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伏藏师-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还好,大鹰还活着!”林轩松了口气。

    按照万隆宝师与林轩分手前所说的,死亡顺序是巴尔杜尔在先,大鹰居中,最后才轮到自己。

    现在,林轩看到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两人全死,而大鹰独活。

    大鹰来势极快,根本没有降低速度的意思,而是越冲越快。只过了五秒钟,它就直直地坠地,撞在万隆宝师尸体右侧十步远的山石上。

    “怎么回事?”林轩瞬间愣住。

    等他走近去看,才发现大鹰的头已经没有了,只剩脖颈以下的躯体。

    它失去头颅,不是因为碰撞山石所致,而是因为在落地之前,就被一把利刃齐崭崭地切断了脖子,以无头状态发出凄厉的唳啸,而后飞坠而亡。

    林轩抬头向上看,他无法猜测伏击者是怎样半空斩杀大鹰的。大鹰飞行速度极快,又是在高处,斩掉它的头要比射杀它困难一百倍。

    事实证明,那伏击者绝对是用刀的超高手。

    现在,万隆宝师的预见全都应验了。

    “安息吧前辈。”他向地上的尸体深深地鞠躬三次。

    忽然间,万隆宝师脸上起了变化,那双无神地瞪视着天空的眼睛慢慢闭上。

    林轩打了个寒噤,原来万隆宝师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正确的,他果然最后一个死,大鹰和巴尔杜尔都是他的死亡见证。

    某位著名诗人曾写过富有哲理的两句诗:分离是为了相聚,相聚是为了分离。

    今天,修行者万隆宝师则演绎了另一种死亡的哲理境界:上一次濒死而复生,是为了这一次死于早就预见到的场景;如果上一次大鹰不出现,他就曝尸荒野,而大鹰出现,便补足了多米诺骨牌中央缺失的那一块,让他的死亡预见完美呈现至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闭环?一切都仿佛按照预定的轨道向前进行,不会出现偏差,生生死死,皆是注定。那么,我们这群人呢?登顶之后结局如何?是如期找到传说中的地球轴心,还是中途夭亡,在探险者的墓地里再添几座崭新的坟冢?”

    万隆宝师的出现,仿佛一句天机不可泄露的谶语,使林轩变得举棋不定起来。

第一百三十九章 内奸

    电话振铃,将林轩从一大团混乱思绪中扯出来。

    打来电话的是萨曼莎:“回来吧。”

    林轩仰面向天,他相信俄罗斯低空卫星会将自己这张苦笑的脸迅速传给萨曼莎。

    “那是意外,我们俄罗斯民间有句智慧名言,别为意外打翻的牛奶而哭泣。回来吧,我在等你。”萨曼莎低声说。

    林轩指向那只大鹰,萨曼莎随即会意:“卫星拍摄到半空闪过的寒光,那伏击者躲在暗处,射出飞刀,切断了大鹰的脖子。我猜,伏击者是个心思极度缜密的人,他杀死大鹰的目的,就是怕这只能与人沟通的鹰告诉我们真相。”

    林轩点点头:“我们的想法完全一致。”

    萨曼莎再次催促:“回来吧,我们合在一起想办法。伏击者是个危险人物,只怕是我们的大敌。”

    林轩低头,也向巴尔杜尔三鞠躬。“安息吧巴尔杜尔,可惜你再也没机会看到海市蜃楼了。大雪山是最好的安葬之所,我会命人过来掩埋你们,一路走好,下辈子再见。”

    萨曼莎的电话并没挂断,语气有些犹疑:“还有一件事,现在营地里只缺了你和巴尔杜尔,其他人都在。所以……我无法判断内奸是谁。”

    林轩想了想,干脆把话挑明:“空沙也在?骆原呢,在不在?”

    萨曼莎叹气:“你怀疑内奸是他们俩?不过也许要令你失望了,他们都在,正在帐篷里下国际象棋,寸步都未离开过。”

    林轩有点失望,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吩咐:“好吧,派几个工人过来,掩埋他们三个。”

    萨曼莎诧异:“三个?除了万隆宝师和巴尔杜尔之外,难道还有第三个人?”

