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里尸香-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完全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邪灵占据一个强大的人,再控制人去与另外一个人战斗,一旦成功,就相当于干掉了两个人,就算失败,也不过是平手。
长此以往,人间再强大也会被弄垮。
况且邪灵长时间附身之后很难辨认,刺探情报,暗中搞破坏,挑拨离间之类的简直太方便了。
“那邪灵就真的无法辨别的了吗?”我急忙问。
“有。”庙灵道,又说“照魂,把邪灵附身的灵魂照出来,如果邪灵还没把人的灵魂吞噬,就能发现端倪。”
“如果吞噬了呢?”我追问。
“吞噬了也看情况,有些能够辨别,有些无法辨别,因为邪灵在吞噬人魂之后,会渐渐的像人魂靠拢,天长日久就很难发现端倪了;当然,凡事都是有弊缺的,自己要你够强大,感官够敏锐,即使不用照魂也能发现端倪。邪灵毕竟是邪灵,它不可能真正的完全替代人魂,至于方法说起来就复杂了,没有统一的标准,况且邪灵也是多种多样的。”庙灵缓缓道来。
我听完松了一口气,只要还能辨别就好,方法总是多过困难不是。
顿了顿,我又问“那照魂是怎么一回事?”
“这我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听说过这种方法,是和你家先祖聊天的时候得知的,没见过。”庙灵道。
我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它毕竟不是人,长居金盆山,绝大部分东西都是听过没见过。
但同时我也敏锐的注意到,它说也是守陵人,而不是护灵人。
于是我求证“守陵人和护灵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庙灵顿了一下,道“这两个名字对于你来说都没错,只不过护灵人的身份更加隐秘,护灵人只有一家,也就是你和你的祖上,而守陵人有三家,分别是孟、曹、冯;孟家身兼守陵和护灵,是三家之首。”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孟家是三家之首,难怪孟家世代书香门第、世代龙头,相比于曹家和冯家,明显要显赫许多。
而且从天谴的一方面来说,也是孟家更为厉害。
因为孟家一直都是人丁单薄,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世代单传,相比于曹家和冯家如今的人丁兴旺,差距不是一点点。
“守陵守的,到底是什么陵?”我有些奇怪,这个名字一听就是守护陵墓的行当。
之前一直认为守陵人是喊错了,把灵喊成了陵,现在来看,并没有那么简单。
“也许,是众神的陵墓吧,我也不是很清楚。”庙灵叹息一声,有些东西,它也只知道一个朦胧的大概。
“众神的陵墓?”
我心中震撼,目光移向女娲神像,难不成,女娲在陨落之后和其它的天神葬在了同一个地方?
比如……灵界?
这想法一起,让我顿时觉的,不是没有可能。
女娲封闭了邪灵入侵人间的通道,那条通道就叫灵界,那女娲搞不好会永镇灵界,将自己就葬在那。
最直接的证据便是,人间没有关于女娲去向的说法,连传说都几乎没有。女娲天神在补天之后就消失了,那也就代表着,它在人间是没有陵墓的,否则女娲的去向就不可能没有说法。
提起众神,我又想到了被镇压在金盆山下的那头神鳌,也就是星号号码说的,魔龙。
上次它召唤我,想让我做它的奴仆,脱口咒骂了一句万恶是众神,卑微的生灵。
这是我第二次听到众神这个名号,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以女娲天神为首的一个人杰团体。
所谓神,其实是只强者的一个尊号而已,就像王、帝、皇一样,并不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无所不能的“神”。本质上就是修炼界,或者叫修真界的强者,放在现在,与其说神,不如说“人杰”更为恰当。
神鳌的四肢被女娲天神斩断,传说是用来支撑天地,因为天地之间的柱子“不周山”被打碎了。
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神鳌的四肢肯定不是用来支撑天地的,而是用来封堵邪灵通道。
女娲在封堵的过程中肯定是遇到了困难,或者说意外,否则的话她不会匆忙斩下神鳌四肢。
神鳌毕竟无过,强行斩下这种神物的四肢,有违天和。而这也是神鳌怨气冲天,化为魔龙的根本原因。
没有人知道封堵邪灵通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毫无疑问的是,绝无可能一帆风顺,邪灵既然一直在谋夺人间,就不可能坐视不管,一定会暗中破坏。
女娲与众神的陨落与消失、匆忙斩向神鳌四肢应急,都是意外导致的结果。甚至连护灵人、守陵人的存在,也是这种结果的延续。
孟曹冯三家先祖,搞不好接受的就是女娲遗命,一直镇守在天台山下,世代繁衍、传承至今。
只是,时间是改变一切的力量。
远在神话时代的秘事,一点一点的埋没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到我们这一代只残存了一个名号。
没有人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样的意外,也没有人知晓护灵人、守陵人的真正使命;历史的迷雾重重,要解开这一切,还需时日。
而且让我有些疑惑,天地大变局与女娲天神封堵邪灵通道,是不是存在某种关联?
