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魂当铺-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疯癫了?”听张卫国的描述,钟山认定这女人是疯了,不然怎么会痴痴地搂着墓碑嘀咕傻笑呢?

    “是疯了,可是那样子着实让我红脸!丢人呀”张卫国说到这里,居然眼泪出来了。

    钟山听张卫国这样一说,似乎明白了什么。

    张卫国平静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反正已死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家丑也不怕外扬。她当时就抱着那个天官墓碑,口口说着亲爱的,还时不时亲一下,沾的满嘴是土,她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还是那样。我要上前去拉,结果我娘把我拽住了。她慢慢走到我媳妇面前,说;孩子,这是怎么了,咱回家吧?谁知,她忽然从墓碑前站了起来,指着我娘的鼻子就骂,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结婚那么久,从没见她说过脏字,可是那个时候,她就变了一个人一样,比村里的泼妇还要厉害百倍,我们都听不下去,跟我们一起去的邻居也一旁看不下去,直接过去就要把她拉住,打算强制给拽回来,结果她朝邻居就是一口,还骂道,你们都不得好死!”

    “我也是要脸的人,哪能让她这样下去?过去直接朝她脸就是一巴掌!那是我第一次打她,之前我甚至都没骂过她,心疼呀!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谁知,连我也开始骂开。一手扶着墓碑,一手指着我鼻子跳着脚的骂我。没办法,我就和邻居把她绑了拖回了家,赶忙又找个医生来看病。我们这穷乡僻壤你也知道,找个大夫实在困难,小毛病都是在家自己照顾,实在有病了才去找。于是到了乡里,把一个西医找了来,却找不到什么毛病,只能再换个中医。

    说是什么热邪入心,我也听不懂那,只是还记得她是得了这个病。那个中医便给开了几服药,临走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这病,我这药如果有效果了,那病就能好,如果还不好,也不要去找我了,我水平就到这里。把方子给了我,便转身离去。我们想款待下,毕竟这么远来了,人家也没同意。

    谁知吃了几服药,她是安定了下来,可是这疯病却没有好。我试着再去找那大夫,那大夫却说什么也不再来了,最后拗不过我,还是给我推荐个当地一个看“外灾儿”的老太太,叫什么“黄老太”,据说这人看外灾很厉害。”

    钟山知道“外灾儿”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被一些鬼呀,成精的动物给惹上了,从医学角度看身体一点病都没有,或者有病,但是怎么也治不好,但是病人却是丧失理智或者一病不起等等。

    “我问到她家的时候,她正在家里给别人看着。她家其实很破,比我们这山沟里房子一点儿都不强,甚至更破烂。屋里窗户很小,窗户纸已经发黄,有几个窟窿,用新纸粘上的,几个窗户补丁很是显眼。屋里黑洞洞的,墙壁都已经发黑,她们在她家堂屋里呆着。堂屋正对门的地方墙上挂着一个老道姑的画像,也已黄的厉害,下面摆着一张八仙桌,上面供着一些水果和各种肉,中间摆放着一个不大的香炉,香炉好像还被磕掉一个小口,香炉里的香正袅袅地燃烧着。

    一个发烧的小孩,据说好几天了,怎么治烧也退不了,所以孩子的父母就找到她,我亲眼看着,孩子刚开始还昏迷不醒,这老太太念叨了半天,小孩居然醒了要水喝,要吃的,甚至伸手抓起供桌上的一个苹果就要咬。被孩子的父母赶紧拉了回来,但是孩子的嘴却没闲着,张口就是一大口。当时我还感觉这孩子挺好玩的,太调皮了。谁知这孩子嚼了几口便吐了出来。

    那黄老太太问孩子,“苹果”好吃吗?孩子还生气地说,你家这是什么苹果呀,一点都不甜,没味儿。说完便扔到灶堆里。这黄老太太说,小孩小孩我不怪,你不懂我我不害,到你十八长成年,顽疴不去还会来。我听不懂她的意思,但是这孩子的父母却是吓的大惊失色,“噗通”一声跪到地上。