    林轩苦笑着解释:“第三名死者不是人,而是万隆宝师的大鹰。”

    在他心目中,大鹰不是无知的禽鸟,而是与万隆宝师地位相等的一个人。

    萨曼莎惋惜地长叹一声:“放心吧,你赶紧回来,我会派工人过去。”

    林轩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向西兜了半圈。虽然找到了一些凌乱的脚印,但却无法追踪,只能放弃。

    很快,他就找到了那个风洞和玛尼堆。

    空沙的描述并不确切,最起码的,他忘掉了描述这个风洞的洞顶和四壁都是由玛尼石构成,除了每一块玛尼石上写着的咒语外,另外一只粗大的笔还在墙壁上留下了一行巨幅文字。

    “不朽的人得永生,永生的人却不一定不朽。”——这就是上面留着的藏语的中文意思。

    风洞为东西向,西面对着茫茫深谷和渺茫远山,东面则是通往营地,长度越三十米,宽度和高度分别为八米、五米。

    空沙说的玛尼堆就在风洞中央,呈松散的不规则圆锥形状,高约三米,底部宽度约四米。

    林轩绕着玛尼堆转了几圈,禁不住苦笑:“难道我就是绕着它疾奔了百十公里?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他随手捡起一块玛尼石,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白色线条。线条与线条之间,是黑色的蜂窝状小眼,如一枚枚天书文字。

    “这里似乎并无奇怪之处,我到底遭遇了什么?”

    他拍了那玛尼堆的照片,准备回去传给组织,以求鉴定。

    这种情况下,空沙有一句话还是说对了,如果没人救援,躺在玛尼堆上的人很快就会被朔风吹成脱水干尸。

    林轩回到营地,迎接他的是站成一排的萨曼莎、田梦、骆原和空沙。

    “大家都需要休息,别为了我一个人担心过度。”林轩说。

    “你回来,大家才能放心。”萨曼莎说。

    “谢谢。”林轩满脸倦意,心情沉重。

    “好了,大家都去休息吧,今晚应该没事了。”骆原扬手,率先回自己的帐篷去。

    空沙走过来,关切地注视林轩:“你的脸色很差,真的需要好好休息。萨曼莎已经告诉我们跟万隆宝师、巴尔杜尔有关的事,在这种地方,人的生命的确很脆弱。放松点,厄运到头,好运就快到了。”

    朔风正寒,空沙在身上裹了一条灰色的行军毯,样子极为颓唐。

    “谢谢。”林轩想到空沙的绝症,忽然觉得之前怀疑对方是内奸有些过分。

    组织每发展一名成员都要经过严格的身份审查,从工作经历到亲属分支,每一条信息都会详细记录在案。

    所以说,组织内部人员成为内奸的先例是不存在的。

    “林轩,我先去睡了。”空沙轻轻拍了拍胸口,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林轩,保重身体,以后不要单独行动。记住,你不必一个人担起所有困难,还有我们。”所有的男人离去后,田梦终于有机会开口了。

    其实,营地里的每一个人都很疲惫,只不过大家对于地球轴心怀有无比的期许,全都在努力支撑。

    “好的,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也是无能为力,比如这一次面对万隆宝师和巴尔杜尔的被杀。这大雪山之中到底藏着多少危险呢?我不知道……”林轩努力挺直腰杆,又就地抓了两把雪在脸上搓着,极力让自己振奋精神。

    现在,只有他、田梦和萨曼莎在,三个人已经成了营地里团结最紧密的人。

    “咳咳,二位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跟林轩单独谈谈。”萨曼莎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我们三人之间应该没什么秘密了。”林轩反驳。

    田梦非常懂事地摇头:“不不,你们谈吧,我回帐篷里休息,如果有特殊情况,随时叫我。”

    她礼貌地向萨曼莎点头,然后退回帐篷里。

    萨曼莎皱眉,用眼神向林轩表示歉意。

    林轩长叹:“没事,我想田梦是不会介意的,只不过大家的情绪已经出现了波动,如果不能快速解决问题,我们可能就要无功而返了。”

    萨曼莎向自己帐篷里伸手:“请,我约你私聊,正是要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林轩不太乐观,但仍然遵从萨曼莎的意愿,慢慢走入帐篷。

