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和妖精那些事儿-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笑的是,师徒二人根本无心江湖,计划回到括苍山后,做生意,开旗铺,卖大旗。

    而且,做这个生意的理由是,各大门派起起落落,人人都爱大旗,将来阳关大道上,尽是师徒二人卖的旗,那是何等风光,何等成就!

    师徒二人的身影,淡化在笑声里,将徐老怪对江湖对现实的嘲讽,发挥得淋漓尽致。

    ………………

    乱世江湖,有君臣之礼,有父女之情。

    二十五年前,蓝海萍忠义两难全,在女儿与公主只能救一个的险情下,“错误”地救走亡国公主白云飞,令女儿蓝小蝶和娘亲流离失所,造成骨肉仇恨。

    二十五年后,女儿前来讨债,发誓绝不原谅父亲当初的选择。

    无奈之下,蓝海萍告诉白云飞她真实的身份,并留下书信一封:“公主,臣蓝海萍旧孽难清,故遭杀身之祸,臣不能保主复国,实在罪该万死。今,臣之贱女蓝小蝶将对公主不利,公主自当全力以赴,决不能舍己为她,铸成大错。罪臣蓝海萍绝笔。”

    蓝海萍不能让小蝶冰释前嫌,在救女儿时,坠入悬崖。

    蓝小蝶了却心头大愿,变得心如止水,竟变成当初的白云飞。

    而白云飞为报养育之恩,心怀满腔仇恨,变成当初的蓝小蝶。

    于是白云飞与蓝小蝶约定,三天后决一死战。

    恩怨的对调,是身份的对换,是心境的对换。

    决战时,原本一袭白衣的白云飞,身穿青衣;而原本一袭青衣的蓝小蝶,则身穿白衣。才华横溢的香港电影人,就这样在细枝末节中,完成了精妙的设计。

    ………………

    本片的主演,都是香港影坛大名鼎鼎的人物,为武侠迷留下了很多经典江湖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运用了大量特效,譬如喷火的“巨龟”,跳动的龟胆,超强的波音,虽然显得些许落后,却并不过于生硬,很好地提升了视觉效果和观赏性。

    蓝小蝶、白云飞两位绝代女子,分别以琵琶和洞箫,催动音波功,顿时天雷震震,神威令人动容。而白云飞驾鹤执箫的飞空场面,更是充盈着一股超然物外的唯美诗意。

    本片的美术设计,堪称一流。

    穷山恶水,悬崖峭壁,空谷回音,马踏尘飞……

    烟雾旋绕的九连山脉,仙鹤飞舞的蓝天白云,孤帆停泊的碧水绿林,屹立山尖的白衣少女,临风吹笛的长须老者,宛如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

    当年,当徐老怪被问到“侠是什么”的时候,他回答:“侠,就是放得下俗世的价值观。”

    这其实就是一种胸襟,一种超然而博大的胸怀。

    《新仙鹤神针》中的江湖,是世俗。

    因为在电影中,生活在江湖中的人,都是凡人,而不是侠;相应的,这个江湖的主角,也不是闲云野鹤,而是恩怨。

    其实,神针就是恩怨。

    蓝海萍给女儿治伤用的,是无形的神针;当他对付曹雄时,用的是有形的神针。

    一念生,可以牺牲自己,去救助女儿,这是恩情;一念杀,可以刺破敌人的身体,这是仇怨。恩怨情仇即是情感,也是江湖中纷争不休的根源。

    无论是蓝海萍,还是白云飞,再武功高绝,也无法脱离江湖。白云飞从踏入江湖的第一天起,就已注定她再难回到以前的纯真日子。

    因为他们都有情感,都会发现自己背负着恩仇,即使这恩仇双方,可以微妙的转变,却无法摆脱掉。

    ………………

    “仙鹤已随云影杳,神针犹带月光寒。”

    纵使人已经驾鹤退隐,但神针也始终带着月色般的寒光,不会因为处江湖之远而消退光泽,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

    真正意义上的“江湖”,真的存在么?

    如果存在,那白云飞为什么必须要面对自己背负的恩仇呢?

