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娱救世主-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他这个人心软,对于历史上闯出些名堂的艺人,只要不是太不上道或者艺德让顾诚恶心的那种,他都不太喜欢去挡人家的道。“少女时代”这个名头被他拿去用了,一些历史轨迹也被顾诚的蝴蝶效应所影响,如果他不做点什么,说不定林允儿这帮人就泯然众人也未可知。
娱乐圈谁火谁不火,那都是有很大偶然性的,三分靠本事,七分靠运气。
如今重新拉了这群妹子一把,顾诚内心也就彻底坦荡了。
因为提前了两年出道,那些04年才来当练习生的妹子今年是不能参赛了,所以未来的“少女时代”组合可能就只有这5个人。
至于金泰妍黄美英徐珠贤那些人,如果实力真的够的话,或许明年乃至后年参赛也可以走红吧,说不定未来会和另一个时空的“函数”组合整合到一起,淘汰掉一些水平太次或者过于任性不服管束的女生。
这些顾诚就管不着了,娱乐圈总有残酷的一面。
吃完饭,妹子们见顾诚那么正人君子,忍不住拉着顾诚自拍。
05年的手机拍照已经挺普及了,连刚出来的诺基亚经典款7260这种不以拍照见长的,都有30万像素的摄像头。东夷人对个人外貌和产品颜值的注重更是无以复加,三星的新款更是做到了80万像素。
唯一的欠缺,只是05年的手机拍照后还要靠数据线传到电脑上,然后分享,并不存在直接手机上传自拍的社交软件。
手机qq和手机yy也做不到这些功能,毕竟硬件系统太差,不是智能机。
郑秀妍和林允儿亲昵地一左一右搂着顾诚一条胳膊,把脸挤进框里,权侑莉站在三人背后,把头凑在顾诚上面,伸出双手举着手机盲拍这时的手机都是后置摄像头,没有前摄像头,没法看自拍有没有取到想要的景,只能完全凭经验。
连续拍了好几张,不是郑秀妍被挤出框左边了,就是林允儿被挤出框右边了。连续几次失败,郑秀妍恼了:“去去去,你站前面给我们拍,到时候我们再换你。”
权侑莉讨价还价:“那我要跟顾诚欧巴单独合影!”
“不行!”郑秀妍和林允儿异口同声帮顾诚拒绝了。
“那就是没得商量啦,忍着吧。”权侑莉一撇嘴,没再搭理姐妹们的抗议,调整了好一会儿,终于把四个人都拍进去了。
顾诚只觉得权侑莉取景时,脖子后面有两团软肉毫无顾忌地蹭来蹭去,还有甜腻腻的少女气息环绕。
“自拍可以,不过我可说在前头了:在比赛结束之前,不许上传到人人网上去啊。”顾诚拍着妹子们的脑袋,板着脸作势教训了一句。
“放心,绝对不会外传的。不过要是以后我们真出道了,我一定要晒到我的人人空间上,会标注是到时候才拍的~”妹子们很机灵,一下子就领会了顾诚的意思。
综艺节目之所以吸引人气,最重要的就是民意的参与感,绝对不能让观众们觉得这里面有内定。
顾诚见妹子们年纪不大,这方面的阅历常识倒是都不浅,也就没什么好再交代的了。
他费尽心机搞那么多选秀,图的不就是把自己的社交分享平台渗透到东亚的每一个角落么。
……
顾诚收了一堆好人卡,处理完东夷这边“少女时代”开播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便准备飞回国内。
无奈就在这几天,一个突发事件打乱了他的行程。
是大洋彼岸、如今负责为顾诚打理yy网乃至yy系其他在米业务的李莹,加急打给他的。
李莹今年比较消停,除了每个月日常的工作汇报,并没有怎么找过顾诚。结果一出事儿,就是大事。
“扎克伯格想走,我已经找他谈过了,说哪怕是ceo的位置,都可以商量。但是拦不住,他连股票期权都不想要了,就想走。”
李莹电话里的语气有些焦急,一溜烟地说出这个让顾诚震惊不已的消息。
顾诚愕然道:“扎克伯格想跳槽?他已经做到cto了,还有连续五年分批授予的股份期权,他居然还想走?我没听错吧?他难道不知道走了他什么都得不到?”
