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伏藏师-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利用岩画表现出复杂的穿越内容。原先生一定是被某种力量裹挟隐匿了,而这些岩画就是线索。”林轩猜想。
他闻见这个空间里的空气尤其干燥,根本不像有人住过一样。
现在,原先生失踪,他必须承担起所有的责任来。
林轩曾经看过广西宁明花山的祭水神舞蹈岩画,岩画留在河流转弯处的陡峭崖壁上,崖壁石面呈黄白色,在周围黑色石皮和绿色植物包围下,色阶最亮、最醒目,红色画面又与大自然的绿色造成对比效果,给人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
反观此地的岩画,则没有夸张成分,全是写实结构。
第三百三十八章 穴居人
林轩沿着岩画的延展向前摸索,一点一点了解那画中的内容。
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刚刚看到的、经历过的会在转眼间变成岩画,原先生那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悄然入画,不复存在。
“这是幻术吗?原先生是受害者还是始作俑者?他为什么倏忽在我眼前,又倏忽进入水晶窗最终变为画中人?这岂不正是《聊斋志异》中《画壁》一篇的内容?”林轩止步思索,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在高速旋转,各种谜题将自己困在中央,越思索就越混沌,没有任何头绪。
《画壁》一文的最后,有这样一段作者假借“异史氏”而发出的感慨——幻由人作,此言类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老婆心切,惜不闻其言下大悟,披发入山也。
幻由人作,幻由心生。如果画太真,人太痴,则人就可以瞬间入画,成为画的一部分。
文中的朱孝廉是如此,那么原先生是否也是一样?
林轩回忆原先生此前说过的话,渐渐醒悟,原先生早有所梦,才一路执着挺进,最后到达壁上。画壁,就是原先生最后的追求。如今,他已经得其所哉、了无遗憾了。
想到此处,林轩不禁苦笑:“原先生啊原先生,你的人生圆满了,可我们的人生还要艰难继续下去呢!”
他放弃了继续摸索石壁,而是蹒跚向前,准备走出这巨大的石洞。除了岩画,这里空洞无物,是原先生的最终归属之地,而不是他林轩的。
蓦地,原先生的声音响起来:“林轩,听我一句忠告,千万不要拘泥于人生的条条框框,而是要敢于跳出固定的圈子,做更多突破性的的工作,才能获得巨大胜果。”
林轩一怔,随即仰面大叫:“原先生,是你吗?你在哪里?”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原先生既然发声,就应该在这个山洞中,不会离得太远。
“呵呵,我已经厌倦了外面的生活,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原先生回答,“不要问我在哪里,那些时间和空间上的数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林轩分不清声音来自何处,只好原地转圈四面张望。
直觉上,原先生就在墙里面,但林轩知道人是不可能嵌入石壁的,一定是原先生的身体发生了某种变化,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恭喜。”林轩弄清了情况,由衷地祝贺。
“没有什么好恭喜的,只不过是由起点到了终点,再由终点回来而已。返璞归真,直面真我,是一个人的良心本质。到了这里,我才意识到,任何尘世间的行走,都是一种最直接的修炼。修炼到了一定程度,人的心智就会被重启,找到人生的方向。林轩,我希望你也有这一天,找到自我,为心而活。”原先生说。
林轩仍然不肯放弃,最后提了个要求:“原先生,既然你已经回归自然,能不能此刻给我一个讯号,让我能看到你?再看你最后一眼?”
原先生长叹一声,停了几分钟,低低地说:“可以。”
紧接着,就在林轩的侧方石壁上,瞬间出现了一个两米见方的正方形洞口,原先生就站在洞口的位置,向林轩挥手。
他的模样跟以前相同,但身体所表现出的气度、内涵却完全不同,仿佛已经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仙风道骨,飘然欲飞。
“再见了,再见了……”林轩也摇晃手臂,大声呼喊。
洞口中有光,从原先生背后射过来,使得原先生的五官相貌隐藏在暗影里,相当模糊,看不清楚。所以,当原先生后退、那洞口关闭的话,光芒就瞬间消失,再也找不到一点线索。
林轩向前冲,迫近那个洞口。
他与原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但原先生向后一退,那洞口就消失了。
林轩到达石壁前仔细检查,却看不到任何人工启动的机关,石壁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他低声苦笑:“难道遇到了一群穴居人?”
