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和妖精那些事儿-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录取榜文公布之后,毛公却名落孙山。他精神不振,步履沉重,觉得十分丧气。心中羞愧,没脸再见店主人,只好绕道回家。

    三年以后,毛公又去赴试,那家店主人仍像上次那样热情招待。

    毛公说:“你的话那次没应验,实在对不起你那一番诚意。”

    店主人说:“秀才是因为暗想要换妻子,所以被阴间除名落榜了,并不是我的梦不灵验。”

    毛公惊愕地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店主告诉他,那次分别后,又做了一个梦,才知道的。毛公听了,又心惊又后悔,呆若木偶。

    店主人说:“秀才应当自爱,终究会做解元的。”

    不久,毛公果然考中第一名举人。妻子的头发也长起来了,乌黑油亮的发髻,更增添了她的美丽。

    另一方面,张家大女儿嫁给了同村的一个富户,非常趾高气扬。可是,她丈夫是个懒惰的浪荡公子,家境渐渐衰败,连家产也卖光了,穷得连饭都吃不上。

    她听说妹妹做了举人的夫人,越发感到惭愧。有时她和妹妹在路上相遇,就赶紧躲开。又过不久,她的丈夫死了,家里更加破落。

    不久,毛公又考中进士。大女儿听说,刻骨般恨自己,气恼地削发当了尼姑。到毛公当上宰相回家乡时,她强行打发女尼到毛府去拜问,盼望着能得到点什么。

    女尼来到毛府,毛夫人赠给许多绫罗绸缎,将银子裹在里面。

    女尼并不知道,拿回去交给师父。师父大失所望,生气地说:“给我点金钱,还可买点柴米,这些东西给我有什么用?”于是,又让女尼送了回去。

    毛公和夫人很疑惑,打开一看,银子还在里面,才明白退回来的意思。

    毛公拿出银子,笑着说:“你师父就连一百两银子都承受不起,哪有福分嫁给我这个老尚书啊!”

    随即拿了五十两银子给女尼,说:“带回去作你师父的生活费。多了,怕她福份薄,承受不起。”

    女尼回去,如实汇报。师父默默不语,不停地叹息。她想想自己的一生作为,常常正反颠倒,美的恶的,追求什么和躲避什么,哪里由得了自己呢!

    后来,那家店主人因人命案子被捕入狱,毛公竭力解说,他才被免罪释放,也应验了梦中神人对他说的话。

    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也挺有感触的。

    虽然,这个故事很可能是落魄文人杜撰出来的,聊以**,但在南粤有一句,叫做:“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意思是说,宁可看不起没钱的白头老翁,也不要看不起贫穷的年轻人,因为少年人前途不可限量。少年人如果努力,迟早有一天会飞黄腾达的,就不相信一辈子总是穿着有破洞的裤子。

    “白须公”就是白头老翁,“龙穿凤”有飞黄腾达之意,“唔信”在粤语里是不相信的意思。“窿”是粤语洞的意思,“穿窿”就是东西上有洞眼了。

    其实,不管是“白须公”,还是“少年穷”,都不应该小看。

    黄忠六十岁才跟刘备走,姜子牙八十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去西天取经……我们凭什么看轻别人?我们凭什么不努力?

    莫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锦鲤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

    这天,我正在旅店中读书,忽然闻到屋里充溢着一种奇异的香气。不一会儿,又有裙子上的玉环声传来。

    我微微一愣,瞧见进来一位美女,头上金银首饰光彩照人,随从们也是皇宫内的打扮。

    美女笑了,命令随从们铺下绣花绸地毯,然后摆了上等酒宴,拉我坐下饮酒,谈古论今,学问非常渊博。有些问题非常艰深,一时间我对答不上来。

    美女轻叹一声:“我仅仅去王母娘娘的瑶池赴了一次宴会,你已经历了几死几生,一点灵性也没有了!”就吩咐佣人送来了汤沃水晶膏,叫我喝了。

    喝过之后,我忽然觉得明白清彻起来,记忆力大增,心里暗暗称奇。

    不一会儿,天黑了,随从都退去。我们息了蜡烛,尽情欢娱。

    天不亮,佣人们又都来了。美女起床,头发一点不乱,不用梳妆。我心中充满柔情,也很奇怪,就问她的姓名。

    美女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不一会儿,院中停下一辆龙车,美女便赠给我一个胭脂盒作纪念,道了别,上车驾着云去了。

    从此以后,我的神识壮大了不少,学东西更快,可是那个美女再也没有出现。

    有一次,我外出散心,到了山西,途中经过一个古寺,便下马进去休息。进了庙门,看见一个穿着布袍的道士,盘腿坐在走廊里。道士的竹杖倚在墙上,花布袋子里装着架古琴。

    我上前问道士:“您也会弹琴吗?”