    或许,那江湖只是如海市蜃楼般脆弱的精神寄托,又或许只是一种超脱的胸襟吧。

    身在俗世,心有江湖,可能会活得更轻松一点,也更洒脱一些。

    就好像电影中的马君武,一点争名夺利的心都没有,最后和师父扛着“武林盟主”的大旗,退出武林,回家做生意,活得单纯、真实,也快意。

    《新仙鹤神针》,是叶笙在现实世界中非常喜欢的武侠电影,其喜爱度就跟《六指琴魔》、《白发魔女传》、《新龙门客栈》、《新蜀山剑侠传》、《水浒传之英雄本色》等老电影一样。

    偶尔找出来翻看一下,那些已经消逝的旧时光,当年跟小伙伴们一起看通宵场的情景,就会慢慢浮现在脑海中……

    终将逝去的青春……年轻,真好。

    其实,由《新仙鹤神针》孕育出来的“万象归元”秘境,其本体仍留在魔界。之前秘笈之灵使用的归元幻境,是根据“万象归元”秘境模拟出来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而那个已经被叶笙彻底控制的金色小人儿——秘笈之灵,其实只是一把用来打开万象归元秘境的钥匙。

    日后,如果叶笙去魔界,那么他只需一个念头,就能进入“万象归元”秘境。而且,没有他的允许,任何魔族无法进入。

    由小说和电影衍生出来的白云飞、蓝小蝶、李青鸾、苏飞凤、蓝海萍、马君武、一阳子、苏鹏海、曹雄等魔灵,也都在秘境中。

    只要叶笙彻底掌控万象归元,那么他就可以操控里面的所有魔灵。

    但,现实世界的时间流速,要比魔界中的时间流速慢得太多,万象归元已经在魔界存在那么久,那些魔灵还在么?

    现在,叶笙已经知道,之前他在高老庄遇到的曹雄,其实就是从魔界万象归元中逃出来的地魂!

    那么,白云飞、蓝小蝶、李青鸾、苏飞凤……这些美丽的女子,还在万象归元中么?

    他真的很想知道。

    好吧,日后一定要去一趟魔界,看看那里究竟是怎样的……

    本章完

第451章 万寿山五庄观() 
叶笙、悟空、八戒和悟净,再次坐上由火龙尊者拉着的敞篷马车,上了去西天的大路。

    行罢多时,忽见有高山挡路。

    叶笙勒马停鞭,道:“悟空,前面有一座山,也不知有没有妖怪。”

    悟空笑道:“马前有我等三人,怕什么妖魔鬼怪?就算是你自己遇上,万一打不过,至少也逃得了吧。”

    “我只是说说而已。”叶笙微微一笑。

    不一会儿,敞篷马车来到山前,只见那座山:

    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

    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

    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

    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秾斗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

    真是好山!

    叶笙欢喜道:“这肯定是一座仙山,我们赶紧过去瞧瞧。要是碰上仙家人物,也好结交一番。”

    “好咧。”悟空点点头。

    “肚子饿了。”八戒摸摸肚皮,咧嘴一笑。

    悟净不吭声,只是默默将行李拿好。

    ………………

    原来,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

    那观里有个异宝,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有此树,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

    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前不久,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镇元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

    当日,镇元大仙带领四十六个徒弟,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

    临走前,镇元子吩咐二仙童:“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我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

    镇元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叶笙,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

    镇元大仙道:“你哪里得知。那叶笙只是挂名的圣僧,其实他是太上老君最宠爱的小徒弟,前世曾在仙界修行。多年前,我与他在蟠桃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与我,所以我们便结识了。”

    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那镇元大仙临行,又叮咛:“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

    清风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上,不敢多费。”

    镇元大仙道:“叶笙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啰嗦,不可惊动他知。”

    二童领命。

    镇元大仙带着众徒弟飞升,径朝仙界。

    ………………

    没过多久,叶笙等人就来到了五庄观前,只见那:

    “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

    真个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青鸟每传王母信,紫鸾常寄老君经。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叶笙收起敞篷马车,让火龙尊者回通天塔中帮忙训练那些战队,然后他观察四周,只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写着“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叶笙、悟空、八戒和悟净,一起进去,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悟空笑道:“这道士说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

    八戒嚷嚷:“且莫管他,进去进去,或许这道士有些德行,未可知也。”

    及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走出两个小童儿来,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戟,丰采异常非俗辈,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

    那童子控背躬身,出来迎接,道:“老师父,失迎,请坐。”

    叶笙微微一怔,笑了笑,便跟着二童子,上了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

    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叶笙入殿,只见那墙壁中间,挂着五彩妆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放着香烛。

    叶笙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只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

    叶笙疑声道:“何为谄佞?”

