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佳肴记-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人们便马上知道她的意思,根本不用什么多余的吩咐。

    宋氏进屋后,江氏和程氏也想带着人进去。可惜王嬷嬷站在门口,愣是把她们堵在了门外。

    “两位太太请回吧!老夫人累了,要梳洗,要换衣裳,还想歇歇。您二位在这儿,多有不便。”

    江氏微怒,却也知道王嬷嬷是宋氏最得力的人,她的意思,八成就是宋氏的意思,就算想反抗,也不敢做得太过明显。

    “王嬷嬷,正因为母亲刚回来,屋里事情多,我们才想着过来帮把手,尽尽心!”

    这个时候,最是容易打探到消息的时候,婆婆可是说了,让她们一定要尽可能的探话,打听一下宋氏到底去了哪里。

    马氏派出去的探子,都折在了半路,一个都没回来!若说这事儿不是宋氏下的手,马氏死也不信。马氏不相信,自己算计了宋氏一辈子,连她儿子都能弄死,还弄不死宋氏!她能躲过去一回,还能躲过去一辈子不成?

    其实说到底,马氏是后悔了。如果当初她能当即立断,立刻找机会要了宋氏的命,就没有后面这些事儿了。可是那时候的她,就像是着了魔一样,非要看着宋氏受尽折磨,失去一切再死去,想要好好的出一口恶气,却没有想过,事情居然有了翻盘的机会。

    所以马氏无论如何,都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了,她想除掉宋氏,却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她这次要做最充分的准备,一定要把宋氏打击到尘埃之中,让她把属于自己的东西都吐出来!

    江氏和程氏,一向以马氏的话为准则,在她们眼里,马氏才是她们的婆婆。

    “老夫人清静惯了,两位太太若真是有心,不防等老夫人休息好了以后再来。”

    王嬷嬷这话,可是一点也不过份。

    江氏和程氏对看了一眼,只得妥协。她们不敢在这个时候闹起来,万一坏了婆婆的大事,那可就不妙了。

    “也好!我们,我们就晚点再过来侍候母亲。”二人把话说得极为漂亮,转身要带着人离开。

    这时,有个穿水蓝色褙子的俏丽姑娘,从江氏身后站了出来。

    “王嬷嬷,不知道我可不可以留下来,到祖母身边尽尽孝心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八章 都砸了

    这时,有个穿水蓝色褙子的俏丽姑娘,从江氏身后站了出来。

    “王嬷嬷,不知道我可不可以留下来,到祖母身边尽尽孝心呢?”

    王嬷嬷的目光就落到了那姑娘的身上。

    她大概十五六岁的年纪,梳着一个寻常的低十字髻,戴着一支赤金掐丝坠着珍珠的蝴蝶发簪。人长得小巧秀气,五官有些像江南女子,身上的气质给人一种婉约不张扬的感觉。身材细纤,一身交领霞色烟绵的儒裙,配上水蓝色的对襟褙子,把她整个人显得更加柔弱清秀起来。

    模样一般,倒是个会打扮的。

    王嬷嬷认出了这个人。便是周玑的女儿,周佳梦,年方十五,刚刚及笄,巧的是,她只比周小米大一个月。

    王嬷嬷暗暗冷笑,又是一个长了花花肠子的!马氏的儿孙们,出息不见得有多少,心眼儿倒是一个比一个多。

    江氏听了自个儿闺女的话,不由得恍然大悟,她们这些人,在宋氏面前不得脸面,不是还有小辈人呢吗?都是孩子,宋氏总不能不给几分脸面吧?

    程氏也反应了过来,连忙把大女儿周佳欣往前推了推,意思是也留个人。

    王嬷嬷却坚定的道:“太太,小姐们请回吧!老夫人梳洗过后,会去佛堂念经,抄经,不喜欢有人在一旁,就连老奴也不敢上前打扰。”

    话说到这个份上,她们再往前凑,就有些自掉身价,不知好歹了。

    周佳梦想了一下,也没有再坚持。

    一行人碰了个不大不小的钉子,呼呼啦啦的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刻,大家都心明眼亮,谁也没去马氏那边触霉头。

    倒是江氏,回去以后跟自己女儿报怨了几句,说宋氏是什么不知好歹的。

    周佳梦坐在那儿捧着杯茶发愣,似乎根本没有听到江氏的话一样。

    江氏见了,连忙凑了过去!