    黄老太太说,他吃了仙家的供品,自然是要受到惩罚,不过念及他是小孩,暂且饶过他,看他造化吧,等到十八岁成人的时候,还可能会生一场大病。

【070】 夜妆() 
“那算时间,这孩子现在应该也差不多快十八岁了吧。”钟山说道。

    “应该差不多了。那时候那小孩也是八九岁的光景,这十来年过去了,那可不也差不多到了。”张卫国若有所思的回答道。

    钟山点点头,记在心里。心道,如果哪天遇到这个小孩,倒要瞧一瞧,看看是不是真的如这黄老太太说的那样。好的仙家不会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下这般诅咒的,如果那诅咒真的在这孩子身上应验的话,说明这黄老太太也不是什么正经东西。

    “这黄老太太多大岁数了?”钟山继续问道。

    “具体多大岁数也不清楚,不过看那脸上的周围和别人的评价,最起码得七十多岁了,这十来年过去了,如果还活着的话,怎么也得八十多岁了。不过看那身子骨,现在还活着的几率估计悬。”张卫国撇嘴说道。

    钟山不置可否,心想,如果是个普通的老太太,能活到七十就已很了不得了,何况八十,但是如果这老太太不一般,那活到多岁岁数可不知道。钟山想到这里,忽然脑子里显出一个人名了,就是鬼子岭听到的那个“龙虎道长”,话说那杂毛老道还会不会活着呢?以他那道行,再活个百八十年应是不成问题的。

    钟山意识到思绪已经飞远,赶紧回到神来。先解决当前问题才是关键,那些疑问还是等着以后去慢慢理顺、解决。

    “张大哥,你再说那黄老太太的事。然后你就把她请到你家了?”钟山问道。

    “是。好不容易把那一家三口送走之后,那黄老太太才转身看我。我刚要说话,她便制止了我,然后就说:你是因为你媳妇来的吧?我心想这人还是真是神了,我还没开口,她便能知道我此行的目的,心里顿时佩服了许多。然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说。谁知,这老太太却是摇头,闭口不言。我问了好几遍之后,老太太才缓缓地说,你回去千万要看住你的媳妇,你媳妇身上有东西,但是那东西我不能说是什么,而且我也没能力除掉,只能告诉你,她是你家的扫把星,不光让你家倒霉,还会惹的你们整个村子都跟着倒霉!

    我一听就急了。这不是咒我吗?便没好气的说,你这老太太能看就看,不能看也不至于说我媳妇扫把星呀反正当时说了一肚子的气话,老太太一不着急,二不生气,最后给我从桌子下面捧了一把香灰,然后又从墙角的水缸里拽出一条麻绳来。那绳子那个味儿,真不知道她家这水缸里的水多久没有刷洗过了,更不知道那水缸里是什么东西。

    她说:你回去之后,如果发现你媳妇有一天忽然穿了一身红衣服,你就不要管她,随她去,她出去也会回来。你想管也管不了,却很有可能丧命,你务必记住我这句话,不然谁也救不了你们。不过,当她出去之后,你就把我给你这捧香灰撒到院子里,薄薄的一层就可以,墙角和房檐下面都要撒上,你家锅台边也别忘记,别的就不用管了。不论她是什么时候出去的,你撒完香灰之后就不要再出去,吃喝拉撒都不要再出去,直到她回来以后,你再去看那香灰上,到底是一对脚印还是有别的?如果还有别的,等你媳妇睡着以后,就用我给你这绳子把她捆起来,再也不要放开。

    我听她说的渗人,便问她,假如捆起来之后该怎么办呢?

    她说,捆起来后,就使劲打,宁可打死也不能把她放了!我当时就着急了,就说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能打死呢!心想,大不了看着不让她跑了就行。弄个布书包把那香灰装好,怕不够,还特意都要了一些,揣着绳子就往家赶。

    当我赶回家的时候,媳妇倒是很安静地在屋里呆着,也没什么变化。我把情况和我爸我娘一说,提醒二老注意。然后我们把所有的红衣服都弄烂了,只是还有一件衣服,那是结婚的时候她的嫁衣,我试了好几次,最后还没舍得丢掉,那毕竟是个念想,便锁在箱子底。”

    “还是被她发现了?”钟山似乎知道结果一样。其实也容易想象,不然也不会有后面这多事了。

    “是啊。全家哪能整天都看着她呢。有一天傍晚,我们从田里干活回来,刚进院子,就看到她出门,脸上涂了*,蘸着红唇,身上正穿着一身红衣服!就是那身嫁衣,那身衣服就是结婚的时候她穿过,后来就一直再没舍得穿。可是,那天她居然翻出来穿上了。我和她说话她也不理,就像是没看到我们一样,自顾自的走出院子,朝外面走去。我娘想去拦住,我想起那黄老太太的话,把我娘制止了。

