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伏藏师-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意中,他向侧面的舷窗一望,竟然发现飞机已经悬空,喜马拉雅山脉的绝顶出现在右下方。

    “你已经……你已经把飞机移动到空中了?”林轩大吃一惊,猛地站起来,跨到舷窗边,向外望着。

    的确,飞机已经无声地平移到空中,高出地面至少有三十米,既不能一跃而下,也不够拉开降落伞的距离,他这一次实实在在地被置于“骑虎难下”的困境中。

第五百三十五章 亚丁湾事件

    “没错。”魔术师冷冷地回答。

    林轩的心猛地一沉,因为魔术师接下来要做的是挟带这架飞机撞向那乌云笼罩的山头,也即是异世界的开放入口。这一撞,必定是石破天惊、粉身碎骨的一击,没有人能从飞机残骸中生存下来,更何况在那个两世界交汇之处发生爆炸,碎片飞向何处尚未可知。很可能,两个人就从此尸骨无存,不知下落。

    “你怕了?”魔术师问。

    林轩靠着舷窗摇头:“不,只要是能为这个世界谋取福利、消弭祸患的事,即使你不去做,我也会做。”

    魔术师冷笑:“是啊,现在这世界,像我们一样甘于奉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次,如果我们同时毁灭,也许是这世界的巨大损失。”

    林轩向前望,飞机正向着那乌云笼罩的山头缓缓前进。

    “那里就是永恒的归宿。”魔术师冷冷地长叹。

    “这一击,结果如何?”林轩问。

    “我不知道,但至少可以延缓那异世界入口继续扩大,为我们这个世界争取一些时间,就像之前的亚丁湾事件一样,效果如何,无法评估,但总的来看,是产生了一些作用,把企图打通两个世界的那通道给暂时封闭起来了。”魔术师回答。

    林轩听到对方提及“亚丁湾事件”,顿时有醍醐灌顶、大梦初醒的感觉,立刻明白了魔术师要做的事究竟含有什么意义。

    “我懂了。”他说。

    “你真的懂了?”魔术师问。

    林轩站直,向魔术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终于知道了,其实世界上存在太多像你一样的无名英雄,为了世界和平而战,不求名利,只求心安。”

    魔术师脸上忽然有了微笑,但随即摇头:“我不是英雄,我知道自己其实是一名隐藏在红尘俗世中的伏藏师,只为了这一战而来到这世界上。最初,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神乎其神的魔术师,直到参加了亚丁湾一战,才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也可以说,是亚丁湾一战开启了我内心深藏的伏藏,才有了今日慷慨赴死的觉悟。”

    林轩点头,心中对魔术师充满了由衷的钦佩。

    亚丁湾事件的整个过程如下:

    2010年11月14号开始至15号上午11时,亚丁湾连续发生62次地震。其中2。5级到4。5级的地震41次,其中大部分是4。0级左右,另外5。0级以上的地震共10次。此次事件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派遣海军舰艇前往事发地点进行相关调查,理由基本都是打击索马里海盗。据公开资料显示,索马里海盗总计人数千人左右,造成年损失约为1亿美元,但各国出动军舰部队的费用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所以,此举非同寻常。

    世界各地关于“亚丁湾星门”的传言已经传了两年多,早在2008年12月,在一个著名网站上出现了一系列署名sorcha faal的文章,讨论亚丁湾的军事行动与ufo、圣经故事、美苏冷战等一些传统的阴谋论话题的联系。这些文章中已经出现了“星门”这个词。作者明确告诉读者,聚集在亚丁湾的各国海军并非针对索马里海盗,而是为了对抗隐藏在“星门”背后的“观察者”(watcher)。所谓的“观察者”是一种在科幻文学、动漫、影视中经常出现的外星生物。

    这位sorcha faal自称是一位俄罗斯女学者,在很多网站发表过许多涉及神秘现象的文章,拥有众多粉丝。其真实身份是美国电脑程序员david booth的网络化名,一直活跃于网络,传播着“恐慌与无助的情绪”。

    她的主要观点是:“亚丁湾的地震是由于传说中的‘星际之门’开启引起的,星际之门通往异世界,此门打开,异世界的种种洪荒怪兽、异形、外星种族将会涌出海面,进入人类世界,展开无法抵抗的疯狂杀戮,引发地球人类的新一*毁灭。”

    sorcha faal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谷歌新闻、科学美国人等权威网站上当时对一位法国女天文学家自杀未遂的新闻报道,声称“自杀未遂”没多久,女科学家的实验室就被一场大火烧毁。随后,更是耸人听闻地宣称女科学家并非自杀,而是被强制注射了安眠药,在陷入昏迷前一秒还在高喊“地球必须被警告”。这篇文章被作为“证据”之一,用来证明作者“地球正在受到威胁”的观点。

