵马不会伤害我们的。”

    ……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道,已经有人三三两两地朝官道边赶去。…;

    行军队列中,正在马上观赏者明末乡土风光的庞岳看到,官道边的村子里,陆陆续续地跑出来了一些村民。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一走到离官道不远的地方便跪了下来,冲着大军磕着头,嘴里还喊着什么,脸上居然都带着欣喜。

    “史载,黄得功部军纪严明,很多地方的百姓都为他的品德所感动,甚至还给他修了生词,看来,这绝非空穴来风。”庞岳在心中默念着,同时,如同前几日被士兵们感动过一样,他再次被这个年代里这些可爱的百姓深深地感动了。与士兵相比,百姓更容易满足,只要有口不至于饿死的饭吃,有个勉强能遮风挡雨的容身之所,他们便会想尽一切方法去感恩,感谢神,感谢所有能给他们这两样东西的人。而当外敌入侵、迫使他们改变祖宗留下来的衣冠、发式之时,他们当中又会有大批人爆发出让敌人都不敢正视的力量。直到后世,有心人依旧能从一本本“漏网”的史料中看到那悲壮的一幕幕。

    看着路边越跪越多的村民,庞岳的眼眶湿润了,心中似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却又什么都表达不了,最后千言万语都融为一句:“我华夏子民——万岁!”

第五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

    弘光元年五月初九日夜,南京皇城,乾清宫东暖阁。弘光朝内阁首辅、东阁大学士兼都察院右都御使马士英,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一个身材有些发福的中年人则在暴走着,此人正是弘光皇帝朱由崧。

    “那帮混人!混蛋!”朱由崧不顾一国之君的风范,一边暴走一边破口大骂,“平日里一个个以正人君子自居,以忠臣直臣自诩,如今东虏已经打过长江了,那帮混账倒成了哑巴聋子和白痴!元辅,今日的朝会你都看见了吧?啊?都看见了吧!”

    今日黎明时分,清军梅勒章京李率泰带领明朝降将张天禄、杨承祖等人在瓜州以西十五里处乘船渡江,又在金山卫击败明江防水师郑鸿逵部,登上了南岸,占领镇江。消息传回南京,当弘光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的时候,去年三月份在京师的一幕再次上演,不管弘光怎么放下姿态,都好像在同空气倾诉一般。

    马士英当然知道弘光嘴里的“混蛋”是指哪些人,叹了口气,但并没有说话,仍然低头思索着什么。

    弘光越说越激动,一张肥胖的脸也似乎有些变形:“如果仅仅是无能也就罢了!朕就当做做善事替老天爷养着这帮废物!可这帮混账却成天无理取闹!没错,朕确实算不上什么圣君!但他们就真当朕是傻瓜白痴、什么都看不到吗?!”

    一脚踹翻龙案之后,弘光继续骂道:“先是拿两个子虚乌有的先帝三太子和童妃说事!那个什么三太子早就被王铎揭穿了,那个童妃,朕也早就澄清过,朕从来就没有见过那个女人,那是个冒充的!就差指着列祖列宗向他们发毒誓了!他们就是不信,就是要胡搅蛮缠!

    后来居然还谣传朕是冒充的!太后也是冒充的!天下居然有这种混帐存世!要不是他们胡乱造势,左良玉哪儿来的借口作乱?!这下好了,东虏已经过了江了,他们倒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弘光狠狠地发泄了一通,胸膛剧烈地起伏着,见马士英仍然没有说话,便不顾一切地放下了姿态,语气中带着哀求:“元辅,如今这朝中,朕能信任的大臣,也就是你了。你赶紧替朕想个法子出来啊。”

    马士英跪下向弘光行过礼之后,说到:“谢陛下的信任。老臣刚才想了很久,如今这形势凶险万分,想来也只有这一个法子了。”

    “哎呀,元辅,都什么时候了,这些虚套就不必了,快说吧。”弘光仿佛扎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赶紧把马士英拉了起来。

    “陛下,如今东虏来势凶猛,京营难有一战之力,唯今之计,恐怕只有暂离京城避敌锋芒了。”马士英的声音有些嘶哑,也充满着无奈。

    弘光眼中希望的光芒迅速消去,整个人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唉,前几日,保国公也向朕提过这个建议。当时,朕想到,去年,我大明便丢失了京师,如今若再丢了京城,太祖的陵寝所在,那大明的颜面何存?况且,还有长江天险和靖虏伯的水师,京城也并非不可守,所以朕就回绝了他。不过,如今东虏已经过江,朕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元辅的提议了。”

    马士英道:“陛下,东路已于今日占领镇江,可能就在这两日便会进犯京城,形势凶险难料,还望陛下早些做决断啊!”…;

    “召各地兵马勤王的诏书发出去了吗?”

