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伏藏师-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出答案,在这里,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出答案……我感到你的思想已经像飞鹰一样穿行在历史的云层之中……你只需要集中精神,看着这些古字,告诉我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答案?我相信线索就在其中……”

    “父亲,是父亲!”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远处,千鹰翔集,同时穿越云层,把大块的白云搅散。

    白云是没有形体的,随散随聚,随聚随散。

    他感觉,自己的思想的确如苍鹰一样,在云海中上下翻飞。苍鹰不会无目的乱飞,飞得越高,看得越远,俯冲之时也更具有雷霆万钧的力量。

    “把答案找出来,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地球轴心的起源与毁灭?告诉我们,一定要告诉我们,这一点非常重要。”父亲说。

    他抛下手里的竹简,又抓起一把,向云中扔去。

    在他看来,所有竹简要讲述的,都是地球的历史,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古老竹简上刻下的并非文字,而是一种可以解释出具体意义的图形。

    譬如最初被他捧着的那根,显示的就是长城和太阳的关系。自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修建各自国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卫京城和国君。国君即一个国家的太阳,所以那简答的一个圆、一道墙,就代表了大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战史。在大秦长城横贯华夏之前,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君主做了同样的事。

    在其中一根竹简上,他看到了巨大的三角形金字塔符号,竹简被从头向下劈开,裂缝正好穿过金字塔的中心,将三角分为两半。这应该就是代表了近代的欧洲君主征服非洲之战,可以说,现代人对于竹简文字的研究仍旧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地步,没有深层次发掘古人留在竹简上的大智慧。

    他能看懂很多东西,但暂时不明白父亲要的是什么。

    “把答案找出来,一定要找出来……”父亲焦灼地低声请求。

    他抬起头,云海深处,忽然有一道火光亮起来。火势极其猛烈,竟然将云海的一半迅速烧毁。

    现在,他看清了,自己身在一座极高的山峰尖顶上,旁边所有山峰都相形见绌。从山下爬上来已经殊为不易,要想平安下去更是一件难事。

    他低下头,在竹简中寻找,终于在其中一根上找到了答案。

    那竹简上刻着宫殿图案,下面则是传说中的“举火燎天局”。宫殿在上,火焰在下,只要火起,就会顺势向上烧,直到将一切吞噬为止。

    他把竹简举起来递给父亲,父亲脸上现出茫然的神情:“什么意思?是大火毁灭了地球轴心?不可能,地球上的火种都是上天赐予的,他又怎么会赐下这种漫天大火,再度烧毁地球轴心?”

    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由大火烧毁城垣宫殿引发的。火焰烧光了旧世界,人类才会迎来新时代。这是永远不会更改的规律,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莫不如是。

    如果把“地球轴心”也当成是一个国家来经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国家可以建立和消亡,可以兴盛发达,也可以一败涂地。那么,地球轴心的命运也会一样。

    “大结局在何处?”父亲又问。

    林轩知道父亲的想法,因为父亲一直都是希望尽快走到结局,结束眼下这一切,然后退隐林下,回归普通人的安定生活。但是,大结局永远不会来到,或者说,人类惧怕的大结局永远不会来到,即使是海啸、山崩和地震之类的极端灾难,也不会引发全球毁灭。

    “大结局只在该来的时候来——”这就是唯一的答案。

    他无法用语言告诉父亲,但那根竹简已经代表了一切。

    此刻,林轩的感觉非常奇怪,因为很少有人能开启自己三岁之前的隐藏记忆。

    现代科学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婴儿大脑皮层的额叶尚未发展成熟,所以无法留下深刻记忆;也有人认为婴儿主要运用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的功能较差;还有人认为,婴儿与年龄大的儿童和成人对信息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婴儿采用非言语的编码方式,年龄大的儿童和成人采用言语编码方式,这两套编码方式与提取方式之间不匹配,造成婴儿期存储的信息提取困难,导致婴儿期记忆缺失。

    无论如何,在这一刻之前,林轩没有同样的记忆。

    这就说明,在他小时候的某一天里,父亲的确是带着自己上过一座极高的山峰,那样做的意义只有父亲能解释清楚。随着他的成长,那些记忆都被隐藏,就像大多数孩子的生命历程那样。

