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1978年-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家妈妈的性格一时半会儿是改不了了,那就换自己来保护她,这次一定再不能让爸爸对妈妈怎样了。

    付永瑜定下心来,就对付春华说道:“春华,你总有主意,你说吧,我都听你的。”

    付春华见她这样说,就拉着她小声说道:“幺幺,万一碰到我没在,你在家的话一定护住婆婆,要拿出勇气来跟爷爷解释,你能做得到吗?”

第四十六章

    噢噢哦,还是要请大家多投推荐票和收藏了,谢谢所有支持旎旎的筒子们!

    ——————————————————————————————————————————————————

    付永瑜本来想起自家老爸平时发飙时的样子,心下有些瑟缩。

    可又转念一想,害怕有什么用,本来道理都在自己和妈妈这边,如果不解释,可不他就会以为是自己这边不对,而隔壁那一家子肠子都黑了的玩意儿说的不着边际的话不就成对的了。

    想到这里,她心下一横对付春华说道:“嗯,这个你放心,如果你不在家,你爷爷回来,我一定护住你婆婆,那也是我的妈妈啊!再说了,我看上次你把咱们的情况说明了,反倒是让王浓梅那一家子不要脸的没了脸,所以,这次我一定要跟你爷爷说清楚。”

    付春华听了她的话,一拍大腿:“对,幺幺就是要有这种气势,不管怎样就是要说清楚,不能不清不楚的就在那嘤嘤地哭,哪怕往后爷爷知道自己错了也没用了。当时就要驳回去,本来就是咱们占理,干嘛让隔壁的看热闹。这一次就算她说得天花乱坠,也一定要让爷爷知道他们的本来面目。”

    付春华越说越激昂,李舒蓉从里面洗完澡出来,有些不解地看向姑侄俩:“你们两个说什么呢,拍得这啪啪地响,出什么大事了?”

    付春华不好意起来,自己这一兴奋,哪里还记得要压住声音,只得低声向李舒蓉解释:“婆婆,没什么事,就是我问问幺幺一个数学题,幺幺给我说明白了,所以我就激动了。”

    李舒蓉听了,脸笑得都像一朵菊花:“嗯,这样就好,以后你多读书,能找一份好工作,有了进账,这日子就不愁了。”

    付春华和付永瑜对视了一眼,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到了正式开学的那一天,天还没亮呢,李舒蓉就早早地起了床,在锅里蒸了一个嫩嫩的鸡蛋羹和一个红薯,这才叫了付春华起床。

    这个时候的学校没有校服,你自己有什么衣服穿什么衣服,只是入队了的小朋友是必须系红领巾的。

    付春华穿了王小兰新做的那条小裙子,裙子很合身,显得个子不高的付春华腿长腰细,很好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还是要穿那双张了嘴的布鞋。

    不过小布鞋已经让付永瑜洗干净,张开的小嘴也让付春华自己给缝上了,显得比原来那个样子好看多了,要知道她可是在皮鞋厂上过班的,这点东西是小意思了。

    李舒蓉又从箱子里摸出红领巾给她系上,付春华有些囧,这都多少年没戴了,感觉自己又变小了。

    付春华吃到一半的时候,赵虎的声音就在门外响起:“春华姐姐!”

    付春华忙跑出去,对着外面喊道:“虎子,你进来吧!”

    赵虎听了,探头探脑地从门外进来,见堂屋里人都在,就一个个喊起人来:“蓉婆婆!瑜姨!春华姐姐!”

    李舒蓉笑着招呼:“虎子,上蓉婆婆这里来!吃过早饭没,我给你盛碗蛋羹吧!”

