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佳肴记-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盘,再把白菜心洗净切成细丝均匀的铺在豆腐上。热锅放油,把五花肉丁,红辣椒丁,花椒粒,葱花,蒜未一起下锅煸炒几下。等香味一出,再放入少许盐,酱油,糖,醋和米酒,转小火,添高汤烧开,最后加入水淀粉,使汤汁成琥珀色,均匀的淋在盘中的白菜和豆腐上,这道菜也就成了。

    这道菜的口感是清爽中带着一丝醇厚的咸香,微辣的口感与豆腐的绵软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白菜心的清脆,配上高汤的香浓,两者一荦一素,搭配相得益彰。

    周小米微微咂了咂舌,这菜的做法做是不难,只是程序上有些繁琐,决不像是邓氏的手笔。农家人做菜,都是越简单越好,调料是要花钱的,他们心疼啊!而且在他们眼中,鸡鸭鱼肉无论怎么烹饪,都是极好味道的,谁会花这么多心思来做这么一道不起眼的家常小凉菜啊!

    周小米抬头看了刘氏一眼,只道:“小舅母,这白菜拌豆腐,是不是你做的!”

    刘氏十分惊讶,“小米是怎么知道的啊?”大概是就要做娘的关系,刘氏觉得自己现在特别喜欢小孩子,大姐家的这几个孩子长得都好,特别是小米,水嫩的小脸蛋肉嘟嘟的,看着就让人喜欢,特别是她那又眼睛,黑白分明,十分清澈,同时又给人一种很迷茫的感觉。刘氏说不好,就觉得这孩子的眼睛长得太好了。

    周小米弯了弯嘴角,只道:“里头有骨头汤,感觉不像是大舅母做的。”她像是害羞了一下,差点把脸瞒在饭碗里。

    李氏只道:“小米这嘴可真叼,才吃几口啊,就吃出骨头汤来了,我头几次的时候啊,就觉得好吃,根本吃不出来有啥没啥的,要不是你小舅母告诉我,我还真不知道呢!”

    林氏笑着道:“娘,你可说对了,这孩子,可不就长了一张叼嘴,什么东西到她嘴里一尝,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哟,这可是不容易的呢!别人就吃不出来,是不是小米?”

    周小米笑笑,没说话,专心吃着自己面前的菜。

    刘氏的吃相,跟她的长相一样很秀气,邓氏虽不及她,可是举筷下箸时都是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样……

    这顿饭,吃了足有一个多时辰。

    周大海毫无意外的醉倒了,他的酒品还算好,醉了便睡,不吵不囔的。

    林家兄弟除了脸红一点,其他状况一点也无,可见兄弟二人的酒量是不错的。

    两人把周大海扶到隔壁的屋子里休息一下,时间还有,睡一觉起来再走。

    周翼虎带着两个弟弟跟在林儒平后头,缠着他给自己讲打猎的事情,周翼兴听得兴致勃勃,周翼文却不怎么感兴趣,反而要拉着林儒升,想要问他一些功课上的问题。

    另一边,刘氏因为身子重又干了半天活的关系,整个人显得有些困倦,邓氏也有些不自在,婆婆明显还想跟小姑子说话,她们再待在这儿,显得有点不识好歹了。

    “娘,我看弟妹是乏了,我扶她回屋里躺一会儿吧!”

    林家有四间砖瓦房,还有几间新盖的土坯厢房,刘氏成亲时,李氏本来想把自己的屋子让给刘氏和小儿子住,哪知刘氏不肯,只说哪有让婆婆住厢房的道理,还主动搬到厢房去住,说这是新盖的房子,挺好的。

    李氏也因为这件事,又高看了她一眼。

    “行,回去吧,当心着点!”李氏知道两个媳妇都是有眼色的,这个时候她们不在这儿添乱,也挺好的。自己还有一肚子话要跟闺女说呢!

