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娱救世主-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以后热度渐渐起来了肯定能卖光。

    只不过,卖周洁伦的歌的时候,顾诚还是和国内如今好几家线下渠道谈过的,分了他们一大半的发行好处至少两年之内,顾诚还没法彻底抛开线下的销售渠道。

    当时国内大多数音乐专辑,都是凑10到12首歌才发。太短的话都凑不够一盘磁带的容量,以国内当时“称分量买音乐”的氛围,肯定混不下去。

    至于东夷人和扶桑人4~6首歌的小碟,国内基本上没人做。扶桑人才玩的“单曲”,国内更是玩不起来啥?你让消费者为了一首歌买碟?开玩笑!

    顾诚纵然不在乎自己留做纪念的碟的销量,也不想太过惊世骇俗,决定凑4首歌。

    《情非得已》、《流星雨》占了两首,都是柴智萍找别人作词作曲的。顾诚在湾湾的时候和周洁伦、方纹山玩音乐,把后世陈易森的《浮夸》拿出来玩过,那首歌编曲也比较简单。所以前几天周洁伦帮顾诚编好发给他了,他就在钱塘演录了一遍。

    最后一首,当时实在没有素材,顾诚琢磨了两晚,卑鄙无耻地把三年后周船雄的《男人海洋》拿来用了。

    不过,以顾诚的逼格,怎么能直接原封不动就拿来用呢。之所以选《男人海洋》,那也是因为这首歌比较符合顾诚的心境,能够唱出神来。

    顾诚从来都觉得,一首歌光有声是不够的,关键得传神,就像画画不能只图画得像。

    按照“张僧繇得画肉,陆探微得画骨,顾恺之得画神”这三重境界,神才是关键。

    所以哪怕后世再红再火的歌,没法带入其情境,顾诚是不屑于去翻的。

    他上辈子,一次爱情都没有遇到过,女人倒是睡了不少。在他临死之前,他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孤独,又渴望正常人的感情。但他自知在前一个时代已然罪孽深重,回不了头了,所以看到值得欣赏的、有才华的solo女艺人,他都会轻轻呵护着送她们走上成功之路,坚持不去玷污她们,也保护她们不被其他人玷污。

    顾诚自忖可以揣摩到《男人海洋》最深度的脉搏,而且根据自己的想法微调歌词和编曲,少了几分纯粹的男女骚柔,多了几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的豁然阔朗。

    酝酿好情绪,顾诚和乐手、合成各就各位,再跑了两遍。

    “……卷起了依恋那么长,挥手目送你启航,到你觉得我给不了的天堂。

    温柔的男人像海洋,爱在关键时隐藏,而心酸汇集都敞开胸膛。

    做远远看护的月光,不做阻挡你的墙,我的爱是折下自己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一曲终了,高大松老师亲自客串调音师,检查了效果,很是满意:“太完美了。你小子不去当音乐人,在那里无不正业做游戏,真是浪费才华啊。记得一个月之后来拿碟,这两首打样你先拿走,别耽误了你的电视剧。”

    顾诚谦逊地笑笑,接过灌了《情非得已》和《流星雨》两首歌的打样,调侃道:“要是做了职业音乐人,还不得为了销量让唱啥都唱啥。还是业余的好,自己喜欢的才唱,自己能代入的才唱。”

    对于音乐,影视,顾诚从来都只有一个准则:亲自下场可以,但他不会和那些标榜职业的演员那样,给啥角色都“挑战一下”。

    他从来不想挑战自己,要演就演和自己很像的角色,要么就别勉强自己了。非要一个帅哥去带入死胖子,完全没必要嘛。

    不是本色,不出演。世人要说他不专业,也由得别人,他本来就不专业。

    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69章 趁热拍一发

    顾诚在家打理了半个月生意,也忙里偷闲录完了一张碟。眼看日子已经过了元宵节,他也差不多该重新回湾湾拍戏了。

    这段时间里,蠢蠢欲动的陈天乔不出意外地被顾诚摆平,双方最终签订了电子支付的合作合同。陈天乔承诺盛达方面在4月1号之前分批支付传奇娱乐300万开发费,换取传奇娱乐开发可供“龙族”充值的改良版充值软件。

