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魂当铺-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老太主导,四个人按程序预演了一遍。当然,这个预演也仅仅是停留在外部环境而已,毕竟那里面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

    一遍预演下来之后,四个人的分工便也明确,需要准备的东西自然也都一一列了出来。什么锹镐铲灯、符袋刀绳,东西琐碎,却不在少数。几个人盯着这物品清单,都有些犯愁。

    “这些东西,我们分头去准备,还有一天多的时间,准备这些东西,时间有些紧张。”钟山说道。

    于是,黄老太太把这些工具的要求说了一遍,四个人分头置办,有些难搞的东西,还是黄老太太托人在第二天傍晚才拿到。直到第二天深夜,这些工具才算是勉强凑够,自然不如盗墓的专业,但是也能凑合着用了。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第三天已经日上三竿。

    四个人吃罢饭,又重新理了一遍流程,把一些注意事项说了一下。当然,里面可能存在的危险也提前打了预防针。浆糊又是闹了一点儿小情绪,不外乎还是打退堂鼓的事儿,被钟山的萝卜加大棒政策很快压了下去。

    事罢,四个人将门一关,便带着工具朝村西走去。路过那戏台的时候,黄老太太和钟山都停住了脚步。

    “黄姑,以防万一,这戏台咱们是不是要想个办法?”钟山道。

    黄老太太点头,然后掏出几张灵符,上了戏台,于每个柱子下面各埋了一张,又于戏台四个角落里按照八卦位埋了四张。

    完事,黄老太太拍了拍手的尘土,“这样应该就没事了吧?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咱们今天就去端了它的老窝,即使这有问题,咱们也不用担心了。”

    “走,上山!”钟山使劲甩了甩胳膊,大喊了一声。

【160】 开坟掘墓() 
天气很好,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直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或许是春天真的快到了吧,虽然一路之上,还没有什么春意,但是这阳光,这风却是春天派来最早的一批使者。让钟山不禁脱口而出一句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钟叔,你什么时候变的文绉绉的了,哎呦真酸,酸得直倒牙。”浆糊一旁捂着脸夸张地说。

    浆糊一席话说的众人皆是一笑。

    “没事多读点儿书,这叫借景抒情,你懂什么?”钟山白了浆糊一眼。

    “读书呀?那还是算了吧,还不如我睡觉舒服,我看到书本就头疼。”浆糊一脸的不屑。

    这倒是真的。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好多下乡知青和各界不读书已多少年的人,都纷纷重新拾起书本,努力奋斗了几个月,要么考上了中专,要么考上了大学。但是越是小地方,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是低。

    “读书无用论”一度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热词,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教育断档严重。甚至曾经有一个叫张铁生的人,考试交了一张白卷,只在上面写了一封适应当时混乱时代的信,被人称呼“白卷英雄”,更有考生在英语试卷上写道“认的abc,不如抡大锤(打铁)”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教师也被称为“臭老九”,挨批斗,关牛棚,扫厕所,斯文扫地,尊严尽失。

    但是,钟如海和彭道来却不是这样想,他们一直尊重知识,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恢复高考没几年,钟山本也希望去考试,但是被父亲拒绝了,原因钟如海当时并没说,只是不允许他去,让他跟着自己好好学本事。因为这,钟山还曾经和父亲闹过一段时间矛盾,后来时间一长,也便不了了之。直到父亲死的时候,他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家族的使命,让父亲忍痛阻断了自己的大学路。

    浆糊却地区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彭大夫想尽了办法让他读书,可是浆糊是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从小便是。别人上了三年级了,他还在一年级晃荡,别人到了初中,他才勉强升到三年级。彭大夫见他实在不是这块料,便让他下了学。别看这小子学习不怎么样,干活却是一把力气,手工也自有一套。

    四个人很快便到了山上。天官墓就静静地躺在前面,黄老太太看了看天,掏出一个很小的罗盘,看了下。

    “时间还不到,先坐下吃点干粮。养好精神,一会儿动手。”黄老太太说道。

    众人各自找个地方坐了下来。

    虽然这些天的事情似乎都没脱离这天官墓,但是真的在白天,这么清晰、近距离地观察它,对于钟山而言这才是第二次,除了黄老太太,貌似只有张卫国对这熟悉了,但是即便如此,张卫国只身来这上面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