    “唉,知道了。”

    “大姐你坐着,我回去躺会啊!”刘氏临走时,还特意跟林氏打了个招呼。

    林氏连忙道:“快去吧!都是我不对,劳动了你半天,女人怀孕身子重,自该是好好歇歇。”她可不是可恶的大姑子,要让弟媳妇在自己近前立规矩。

    刘氏笑了笑,只道:“都是大嫂忙活的,我不过是打个下手罢了,啥劳动不劳动的。”说着又寒暄了几句,才跟邓氏一齐出了屋子。

    林氏盯着刘氏的背影,不由得感慨一回。(未完待续。。)

    ps:  感谢优优玲珑的月票,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百二十九章 生辰

    林氏盯着刘氏的背影,不由得感慨一回。要是周秀儿的性子能有刘氏的一半好,自己也不至于跟她闹得这么僵,说到底,小姑子是不分四六的浑人,而弟媳妇是有着七巧玲珑心肝的妙人,根本没办法比。

    “你看啥呢?”李氏见闺女直直的盯着门口看,不由得问出了出来。

    “哦,没啥。”林氏只道:“我看弟媳妇身子灵活,都五六个月了,一点也不笨,前面看,肚子是个尖,后面看嘛,除了屁股大点,根本没有怀象,我瞅着,这胎是个小子。”这是搪塞李氏的话,林氏不想让李氏不高兴,大过年的提起许氏和周秀儿,绝对能把自家老娘气坏。

    不过,她生了三个儿子,每回怀孕初期的时候都特别想吃酸的。而且手脚灵活,根本不像双身子的人,家里的事儿,园子里的事儿,没有一件落下的,都快临盆了,走起路来还带风呢!这刘氏的怀象,跟她当初可是一样一样的。

    李氏最爱听这话,她拍了自己大腿一下,只道:“可不是嘛,你瞅她那屁股,又方又宽,瞧着就像是个小子。”她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拉起一旁昏昏欲睡的周小米问道:“小米,姥姥问你啊,你小舅母肚子里的娃娃,是妹妹还是弟弟啊!”

    周小米中午吃了不少,这会儿正犯困呢,冷不丁听李氏在她耳边唠唠了一句什么妹妹弟弟的,当下便喃喃的道了一句:“是弟弟。”

    李氏大喜。连忙在炕头给周小米了安置了一个枕头,把她抱了过去,还给她盖了一个小被子。

    “听到没有?小米说是小子呢。”乡下有种说法。让小孩子指认孕妇怀的胎是男是女,是件非常灵验的事,故而李氏才会有此一问。

    林氏知道李氏的想法,她其实不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只是邓氏进门十多年都没能为林家生下一男半女,刘氏又是进门三年才怀上的,故而她才特别希望这一胎是个小子。算是让林家后继有人。

    “小孩子的话最灵验了。”林氏勾了勾唇角,算是安慰李氏吧!

    娘俩凑在一起,又说了许多贴心暖肺的话。到最后。林氏从贴身的荷包里,取出一个五两左右的银锭子,放到了李氏的手中。

    “玉啊,你这是干啥啊!”李氏要强了一辈子。到老了。可不想让人说成是搜刮女儿的老货。

    林氏只道:“娘,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你在接济我,我没本事,不能讨到婆婆的欢心,难免让娘脸上无关!这钱你拿着,等女儿把日子过起来,再孝敬你。”

    李氏连忙推脱。虽说女儿家里得了一笔意外之财,但是他们刚分家。开春以后还要盖房子,处处都是要用钱的地方,自己哪里能拿这个钱。

    “你收回去!”李氏的语气带上了几分严肃,只道:“这钱我不能要。”两个儿子都成了家,家里吃穿嚼用也不铺张,她又不是吃不上喝不上了,哪能要闺女的钱呢!

    “娘!”林氏害怕李氏动气,只得哄着她道:“你看看,弟妹眼看着要生了,孩子一生下来,不用花钱啊?儒平是块读书的料,以后还要下场考试,哪儿哪儿都是花钱的地方,这钱虽然救不得大急,但好歹也能帮衬一二,你就先收着嘛?”

    李氏想到未出世的孙子,想到小儿子的前程,犹豫了。

    “娘,收着吧!日后我们都会好起来的,等儒平考中了秀才,日后咱们家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李氏唉了一声,咬牙道:“中,那这钱,娘就收下了。”李氏也是为了孙子着想,不想孩子一落地,家里就紧巴巴的,请产婆要钱,补身子要钱,万一刘氏没奶,还得再养一只山羊,果真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要不然,这钱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收的。

    林氏见李氏收了钱,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氏嘱咐她道:“你这意外之财,怕是也瞒不了多久吧,你婆婆知道了,还不得闹啊?”这是李氏最担心的地方。

    林氏把下巴一扬,直道:“怕啥,我现在是想明白了,你越怕她,越是顾忌她,她就越有倚仗。娘,你放心吧,我都打算好了,她就是闹,也是白闹。”

    李氏听了林氏的话,总算是放下了几分担忧,女儿现在硬气了,这是件好事啊!