    传奇方面则承诺,到2001年底之前,绝不把该充值系统给第三方网游使用。否则也要倒赔盛达300万。

    合同签订之后,顾诚心中很是暗爽了一把,心说陈天乔简直就是在给自己送钱。就凭“龙族”这么窄的地区受众面,哪怕加入这个系统,估计一年也就增加个一两千万的销售额,大部分毛利还是给他顾诚打工了。

    而且,这笔交易也为他的充值系统白白腾出半年左右的窗口期。至少2001年上半年,国内不会再有其他同行动“再做一个固定mac物理地址版支付宝”的念头。

    半年之后,网游支付市场乃至其他虚拟物品支付市场早就被传奇娱乐跑马圈地扫清空白,其他人要进来就更难了在顾诚眼里,这个收获可比做游戏多赚点钱更重要。

    2月8号,顾诚飞到湾湾,准时进组,还带来了给《流星花园》的投资尾款。

    制片人柴智萍看在投资的份上,眉花眼笑地迎接了顾诚,还和蔡导一起摆酒请大家聚餐了一顿,整个剧组看上去一片和谐。

    次日,便是重新开机的日子。

    一群人上过香,柴智萍鼓励道:“大家再加把劲儿!努力20天、争取月底前把最后八集拍完,下个月就能上映了!”

    从顾诚到周瑜民,从徐惜缘到林志凌,所有人都精神抖擞,借着刚过完年的锐气,百分百地投入到拍摄中去。

    大家早就习惯了顾诚的见多识广和飞速进步,然而短短半个月不见,顾诚给大家的感觉是愈发成熟了。好多原先只是海绵吸水、浮光掠影的进步,在他半个多月闲暇之余的自我反思、自我整理后,显得愈发炉火纯青。

    如果说去年的顾诚,演技水平还仅限于个刚刚北影毕业一两年的顶尖优等生。那么如今的他就像是又凭空增加了两三年的片场阅历。

    只有顾诚自己知道,是他那深印脑海中的辅助学习体系惯性在起作用。

    每天演戏的时候,他都能“内视”到自己脑海中有诸如“情景记忆…哭泣,掌握度85%,基本上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或者“防出镜/防跳轴摄影空间感,掌握度75%”之类的“字幕”。

    每一次,他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和他自己挑出来的优秀影片对比,找出细节,条分缕析地改掉。尤其是那些比较客观的、而传统艺术生因为理科成绩差、空间想象能力差而掌握不好的技能,在顾诚眼里偏偏是如臂使指,一下子就能飞快进步。

    如此一来,不仅他自己的表演在剧组中深受好评,连和他合作的人都觉得无形之中省事儿了很多。

    比如,这天已经拍到第20集了,那里有一段花泽类和道明寺比赛篮球、为杉菜争风吃醋的戏份。

    这段戏本来只是给男一男二装逼耍帅用的、顺带烘托一下热血友情。

    因为是移动比较剧烈的篮球戏,所以摄影越轴、跳轴的问题肯定是免不了的。摄影师为此设了好几个机位一起拍,有1台全景推拉的,2台中景摇移的,再加上最后2台特写跟拍道明寺和花泽类脸部的。

    但饶是五台机器一起上,晚上拍完之后洗出来,想回放剪接时,蔡导依然觉得跳轴很严重,根本不知道怎么剪。

    所谓跳轴,通俗的说就是指一组多个拼接的影视画面之间出现了让观众感觉相对运动不一致、不在一根运动轴线上的问题。

    比如一场跑步戏,一开始摄像机位放在跑道右手侧、拍出来的演员都是从画面左面往右跑的。如果这时候突然剪接到反方向的一个机位上的镜头、让观众看到演员从右往左跑,观众就会觉得空间错乱,不和谐。如果非要切换,这时候正统的做法是在中间穿插一个前向后者后向拍摄的短镜头,防止拍摄运动轴线瞬间跳到反方向上。

    蔡导目前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他剪片剪到深更半夜,忍不住把摄影师拎起来教训:“老杨,这素材不能用啊,太乱了。要不你试试看别弄那么多花哨的换镜,就跟拍‘日剧跑’之类的运动戏那样,用两三个机位拍到底不好么?”

