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伏藏师-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早开始,间谍是用来刺探军事方面的,但现今则蔓延至公司方面(俗称工业间谍)。有不少国家都会惯常地派出间谍去监视自己的敌人和盟友,但他们从不将这些资料透露给大众。另外,经常运用间谍的国家,往往都会去组织一个特别的公司来表代他们,例如最著名的国际私人军事保安组织。
1990年的布莱克法律词典将 “间谍”这个词下了一个定议,意为—— “收集、传送或泄漏关于国防的情报”。
间谍代表军队、警察或情报机构里面其中一员,他们专门去收集、融合和分析取回来的情报,以方便给政府提供对策。大体来说,情报人员往往会潜入对方的国家,然后收集和运行情报。这就成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政治间谍。人们称这类间谍为“鼹鼠”或“投诚者”。
林轩知道,萨曼莎之前一定干过很多大事,并且有着辉煌的“间谍”成绩册,所以才被选中潜入藏地,执行另外的绝密任务。
沙粒飞扬中,那红衣女子的脸再度出现,但这一次竟然大到了惊人的地步。
女子向上,张开嘴,那张嘴也越来越大,到了最后竟然包容一切,直逼林轩所在的这个出口。林轩向后躲避,眼睁睁看着这个巨大的形变后的影子,情知躲不开,却又不得不昂然屹立,以阻挡獠牙魔逃逸的路线。
最终,红衣影子失败了,再高强的法术,也抵不过现实中的拼命三郎。就在她即将沉入沙海、沙瀑时,爆炸声再起,獠牙魔与萨曼莎一起,完全消失,没有任何回音。
现在,林轩又只剩下一个人,没有同伴可以商量接下来的旅程。
沙海的流泻渐渐停止,因为随着空间转动,沙子与洞口在同一平面上,失去了滑落的动力。
“谢天谢地,又躲过一劫。”林轩苦笑着自言自语。
他没有立即向下面去寻找萨曼莎的遗体,按照*的爆炸威力看,任何人都不能幸免于难,下去也只是白费力气。
林轩向洞中走,出了洞口,再次踏入沙漠中。
现在,他手上虽然没有指南针,但按照野外生存试验中的几个方法,迅速辨清了方向。
“向前一直走,不停下,看会发生什么!”他给自己选定了未来的方向。可惜,作为进行沙漠探险的人,他实在是没有任何科学装备。
普通的沙漠探险者通常在出发前会列一份携带物品清单,包括背包、洗漱包、睡袋、防潮垫、收纳袋、餐具等,身上穿的衣服必须能抵御沙漠中落差极大的环境温度,因为到了夜间,温度会下降到零下5到20摄氏度。另外,还要有药品、食品和饮用水。遮掩帽、围巾、墨镜和雪套也是必备的,因为沙子会被风吹起来,不断地飘进眼睛里。有的路段是需要从沙丘滑下去的,沙子会钻进袜子里磨脚。
这些常识林轩当然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他是逼不得已,因为在入藏之前,谁都不可能想到会有一段沙漠之旅。
很快,沙漠旅行中所有的麻烦事就接踵而至,林轩的鞋子里灌进沙子,迅速磨损了他的脚趾皮肤,令他脚疼难忍。没有水的情况下,他的嘴角长了水泡,喉咙也一直在疼,咽唾沫都疼。
“走吧,我不能死在这里,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完成!”林轩反复警告自己。有几次,他感觉双腿打颤、头昏脑胀,恨不得找个沙窝躺下来,好好地睡上一觉再走。但同时他也很清楚,在身体疲劳极限下去睡,很可能一睡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走,向前走,向前走……”每隔几分钟,他就向自己喊几声,督促自己脚步不停。
后来,他听到了一种巨大的噪音,像是直升飞机即将起飞时的螺旋桨声音,但空中又没有飞机。
“究竟是什么在响?”林轩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间,天边有一个巨大的灰色多面体结构飘过来,高度三十米左右,距离林轩的直线路程约两公里。
“是……是蜂巢结构,是蜂巢结构!!”林轩又惊又喜地叫起来。
第三百四十八章 绝望沙海
那本来是吊诡无比的结构此刻在林轩眼中竟然是如此熟悉,穷途末路之中的人,神经无比脆弱,任何心灵的慰藉,都会给他增添一些前进的动力。
林轩向空中的蜂巢结构用力挥手,随即发力狂奔,向着前方冲刺。
“喂——喂——我在这里——”他纵声大叫,干裂的嘴唇立刻渗出鲜血,舌尖尝到了血腥的味道。
满目全是黄沙,等他奔上一座沙丘时,发觉那蜂巢结构正在缓缓下降,似乎已经听到了他的呼唤声。
林轩弯着腰大喘粗气,刚刚的五分钟狂奔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气力,无法再次起步。
“那算是什么?来救我的……天降救兵吗?”他向四面看,黄沙一望无际,根本看不到任何生命迹象。。
“也许那是唯一的生路了吧?无论如何,我不能死在这片大沙漠里,像萨曼莎那样,无声无息地留在这个无法界定的空间里……”一想到萨曼莎的名字,林轩的心又像在尖锐的钉板上滚动着,痛得倒吸凉气。
萨曼莎用自己的死换来了他的生,轰然一响,粉身碎骨。
人都是贪恋生之世界、惧怕死亡地狱的,但萨曼莎做的事,已经突破了人类最大的弱点,为了爱情义无反顾赴死。
“我拿什么还给她?如果将来见到堂娜,我该怎么告诉她萨曼莎的事?”林轩捂住心口,纠结不已。
