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和妖精那些事儿-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好事的人便到路边店铺中提来一壶滚开的水,道士接过开水,浇进了坑里。

    大家都瞪着眼看着,见一棵嫩芽儿冒了出来,并渐渐长大,一会儿就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转眼间开花、结果,又大又香的梨子挂满了枝头。

    道士从树上摘下梨子,分给围观的人吃,就连我也分到了一个,一会儿工夫树上的梨就被大家吃光了。

    然后,道士就用铁铲砍树,叮叮当当地砍了好长时间,方才砍断。他把满带枝叶的梨树扛在肩上,不慌不忙地扬长而去。

    我想了想,从通天塔的库房中取出一坛好酒,屁颠屁颠地跟在道士的后面。

    一开始,道士做戏法时,那个乡下人也杂在人群中,伸着脖子瞪着眼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营生。道士走了以后,他才回来去看顾车上的梨,却已一个也没有了。

    此刻他才恍然大悟,道士刚才分的梨子,其实都是他的!他再细细一看,一根车把没有了,碴口是新砍断的。

    乡下人非常气愤,急忙去追赶道士。他转过一个墙角,见砍断的车把扔在墙角下,这才明白道士刚才砍的那棵梨树,就是他的车把,而道士却已经不知去向。

    满集市上的人都笑得合不上嘴,而乡下人只好又气愤又无奈地回家了。至于他以后会不会还做出这种因小失大之事,谁也不知道。

    我也懒得管那个乡下人,始终跟在道士的后面。

    其实我也是乡下人,或许有些乡下人没见过太多世面,见识比城里人少,但大多数乡下人是很淳朴大方的,客人来了有美酒,好肉好菜款待。

    且说我跟在那个道士的后面,走到郊外的时候,道士突然转过身来,笑眯眯地看着我:“你想跟到什么时候?”

    我扬了扬手里的美酒,将封口拍开,微微一笑:“刚才我吃了你的梨,想请你喝酒,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这酒好香!”道士用力吸了一下鼻子,盯着我手里的美酒,嘿嘿笑着,“能让我尝尝不?”

    “接着!”我笑着一挥手,以灵力运送,将这一坛美酒稳稳地抛落在道士的手中,一滴酒也没漏出来。

    道士一接过坛子,立即仰头咕嘟咕嘟地痛饮起来,好一会儿嘴巴才离开坛口,意犹未尽地大声说:“好酒!”

    (本章完)

第13章 偷桃() 
    “你喜欢就好。”我微笑着说,“我叫叶笙,也是个修士,瞧见道长刚才露的那一手,觉得挺有意思的,便想跟你做个朋友。”

    道士笑呵呵地说:“雕虫小技而已,要不是那个乡下人太吝啬,我也不想这么戏弄他。唉,现在想想,我也忒小气,竟然跟一个无知的乡下人计较。或许,他等着卖梨的钱救命也说不定。”

    “放心吧,我让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如果他真的等钱救命,那我就送点钱给他吧。”

    我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取出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将学生林宇新召唤出来,叮嘱了他几句,然后让他去追踪那个乡下人。

    林宇新的追踪术一流,要追上那个乡下人,是轻而易举之事。林宇新领命而去,我则继续跟道士交谈,想在这个聊斋世界多认识几个志同道合之士。

    闲聊了一阵之后,道士说:“我叫青松子,目前住在崂山中,哪天你有空,可以来找我。对了,记得带美酒啊,哈哈。”

    说完,将身一晃,用了一个叫做“缩地成寸”的法术,转眼就不见了。

    “崂山道士青松子?好吧,等收拾了千年树妖,我就去找你喝酒。”我淡淡一笑,原路返回,再次出现在集市上。

    在集市的东面,有一片空地,专门给那些耍把戏的表演节目。此时游人很多,把四面围得像堵墙,水泄不通。人声嘈杂,鼓乐喧天,震耳欲聋。

    忽然有一个人,领着一个披头散发的童子,挑着一副担子,走到空地的中间,说了一些话儿,四周的观众都哈哈大笑起来。

    那人说:“我能颠倒生物的时令,生长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我就为大家表现一个取桃子吧!”