    等到她出了门,我便赶紧回到屋里,按照黄老太太的嘱咐把香灰撒到墙角房檐下和灶台前面,然后就等着,一夜不敢睡。怕父母担心,我催他们早睡,他们哪里睡得着,尤其是我娘,又是担心我,又是担心她。便和我一个屋子守着。院子门打开着,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直到凌晨三四点钟的样子,应该是那个时候吧,鸡还没有打鸣报晓。

    忽然外面像是起了一阵风,呼呼地刮着外面树上的树枝咔咔直响,然后像是起雾了一般。你也直到,咱这北方,深秋起雾很正常,所以也没多想,只是一味地盯着门口。忽然,她回来了,就站在院子门口,站那里一动不动,因为屋里亮着灯,院子又不是很大,倒还能略微看清她的模样。

    她眼睛直勾勾地在院子里扫了一遍,然后踏脚进来,却一反常态,不是径直进屋,而是身体稍有佝偻,似背着一个重物一样,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往屋这边挪。正常情况下二三十步就能进的院子,她却费了半天劲。我赶紧把黄老太太给我准备的绳子拴好了扣,就要等她进屋便赶紧把她绑起来。

【071】 附身() 
过了好大一会儿,她才费劲地从院门口来到门口,我便赶紧跑到炕头这边的墙隔洞,从里面看着她。”

    钟山知道他说的那个墙隔洞是什么意思,只是称呼不一样罢了。因为物资匮乏,加之电还并没有普及,大部分人家还都是烧煤油灯,点蜡烛都是奢侈的。

    在没建国和刚建国的时候,更是这样。北方房子都是平房,并列三间或者四间。中间是堂屋,两边是里屋,其实就是卧室,卧室烧炕。堂屋两边各有一个灶台,下面联着炕道,烟囱从另一侧竖着,烧饭的时候烟火从炕底通过,这就是所谓的“烧炕”,而炕靠近灶台的这边就是炕头,要更热一些,一般来了人,都会把亲戚让到炕头睡,前提是在冬天的时候。而家里来了人,也都是让到屋里炕头上去坐。弄个炕桌,来人脱靴上炕,喝茶吃饭都盘腿在炕上。

    这个所谓的“墙隔洞”就是在炕头的这边墙上挖的一个洞,往往是盖房子的时候直接就弄好的。大约四五十公分高,三四十公分宽。为什么建这个呢?其实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把煤油灯放在这里,到了晚上一盏灯可以把里屋和外面屋子同时照亮,节省灯油。第二个原因就是从这个洞里,直接就可以把灶台上的食物递到里屋来,因为在炕上吃饭,所以方便。

    张卫国继续说道:“等她到了门口,我就在屋里看着。她并没有立刻进屋里,而是木讷着,朝两个灶台各自看了一遍,那头转的好慢,当时看的我后背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她看了一会儿,就走到我靠我这边的这个灶台这,掀开锅盖就摸索吃的。”

    北方有这习惯,就是把剩下的干粮咸菜什么的,放到锅里保温。直到现在还有这个习惯在北方的农村里还在保留。

    钟山聚精会神地听着张卫国说着,一边脑补着当时的画面。她媳妇当时那状态说不尽的诡异。

    张卫国此时似乎已经完全回到了当时的情景当中,只顾说自己的。“说实话,她知道吃这是好事,前些天傻到把饭放她嘴边她都不带张口的,此时却能主动找饭吃。我和我娘对望了一眼,心想,难不成她的疯病好了?谁知,接下来的事告诉我,情况没这么简单。只见她抓起锅里的一个玉米饼子,掰成两半,一只手拿着,另一只手直接把碗里的咸菜抓了到饼子上,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接着手持着饼子又往肩膀的后面放了放,然后裂开嘴嘿嘿地笑了起来,手却一直举在肩膀上面,她却一脸满意相。

    我本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可是看到那样子,真的是害怕了。深秋的晚上还没到了生炭火的时候,但是冷汗直接沿着我后脊往下淌。她把饼子在肩膀这举了一会儿,饼子并没有少,接着她嘿嘿笑着把饼子放到自己嘴里,基本就没这么嚼,简直是生吞下去的。你也知道,那饼子本是粗粮,沫子噗啊噗啦掉到锅里,发出轻微的声响,却像是石头砸在心里一样。而饼子卡在她嗓子里,她张着嘴,竟拿自己的手指头生生地捅了下去。