    帐篷里,五台笔记本电脑仍在工作,打印机附近已经堆满了地图材料。

    萨曼莎终止了其中一台电脑的工作,把它搬到林轩面前,在键盘上敲打了几下,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才开口:“我从卫星地图上观察到,你已经去过那风洞。很好,希望你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关键点就在那里。”

    电脑屏幕上出现了风洞和玛尼堆的图像,但旁边另外有一幅由虚线构成的风洞黑白立体图。

    “感谢‘全能候鸟’给我们提供了非同寻常的资料,简单说,由风洞向西有一条路,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这一点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我们不必追究其中涉及的光学原理、瞳孔成像本质、光反射光折射光漫射等等物理学概念,你只要知道,那里确确实实是有一条路的,‘全能候鸟’已经为我们画出了路线图。”

    萨曼莎敲打两次回车键,那黑白立体图便向左延伸,变为一道阶梯形路线。

    林轩默默地依照比例尺测算,其直线距离延伸出了大约五公里之多。

第一百四十章 冷成像技术

    “就是这样的一种结构——如果没有‘全能候鸟’系统,任何人都发现不了那些隐藏的阶梯,因为它们是完全透明的。”萨曼莎解释。

    从图上看,由风洞直线西去五公里,同时下降约一百米至一百五十米,就是那阶梯路线的尽头。

    林轩没有多问,静静地在脑海中回忆那风洞的样子。

    人类的视觉和思维都是有惰性的,走到风洞边缘,看到脚下是云雾缭绕的绝壁,理所当然回想到“绝路不通”,下意识地折返。

    他深深佩服俄罗斯的高科技,对于“全能候鸟”的先进性更是感到吃惊。

    据他所知,德国、英国、美国的光学仪器制造技术占据了全球前三,在这个领域中,俄罗斯连前十都排不进去。可是,以上三国只拥有建造与“全能候鸟”近似机器的理论,却连一个雏形都研发不出来。

    自古以来的俄罗斯盘踞北极圈一带,低调潜行,外人根本不了解这些北极熊一样的高手们,所以往往低估他们,以为俄罗斯还停步于重工业、重污染年代,科技水平至少落后于美国三十年。

    “嘿,林轩,在想什么?”萨曼莎久久看不到林轩的反应,忍不住有些诧异。

    “我猜,‘全能候鸟’是采用了全球最尖端的‘冷成像’技术,才发现了这些神秘的阶梯,是吗?”林轩试着分析。

    “热成像”的概念已经被世人所熟知,而“冷成像”则属于另一种高端领域,很多人听都没听过。

    萨曼莎略显惊讶:“没错,正是‘冷成像’技术,你知道这方面的东西?”

    林轩摇摇头,不想卖弄自己的渊博知识,只是极为低调地回答:“我不太懂,但我看过一点点跟‘全能候鸟’有关的资料,该资料的作者是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先生。

    萨曼莎“啊”了一声,立刻追问:“你对高锟知道多少?”

    林轩不想多谈:“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们还是只谈眼前的事吧。”

    萨曼莎双手下垂至腰间,下意识地做出了拔枪的动作。

    林轩故意装作看不见,眼睛盯着电脑屏幕。

    “嘿,林轩,你到底是什么人?”萨曼莎的语气渐渐变得冷漠起来。

    “那不重要。”林轩有些倦了,拿起一个纸杯,去保温壶中倒水。

    这顶帐篷仅有五米长、三米宽,不是个适合打斗冲突的地方。而且,他刚刚看到了万隆宝师和巴尔杜尔的死亡惨状,不想跟任何人动手。换句话说,他厌倦甚至憎恶死亡,只想静下心来,坐一坐,想一想,冷静冷静头脑。