    然后,他脱下衣服,盖在竹箱上,故意装出一副埋怨的样子说:“眼下冰还没有化,叫我哪里去取桃子呢?不去取吧,怕惹得大家生气,这可叫我怎么办?”

    他的儿子说:“父亲已经答应了,又怎么好推辞呢?”

    耍戏法的人为难了一阵子,说:“我认真想过了,眼下还是初春天气,冰雪还未融化,在人间哪里能找到挑子啊?只有王母娘娘那蟠桃园里,四季如春,兴许会有桃子。可是,必须到天上去偷,才能得到桃子。”

    儿子说:“嘻!天可以像有台阶似地走上去吗?”

    耍戏法的说:“我自有办法。”说完,就打开竹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团绳子,大约有几十丈长。他理出一个绳头,向空中一抛,绳子竟然挂在半空,好像有什么东西牵着似的。

    眼看着绳子不断上升,越升越高,隐隐约约地升到云端,手中的绳子也用完了。

    这时,他把儿子叫到身边,说:“孩子你来,我老了,身体疲乏、笨拙,上不去,你替我走一趟吧。”

    接着,他就把绳子头交给儿子,说:“抓着这根绳子,就可登上去。”

    儿子接过绳子,脸上显出很为难的样子,埋怨说:“爹爹真是老糊涂了,这样一条细细的绳子,就叫我顺着它爬上万丈高天。倘若中途绳子断了,掉下来也是粉身碎骨。”

    父亲哄着他,又严肃地说:“我已经出口答应人家,后悔也来不及了,还是麻烦儿子去走一趟。不要怕苦,万一能偷来桃子,一定能得到百金的赏赐,那时我一定给你娶个漂亮的媳妇。”

    儿子无奈,用手拉住绳子,盘旋着向上攀去,双脚则随着手向上移动,活像蜘蛛走丝网那样,渐渐没入云端,看不见了。

    过了一会,从天上掉下一个桃子,像碗口那么大。

    耍戏法的很高兴,用双手捧着桃子,绕了一圈,让大家看个仔细。

    这时,绳子忽然从天上落下来,耍戏法的惊慌失措地大喊:“糟了!天上有人把绳子砍断了,我儿子可怎么下来啊?”

    过了一会儿,又掉下个东西来,一看,原来是他儿子的头。

    他捧着儿子的头,哭着说:“这一定是偷桃时,被那看守的人发现了,我的儿子算完了……”

    正哭得伤心时,从天上又掉下一只脚来!不一会,肢体、躯干都纷纷落下来!

    耍戏法的人很是伤心,一件一件的都捡起来,装进箱子,然后加上盖说:“老汉只有这么个儿子,每天跟我走南闯北。今天想逗大家开心,没有料到遭到这样的惨祸,只好把他背回去安葬。”

    于是,他跪下哀求说:“为了去偷桃子,我儿子被杀害了!各位可怜小人,请赏给几个钱,也好收拾儿子尸骨。日后,我死了也当报答各位官长的恩情。”

    围观的人都很惊骇,各自拿出许多银钱赏他。

    他接过钱,缠到腰上,忽然用手拍打着箱子,招呼说:“儿啊,不赶快出来谢谢各位的赏钱,还等到什么时候!”

    忽然,一个披头散发的小孩,用头顶开箱盖,从箱子里走出来,向着大家抱拳作揖。围观的人一看,竟然就是耍戏法之人的儿子。

    因为这个戏法耍得太神奇了,大家的印象都很深刻。有人说,白莲教能表演这个法术。或许,这两个人可能跟白莲教有啥关系吧!

    我一翻手腕,变出一锭金灿灿的元宝,有拳头那么大,微笑着走到耍戏法之人的跟前,轻声说:“你们是白莲教的?”

    “这位大人,你说啥?我不懂你的意思。”耍戏法之人笑嘻嘻地望着我。

    “哦,我只是随口说说的,你不必放在心上。”我微微一笑,扬了扬手中的金元宝,“只要你把刚才的那个桃子给我,那么它就是你的了。”

    耍戏法之人微微一愣,立即将那个桃子递给我,欢喜地说:“行!”

