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魂当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家是不是村南那家?”钟山把他们去的那家位置和张木匠说道。

    “就是那家。你怎么知道?”张木匠显然被钟山这个问题给惊了一下。

    钟山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张木匠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张大哥说他小时候这房子曾经住过人,您还阻止他去那家人,您知道那家人的来历?”

    “是啊。这黄三爷走后十多年,那个时候卫国刚出生没多久吧,村里忽然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说是两口子,中年的样子,径直到了这黄三爷家的房子,把门锁打开住了进去。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黄三爷的家眷,可是算年龄怎么也不像,并且这黄三爷家在当地并无什么亲戚,便去询问,得到答案说是黄三爷的朋友,受托前来照顾他的房子的。俗话说,落叶归根。这黄三爷委托别人照顾自己的房子,等到自己老了之后,归家养老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这事也被我们慢慢放下。”

    张木匠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我们还有一点一直没能明白,这来的两个人,看样子是两口子,却无儿女在身边,而且他们来了之后,并不像常人一样和邻居串串门客套一下,将来也好有个照应,他们却是基本不怎么出门,更不和我们打交道,真不知道这俩人是搞什么的。我们去串门,根本就不往屋里相让,只在院外和我们说两句,客套一下便匆匆说有事,进了屋子。这样一来,我们也便识趣地不去打扰人家。”

    “难道之后你们就一直没不知道那俩人的底细?”钟山不免有些着急,急切的想知道那俩人的情况。

    “算是吧。都是庄稼汉,害人之心不可有,开始还有点儿怀疑,但是想到人家说是黄三爷的朋友,便也放弃了警惕,一两年间,人家除了不和村里人接触外,也没做任何有损村里的事,便也不去追究,每个人也渐渐习惯了。”张木匠答道。

    “唉”钟山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心道,好好的线索,就这样断了,不由得心里一阵苦闷。

    “那这村子好端端的为什么改名呢?”钟山继续问道。

    “这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乡里领导下了个通知,说统一改名字,于是便有了这名字。”张木匠答道。

    “那您开始说村里人都忌讳说这个事?”钟山记得刚才张木匠用了“讳莫如深”这个词,说村里人都避谈这个话题,不由问道。

    “是啊。这事说来话长,后来开始有了点消息,有传闻说那黄三爷是这李天官的后人,拉拢了一群歪门邪道的人,反正对国家政权不利,便被国家给查了,至于那黄三爷的去向,无人得知,这村子便是这样被改的名字。但是说实话,那黄三爷在村里口碑极好的一个人,所以我们也就能只避谈此事了。”张木匠还是没能忍住烟瘾,把烟袋锅拿过来,给自己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点着抽了几口,封闭的屋里顿时烟雾弥漫,烟草的香味弥散开来。

    张木匠似是压抑在心里很久的石头终于被搬开一般,轻松了许多。

    “黄三爷是这李天官的后代那黄老太太想必就是那黄三爷的后人了!”钟山一拍大腿,从炕上跳了起来,兴奋地说。由于站的不稳,直接踩到身后睡觉的浆糊,疼的他“嗷”地一声坐了起来。

    钟山歉意的朝浆糊笑笑,浆糊便揉着腿继续躺着去了。

    钟山很庆幸张木匠提供给了自己这么重要的线索,这比弄明白住在那房子里的两口子的身份更重要了,他俩的身份已不是那重要,现在离这黄老太太为什么在这村里出现的答案又近了一步——这算是回家吧?而且,黄老太是这李天官的后人,那供奉的这张画像必定就是那李天官了。

    想到这里,钟山忙把画像打开,再一次仔细地看了一遍。

    可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钟山还没有弄明白:李天官姓李,可是这黄三爷分明姓黄,哪来的一家呢?不由得看向张木匠,把疑问说了出来。

    张木匠也是摇头。

    钟山正欲再问,张木匠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钟山和张卫国忙不迭地把张木匠扶好,一人轻拍后背,一个忙去倒水。待水倒好,张木匠端过水碗,忽然,“噗”地一口鲜血喷进碗里,水顿时红成一片。

    众人都惊住了。钟山虽知道张木匠阳寿将近,却没想到这么突然,更没想到会以吐血来昭示着自己生命的结束。张卫国已是吓的双腿打颤,不停地重复喊着“爸爸”,话里早已是带满了哭腔。浆糊刚才本是被钟山踹醒,此时也是坐在炕上裹着被子,直勾勾地盯着张木匠的碗里发呆。

    张木匠把碗放到桌子上,拿手抹了抹嘴角,一丝血迹被擦了下来。张木匠拿另一只手把这血抹匀,在手上留下一点红色的印记,然后抬头看了看张卫国。“挺大的人了,嚎什么嚎?!”

