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佳肴记-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幽发了好一通脾气,一想到马氏用自己的钱去贴补娘家,他心里的火气就止不住的往外冒!而且当年的事儿,很可能与马氏有关系,他现在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已经对马氏有了怀疑。所以马氏的禁足令,就无限延长了。
府中上下,谁都不知道为什么周幽的火气会这么大,一个个儿的都吓得跟鹌鹑似的,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周珂是个浑不吝,这会儿也学乖了,不敢在这个时候出去惹事。
周幽发了一通火,哪里还有力气去找宋氏的麻烦,等他想起来要质问宋氏的时候,时间都过去好几天了。而且朝中关于恩科和武举选拔的时间,也定了下来。
恩科的时间定在了十二月十九日,为期三天。殿试的时间定在了腊月二十八,武举的时间定在了腊月二十四,同样为期三天。
这样安排,有点太过紧凑了,可是这是皇帝的意思,谁也反驳?
周幽忙着这个事儿,倒是暂且把质问宋氏的事情放下了。
王嬷嬷有了松一口气的感觉。
可是宋氏却突然在某一天晚上,让人请周幽过来说话!
王嬷嬷最是了解宋氏的脾气,知道她八成要跟老爷摊牌,顿时觉得一口气提到了嗓子眼儿。
可是人该请还得请啊!
王嬷嬷亲自去请的周幽。
周幽大概因为周瑾的事儿,对宋氏有些不待见,已经好几天没往荣寿堂来的,衣食住行都是秋雨在侍候着。不过这会儿王嬷嬷来了,他到是没多说别的,直说让宋氏等着,自己随后就去。
王嬷嬷见他脸上神色十分阴沉,知道今天这劫算是躲不过去了。
周幽换了一身衣裳,大步往荣寿堂来了。
礼部本身就是负责会试,殿试相关事宜的!春闱泄题一事,虽然没有将他牵扯进去,但是也给他提了个醒。如果恩科再出舞弊之事,那他这个礼部尚书只怕想跑都跑不掉。
所以周幽最近很忙,火气也很大。王嬷嬷就不明白了,老夫人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提这事儿。
周幽带着怒气进了屋,王嬷嬷亲自给他打的帘子。
宋氏让人给周幽上茶,然后屏退左右,等着周幽的山雨欲来。
周幽慢条斯理的喝茶,似乎没有话要说。
宋氏缓缓地转动着手上的佛珠,对屋内几乎要凝结成霜的气氛充耳不闻。
二人似乎就这样僵持着。
突然,周幽把茶杯重重的放到桌子上,发出一个很突兀的声响。
在廊下听声的王嬷嬷不由得一个激灵。
刀疤婆子冲她摇了摇头,意思是老夫人不会有事的。
屋内,周幽气势汹汹的道:“我不来打你,你倒是送上门来了!我问你,那个什么慧心大师的事儿,是否是你特意安排的?”
“不是!”宋氏面容平静,眼中一点波澜也没有!
“不是?”周幽不信。
宋氏微微笑道:“当然,事到如今我也不怕让老爷知道,我没那个本事指使慧心大师。当初去宝刹寺,我确实只是陪同王夫人一起批流年而已,一切都是巧合,又或者是冥冥之中,早有注定。”
“你……”周幽气得几乎要癫狂起来,直道:“荒唐!荒唐之词!”
“我问你,你是否早就知道了周瑾的身份,是否早就与他有了联系,那两个刁奴,是否是你发落的?”
周幽一口气问了宋氏三个问题。
宋氏抬起头,道:“不错!”(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问你,你是否早就知道了那个周瑾的身份,是否早就与他有了联系,那两个刁奴,是否是你发落的?”
周幽一口气问了宋氏三个问题。
宋氏抬起头,道:“不错!”
周幽听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答案,果然,果然她早就知情!甚至几年前就已经知道了那个周瑾是他们的儿子,可是却瞒着自己,还弄了一个慧心大和尚来。
周幽气得直哆嗦,简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太无法无天了!太气人了!太不把自己这个一家之主放在眼里了!