    我接过桃子,闻了一下味道,发现它根本就是普通的桃子,只是比常见的桃子大一些而已。想了想,我大口大口地将这个桃子吃了,然后大声说:“各位,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个戏法!”

    接着,我也不管有没有人观看,将桃核扔到地上,右手食指向着地面一指。

    那颗桃核立即陷入地面,看不见了,紧接着突然钻出一棵桃树,仿佛长蛇一般,飞快地向上生长,直插云霄,然后开花、结果。

    只是一会儿的工夫,树上就挂满了桃子,每一个都有西瓜那么大!

    (本章完)

第14章 白莲余党() 
    围观的人一看见如此情景,顿时不淡定了。

    “天哪,西瓜这么粗的桃子,是什么品种来的?”

    “这棵树都长到天上去啦,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蟠桃?”

    “嘿,小哥,给我来一个,我什么都答应你!”

    “这应该是假的吧!让我尝一个试试……”

    众人喧哗了一会儿,也不知是谁带头,都冲了过来,爬到树上抢夺那些桃子。

    我趁机给那个耍戏法之人打了个眼色,轻声说:“还不快走!等着别人报官来捉你们吗?”

    耍戏法之人微微一愣,旋即向我点点头,立即拉着那个孩子,挑着担子,匆匆离开。

    我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没人注意到我们,也赶紧跟上前去。

    当我们来到郊外的时候,那个耍戏法之人停了下来,放下担子,拱手向我道谢:“刚才多亏你了。”

    “白莲教已经被朝廷剿灭,你们再用这种戏法来讨生活,很容易会将自己陷进去的。”我微微一笑。

    耍戏法之人摇摇头,叹气着说:“这也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呀!我们已经不敢回老家了,又不会其它手艺,只能四处游荡,混口饭吃。”

    我想了想,从通天塔的库房中取出一包金子,送给这个男人和小孩,淡声说:“你们拿去做点小生意吧,不会再耍刚才的那种把戏了。”

    “……谢谢!我叫赵旺,这是我的儿子赵小福,我们在附近的村里。日后你假如有空,请来我家做客,我一定会好好款待你。”

    自称赵旺的耍戏法之人,虽然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帮助他,但现在他确实需要钱周转,便大着胆子收下了。

    反正,他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算信错了我,最坏的结果也是被捉去砍头而已。今天我送出这么多的金子,远远超过“白莲余孽”的赏金,如果我还去报官,那我肯定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我自然不是傻瓜,之所以帮助他们,只是闲着蛋疼而已。

    根据历史的记载,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

    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

    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

    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

    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曾经遭到清廷的多次血腥镇压。

    但是,到了嘉庆元年,白莲教大起义已发展成嘉庆年间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前后持续了九年零四个月。

    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徒。后来,参加的人数多达几十万,起义爆发于四川、湖北、陕西边境地区,斗争区域遍及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五省,甚至还波及到湖南省的龙山县。

    清廷为镇压起义,耗费白银2万万两,相当于当时清廷5年的财政收入。

    从此,清王朝从所谓的“隆盛之世”陷入了武力削弱、财政奇黜的困境,迅速跌入没落的深渊。

    白莲教作为一种宗教概念,包括的内容很广,是除了佛教、道教以外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宗教,反映的是华夏国下层社会百姓的生活、思想、信仰和斗争,在华夏国农民战争史上充当着突出的角色。

    白莲教教徒主要特征是烧香、诵偈,信奉弥勒佛和明王。

    为了适应下层百姓白天劳动的实际情况,白莲教徒多是“夜聚晓散”,愿意入教的人不受任何限制,不分贫富、性别、年龄,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均可加入。