20万年前,一种被称为“穴居人”的直立人拥有了与现代人几乎相同的大脑,成为冰河时期的王者。他们互相协作,共同生活,完美地适应着这个严酷的世界。他们曾经和现代人类的祖先一起生活在地球上,进行着早期人类艰难的跋涉。最终,人类的祖先原始人留了下来,而穴居人却因为某种奇特的原因消失了。
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穴居人是一个极为独特的物种,以至于有科学家大胆猜测,他们是某个时代生存于地球上的高文明人类,科技发展远超现代人,对地球构造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有部分秘密资料显示,到了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少量的穴居人,这样的人以岩石为家,掩蔽行踪,是真正的世外人种,并不愿意跟普通人交流。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遗传学家斯万特??巴博对穴居人骨骼化石进行dna分析后指出,穴居人的分布范围比研究人员想象的更加广泛,欧洲穴居人曾到达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甚至可能进入了中国境内。一直以来,研究人员认为穴居人在公元前20万到3万年前广泛遍布于地中海地区,目前考古学家才发现穴居人向东部方向最远迁徙至现今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任何一个物种的迁徙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所以,穴居人的迁徙和消失,只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个必要手段。
林轩相信,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山洞里藏着的,正是穴居人的一支。也许原先生也是该穴居人宗族后代里的一员,回到这里,正是寻根、返祖的表现。
研究人员此前在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脉地区发现了一些远古人类的骨骼碎片,与欧洲所发现的穴居人骨骼化石进行对比,证实这些西伯利亚发现的骨骼碎片属于穴居人。
巴博和同事们现在能够证实在乌兹别克斯坦teshik…tash洞穴内发现的远古儿童骨骼碎片具有穴居人特征,对西伯利亚穴居人骨骼碎片的碳元素测位显示,他们生活于3万至3。8万年前,这接近于穴居人从地球上灭绝的时期,从中可能说明当时的欧洲穴居人是在冒险向东迁徙寻找理想的生存环境。
趋吉避凶,趋利避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类社会不变的真理,任何人都能理解。
现在,林轩想知道的是,穴居人遭遇的环境恶变是否会在今天重演?今天生活在地表的地球人是否也会因某些极端天气而转入穴居?
他不想失去原先生这样的好伙伴,外面那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也需要原先生奋起而飞,为世界和平尽力,绝对不容许一个有能力的高手只做普普通通的悲观避世者。
第三百三十九章 弱水
“原先生,原先生!”林轩拍打石壁,期望能出现奇迹,但这空旷的山洞里只有他的声音回响,再也得不到原先生的回应。
林轩在原地怔了一阵,慢慢地向外走。
到了水晶窗的位置,他不禁摇头苦笑:“我们看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任何带有希望的东西幻灭时,最让人不甘心。就像之前,他和原先生闯过了断龙石,以为可以逃出生天,最终却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仿佛是上天故意的捉弄一般。
荆轲刺秦的故事已经成了历史陈迹,也许只有他一个人明白,在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后面,究竟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意外和奇迹。
“可是,人们也许不再关心秦始皇和荆轲之间发生了什么,只要那历史没有变更过,现代人的生活就不会变,人民安居乐业,不起任何纠纷。所有人类都在向前看,没人回望,没人叹惋,亲眼目睹者,只有我自己。”他低声自言自语,“这样也好,这样也好……”
他蹒蹒珊珊地向外走,脑子里的所有事情都凝固了一般,无法思考,也无法计划未来。
秦始皇是开天辟地之王,虽然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制度已经确立,他死与否都不重要了,因为后来者完全沿袭了他的做法。
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中央集权和忠君思想,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由此,秦始皇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人向来敬畏中国疆域之广阔,区别在于,欧洲总是小国林立,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无论怎么说,任何人都无法磨灭秦始皇对大中国的贡献。可惜,他也只是个智商极高的权谋者,而不是跨骑战马飞奔前哨的大将军,所采取的治国、治军、治人之法,过于呆板而低效,最终被起义大军淘汰。
在西方,人们常把秦始皇与罗马帝王恺撒相提并论。罗马帝国与秦统治时期的人口、面积差不太多。但比罗马帝国统治时间短,恺撒死后,帝国分崩离析。秦王朝则不然,这是秦始皇独具影响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个世界杰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几乎都被排在最高的位置上。
直到穿过迷宫回到断龙石,林轩才慢慢清醒过来。
“换一条路,继续探索。”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这次,他选择了向下的一道铁桥。
他考虑过,也许铁桥尽头仍旧是岩浆池,但他不在乎,必须探索完每一道铁桥,才能做出自己的抉择。
向下的速度极快,当他抵达铁桥尽头时,发现了一个空空的山洞,只有十几米高、十几米深。
“看起来,这里平淡无奇,不会产生什么怪事了。”林轩自语。
他慢慢地落地,斜着进入那山洞。
其实,他已经盘算好,进山洞走一圈后接着便走。
山洞尽头,也是石壁,石壁之下有着一滩明晃晃的的水潭。
水潭的面积不过才三十厘米宽、一百厘米长,无声无息地泊在那里。
林轩的脑子里仍然想着秦始皇的事情,完全没注意那水潭,直到走近,才慌不迭地一步跨了过去。
就在他跨越水潭时,忽然觉得水潭里有些东西,浮光掠影一样,有人影,也有人声。
“哦?有声音?”他有些奇怪,停步之后转身俯瞰水潭。
按照山洞里的格局,那水潭应该很小,很不起眼,当然也很浅,藏不下任何东西。林轩俯瞰水潭,突然就发现,水潭里的水草漂浮不停,像是身在暗流之中一样。
他听到的绝对是人声,似乎有人在歌唱,唱得毫无瑕疵。
那水潭是无声的,但又是无底的,因为林轩探头看着,水底光影晃动,至少有几十米、上百米深度。
就在石壁之上,刻着两个古篆大字——弱水。
林轩一惊:“弱水?那条在文学艺术史上最诡异的水脉就在这里?”