    她还说,各国舰队汇聚亚丁湾之后,最新的武器装备同期抵达,对可能存在的“星际之门”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终于封锁了那道“星际之门”,成功地捍卫了地球的和平安宁。

    该理论在互联网上发布后,引起了各国网迷的巨大反响,该帖子的浏览量到达了16亿次,轰动一时,三年不衰。

    事实上,稍有头脑的人都能分析得清清楚楚——全世界各国派出了足以横扫非洲大陆的军舰去打一千多人手拿rpg7和ak47的索马里海盗,这怎么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各国因为星际之门的出现而不得不放下人类矛盾,共同对抗异世界来的怪物。

    2010年11月15日,也就是亚丁湾事件稍稍平息后的四十八小时内,美国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称发现了一个5000万光年以外的年仅31岁的宇宙黑洞。为什么nasa会面向全球这么正式的发通告,其实是为了吸引世人的目光,想隐瞒的是15号亚丁湾60多次4级以上地震,据说所有地震源于星际之门开启时的能量释放。

    一位美国海岸防守队特殊行动小组的前指挥官亚伦??麦克勒姆透露,他属于“神经控制试验计划第三代成员”,曾服务于一个称为“星门计划”的绝对机密项目中。这个星门在远古时代就曾经开启过,美国总统也承认星门的事实,一直到2010年1月5日,北约、欧盟、俄罗斯、日本还有美国的几百艘舰艇在亚丁湾驻扎,这一切并不是因为恐怖组织,而是为了联手开启一个星际之门。这个星门代号为“蓝月亮”,从2009年12月31日开始星门计划组织就开始用earth grid能量体为这个星门的开启进行能量输入。所谓的“星门”是一个磁场通道,是一个可以连接宇宙中的其它空间的通道,可出可进。由于相关人员担心星门中出来有威胁的外星生物。所以,各国紧急调遣了足以毁灭半个地球的战舰以为出入亚丁湾的船只护航的和打击索马里海盗为目的进驻亚丁湾。

    近年来,很多专家试图从科学上将“星际之门”解释为虫洞。

    在物理学上,虫洞最早是一个广义相对论的概念,是指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时空不同区域的狭窄隧道。根据理论假设,物质有可能能够通过虫洞实现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时间旅行。但是,直到今天,科学家还没有观测到虫洞存在的证据。所有关于虫洞是否存在、产生条件、有何性质、能否进行时空旅行等方面的推测,都只是理论假设。

    2010年5月,霍金在接受探索频道访问时,谈到了他关于虫洞问题的一些观点。霍金认为,虫洞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但是非常小,比分子甚至原子还小,而且处在不断消失和形成过程中。膨胀的虫洞会出现辐射的“反馈作用”,原理类似于声音进入麦克风,经过扩音器放大,形成环路,造成一个尖利的噪声(很多会场和舞台的麦克风离音箱过近时,有时会出现这一现象)。辐射也是如此,经过环路放大,形成强劲的反馈,最终摧毁虫洞。霍金通过这个例子表达了他的观点——用虫洞进行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用虫洞进行空间旅行,同样并不现实。

    专家试着推演,要形成能够通过一个人或一艘飞船的虫洞,理论上讲,需要一种具有负质量的奇异物质;或者长度贯穿整个宇宙、引力像黑洞一样强大、却比原子还细的宇宙弦;或者半径在1光年以上的黑洞。太小的黑洞所形成的虫洞,会受到穿过其中的物质的微扰,迅速关闭。至少要这个尺度的黑洞形成的虫洞,才能扛得住人体大小的能量扰动。可惜,前两者仅仅是理论上存在的概念,并没有在宇宙中自然存在。而最后一种,要形成一个半径为1光年以上的黑洞,至少要砸进去100亿亿个地球,或是10万亿个太阳才能做到。而且这个黑洞比整个太阳系还要大得多,怎么可能存在于亚丁湾这片“小小的”水域?