宋氏似乎早就知道周幽会有这气急败坏的一面,故而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很是平常的道:“老爷,心平气和的讲,如果这一切,不是您自己发现的,而是我告诉您的,您会相信吗?”
周幽听了这话,身形就忍不住顿了一下。
他是个多疑的性子,什么事儿但凡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他都不大会信,会抱着怀疑的态度,自己去查,去证实别人的话。
如果宋氏一早说找到了他们的儿子,找到了周瑾,只怕他会说宋氏疯了。
想到这儿,周幽不由得平缓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坐了下来。
“孩子是我找到的,我也看了他身上的胎记,确实是我们的儿子无疑!老爷可还记得那孩子身上有胎记?我看您,怕是贵人多忘事,根本不记得了吧?”
周幽确实不记得孩子身上有胎记这回事了,年代久远,隔了三十多年了,他要是能记住才怪了。再说,这种事情都该是妇人记着的,男人们是要在外面走动的,怎么能成天记着这些事?
周幽有些不自在的挑了挑眉。
宋氏见了,就知道他是压根不记得这件事了,心里暗暗的冷笑,脸上却没表现出来。
“老爷不记得没关系,我记着呢!”宋氏悠然叹了一声,才道:“我每每想起来儿子刚出生那会儿的事儿,都觉得这事儿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他什么时候长牙,什么时候会坐,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周幽沉默了一下,依照他对宋氏的了解,她就是过得再艰难,都不会认下别人的孩子充当自己的,而且他也调查过了,那个周瑾,确实是当年被周奇从府里抱走的……
“择个日子,把人接回来吧!”
宋氏微微一笑,“老爷说得轻巧,您这会儿想把人接回来,只怕是不成的。”
“怎么?”周幽听出了宋氏的言外之意,当下沉吟道:“他们还不想回来不成?”
“正是这个话!”宋氏轻轻瞄了他一眼,道:“孩子们日子过得好着呢!虽然被两个老货亏待了那么多年,可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们现在有家有业,孩子们也出息,还回来干什么?人家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怎么可能愿意回来受这深宅大户的拘束呢?”
周幽大怒,“不孝子,他敢!”
“他怎么不敢?老爷想指责我儿子不孝?父慈才能子孝!老爷可养过他?当年那场大火过后,老爷为何要包庇凶手,选择把事情压下,而不是调查起火原因?若是老爷能当机立断把凶手找出来,我们的孩儿何至于会被两个奴才养大?”宋氏每每想起这个,都是痛心疾首,感觉心尖子肉都要被人剜走了。
周幽明白了,“你这是怨我!”周幽明白,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始终是亏欠宋氏,亏欠他们儿子的,当年的事,他说不出口。
宋氏眼中泪光点点,她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是语气里却带着几分说不出来的悲凉,字字句句都像在指控周幽一样,“我又何尝敢怨老爷!老爷怎么不想想,当年我是如何苦苦哀求您的,您又是怎么回答我的?一句大局为重,就把我打发了。”
周幽也算是个能情达理之人,虽然他这个人有些时候会犯糊涂,但谁又能说他不是在装糊涂呢?含糊带过,或许可以平息事非,但是后患无穷!
此刻,他到是有些后悔当年的含糊了。他本意是压下风波,免得御史揪着他府内无故起火,弹劾他行为有失,故而招来天火,罪责亲子。要知道那个时候他正处于仕途上升期,在朝中的影响力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大,而且当时党派之争进行的正是激烈的时候,一点小事就能让人迭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周幽承认,那个时候的他,把仕途,把自己坐着的位置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情都重要。甚至当初他还想过,孩子没有了可以再要,但是保全自己,排除异己的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
所以周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放弃调查凶手,还以一副痛失嫡长子的模样出现在朝堂上。那时候皇上才刚刚登基,心性远远没有现在这般老练,沉稳。确实是因为这个事,对周幽多了几分怜悯,而周幽则是靠着圣上的一丝怜悯和同情,成功的走入了圣上的视线,以至于也多了几分揣测圣心的能耐。
后来周幽跟宋氏的关系恶化,导致他再也没有过要亲近宋氏的想法,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他自己心虚。
原本该刻骨铭心的事儿,他却因为隔了三十多年,而有些淡忘了。
周幽有些怅然的叹了一声,妥协道:“到底是你我的儿子,难道你乐意看到孩子们流落在外,不归家?”先前找宋氏算账的情绪,这会儿也消散了不少。
宋氏还不知道周幽?他现在不追究,是想哄着自己让孩子们回家来!她要是真这么做了,那才叫傻呢!