    她这个女儿,自幼就是个极有主意的,脑筋也好使,主意颇多。在婆婆马氏面前,和丈夫周玑跟前,都很得连。就是公公,也很看中她这个女儿,常常抱憾,她若是个男子,必定是周家的好儿孙。

    江氏觉得,自己这辈子,在儿女这方面,就是个坎儿。她生的老大,虽是个男丁,可是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就看出不同来了。原本十分欢喜,以为能在周家站住脚的她,因为这个事儿,差点被周玑给休了!要不是周家没有休妻这一说,只怕她现在已经是个下堂妇了。

    儿子是个傻的,难道她心里就好受吗?

    要不是后来生了个灵秀的闺女,她还指不定怎么受人搓磨呢!

    都说这女人,只有有儿子,才算是有依靠。

    可是她都多大岁数了?还能再生不成?大儿子那边,江氏是指望不上了,只盼着他别发病,好好的,她就谢天谢地了。她所有的指望,都放在了闺女那里,只盼着她能找个好婆家,也让自己跟着扬眉吐气一回。

    江氏对女儿,有种近乎于执着到了疯狂的信任和疼爱。这会儿她见女儿一副低头沉思,像是在谋划着什么的样子,心里顿时期待起来。

    这府里争权夺势的局面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婆婆争的是名,是一口气,她又何尝不是?

    她没能生出儿子来,二房就生出来了?一口气生了四个丫头片子,绑在一块还没她的女儿精贵,也敢想要处处压她一头。

    不过这话,江氏也只敢想想,并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

    一来,宋氏是正室,是生过嫡长子,嫡长女的,即便是死了儿子,从规矩上说,长房这个名头也轮不到他们。

    二来,眼前大敌当前,要是让婆婆知道了她的小心思,还不得骂死她?

    江氏自以为聪明,孰不知她的那点小心思,早就被人看去了。

    “娘,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江氏连忙问道:“怎么,怎么不对?”

    周佳梦觉得,有些事跟自己娘说不清楚。她娘看着挺精明的,其实是小算盘打得响,大事上糊涂。有些话,跟她说了还不如不说,她是个兜不住事的人,心里想了什么,都明明白白的写在脸上,让人几眼就看了个分明。

    与其跟她细说详情,不如提点她几句。

    “娘,我觉得眼下情况不太对!你与其事事顺着西跨院那位,不如按兵不动,观察一阵再说。”

    江氏愣了一下,没想到女儿会这么说。

    以前宋氏病着时,总是呆在佛堂里。荣寿堂上下都浮动着一股死气,别说公公了,就是下人们也不愿意往那里去!更别提会有小辈人去给宋氏请什么安!

    这种场面事以前他们又不是没做过,还不是没见着人,被打发了回来!

    闺女一直对婆婆敬爱有加,祖母长,祖母短的叫着。府里的人也都心明眼亮,根本不觉得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对的。

    可是现在闺女竟然称呼婆婆是“西跨院那位”,可想而知这里头的变故了。

    “你的意思是……”江氏心里直突突,觉得自己之前可能把事情想简单了。

    周佳梦点了点头,“为府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娘,您听我的,与其把所有的宝都押到一个人身上,不如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这话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

    江氏一向对女儿的眼界很是佩服的,细想想这几年宋氏的表现,越想越是心惊。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府中偏居一隅,不理世事的老夫人,开始一点点儿的渗透,开始暗地里夺权了呢?

    周佳梦摇了摇了头,她娘就是个糊涂的人,不提点她一番,她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发现老夫人的暗棋呢!

    “娘,您想想,老夫人以前身体不好,就算有心想管,只怕也腾不出那个精力来。可是她现在身子好了,还会放任府中中馈交到祖母手上吗?”

    会吗?换了是她,也不会任由一个妾独大,在府中称王称霸吧?

    周佳梦一见自己母亲的表情,就知道,母亲想明白了。

    “娘,所以我才说,咱们两边都担着,尽量两不得罪。事情到底怎么样,还有得看呢!”