    “回陛下的话,勤王诏书均已发出,只是这东虏已经过江,怕是远水解不

    又在屋中暴走了几大圈之后,弘光终于一咬牙下了决定:“好!就按元辅说的办吧。你说,往哪边走?”

    马士英早已拿定了主意:“陛下,如今南直隶、湖广均已不可守,而浙江还在我大明的控制之下,有数万大军可以依仗。老臣窃以为,陛下可前往浙江暂避。”

    弘光点点头:“就这么办吧。元辅,你快出宫去准备一下护驾的兵马,朕与太后也要准备一下。这种事,宜早不宜迟。”

    马士英又问到:“老臣这就去办。此外,要不要告知……”

    没等他问完,弘光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告诉他们干什么,记住,谁也不用告诉。那帮浑人得到了消息,朕就走不了了。你一人随驾就行了。”

    “老臣领旨”马士英叩首行礼过后,匆匆告退。

    ……

    五月初十凌晨,弘光皇帝与邹太后在马士英父子率领的勇卫营官兵保护下,由通济门出南京城,仓皇出逃,朝浙江方向而去。天亮之后,得知皇帝和首辅大学士均已出逃的消息,南京城中乱作一团。

    五月十一日,弘光帝一行在溧水县被乱兵冲散,混乱中,马士英次子马銮护着弘光朝太平府、芜湖方向而去,准备前往黄得功军中暂避,马士英则保护太后往杭州方向奔去。

    五月十二日,弘光帝在马銮的保护下抵达太平府,太平府知府不辨真伪,闭门不纳,于是一行人在郊外扎营留宿。十二日夜,得知弘光帝出逃消息的兵部右侍郎阮大铖、左侍郎朱大典在太平追上弘光帝。朱大典要求入城,被再次拒绝,在得到弘光的默许之后,指挥勇卫营攻破城门,一行人得以入城。随后,回援京城的黄镇先锋邓林祖部抵达太平,得知弘光已至太平,赶紧派人飞马回报黄得功。

    *********

    五月十三日,太平府察院,弘光临时行宫。

    “陛下,为何要弃城而出啊?”刚抵达太平府的黄得功见到弘光帝,匆匆行过礼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大声问到,“陛下若坚守京城,还可以调集各路兵马回京勤王,局势还能扭转。陛下这一出城,南岸之地将尽为鞑子攻占,这要我等如何收拾才好?!”

    黄得功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异常激动,铁骨铮铮的一条汉子竟落下了几滴泪。

    弘光帝一张肥胖的脸此时也早已变得苍白,看到黄得功落泪,更是悲从中来:“黄将军,朕也想过坚守京城,可是东虏已经过江,勤王兵马却不见踪影,朕不得不暂避敌军锋芒啊。如今,朕也只有黄将军的可以依仗了,呜呜……”

    黄得功亦是失声痛哭,在场之人无不落泪。

    之后,弘光抹了抹眼泪,让左右端上酒来,自己先敬了黄得功三杯,再次倾诉到:“如今国难当头,人心不稳,朕真的希望能仰仗黄将军的威力渡此难关。”

    黄得功端起酒杯,将酒全部散在地上,用坚定的语气保证道:“陛下,若臣敢不效死,有如此酒!”