    张卫国倒是听话,声音戛然而止。

【098】 寻女() 
张卫国见状,忙让父亲躺下。钟山却是一把拦住,招呼浆糊把两床被子塞到张木匠的身后,让他半卧,这样呼吸还能顺畅一些。至于张卫国坚持让父亲先闭眼休息睡觉,自己去请医生,钟山也是拒绝了。

    木匠似乎早就知道自己要死一样,显得格外镇定。其实,人到了一定年龄,生死会看淡一些的。意识到刚才骂张卫国有点儿凶,眼神复杂地看了看他,张木匠把儿子拉到了炕上坐着。

    “我都一个老头子了,死已不叫事儿,早晚都是死,活了这一大把年纪,死了不亏,比你姐,你娘他们幸运的多。”张木匠慢条斯理地说着,眼里却有老泪闪烁。

    众人皆是一愣——姐姐?

    张卫国更是瞪大了眼睛,“爸,你说什么?姐姐?”

    “是呀谁家不想多要几个孩子我和你娘最开始生了你姐姐,一直到了五岁。开始也是忌惮,所以不敢再生,可是看你姐姐身体很好,况且咱家也却少男孩,便下决心再要一个,也算老天开眼,第二个孩子就是你。可是”张木匠说到这里,两行浊泪淌了下来,开始呜咽。

    “我还有个姐姐”张卫国喃喃地说道,然后抓起父亲的手:“那我姐姐怎么死的?”

    张卫国此时更加激动。从小到大,自己一直一个人,村里人本就少,加之也都是兄弟一两个,倒也习惯,只是每逢去乡里,看到人家兄弟好几个的时候,回来定是烦躁郁闷几日,甚至还会把父母埋怨一顿。此时张卫国听父亲说自己还有个姐姐,不由得心里又喜又悲。喜自不必说,悲的是这个姐姐从父亲口里得出已经死了

    “怎么死的呢”张木匠眼睛看着房顶,空洞,无神,不再说话,思绪已飞到二十多年以前的那个夏天。

    “当家的,这天阴沉的厉害,赶紧去抱些柴禾,不然淋湿了又没得烧了。”媳妇对着张木匠说道,自己麻利地刷着锅,准备做午饭。

    此时正是三伏天,天气异常闷热。张木匠上午在自己的小木匠屋里忙了一上午,闺女五岁了,便由着她出去自己玩去,反正村子不大,也不能跑远。忽然间天气大变,从北面山上冒出一片黑云,如漆似墨一般。狂风顿起,直接裹着那股黑云朝村子压了过来。

    张木匠忙不迭地去收拾干柴,媳妇则赶紧烧着午饭。片刻之后,二人均已收拾停当,媳妇忽想起闺女还没回来,忙到院子里喊去。

    北方农村多是这样:孩子们大都自己出去玩,大的十几岁,小的四五岁,基本不用大人照看。待到吃饭的时候,大人则站在房顶或者院门口扯开嗓子高喊一声,孩子便远远地应上一声,飞快地跑回家。这个方法屡试不爽,究其原因也正是因为在农村,很是安静,所以声音才能传的很远,如果这方法用在城市里,或许便会失灵。

    媳妇料闺女不会跑的过远,一是因为村子实在很小,走几分钟便能走遍,二是周围均是山,山路崎岖,小孩子也没那么力气爬山跃坡,再则没有几个和闺女同龄的孩子,所以一般情况下,闺女都是邻居家玩会儿,便独自无聊地回家了。只是,今日或许是在谁家玩的忘了时间,或是在谁家蹭了饭吃,才没有回家。要说农村的孩子很多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也再正常不过。

    但是,今天却不是这样。或许是风大的缘故,媳妇喊了几声之后,并不见闺女脆生生的回应,再看着北方越来越近的那股黑云,忙又扯开嗓子大喊了几声,声音里明显夹杂着焦急。竖着耳朵希望听到闺女的回应,可是结果还是一点声音没有,只有狂风吹动地上的砂石和树枝,发出刷刷呜呜的声音,似狼嚎,似鬼鸣。

    张木匠本来还不着急,在屋里兀自吸着烟,等着开饭。此时见媳妇在门外喊了半天且夹带着哭腔,仍不见闺女回来,忙跑出去看个究竟。媳妇见他出来,直接抓住他的胳膊,攥得紧紧的,说道:“闺女咋还不回来呢?闺女不见了!”