    他低下头,慢慢理顺自己看到的内容,那上面刻的最多的就是所谓的“古字”。

    《汉书?? 艺文志》尚书类后序中说:古文《尚书》者,出于孔子壁中。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以其出于孔子壁中,故称“壁中书”。因漆写的笔画,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故又称“蝌蚪文”。这些古文,包括了庖羲氏所作的“龙书”,神农氏所作的“八穗书”,黄帝所作的“云书”,少昊氏所作的”鸾凤书“,帝喾所作的“仙人形书”,仓沮时代刻石(二十八字),唐虞时代的字形(六字),夏代的《琱戈铭》、《钩带铭》、禹篆二十字、《岣嵝碑》等不同的古文。

    除此之外,尚有所谓“奇字”一种,也就是古文中比较奇异的字,亦可能是壁中书的异体。以上所说各种古代文字,仅是史书上的记载,且久己失传,实无从稽考。纵有迹象,并称为“六国诡文”,篆势奇谲,殊难辨认。

    黄金蜘蛛彻底消亡时,给林轩留下的就是“古字”。

    那些漫天飞舞的金粉在坠落之前,排列成了很多形态各异的古字。在“古字”之中,林轩读到了很多。当然,如果黄金蜘蛛没有开启林轩三岁之前的隐藏记忆的话,古字再多,他也毫无察觉。

    “父亲,你到底在哪里?你从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逐什么?”他黯然伤神,为在记忆的时光里与父亲偶然相逢而泪眼模糊。

    “你还好吗?”堂娜冲过来。

    林轩点头:“没问题,走吧!”

    他们向山洞深处疾行,甩开骆原一段路之后,林轩才说:“我有新发现,在一些文字资料里面说,即将有一场非同寻常的大爆炸产生,一座山的内部被重构,一个大人物必须从大万字中产生,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使命需要他去承担。在这之前,他要失去最爱,断绝一切分心之途。”

    “什么是大山的重构?”堂娜变色。

    他们目前身在大山之下,如果头顶的高山有异动,只怕就要第一个遭殃。

    “目前还不清楚,但我猜所谓‘重构’一定跟雪崩、地震有关。咱们都知道,在藏地,任何时候提到‘大万字’,都应该是指冈仁波齐峰。”林轩解释。

    两人对望,都从彼此眼中发现了一线希望。

    鬼湖、极物寺都在神山俯瞰之下,古字给予林轩的提示则指向神山,似乎隐隐预示着大结局的到来。

    当然,古字告诉林轩的,远远不止这些。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只有斩断一切困扰,发愤图强,勇往直前,才能做到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林轩认识许多作家、画家、编剧之类的朋友,那些人大多是把自己禁锢在偏僻闭塞的荒山古村里,以“十年磨一剑”的心态,最终一鸣惊人,飞龙在天。

    那些古字告诉他的核心句就是——“放手去做,与满天神佛争光辉”。

第四百一十七章 封路鹰阵

    两人一边交谈一边前行,山洞曲折盘旋,越来越狭隘。

    “怎么感觉不太对劲呢?”堂娜停步,伏地听声。

    林轩靠在石壁上,调匀呼吸,辨析空气中的异常情况。

    “什么都听不到,但总是觉得前面有问题。”堂娜失望地起身,满脸都是疑惑。

    “我感觉到了,前面似乎有个很大的鹰巢,因为我闻到空气中有很多鸟类聚集在一起时的热烘烘的味道。”林轩说。

    堂娜精神一振:“有鹰巢是好事,证明我们马上就要走出大山了。”

    又过了一个转弯,前面猛然出现了一道黑色的石壁,完全封住了去路。

    堂娜骇然停步:“怎么可能这样?路被封住了?”