    赵虎很是懂事地说道:“蓉婆婆,您别客气了,我在家吃过早饭了,我妈给我也是做的蛋羹,我就站在这里等春华姐姐就行了。”

    李舒蓉还待要让让,赵虎却是抿紧了小嘴,一派严肃认真的样子,说什么也不说话了。

    付春华看他那样,知道他不会上桌吃点什么,想想等会到路上从空间里拿点啥好吃的东西给他吃就是了。

    她紧着扒拉两口吃完了早饭,背起昨天就收拾好的书包,冲着还在跟赵虎拉家常的李舒蓉说道:“婆婆,我吃饱了,这就跟虎子两个去上学了。”

    李舒蓉笑着将两人送到院门口,两人挥手转身往学校的小路上走去。

    今天早上的天气很好,朝霞将山那边都映红了,看来又是个大晴天。不过九月的天气早晚开始凉快了,空气清新,再没有往日的那种闷热了,晨风吹过,还非常凉爽宜人。

    付春华和赵虎两个高高兴兴地往学校进发,走出一段距离后,付春华用意识在空间里找了一圈,正好有一盒子阿尔卑斯的棒棒糖。

    这个还是武靖明自己偷偷买的,让她发现就给没收了。武靖明这人虽是得了糖尿病,可那爱吃糖的毛病怎么也改不了。不光背着她偷偷买糖吃,甚至还背着她偷偷买生日蛋糕吃。

    她就不明白了,这么一个快六十的人了,爱吃甜食到了这种地步,说出去都不让人相信。哪有不是年节也不是有人过生日的,就去外面买生日蛋糕吃的。

    当她看见的时候,都要气乐了。武靖明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看着她讪笑不已。

    不过付春华还是给他留了余地,生日蛋糕让他吃了一小块,其他的都给他孙女吃了。

    这棒棒糖她却是没收了,直接让她放进了空间的储藏室,相信他在家掘地三尺也挖不出这棒棒糖了。

    现在想想,要不是他对甜甜不好,又管她也管得太严,总是一副不放心的样子,她和他之间也不会闹到那个样子吧!夫妻间不相互信任,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这世上的事,可能就是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坎坷和麻烦。

    朋友圈里曾经有人发过,这人生就像心电图,只有你死了才会是一条直线,不然总是有高低起伏的,她觉得这话说得太对了!

    “春华姐姐!春华姐姐!”赵虎的声音大了起来。

    付春华这才记起自己正在和赵虎上学的路上,看看四周没人,她笑着假装从书包里翻出那根棒棒糖来:“来,虎子,给你棒棒糖,这是我妈从省城带来的,你吃吧!”

    赵虎看着那花花绿绿的包装纸,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棒棒糖,他听都没听过,就是妈妈从省城回来,也没看她带过这种东西。

    顶多了就是带几个鸡蛋发饼而已,用马粪纸包着,发饼上撒着糖霜,闻着又香又甜的,吃起来也是松软可口。

    他一直以为省城里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鸡蛋发饼了,这会子付春华拿出来的东西颠覆了他所认知的世界,这样漂亮的包装纸,他都舍不得吃了。

    付春华看他只盯着包装纸看并不接,心想着包装纸上会暴露的东西太多,这样可不行。

    她手脚麻利地将包装纸给拆开,从里面拿出了那根棒棒糖,这是一根草莓牛奶味的,草莓红和牛奶白间隔开来,看着就诱人。

    付春华把糖塞进赵虎的嘴里:“拿着吧,赶紧吃,等会到学校让人看到可就不好了。这可是咱们两个的秘密,虎子可不能跟别人说。”另外一只手则将糖纸扔进了空间。

    赵虎嘴里充满了草莓和牛奶的味道,这滋味他从来没有品尝过,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只知道好吃,哪里还有精神头管别的,只一个劲地点头。

    付春华看他那享受的样子,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一手牵起赵虎的小手就往学校去了。

    快到学校的时候,赵虎嘴里的棒棒糖还有很多,实在是因为他舍不得吃,只是含在嘴里,细细地咂摸着滋味。

    付春华拉着他的手站定了,很是严肃地对赵虎说道:“这都快到学校了,我看你还是赶紧几下嚼了吃了吧,不然让老师或是同学看到都不好。”

    正说着呢,旁边有同学陆续从他们身边经过,都是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两人。

    还有跟付春华打招呼的,可付春华哪里认得他们,只得假笑地敷衍着。

第四十七章

    请走过路过的筒子都多多投推荐票票和收藏啊!谢谢所有支持过旎旎的筒子们!