    张木匠经媳妇这么一说,心里开始着急,但扔安慰着媳妇:“兴许风大孩子没听到,能出什么事啊,一个女娃子,丢不了,我去到邻居家找找去,你在家好好呆着,等闺女回来。”张木匠说着就提鞋进了村子。

    不消片刻,张木匠哭丧着脸回来了。媳妇见他只身一人,闺女并没在身边,再见他脸色很是难看,不禁急问:“闺女呢?”

    张木匠也急了:“闺女找不到了!”

    媳妇身子顿时一软,就要躺到地上,张木匠忙往前一步一把将她扶住。片刻过后,媳妇在渐渐回过神来,开始歇斯底里地摇着张木匠的胳膊:“快去找呀!”

    此时有三五个邻居也都跑了出来,想必是见张木匠着急忙慌地寻找闺女,纷纷过来看个究竟,看看能帮上什么忙。i正见张木匠和他媳妇这般光景,纷纷劝慰不要着急,大家一起帮着去找。于是纷纷回家拿了蓑衣草帽等避雨的东西,简单分了一下,便朝四周找去,此时天色已近乎夜晚般漆黑,视线已大不如刚才。

    黑云此时已是压迫上来,整个村子都被这股阴云笼罩,豆大的雨点啪嗒啪嗒密密地砸了下来,直咋地地上的灰尘突突直冒。张木匠独自把媳妇留在家里看门,等着闺女回来,自己和几个邻居冒雨奔出了村子。

    媳妇哪里待的住,在院门一直扶着门一直望着,满眼的期盼,翘首以待,总希望眨眼的功夫,闺女突然冒着雨从远处跑回来,口里喊着“娘”。可是,她希望发生的这一幕迟迟没有出现。

    雨下得越来越紧,越来越急。地上已成小溪,村子地势本就低洼,水更显得深了几分。众人蹚水而行,时不时电闪雷鸣,把众人惊的往往一哆嗦。可是找了好大一会儿,仍不见闺女的影子。夏雨似寒冰一般,众人虽是带着雨具,也皆被雨水淋个透心凉,纷纷咬着牙,打着颤。

    村子周围没有,于是众人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开来。这样的天气,在外面呆久了,说能死人也为过。张木匠此已经心急如焚,哇哇直叫。众人见张木匠这样,便也不说什么,商量一下便打定主意:上山!

【099】 诡死() 
山路本就崎岖,加之此时水流湍急,山上的水如倒灌一样,直冲着众人都站立不稳,纷纷牵手而行。

    张木匠此时脸上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嘴里只是不停地喊着闺女的名字,早已没了力气,那声音也就身边的人能听到的,早已被雷声雨声湮灭。

    村子周围随都有山,但是平时还是西山这边来得更多一些,平日里张木匠也经常带闺女在这里下地干活,且西山离村子最近,这便是众人拿定主意一起先在这里寻找的原因。

    可是,平心而论,众人现在已是进入盲目状态了。试想一个五岁的小孩,如何爬得了这么高的山?可是别的地方都没有,他们也只能往这里寻找了,全凭侥幸心理。不过,众人心里此时已基本都不抱好的打算,都希望找不到。找不到的话,说明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找到了,这样的大雨,大人都能淋个半死,何况一个几岁体弱的丫头。

    众人低着头,边拉着手往山上走,边四周张望着。他们抬不起头,硕大的雨点直接砸到眼珠子上,疼的能半天睁不开眼睛。于是,寻找进度自然缓慢了许多。这雨也没有半点停下的意思,继续如瓢泼一般。

    虽然大家很是着急,都尽量加快了速度,但是到了山腰间,还是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也多亏了小路被踩的只剩下了石头,加之雨水很急,路倒并不是十分难走。此时,众人正在那片天官陪葬坟地的边上。没人害怕,一代代薪火相传,谁都避免不了葬在这个地方。

    中国人丧葬文化历来讲究宗族,同宗同族的人才能在一个墓地,而且位置很有讲究,这也就是所谓的堪舆风水之学里常说的“看阴宅”。黄三爷深得堪舆之术,却从没在自己村里施展那高端手艺,正是因为这村和别的村很不一样——这村里完全不是按照那来了,谁死的早,谁便离得天官墓更近一些,死的晚的,离天官墓便远一些。