不知什么时候,大地又一次开始倾斜,林轩眼中的地平线迅速下降,将眼前的路变成了一个近四十五度的大斜坡。
他强撑精神远眺,那蜂巢结构似乎已经落地,就在正前方。
“拼了!”林轩大叫一声,尽力向前一扑,沿着斜坡骨碌碌地翻滚下去。
那斜坡的坡度仍在增加,所以林轩滚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到了最后变成沿着沙坡滑下。
正是这种诡异的地势变化,使他毫不费力地抵达了蜂巢结构落地的位置。
上天的布局真是神秘莫测,假若大地的倾斜角度相反,他自然会退回到起点,也就是那个山洞的位置,令他之前的跋涉前功尽弃,变得毫无意义。
“感谢上天的眷顾。”当他匍匐在蜂巢结构下面的时候,脑海中只回荡着这一句话。
他艰难地翻身向上看,落入眼中的是无数细小的六面体空间,只有火柴盒大小。这成千上万的“火柴盒”构成了庞大的近似球体,其直径至少在一百米左右。
这个结构的外形可以目测估计,但其重量却是无法测定的,因为它着地时轻飘飘的,蒲公英一样,似乎毫无重量,并没有陷入沙海中去。
“有人吗?有人吗?谁在里面?”林轩吐出嘴里的沙子,连续呸呸了一阵,才有力气大叫。
直觉上,他知道这结构中肯定有驾驶者——姑且称为“驾驶者”吧,因为他把蜂巢结构当成了一个巨大的球形航天器。
在人类没有征服天空和太空之前,曾造出过各种各样形状的飞行器,因为人类很早就有在空中像鸟类一样飞行的理想。
譬如,古希腊的阿尔希塔斯所制造的机械鸽、远至澳大利亚的飞去来器、中国的孔明灯和风筝等等,都是这种“飞行”思想的写照。在中国古代,有人在文学著作中逸兴遄飞地描述了飞行的理想,而且还有人设计了一些更为巨大的风筝飞行器,试图实现这种脱离大地束缚的理想,明朝的万户就设计了一种将几十支*火箭绑在椅子上,手拿风筝进行飞行的试验。在外国,15世纪时,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也曾设计过飞行器。
“如果这真的是飞行器,是何方神圣造出来的,停留在这个空间里,又有什么意义?”林轩低声地自言自语。
他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以免长睡不醒。
“有人吗?有人吗?”他伸出手,尽力向前,想触摸那蜂巢结构,但指尖已经不听使唤,无法伸展开来。
“飞行器……万户的火箭……远古时代……地球轴心……”模模糊糊中,他把因蜂巢结构而引发的各种联想混合到了一起,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只有嘴唇的焦渴、头脑里的绝望是异常清醒的。
“完了,我的生命到此结束了,这真他妈的是个悲剧!”他骂了句粗话,想大笑,但嘴唇张了张,已经无力笑出声来。
他的确由球形航天器想到了明朝的万户,那也是一个著名的“飞行”实践者。
在世界飞行器历史上,全球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是中国明朝士大夫万户。大约在15世纪末期,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四周,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两只大风筝,然后命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浮空力量飞起。很不幸,这次实验以火箭爆炸告终,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万户考虑到利用火箭推动、风筝浮空而飞向前方,这是一种巨大的思想突破,是后代“飞机”的雏形。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中国人来命名。
巧合的,林轩读过明朝详细历史,知道万户的真实故事。
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军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之后,班背得罪了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佞臣,被革去职务,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李广太知道万户和班背曾研究过“飞鸟”战车,遂命令他来为皇上造“飞鸟”。万户赶到鬼谷营救班背,但班背已被瓦剌军所杀,只留下一卷《火箭书》。万户仔细阅读《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率领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
万户天生是为“飞鸟”而生的,也为“飞鸟”而亡,这是命运强加给人的桎梏,永远不会轻易被打破。
“命运的桎梏……”林轩想到万户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这次的藏地之旅以三年前决定入藏开始、以今日败亡于诡异空间结束,那么,他岂不也是像万户那样,被命运的桎梏夺去了生命?