……
。
第三百六十章:迷雾渐开()
同时我也坚信一点,传承的使命,并不是突然丢失的,而且一点一点的遗失。
三家历代先祖镇守金盆山,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邪灵一直活跃着。
它们会干扰,同时,作为五大仙山之一的天台山,肯定也会被觊觎,就比如说南越武王赵佗。
这个人野心勃勃,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生前眼看着秦朝灭亡不说,还引发叛乱,直接裂土称王,这样的人品,实在有些令人不齿。
到了后面,赵佗为了长生,甚至投入了鬼道,化身成为鬼王,还葬入了古修洞府,最后被古修一袖子连棺材一起打了出来。
他改造古修洞府的时候,就奴役了孟曹冯三家的先祖和许多百姓,最后为了掩盖自己的陵墓所在,更是将他们集体坑杀。
要不是孟曹冯三家先祖不是一般人,在改造洞府的时候就留下了退路,恐怕现在就没我们了。
这种事迹必然不会是一次,用法事行的话来说,这就叫劫;和眼下自己所经历的其实是一码事。
传承使命的丢失肯定就和这些劫有关。
完全可以想象,孟曹冯三家某一代先祖还没来记得交代下一辈家族使命的完整信息,便意外身亡,于是后代只能凭着曾经接触的一些片段去拼凑,于是使命的真相就不可避免的丢失一部分。
然后又来一次,又丢一部分……循环往复。
以此累加,使命真相就失去的越来越多,甚至填充了一些错误的东西,直至最后完全遗失,只残存了一个名号。
最明显的就是爷爷传给我,爷爷甚至来不及对我交代任何事情就突然消失了。
搞的我甚至连“守陵人”这个名号都是从庙灵嘴里才知晓的,可谓是丢的一干二净,一片空白。
就和很多的先祖一样,上一代的使命遗失,就需要自己重新去拼凑。
好在现在自己已经拼好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所见所闻只需要将他们放进这个轮廓中,相信真相会一点点的浮出水面。
还是那句话,历史的迷雾重重,使命的真相扑所迷离,要解开它们,还需时日。
这样去想,爷爷的失踪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爷爷肯定是挖掘出了一些家族使命的消息,于是做了什么事,但他掌握的信息并不全面,犯下大错,以至于他只能去弥补这个大错,失踪了。
直觉告诉我,爷爷消失的地方不会在别地,就在这座巍峨的金盆山上。
这座曾经的东海五大仙山,还封存了大量的自己不曾接触、不曾听说的秘密,远没外表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不管自己如何兜兜转转,最终一定会回到这座仙山下。
这是一种强烈的直觉,尽管没有任何证据。
同时这也正是守陵人家族世代镇守在山下的根本原因,甚至为了自己的安全布置下了至今还能用的雷暴法阵,连鬼王都要退避三舍。
“你在想什么?”
见我心念流转久久不语,庙灵问了一句。
我摇摇头,这些念头很多很杂,都是自己一点点拼凑、求证和猜测出来的。
信息来源很多,有些可以笃定,有些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但并不妨碍自己去构建大致的轮廓。
深呼一口气,我将这些念头甩出脑海,注意力回归到众神的问题上,道“你是怀疑,女娲天神和众神葬在了邪灵通道内,镇在那?”
“对,但我只是直觉,女娲天神即使是陨落,也是不容亵渎的存在,由她镇在邪灵通道内,她布置的封印,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庙灵解释道。
我点点头,这个猜测很有道理。
女娲天神既然肯以陨落自己为代价,那一具肉身也没什么不舍的,如多对封印有帮助,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对于护灵人,你了解多少?”沉默了一会儿,我又问。
“人间灵气渐渐枯竭,那些灵物必须送往灵界,否则就会像是沙滩上的鱼一样,枯竭而死;当然,灵物送到灵界也肯定和封印有关,应该是能加强封印,具体是什么情况就不清楚了。”庙灵缓缓说道。
“灵物送入灵界,可以加强封印?”我一愣,细细一想,好像有几分道理。
孟家祖上既然是守陵人和护灵人的双重身份,那肯定是有所交叉的,护灵的目的不可能是单纯怜悯灵物,大发慈悲,一定有什么作用。
既然是守陵,自然可以放到加固封印上。
但同时,我也敏锐的觉察到一个不太对劲的地方。
就是,护灵人既然一直都存在,而三神器又遗失了那么久,那护灵人在无法解开封印的情况下,是如何将灵物送入灵界的?