    道士答:“只是弹不好,愿意向行家学习学习。”说着,就把琴从布袋子里取出来递给我。

    我接过来观看,见琴纹理精妙,试着勾拨了一下,声音非常清脆悠扬。我很高兴,为道士弹了一支曲子。道士微微一笑,似乎感到还不够满意,我就把自己拿手的本领都用上弹了一番。

    道士笑着说:“还好,还好!可要做贫道的师父,还不够格啊!”

    我听他的口气很大,就请他弹几曲。

    道士把琴接过来,放在膝上,才拨动了几下,就觉得和风徐来;又过一会儿,百鸟群集,庭院里的树上都落满了。

    我非常惊奇,就拜道士为师,向道士求教。道士把刚才的曲子又重新弹了几遍。我细细地听,用心地记,才稍微领会了曲子的节奏。

    道士试着让我弹,又加以指点引导,然后说:“学会了这些,在人间就没有对手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精心钻研琴技,实力提升不少。

    我很疑惑,之前那个美女和现在这个道士,是不是师父太上老君叫来帮助我的?他们究竟是什么来头?

    (本章完)

第64章 宦娘() 
    有一天,我在外面游玩,天色已晚,又下起暴雨,一时找不到住处,看到路旁有个村庄,就赶快跑过去。进村顾不得选择,见有一个门户,便急匆匆躲了进去。

    进了屋,寂静无人。一会儿,出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长得像天仙般美丽。她抬头见有生人,吓得急忙退回去了。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也可以说是优点,就是对漂亮女子没有丝毫抵抗力,只是看了一眼,就顿时对这个姑娘产生爱慕之情。

    这时,一位老太婆出来,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并且要求借宿。

    老太婆说:“在这里住宿是可以的,只是没有床铺,如不嫌委屈自己,可以用草搭个地铺。”不多一会,老太婆点了蜡烛来,又把草铺到地上,显得很热情。

    我问她姓什么,她回答:“姓赵。”又问刚才那位姑娘是什么人,老太婆说:“她叫宦娘,是我的侄女儿。”我说:“我不自量,欲攀附高门结为婚姻,怎么样?”

    老太婆皱起眉头,现出为难的样子,说:“这件事却是不敢答应你。”我问她为什么,老太婆只说:“很难讲。”我感到失望,只好不再提。

    老太婆走了之后,我看到铺草又潮又烂,没法睡上去,就端坐在那里弹琴,以便度过漫漫长夜。雨停之后,我不等天明,就起身回家了。

    县里有个退休在家的部郎葛公,很喜欢有文才的人。我有次去拜访他,他要我弹奏几曲。

    我弹琴时,只见帘幕后隐约有个女子在偷听。忽然,一阵风吹开了帘子,现出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美貌无双。原来葛公有个女儿,乳名叫良工,善于词赋,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

    我动了爱慕之心,便请了媒人前去提亲。葛公嫌我没有功名,就没有应承。但良工自从听了我的弹奏之后,心里暗暗倾慕,时常盼望再次聆听那美妙的琴声。

    而我因为亲事不成,再也不登葛家的大门,以免尴尬。

    有一天,良工在花园里散步,拾到了一张旧信笺,上面写着一首题为《惜余春》的诗词:“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铲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

    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拼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良工把诗词吟诵了三四遍,心里很喜欢,便把诗笺带回屋里,拿出精致华美的信笺,认真地抄了一遍,放在书案上。但是,过后再找,却找不到了,心想也许被风吹走了吧。