    众人在坟里找了一圈,没有任何人影。再往上走,便没了意义。因为这片坟地本是比较平缓的地方,再往山顶走,很是陡峭,别说小孩,即使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不借助绳子等工具都很难爬上去。大家都似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张木匠身体似是面条一般,没了一点儿力气,直接瘫软到身边一座坟上,哇哇地大哭起来。

    邻居纷纷劝道:这不是还有地方没找吗?那边的天官墓还没找呢。

    张木匠似是抓到救命稻草一样,“腾”地一声从坟上坐了起来。“对,对,对”已是语无伦次,朝天官墓那边看去。此时天地一色,已被那黑云、密雨遮盖的严严实实,哪里看得远。

    忽然,头顶一个闪电,把整片天照的白昼一般。张木匠“啊”地一声,吓地再一次跌到坟上,自己又连忙爬到坟尖上,直接天官墓的方向,“啊啊”直叫,已说不清话,伴随着随后而至的雷声,很是惊异。

    闪电过后,一片晦暗再一次笼罩天地。众人哪里知道他要喊什么,都以为他是疯傻了,纷纷拽住他,试图把他从坟上拉下来。张木匠一把把手甩来,努力了半天,才在嗓子里歇斯底里地喊出一句话“闺女!”众人都把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天官墓。

    又一个闪电来袭。闪电照亮天官墓,他们赫然发现正有个小影子,骑坐在天官墓的墓碑上!那是一个孩子,穿着鲜红带白色碎花的肚兜兜,青绿色的裤子!

    众人一时间都傻了,纷纷盯着那边说不出话来。

    此时,不知谁说了一句:“都别愣着,赶紧救人去!”众人才缓过神来,把张木匠驾了下来,一起连滚带爬下了山去,到了山下岔路地方,继续爬向天官墓。

    知道孩子在那里,众人心里也有了目标,加之这条路稍微好走一些,他们很快便来到天官墓前。神道两侧杂草已打到人的大腿根,五岁的孩子,也多亏是在墓碑上,如果在这草里站着,众人也都看不到了。

    众人纷纷朝天官墓碑那奔去。近了,更近了。

    张木匠“啊”地一声抱着脑袋,歇斯底里地大喊着,跪到了地上。众人也盯着墓碑,浑身打着哆嗦。

    此时张木匠的闺女,正正襟危坐于一人多高的墓碑之上,双手相互交叉于小腹前面,两只小腿在墓碑前面耷拉着,雨水顺着小腿滴滴答答地落到地上。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紧紧地裹在身上,让本就瘦小的身体显得更是皮包骨头。张木匠的媳妇每日给闺女梳的羊角小辫被雨水打透,湿哒哒地紧紧地贴着头皮。脸色已呈青色,但眼睛却是睁开着,盯着对面的陪葬墓群,更为奇怪的是,孩子的嘴角露着一股诡异的微笑!

    此时,雷电交加,比刚才更加密集。闪电时不时地映在孩子脸上,说不尽的诡异。

    孩子绝对是没救了。众人都想上前去把孩子抱下来,可是这种情况下,谁敢轻易去动?这样诡异的天气,孩子这诡异的死法,而且是死在这个地方,关键是这孩子,怎么上得去这比成人身高还要高的墓碑上的?

    过了不知多久,众人见张木匠已是彻底崩溃,别人也不能一直在这诡异的地方呆着呀,太过渗人,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便决定一起前去,把孩子抱下来。

    众人正要抱孩子的时候,忽听得身后一声:“我来!”

    说话的正是张木匠,他缓缓地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蹒跚地走到墓碑前,顾不得雨点如石头一样砸到脸上,半眯着眼,盯着孩子,呜咽地说道:“闺女,你咋跑这来玩了呢?玩累了吧?走,爸来接你回家,你娘在家做好了饭,等咱回家”说着便准备去抱孩子。

    一个邻居准备拦住他,被另一个邻居拦住了。众人见张木匠瞬间憔悴了许多,却又哄孩子一样,那种父亲的慈爱尽显,纷纷想着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丫头,冯人便喊,小嘴抹了蜜一般甜,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此时却似石雕一样,丢了性命,都忍不住掉下泪来。