“电话里说不太清,他前天和我提出的,我已经让步劝了他两次了,但是没用。一开始我也不想闹到你这儿的。他应该是想自己创业,我估计这几个月他已经私下里弄了一个软件、研发得差不多了,跟公司的yy网/yy不太一样,但是应该有交集。”
李莹说这番话时的语气很为难,显然也是怕顾诚误会是她擅权逼走了扎克伯格。
毕竟作为一个正常人,谁会相信扎克伯格的野心会那么大,一个国际级的社交巨头公司的cto职位加上百分之几的股权,都绑不住呢?
不明真相的人,肯定会认为是李莹这种手腕不凡的交际花型运营女强人,让扎克伯格受气了吧。
幸好,顾诚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对扎克伯格野心惊诧的人。
“既然说不清,那就等我来了再说吧。我今晚就飞旧金山。”
第149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庞巴迪g550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14000公里,所以顾诚直接从汉城飞到了旧金山,依然不需要搭航空公司的大飞机。
这世上,忙碌得跟他差不多奇葩的人,恐怕也没谁了。
前一天还在操心娱乐圈里的艺人选秀、为sns照片分享社区运营拉粉;第二天就飞到了大洋彼岸,处理一个在平行时空本来会成为一代巨擘的it鬼才的跳槽自立事宜。
他连家都没回,只是给表姐打了个电话,通知她自己会直飞米国,暂不回国,勿念。
在飞机上,顾诚花时间看了一下李莹的长篇邮件,大致上把扎克伯格要闪人的动机了解清楚了。
说来也是可笑,扎克伯格之所以想要单干,无非是基于两点原因。
首先,顾诚推心置腹让他做了将近两年的技术工作最后(最高还做到cto,做了将近一年半),扎克伯格对于yy网的社交运作套路、照片人脸识别技术乃至顾诚正准备转型的深度学习算法新应用(比如用户行为画像、用户偏好分析),都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也找到了后半辈子奋斗的方向。
扎克这厮是个注定了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的桀骜之徒,有了点本事,发现了一条“全世界所有人,包括杰夫辛顿教授那些刚刚毕业的博士生们,都是在一个刚刚开辟的新领域内、重归同一条起跑线出发”的赛道。
在这条赛道上,无论是从业十年二十年的it精英,还是刚刚略有所得的年轻人,机会都是均等的,犯错误的可能性也是均等的。
而且除了顾诚已经在做的那些事情之外,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的前景简直是无可限量,有无数不重复的细分领域,足以养出数以百计的未来大牛。
这样的前景,自然让学稳了本事的扎克伯格内心按捺不住了。
哪怕李莹擅自做主、愿意把扎克的个人股份提升到yy网的10%,并且让出ceo的职位,也安抚不住对方。
扎克想要的,是顾诚的位置。
要么就自己单干,再搞一个公司。哪怕将来的生意规模只有yy网十分之一,好歹他也要自己说了算。
当然,因为顾诚的蝴蝶效应,扎克已经错过了最好的风口期。他注定没有机会和顾诚再来一场另起炉灶的同质化竞争了。
社交网络这种东西,风口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什么再来一次的机会。
历史上的扎克,是2004年寒假这个学期开始搞facebook的前身,并且在第二学期霸占东海岸诸校、04年底之前杀向西海岸占领加州大学市场。
如今,顾诚从03年9月那个学期就开始动手,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差别并不大,加上顾诚的雄厚资金、高屋建瓴的方向指导,以及李莹带领的早期运营推广团队的稳健迅捷,绕过了facebook发展早期“只是一个哈佛校园网”的徘徊迷茫期。
经过20个月的高速飙升,如今的yy网在米国市场的覆盖效果,大致上已经达到了历史同期06年年初facebook的水平。
……
而扎克之所以选择在眼下这个具体时间点辞职,则有另外一层原因。
这层原因,是顾诚赶到硅谷,亲自接见了扎克和李莹,三方面谈时才确认的。
也是机缘巧合,命运弄人。一方面,扎克变得比另一个时空略微畏首畏尾了一点儿,没了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舍不得哈佛大学的学历。
千万别觉得奇怪,除非是身价亿万的巨富,否则绝大多数人在没有得到自己必胜的精神暗示时,是很难有决心放弃“哈佛毕业”这块金字招牌的。
在另一段历史上,扎克之所以在facebook建立一年整之后,果断全心全意抛弃学历,只读完大三上学期就辍学经商,那是因为在那个时间点,他持有的公司股份已经被风投估值上亿美元了。
所以他才赌得起。
而眼下,虽然yy网在米国经过那么久的发展,至少也是近10亿美元的估值了,但扎克伯格本人毕竟只是一个打工拿期权的高管,而且一旦他辞职单干,这些期权是不能拿到手的。
充其量,这20个月的时间里他真金白银弄到手的钱,也就是正当高管薪酬、加上各种小范围关联交易乃至和技术合作商之间的回扣,能弄几百万美元是轻轻松松的,上千万就已经有难度了。
几百万美元,不足以让人有底气抛弃哈佛的学位。毕竟同为84年的扎克伯格,如今才21岁,后面的人生路那么长,说不定还会用到哈佛的学历呢?