    ————————————————————————————————————————————————————

    赵虎一看已经到了学校门口了,虽是舍不得嘴里这股子味道,可是不吃完难道还扔了,他哪里舍得,赶紧鼓起腮帮子,用后槽牙几下就嚼烂了,没多会儿,他手里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白色塑料棒。

    付春华一手将塑料棒夺了过来,直接扔进了空间,这才领着他的手走进了教室。

    教室的样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堆在墙边的课桌椅都被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教室里。

    虽是有一些油漆斑驳,有些甚至是缺胳膊少腿的桌椅让人用各种方法修补了一番的,可这样的教室还是让几十年没有上过学的付春华觉得温暖。

    这些桌椅被摆成了四大行,付春华来报道的时候听刘老师说过了,一二三年级各占一大行,而四五年级因为人数太少,合并在一起成了一大行。

    教室前面已经架起来一块黑板,木头做的,原本刷满的黑漆有些脱落,导致有些地方可能无法书写。

    这个时候人都来得差不多了,付春华将赵虎引到了一年级的那一大行里。

    刘老师已经将每人的名字贴在了桌子上,付春华已经很快找到了赵虎的名字,就在第一行的第一个,安排他坐了下来,又叮嘱了他几句。

    见他都一一点头答应,付春华才往四大行自己的座位走去,这里已经高矮不齐地坐了十一个人,付春强已经赫然在座。

    他这个时候正低头看书,一副认真得不行的样子。他的学习确实也很好,不然就是有付永德弄的卷子也考不上大学,要知道四姊妹就出了他这么一个大学生。

    只是付春华想起前世里付永德去世前后的事情,她也是因为那些事情,对付春强完全失去了信心。

    前世里付春华家里的人因为早就陆陆续续地都去了省城,现在住的房子一直就荒废了。

    付永广没过半年,就在篱笆墙那开了个口子,然后付春华家的房子就成了他们家的杂物间和养鸡的地方。

    就这样,付永广家每次上房捡瓦,不得已也给付春华家里这边一起弄了,可就是为了这五元钱捡瓦的钱,他家只要碰到付春华家的人就会要这五元钱。

    付春华记得付春强第一年去省城上大学的时候,到自己家没说两句话,就直杵杵地跟徐淑珍说道:“我屋里帮你屋里捡瓦了,花了五元钱。”让徐淑珍看着付春强满脸的温柔刹那间僵硬了不少。

    可就是这样,徐淑珍仍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照顾自己这个过继出去的儿子。比如每周都叫他回来吃饭,当然每次都是做一些好吃又有营养的菜,来弥补每周在学校食堂吃那些不好吃饭菜的他。