    那道石壁出现在五十步以外,已经将三米高、两米宽的山洞严严实实地堵死了。

    林轩也有些失望,毕竟他们一路走来,都以为这是一条通往山外的活路。如今看来,竟然误入歧途。

    “过去看看,也许还有别的办法。”林轩知道,这时候必须给堂娜信心,否则对方就会因心力交瘁而崩溃。

    堂娜摇头:“过去只怕也毫无意义,不如我们后退一段,看有没有岔路。”

    她靠墙坐下,手支着额头,精神几近崩溃。

    “你在这里休息一下,我过去看看。”林轩说。

    堂娜没有回应,身体一动不动。

    林轩刚向前走了十几步,身后风声大作。他向旁边闪身,骆原风驰电掣一样擦身而过,向那黑色的石壁飞奔。

    “这家伙,到底还是跟上来了!”林轩苦笑着摇头。

    骆原速度太快,到了山洞尽头,收不住步,直接撞上石壁。

    出乎意料的是,那石壁竟然动起来,随即传来一阵苍鹰聒噪声。

    林轩一怔,马上提气狂奔,到了骆原身后。

    他马上看清了,那不是一道石壁,而是一道由黑羽苍鹰连成的“鹰墙”。

    骆原受阻,后退三步,随即发力前扑,第二次撞上鹰墙。

    这些鹰是头向外、尾巴对着林轩和骆原,要害被保护住,任凭骆原去撞,仍然纹丝不动。

    “没用的,省点劲吧。”堂娜赶上来,喝止骆原。

    从最外层来看,每铺满一层就至少需要三百多只鹰,而骆原全力撞击却不能击溃鹰墙,证明前面绝对不止十几层苍鹰,这山洞的出口已经被鹰群死死塞住,单凭人力,已经无法拆解。

    活的鹰群竟然会排成这种阵势,当真是匪夷所思的事。

    正常情况下,雪山苍鹰属于半群居飞禽,根本不会以这种方式列阵,除非前面存在着某种异常状况。

    “我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堂娜苦笑,“本以为应该把这个办法留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再用,但现在如果出不了山洞,这里就是埋骨之地了。”

    她背过身去,但林轩随即制止她:“堂娜,不用费事了,我猜你的假牙中藏着一颗高能微型*,对不对?”

    堂娜点头:“对,这是我最后的秘密武器了。这颗*爆炸后的威力相当于两百公斤烈性*,能够摧毁我们能想象到的一切物体,包括飞机、大炮、潜艇之类的大型武器。现在,也许只有它能救我们逃出生天。”

    作为超级间谍,“最后杀招”是一定存在的,但那就等于是重症病人的“回光返照”。

    “不用,留着它到最关键的时刻吧。”林轩说。

    “现在岂不就是最关键的时刻?”堂娜问。

    林轩摇头:“不,我有办法驱散鹰群,但却无法想象前面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竟然能令鹰群如此列阵。”

    他回过头,向来路上眺望着。

    “你很担心?”堂娜看出了林轩的心思。

    林轩点头:“没错,有时候打穿门户反而不一定是好事,我们现在毫无底牌,只是走一步看一步,万一……万一……”

    在很多风水古籍中,只有通向九幽黄泉六道轮回之路上,才会有黑鹰阻路。换句话说,通过鹰阵,也许就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

    轮回转世是人类最无法猜度的事,那是人类生命的分水岭,一旦踏入,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另外一种生物。

    “你怕了?但我们现在没有选择。”堂娜低语。

    她靠过来,握住林轩的手。

    两人的手一样凉,似乎已经被困境磨掉了仅存的温度。

    “我也怕。”堂娜的头倚在林轩肩膀上,“但我却不想死在这里,外面也许是个光景美好的艳阳天,对吗?”