    弘光大受感动之余,再次落下了几滴眼泪。

    当日,黄得功率大军保护着弘光一行,水陆兼程赶回芜湖。

    *********

    五月十五日,南京城兴中门外

    此时,城门大开,南明的重臣勋戚们几乎全部到场,其中有忻城伯赵之龙、保国公朱国弼同魏国公徐久爵、隆平侯张拱日、大学士王铎、蔡奕琛、礼部尚书钱谦益、左都御史李沾等。他们表情肃穆,站在城门两边似乎在迎接什么贵客。…;

    “受之,怎么还不来啊?”王铎用蚊子般细小的声音向站在自己身边的钱谦益询问道。

    钱谦益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王铎自讨了没趣,也不再出声。

    当这帮老爷们几乎快要站得晕过去的时候,远方隆隆的马蹄声几乎就像一碗醒脑汤一般让他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咳,咳。”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忻城伯赵之龙抓紧时间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到:“各位达人,想必那豫亲王快到了,大家都提起精神来,到时候万万不可失了礼数。”

    又过了一阵,众人的视线中出现了一队骑兵,大概有二三百人,全都身着镶着红边的白色棉甲,头戴“避雷针式”的头盔。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仍不难感觉到他们脸上狰狞的表情与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

    这队骑兵呼啸着来到城门下之后,并不理会低头站在城门口的诸位南明勋戚大臣,而是抽出了寒光凛凛的马刀,警戒着四周。又过了片刻,远处飘来一面满洲正白旗的帅旗,旗下,一大群满洲武将簇拥着一位衣着华贵、主帅模样的年轻人,在大队白甲兵的护卫下向着城门口而来,他们身后则紧跟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军。千军万马的脚步一起撞向大地,几乎将站在在城门口的众人震得浑身发颤。

    “大清豫亲王到!——”

    听得这一声喊,站在队首的忻城伯赵之龙、保国公朱国弼腿一软,跪倒在地,毫不犹豫地把脑袋朝地面磕去:“罪臣赵之龙(朱国弼)参见大清豫亲王殿下!”

    “罪臣钱谦益(王铎,张拱日……)参见大清豫亲王殿下!”赵、朱二人身后的诸位勋戚大臣也纷纷跪倒在地,额头紧贴地面。

    多铎已在戈什哈的护卫下来到了城门口,望着高大巍峨的南京城,心中感慨万千。胜利了!明国的第二个朝廷已经在八旗大军的铁蹄下土崩瓦解!曾经让人不敢正视的天朝上国,如今已经被大清——那个当初以十三副甲起家的小部落征服了!曾经那些一身清高、视大清军民为生番野人的士大夫们如今却像狗一样趴在地上摇尾乞怜!哈哈!还有什么事能比这更痛快的吗?

    只是,多铎在心中快意恩仇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爹,某位已经翘了辫子的野猪皮(直译,无贬义)。他老人家少年起兵,也打赢过很多仗,可是直到去见萨满大神为止,都在辽东那块苦寒之地上转悠。要是他也能看到今天,该多好啊!一想到老爹咽气之前那不甘心的眼神,多铎的心中又不免一阵凄凉。

    心中又喜又悲地纠结了好一会儿,多铎这才想起来城门口还跪着一大堆人。

    “伪明皇帝何在?”多铎也不想跟这帮人废话,直接用马鞭指着跪在最前的一人,大声喝道。

    被第一个点到的赵之龙像吃了蜜蜂屎一般,满怀兴奋地答道:“回豫亲王的话,那伪明皇帝朱由崧惧怕大清军威,已于多日前出逃,目前好像正在伪靖国公黄得功营中。”

    听到此话,多铎也不再理会赵之龙那似乎要讨赏的表情,掉过头直接喊道:“尼堪!”

    “奴才在!”多罗贝勒尼堪大声道。

    “你今日稍作休整,明日率图赖、屯齐、和托与阿山继续沿长江西行,”多铎又指了指一旁的前明朝降将刘良佐、张天福、张天禄:“与这三位将军一道,务必扫平伪明靖国公黄得功部,生擒伪明皇帝朱由崧!”

    “嗻!”尼堪答道。

    “奴才…末将等遵命。”刘良佐和张天福、张天禄兄弟一脸的兴奋。

    “雅琪布,多罗隆,你二人率本部人马速速入城,接收各处关防要害之地,若有伪明余孽胆敢负隅顽抗,一律格杀勿论!其余人马,暂驻城外!”