    就是每次开学,都是付春华去学校的宿舍给付春强洗床单、缝被子。

    付春华清楚地记得他住的上铺,每次缝被子都是个艰难的活儿。同学们问起付春华是他什么人,他都是支吾了事,好似承认她是姐姐都让他感到尴尬。

    后来他出息了,当了保险公司的总经理,看着村里人一个个将自己家的房子修缮一新,他也动了念头。

    可他们家和自己家共用了一堵墙壁,如果他们家一拆,自己家这边肯定会垮。所以付春强又跟付永德说要把两边的房子拆了,让他把那房子过到自己名下。

    当然他的话说得漂亮,以后房子盖得了,不光是付永德,就是其他的姊妹三个都会每家有一间房子,只要他们回乡下,就有自己的房子住。

    到了房子盖起来,原来的两层楼说是因为地基的问题,只能盖一层楼了。所以呢,三姊妹的房子没有了,不过肯定是会有付永德一间的,留着付永德愿意回乡下养老用。

    可等房子完工了,说好给付永德的那间房子也了无踪影了,变成书房兼他的卧室了。

    没过多久,付永德查出晚期肺癌来,当然大家谁也没告诉他,只是他自己觉得自己这病估摸着是好不了了,就想着回乡下度过自己的余下的日子。

    那个时候正好大舅徐正声给付永德找到一口比较不错的棺材,付家三姊妹合伙给买了,付永德就更家迫切地想回老家住了,何况徐淑珍过世后也葬在了老家。

    付永德跟付春强提起这事,付春强就敷衍他,说他的病没事的,肯定会好的。

    付永德没办法只得又找付春华去跟付春强说,还说就是回去,他们三姊妹也给请一个护工照顾付永德。

    这次付春强也不正面回答,而是让她去找他老婆刘静,说是家里这事情都是刘静做主。

    付春华傻乎乎地给刘静打电话,却是遭到一番斥责,说你们想得倒是好,老人病成这个样子就往老家送,你们就不管了。

    付春华让她说得更傻了,也不知道为自己辩解,默默地挂了电话。

    付永德做完化疗后出院,付春华将他送到了一个二十四小时有医生和护工的康复医院,虽说这里比普通养老院要贵许多,可能让他舒服地度过余下的时间也是值得了。

    付永德过世后,付春强在殡仪馆拍胸脯说:“叔叔骨灰下葬的那天,就在我家那里搭个棚子,我叫人帮着办得热热闹闹的。别在外面吃饭,家里做的干净。”

    说得付春景和付茜两个很是高兴,付春华却是知道这个说法很难兑现,她听付春强大包大揽的话听太多了。

    果然,没过几天,付春强就打电话过来说是工作太忙回不去,到过年的时候再给叔叔多烧些纸。又说自己父母年纪大了,他们一家回去也是在外面吃的,不过去家里喝杯茶还是可以的。

    付春华心里冷笑,嘴上还是说工作重要,入土的事有两个舅舅在都没问题。

    付春强后来又来电话说舅舅是外人,不姓付,还是由他在村里找几个远房堂兄弟帮忙是正理。付春华听得烦闷起来,敷衍了两句挂了电话。

    这些事桩桩件件都埋在了付春华的心底,她对付春强是没法再亲近了。

    原来想着自己家亏欠了他,总是跟父母一起想着多帮一帮他,最后才明白,他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家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是该欠了他的。

    付春华想到这里,自己也不禁自嘲一笑,早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完全就是让王浓梅给同化了,自己就没必要生这个闲气。

    她也知道自己跟付春强同桌,他不理自己正好,自己还不想理他,只当是坐了个陌生人在旁边好了,她一屁股就坐到了和付春强两人合坐的长条凳上。

    她却不知道同桌的付春强早就气得要命了,自从那次因为书包的事情付春强和付春华闹翻了以后,他一直认为付春华还是会像以前那样,没多久就乖乖地来找自己。

    没想到这事情过了一个多月了,付春华不但没来找自己,就是对面碰上,也好似没看到自己一般。

    看来妈妈说得没错,这隔壁一家子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好心眼,肯定是不要自己了才给了现在的妈妈。

    他一直以来都觉得是隔壁亏欠了自己,明明三个孩子,为什么就多了自己一个人,所以他觉得向他们要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谁让他们将自己送给别人呢。

第四十八章(9月24日)

    前几天的收藏都涨得很快,都是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还是要求推荐票票和收藏啊!

    ————————————————————————————————————————————————

    付春华可不知道他那纠结的心理活动,坐下来看起书来。倒是坐在后面的五年级的一个女孩子拉了拉她的衣服:“付春华,你这一个暑假没见,怎么白了好多哦,小裙子也好看,还有你怎么一个暑假回来就不理人了。”

    付春华扭头看了一眼,是一个比自己显得高大得多的女孩子,穿着件红色的的确良衬衣,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

    她的皮肤黑黑的,自从重生付春华倒是没见过几个皮肤白的,这个时候没有谁会保养皮肤抹这个油那个水的,什么防晒霜更是闻所未闻。

    眼睛倒是又大又黑又亮,好似会说话一般。一双浓眉,看着有点像蜡笔小新的眉毛,只是她的眉毛更像是剑眉,很是英气。

    总的来说,如果是个男孩子的话,这样的五官肯定很是俊朗。可惜是个女孩子,要不是编了两根麻花辫,穿了件红衬衣,都不知道是男是女了。不过,等以后剪个板寸那样的头型,那才叫酷呢。

    付春华实在记不起这个女孩子是谁了,那女孩看着她茫然的样子,气得给了她肩膀一下:“真没劲,居然真的不记得我了,我是花小丫啊!”