    童子得意的笑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那悟空闻言,就笑得打跌。

    八戒奇怪道:“哥啊,你笑怎的?”

    悟空嘿嘿道:“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

    叶笙微微一笑,装作没听见,看看四周,问道:“令师何在?”

    童子道:“元始天尊降简,请家师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了,不在家。”

    悟空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哪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

    叶笙见悟空发怒,怕那童子反唇相讥,斗起祸来,便道:“悟空,不必多言,他师父既然不在,我们就不打搅了,出去随便吃点东西,歇息歇息,明早就出发。”

    悟空、八戒和悟净,对叶笙还是挺尊敬的,都出去了。

    那明月、清风,暗自夸赞:“好和尚,果然不凡!师父命我们接待叶笙,将人参果与他吃,以表故旧之情,又教防着他手下人啰嗦。果然那三个嘴脸凶顽,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们调开了。若在边前,绝不能让他们看到人参果。”

    清风道:“兄弟,还不知那和尚可是师父的故人,问他一问,莫要错了。”

    二童子又上前,道:“启问老师,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圣僧叶笙?”

    叶笙点点头,微笑道:“你们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明月道:“我师临行前,曾吩咐让弟子远接。想不到你们来得这么快,有失远迎。老师请坐,待弟子办茶来奉。”

    叶笙道:“不敢。”

    那明月急转本房,取一杯香茶,献与叶笙。

    茶毕,清风道:“兄弟,不可违了师命,我和你去取果子来。”

    本章完

第452章 人参果() 
清风、明月二童,别了叶笙,同到房中,一个拿了金击子,一个拿了丹盘,又将多条丝帕垫着盘底,来到人参果园内。

    那清风爬上树去,用金击子敲果。明月在树下,以丹盘等接。

    不一会儿,敲下两个人参果来,接在盘中,径至前殿,奉献道:“叶笙师父,我五庄观土僻山荒,无物可奉,土仪素果二枚,权为解渴。”

    叶笙定神一看,正是传说中的人参果,闻得那沁人心脾的幽幽香气,顿时精神一振,微笑道:“谢谢。”

    便将丹盘接了过来,手腕一翻,将两个人参果收进了通天塔,交给周莹莹等女眷保管,迟点再炼制成仙丹,大家都吃上一颗,用来增长寿命。

    清风、明月瞧见叶笙将人参果收了起来,不由得微微一怔。因为很多人初次看到这种童子形态的人参果,都会失声惊呼,而叶笙显得很平静。

    不愧是太上老君最宠爱的小徒弟啊,想必肯定吃过不少好东西!

    他们这么想着,忆起人参果的味道,眼里流露出恋恋不舍之色,但这是师命,他们也不敢违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叶笙、悟空、八戒、悟净告辞而去。

    ………………

    奇怪的是,到了晚上,这四个人竟然又回来了,却都是神情冷峻,一声不吭,推开过来询问的清风和明月,径自走向人参果园。

    清风和明月,面面相觑,急忙传讯给师父镇元子。

    叶笙等人首先来到一座花园,但见:

    朱栏宝槛,曲砌峰山。奇花与丽日争妍,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弯绿柳似拖烟;赏月台前,数簇乔松如泼靛。

    红拂拂,锦巢榴;绿依依,绣墩草。青茸茸,碧砂兰;攸荡荡,临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锦槐傍朱栏玉砌。有或红或白千叶桃,有或香或黄九秋菊。

    荼褵架,映着牡丹亭;木槿台,相连芍药圃。看不尽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鹤庄鹿宅,方沼圆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

    朔风触绽梅花白,春来点破海棠红。诚所谓人间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丛。

    叶笙和悟净看得出神,被悟空和八戒扯了一把,轻声道:“赶紧拿了东西就走!要是镇元子回来,就麻烦了……”

    “知道。”