    “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六章 突袭(一)

    “前方急报!——奴将尼堪、图赖、屯齐等率满汉八旗三万余众,以叛贼刘良佐、张天禄、张天福所部近两万余为先导,已沿江而下,目前已过江宁镇,正朝太平府而来。”

    黄得功刚回芜湖大营安顿好,前方的奏报便接踵而至。

    “哼,果然不出我所料,花马刘、张天禄这群鸟人,当汉奸卖身求荣倒真是不落人后!不过既然这帮鸟人敢来,不好好地去迎一迎他们那倒显得我失礼了。”帅帐中,黄得功不屑地说道,手指也随之在地图上的某一区域重重地戳了戳:“早在几日前我就已经在这儿,为花马刘等鸟人备好了一桌酒宴,就等着他们来!”

    站在黄得功身旁的赞画吕道泰朝着黄得功所指的地方看去,只见那块区域正是太平府一带。吕道泰不禁问道:“大帅,顺江而下的刘、张叛贼的兵力不下两万,其后更有建奴大军跟进。而我军在太平府一带仅有总兵邓林祖所部与参将庞岳所部,这兵力是否太薄弱了一点?”

    黄得功笑了:“卓远多虑了,我如此部署,并非是要死守。此一战,一来在于挫掉敌军的锐气。二来嘛…哼!我摆的酒宴可不止这一道,就在这芜湖还有一道更大的,至于怎么请花马刘和他的主子来赴宴,就看邓林祖的了。”

    听完黄得功的话,吕道泰似乎已经明白了,捻着胡须微笑了起来。

    *********

    就在黄得功和吕道泰讨论的时候,刘良佐和张天福所率的前锋已经抵达了太平府以北三十里处。

    “报——前方十里一切正常”

    ……

    “报——前方二十里未见敌踪,一切正常”

    听完一队队探马的回报,骑在一匹杂色战马上的刘良佐眉头向上扬了扬,又清了一下嗓子,朝着身边大声吩咐道:“命令大军加速前进!今日日落前务必赶到芜湖城!”

    这段时间的刘良佐可谓意气风发,卖身投靠之后靠着在扬州的出色表现,深得新主子的赏识(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这样,要不然,这次主子怎么会把如此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到自己手中?)。此次从南京出发,也颇为顺利,一路上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眼下太平府已经在望,要攻下来似乎也在弹指之间。

    看来,自己的功劳薄上又要再添上浓重的一笔了!一想到这里,刘良佐更是得意。可是,就在他勾勒着自己的美好前景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了过来:“刘将军,这太平府快到了,我们是不是再派几股探马前去细探一番,以防明军伏兵?”

    刘良佐抬眼看了看,原来是张天福,心头顿时冒起一股无名之火。

    虽然刘良佐这段时间过得不错,但始终有两件事让他始终耿耿于怀。第一是原来所统率的六七万大军已经被新主子给拆的七零八落,自己的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此次从南京出来追击时也只被允许带这一万出头的兵马;第二是原来的某些小角色也渐渐地有了赶超自己的趋势。像眼前的这个张天福,他的哥哥张天禄不过是崇祯朝中期被收编的乡兵头目,就因为投靠新主子比自己早一点,实力非但没有受到打压反而得到了扩充。就连张天福这个不入流的角色,在一年前见了自己都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刘帅”,投靠之后居然也跻身总兵之列独领一军,如今还敢用同僚的语气和自己说话了。这**的算什么事儿?…;

    “张总兵,你记性不好吗?就在刚才,探马已经回报了,前方一切正常。”说完,刘良佐夹了夹马腹,带着一脸的厌恶远离了张天福几步。

    “可是……”

    “没什么可是,既然张总兵这么害怕伏兵,就留在此处等候贝勒爷的大军就是了。要我说啊,还是令兄是个爽快人,知道自己害怕就和贝勒爷呆在一块儿,这多省事儿?”刘良佐的话有些阴阳怪气。

    张天福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整张脸都涨得通红,但却无可奈何。面对心黑又无耻的前四大总镇总兵之一的花马刘,张天福显然有些底气不足,虽然碰了一鼻子灰但也只能一言不发地回到了本部队列当中。