    付春华还是记不起来,那花小丫没辙了,只得重新介绍起自己来:“我比你高一年级,咱们可一起上了三年的学了,关系还不错了。只是我家是花家村的,离你们村有十里路。所以,只有上学的时候能在一起,放假了我就要回家帮着干活了,所以咱们见不着。只是真没意思,才两个月不见,你就不记得我了。”

    她这样一说,付春华好像有点印象了,这个付永瑜后来也跟她说的,花小丫是她小时候在学校里最好的同学了,只是比她高一届,对自己不错,有时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她家条件稍好一些,就给付春华带大米和玉米过来,也是难得给她温暖的几个人之一。

    不过付春华回城以后,也就跟花小丫断了联系。付永瑜后来也是听花家村的人说起花小丫来却是嫁到广西去了,至于生活得怎么样却是没有谁清楚了。

    只是花小丫嫁去广西却是为了给她哥哥攒娶媳妇的彩礼钱,因为广西那人给的彩礼钱高,不光能让花家哥哥给彩礼钱,还能办一场像样的婚礼和打一房新家具。

    这样说来,其实花小丫准确来讲是卖到广西去了。还是自己最亲的亲人卖过去的,不知道当时的她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记得一直花小丫说起她家的人都对她很好的,只是为了哥哥,父母都变得狠心了吧!又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悲剧,只能这么说了。

    付春华回城去的时候还是个十一岁的小孩子,胆子又小,对于将近十年没有回去的省城充满着害怕,哪里知道要跟小丫留个通信地址什么的。

    而且花小丫被卖去广西的那个时候付春华在城里却是为了自己工作的事情焦头烂额的,哪里还记得这儿时的玩伴。

    这样看起来,命运不好的人还真是大有人在,自己碰到的好人好似都不好命。

    而隔壁那一家子却是福寿延绵,付永广和王浓梅的寿命都超过了自己的父母,付春强的事业超过了自己三姊妹,还是老付家那一代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当然也是凤头村的第一个。

    不想那么多了,能重来这一世,付春华决定一定要让家里过得比前世舒心精彩,只有自己过得好了,让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眼红去才是最能气死他们的地方。

    不过她也不介意,在某些时候做些推波助澜的动作,让某些人吃些亏。

    付春华现在想,以后一定也要帮帮花小丫,一定不能让她为了哥哥的彩礼钱就远嫁到广西那边,几年也不能回来一趟。

    她笑着点头说道:“哎,哪能呢,我还能不记得小丫姐,放心吧!要不,中午去我家吃饭吧!”

    这个年月,谁都不会轻易去别人家吃饭的,因为都知道粮食紧张,能吃饱已是不易,如何还有给别人的口粮。

    花小丫摇头:“我带了两个红薯,中午吃这个就好了。”

    付春华听了有些心酸,多亏了这完小就在凤头村,自己中午可以回家吃饭还可以小睡一会儿,而别的孩子就只能这样随便吃点什么,然后中午在课桌上眯瞪一会儿。

    她郑重地说道:“小丫姐,今天中午你就跟我去吧,中午还可以在我家睡一觉。”

    见她又准备开口说什么,付春华忙又接着说道:“就是你吃红薯,那也是热一热好吃吧,再说了,到我家起码也能喝口热水不是。总之,你听我的就是了。”

    付春华还待说句什么,门外刘老师已经敲响了挂在教室门口的铁块“铛铛铛”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就算是上课了。

    付春华忙将身子转回来,不一会儿,刘老师已经从教室门口走了进来。

    这一人上五个年级的课确实不容易,光是备课笔记就要做五本,而看作业则要同时看五种不同的作业。

    一个年级上新课,另外四个年级就要做作业或是自习,付春华怕刘老师会自己都掰不开镊子。

    好在刘老师是谁,身经百战的,这样的事情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而且做起来如行云流水,看得付春华目瞪口呆。

    只是看着刘老师花白的双鬓,额头眼角的细纹密布,略微有些驼的后背,沾满粉笔末的手时不时地推一推那个堪比酒瓶底的眼镜,付春华看得有些心酸。

    哎,这刘老师不过是四十出头的年纪,可看上去却是有五十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