    江氏若有所恩的点了点头。

    同样,程氏那边也在议论着这事儿呢。

    程氏这个人,看着是个不喜欢逞口舌之争,十分好说话的人,其实她心眼非常小,而且跟江氏比起来,程氏脑筋更活络一些。

    宋氏五年前离府的时候,瘦得皮骨头,只剩下一口气了。要不是她女儿作主把人接了出去,只怕早就交待了,哪里还有后面这些事?

    提起周婉琼,程氏不免得又要暗暗抱怨几句,自己那个小姑子,把她们都当成洪水猛兽一样的防着!根本不把娘家人当人看。

    不过,程氏也羡慕周婉琼!嫁过去几年了,就生了两个丫头片子,可是蒋家人还是当她是宝贝一样,也没纳妾。后来到底是生了儿子,在婆家的地位越来越稳。

    不像她,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可是为了讨相公欢心,还得装大度帮着他纳妾!

    程氏把自己生的女儿周佳欣和周佳颖叫到身边,对她们道:“娘说的话,你们可记得了?”

    周佳欣点头道:“娘放心,我们都记得呢!不管怎么说,我们也该叫她一声祖母的。”

    周佳颖也附和道:“娘放心,我们都记着呢!”

    程氏听了,就低低的叹了一声气。

    她生的这两个女儿,个顶个的老实,乖巧。让她们往东,她们不往西,让她们追狗,她们绝不会撵鸡!可是老实听话有什么用啊!自己倒宁愿她们有主意些,聪明一些,像那个周佳梦一样。

    那才是个适合在宅门里生活的人,适合当宗妇的人!将来不管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去,都不会被人摆布。

    可惜她自己也算是个伶俐的人,却生了两个性子软面的姑娘。

    程氏想起这些,就颇为头痛,挥手让两个女儿回屋了。

    马氏呢,正阴沉着一张脸,在屋里发脾气呢!

    左右不过是宋氏不识好歹,绝户命一类的话。

    马氏身边的赵嬷嬷,是她的陪房,对马氏一向忠心耿耿。这位赵嬷嬷是个身形消瘦,刀条脸,颧骨极高,一双眼睛里总是装着又毒又辣的目光,看起来就是十分尖酸刻薄,不好相处的人。

    赵嬷嬷深知马氏的脾气,所以早就把屋里侍候的人都撵了出去,自己一个站在马氏跟前,听她说那些她的不满意。

    马氏对宋氏的恨,由来已久,要不然也不会想尽办法算计宋氏,甚至不肯给她个痛快,要慢慢的把她折磨死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眼看着宋氏就要咽气了,偏不知道从哪里钻出了那么个疯道士,居然把她治好了!!!

    你让她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可恨的是,这五年来,她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不安和恐惧,甚至能够感受宋氏身上散发着森森恶意。

    马氏一想到自己派去的人,都折了,一个都没有回来。背后就忍不住冒起冷汗来。

    宋氏,难道还有了通天的本事不成?

    “不行!”马氏坐不住了,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对赵嬷嬷道:“换身衣裳,我去给夫人请安。”

    赵氏微讶,自家主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就低头的人啊!今儿这是怎么了?

    她不敢怠慢,连忙招呼人,去开了箱笼,打点冯氏换洗。

    冯氏换了一身素净的衣裳,又将身上的首饰退去了不少,这才往宋氏的院子里去了。

    马氏带人到了院子里,本想直接往荣寿堂里进,结果却让站在廊下的一个婆子给拦住了。

    马氏是谁啊,俨然这周府里的当家主母啊!这么多年她在周府几乎就是横着走的,去哪儿都犹入无人之境一般,谁敢拦她?

    可眼下就有人敢了!

    马氏一记刀子眼飞过去,却看到了让她魂飞魄散的一幕。

    那婆子满脸伤疤,面目无非,活脱脱一个鬼婆子!

    马氏差点摔倒,好在赵嬷嬷手明扶住了她,要不是外头挂着明晃晃的太阳,她还以为自己活见鬼了。

    “你……你!”马氏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赵嬷嬷发难道:“好个大胆的奴才,这般模样,也敢出来行走?来人啊,把她给我押下去。”

    满院子人没有一个动的。

    就在这时,王嬷嬷从荣寿堂里走了出来。

    “哟,好大的威风啊!”王嬷嬷站在廊下,无不嘲讽的道:“哟,我当是谁呢!姨奶奶,您来,可是有什么事吗?”