    各方专家众说纷纭,各种理论也自相矛盾。当然,因为这里面存在太多政治因素,遂导致官方的报道遮遮掩掩、欲盖弥彰,令民众的情绪更为恐慌。

    也就是说,亚丁湾事件根本没有一个最终定论,一切都来于无形,去于无影。各国官媒当然希望随着该事件的冷却,“星门”也逐渐被人遗忘,成为只有上层人物才知道的绝密资料。可惜,事与愿违,互联网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全球七十亿人口几乎全都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将各地的碎片消息拼凑起来,逐渐还原了“亚丁湾事件”的真相。

    真相很残酷,但民众愿意看到真相,成为地球的捍卫者;不想被蒙在鼓里,成为无辜的牺牲者。

    林轩很清楚,现在魔术师提及的“亚丁湾事件”,则是基于另外一大批“暗黑者、异术师”们所做的超级大事,与政府、国家、军队、民众所知的新闻版本完全不同。

第五百三十六章 焚书坑儒事件

    在星际之门的战斗中,到处都不可能缺失异术师们的身影。

    能力越高,责任越大,保护地球是每一个异术师的天生职责。能力大的人必须冲在前面,能力小的人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承担起自己应负的使命。

    林轩知道,组织中有几位重残的前辈都是在“亚丁湾事件”中受的伤,其中一人半边身子都被整齐地熔化掉,但仍然坚强地活了下来。

    可以说,“亚丁湾事件”就是人类的噩梦。

    从那些前辈亲口述说的笔录中,林轩知道了改事件的一部分真相:星际之门打开,异世界与现实世界成为物理学中连通器的两端,各种能量、生物、空气、水源都融合在一起。这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最大胆的创举,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思想意识的最终觉醒。

    航天科学家经常提到要殖民外星球,把越来越多的人类转移到外太空去,以减少地球的负担,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不过,那物理空间上的转移并非唯一办法,星际之门会让这种“转移”变成轻而易举的事。

    当科技发展到能够打开星际之门的时候,类似事件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本来,林轩以为“亚丁湾事件”已经划上了一个不算完美的句号,至少在几年内,“星际之门”不再困扰各国首脑。现在看来,那事件只是一个开始,很多从前以为相当遥远的地球灾难已经缓缓拉开序幕。

    在这些前所未有、前所未见的大灾难面前,51地球、组织、五角大楼特攻队、华裔龙组、英国00间谍组织、法国猎豹联盟等等异术师机构,全都将首当其冲,或者成为炮灰,永远沉沦地狱;或者一战成名,功绩永标青史。

    “异世界是完全陌生的,人类已知的任何定理、模式、论点、真理都被颠覆,甚至那世界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有时间、有空间、有生物的模式,而是一种虚无和全有的状态。我无法形容,但我却看到了。我只能这么说,当我们阅读古代典籍中描述仙界、魔界、天界、神界的段落时,书中看到的一切都会在异世界里出现。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人类上古典籍中记载的就是真实存在的异世界。如果没有秦朝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大概我们就能从所有古书中找到更多线索。所以说,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甚至怀疑,秦始皇是异世界生物的后代,为了隐藏自己的不光彩来历,才进行了大规模的‘焚书坑儒’事件,毁灭文字和笔记,消弭一切罪证。”魔术师说。

    在这种时刻,普通人听到这些匪夷所思的言论时,也许会问:“你是从何处得知这些事件真相的?”

    林轩则不会,因为他知道,像魔术师这一类超高明的异术师,绝对不会臆造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来哗众取宠。异术师一生都在修行悟道,个人的时间非常珍贵,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会拿来浪费。当然,异术师的修行过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是他们日夜勤修,不敢放松的原因之一,否则一曝十寒,终无建树。

    “那种言论,自汉唐之后早就有了。”林轩回应。

    魔术师点头:“是啊,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不知道葬送了多少传奇人物、上古神术。那对于异术界而言,是巨大的损失;对于地球人类文明进程来说,则等于是惨无人道的腰斩之刑。”

    “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此即为“坑儒”。

    在“焚书”事件中,最重要的是一本方士的《道经》,此道经非现在的老子道德经。目前,此经唯留十六字,十六字心传,即《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所载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荀子??解蔽篇》中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在“坑儒”事件中,最主要是针对方士。

    彼时,有方士大胆进言:“长生非始皇帝所能修成,长生也非是小小丹药所能达到。己心不净,何以修行?何以长生?人人本有长生草,己心不净,田园荒芜,何以种得长生。海外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不过是人身三大丹田,外求何处求?”

    同时,方士接近秦始皇的目的,不是要炼药寻丹,乃是要传《道经》于天下。秦始皇恼羞成怒,认为方士们在耍弄自己。于是,先焚道经,后坑方士。

    方士与《道经》,就是秦始皇时代最高明的智者,他们掌控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考古学家进一步猜测,方士就是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幕后高手,正是他们提高了秦**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水平,遂令秦军在战国乱世中一举夺得天下。

    没有人愿意白白付出,方士所做的,是要秦始皇相信他们的能力,借此掌控秦始皇,趁机掌控天下,将天下作为“布道”的场所。

    他们没有想到,秦始皇也会胆大妄为“逆袭”,导致全军覆没,其理论书籍也被焚烧殆尽,其“道”毁灭于烈焰腾飞之中。

    人类发展的历史大同小异,即使是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里,也有着相同的事同步发生着。

    比如伟大的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他于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直到1992年,罗马教皇才宣布为布鲁诺平反。

    这,岂不就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焚书坑儒”?