    正巧,葛公从良工的绣房门口经过,抬到了这张锦笺,以为是良工作的词,厌恶词句轻佻,心里很不高兴,就将它烧了,又不好明讲出来,便打算把良工快嫁出去。

    这时,临县刘布政的公子正好派人前来提亲,葛公很高兴,但还想亲眼看看这位公子。刘公子来到葛家,衣着华美,长得大方英俊,葛公非常满意,对公子热情款待。

    既而公子告别之后,在他的座位下遗失一只绣花女鞋。葛公顿时憎恶刘公子的轻薄行径,把媒人叫来,告诉了这件事。刘公子一再替自己辩解,但葛公不听,终于拒绝了刘公子的求亲。

    原先,葛公种有一种绿色的菊花,自己珍藏着不外传,而良工则把这种绿菊花养在她的阁房里,十分珍爱。

    奇怪的是,我的院子里竟然有一两棵菊花也变成了绿色。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就上门来观赏,而我也极为珍视这种绿菊。

    一天早晨,我去看菊花,在花畦边拾到写有《惜余春》的信笺,反复读了几遍,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便在书桌上详加评点,评语写得轻薄放荡。

    葛公听说我的菊花变成了绿色,觉得很奇怪,便亲自到我的书房来探访,看到桌上的诗笺,拿起来便读。我觉得自己的评点有些不雅,伸手夺过来,揉成了一团。

    葛公只看到一两句,认出了正是良工房门口拾到的那篇《惜余春》词,心中大疑;进而连我的绿菊,也猜想是女儿良工赠送的。

    葛公回家把这些事告诉给夫人,叫夫人审问良工。良工感到委屈,哭着要寻死。这事没有见证,无法证实。夫人也担心这事传扬出去名声不好,盘算着不如把女儿嫁给我。

    葛公赞同,将此意转告给我,我喜出望外。这天,我遍请亲友参加观赏绿菊的宴会,焚香弹琴,直到深夜才结束。

    回房睡下后,书僮听到书房里的琴自己响起来,开始还以为是别的仆人弹着玩的,可仔细看琴旁并没人,这才向主人报告。

    我亲自到书房察看,确实是琴不弹自响。那琴声生硬而不流畅,好像是想学自己的弹法,可又没有学会。

    我点起蜡烛,突然闯进去,房里空无一人。我便将琴带回自己的卧室,那琴一夜没有再发出声响。我认为是狐仙弹奏的,想拜自己为师学习弹琴。

    于是,我就每晚弹奏一曲,将琴摆放原处,任其弹拨,夜夜藏着偷听。

    到了第七个夜晚,那琴弹奏的曲调,满可以听上一听了。

    我成亲之后,和良工谈起过去的那篇《惜余春》词,才明白了我们能够成亲的原因,可始终不知道那诗词是从哪里来的。

    良工听到琴能自鸣的奇事,就去听了一次,说:“这不是狐仙,弹奏的曲调凄切痛楚,有鬼声。”我不相信,良工说她家有面古镜,可照出鬼怪的原形。

    第二天派人去取了来,等着琴自己响起来时,我握着镜子突然进了书房,用灯火一照,果然有个女子在,只见她慌慌张张地躲在房角,再也藏不住身了。

    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从前避雨时遇见的那位赵宦娘。我大为惊奇,就追问她。

    宦娘含着眼泪说:“替你们当媒人,不能说对你们不好吧,为什么这样苦苦地逼我呢?”

    我收起镜子,要宦娘不要再躲避。宦娘答应下来,我就把古镜装进镜袋。

    宦娘远坐一旁,说:“我是太守的女儿,已经死了一百年,从小就喜欢琴和筝。筝懂得一些了,只是琴没有得名师指点,所以在九泉之下,仍感遗憾!

    那次你冒雨进了我家,听到你的琴声,十分钦佩;你向我家求亲,我恨自已是死去的人,不能和你结成伴侣,所以暗地里设法帮助你们二人结成美好姻缘,来报答你对我的眷恋之情。刘公子丢失的红绣鞋,还有那篇《惜余春》词,都是我做的事,我报答教师不能说不尽心了。”

    我夫妇听了她的话,都非常感激地拜谢她。

    宦娘又对我说:“你弹的琴我能领会多半了,可是还没有学到其中的神韵和道理,请你再为我弹一次吧!”我答应了,一面教她弹琴,一面讲解指法。

    宦娘特别高兴,说:“真是太好了,我能领会了!”说着起身要告辞。

    良工原来喜欢弹筝,听说宦娘擅长弹筝,就想听她弹一曲。宦娘答应了,就演奏起来。宦娘弹的声调和曲谱好极了,都不是人间能够听到的。良工边听边打着拍子赞叹,请求向她学习。