    姨奶奶?这阖府上下,谁不尊称她一声夫人!

    马氏差点吐出血来!

    “你,你……”

    王嬷嬷便问,“怎么,我叫错了?”

    马氏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捏着帕子的手却不由得微微抖着。

    哪里有错!

    她不过是个妾,根本担不起夫人这个名头。底下人这么叫,也不过是想讨好她罢了。要真论起来,她可不就是个姨奶奶嘛!

    “知道夫人回府,我特意来给夫人请安,还请王嬷嬷给通报一声。”她是来刺探情况的的,不是来斗气的。

    王嬷嬷只道:“真不巧。老夫人舟车劳顿,回来略微收拾一下就休息了。姨奶奶要想给老夫人请安,怕是要晚点再来了。”

    真是够嚣张!

    马氏也是个能忍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伏低做小的进了府,迷惑了众人那么多年,直到斗败宋氏,才渐渐流露出几分本性来。要不是宋氏都要死了,府中又没有嫡子,她以为大局已定,也不会大意失荆州,还流露出了几分狂妄的苗头来。

    马氏是个聪明人,知道宋氏一时半刻的死不了,而且还要反击了,当下故技重施,准备伺机报复。

    这次,她绝不会再给宋氏一丁点的生机了。

    “好,既然夫人在休息,那妾身就不打扰了,晚点再过来给老夫人请安!”冯氏觉得自己胸口处有一团火,就要烧起来了。她必须马上离开,不然的话,她很可能会失去理智。

    冯氏转身带着人离开了宋氏的院子。

    一路上,她都在忍着,没有说任何话。

    等人进了屋里后,却忍不住将屋里的东西都砸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 礼佛

    冯氏转身带着人离开了宋氏的院子。

    一路上,她都在忍着,没有说任何话。

    等人进了屋里后,却忍不住将屋里的东西都砸了。

    屋里的丫头,婆子大气都不敢出一个,恨不能全缩到地缝里去才好。

    赵嬷嬷又拦又劝,好不容易把马氏的情绪给劝住了。

    赵嬷嬷就趁机把屋里的人都放了出去。

    丫头,婆子们如蒙大赦,一个个垂头屏气的出了屋。

    赵嬷嬷就劝着马氏,“您快把眼泪收一收吧,这眼睛都肿了。”

    “我就是不甘心。”马氏咬牙切齿的拿帕子擦眼泪,“你说当年……”

    赵嬷嬷连忙打断她的话,“夫人慎言。”她脸上的表情甚是惊恐,就像提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

    马氏说得当年,无非就是他们残害嫡子,又趁宋氏精神恍惚之际,朝她下毒的事。

    这件事情不能见光,否则就算是太子妃出面,也保不住她。

    马氏知道厉害,这才住嘴了。

    赵嬷嬷就劝她,小声低语道:“左右她现在只是身体好了,不想让您一人独大,咱们又没有什么把柄在她手上。当年那些事,该闭嘴的都把嘴闭严了,她就是怀疑,也找不到证据。您沉住气,府里的两个爷,都是从您的肚皮里爬出来的,将来那位谁也指望不上,您才是赢家呐。”

    这些道理,马氏都懂。

    可是她就是甘心啊!

    她也是当祖母的人了,过几年把大姐儿嫁出去,她都能当老祖宗了!临了临了,蹦出来个要抢权夺位的人,她怎么可能甘心。

    赵嬷嬷又劝,“您听奴婢一句,现在咱们最要紧的,就是韬光养晦,万万不能露出什么马脚来。那些事,稍后再调查也不迟。”

    马氏想了想,摆手道:“不,不,这里头一定有咱们不知道的事。你把赵大叫回来,抽空让他回去一趟,抽空让大老爷查查这些事,看看那个老不死的跟谁接头,又是去了哪里,咱们的人到底怎么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赵嬷嬷不敢怠慢,连忙应了一声,转身去叫儿子了。

    马氏在屋里心神不宁了好一会儿,才让人进来收拾屋子,又让人打了水来净面。

    马氏发火砸了屋子里东西这事儿,没一会儿就传到了宋氏的耳朵里。她轻笑一声,并没有说话。

    可是王嬷嬷看得出来,老夫人心里憋着一股火呢!