但是,哈佛大学也是有优秀学员提前毕业的体制的。
别的不说,隔壁的mit(麻省理工),李莹就是3年读完的还是本硕连读,17岁念书,20岁毕业,然后艾科诺两三年,最后来给顾诚打工。
在哈佛,也有最短3年毕业的制度,如果你够强,学分修得多,3年双修两个学位都行。
于是,扎克伯格最终选择了稳妥一点,一边创业一边把学位念完。反正因为有李莹和萨维林分管推广和内部运营,本时空扎克的工作量要比平行时空少不少,他又聪明,凑完学位的学分还是有精力的。
“下个月我就正式毕业了,我有个自己的想法要闯,反正这儿也搭建起来了,没我也转得起来。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放我走我们只是创业伙伴,本来合同就是合作性质的,不是雇佣性质的,我和萨维林都还是未毕业的学生,理论上不算全日制雇佣。当然我可以给你们交接期。”
坐在硅谷帕罗奥图的办公楼会客室里,扎克伯格面前放着一杯不加料的咖啡,便是这么平静地对顾诚和李莹说的,那语气都不像是在说散伙的事儿。
“这么说,不是李姐排挤你即使给你ceo的职位,你也是不会留下的了?”顾诚也不在乎,最后确认了一句。
扎克伯格的精气神,和两年前见到时那个刚刚念大一的新生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他看上去变得内敛,成熟了很多,甚至有些阴森。
面对顾诚的咄咄逼问,扎克的回答也算挥洒自如:
“当然和她完全没有关系。不过其实你这番话有多问,就算和她有关系,等我说出这番话,也不可能留下了不是么?如果我以要走人为威胁,你就把她的ceo位置让给我,那我成什么人了?大家会服我么?过个一年半载,你摸清了我的创业意图和底牌,等我错过了风口,还不是会变本加厉地清算我?”
李莹一听这话就急了,赶忙抓住顾诚的手,不由自主地摇晃了几下:“我真没有,他这是在挑拨呢!”