    摄影师捂脸道:“老蔡,这是篮球戏啊!怎么可能跟跑步戏一样处理。跑步戏大家只追求看跑的速度快慢,我拉全景镜就不会跳轴。但篮球要凸出运球球员的动作细节、面部表情,很多时候非得拉特写镜的,5个机位已经是最少了。”

    蔡导长叹一声,知道摄影师说的都是真相:“但你这样搞,我剪接的次数一多,观众就云里雾里了;我估计甚至连‘现在究竟是哪一方在进攻哪一方在防守’都表现不好要不你还是学上次拍开车戏一样,给大家写一个运镜本,告诉他们每个特写动作时对着哪个机位演,明天咱重拍一遍吧。”

    蔡导的话其实一点都没错。因为如果没有顾诚的出现,历史上的《流星花园》确实把这场篮球戏拍得运动感辣鸡无比,简直就是过家家聊天。

    观众看后,除了知道“花泽类和道明寺确实在球技上装到逼了”之外,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印象:乱!

    摄影师无奈地吐苦水:“你是知道我的,不是我不想啊。关键那批菜鸟怎么掌握得了那么高深的演技?一打起球来,要做到动作、表情不走形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前几秒脸侧向a机位、3秒钟后切换到45°斜对b机位?这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你就凑合着用吧。”

    蔡导不甘心,去和柴智萍说了,柴智萍表示明天把情况通报一下,试试看吧。

    第二天,一伙人重新被喊到篮球场,补拍那一场戏。

    蔡导拿出一个运镜本,对顾诚、言成旭、周瑜民和徐惜缘吩咐:“昨天拍出来的效果太烂了,剪起来要么就是跳轴很严重,要不就是虽然不跳轴、但是脸都看不见。今天咱根据这个运镜本学一遍,大家摸清了每个动作时身体该朝着哪个方向、脸往哪边看。”

    蔡导说完之后,制片人柴智萍还补了一句:“大家别勉强,如果实在做不到,就算了。这场戏耗资很大,5个机位同时拍,那就是5倍的胶卷消耗量,最后大部分都是要剪掉的。如果你们hold不住,咱就别浪费胶卷了。”

    言成旭、周瑜民一听都觉得很有压力:这种戏拍废一条,平时单机戏都够废五条了。

    所有人都看向顾诚:戏是你掏钱的,如果你愿意多浪费点胶卷钱,那就重拍咯。咱其他人无非就是陪你耗点儿时间。

    顾诚接过运镜本,看了整整十五分钟,在脑海里自己想象了一副上帝视角的相对运动轨迹俯视图。

    然后,他在众人瞩目下开口了:“这样吧,我觉得咱可以试试,先拿数码的空跑一遍。”

    “行,试一遍吧。反正不浪费胶卷。”摄影师耸耸肩,无奈地说。

    “等等,我还没说完呢。”顾诚一句话,把大家的注意力重新拉了回来,然后缓缓说道:

    “一会儿拍的时候,你们先根据运镜本,在主机位后面找一个场记举一面小红旗,让场上的演员可以看清楚目前应该对着哪台摄像机演。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目前的表演有没有在这个机位上越轴。

    如果我自己的第一人称视角空间感觉得越轴了,我就在运球时加个小动作比如,平时我会用手腕的摆动运球,一旦到了我觉得越轴的时候,我会把整个手臂挥舞起来拍球然后场记就根据运镜本上的设定,在后面几秒钟担任主机的的机位后面举旗,大家就把脸大致朝向新的机位演。如何?”

    “如……如何?”摄影师愣了半晌,“你问我如何?我当然没问题了,能这么拍,我爽都爽死了,关键是你拿捏得好那个节奏么?”

    按常理来说,摄影的时候,有没有跳轴、越轴之类原本不需要演员去留心、那都是导演和摄影师的问题。演员的的配合充其量只是做到不要出镜头,就算尽到本分了。

    但是,也不排除某些特别牛逼的老戏骨,可以做到在遇到该cut机防跳时,通过一些小动作提示出来:摄像师看到他这个小动作,就意味着该侧重下一个机位了;后期制作人员看到这个动作,就意味着该剪片了。

    遇上这样的老戏骨,摄影和后期都会觉得顺畅无比,非常乐意合作。

    问题是,这种老戏骨,当时在国内电视圈里,也就陈稻明、唐果强这档咖位的家伙可以做到吧。连金成武都还得再磨砺个七八年才算窥其门径。

    现在顾诚居然说他有那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上帝视角”,蔡导和摄影师不诧异才叫怪呢。

    蔡导不放心地拿肘捅了捅顾诚:“嘿,你到底行不行啊?”