    他们完全忽视了骆原的存在,只沉浸在缠绵忧伤的二人世界里。

    良久之后,林轩轻轻推开堂娜:“你退到拐角后面去,没有我的招呼,千万不要过来。”

    堂娜很听话,迅速后退,藏身于拐角之后。

    “我不管你想做什么,现在我来打开鹰阵,你最好不要节外生枝。”林轩盯着骆原,低声告诫。

    骆原表情僵硬,慢慢点头。

    林轩忽然想起很久之前在极物寺的事,那时候骆原动情地讲述在飞机上看到爱娃影像,那种痴狂的神情仍然历历在目。从那时到现在,发生了很多事,死了很多人,情节千曲百折,终于走到了尘埃落定的现在。

    “大家在这里同行,就是一种缘分,我希望把一切都变成美好的回忆,而不是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战斗。”他向骆原伸出右手。

    骆原迟疑了一下,也伸过手来,与他轻轻一握。

    “你退后,我来打开鹰阵。”林轩说。

    骆原蹒跚后退,离开了刚刚停止骚动的鹰阵。

    林轩记得“北风和南风戏弄砍柴人”的寓言故事,北风试图用强风、蛮力逼着砍柴人脱掉外套,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南风则是用日照、温暖出手,使得砍柴人在汗流浃背的情况下,自动脱掉了外套。

    现在,林轩借鉴了寓言故事里南风的做法,只要有足够的温度,鹰阵自散。

    他把双掌平贴在鹰阵右侧的石壁上,缓缓运功发力,将热量沿着石壁送入鹰阵,波及范围深达十米。几分钟后,鹰阵骚动加剧,聒噪声越来越响,最外面的一层苍鹰退出鹰阵,拍打着翅膀乱飞。

    接下来,至少有十层鹰阵在林轩的火热掌力下土崩瓦解。

    林轩一鼓作气,掌心热气如长虹贯日一般,一直射向鹰阵深处,直至所有苍鹰忍受不了热气袭击而四散逃离,山洞重新变得畅通无阻。

    现在,二十步之外露出了一个扁圆形的洞口,最宽处约十米,最高处约三米。

    林轩大步向前,走到洞口边缘向外望,立刻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奇景。

    洞口之外是壁立万仞的悬崖,正对面则是一个直径至少有五十米的透明圆球。圆球里应该充满了清水,水中又藏着一座连绵不断的黑色大山。洞口到圆球的距离差不多有两百步,位于圆球的斜上方,所以林轩看圆球时,是向斜下方俯瞰,看得清清楚楚。

    圆球的顶上有着两根透明的管道,一根从上向下灌入清水,一根则从下向上输出白色雾气。

    此刻的情形,他们就像钻进了一个球形山体的内部,洞口开辟于山体的内壁,而那圆球则是山体中间藏着的一个篮球,两者既自成体系,又互有联系。

    现在,从洞口中逃逸出去的几千只苍鹰正绕着那透明圆球上下翻飞。

    林轩看懂了:“这里是绝路,而非出口。”

    之前,他们一直沿着这条通往地球轴心的路前进,此刻终于抵达尽头。如果不能原路返回,此地就是他们永久的葬身之所。

第四百一十八章 半空直路

    当然,就算看清了眼前的每一件事物,林轩也无法说清自己究竟到达了一个什么地方。

    “这里会是地球轴心吗?”他不禁喃喃自问。

    “外面什么情况?”堂娜远远地叫起来。

    林轩招手,示意堂娜过来看,同时他又探头向下望。大概在百米深处,悬崖出现了一道向前的弧形延展。同样,当他向上望的时候,也是在百米高处,悬崖向前探出。以他的体能,是能够到达悬崖最下面去看个究竟的,但他不确定那样做有没有意义。

    堂娜到达洞口,屏息观看,久久没有出声。

    林轩深吸了一口气,背靠石壁,脑子里急速运转:“后退是不可能的,向前会怎么样?那向上的管道有没有出口?出口在何处?是不是可以当做逃生通道?”

    两人心有灵犀,堂娜突然开口:“你看,那雾气的出口相当宽阔,相当于一根巨大的烟囱,那里可能是唯一的生路。以你我的体能,是不是能够沿着石壁攀援上去?”