大半年时间没见,李莹看上去比去年又憔悴了一些,熊猫一样的黑眼圈很浓,应该是忙的。黑长直的中分秀发,也微微有些干枯,整个人都少了一股光泽,缺乏滋润。
这幅造型很有迷惑性,容易让男人产生一种我见犹怜的错觉。
当然顾诚是绝对冷静的。
“别急,公司里发生了啥,我会弄清楚的。”顾诚示意李莹别瞎想,把御姐的手甩开了。然后他不动声色地转向扎克伯格,“那我能问问,你离开之后打算创业什么项目么?如果这不算商业秘密的话。”
扎克伯格这时倒是很坦荡:“这怎么可能告诉你,顾,难道你认为我不知道你如今的势力有多么庞大?米国和加拿大,有将近3000万人使用了你的yy网。如果我把我的创意告诉你了,你立刻就会提前布局的吧。”
截止到05年上半年,yy网的总用户大约是4000多万,北美3000万,其余1000多万分布在全球其他主要英语国家,还有少数在东夷和扶桑
不过随着今年东夷民间娱乐圈被顾诚渗透,未来那边还是中文版为主的人人网会更加流行。至于与sns社区网站配套的聊天软件,倒是统一用的yy,包括yy国际版(多国语言版)
扎克伯格怕被顾诚抄袭了他内心的创意,不愿意说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顾诚知道问不出来,也就不做无谓的废话:“你怕我山寨你,如此看来,你的创意肯定还是跟社交有关的了。”
这次扎克伯格没有马上回答,下意识地梗着脖子沉默了几秒,像是在飞速地凝神思索。知道骗不过顾诚之后,他才乐得坦荡地承认了:“确实跟社交有关,但我不傻,不会跟你同质化竞争的。”
顾诚哂然一笑:“那就行了,你的想法那么清晰,我相信你的离开和李姐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是被排挤才走的,不会准备得那么充分。”
扎克伯格算是默认了。
李莹也松了口气,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她这一年操持yy网已经是心力交瘁,要是再被顾诚怀疑独揽大权排挤同僚,内心可不得委屈死了。
“不过,该走的交接期还是要的我可以给到7月1号准时离职,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好好交接公司的相关资料,我不允许你在这段时间做出脚踩两只船的事情,否则就等我的律师法庭见吧。”
顾诚最后撂给扎克伯格一句话,就示意他可以闪了。
第150章 逆向思维
国内互联网圈子里的行规,是c某o级别的高管离职,一般都要半年的交接期这个时间和法律规定没什么关系,完全是行业自律。
如果某高管非要按照国法一个月就离职,那么他的名声很容易在圈子里臭掉,渐渐的除非他一辈子只跳一次槽,否则将来很难有人敢用他。
而且这段交接期里,一般是没什么忙的,几乎算是半休假状态,让准备离职的人再冷静冷静想想清楚,而薪水则是全额照拿。
米国这边的行情,和国内不太一样,但总的路数是差不多的。
然而,扎克伯格并不是想跳槽,他是想自己出去单干创业。所以一来他不用害怕破坏了潜规则之后没人雇佣他的问题他这辈子都不需要别人雇佣他了;二来,创业这种事情是可以找白手套代持的,而且他要创业的方向、业务,肯定跟人人网/yy网不太一样,也不会直接用到他在yy网工作时获取的受保护技术。
所以总的来说,扎克伯格要走,是没人能挡得住的。
当天晚上顾诚因为倒时差,累了,跟扎克谈了个大概,就回酒店下榻休息。
第二天扎克去跟yy网的cpo自行交接,也不需要顾诚亲自过问。
他睡了个懒觉,起床后先想起给爱德华萨维林打了个电话,确认一下萨维林会不会跟扎克一样当白眼狼虽然萨维林并不是什么非常牛逼的人才,但毕竟也是顾诚留在哈佛系的一块招牌。
东海岸诸多大学都是有很深的门户之见的,顾诚不希望给人留下那种“当初哈佛系那些同学都被顾诚逼走了”的对外印象。
“我为什么要走?马克只是和我提到过一句,但是我没理他,他也没坚持骚扰。”接到顾诚的电话时,爱德华。萨维林的回答非常干脆,而且理所当然。
顺带着还在电话里主动谴责了一番扎克伯格的行径。
“谢了,既然你没那个想法,就继续好好干。”顾诚也不多说,随口安抚了几句。
萨维林挂电话之前,给顾诚说了最后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对了,马克似乎挖了其他两个同是哈佛计算机系的、提前批毕业的优秀应届生,还在学校里也拉拢了好几个同学,应该是要为他的新项目布局的。”
“可以想象,这没什么。”顾诚说着就挂了电话。
洗漱收拾完,在酒店吃了早饭,顾诚就让保镖们驱车去公司。一进门,他就直奔李莹的ceo办公室,也不敲门径直就走进去了。
“阿诚?今天不多休息一会儿么?”李莹看到顾诚的时候,笑得很温婉,起身拉了一下筒裙,亲自去espresso机器上给顾诚喷咖啡,“奶泡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多一点好了,不用搅太开。”顾诚往沙发上一坐,随口应承。
李莹把滚烫的咖啡放在茶几上,顾诚端起来吹了几口,才小口抿了一点:“前天我听你电话里说,扎克好几天之前就跟你提过要走的这事儿了?”