    “又不浪费胶卷,试试看呗。”顾诚毫不在意地说。

    “行,那就走一次。”摄影师痛快地说,然后吩咐场记和助手准备好五面小红旗。

    “action!”

    随着一声打板,顾诚扮演的花泽类,对着背后举着红旗的机位,侧着身子开始运球、过人、投篮。就在他晃过道明寺之后,估摸着自己的动作已经快越轴了,他猛地加大了一下拍球的幅度。

    2号机位的场记死死盯着他的动作,看到他交代过的那一下运球后,稍稍迟疑了半秒。顾诚见他没反应,又大幅度拍了一下,场记这才确认没看错,在2号机位背后举起了旗子。

    其他几个演员顺着旗子把身体微微转过去一些,确保新的衔接主机位可以拍清楚。他们的动作有些生涩,有些措手不及,和顾诚的反应完全不能比,但至少比原先毫无机位概念一通乱演要好很多。

    然后,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跳机。

    蔡导松了一口气,眼睛却越睁越大。

    这是他当了十几年偶像剧导演,第一次亲眼见识老戏骨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指挥摄影师防跳轴的。

    这是《流星花园》啊!不是《康稀王朝》或者《长征》啊!怎么会有空间表达能力这么强的老戏骨穿越过来的?

    “太好了,就按照这个来!赶紧上胶片,趁热拍一发!”

第70章 汹涌迷妹

    20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流星花园》收官的时候,剧组上下已无一人敢不服顾诚了,也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家伙嘴里敢蹦“带资进组”这四个字。

    这是非常难得的。

    一旦男人被贴上了投资人、女人被贴上了花瓶的标签之后,哪怕演技和别人一样好、甚至稍好,也免不了被人说“没演技”。比如另一个时空的林志凌,虽然演技算不上一流,但也还是过得去的。而她无论多努力,圈内人也不说她演技行,只说她颜好。

    顾诚却是实打实地靠自己的渊博广袤,赢得了所有人实打实的尊重。

    来自40年后的高瞻远瞩、见多识广;云互联背景下万物皆无门槛的知识索引眼界,着实让2001年的人狠狠开了眼。

    连去年还觉得顾诚“只是见多识广、真论演技最多相当于北影顶尖应届生”的徐惜缘,都不得不调整了她对顾诚的看法。

    至于林志凌、言成旭、周瑜民这些人,已经彻头彻尾拿顾诚当他们的演技楷模了。

    电视剧的后期制作和电影不一样,是可以一边拍一边做的。毕竟每一集需要多少戏份和镜头,是非常固定的,不存在全局范围上的大调度。

    赶上映期的时候,甚至可以一边播一边做后面几集的后期。

    3月8号,一个星期四,《流星花园》在湾湾电视台正式上映了。比历史同期早了一个半月顾诚的出现,让柴智萍少花了两个月找投资,所以片子提前开拍了。

    而且因为资金的充裕,片子上映的模式也不再是磨磨唧唧的周播;而是每周末四集、跟扶桑/东夷的金土剧差不多。

    3月8号刚好是女人们放假的日子,收视率比较有保障,连上此后的三天周末,非常适合攒剧的热度。

    这天晚上,柴智萍和蔡导特地请了电视台的朋友吃饭,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拿到实时收视率数据。

    顾诚则回国了,根本没在乎。毕竟前几天的数据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8点整,开映收视率6。5%,还不错。”看到这个数据时,柴智萍心中的忐忑微微放下了些。

    毕竟湾湾地方小,只有5家电视台、区区2000万人口,很容易刷高收视率。一部台视主频道的晚间档或者周末档的电视剧,刚开始基本上都会有5%收视率。除非片子很烂,后续才会降低。

    “8点30,中插广告后收视率,8。1%,不错,说明剧情大家都很喜欢,哪怕遇到中插广告,也不敢换台离开太久,唯恐错过剧情。”

    看到这组数据时,柴智萍才在心里对自己默默庆幸,觉得这片子靠谱了。

    首日收视率,最后定格在9。2%。

    真正恐怖的事情,出现在后面。

    第二天,正好是一个周五,刚过完三八节的女人们,郁闷不堪地回去上班。实际上,这种日子除了那些真的业务很忙的家伙之外,大多数女人都是没什么心思干活的。

    湾北、桃园、新竹……一座座女白领扎堆的城市里,开始出现遏制不住的办公室话题。

    “昨天你们看新剧《流星花园》了么?里面的男生好帅好霸气啊!啊啊啊,真想回到学生时代,重新念一次大学,遇到这么帅的男生。”