    晚上周幽回来的时候,一反常态没有去西跨院,而是去了荣寿堂,去见了宋氏。

    马氏知道后,怒不可遏,当下派人去打听,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可惜,荣寿堂今非昔比,围得像个铁桶一样,根本什么消息都打听不出来。

    而荣寿堂那边,好久没有跟宋氏打过照面的周幽,居然破天荒的要留下来用晚饭。

    王嬷嬷就不留痕迹的看了宋氏一眼。

    宋氏对周幽,早就没了什么夫妻情分,到了他们这个岁数,什么情啊,爱的,都成了昨日黄花!但凡有什么事,也是以家族为重,也是为后辈们着想,早就歇了年轻时候的争宠的心思。

    王嬷嬷知道,老夫人不待见老爷,还是怪他当年纵容马氏,害她与大爷分开了三十多年。要是大爷命再苦些,只怕早就把命交待了,哪里还能等到一家子团圆这一天!

    不过,让王嬷嬷意外的是,宋氏并没有拒绝周幽留下来吃晚饭,还一本正的道:“老爷不嫌弃我这里简陋,就留下来吧!让厨娘们做两个精致的菜,老爷也尝尝我这里的菜。”

    周幽受宠若惊,印象中,老妻好像已经有很多年没给过自己好脸色了,而且听她的口气,似乎已经放下了心结。

    看来身体好了以后,性格也比以前软和了不少。

    这是好事。

    周幽就一副我很满意的样子,对宋氏道:“也好!我也有日子没留在你这儿吃饭了。”

    王嬷嬷垂下眼睑,低声道:“奴婢这就去安排。”接着转身出了屋。

    王嬷嬷站在廊下,闻着院子里花香,看着院子里郁郁葱葱的植物,心里微微的恍惚着。

    她在替主子心寒。

    那么多年过去了,老夫人乍闻幼子惨死时的模样,好像还在她眼前晃似的。那空洞的眼神,失去至亲的悲恸哭声,还有事后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的样子,她都忘不了。才几天的时间啊,老夫人消瘦得像是只剩下了骨头似的,好像风一吹,整个人就能被吹走了……

    王嬷嬷知道,当年若不是还有小姐在老夫人身边,只怕老夫人就要跟着少爷去了。

    在这个女人最无助,最痛苦的时候,老爷在干什么?

    是了,那个男人假意悲伤了几天,然后怎么劝夫人的?

    瑾哥儿走了,还有玑哥呢!

    他竟拿马氏那个下~贱~女人生的庶子,跟老人生的嫡子比!

    也难怪夫人跟他离了心,恨了他那么多年。

    王嬷嬷知道,眼下老夫人根本不是原谅了老爷,一切只是为了大爷罢了。

    外头的阳光是那么明媚晃眼,可是王嬷嬷却觉得,心底冰凉一片。

    她好一会儿才恍过神来,微不可见的叹了一声,才亲自去吩咐厨房加菜。

    晚饭的时候,周幽在宋氏这里,吃到了几道滋味不错的北方菜,还有几样爽口的小菜,他以前很少吃北方菜,偶尔吃这么一回,倒是觉得味道都很不错。

    饭后,王嬷嬷亲自给周幽上茶。

    次厅里安静得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淡淡的檀香味道在屋里时隐时现,不仔细闻,根本闻不到。

    周幽觉得这样的环境很舒坦,他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那么喜欢热闹了,倒是觉得这样难得的安静宁和气氛,特别适合放松身心。他在朝堂上每日殚精竭虑的,不想回到家以后,还面对碎碎叨叨小事。

    “想不到你这里的厨娘,还会北方小菜。”周幽也是没话找话,他已经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跟宋氏面对面的说过话了。

    宋氏也不拆穿他,只道:“年纪大了嘛,口味和习惯就会有些改变,我现在觉得北方的小菜挺好的。”

    她在北方活了过来,还找到了儿子,北方对她来说,意义非凡。

    周幽就忍不住打量了宋氏一下。

    现在的宋氏,跟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人还是那个人,可是无论是容貌上,还是气质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身上那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完全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年轻人身上才能看到的朝气蓬勃的感觉。

    周幽就忍不住看着宋氏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