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和妖精那些事儿-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是前古奇珍,前主人到手不久,便自成真,无暇重炼,非有极大仙福仙缘,不能妄取。藏珍之处,禁制重重。

    双剑之外,还有两件法宝:一是石笋所化灵翠峰,又名凝碧簪;一是潭心神泥所化神圭。未到出世之时,任何人入洞必死。

    又说双剑威力神妙,远胜神剑干将、莫邪,若不是累世修积,具有极大福缘,即使巧取豪夺了去,也是自寻死路,迟早死在剑上。

    本章完

第520章 仙剑认主() 
因为紫青双剑的罡煞之气未消,本身具有灵性,虽有两件至宝镇压,仍恐藏在地底不能安分,特意就着原来山腹,开出两条剑路和一个大洞。

    外加仙法阻隔,使其常年在内追逐击刺,互相恶斗,等把所有禁制攻破,由上洞剑路自行归巢的时候,罡煞之气减去大半,剑主人也该寻来。

    休看此时双剑悬空不动,伸手可取,此是照例恶斗之后,当日又杀了一个妖人,火性刚过,稍微宁息。如果冒失上前,伸手一握剑柄,立时便招杀身之祸。

    必须把上面的三种符箓记熟,按着太清仙法,把本身真气凝炼归一,记准符诀,手掐诀印,心中默念,一口气把它画完,先将灵诀朝碑一扬,剑匣便离碑而起。

    取到手后,再用收法朝剑一指,剑便归匣。到时必须镇静,不可胆小害怕。

    剑一入匣,再按前法,在洞中禁制未全失效以前,略微练习收发,剑便为己所有。如离此洞,无故不可妄用。

    当剑匣飞起之时,碑便缩小,化为一片古玉圭。剑主人一接到手,立时抢收双匣。此事全仗手疾眼快,胆大心灵。

    否则,紫青双剑虽被灵翠峰中暗藏的元磁真气吸住,又因方才杀人见血,火气暂退,不去惹它,自然不会飞起伤人,但一动那剑匣,立生反应。

    若非灵峰至宝将其吸紧,不易挣脱,紫青双剑的来势比电还快,匣才到手,人已被剑所杀。

    即或不然,收发稍缓,在未用符诀施为以前,只有一剑自行归匣,再想拔出,便难如愿,故非机警神速不可。

    叶笙看完,才知双剑通灵变化,威力绝大,端的危机一发。方才只稍冒失,未将剑匣寻到,先去取剑,便是凶多吉少。

    此刻他惊喜交集,一看完碑文,惟恐符诀会跟着石碑一起隐去,赶紧用心默记。

    准备停当之后,他做梦也没想到,事情会那么容易。

    刚把诀印一扬,先是碑上一片红光,微微一闪,那碑立时由大而小,化为玉圭,迎面飞来。剑匣也双双飞起,随在圭后,作品字形,似要往两旁斜飞过去,又被那圭吸住了,飞得并不快。