    同理,尼采说过这样一一句话:“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那句话出现在《尼采选集》,慕尼黑1978版,第2卷第429页。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尼采的这句话是也是印证了“焚书坑儒”与“永生布道”之间的辩证关系,预言着人类的未来。

    他还写下了另外一首诗,即著名的——“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这首诗似乎表达了布道者用“死”来警示世人的决心和勇气,凡人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爱”和“死亡”,而布道者就用“死亡”来唤醒世人心中隐藏的良知。

    那么,在全球三大宗教中,也有一位圣人正是用“死亡”和“复活”来向信徒彰显神力,并带领信徒走向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综上所述,“焚书坑儒”只是中国人民的一小步,是成功前的序曲。秦始皇所犯下的暴行,正是彰显布道者神力的过程中必须流下的那第一滴血。

    “真正的神力,越被毁灭,就越被彰显。”林轩低声回应。

    他指的既是古代的“焚书坑儒”事件,又是今天的“亚丁湾事件”。

    全球舰队齐聚亚丁湾,就像前面那团乌云笼罩山头一样,把真相严密地包裹起来。只有消灭祸患,才能真正地拯救人类。

    那么,今时今日的地球之上,要想真正地干掉灾难本源,必须依靠江湖上的异术师,而不可能靠坐而论道的官僚们。

    中国古籍《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中已经讲明了这个道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魔术师举起双掌:“这一刻,我们所想的,完全一样。”

    林轩会意,也举起双掌,两人击掌三次,相视而笑。

    “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以卵击石一战’的,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见证这场战斗的。我们的组合是天生注定的,就像俞伯牙与钟子期那样,一个善于操琴,一个善于听琴,缺了其中之一,就不能留下世人永难忘却的经典。我相信,今日一战,必定能写入异术师的历史中。”魔术师微笑,挺直身子,双臂向前笔直伸着,飞机运行速度也突然加快,冲向那团乌云。

    砰的一声,右侧舷窗上突然多了一条青灰色的八爪鱼,牢牢地吸附在飞机的双层高强钢化玻璃上。

第五百三十七章 飞鱼与猫后

    飞机舷窗的玻璃强度毋庸置疑,即使是手枪子弹亦难打穿,但那八爪鱼的腹部竟然有一枚高速旋转的金色钻头,轻易就钻透了外层玻璃。

    “是51地区的人!”林轩立刻醒悟。

    由这只奇怪的八爪鱼,他想到了51地区内部一位成名已久的异术师。

    “是51地区‘非人局’高手——”魔术师一边说,一边俯身由侧面的桌脚暗处拎出了一把短颈*,回身抛给林轩,“杀了他们,别犹豫!”

    林轩的确有些犹豫,虽然接枪在手,但心里却毫无杀机。

    “飞鱼”韦拔隶属于51地区“非人局”,该机构内的成员全都是有着独立思维、独特战斗模式的高手。

    之所以用“非人”命名,是说其内部成员全都有部分人性泯灭,性格之中掺杂着某种特殊的因子。

    林轩知道,“飞鱼”韦拔还有一个搭档,擅长以猫须杀人,名为“猫后”,与世间最伟大的音乐家“猫王”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相对应。这两个人一直是同时出现,同时做科学研究,同时杀人。

    现在,双方还不是敌我矛盾,而是可以调和、能够合作的。至少,所有人的共同敌人应该是那乌云中包裹的“核”。

    啪的一声,舷窗上嵌着的内层玻璃产生了枝状裂纹,那八爪鱼随即穿透玻璃进入,先下一落,牢牢地吸住飞机内壁。

    这东西看似与真实的章鱼无异,实际却是精钢打造,八条触须比真实鱼类更灵活。

    林轩一步跨到窗前,看到八爪鱼尾巴后面拖着一条直径三毫米的钢线,钢线的另一头连在一个身材瘦长的男子手中。那男子本来站在雪地上,八爪鱼突破舷窗后,他按下手腕上的开关,钢线回收,他就凌空拔起,飞向舷窗。

    飞机升起的高度仅有三十米至四十米,所以那男子可以轻而易举地飞上来。

    以林轩的枪法和实力,只要牢牢地把住窗口,就能把飞上来的男子一枪轰掉脑袋。

    “杀了他,杀了他,别犹豫了!”魔术师继续大叫。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机舱内突然响起了一声尖锐的猫叫,一个纤细的影子嗖的一声从林轩身边掠过,将他手中的*夺去。

    当然,林轩如果有意杀人的话,一瞬间就能射中对方,绝不会连枪都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