    “嘿——”萨曼莎又叫了一声,双手扣住腰带,外套之下,已经凸显出两把短枪的轮廓。

    她是一个身手矫健的女孩子,由外表可知,一定修行过高水平的技击术。

    “怎么?”林轩倒了半杯水,慢慢转身。

    刚刚倒水过程中的十几秒,他故意将半个后背卖给对方,一来是表示自己没有任何敌意,二来是故意露出破绽等待萨曼莎发难。

    他是一个很冷静、很低调的人,静若处子;同时,他又是一个追求简单明了、一击必杀的人,动若脱兔。

    十几秒钟,足够让他轻松地杀死一个人几百次。

    “嘿,我是说,背包里有最好的俄罗斯古法研磨的咖啡,请你喝。”萨曼莎改口,双手放松,走到帐篷一角去,打开背包,取出一个双层密封的塑胶袋子,并且手脚麻利地拉开封口,取出两条小包装的速溶咖啡粉来。

    “好极了。”林轩面露微笑。

    “这种品牌的咖啡从前是专供沙皇宫廷享用的,今天我们这些平民能够喝到它,完全要感谢伟大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同志。如果没有他率领民众推翻了沙皇统治,至今我们俄罗斯人应该仍旧是沙皇的农奴,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萨曼莎也笑起来,轻松地开玩笑。

    那个名字即是中国人熟知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列宁同志,只不过“列宁”是其笔名而已。

    萨曼莎另外取了一只纸杯,两人一起冲咖啡。

    那咖啡的名字叫“冰钻??热的摩加佳巴”,味道之佳,令林轩一边喝一边频频点头。

    “堂娜曾说,你是个值得信任的人。”萨曼莎幽幽地说。

    林轩继续微笑,不否认,也不承认。

    “但是,我知道,你不是普通探险者,更不是屈居雄巴村的庸医,而是一个城府极深、潜藏不露的超级高手。”萨曼莎说。

    林轩笑着反驳:“你这算什么话?我怎么可能是庸医?在雄巴村三年,我救治过那么多藏胞,你这么说岂非是要完全抹杀我的功劳?”

    萨曼莎没有附和这个笑话,语气冷硬如冰:“我猜,你一定是组织的人。”

    “你呢?一定也是隶属于俄罗斯最高机要局的超级间谍吧?我记得机要局的人是以阿拉伯数字来编号命名的,你是几号?”林轩也隐去微笑,淡然反问。

    图穷匕见,两人的身份都被剥掉了最后一层伪装,不得不坦诚相见。

    萨曼莎右手的手肘向下一沉,林轩立即出声提醒:“不要妄动,不要逼我动手!”

    “那又怎样?”萨曼莎问。

    “会死人的。”林轩据实回答。

    “死的会是你。”萨曼莎冷冷地强调,“我从不怀疑,机要局的暗杀术是全球第一的。我要杀你,你唯一的选择就是闭目等死。”

    帐篷里的空气变得僵硬如冰,咖啡香气早就被远远驱散。

    “看在堂娜面上,我不想跟你争论这个问题。所以,你别动手,也别逼我动手。否则的话,你的枪还没拔出来,喉咙就断了。”林轩的右手垂下去,食指一弹,桌上的一张白纸就破空而去,逆时针旋转着掠过萨曼莎的右肩。

    纸很薄,但却瞬间割裂了萨曼莎的衣领,绕帐篷一周,又回到了桌上。

    同样的纸,帐篷里多的是,所以可想而知,林轩要杀萨曼莎的话,应该不是难事。

    林轩冷冷地说下去:“萨曼莎,退一万步说,我就是组织的人,而你也是俄罗斯机要局的间谍,我们双方冰火不容。可是,我们此刻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就必须团结合作,揭开地球轴心的秘密。要想火拼,也必须是下山以后,对不对?”

    “好。”萨曼莎被那张纸折服,“谈谈高锟吧——机要局曾下过密令,只要遇到组织的人,格杀勿论。就算明知不敌,也要拼死一搏。”

第一百四十一章 田雨农的秘密

    “我见过高锟。”林轩说。

    正因为提到“高锟”的名字,林轩突然想通了跟田雨农有关的一些谜题。

    在绝谷怪船一战,田雨农说自己到过天外峰。既然西去无路,他又没有“全能候鸟”的帮助,怎么登上天外峰?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田雨农拥有跟“全能候鸟”差不多的系统,也能搜索到肉眼看不见的阶梯。