    叶笙始终气定神闲,目光始终贯注前方。

    一见神碑化为七寸来长的一柄玉圭,霞光隐隐,迎面飞来,他更不敢怠慢,左手法诀一扬,右手一招,先把玉圭接在手内。

    百忙中看出圭上似有一种牵引之力,将剑匣吸住,猛触灵机。圭接到手,他先不藏起,试着将那圭朝左边剑匣一指。

    圭上忽有一道其亮如电的红光飞出,将匣裹住,耳听得身后龙吟之声,也未回顾,忙又掉头,移向右面,另一剑匣也被红光裹住。

    他心中大喜,相隔又近,往前一探身,刚用右手把双匣接住,猛觉身后奇亮。

    回顾紫青双剑,光芒大盛,暴长数倍,正在向外挣扎,伸缩不停,精芒电射,耀眼欲花。

    他知道剑将还匣,时机已迫,急忙用收法朝前一指,刚将匣口朝外,紫青双剑忽似惊虹电射,连挣了两挣,离峰而起,对准自己飞来。

    叶笙看出玉圭妙用,行法时双手倒换,本是极快。

    一见飞剑来势纯熟,试用玉圭朝前一指,红光二次飞起,双剑竟被挡住。这时,他已看出宝光竟能随意伸缩,越发心定。

    他便用宝光指住双剑,任其缓缓飞来,手中剑匣往上一抬。方觉冷气逼人,毛发皆立,玱玱两声,宝光敛处,剑已入匣。

    试用手握剑柄,往外微拔,蓦然一声龙吟,那青索剑宛如一道碧电,出匣尺许。拔出来再看,造型和平常使用的宝剑差不了多少,只是形制奇古,宝光强烈。

    微一舞动,剑上芒尾立似灵蛇吐信,闪烁不停,最长时光芒竟达丈许以上。

    宛如紫虹般的紫郢剑,也是如此。

    紫郢剑是头作龙形,前有长鼻;青索剑是上盘青蛇,纠结如绳。

    叶笙试了几次,收发均无异状,并能由心运用,全如人意。后又试出握在手里当兵器,也能一样运用。

    现在,他终于可以确定,这两把仙剑,才是真正的神兵利器紫郢剑和青索剑。而之前他获得的那把青索剑,虽然威力不弱,却只是极高明的仿制品而已。

    叶笙大喜,正要将这两把仙剑彻底炼化,日后交给周莹莹和萧艾静防身,而他在必要时也可以立即召唤出来使用。

    天机伞虽然神妙,但每次将它当成飞剑来使用时,都要先切换为飞剑形态;而且,紫郢剑与青索剑合璧之后的威力,并不比天机伞弱。

    心念才动,便听壁中风雷又起,四壁摇摇,似乎就要崩塌的样子。

    如换旁人,必以为还有什么奇遇,决不甘心就退。

    叶笙是知足常乐之人,虽听风雷之声与前闻相似,却没有生出贪念,反而觉得不可再逗留,便一手拿了翠峰,当时便退了出来。

    刚出内洞,猛觉身后霞光连闪,似有一股极大力量由后涌来,再也立足不住,未容回顾,便被逼出外洞,忙往洞侧山径跑去。

    刚到上面,便听一片隆隆之声响过,紧跟着山崩地裂,一声大震。

    他俯视身后,发觉原洞已然合拢,不禁吃了一惊,暗幸方才未存贪念,否则岂不封闭在内,活活闷死?

    看来,那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

    叶笙驾驭着紫郢剑和青索剑,在高空中翱翔了一阵,十分畅快,啸声不绝。

    没过多久,剑灵独孤紫和独孤青同时出现,向叶笙嫣然一笑,随即各自回到自己的剑身内。

    然后,在叶笙的脑海中,慢慢浮现一篇玄奥的金色文字。

    叶笙仔细一看,顿时傻眼了,笑着喃喃道:“独孤九剑?!你们是在忽悠我么?这应该是金庸世界中才有的呀,为何会在这里出现?”

    紫郢剑的剑灵独孤紫,青索剑的剑灵独孤青,立即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笑吟吟的凝望着他。

    “在等你到来的这段时间,我们觉得很无聊,便跟你师父太上老君商量,能不能让我们去别的平行世界旅行。其实,在这短短的五百年内,我们已经去过很多地方啦!”

    “短短的五百年?剑灵的时间观念果然是与众不同啊!对了,你们怎么会认识我的师父?”

    “我们的前一任主人,就是长眉真人任寿。他刚飞升到仙界的时候,是带着我们去的。不久,他拜在你的师父太上老君门下,学习炼丹和炼器。你说,我会不认识你师父么?”

    “那么,你们是长眉真人故意留在这个西游世界,然后送给我的,对不对?”

    “答对,不过没奖,而且长眉真人希望,你日后能够照顾一下蜀山弟子……”

    叶笙轻吁一口气,此刻终于想明白,为何这两把原本应该被李英琼和周轻云收取的仙剑,今天竟然会落在他的手里。

    果然,有一个超级牛掰的师父,每时每刻都有惊喜啊,福利超多!

    也罢,既然长眉真人这么大方,那么从此刻开始,所有蜀山弟子,就是由我叶笙罩着的了!

    日后要是哪个蜀山弟子做错事,只能我们内部解决,外人要是敢乱来,指手画脚,越俎代庖,我叶笙一定会让他们知道,蜀山弟子不是好惹的!

    西游世界、蜀山世界揸fit人,太上老君小徒弟,小龙女、齐天大圣、天蓬元帅、卷帘大将、火龙尊者、金无望、熊猫儿、王怜花的哥们,叶笙来也!

    有什么事,响我嘅朵,包搞掂!