李莹捋了一下鬓发,双腿叠在一起换了个端庄的坐姿,若有所思地说:“是的,到今天将近一个星期了吧。”
顾诚直截了当地追问:“那更早之前,他有表现出异状么?你不至于在他开口之前什么蛛丝马迹都没发现?”
李莹想了想,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咖啡,才慢慢地说:“既然你都这么问了,我也不瞒你,我大概四五月份就觉得他有点心不在焉了吧。原先我怕你觉得我打小报告,在这儿以权谋私排斥异己,也就看在眼里,没敢说……”
顾诚拍拍李莹的肩膀,示意她不要多心:“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这么清楚了,难道我还信不过你么?有啥就直说。如果你能猜到马克走人后具体准备筹划什么项目,那才是帮了我的大忙。”
李莹受此鼓励,也不再藏着掖着。
她起身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另一侧,打开保险箱,拿出几份文件报告:
“既然你都这么说,我也不避嫌了。从四月底我就开始观察他了,也做了一些调研。马克的脑子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你有钱有势又先起步了一年半,同质化竞争肯定没戏,所以在此之前他一直隐忍。
三月份开始,他因为一个偶然的内部交流机会,拿到了一些报表,我认为他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研究年初yy和qq因为红包功能上的技术差异、导致yy用户量成功反超qq的案例的。”
李莹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等顾诚消化一下这些信息。
果然,顾诚立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你是说,他只是想抄袭一个带红包功能的聊天软件?或者说,至少是在im即时通讯领域做一个有更多优化的工具,而非从他最熟悉的sns社区产品为切入点?”
“我认为有可能会借鉴这个功能,但是没这么简单。米国人没有发红包的习惯,也不喜欢这种问候方式。有可能,他还从国内qq和yy的竞争中,领悟到了更多。”李莹中肯地分析道,也不把话说满。
“当然没这么简单,但是从im入手这个大方向,我认为至少有八成把握。”顾诚自说自话地下了一个结论。
很多对facebook发家史不了解的国人,往往喜欢把扎克的崛起跟国内马腾的崛起对标,认为这俩人是一路货,因为他们做的都是社交型的产品。
其实马腾哪配有资格对标扎克伯格,这俩人的生意细究起来差得太远。
国内要想对标扎克伯格的,起码得张一鸣才有这个资格。
马腾的qq,是im起家的,这玩意儿的重度垂直程度,比扎克伯格的sns社区产品要高得多。
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im即时通讯类产品,大多数用户只能挂一个,上了qq就不一定上别的,最多再挂个yy/阿狸旺旺。
本来就只是为了聊个天,还开一堆软件,烦。
而因为通讯的即时性,如果好友不在线,那么im工具就没意义了,发离线消息鬼知道什么时候看见,还不如多浪费几分钱发短信呢(05年有很多短信优惠套餐,包套餐的话平均不到4分钱一条短信)如此一来,某一个im工具发展壮大之后,天然会逼死其他im产品。
而sns社区虽然也和社交沾边,但没有那么强的重度垂直性。一个人可以既看朋友圈,也看渣浪微博,也刷油管看ins和facebook。相互之间只是争夺用户注意力时间,却不是斩尽杀绝的关系。
究其原因,就在于sns产品不要求“即时”微博/朋友圈里更新的内容,不是马上看见没关系,甚至摆在那里,两三天之后看见都行。
一旦可以错时,精力充沛的用户就能用好几个社区产品。
正如/yy贴吧不能逼死其他论坛,一个道理。
顾诚在米国这边,主打做的是sns社区产品,也就是yy网。
而yy聊天工具,虽然也跟着推,但是一年半下来,市场占有率并不好,至少没有yy网那么强。
究其原因,米国人民不缺im即时聊天工具,他们早已有msn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米国这边有无数廉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