    她将半个身子探出洞口,斜向上望,嘴唇噏动,默默计算着距离。

    “很难,但是可以一试。”林轩回答。

    “尤其是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需要悬空向前移动近百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蒸汽的推动力上升,但那太难了,不知需要多少个巧合的环节……”堂娜摇头,慢慢地缩回身。

    两人对视一眼,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绝望。

    “再想想,不要轻举妄动。”林轩说。

    堂娜点头:“是啊,在这种环境里,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了。”

    他们由洞口出去的话,选择向下或者向上有着天壤之别。假如选择下行,则距离顶部的雾气管道成为双倍距离,再想向上就难上加难了。

    “还从未遇到过这种困境呢!”堂娜自嘲地苦笑。

    两人并排着坐下,背靠石壁,暂时休憩。

    “在很多时候‘人定胜天’是对的,但现在,面对这种鬼斧神工般的空间形态,人类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林轩感叹。

    “我们会死吗?”堂娜绝望地笑着,头靠过来,枕在林轩肩上。

    “不会。”林轩回答。

    “为什么?”堂娜闭上眼,沉沉地问。

    “死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你我这种受过最严苛野外求生训练的人而言。听说过‘淹不死的人’那个寓言故事吗?”林轩问。

    堂娜笑起来:“听过,一个游泳健将自杀的故事,对吗?”

    在那个寓言中,一个万念俱灰的游泳健将企图溺水自杀,但他反复自杀了一百次,都是在弥留状态下突然焕发了游泳技能,迅速浮上水面,逃离死神钩镰。

    在特种兵训练中,教官们采取各种方式,把“活下去”这种信念深深地植入队员的心理最深层,让队员们永远充满求生的**。所以,除非是用剧烈的外力作用杀死他们,否则的话,他们的生命长度会超过大部分平民。

    不知何时,堂娜睡去了。

    林轩低头看,堂娜睫毛上垂着两滴晶莹的泪珠,如两颗水晶珠一样闪闪发光。在睡梦中,堂娜脸上渐渐浮出了恬淡纯洁的笑容,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无欲无求,无忧无虑。毫无疑问,堂娜是俄罗斯女孩中的万里无一的美人,既有欧洲女孩的刚毅果敢,又有亚洲女孩的柔美灵秀,外貌与性情几乎是毫无瑕疵。

    如果是在风平浪静、歌舞升平的城市中,她这样的女孩子一定会成为千万男人注目的焦点。

    林轩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一幕非常熟悉。

    他记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唯一暗恋过的女孩子正是堂娜的模样。依稀记得,在一次山地夏令营之中,他和那女孩子被分为一组,半夜执勤站岗。那女孩子也是不知不觉睡着了,靠在他肩上,一觉甜睡,直到天明。

    恍惚中,他把此刻的堂娜当成了少年时的女孩,心里甜丝丝的,浑然忘记了身外绝境。

    在那个夏夜里,头顶是银河星光,身边是流萤飞舞,一切都如梦幻般美好。以至于就算过去了这么多年,一想到那个夏夜,他的心还是被迅速地触动,那种少年时朦朦胧胧的爱意清晰如同昨晚。

    人的思想不受时空限制,瞬息千里,刹那千年,所以林轩的心此刻被淡淡的幸福、伤感交织充满着,渐渐地带着微笑睡去。

    “轰隆轰隆轰隆”,这种巨大的响声偶然出现在林轩梦里,不知是雷声还是地震,但他太累了,连睁眼看看的力气都没有。在梦里,他依旧惦记着“大杀器”给这世界带来的终极伤害,但这件事是他无法决定的。

    “即使是超人,也有无法达成的使命,更何况是我们?”只有在梦里,他才会出现消极懈怠的负面情绪。

    “与心爱的人共存亡,岂非是最好的结局?”在梦里,他也会这么想。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里就是地球的尽头,也是生命的尽头。”有个声音告诉他。这应该就是他的心声。

    “死是最难的,也是最容易的,只在你一转念之间。”那声音接着说,“万丈悬崖,一跃而下,就可以了。还记得有首歌中唱的吗——‘恨不能一夜之间白头,永不分离’?一死,就会天长地久,不再受任何煎熬折磨了,不是吗?”

    林轩突然惊醒,因为他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负面情绪正在冒头。如果任由这种情绪控制自己,将会自取灭亡。

    就在半睡半醒之间,他意识到身外的情形发生了某种巨大的变化,但暂时他顾及身边的堂娜,无法起身到洞口去四面观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