【100】 做棺() 
张木匠踮起脚,扶着墓碑,轻轻地把孩子抱了下来,搂在怀里。孩子早已没了气,身体如冰一般。张木匠脱下衣服,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邻居看得心酸,知道这样于事无补,但也把自己的衣服脱了下来,给孩子又裹了几层。张木匠也不说话,抱着孩子慢慢地朝山下走去。众人此时知道说什么也都没用,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半点幻想的机会都没了。

    走到两棵大树下的时候,张木匠猛然回头,盯着天官墓看了几眼,眼里充满了愤怒。

    一行人鱼贯下了山。有人在前,有人在后,算是保护着张木匠,此时的他已经身心憔悴,稍有闪失便很可能也命丧于此。如果那样,剩下一个年纪轻轻的寡妇带着一个襁褓里的孩子,更是没了活路。

    一路之上,没有任何人说话。

    等到了张木匠家的时候,媳妇正在院口淋着雨,翘首企盼。看到众人远远地从西边回来,又见张木匠抱着孩子,忙朝他们跑去,脸上挂着笑,喊着“闺女,闺女!”

    众人已不忍看去,纷纷把头别向别去,胡乱地在脸上划拉了一把。谁都知道,那雨水里掺杂了不知多少泪水。

    张木匠拒绝了媳妇,没把孩子交到她手里,嘴里小声地说道:“嘘睡着了”

    媳妇心头一喜,忙把盖着孩子头衣服撩开。孩子眼睛还在瞪着,脸色青的比刚才还要重上一些,头发紧紧地贴在脸上。不由得“啊”地一声,哭喊出声儿来。那声混杂着风声、雨声,响彻整个村子。

    张木匠看到媳妇此时瘫软到地方,嘴唇哆哆嗦嗦,不知如何是好,脚下一软,也坐到了地方,孩子却一直紧紧地抱在怀里,舍不得松开半分半毫。

    众人见状,忙把二人连拖带抬弄到屋里,又纷纷把家里的媳妇叫来,烧热水的烧热水,熬姜汤的熬姜汤。孩子早已被擦洗干净,放在炕梢上。

    一碗姜汤水灌下去之后,张木匠和媳妇才算是清醒过来,见到炕头上的孩子,再一次悲从中来,二人抱着哇哇大哭起来。

    劝人的事儿男人们插不上什么话,自然纷纷交给了自家的媳妇。一番劝解之后,张木匠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下来,只是媳妇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闺女的名字,眼神直勾勾地,手一直摸着孩子的手,时不时地在闺女的脸上抹上一把。

    众人都担心,也许张木匠的媳妇过不了这一关,看这样子,估计得疯了。谁料,一直在炕头还在襁褓里睡着的张卫国却突然大哭起来。邻居媳妇正要上前把小张卫国抱起来哄哄,谁料她瞬间恢复神智一样,嘴里念叨着“卫国”,爬过去就把孩子抱在怀里,解开领口就把奶头塞到了孩子嘴里。

    众人终于送了一口气。看这样子,张木匠的媳妇似是没事了,还分得请哪头轻,哪头重。纷纷又拿小张卫国做话题,劝告了一番,待夫妻二人情绪都稳定许多,方才渐渐散去,只留下两个年级大些的女邻居和俩大男人,帮着料理一下家事。

    大雨从中午一直下到傍晚才停。黑云也已散去,雨水汇聚成小溪,在村里缓缓地流过。村南的小池塘里已被雨水灌平,青蛙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晚霞映红这个村子,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清香。可是,没人去享受这磅礴大雨后的舒爽,相反,整个村子都被笼罩在张木匠死了闺女这事之下。有人感慨,有人悲伤,有人同情,更有人恐惧。

    邻居妇女帮着把炕烧了,把饭做好。邻居男人也帮着去弄席子。

    这小的孩子死了,没有用棺材的,都是用一领席子卷身随便找个地方埋了。这样的小孩据说是魂魄不全,不能入得祖坟的,所以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给夭折的孩子提供乱葬的地方。其实那些地方,孩子埋了没多久,就会被野狗拖出来吃了。大人们也都知道这,但是很难避免,只能是把尸体埋的深一些罢了。成人死了,都穷到没棺材,何况小孩了。

    一般穷人家死了人,用柳木或者杨木这种速生木头,砍伐下来做了棺材,棺材板很薄,很轻。埋到土里,人是闻不到什么味道,但是野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