    到了明末清初,白莲教逐渐在教理方面趋于完备,教义也更加体系化。

    根据《聊斋志异》的记载,有一个叫做徐鸿儒的人,得到了一本左道旁门的书,能够驱使鬼神为他做事。

    有一次,他稍微试验了一下,观看的人都感到惊恐,投奔到他门下的人很多。后来,他成为白莲教的首领,暗暗萌发了造反的念头。

    一天,徐鸿儒故意取出一面铜镜,说能够照出人的一生祸福。

    他把铜镜悬在院子里,让人们自照,镜子里的人,有的戴着头巾,有的戴着纱帽,锦绣华服,貂蝉美饰,形象不一。

    人们更加感到惊奇,从此这个消息到处传播,上门请求照镜子的人接连不断。

    于是,徐鸿儒宣称:“凡是镜子里照出的文武高官,都是如来佛祖注定龙华会里的人。大家应该努力,决不能退缩。”

    接着,徐鸿儒当着众人的面照自己,便看到镜子里的他头戴皇冠,身穿龙服,俨然就像帝王一样。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感到十分惊讶,一齐跪倒在地。

    徐鸿儒趁机竖起反旗,众人无不欢腾,雀跃相随,希望自己能成为像镜子里的形象那样的高官。

    不到几个月,徐鸿儒就聚集了一万多人,滕县、峄县一带官府望风逃窜。

    后来,大队清兵前去剿捕,其中有一位彭都司,是长山县人,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白莲教军中出来两个少女,与彭都司交战。她们都使双刀,锋利如霜;骑着高头大马,非常威武。

    她们飘忽盘旋,从早晨一直杀到傍晚,虽然不能伤害彭都司,但彭都司也没能取胜。

    这样厮杀了三天,彭都司累得精疲力竭,最后气喘而死。

    后来,徐鸿儒兵败被杀,捉到他的同伙拷问,才知道少女用的是木刀,骑的是木凳子。假兵马累死了真将军,也够奇异的了。

    如今,这个聊斋世界中的白莲教已经不存在,但依然有余党散落在华夏各处。某些野心勃勃之人,或许还会暗中兴风作浪。

    而像赵旺和赵小福这种贫苦百姓,只是想混口饭吃而已,虽然学了点障眼法,却从来不曾想过伤害别人。

    看到那些危害百姓的白莲妖孽,我决不轻饶;但是像赵旺和赵小福这种无辜百姓,我是能帮就帮的,也算是为自己积点功德吧!

    (本章完)

第15章 兰若寺() 
    跟白莲余党赵旺和赵小福告别之后,我便取出时光鸡,乘坐着很快就来到金华北郊的一个寺庙附近。

    这个寺庙正是传说中的兰若寺,寺中殿塔壮丽,但是蓬蒿长得比人还高,好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

    东西两边的僧舍,门都是虚掩着的,只有南面的一个小房子,门锁像是新的。

    再看看殿堂的东面角落,长着丛丛满把粗的竹子,台阶下一个大水池,池中开满了野荷花。

    白天看不出什么异常,我很喜欢这里的清幽寂静,就暂时住了下来,等待着那些女鬼找上门来。

    太阳落山的时候,来了一个书生,虬髯满面,威风凛凛,开了南边房子的门。

    我上前行礼,告诉他自己想借住这里的意思。

    那书生说:“这些屋子没有房主,我也是暂住这里的。你如果愿意住在这荒凉的地方,我也可早晚请教,太好了。”

    我很高兴,弄来草秸铺在地上当床,支上木板当桌子,然后拿出美酒来与书生共饮。

    这天夜里,月明高洁,清光似水,我和那书生在殿廊下促膝交谈,各自通报姓名。

    书生说:“我姓燕,字赤霞,是陕西人。”语气诚恳朴实。

    “我叫叶笙,喜欢游山玩水,觉得这里的风景挺不错的,想住一段时间再走。”

    “白天你可以随便走,但是到了晚上,你就尽量不要外出了。要是有什么人来找你,你也千万不要理会。”燕赤霞沉吟了一下,注视着我,沉声说。

    我微微一笑:“是不是有脏东西?”

    燕赤霞微微一愣,轻声说:“莫非,你也是个修士?”