    娘家再好,也不是久留之地,终归还是要回到婆家的。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太阳就偏西了。

    周大海已经醒了酒,周小米也睡醒了,一家人收拾收拾,就准备回家了。

    李氏纵使再不舍得,也不可能留闺女在这儿住下,没有这规矩。

    林氏拉着李氏的手道:“娘,等日后我们盖了房子,就接你过去多住几天。”

    李氏不住的点头,硬生生的把眼睛里的泪水逼了回去。她从邓氏手里接一条子猪肉,一篮子鸡蛋递林氏,低声道:“拿上。”

    林氏下意识的想要拒绝。

    李氏只道:“哪有闺女回门子空着手回去的?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且拿着,给孩子补补。”

    林氏“唉”了一声,把东西放到了车上。

    林家两兄弟都默默的站在母亲旁边,没有说话。

    林氏跟他们一一告别,又嘱咐了几句林儒平读书的事。

    林儒平微微点头,坚定的道:“大姐你放心,你的话我都记下了。”

    刘氏和邓氏也来相送。

    一家人坐上驴车,依依不舍的跟李氏等人告别。

    出了院门,李氏的泪总算是落了下来。

    林氏坐在车上,心里酸得厉害。她朝李氏挥手,意思是让她回去。

    李氏也挥手,只是仍旧张望着。直到她的身影再也看不见,林氏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周小米紧紧的握着拳头,强忍着自己心头的痛楚。她现在还小,不应该能体验这种痛苦,可是前世与父母分别前的场景,到如今还是清晰的印在她的脑中,一分离。便是天人永隔,世上恐怕没有哪一种痛苦,能与这种锥心之痛相提并论吧!

    驴车慢慢驶出林树沟子。带着离愁奔向林家集。这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淡淡的伤感始终在林氏的身上萦绕不散,周小米受到她的感染。情绪也不高。只能静静的依在她的身旁,默默的想着自己的事情。

    天色渐暗,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道路两旁树木枯败,冬日里的空气中,似乎都是一副萧索的味道。

    终于,一家人平安的回到了家。

    周翼虎照例把周大海背回了屋,林氏把车上的东西整一整。几个孩子帮忙拿东西,一会儿就收拾好了。

    周翼虎去送驴车。林氏想了想,便跟他一起去了,不管怎么样,自己得亲口跟磕巴叔说声谢谢,这些日子,真是多亏了他们啊!

    林氏交待了孩子们几句,就同大儿子往隔壁去了。周小米连忙准备烧炕,屋里断了一天的火,冻死人了。

    等林氏回来时,不免又要跟孩子们感慨一回。

    林磕巴家里欢声笑语不断,两房人亲亲热热的凑在一起,可热闹了。父慈子孝的画面,深深刺痛了林氏的眼睛,她觉得,上房那尊佛,根本就没有当他们是亲人,也永远不会当他们是亲人。

    大家折腾了一天,都累了,简单的洗漱一回,各自睡去不提。

    大年初三一大早,林氏便早早的起来煮鸡蛋,煮面条。

    周翼文是大年周一生的,他是早产,生下来时根本不会哭,被产婆打了好几下脚底板,才发出几声像猫崽子一样的哭声,差点养不活。林氏怕他养不大,从小就给他剃头发,只在脑后留一小绺头发,慢慢养长,编成辫子,寓意留住。

    这是林家集的风俗,自幼体弱多病的孩子,几乎都留这种头发。

    还有,周翼文从来不在大年初一这一天过生辰,林氏怕他折寿,把过生辰的时间挪到了大年初三!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了很多年,以至于今年周翼文的身体已经好了,可是林氏还是选择在初三这天给他过生辰。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丁,将锅烧热倒油,加入葱花,蒜未,辣椒丁翻炒,等炒出香味儿后,再倒入肉切一同翻炒,再入少许的白糖,盐,酱油调味,等肉变色完全熟透时,加入开水烧开,转小火,煨上一会儿,然后出锅放在罐子里温着。