“老爷这话错了,孩子们自在最重要!他们生于乡野之间,能有今天全是靠自己,没有得到过我们一分一毫的照顾,我有什么脸面要让孩子放弃现在安逸的生活,回到这个牢笼里来?”
周幽目光灼灼的看着宋氏,“家里现在都让你管着,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口气有些冷了下来。
宋氏轻哼一声,不怒反笑,“老爷要是不放心,大可以把这权力收回去,说实在的,府里公中亏空的厉害,我还不乐意管呢!”
周幽有些苍老的眸子里,闪过一道幽深的光亮,“夫人,不要意气用事,眼看着恩科就要举行了,该让孩子们早就回来才是。”
宋氏微微一笑,“老爷,若是马氏的儿子给您生了孙子,又或是家里的庶子庶孙个个聪慧,您还会对孩子们回来的事情如此上心吗?”
周幽沉默,似乎在思量宋氏的话,似乎并没有要反对宋氏的话的意思。
他像是同意了宋氏的话。
宋氏微微的扭过了头,轻轻一笑,道:“我就知道,到什么时候,在老爷心中,都是利益第一。”
“不论出发点如何,我也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哪怕他私心的想着,希望周家能够后继有人,希望周家好,但是他的这想法也没有错啊!
宋氏微微摇头,“不见得!不见得!”
周幽听了这话,一股怒气算是从脚底板窜到了脑袋顶!他多翻忍让,宋氏却是屡屡挑战自己的怒火!他真的想大骂宋氏一声无知妇人,可惜宋氏出身在书香世家,她父亲是宋山公,太子少傅。宋氏本身亦是通读读书,见识不凡之人,她尚在闺中时,便有评谈,说她是不输男儿的巾帼,她可不是马氏!
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人诚不欺我!女子书读多了,就是祸家的根源。
周幽只能这样想想泄愤,却是不敢说出来的。
当今圣上的母亲德仁慈孝圣母皇太后,便是大家出身,写得一手好字,国策见识皆是不输男子。他若是敢诋毁读书的女人,便是对圣母皇太后不敬!!!
所以周幽强压怒气,问道:“何以不见得?”
宋氏笑而不语,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
周幽也不逼她,只道:“孩子们早晚是要回来的,老夫深信。”
宋氏点了点头,并没有回答周幽的话。
夫妻二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也没有了再深谈的意思,周幽走的时候,宋氏根本没去送他,反身回了内室,在小佛堂里,点燃了一根佛香。
不多时,王嬷嬷悄悄的走了进来。
“老夫人,老爷那边歇下了。”
宋氏轻不可闻的“嗯”了一声。
王嬷嬷正要退下,宋氏突然道:“秋雨侍候的还好?你瞧着老爷对她可称心?”
老夫人从来不说这样的话,怎么好好的,问起这个了?
“看着还不错。秋雨……挺得老爷青眼的。”
宋氏长吁了一口气,道:“给秋雨递个话,老爷年富力强,她若是能一举得男,我就抬举她做姨娘!”
王嬷嬷的一口唾沫卡在了喉咙里,差点把她呛死!