    “高锟与组织有过协议,要为组织培养高科技人才,并组建得力的团队,研发‘全能候鸟’一类的东西。那时候,我记得在场的人里面包括田雨农。当然,以我当时的资历,也无法得到领导们的青睐,不够资格走过去跟高锟教授交流。全程陪同高教授的,只有田雨农。我猜,他一定从教授那里获得了某种启迪。”林轩慢慢分析。

    他还记得,当时那位高锟教授既然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自然是德才兼备之士,在寻找弟子方面相当严苛,组织派来的人一个个被淘汰,最终只剩下田雨农。

    聪明人往往行事超出常人所想,故此,田雨农才会与唐雎一起,走上了背叛组织的不归之路。

    古代智者创造出来的箴言果然没有说错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所描述的正是田雨农这样的人。

    “你的意思是,高锟曾将某些尖端光学技术传给了田雨农?”萨曼莎问。

    “这是唯一的解释,因为田雨农自称来过珠峰,并且登上了飞来峰,也就是地球轴心的入口。在那里,他曾遇见过由地脉中爬出来的怪人。”林轩回答。

    “好极了,那正是我们机要局获得的情报,与你的解释严丝合缝。”萨曼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下一步,我们马上通过那里进飞来峰,将秘密全都解放出来。”

    林轩是真正愿意响应萨曼莎的人,可这一次,他有些踌躇。

    “不要担心,俄罗斯的强大力量会永远扶持我们前进。”萨曼莎自豪而骄傲地说。

    林轩低头,看着那部笔记本电脑的屏幕。

    通过一道透明阶梯跨越深谷需要极大的勇气,他并不确定“全能候鸟”给这些人指出的是不是一条光明大道。

    关于高锟,互联网上能够找到他全部的资料: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

    该文章在物理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在美国,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高锟就像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不以自己的无知为耻,反以这种无知为荣。

    按照高锟文章里说阐述的,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够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而高效传输信息。

    在之后长达数年的争论不休中,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1981年,全球第一个光纤系统成功问世,高锟的“光纤之父”美誉随即传遍世界。

    举世公认,高锟是提出“用纤维材料传达光束讯号以建立远程通信”的第一人。

    正是因为这一点,组织才注意到他。

    林轩想不到,组织关注的焦点人物同时也被俄罗斯机要局注意。很显然,“全能候鸟”的出现,就表示高锟跟后者的合作更深入、更宽泛,并且成功地开花结果,并投入了正式生产应用。

    正如古人所说,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千里马,真正缺少的是伯乐。只有伯乐发现了千里马并将其带上光明大道,才能轰动全球,万众瞩目。

    两下比较,林轩很容易就看得出来,俄罗斯机要局的后盾、执行力要远远超过组织。

    “我决定了,就算所有人质疑‘全能候鸟’的计算结果,我也会独自前往风洞,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萨曼莎说。

    “我不质疑,我相信这结果。所以,我可以陪你。”林轩恳切地说。

    “好极了。”顿时,萨曼莎眼角眉梢都充满了笑意。

    接下来,林轩将伏击事件向萨曼莎详细描述了一遍,而萨曼莎则肯定地表示,接到林轩电话后就挨个帐篷察看,证实所有人都在,没有偷偷离开的迹象。

    “千真万确,我没有遗漏任何细节,尤其是当你提到重点查看空沙和骆原时,我反复进入他们的帐篷两遍,跟他们交谈了五分钟。”萨曼莎如此说,并随即提问,“你为什么怀疑他们?难道只凭巴尔杜尔留下的血字?”

    “直觉。”林轩回答。

    “在这种冰天雪地的世界最高峰上,直觉就像电力、通讯一样,也会发挥失常的。”萨曼莎好意提醒。

    林轩笑了笑,不再分辩。

    “明日一早,就出发去风洞。”这是两人最后商定的结果。之后,林轩告辞,回自己帐篷去休息。

    这一晚,他断断续续只睡了两三个小时,怪梦倒是做了二十多个。

    他梦见,珠峰之上爆发了大革命,每个人手里都有武器,相互攻讦、拼刺、叫骂、吵嚷,不断有人重伤倒地。

    他步步后退,束手无策。

    退到最后,下一步即是风洞出口的万丈深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