    本章完

第521章 剑魔传人() 
那么,紫郢剑的剑灵独孤紫和青索剑的剑灵独孤青,是如何学到独孤九剑的呢?

    原来,在一百多年前,她们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进入一个叫做金庸世界的平行世界中,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路过华山,恰好剑宗前辈风清扬正将独孤九剑传授给令狐冲。

    她们的神识非常强大,只听了一遍,就记住了。

    独孤九剑,要旨在于“料敌机先”,以无招胜有招,不受内力束缚,只攻不守,遇强愈强,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乘虚而入,后发先至,一招制胜。

    正如风清扬所说的那样:“只要你能料到对方要出什么招,抢在他的前面,敌人的手还没有提起,你的长剑已指向他的要害。他再快,也没你快!!”

    天下武功皆可破,唯快不破!

    独孤九剑,共分九式,分别是: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

    总决式,共有三百六十种基本变化,还可以随意组合。

    破剑式,可以破解普天下各门各派的剑法。虽然只有一式,却将天下各门各派的剑法要义兼收并蓄。虽说“无招”,却是以普天下剑法之招数为根基。

    破刀式,讲究以轻御重,以快制慢,可以破解单刀、双刀、柳叶刀、鬼头刀、大砍刀、斩马刀等种种刀法。

    破枪式,可破解长枪、大戟、蛇矛、齐眉棍、狼牙棒、白蜡杆、禅杖、方便铲等长兵刃之法。

    破鞭式,可破解钢鞭、点穴橛、拐子、峨眉刺、匕首、斧头、铁牌、八角槌、铁椎等短兵刃。

    破索式,可破解长索、短鞭、三节棍、链子枪、铁链、渔网、飞锤流星等软兵刃。

    破掌式,可破解拳脚指掌上的功夫,譬如:长拳短打、擒拿点穴、鹰爪、虎爪、铁沙神掌,等等。

    破箭式,可破解诸般暗器,须得先学听风辨器之术,不但要能以一柄长剑击开敌人发射来的种种暗器,还须借力反打,以敌人射来的暗器反射伤敌。

    破气式,可以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人,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后来,独孤紫和独孤青还特意找到传说中的“剑魔”独孤求败,幻化为一紫一青两把神剑,陪伴在他的身边,直到他破碎虚空,飞升到仙界,她们才离开金庸世界,到其它平行世界游荡。

    有了这些经历,她们对独孤九剑的领悟,也更加深刻。

    “天下武功皆可破,唯快不破!”

    如今,叶笙将洞悉天机、小李飞刀、百变神通等绝技,与独孤九剑融合起来,可以用体力、内力或灵力来驱使这种神技,必然是战斗力倍增。

    现在,他要出去会一会红孩儿,看看能不能用紫青双剑,破掉他的三昧真火。

    说到控火之术,其实叶笙最喜欢经典著作《斗破苍穹》中的那些异火,如果日后有空,到那个神奇世界中去游玩一番,将所有异火收集起来,融入他自己的三昧真火中,应该会很帅吧!

    ………………

    在叶笙被红孩儿挪移到别处的时候,悟空立即念着避火诀,闯到火里去找妖怪。可是,浓烟滚滚,烈火飞腾,什么也看不见。

    他便决定先去东海请龙王来下雨,浇灭这场妖火,再救师父。

    不久,四海的龙王,跟着悟空,来到了火云洞的上空。

    悟空在洞门前又叫又骂,引出红孩儿,和他打了起来。

    打了二十来个回合,红孩儿见不能取胜,又放起火来。

    悟空急忙念咒,通知天上的龙王。顿时,大雨倾盆,“哗哗”下了起来。雨虽然大,却浇不灭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反而像火上浇油一样,越浇越旺。