    我娘看着心疼,从炕上跳下去就给跑到她的跟前,赶忙端了一碗水给她喝,谁知她却并没接着,时候没看到我娘一样,竟又驮着背开始慢慢往屋里挪。外面和里屋的门上已经挂着门帘,她也不知道去挑,愣是直接用头拱了进来。此时,我在炕上,她就在下面,眼睛却是直勾勾地盯着我的。我忙把那绳子背到身后,不让她看到。娘在后面,一直盯着她的后背,浑身打颤,眼里充满恐惧,嘴唇哆哆嗦嗦,张口欲说话,却发不出声来一样。

    我一看我娘这个样子,心想不好。一定是她从我媳妇的后背上发现了什么。就要跳下炕来,我娘嘴巴张的很大,马上就要大声喊出来的时候,忽然,我爸从后面把她的嘴捂住,直接抱了出去。我媳妇似乎发现了什么一样,头慢慢地回了过去,此时她的视线正好脱离我,身体慢慢往回看去。这个时候再不动手还等什么时候?拿出扣好的那条绳子,跳下炕就套到了她的身上。

    她本来一直很安静,此时却是疯狂地叫嚷,不停地挣扎。这绳子我拴的是个套马扣,她越挣扎是越紧的,只是她力气超大,我一连被她拽了好几个跟头,手把住门框才勉强把她控制住。

    她见挣扎没了效果,才逐渐安静下来,我把她拽到我那屋里,把手脚都绑好,扔到炕上,此时再观察她后背,只是有道深深的勒痕,估计是我刚用绳子弄的吧,别的也没发现什么。一时到也好奇我娘刚才到底看到了什么。

    等到她彻底平静下来之后,我就跑到我娘屋子里。此时,我爸正紧紧地露着我娘,而她锁在我爸怀里,浑身哆嗦个不停。我问她看到了什么?我娘说她的后背背着一个半截身子的东西,似人非人!可是我却什么也没看到,直到事后和人说起这事的时候,有人说,可能是她老人家当时阳气本就弱的缘故,所以能看到。

    我在他们屋里坐着一直挨到天亮,回到自己屋里,看着我媳妇此时已经睡着,便赶紧和我爸到灶台和墙角檐下去看那香灰变化。只见薄薄的一层香灰上面,赫然杂乱的脚印一堆。我的脚印我能辨认,我媳妇的脚印我也认识,可是,还有一双脚印,却是从来没见过的。看那脚印,既不像大皮鞋,也不是乡下人穿的布鞋,从没见过,但是肯定的是个男人脚猜的。

    我俩又赶紧跑到外面墙角房檐下面去看。只有进屋方向的脚印,却只有两个,却不是我媳妇儿的,却和屋里灶台旁的一般无二!”

    钟山听到这里顿时明白了,这典型就是一场鬼附身,见张卫国说的很是详细,感觉已经起风,吹的身边的枯草哗啦哗啦作响,便打断了张卫国的话。

【072】 鬼亲() 
“我知道什么情况了,嫂子定是被鬼附身了。因为鬼魂进院子的时候,并不是走人常走的路的。除非刚死的去,还没过四十九天,那时候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还有可能走回头路。一般情况下,除非极恶之邪祟,一般别的鬼魂都是躲在角落里,沿着墙角山根走的,所以平时我们看到一个人如果一直溜墙根走,这人阳气定是不足的。

    嫂子进来溜着墙根走,貌似是看她在走路,其实不然,实际是那个鬼在控制着她。她的脚踩在鬼的脚上。你们当时应该没太注意,如果注意的话,我相信她是踮着脚的。看似她在走路,实际上是那鬼在走路。那鬼就在她的后面抱着她,所以她稍有些佝偻身体。

    为什么到了门口而不进来。因为一般人家屋子阳气都重,所以她需要确定一下是否能够适应。待她知道自己能够进来的时候,便直奔灶台,揭锅取吃的。这个我暂时还想不明白,但是我猜测很大的可能就是鬼娶亲!”

    张卫国听到这,猛然瞪大眼睛,看着钟山。“什么?鬼娶亲?”