弱水,古代神话传说中泛称险恶难渡的河海。
《海内十洲记??凤麟洲》记载: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近现代人们还常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来表明对爱情的专一。
小说《九州??青蘅传》中记载:世间最大的弱水为夜沼,为九州大陆上的一片大湖。弱水之内万物不生。夜沼之中可看到两种生物——地蟒与夜孙鸟,而它们并不真正生存在弱水中。夜沼其实分为两层,上层为万物不生之弱水,下层是清水。地蟒生于清水之中,而夜孙飞在空中,这里可谓是真正的死亡之地。
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也有浮不起鹅毛的弱水河。
当然,小说家之言,并不可信,其中夹杂了太多臆造的成分。
林轩知道,弱水的真正来历是源自民间。
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古书《山海经》、《十洲记》等中记载了许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山海经》载的“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
比如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中: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
中国古代人的想象力太复杂,能将一种自然现象赋予很多神奇的意义。如果放在现代物理学上讨论,那自然是解释为“超小密度水”、“超低浮力水”,与传统意义上的“死海”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管怎么说,“弱水”几乎没有浮力,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在这样一个阴暗之地出现“弱水”之名,可见那水潭不是普通的水脉,而是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
林轩俯视了一阵,陡然间一阵头晕目眩,身体酸软无力,向着水潭倒下去。
那水极凉,他一入水,身子就直线下坠,根本来不及反应。当他被冷水所激头脑清醒后,立刻双臂平伸,上下挥动,试图升上水面,但那水体没有丝毫的承载力,只是任他一路下沉,转眼间下沉了十七八米。
第三百四十章 绝境救兵
这样的水脉与林轩从前经历过的江河湖海完全不同,无论怎样挣扎,全都无济于事,得不到丝毫的支撑力。
当他使用“龟息功”来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时,再度下降,迅速沉至三十米以下。
他睁眼向四面看,水体清澈,视野广阔,四周竟然没有边界。向下看,亦是没有尽头,仿佛这种无休止的下沉将会抵达海洋的尽头。
“这是怎么回事?”他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弱水”之中,连鹅毛都浮不起,更何况是七八十公斤的成年人。
“竟然今生会死在这里了?”他不甘心,但实在已经是生还无望。
在濒死之际,他想到了进藏三年来的点点滴滴。
他原以为能够轻松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凭着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迅速弄清各种疑点,将一切有用信息连缀起来,形成一份极具价值的报告书。
“不要低估藏地的凶险。”他记起了组织领导的谆谆教导,但实在已经晚了。
他也想到了堂娜,堂娜仍然被困,自己却折戟沉沙于营救之路上。那么,还有谁能救堂娜?堂娜的最终结局会不会也是难逃一死?