难不成,是从来就没送过?亦或者能送,但还不需要三神器,有别的方式方法?
我直觉,应该是后者,否则护灵人就失去了意义。
因为封印之所以是封印,便是不能轻易打开的,而且,雏龙灵当初问我是不是护灵人的时候,说是“老伯”叫它去寻找护灵人,从而进入灵界的。
那个所谓的老伯,极有可能是昆仑神山之灵,也就是祖龙。昆仑山是天下龙脉发源地,所有山脉的山根都连通着昆仑神山,所以是为祖龙脉。
假设以上猜测都对,就不知上一次护灵是什么时候,如果时间间隔太长,是不是会产生某种不利的影响?
说到护灵人,我又想起了宗裁所一直在追踪护灵人,还在雏龙脉旁边的小镇里派驻了监视人员,也就是那个叫阿斯纳兰的少数民。
这就说明,护灵人的身份一直没暴露,外界并不知晓作为三家守陵人之首的孟家,暗地里还有一个护灵人的身份。
但眼下有点麻烦的是,王建安似乎已经知晓了自己的身份,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邪灵既然能附灵在人身上,那宗裁所内部几乎可以肯定,一定有邪灵渗透进去,搞不好还是高层。
这是一个神秘莫测,又能量巨大的团体。
正借助宗裁所的力量,探查这一代护灵人的身份。
而这也反应出一个关键信息,就是上一代护灵人曾经去过西疆,勘察过雏龙脉。
十有八九就是爷爷。
那也就是说,爷爷怕是知晓将灵物送入灵界的方法,只不过那会儿雏龙灵还没有化龙。
我心里惴惴不安,暗暗祈祷护灵人的身份千万不要曝光了,否则麻烦大了。邪灵本来就盯着自己手上的三神器,蠢蠢欲动,要是又知晓自己护灵人的身份,搞不好会提前动手。
眼下自己实力还不够强,羽翼未丰,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想了想,我问“你觉的,人间残存的邪灵多不多?”
“这个问题不好说,不过邪灵不会繁衍,我想残存至今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多。”庙灵道。
我点点头,又问“那你觉的,那些大势力会有邪灵吗?”
“会有,一定会有!”
庙灵很肯定的说道,又说“你要记住,邪灵的优势不是正面战斗,而是附身,它们以必须借助大势力来弥补自身的数量的不足,而且可以预见,它们附身的一定是高层;历朝历代的大势力都有它们的踪影,包括官方、江湖、法事行等组织;甚至有些厉害的鬼都被附身了。”
“鬼也能被附身?”我吃了一惊。
“能,但不是什么邪灵都能做到这一点,毕竟鬼是异化了的魂魄,和灵魂还是有区别的,相对来说更为罕见。”庙灵回到道。
我顿时心中万千羊驼狂奔而过,老天为什么会创造如此变态的东西,太没有天理了。
“总之,邪灵千变万化,你要小心,千万不能让三神器落入它们的手中,否则邪灵通道被重新打开,这不堪一击的人间定要万劫不复,切记切记。”庙灵又道。
“您放心,我会小心的。”我重重点头,而后问“您有见过那个封印吗?”庙灵让我收集三神器,那它应该知道封印在哪里,如何利用三神器打开封印才对。
可结果庙灵却道“封印是天地之间最大的秘密,我没有见过,只有女娲天神才知晓封印在哪。”
“女娲天神?”
我本能的看向女娲神像,此刻三炷香已经烧去了一半,淼淼香烟环绕女娲神像,让她仿佛沐浴在烟霞中,似幻似真,仿佛活过来一般。
“女娲天神早已预见天地灵力最终会枯竭,如果没有指引,哪怕就是守陵人的后裔也无法接触封印,所以留下了一抹神念,就附在神像中,等你找齐了三神器,神念便会告诉你一切。”庙灵缓缓道。
我恍然,想想也是。
最安全的锁门方式不是如何加固门锁,而是让贼找不到锁在哪。
封印如果裸露在外,那再坚固的封印也扛不住天长日久的琢磨,毕竟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把封印隐藏起来才最安全,让想打开封印的存在老虎吃天,无处下嘴。
沉默了片刻,我好奇的问“那你一共见过孟家多少代先祖?”庙灵诞生灵智三千多年,这得见过多少守陵人的先祖?