    宦娘执笔写了十八章曲谱后,又起身告辞,我夫妇再三恳切地挽留她。

    宦娘悲切地说:“你们夫妻俩多么幸福,知己知音,感情深厚,我这个苦命人哪有这样的福气!如果有缘,只能下辈子相见了。”

    说着,她将一卷画像给了我,说:“这是我的肖像,若是你不忘媒人,可以挂在卧室里,高兴的时候,点上一柱香,对着我的像演奏一曲,那我就如同亲自领受了!”

    说罢,宦娘走出房门,消失不见了。

    后来,我收好宦娘的画像,让良工在通天塔中修炼长生不老之术,又继续四处游荡。

    (本章完)

第65章 仙人岛() 
    这天,我在灵山游玩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王勉的少年,很有才气,考试总考第一。不过,他心气很高,善讥讽人,不少人都受过他的奚落。

    我打量了他一番,说:“你的相貌主大贵,可惜被你轻薄的缺点给抵消了。凭你的聪明才学,如果不读书,去修道,还有可能成仙。”

    王勉讥笑说:“谁将来有多大的福,这是不可能知道的。我只知道世上并没有什么仙啊神的。”

    我微微一笑:“你的见识怎么这样浅薄?仙人,不用找,我就是。”

    王勉更笑我荒唐。

    我说:“我这个仙还没什么特别,你如随我去,立刻能叫你见上几十个真正的仙人。”

    王勉将信将疑地问:“去哪儿?”

    “近得很。”我淡然一笑,取出一根木杖,将其夹在腿间,把另一头交给王勉,叫他学我的样子,嘱咐他闭上眼,叫声“起”。

    王勉就觉得木杖忽然粗得像能盛五斗粮食的布袋,腾空飞起。他悄悄一摸,一片片的鳞甲刺手,吓坏了,动也不敢动。

    一会儿,我又叫一声“住”,就把木杖抽去,落到一所大宅院里。

    只见楼阁重重,像帝王家,有个丈把高的台子,台上有座大殿,前后竖着十一根柱子,非常宏大华丽。

    我拉王勉上去,就吩咐童子设宴,招待客人。殿内一下了摆了几十桌筵席,那个阔气,叫人眼花缭乱。

    我换好了衣服,在大殿等候。不多会儿,诸位客人从天上而来,骑龙的、跨风的、骑虎的,等等不一,还带着乐器。

    有女有男,有赤脚的,内中有个美丽的妇人,骑彩凤,宫中打扮,有童子替她抱着乐器。乐器五尺来长,不是琴,也不是瑟,叫不出名来。

    酒宴开始,佳肴满桌。王勉只觉吃起来又香又甜,一点也不像平常菜肴。王勉无言静坐,只看那美妇,心中喜欢她,惟恐她一直不弹。

    酒饮得差不多了,一位老者倡议:“多亏老君高徒邀请,今天可算盛会,当然该饮个尽兴。请大家以乐器分类,同一类的来个大合奏吧!”

    于是,各自找伴儿配合,演奏起来,美妙的音乐响彻云霄。

    唯有那骑彩凤的,跟谁也搭不上伴儿。大家奏完,童子才打开乐器袋,摆到案子上。女的伸出白皙的手腕,像拨筝那样,开始演奏。

    声音比琴响亮得多,雄壮处使人胸怀开阔,柔婉处勾人魂魄。奏了半顿饭工夫,整个大殿里静得很,连个咳嗽的也没有。曲终,“当”的一声收住,像鼓磐那样清脆。

    众人齐声称赞:“云和夫人真是绝技啊!”

    然后,大家起身告别,一时龙吟,凤鸣,虎啸,都散了。

    我安排了上等床铺被褥,供王勉休息。

    王勉初见丽人时,已经心动,听了她的音乐,更加思念了。想想以自己的文才,做大官不难,那时要什么没有……顷刻间心绪乱极了。

    我看穿了他的心事,笑着说:“现在我就送你走,以后也不一定不能见面。但你想做天仙,还得再受劫难才行。”

    于是就指着石阶下一条长长的石头,叫他闭上眼坐了,嘱咐他不能睁眼看。说完,用鞭子把石头一抽,石头飞起来了。

    王勉只觉得耳边呼呼有风,不知飞了多远,忽然想:在天上看下界,是个什么样子?