英雄改变命运,凡夫俗子被命运改变——这曾经是林轩奉为经典的座右铭,但这一次,他只怕在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是不是?”他在心底里问自己。
更可怕的是,他似乎已经听到了死神的诡异喘息声——“咻咻”,就响在耳边。
第三百四十九章 思想的逆流
林轩确信,自己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因为他的思想突然不受控制地想到了很多从前的事,包括刚刚入藏时的艰难开拓、在阿里地区的几个最偏僻地区行医、在组织中严格受训、在香港第一次遇见组织的领导人、在大学里快乐无忧的时光,在小学时懵懂无知的状态、在婴儿时期对这个新世纪的好奇……
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是想不到这些的,因为人的思想有自动新旧更替的功能,长大后的记忆会覆盖小时候的记忆,后来者清晰而先前者模糊。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避免,长大后一定会忘记小时候的事。一般来说,人在三岁至五岁才能有成型的连贯记忆,才能记住某些有意义的段落,至于之前的事,早就成了雪泥鸿爪般的片段图像。
这一次,林轩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婴儿时期,包括在地上爬、在大盆里冲澡、在护士的怀中啼哭……
最可怕的是,他甚至记住了自己未出生时候的事,也就是说,他看到了自己还没有到达这个世界时的一些事——世界的本来模样。
很多人曾经用电影、电视、小说描述过二十年前、四十年前、六十年前或者一百年、两百年前的事,但那些只是通过历史记录加上编剧自己的想象力得出来,把戏剧化的情节呈现给广大的观众。任何人都知道,那些光影都是虚拟构造出来的,与历史近似,但绝对不是真正的历史。
林轩忽然觉得,自己眼前看到的就是真正的历史,无论屋舍田园还是男女老少,都是以一种无比真实的面貌出现的。这些人与影视剧中的人物相似,但给林轩的感觉却是大不相同。
“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到这里来?”自始至终,林轩脑子里都回荡着这两个问题。只不过,一切事物都是浮光掠影,一直向遥远的古代延展而去。从现代社会到了近代、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民**阀混战、晚清烽烟……
林轩无法摆脱这一切,因为所有事情都像是自动发生的,根本容不得他逃避。
很快,他就看到了逆行着的明、元、宋、唐、汉、秦、战国、春秋、半原始社会,再向前,他能看到的只是大片大片的荒原大漠,千百里没有一丝人烟。
历史到了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刻,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仿佛到了异星球一般,所有植物、动物都叫不出名字,各处的山川河流也面目迥异。
林轩大喊:“停住!停住!我不想看这样的世界!”
他的声音一出口,就被急速运行的时间之流稀释开来,变得无声无息。
“时间的逆流……这就是时间的逆流!”一瞬间,他明白了自己身在何处。
这是时间的逆流,也是思想的逆流,是一种只存在于人类科学家幻想中的思维穿越时空状态,与身体穿越时空近似,但速度更快,可以达到的范围更遥远。毕竟,身体穿越之后,是有形体、有呼吸的一种生命状态,而思想穿越,则是瞬息万变、白驹过隙一样的过程,根本不用考虑**的生存需要。
科学家说过,思想的逆流没有尽头,宇宙生命起源有多远,思想就能到达多远。
林轩记起了《管子??禁藏》中所说的话: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人类在河流中逆向前进,是一种与大自然的对抗,与顺流而下的大水相悖。相当初,很多有思想的古人在每一个时代都会刻意逆流而上,需找水源尽头,就像他们勇于探索大自然的起源一样。
真正的勇者和智者,都是善于追本溯源的,因为他们对生命本身都充满了正向的质疑。正如古人所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中,只有找到自己的来处,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古人如此,现代人亦如此,而林轩以及组织中的极少数人,正是这种勇者、智者的代表人物。
在失去知觉之前的那一刻,林轩感觉自己已经到了不可能更远的远古时代,地球已经蜕变为光秃秃的荒丘,毫无生命迹象,天空中浮云飘荡,承载着无数长袖善舞的神仙。
“远古神话中的人……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大禹治水……”那些神话传说是人人自小就学过的,但即使是最有想象力的小说家也无法创造出在这个诸神君临的年代生存的情节。
“我回不去了!”林轩这样告诉自己,随即在一种剧烈的眩晕中失去了知觉。
“我在哪里?”从昏迷到清醒的间隔极为短暂,林轩仿佛打了个盹,一激灵之后就睁开了眼睛。
刹那间,他看到了自己最想看见的一个人,但同时,他很清醒、很理智地告诉自己:“这不可能是真的!”