    穿过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

    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笋褷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窝蕖童蒿苦珣,葫芦茄子须栽。蔓菁萝卜羊头埋,红苋青菘紫芥。

    悟空笑道:“这个镇元子,原来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

    四人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

    推开看处,呀!只见那正中间有棵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

    悟空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像孩儿一般。

    原来尾间上是个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晃脑,风过处似乎有声。

    悟空欢喜不尽,暗自夸赞:“好东西呀!果然罕见,果然罕见!”随即倚着树,飕的一声,窜将上去。

    他手腕一翻,取出一个金击子,敲了一下,那果子扑的落将下来。他也随着跳下来寻,却寂然不见,四下里草中寻找,更无踪影。

    “怎么回事?!”悟空微微一怔,掐个指诀,念一口“唵”字咒,拘得那花园土地前来。

    土地对悟空施礼道:“大圣,呼唤小神,有何吩咐?”

    悟空冷笑道:“莫非,你不知老孙是天下有名的贼头么?我当年偷蟠桃、盗御酒、窃灵丹,也不曾有人敢与我分用,怎么今日偷他一个果子,你就抽了我的头分去!

    这果子是树上结的,空中过鸟也该有份,老孙就吃它一个,有何大害?怎么刚打下来,你就捞了去?”

    土地苦笑道:“大圣,您错怪小神了。这宝贝是地仙之物,小神只是个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闻,也无福闻闻。”

    悟空道:“你既不曾拿去,如何打下来就不见了?”

    土地道:“大圣只知这宝贝延寿,更不知他的出处哩。”

    悟空道:“有甚出处?”

    土地道:“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却是只与五行相畏。”

    悟空疑声道:“怎么与五行相畏?”

    土地道:“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时必用金器,方得下来。打下来,却将盘儿用丝帕衬垫方可。

    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寿。吃它须用磁器,清水化开食用,遇火即焦而无用。遇土而入者,大圣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钻下土去了。

    这个土有四万七千年,就是用钢钻来钻它,也钻不动些须,比生铁也还硬三四分,而它孕育出来的人参果,可以长生。大圣不信时,可把这地下打打儿看。”

    悟空即掣金箍棒,筑了一下,响一声,迸起棒来,土上更无痕迹。

    “果然,果然!我这棍,打石头即粉碎,撞生铁也有痕,怎么这一下打不伤些儿?这等说,我却错怪你了,你回去吧。”

    悟空说完,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子,兜在襟中。

    “赶紧走!”

    悟空跳下树,立即带着叶笙、八戒和悟净,驾云离去。

    ………………

    清风和明月来到果园中,很认真地数了一阵,发现少了四个人参果,又惊又怒,急忙驾起遁光,追赶叶笙等人。

    不一会儿,他们降落在叶笙等人的前方,怒视着叶笙,厉声道:“真想不到,你竟然如此卑鄙!”

    越想越气,便指着叶笙,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的乱骂;贼头鼠脑,臭短臊长,没好气的胡嚷。

    叶笙听得糊涂了,冷声道:“两位仙童,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就听不懂呢?”

    清风嗤笑道:“你是聋子么!我说什么,你会听不明白?你偷吃了人参果,怎么不容我说。”

    “偷吃?没有呀!之前那两个人参果,是你们师父送给我的。就算那人参果再珍贵,我也不会偷吃。”叶笙摇头。

    “明明就是你们四个,还装!那个死胖子和猴子脸,当时还推了我一把,我记得清清楚楚!”明月嚷嚷。

    八戒怒声道:“谁推了你一把啦!我们离开五庄观之后,一路向西,根本就没有回头,我怎么可能推了你一把!”

    清风冷笑道:“你们偷吃了人参果,竟然还装出这种无辜的样子,真是让人恶心!赶紧将人参果交出来!”

    叶笙略一沉吟,凝注着清风和明月,缓缓道:“是不是有人伪装成我们的样子,然后当着你们的面,去抢了四个人参果?如果我们要偷吃,哪里会用自己的真面目?会不会是有人栽赃嫁祸,陷害我们?”

    “栽赃嫁祸?”清风和明月微微一怔,对视一眼。

    他们忽然想起,刚才那四个人,脸上总是冷冰冰的,好像戴着人皮面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