    “我跟师父学过几年,略懂一二。”我笑着点点头,“如果那些脏东西不是太厉害的话,我应该可以对付。”

    燕赤霞说:“那我就放心了。其实,那些脏东西的能力并不怎么强,不过她们很善于蛊惑人心,稍有歪念就会被其控制,因此你千万不可大意。”

    “好。”

    过了一会儿,我和燕赤霞无话可谈了,就拱手告别,各自回房睡觉。

    我因为住到一个新地方,很久不能入睡,忽然听见屋子北面有人在低声说话,好像有家口。我起来伏在北墙的石头窗下,运转天眼通,偷偷察看。

    只见短墙外面有个小院落,有位四十多岁的妇人,还有一个老妈妈,穿着暗红色的衣服,头上插着银质的梳形首饰,驼背弯腰,老态龙钟。

    此时,两人正站在月光下对话。

    只听妇人说:“小倩怎么这么久不来了?”

    老妈妈说:“差不多快来了!”

    妇人说:“是不是对姥姥您有怨言?”

    老妈妈说:“没听说。但看样有点不舒畅。”

    妇人说:“那丫头不是好相处的!”

    话没说完,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绝色女子,婀娜多姿,体态撩人,活色生香。

    老妈妈笑着说:“背地不说人。我们两个正说着,小妖精就不声不响悄悄地来了,幸亏没说你的短处。”

    又说:“小娘子真是漂亮得像画上的人,老身若是男子,也被你把魂勾去了。”

    女子说:“姥姥不夸奖我,还有谁说我好呢?”

    妇人同女子又说了些琐碎事,我听着没什么味道,就躺下睡觉,不再听了。

    又过了一会儿,院外才寂静无声了。我刚要睡着,觉得有人进了屋子,急忙起身查看,原来是北院的那个女子。

    来得好快!

    我在心里嘀咕了一声,故意惊奇地说:“你要来干什么?”

    “你是傻瓜吗?”女子盈盈一笑,“月夜睡不着,当然是想与你共享夫妇之乐啦!”

    我装出严肃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要意思,我的‘大姨爹’来了,不太方便,你还是改天再来吧。”

    女子不明白“大姨爹”是啥意思,但看我的脸色,就知道我是在拒绝她,不由得有点羞恼,冷声说:“你是傻瓜吗?送上门来也不要?还是……还是我的魅力太差,你看不上?”

    “我不是这个意思啦,只是因为我的学生们都在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呢,如果我跟你这样那样,他们会说我太随便了。”我苦笑。

    看来,将那些学生带进聊斋世界,有时候也不是太方便啊!嗯,哪天干脆送他们去魔界冒险,他们就没空理我了。

    虽说为人师表很重要,但我始终是个已经二十七岁的单身狗啊,偶尔找个妹子乐呵一下,也很正常吧!

    此时,眼前的女子是越听越糊涂了,以为我是个傻子,犹豫了一阵,轻声说:“夜里没有人知道,你怕什么呢!”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够了。”

    女子踌躇着,像还有话说。我大声呵斥:“快走!不然,我就喊南屋的书生!”女子害怕,才走了。她走出门,又返回来,把一锭黄金放在褥子上。

    我拿起来,扔到庭外的台阶上,冷声说:“这种东西我多的是,你赶紧拿走吧,对我没啥用。”

    女子羞惭地退了出去,拾起金子,自言自语:“这个汉子真是个傻瓜!”

    ※※※※※※※※※※※※※※※※※※

    第二天早晨,有一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仆人来准备考试,住在兰若寺的东厢房里,夜里突然死了。他的脚心有一个小孔,像锥子刺的,血细细地流出来。

    众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第二天夜里,仆人也死了,症状同那书生一样。

    到了晚上,燕赤霞回来,我问他这事,燕赤霞说是鬼干的,叫我小心点。我不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想着怎么才能尽快征服小倩的心,顺便收拾那个千年树妖。

    到了半夜,那个女子又来了,对我说:“我见的人多了,没见过像你这么傻的,不过我就是喜欢你这种傻子。”

    我笑呵呵地说:“傻人有傻福嘛!”

    “我叫小倩,姓聂,十八岁就死了,葬在寺庙旁边,常被妖物胁迫,干些下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