    冷水和面,使劲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反复揉搓,直到把面团的筋性全都发出来,盖上盖子饧一会儿。然后将醒好的面团置在面板上,揉搓一会儿后,将其擀成一个薄厚相当的大圆饼,面饼上均匀撒上一些干面粉,把圆圆的面饼对折,再撒一些干面粉,再对折,直到把面饼折成一个手掌宽的薄片,再用刀切成粗细一致的面条,散开。这样,手擀面就做好了。

    林氏烧水,把面条下锅,拿筷子搅动几下,等水开时,再加入一些适当的冷水,再烧开。如此三次以后,两条出锅,过水,再浇上事先做好的卤子,一碗香喷喷的打卤面就做好了。

    当然,林氏也没有忘记要给儿子煮几个鸡蛋,林家集有滚鸡蛋的习俗,拿煮好的鸡蛋在寿星身上轻轻滚过,灾病全消,这是过生辰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以前孩子们过生辰时,婆婆从来没有给他们煮过鸡蛋,还得林氏用自己的私房钱去换鸡蛋,孩子们才有得吃。就这,婆婆也得扯着嗓子骂上一阵,方能解气。

    林氏挥开脑中的过往,把冒着热气的鸡蛋从锅里捞了出来,这些鸡蛋是昨天娘拿给自己的,那一篮子鸡蛋足足有三十多个,想必也是攒了些时日的。家里有个孕妇,就靠着鸡蛋补身体呢,哪里还能剩下?林氏能想像到,这三十多个鸡蛋,是娘亲如何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唉!看来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幸亏她有行见之明,给娘留了五两银子。

    就在这时,几个皮猴都起来了。

    周小米一进屋,就叫道:“三哥,生辰快乐,祝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周翼文窘得不行,脸上飘着两朵可疑的红霞,一双眼睛却是亮晶晶的。

    周翼兴在一旁挤眉弄眼的道:“三弟,你又长大一岁啦!”周翼文的生辰太大了,哪怕往后挪了两天,也是家里生辰最大的。

    周大海也笑,只冲灶间嚷嚷,“他娘,鸡蛋好了没有?”

    “来了。”林氏拿着一只鸡蛋走了进来,她拉过周翼文,把鸡蛋放在他的头上滚一滚,口中直道:“滚一滚,灾病全消,滚滚头,脑聪目明。”

    周翼兴嘀咕道:“三弟够聪明的了,还滚,让不让别人活了?”

    旁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林氏勾着嘴角,拿鸡蛋在周翼文身上滚了个遍,最后才把鸡蛋交给周翼文道:“吃了。”吃了这个鸡蛋,方才那些美好的期望,也就都能实现了。

    “娘煮了面条,都收拾一下,赶紧吃饭。”

    孩子们欢呼一声,各自洗漱去了。

    林氏把桌子放好,周小米手脚利落的帮着拿碗筷,一大盆面条端上来,再配上香浓的肉卤子,一小盆煮鸡蛋,这样的生活简直不要太美啊!

    “这是小寿星的。”林氏给周翼文盛了满满一大碗的面条,又浇了两大勺的肉卤子,才道:“你多吃一点。”

    周翼文的病早就好利索了,身体一日强过一日,渐渐的他也变得能吃起来,林氏看在眼里,只觉得欢喜!能吃是福,能吃代表身体好。当然,现在家里的条件也允许,如果没有闺女采灵芝卖得的这三百多两银子,林氏的心情恐怕就是喜忧参半了。

    一家人的早饭,就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

    周小米帮着林氏刷碗,边收拾,边与林氏道:“娘,今天咱们是不是该去李爷爷家看看?还有里正爷爷那里,也该瞧瞧去。”过完初二,家家户户就要走动起来了,走亲的走亲,访友的访友,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乡野村邻,都不能免俗。(未完待续。。)

    ps:  双十二过去了,恕恕该剁手了,亲们给我发个红红的包包吧!