老爷这个岁数……
宋氏轻声一笑,像是猜到了王嬷嬷所想似的,轻声的道:“你以为男人都是什么好东西。”即便周幽比旁的男人强上一些,但是在女人这方面,他们都是一样的。年纪大了又怎么样?比周幽年纪大的,还纳小生儿子的,有都是。
王嬷嬷明白了,老夫人这是要拿秋雨当枪使呢!秋雨生了儿子,谁最坐不住?当然是马氏了,他们主仆反目之时,正好是老夫人谋划之时。
王嬷嬷只道:“您放心,奴婢会吩咐下去的。”
宋氏点了点头。
王嬷嬷轻手轻脚的退了下去。
小佛堂里,响起了低喃的梵音之声……
月底,周小米去了铺子里盘账。
韩掌柜找了几个手巧的裁缝,在铺子里挂起了制作精良,款式新潮的成衣!那些成衣多为皮草,锦裘,样子都是改良过的。他们家的皮子,毛色好,样式又特别好看,别的地方也就算了,反正京城里少见。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见了就挪不开步子,只要尺寸合身,就没有一个不买的,要是凑巧不合身,立马跟铺子里订,生意火爆的像是不要钱似的。
仅十月,十一月这两个月,周小米的皮货铺子纯利就足有三千多两,实际上呢,铺子里的一大半利润来自成衣销售,剩下的才是皮货生意。
韩秀才见周小米核算完毕,而且很满意的样子,就道:“东家,我瞧着下个月咱们的生意兴许就没有这么容易做了。”
周小米挑眉,“怎么?”
“有仿货出来了!”提起这个,韩秀才就气得什么似的,“那些人仿着咱们家的衣裳样子,做起了仿品,价钱还要便宜两三成,有不少顾客都图便宜,去买了别人家的衣裳了。”
周小米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古来有之啊!”
“可是,东家,难道您不生气啊,他们这么做,就是不道德啊!这是剽窃啊!”
周小米把账册合上,算盘摆好,把自己面前的东西略微推了推,才道:“人若是没有道德底线,你就是把东西藏得太严实,人家也能剽窃到。人若是有道德底线,你就是把东西送到他们面前,他们也不会抄用。”
韩秀才想了想,还真觉得自家东家说的话挺有道理的。
周小米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小册子拿出来,递给韩秀才道:“照着这上面的做,我相信我们的生意,一时半刻还不会被他们抢去。”
韩秀才面露狐疑,打开小册子一看,顿时大喜,上头写的东西都是他想都没想过的,不过实施起来,一定很有成效。
这些内部的“会员”细则,要想模仿起来,可不太容易。也真难为东家了,竟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来。
“有了这个,至少半年之内的生意不成问题了。”
周小米笑了笑,“韩掌柜,你太小瞧这些细则了,有了这个,以后咱们的生意,都不愁了。”
“是是是,是我想短了。”韩秀才笑了一下,又道:“不过,幸亏当初咱们跟老裁缝们都签了那个合同,要不然啊,现在这人还能不能留住,真得两说呢!”
周小米一听这话,顿时明白了,看来还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呢!
韩秀才见她看了过来,就道:”有人曾经过来要挖咱们的墙角,幸亏当初签了合同,这些师傅就是想走都走不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
周小米早就料到,皮货铺子里添加了成衣生意以后,铺子里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生意好起来以后,难免有人眼红,自然会有人到自己的店里挖墙角,所以才会在面试了几个裁缝师傅后,让他们签了合同。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他们进店做工,每个月会拿一定的工钱,制成的衣裳卖掉之后,他们会有一定的提成收入,如果铺子里生意好,年底他们还会有一笔分红拿!