他看见的,就是日思夜想的堂娜,那个来自俄罗斯的女间谍。
堂娜站在十步之外,背对着林轩,正在远眺。她的腰肢依旧纤细,双腿修长,婷婷玉立,仿佛世外仙子一般。
在林轩心目中,堂娜从内心到外表完美无比,在他所认识的女孩子中无人能及。
“堂娜。”林轩低声呼唤。
自从堂娜消失在鬼湖,他曾无数次在梦中见她,而这一次的情形,也像是旧梦的翻版。
堂娜浑身一震,随即转身,披在肩上的金黄的发急速地甩起来,仿佛是打散了一道金色的瀑布。
林轩看到了堂娜的脸,看到了那张脸上浮着的惘然与无奈。
“你醒了?”堂娜低声问。
“你是——你是……”林轩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有太多事想问,但又不知从何问起。
“不要说话,让这一刻变得再长久一些。”堂娜说。
她没有向林轩走过来,而是隔着十步距离,怔怔地站着。
林轩仍然清晰记得鬼湖一战中,堂娜纵身投入湖水裂缝中的那一刻。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愿意代替堂娜去冒死一跃,用自己的生命换对方的安宁。
世间万事,没有如果。在真实的三维世界中,一切事件的发展都是不可逆的,正如俗语所说“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那么,在四维乃至多维的世界中,真正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至今,无人可知,知之者都已经完全消失在曾经的三维世界中了。
第三百五十章 蝴蝶效应
林轩看见堂娜背后的情景,仿佛有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斜着立在那里,窗外全是白色的浮云。
他坐起来,向两边看,百步之外,全是稍微倾斜的玻璃窗,头顶、脚下竟然也是玻璃窗。这样看来,他们竟然是在一个巨大的六角形玻璃体之内。而且,这玻璃球体是完全飘浮在空中的,不知是受何种力量驱动,平衡而稳定,如在平地上一样。
林轩记得,昏迷之前,自己倒在蜂巢结构的下面,这奇异的六面玻璃球体与蜂巢结构近似,不知道中间有什么联系。
他向前走,堂娜犹豫了一下,也迎面走来,两人相遇,各自张开手臂,给了对方一个无声的拥抱。
林轩感觉堂娜的身体是绝对真实的,带着体温和香气,如一只温驯的羊羔。
“真希望这是真的。”他喃喃低语。
“这就是真的。”堂娜声调随低,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为什么这样说?这本来就是一个不着边际的梦,不是吗?”林轩苦笑着问。
在梦中,他曾经无数次这样问,然后在梦醒后空留怅惘。
“这不是梦。”堂娜坚定地回答。
林轩无法理解堂娜的话,当然,在某些梦中,堂娜也曾坚定地表示“这不是梦”。
痴情做梦、痴人说梦,当然也只有情痴才会相信梦是真的。林轩也愿意相信这不是梦,但不是梦又是什么?
“林轩,你真的以为这是梦吗?不,我是我,你是你,除了所处的环境无法简单解释以外,其它都是真实的。”堂娜说,“我第一次到达这里的时候,也以为是梦,但很快就意识到,这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只不过已经超越了地球人的知识范畴。”
堂娜轻轻后退,离开了林轩的怀抱。
林轩急切地伸手,勾住了堂娜的手指,生怕她如腾空的氢气球一样,一撒开手,就无法再次握住。
堂娜会意地一笑,反手一握,两人紧紧拉住了手。
“这一次,你放心,没有什么力量再能分开我们了。”她说。
林轩的心一痛,瞬间想到,同样的话在梦中已经重复了无数次。说着“不分手不分手”,但谁又能阻挡上天的力量?梦要醒的时候,再多留一分一秒都不可能。
“我们是在一个巨大的蜂巢结构中,每一个小的六面体与其它六个六面体对接,中间没有任何缝隙。我曾长时间研究过‘蜂巢宇宙’的理论,事实证明,这里就是人类长久以来探索、论证、研究、搜寻的‘蜂巢宇宙’。这地方不在天上,不在地底,也不在水中,而是存在于人类的多维时空当中。”堂娜说。
林轩点头,表示理解“蜂巢宇宙”的理论模型。
“这就像一组程序的表面运行模式与内部操控界面,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异彩纷呈的种种面貌,实际是由内部简洁、条理、有秩序的程序指令来控制。无论表面如何变化,内部永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会失控混乱。林轩,我们目前所在的,就是宇宙的内部。唯一遗憾的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一维度、哪一宇宙之中,也不知道自己如果在这里做些什么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原先所处的那个表面世界。”堂娜一边说,一边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林轩能够理解堂娜说的话,因为那些话所表达的意思正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在物理学中,这被看成是一种所谓的“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在哲学理论中,曾很明确地指出,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而在巨大、深远、复杂的变数中,好的开头并不代表好的结束,一切都成了多元未知数的复杂状态。
所以,林轩明白萨曼莎在说什么。
“在鬼湖发生了什么?在那蓝色的立体海洋中又发生了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