庙灵沉默了一下,仿佛陷入了回忆,缓缓道“我也记不清了,恐怕得有个四五十个吧,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个个都非常强大,是真正的修炼者,我那会儿虽然已诞生灵智,但还无法说话,记忆也非常模糊,后来慢慢的,他们的实力随着天地渐渐枯寂而下降,越来越少见,有时百余年也见不到一个。”
“那你是如何知晓自己的使命的呢?”我又问。
“生而知晓,也许是女娲天神点醒了我,也许是其它的神,又或者是守陵人的某一代大能先祖,我已经记不清了。”庙灵有些迷糊的说道。
我了然,一座庙能诞生灵智,除了时间要足够久远以外,还需要诞灵,这种手法,只有天神人杰才能施展。
女娲既然在神像中留下了神念,那应该就是女娲天神点醒的它,只是那会儿太过朦胧,庙灵完全没有那一段的记忆。
“对了,上一次的人鬼契约,就是你孟家的一位先祖大能与鬼族签订的。”庙灵突然说道。
“啊?”
我吓了一跳,这个消息刷新我对孟家祖上的认知,这何止是龙头,完全是半神。
什么叫大能?
就是无所不能的人杰,一身本事,诸邪退避,鬼魅魍魉闻名如闻天雷。
“如何与鬼族签订人鬼契约?”我顿时被激起了好奇心。
“呵呵。”庙灵突然轻笑了一声,道“很简单,把鬼族打服。”
……
。
第三百六十一章:血腥的奴约()
“什么?”我吓了一跳,头皮顿时发麻,“把鬼族打服?”
老天爷,那些鬼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相互之间搞不好还会有串联,要把它们都打服气,谈何容易。
“要不然你以为人鬼的契约是那么好签订的?”庙灵道,顿了顿又说“当然也可以是鬼把人族给打服,不过鬼生性不喜约束,它不可能把自己绑起来,退一万步就算绑,也会对人族十分不利,以其说契约,不如说是奴约。”
“原来是这样。”我心中震撼,顿了顿问“那历史上一共签订过多少次人鬼契约?又是谁打服的谁?”
“据我所知一共签订过五次,四次是人族大能把鬼族打服,一次鬼族把人族打服。但你要明白,把鬼族打服,并不代表人族就比鬼族势大,而是鬼族没有动力去签订契约,对它们来说,没有契约就是最好的契约。”庙灵缓缓到来。
我点点头,“那唯一的那一次发生在什么时候?”
庙灵叹了一口气,道“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我嘀咕了一句,顿时惊悚道“那岂不是……五胡乱华?”
“对。”庙灵道“准确的说,是五鬼乱中原。”
我顿时浑身发毛,如果说历史上神州陆沉最厉害的一次是什么时候,那就只有一个,五胡乱华时期。
大一统王朝,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可汉朝并不是被隋朝灭亡的,期间经历了一个长达四百年的大分裂时期。
东汉之后是三国,三国之后便是魏晋南北朝。
大分裂延绵百余年后,耗光了神州最后一丝元气,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南下,纷纷建立政权,几乎占领了整个北方。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
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公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至于羯族,就简直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
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
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两百万西晋人口两千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这些汉族女子是被羯族人当作“双脚羊”来饲养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
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这在今天听来就如同《指环王》里所描述的魔兽世界,五胡乱华时代的中原是汉族的人间地狱,胡族的兽欲天堂。
汉族在那时候,真的走向了亡族灭种的边缘,只剩下当时还未完成大开发、遍地瘴气,满目蛮荒的江南,还保存了汉民族最后一丝元气。
但就这也是岌岌可危,屡屡被逼到灭种的绝境。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
北方少数政权经过连年混战,渐渐走向了联合与统一,建立的强大的前秦。
而汉民族复立的东晋政权却偏安东南一角,苟延残喘,根本无力恢复汉家江山,灭亡似乎进入了倒计时。
华夏也会如同其它三大文明古国一样,被外族亡国灭种,真正的成为古国。就像现在一样,土地还是那块土地,人种却已经换了。
但……神州之所以是神州,是被上苍眷顾的,这块土地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淝水之战,东晋兵八万,前秦兵八十万。
东晋竟然无比诡异胜了,而且是大胜,一仗就把不可一世的前秦打的四分五裂,从此再也无力南下。
此后东晋步步为营,联合北方残存的汉人,一步步将兵线从长江流域推进到了黄河流域,差点复国。
……
汉民族自从在黄河流域发迹以来,就从来没有沉沦到那种悲惨的地步,整个民族几乎被杀绝。
以至于后世历史书对这一段历史的描绘都是一笔带过,似乎生怕字里行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