    “是的。这也是我根据她的行为猜测而已,不能完全肯定,但是她的种种行为,都往这方面靠拢。试想,从一开始发疯的时候,就是在那天官墓那,对那墓碑是又搂又亲的,回来后没几天居然穿起了红色衣服。她从结婚后就再没那样穿过是吧?”钟山指着远处的天官墓说道。

    “是呀。农村里的人结婚之后,虽是新媳妇也不怎么穿红衣服的,顶多是逢年过节,那也只是穿一件,而不是像她那样从头到脚都是一身红呀。”张卫国回道。

    “那就是了。她傍晚一身红衣出去,回来就发生这事了。我猜测没错的话,她此行定是和天官墓那的人结阴亲。而和她结阴亲的对象,道行定是不低,不然那黄老太太也不会说阻止你们阻拦住她的话了。回来以后,她其实并不是自己回来的,而是把那东西也带了回来,到你家吃娘家饭!就是咱们常说的“回门儿”。

    但是那东西百密一疏,他却忽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灶台乃是纯阳之物,终日被烈火炙烤,一丝阴气都不存的。这灶里做的饭,也是给活人的吃的,所以他只要吃了,一定就会道行大减。所以才能被你能用那绳子捆住。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应该也明白,我们给死人吃的,都没有纯熟的,而都是家生饭,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她被绳子捆住的时候,那东西就想脱离嫂子的身体想跑,可是却无论如何也跑不掉的。因为吃了纯阳的饭食,便被灶神给压制住了。

    如果你还不理解的话,那你想,为什么小孩生下来,还没吃锅里做的东西的时候,能看到一些东西,但是一旦吃了之后,就慢慢看不到了呢?和这不无关系。

    再说那绳子,那绳子你说是那黄老太太从墙角一个水缸里拽出来的,而且还有股难闻的味道,不知道被什么泡过。即使咱们日常用的麻绳用水浸泡过也是韧性十足,比干燥的时候结实数倍,况且,那绳子并不是普通的绳子!”

    “那绳子没什么奇怪的啊,就是味道怪怪的,有些呛鼻子,但是还能忍受。”张卫国说道。

    “那味道你们都闻到的,为什么她闻不到呢?一方面,此时她灵识已经丧失,所以嗅觉也自然没了,另一方面,就是这绳子本身就属于极阴的东西。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井绳?”钟山问。

    “当然知道那。摇辘轳时候把水从井里提出来嘛。”张卫国不知道钟山忽然又说到井绳是什么意思。

    “井绳本身就是很阴的东西,终日泡在井水里。井又是地下的,阴气十足。所以井绳都能起捆锁一些灵物的作用,但是毕竟和外面还有接触,所以阴气并不是很足。但是这黄老太太却把绳子浸泡在墙角的水缸里,那水缸的位置也必定是位于她家最阴的地方。而且你说,他家窗户很小,屋里阴暗。也是符合这个道理的。”钟山越分析越是明朗,越来越能肯定自己的推测。

    张卫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赞同钟山的观点。

    钟山继续说道:“你母亲能看到她后背背着的那人,也一定就是和她结阴亲的那个人,可是为什么是半截的,而且似人非人,就不得而知了。的确如别人所说,可能是她老人家阳气本身弱了,才能看到的吧。问句不该问的,不知道你家大娘什么时候去世的?”

    “我媳妇死后不到俩月吧,前后脚的事儿。”张卫国神情再一次暗淡下来。

    钟山点点头,然后说道:“你后来去找过那黄老太太吗?她怎么说的?”

    张卫国答道:“我去找过,可是她却不见了。”

    “什么??不见了?!”钟山大吃一惊,这消息倒是超出了他的预想。他还本想着找时间去会会那黄老太太,此时却听到这个消息。

    “是啊。时间才隔开没几日,我再去她家的时候,她家已是大门上锁。我开始还以为是她有事外出,可是从白天一直等到太阳下山,还不见她回来,便找周围的人去问,结果都说不知道去哪里了,她家的大门已经锁了三四天。算时间,正好是我从那走之后,她便离家了。我哪里甘心,又去找看病的那个中医,结果那中医也是不知道她的去向。”张卫国说道。

    “那之后就一直没有见过?”钟山不相信这黄老太太会彻底消失,除非她有十分的忌惮。但是如果真的忌惮的话,就不该插手此事了,怎么还会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