    便偷偷将眼睁开一条细缝,向下一看,只见大海茫茫,无边无际,吓得赶紧闭眼,可是连石带人已经掉下去了。

    嘭!跟海鸥潜水似的,一下子扎进水里,幸亏他过去住在海边,会一点游泳。

    这时,他便听见有人拍巴掌,说:“这一跤摔得真美啊!”正危急间,一个女子拉他上了船,并说:“好事儿,好事儿,秀才‘中湿’啦!”

    王勉一看,这女子有十六七岁,很漂亮。他冻得打哆嗦,求她弄火烤烤。

    女子说:“跟我到家,就安排。以后如得意了,可别忘了我。”

    “什么话!我是中原大才子,偶然这样狼狈,以后该用一生来报答你,岂止是不忘!”

    女子摇橹划船,行驶如风,一会儿靠岸,在舱中拿出采来的一束莲花,领他一起走。约走了半里路,进了个村庄。见有一朝南的红漆大门,进去后又过了几道门,女子先跑了进去。

    不久,出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作揖请王勉进屋。又吩咐佣人快拿衣帽鞋袜叫王勉换了,然后,问起他的家世。

    王勉说:“我不是说假话,我的才学还是有点知名度的,老君高徒叶笙很喜欢我,邀请我去了天宫,我取功名做大官容易得很,所以不愿隐居。”

    那男子肃然起敬,说:“这地方叫仙人岛,与人世隔绝。我姓桓,叫文若,几辈子住在这僻静地方,没想到有接近名士的荣幸。”

    便殷勤地设下宴席,又不紧不慢地说:“我有两个女儿,大的叫芳云,十六岁了,至今未遇见佳偶,打算叫她侍奉您,怎么样?”

    王勉以为一定是那个采莲姑娘,赶紧站起来表示感谢。

    男子叫人在邻居中请几位德高望重的人来作陪,又让仆人马上去叫女儿。顷刻间,袭来一阵浓香,十几个美女簇拥着芳云出来了。十几位美女中,就有那个采莲人。

    芳云明媚光艳,像朝霞中的莲花,拜见了客人,坐下。

    酒过三巡,又出来个十来岁的女孩,姿态俊秀,笑着偎在芳云的胳膊下边,一双水灵灵的大眼转来转去地看。

    桓文若说:“闺女家不在绣房里,出来干啥?”

    又对客人说:“这是绿云,是我小女儿,挺聪明,能背《三坟》、《五典》呢!”就叫她对客人吟诗,绿云即刻朗诵了三首“竹枝词”,稚嫩宛转的声音很好听。

    桓文若便叫她挨着姐姐坐下,又跟王勉说:“像王郎这样的大才,一定写过很多好文章,能不能叫大家听听呀?”

    王勉痛快地背诵了一篇近体诗作,涌完自豪地左看右看。

    其中有这么两句:“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磊消。”

    邻居老者再三地念诵,芳云低声告诉他:“上句是孙悟空离火云洞,下句是猪八戒过子母河呀!”说得满座都鼓掌大笑。

    桓文若又请王勉再诵别的,王勉又诵了一首水鸟诗:“潴头鸣格磔……”忽然想不起下句来了。他略一沉思,芳云对妹妹叽叽咕咕地耳语了几句,捂着嘴笑起来。

    绿云对父亲说:“姐姐给姐夫续上下句了,是‘狗腚响绷巴’……”一席人都笑得闭不上嘴,王勉很不好意思。

    桓文若生气地用眼睛瞪了下芳云,王勉的表情才平静了些。

    (本章完)

第66章 娶个地仙当媳妇() 
    接着,桓文若又请王勉介绍自己的文章。

    王勉想,这些与世隔绝的人,一定不懂八股文,就炫耀起自己应试得了第一名的一篇,题目是:“考哉闵子骞。”

    王勉文章破题的头句说:“圣人赞大贤之孝……”

    绿云看看父亲,说:“圣人没有赞美学生的,‘孝哉……’一句应该是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