林轩的心剧痛起来,因为他平生第一次觉得,自己无法解决一件事,甚至无法扭动胜负的天平,让事情向有利的方向去转化。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他苦笑着,即将选择放弃,停止龟息功,让生命与弱水融为一体。
他向上望了最后一眼,那跌进来的水潭入口已经看不见了,他已经陷入深水区。
“再见了。”他默默地向外面的世界道别,一个人孤独下沉。
“咕噜噜噜”,他吐出了一串水泡。
如果是在普通的水体中,水泡将直线向上到达水面,但在这里,连水泡的上行都很困难,在水中的穿梭速度如摄像机中的慢镜头一样,极其缓慢地消失在林轩的视野里。
林轩不自觉地继续苦笑,因为他由水泡的行动轨迹想到了宇航员的“失重”状态。
失重是指物体失去了重力场的作用,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除了自身重力外,不会受到任何外界重力场影响。
以目前林轩的处境,非常接近“失重”的状态。
在正常的地球环境中,人类则不会遭遇这种状况。
宇宙航行中,航天器在环绕地球运行或在星际航行中处于持续的失重状态,但是,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实际上只有航天器的质心处于零重力,其它部分由于向心力与地球引力不完全相等而获得相对于质心的微加速度,即“微重力”状态。
物理学理论中说,人类永远不可能获得绝对的“零重力”,因为那样的状态,首先会造成人体的瞬间分解,无论是表皮还是筋骨,都将失去束缚或者连接能力。各种供血系统,也自动停止传输工作。
航天器上轨道控制推进器点火、航天员的运动、电机的转动以及微小的气动阻力等都会使航天器产生微加速度。因此,航天器所处的失重状态严格说是“微重力”状态,航天器旋转会破坏这种状态。所以,在失重状态下,人体和其他物体受到很小的力就能飘浮起来。不过,长期失重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失重对航天器上与流体流动有关的设备有无法预估的巨大影响。
林轩察觉到,此刻不管自己的身体做任何动作,都会匀速下沉,不增不减,不快不慢,越来越远离生命世界。
“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地球轴心的陷阱——漏洞?我最终会沉没到哪里去?地心里的海洋吗?”他的知识储备超过普通人,但却无法给出任何答案。
蓦地,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一条巨型梭鱼般的影子,由上往下,急速地向他冲过来。
不到一分钟时间,那影子就到了他的十几米外,竟然是一个全身黑色鲨鱼皮潜水衣的女人。
“萨曼莎?”林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萨曼莎被那镜子阻挡在最初的山洞内,根本进不了这个古怪世界。
那的确是萨曼莎,她到了林轩身边,骤然停住,将腰间的那条半尺宽安全带一扯,拉出一头,绕林轩一周,然后重新扣好。
“向上。”她用手势告诉林轩。
林轩点头,萨曼莎就按下腰间的开关,束在她后背上的一条纤细钢索便迅速卷动,牵引着他们向上。
幸运的是,弱水之中没有浮力,自然也没有水体阻力,两人迅速地回到了水面上,然后翻身进了隧道。
“怎么样,没事吧?”萨曼莎开口。
林轩长出了一口气,把呛进喉咙里的水全都咳出来。
萨曼莎一直凝视林轩的脸,等他咳嗽稍停,便张开双臂,缓缓地贴上来,然后紧紧搂住了林轩的腰,把脸颊贴在林轩胸口。
她不说话,只凭着越来越快的心跳来传递感情。
“没想到你会出现,真是太幸运了。”林轩苦笑。
“是啊,我以为,今生再也不能跟你见面了。感谢上天的眷顾,让我追上了你,否则这一生我再也不会快乐了。”萨曼莎说。
林轩的双臂无处放,只能尴尬地垂在两边。
萨曼莎扭动身子,然后抓住林轩的手,放在自己肩膀上。
“感谢你救了我,再迟一点,我就回不来了。”林轩由衷地说。
在失重状态下,他除了随波逐流,实在无法做任何事。那种处境,相当危险,最终一定会窒息而亡。
萨曼莎是聪明人,选择了水中救援的最科学、最省力方法,先把带电机的滑轮固定在井口,然后抓到林轩后,借助钢丝力量上升,做到万无一失。
按照钢丝的刻度标尺计算,在获救之前,林轩已经下沉了一百三十米。
“为什么总要说感谢呢?如果是堂娜姐救了你,你也一定要说谢谢吗?我以为,我们的交情已经很深了,深到不用说谢谢、只用听心跳的程度。你说是吗?”萨曼莎低声说。
林轩只得点头:“嗯,是,的确是,但我不明白,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萨曼莎在林轩胸口又停了半分钟,才缓缓收手后退,脸上带着无比满足的表情,微笑着说:“到这里来真的很难,但我意识到,一定需要某种强烈的外界刺激,才能与那镜子发生关联,并产生一种非常玄虚的结果。于是,我决定割喉。”
林轩皱眉:“什么?割喉?”
萨曼莎点头:“对,通过濒死刺激,让自己的灵魂受到触动,然后让身体发生改变。”
第三百四十一章 地球轴心自转
林轩注视着萨曼莎的脸,从对方眼睛里,他看到了某种已经沸腾的狂热思想。
“我听不懂你的意思。”他说。
“嗯,很简单,我在极度懊恼的情况下,恨自己没有把你保护好,所以选择了自杀来谢罪。刀片割破喉咙的刹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