    悟空闯到火里寻找红孩儿,却被红孩儿将一口浓烟喷在脸上,熏得头晕眼花,分不清东南西北,一头钻到河里。谁知被冷水一激,弄得火气攻心,他一口气没接上来,昏了过去。

    八戒、悟净赶紧去救起悟空。

    幸好八戒曾经学过按摩禅法,按按这,揉揉那,好一会儿才把悟空救醒。

    悟空谢了四海龙王,与八戒、悟净来到松树林里坐下,商量去请观音菩萨。可是,悟空腰酸背疼,浑身无力,驾不起云。

    八戒便自告奋勇去请观音。

    红孩儿一直躲在云里寻找孙悟空,发现八戒正驾着云向南飞,猜想他一定是去请观音,就跑到八戒的前头,变成一个假观音。

    八戒果然上当了,跟着假观音,来到火云洞捉拿妖怪。谁知刚到洞口,八戒就被小妖们按倒在地,捆了起来。

    悟空等了很久,不见八戒回来,就到洞前打听。

    火云洞里有六个小妖,是红孩儿的亲信,封为健将,都有名字:一个叫做云里雾,一个叫做雾里云,一个叫做急如火,一个叫做快如风,一个叫做兴烘掀,一个叫做掀烘兴。

    那些小妖一看见悟空,就举着刀枪,前来抓他。

    悟空因为身体酸痛,没有力气,不想和他们打,就变成一个花布包袱,躲在路旁。

    小妖们找不到悟空,看见有个花包袱,就提到洞里,丢在一旁。

    过了一会儿,悟空忽然听见,红孩儿吩咐两个小妖,去请他的父亲牛魔王来吃叶笙肉。

    牛魔王是孙悟空在花果山时的结拜兄弟,模样他还记得,于是,他拔了根毫毛,变成了一个花包袱,自己则飞到洞外,变成牛魔王,在小妖的必经之路打猎。

    那些小妖不能分辨真假,就把悟空当作牛魔王,请到了火云洞。

    红孩儿拜见了父亲,说是要杀叶笙吃肉。

    悟空说他这几天正在吃斋,还是过几天再杀吧!

    这下引起了红孩儿的怀疑,他找了个借口走到门外,询问小妖。知道详情后,他心里更加怀疑。

    于是,红孩儿回到洞里,假装忘了自己的生日,要悟空告诉他。悟空哪里知道,便让他明天去问他的母亲铁扇公主。

    红孩儿认定这个牛魔王是假的,便率领小妖们举刀枪,向悟空打来。

    悟空用金箍棒挡住,现出原形,嗤笑道:“哪有儿子打老子的!”

    最后实在没办法,悟空只好变成一道金光,飞出妖洞,直接来到南海,拜见观音,把红孩儿抓走师父,冒充菩萨骗走八戒的事,说了一遍。

    观音听了非常生气,将手中的玉净瓶丢到海里。不久,一只乌龟把净瓶托出水面。观音让悟空去拿瓶子,没想到悟空竟然拿不动。

    观音告诉悟空,瓶中装着整整一海的水。

    她上前轻轻托起净瓶,让徒弟木叉到李天王那借来了三十六把天罡刀。

    然后,观音把刀抛向空中,念了个咒语,那刀就变成了一座千叶莲花台。观音纵身跳了上去,驾云离开了南海。

    悟空和木叉紧紧跟在后面。

    大约离火云洞四百多里的时候,菩萨停了下来,叫来山神和土地,让他们把周围三百里的野兽、昆虫,都安排到山顶上。

    等一切都办妥了,她放倒净瓶,顿时眼前成了汪洋大海。

    菩萨又从袖里拿出定身禅,变成落伽山仙境。

    接着,菩萨在悟空的左手心上写了个“迷”字,让他把红孩儿引出来。

    悟空来到火云洞前,一棒子打坏了大门。

    红孩儿端着枪,来打悟空。

    悟空拿金箍棒一挡,左手在红孩儿的脸前一晃,边打边退。

    红孩儿顿时着了迷,紧追不舍,来到观音跟前。

    悟空赶紧躲到菩萨的背后。

    红孩儿找不到悟空,举起枪向菩萨刺去。

    菩萨变成一道金光,带着悟空飞上九重天,莲花台却扔在原处。

    红孩儿得意忘形,学着菩萨的样,盘腿坐进莲花台,不料莲花台的花瓣突然不见了,竟变成一把把锋利的尖刀。

    红孩儿连忙忍着疼,去拔刀子。

    菩萨念了个咒语,天罡刀都变成有带倒钩儿的,拔也拔不下来。

    红孩儿连忙求饶,菩萨便问他是否愿意出家。

    红孩儿疼痛难忍,无奈之下,表示愿意出家。

    菩萨就封他为善财童子,接着用手一指,天罡刀自动掉在地上,红孩儿的身体完好如初。

    红孩儿野性不改,拿起火枪,又要刺杀菩萨。

    菩萨扔出五个金圈儿,一个套在红孩儿的脖子上,其它四个套在四肢。接着菩萨念动咒语,疼得红孩儿在地上乱滚。

    菩萨一停下来,红孩儿的头就不疼了,立即拿起长枪,竟然还想刺杀菩萨。

    菩萨用杨柳枝蘸了一点甘露,洒过去,叫了声:“合!”