第一百三十章 一文不值

    林氏想了想,就同意了。

    周家是外乡人,在本地根本没有亲戚,林家呢,远亲就不用说了,近亲只有林舟一家,却也早在多年之前就不走动了。所以一到过年的时候,周家就显得特别肃静,跟旁人家的热闹和喧嚣比起来,甚至显得有点冷清。

    没分家的时候,周家几乎不怎么跟村里的乡亲们走动,除了与大女儿周莲的婆家,二媳妇的娘家刘家走动走动以外,跟其他的人家,简直是一点交集都没有。

    林氏不止一次觉得,周家的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少了几分生机,平时或许不觉得,但逢年过节的时候,这种感觉就特别的明显。

    还好,现在他们分出来了,能自己作主了,该走动的也得走动起来!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林氏觉得,这话可是太有道理了。

    这么些年,要是没有李大夫,他们家会是什么光景?文儿的药只怕早就断了,能不能活到现在都是问题,哪里还能有见到他活蹦乱跳的一面?就是小米,虎子,哪个没承过李大夫的情?老爷子几乎是白给孩子们看病,甚至还要搭上些药钱。远的不说,单说要是没有李大夫的教导,小米能认识灵芝吗?家里能平白得三百多两银子吗?

    林得胜呢?他是里正,村里的大小事物都归他管,这没错,人家来帮着周家调和稀泥,可没少受气。婆婆那张嘴是得理不饶人,要不是公公懂些道理。只怕光凭里正的身份,还真就压不住她!为了帮他们说几句公道话,里正可是没少受婆婆的冤枉!

    还有磕巴叔一家。总是想方设法的替他们家周旋,帮他们家说话,平时有点啥事,都十分热心,有点啥好东西,都想着给他们家送来一份!虽说虎子救了他家大孙子,但不管咋说。人家是那种念情的人,走动起来,都是相互的。要不然,人家凭啥对你好啊!

    都是好人啊!

    “行,初一那天,咱们不是去过你磕巴爷爷家了吗?今天咱们就去李大夫家和里正家吧。正好。娘也有事儿要跟你李爷爷说。”娘担心大嫂的身子,想着让李大夫帮忙看看,林氏觉得,这事儿还是事先跟李大夫说一声的好,到时候她在家里做几个好菜,再把李大夫请过来。

    “哦。”周小米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把手里的碗摆进小碗柜里。

    说是碗柜,也不过是一个破旧的木头架子罢了。里头铺上一层薄木板子,外头钉个帘子。就做了碗柜。

    “娘,我,嗯,我有事跟你说。”林氏干完了活,正在擦手呢。

    “啥事啊!”

    周小米想了想,一把拉过林氏,把她拉进了北屋。

    一家子人都觉得周小米有些奇怪。

    “这孩子,这是咋的啦?”

    周小米想了想,便道:“嗯,娘,要不咱们一会儿先上里正爷爷那儿去呗?”

    林氏看了周大海一眼,微微拧着眉道:“三丫,你有啥事啊?”

    周小米欲言又止。

    “你这孩子,说话咋来吞吞吐吐的呢?”周大海民闺女受什么委屈,仔细看看又不像。

    “爹娘,我是这么想的。”周小米想了想,才道:“反正开春咱们家就起盖房子,不如趁这个机会跟林爷爷说清楚,咱们先把房基地买下来。”

    “买房基地?太快了吧?”林氏笑了一下,坐在炕上,只道:“你这孩子,娘知道你想早点搬出去,娘也想啊。可是盖房子是件大事,在哪儿盖,盖什么样的,可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马虎。”林氏的意思,是想慢慢商量。

    周小米微微扬了扬下巴,只道:“娘,我早就看好地方了。”

    林氏一愣,周大海也愣住了。

    一直在旁边听着她们说话的三兄弟,也不约而同的愣住了。

    看好地方了?

    周大海不由得道:“你这孩子,唉,到底是个孩子,竟说胡话。”这种事情,有时候大人都拿不住主意,会犹豫,一个小孩子,咋就能看好呢。

    周小米淡然的看了周大海一眼,只道:“爹,我真看好地方了。”她转身跑了出去,不一会儿拿着一只小木棍进屋了,把屋里的人都弄愣神了,谁也不知道她要干啥。

    “爹娘,你们看,假设这个是村口,这个是咱们家现在的位置。”周在小在地上画起了一个简单的地形图。

    林家集三面环山,除了东面地势平坦,四通八达以外,西,南,北三面皆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其中以西面的山峰最为险要。此处山峦叠嶂,怪石嶙峋,险峰无数,连绵的山脉一座挨着一座,山间植被茂密繁杂,简直如同深山老林一般。近处的山脉,相对安全一些,村子里的人时常到山上打柴,狩猎,捡菌子;远处的山脉,却是一个无人的尽区,谁也不知道那山里们到底有没有凶猛野兽,所以久而久之,西边的密林深处,也就成了人类的禁地,没有人敢进去冒险。

    南面地势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