周家皮货铺子给出的待遇,算是不低了,但是周小米也有条件,这合同一签就要五年,师傅们不在铺子里做满五年的,要给店里赔偿。而且但凡在铺子里做事,一定要把铺子里的事情守住,不能遵守保~秘~协议的,一但发现,就要被逐出铺子,铺子里的损失,也会通过衙门追讨回来,而且违约金是要赔偿五倍的。
能留下来做事的,都是慎重考虑过的,想跟着周家好好做事的人。平时这些裁缝师傅都不在前边铺子里,周小米在后院留了两间厢房,给他们做制衣房,还雇了个做饭的婆子,帮忙照顾几人平时在铺子里的生活。
大家都觉得东家和气又好说话,对他们这些人是真不错,所以都愿意跟着周小米。
“有合约绑着,确实不容易被挖。”周小米抿唇一笑,道:“你呀,也要对我们的师傅有些信心嘛,能答合约留下来的,都是有诚意的。”
这一点不可以否认。
韩秀才点了点头,“是,东家说得对。”
“照这样下去,年底大家的分红钱,又能厚上一些了。”
韩秀才点了点头,神情很是振奋,他看着周小米,几次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话说似的。
周小米一眼就看出来了,韩掌柜这个人做事情很是有条理,心细不说,能力也不差。就是有时候办事太守规矩了,微微有些不懂变通,不过周小米觉得,这也跟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有关系,相信适应一些时日以后,就能改变了。毕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勇气放弃科举,改行经商的。
“韩掌柜有话不防直说。”周小米猜,应该不是铺子里的事,韩掌柜这个人,一向是非常有原则性的,如果是铺子里的事情,他不会这么犹豫。
“东家,我有个事儿,想跟您商量一下。”
周小米点头,“有话不防直说。”
韩秀才听了这话,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似的,道:“我家大小子十六了,我想着,想让他到铺子里来,跟着学学做生意。您放心,那小子读过几天书,识字,算账都不在话下,而且人也机灵,不会调皮捣蛋的,您放心。”韩秀才像是怕周小米会不同意似的,一古脑的将自己儿子的优点都说了出来。
周小米微微皱眉,“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你这两个孩子都是在读书的,你也舍得?”
韩秀才见她没有出声反对,而是细细的问了起来,顿时觉得松了一口气,才道:“什么读书啊!我家里先前的情况,东家又不是不知道,两个孩子,不过是跟着我识几个字罢了。”
“家里现在的情况应该好多了吧,供两个孩子念书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是的!”韩掌柜笑了一下,“自打我到您这来上工,家里的情况好了许多,我母亲,妻子也能轻闲一些了。只是,念书这种事情,念得出去自然是好,念不出去也不能强求。您看看我就知道,书没少读,可是呢,到头来时运不济,白白荒废了大好的光阴。”
周小米没说话,倒是挺佩服韩秀才这种能看得开的心态。要知道有很多人都会陷到里面,根本拔不出来,就像范进似的,到后来中举了,也疯了。
“老大都十六了,也该给他说一门亲事了。我也问过他的意思,他也说,与其继续读书,不如早点学点本事,能养家。家里还有个小的,现在好好培养一番还来得及,可是老大,唉,确实是被我耽误了。”虽然韩秀才看得开,但是提起往事来,话语里不免还是带着几分惆怅。
“既然你想好了,就让他来吧。”这是小事,铺子里一样是要招人,招谁都是招。只要孩子是好的,就比什么都强。
韩秀才见她一口答应下来,不由得喜出望外,连忙道:“我替我那不成器的大儿子,谢谢东家。”
周小米挥了挥手,道:“用不着谢我,他用心学,比什么都强。”周小米起身,一旁的红衣知道主子谈完事情,要回府了,连忙身身跟在周小米身边,替她戴好了帏帽。
韩秀才连忙称是。
“我先走了,店里的事情你多费心。”
韩秀才拱手道:“东家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尽力的。”
周小米点头,跟红衣从铺子的后门走了出去。
韩秀才送完了周小米,就到铺子前面守着去了。不多时,人便多了起来,都是三三两两的女客。妇人,小姐身边都跟着丫头,婆子,倒也不怕有什么人冲撞。
不一会儿,店里就做成了三四笔交易,卖出去了两件成衣,几张皮子。
店里刚清静下来,就又有一对主仆走了进来。
这主仆二人年纪都不大,主子穿了一身绯红色镶兔毛边的缎子袄裙,外头披了一件月牙白色的素纹披风,她头上戴了一只卧兔,耳朵上坠了一对银制马莲花的耳铛。
此女容姿只属中上,她身边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婢女,主仆二人一进店,就四处打量了起来。
韩秀才历练了一段时间,眼力也练出来了,什么人进店能买东西,什么人进店只是看看,他心里都有数。不过,打开门做生意的,都需要面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