    只见红孩儿双掌合在胸前,怎么使劲儿也分不开,没办法,只好低头下拜。

    菩萨让悟空赶快救出叶笙和八戒,好早些上路,然后带着木叉和善财童子,回南海去了。

    没过多久,叶笙从紫青双剑孕育的小世界中出来,打算用双剑合璧的御剑术,来对付红孩儿,却没想到观音菩萨已经将红儿收走了。

    最初,叶笙是被红孩儿收进三昧真火小世界中,后来在剑灵独孤紫和独孤青的暗中指引下,他得以顺利脱离红孩儿的小世界。

    不久,叶笙在紫青双剑的小世界中,顺利获得紫青双剑和“独孤九剑”绝技。

    此时,那个紫青双剑小世界,已被叶笙挪移到通天塔中,由那两位剑灵掌控。

    紧接着,叶笙将火云洞中的小妖全部收进通天塔,又在红孩儿的卧床上休息了一晚,养足精神,第二天早上,带着悟空、八戒和悟净,继续向西天走去。

    本章完

第522章 琴箫唱和() 
这天黄昏,叶笙等人正在赶路,经过一座深山时,忽然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在弹琴。

    叶笙的众多女伴中,爱人周莹莹是名牌小学的音乐老师,颇有造诣。叶笙便将她从通天塔中叫出来,想一起过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悟空、八戒和悟净,则拉着白龙马,一起跳进通天塔中,或吃饭或睡觉或修炼,养精蓄锐。

    那琴声不断传来,十分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夹着清幽的洞箫,更是动人。

    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同时渐渐移近。

    叶笙和周莹莹对望了一眼,都是大感奇怪:“怎么这荒山野岭之中,还有人弹琴?”

    听了一会儿,叶笙凑身过去,在周莹莹耳边低声道:“这音乐来得古怪,有可能会对我们不利,待会儿不论发生什么事,你千万别出声。”

    “嗯。”周莹莹点了点头。

    只听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

    只见山石后转出三个人影,其时月亮被一片浮云遮住了,夜色朦胧,依稀可见三人二高一矮,高的是两个男子,矮的是个女子。

    两个男子缓步走到一块大岩石旁,坐了下来,一个抚琴,一个吹箫,那个女子乖巧地站在抚琴者的身侧。

    叶笙运转天眼通,凝望着那三人,看了一小会儿,已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头。

    他便传音给周莹莹,提醒道:“莹莹,那两个男子,抚琴者是古琴成精,吹箫者是玉箫成精。那个女子,是由琴弦幻化。”

    “嗯,知道,我会小心的。”

    只听琴箫悠扬,十分和谐。

    周莹莹心道:“瀑布就在他们的旁边,但流水轰轰,竟然掩不住柔和的琴箫之音,看来抚琴吹箫的二人,修为着实不浅。嗯,是了,他们到这里吹奏,正是为了这里有瀑布声响吧……”

    就在此时,瑶琴中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是温雅婉转。

    过了一会儿,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

    琴箫之声虽然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

    周莹莹只听得血脉贲张,忍不住便要站起身来,立即被叶笙拉住,右手食指冒出一点金光,在她的眉心轻轻一按。

    “好险!”

    周莹莹暗叫一声,抹去额头的冷汗,伸出手去,握紧叶笙的手掌。

    叶笙微笑着,用另一只手在她的手背轻轻一拍,示意她不必紧张。

    两人又听了好一会儿,琴箫之声又是一变,箫声变了主调,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琮琮的伴奏,但箫声越来越高。

    叶笙心中忽然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酸楚,侧头看周莹莹时,只见她泪水正涔涔而下。

    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音立止,箫声也即止住。

    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见明月当空,树影在地。

    只听一人缓缓道:“刘贤弟,你我今日毕命于此,那也是大数使然,只是愚兄未能及早出手,累得你家眷弟子尽数殉难,愚兄心下实是不安。”

    另一人道:“你我肝胆相照,无须再说这些话……人生莫不有死,得一知己,死亦无憾。”

    “刘贤弟,听你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