    年纪大些的女人们则纷纷感慨:“我也看了,可惜还让我女儿看到了,看了就不肯去做作业。唉,就怕她不学好。”

    “那么厉害?不至于吧?姐阅男无数,晚上让姐去试试。”这话毫无疑问是昨晚疯狂逛街的女人们说的。

    最初几天,偶像剧这种玩意儿在年轻女白领中间流传、还没扩散到校园妹中,也是正常的。

    周五晚上,一开播时收视率就窜到了12。6%,收官时15%。后面两天的周末,更是无数放假了的女学生有意无意、主动被动的加入进来。最终到周日结束时定格到了21%。

    第二周一开学,湾湾校园里就多出了无数花痴女生。短短一个周末的发酵,就让这部剧的影响力从女白领扩散到了女学生中间。

    “啊啊啊我爱花泽类!好冷酷好帅气”

    “我爱道明寺,好霸道好嚣张!”

    “胡说,道明寺就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屁孩!我类多高冷多优雅啊,你没看第3集杉菜到音乐教室找花泽类的那段戏啊!

    花泽类那段演奏小提琴的戏,绝对不是空拿着弓不抹松香虚拉的。因为动作和真实曲调完全匹配的啊,你看门德尔松e上面的连顿弓和四连弓跳音。我就是学乐器的,那个演花泽类的绝对是行家。没想到现在的电视剧还能找到这么帅这么有才的演员。”

    最后这个女生的评价,也亏得是顾诚换了周瑜民,才有这种效果。否则光靠周瑜民那个乐感小白,剧本上给花泽类留的小提琴炫技戏也都浪费了,只能不抹松香空拉摆摆样子。

    而顾诚毕竟有前世的见多识广打基础,每样乐器多少会一点点。加上拍戏时只有一两分钟的小提琴戏,有点基础的人反复练那两分钟,过年时每天抽空练上半个月,自然可以做到九分形似,最后再一配音,简直天衣无缝。

    一时之间,湾湾校园里的女生就泾渭分明地分成两大派,喜欢阳光霸道、嚣张狂少的小太妹们,纷纷狂捧道明寺。喜欢高冷优雅、才华深邃的纷纷喜欢花泽类。

    顾诚装到的逼格,已经远远不限于历史同期《流星花园》的效果了。他表现出来的精湛演技和才华,所带来的额外加分,甚至有些近似于数年后周洁伦拍的《不能说的秘密》之类的装逼片。

    哪怕周一到周三没有剧看,网上各路bbs依然到处是剧情的讨论,街头巷尾校园持续发酵着热度。

    台视的领导看得目瞪口呆,完全没法相信这是一部刚刚上映第一周的电视。

    柴智萍也是如梦初醒,赶忙打电话给顾诚,让他追投资、出钱翻译,然后往其他东亚地区卖版权。

    更重要的是,直接往大陆卖版权《流星花园》是国语的,到大陆来还省了翻译和字幕。

    ……

    星期天深夜,顾诚和表姐刚处理完公司的生意回家。潘洁颖爱干净,占了浴室先洗澡,顾诚就躺沙发上等着,迷迷糊糊睡着了。

    一阵电话铃声把他吵醒,顾诚睡眼惺忪地拿起一看,接了起来:“柴姨,咋了?”

    柴智萍火急火燎的:“你没关心收视率啊?有大事儿跟你商量。”

    顾诚无奈道:“我在大陆,电视上也看不到啊。这几天忙着一桩网上的生意,这个月做不完要赔300万呢。不是大事儿你就别和我说了。”

    他心里正被陈天乔的合作弄得烦着呢,车厘子的开发组最近遇到点意料之外的bug,工作量有点超限,顾诚也跟着提心吊胆了几天。

    “《流星花园》才第一周就破20%收视率了!”

    顾诚知道,除了华夏和扶桑之外,其他东亚地区诸如湾湾、东夷的收视率都不怎么值钱。因为那儿地方小、电视台少,大家都看差不多的节目,没什么“窄众重垂”的货色。

    比如未来《大长今》在东夷甚至能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