    看见张天福吃瘪的样子,刘良佐只觉得心中一阵舒畅。

    又安然无恙地向前走了十几里之后,刘良佐更加觉得张天福刚才的提醒完全是句屁话,不过,即将进入太平府的喜悦使得他不屑于再和张天福计较。

    “咻咻咻!——”就在这时,刘良佐忽然听到后方毫无征兆地想起了一片箭矢的破空声,声音已经密得让人听不清节奏,他心中暗叫不好。

    只见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冒出一大片黑压压的箭雨,啸叫着直扑汉奸军行军队列的中段而去,与之亲密接触之后又带出了无数团血雾。无数人在那一瞬间中箭倒下,整个队列都凹下去了一大块。

    “啊——”“啊——”“敌袭,敌袭!”“不要乱,盾牌手向前,列阵!”“不许跑,逃跑者格杀勿论!”士兵的哀嚎声和呼喊声和军官的喝令声此起彼伏,现场的气氛更显混乱不堪。就在这当口,又一铺天盖地地阵箭雨接踵而至,完成了第二轮打击。

    “杀!——”伴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一支伏兵从离官道不远的小山丘之后杀出,,以骑兵为先导,如同一枝利箭一般直插汉奸军的中段。

    遭到攻击的中段汉奸军是刘良佐的部下,虽然在人数与明军不相上下甚至还多一些,但几乎全是步兵,之前又遭受了两边箭雨的洗礼,所以刚与这只明军伏兵短兵相接了片刻便吃了大亏。刀光血雨中,大批汉奸军士兵被砍翻,明军骑兵组成的锥形攻击阵型把汉奸军的队列刺得摇摇欲坠,在冲乱了汉奸军的正面防线之后又迅速半转,朝左翼扩大战果。后面跟进的步兵则向前猛推,把汉奸军的防线撞得连连后退。短兵相接,血肉横飞,厮杀变得更为惨烈起来。

    此时的刘良佐已经看清楚了,这股明军伏兵中骑兵在千人上下,步兵也不会超过两千人。而且,这帮人掐算的也准,直接攻击自己中段的步兵,利用队尾辎重营缺乏进攻能力的特点避免了两面受敌的处境。哼,还真有点狡猾!不过,这么点人就敢来攻击自己的上万兵马,是想来送死吗?刘良佐冷笑一声,吩咐身边的传令兵迅速打出旗语对己方人马进行调整。

    “杀——杀光这群卖身当汉奸的王八蛋!”明军千总石有亮骑在马上挥着一柄大刀杀得酣畅淋漓,普通的汉奸军士兵在他的刀下绝对走不过一个回合,有个自认为武艺还行的汉奸军官想上前讨个便宜也仅仅在六个回合之后便被一刀劈死。浑身的鲜血,飞舞的大刀,使得石有亮看起来已经近似一台高速运转的杀人机器。不久之后,除了自己人,几乎已经无人敢近他的身。…;

    “哈哈哈,周明(石有亮的字)好刀法啊。”庞岳把长枪从一个汉奸军把总的身上抽出,朝石有亮笑道。似乎是战场声音太大了,石有亮没有回应,仍然在自顾自地收割着人命。

    没错,此次前来伏击刘良佐部的正是庞岳的人马。刚才在小山丘之后隐蔽的时候,庞岳还总担心被刘良佐部的探马发现。所幸的是,几个月以来的“势如破竹”让这支汉奸军的内部普遍产生了一种骄傲轻敌、目空一切的心理,认为在“大清王师”的庇护下,已经没人敢挑战自己的“狐威”。就是在这样一种心理的作用下,汉奸军的探马才放松了警惕,刚才仅仅是登上小山丘粗略地看了看便回去交差了。因此,这才有了汉奸军被伏击的精彩一幕。

    和石有亮比起来,庞岳的战果甚至还略胜一筹。这在其他人眼中看来是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却令庞岳,哦,是有着二十一世纪灵魂的庞岳兴奋不已。就在前几日,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居然会枪术,只要一拿上长枪,头脑中便会有一个潜意识在指导着自己的动作。当时,他就意识到,这个潜意识应该是原来的“庞岳”遗留下的。这让他兴奋不已,也让他放弃了躲在安全地带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