    众人胡乱地啃了几口干粮,这便算是午饭了。黄老太太时不时地瞟一眼手里的罗盘,以判断时辰是否到了。

    正在众人被暖阳照的昏昏欲睡的时候,黄老太太说道:“时辰到了。”

    钟山和张卫国“蹭”地一下从地上站了起来。浆糊本是四仰八扎躺在一个草窝里,昏昏欲睡,听到这话,也惺忪地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

    “该动身了,浆糊!”钟山喊道。

    “知道了。真有点儿热了。”浆糊一边絮叨着,一边就要脱身上的羊皮袄。

    “别脱。”钟山喊道,立刻制止了他。

    “好热的。”

    “一会儿就不热了,再说,这可是个铠甲,要不是你这老羊皮袄,那晚柒焱的爪子估计就把你心掏出来了。”钟山说道。

    这话真心管用。浆糊一听,浑身竟生生打了一个冷战,乖乖地把脱了一半的皮袄重新穿上,并且还紧了紧束带。

    “准备好了,咱们就动手吧。”黄老太太说着,便拿着工具到了那天官主墓旁边。

    黄老太到了墓堆一旁。这墓堆是用石头垒成,然后上面是挺大的一堆封土,长满了杂草荆棘,却是一棵树都没有。

    浆糊一把拿过那把用了好几次的铁锨,“这可是个宝贝,是我的武器,今天我就用它来挖取下面的宝贝,哈哈”浆糊说着便跳上封土堆,往手心了啐了几口唾沫,准备动手。

    “住手!”黄老太太忙喊道。

    “咋了?”浆糊不解。

    “从这个地方开挖。”黄老太太又用罗盘定位了一下,指着墓西南角说道。

    虽然这几十年,她已对这烂熟于心,但是此时竟然有些不相信自己起来,不得不借助罗盘再确定一次。

    浆糊只好悻悻地从上面跳了下来。“黄奶奶,这里都是石头,不如上面好挖,那上面都是土,把那些草铲掉就行了。”

    “别墨迹,让你从哪里干你就从哪里干!这么一大堆土,咱们要是等到把这墓地挖开,估计都得明天了。”钟山骂道。

    “这种大墓,都有独立的出入口,能容棺材和人从那口进去的。你想,古代那些大官,夫妻很少是同时死的,所以建墓的时候,必然是留出一个口,待另一个死的时候,方便棺椁的进入,总不能再把坟挖开一次吧?寻常民间小坟包还可以,这种墓可是破风水的,自然不可以。”黄老太太解释道。

    她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已在两天前预演的时候说过了,真不知道这浆糊是根本就没听,,没往心里去,还是记性太差。钟山都气得无语了,瞪着浆糊。

    浆糊“嘿嘿“一笑,尴尬地挠了挠头。“那我就从这边挖。”二话不说,便开始动了手。

    张卫国用着镐头,钟山也用了一根铁锹。黄老太太一旁主要是指挥。

    众人此时一句话不再说,都闷头干着,恨不得快点儿挖开,身上也已开始冒汗,别说浆糊,就是钟山和张卫国此时都将衣服领子、扣子打开,干一会儿便要擦一下汗。

    天气热,穿的厚,干活累。

    浆糊抬眼看了看太阳,埋怨道:“这天哪里是冬天呀,咋这么热?黄老奶奶,咱们挖了这么久,时候时候能挖开啊?”

    话音未落,只听着一声尖利的铁锨铲到石头上特有的刺耳声音传了出来。

    黄老太太忙赶了过来,众人都纷纷盯着挖着那个口子。一块被土掩埋着大部分的青石露了出来。

【161】 封墓青石() 
“哎呀,挖到了。”浆糊兴奋地说。

    钟山和黄老太太也是喜悦之色溢于脸上。只有张卫国,握着镐头的手微微颤抖,喉头咕噜一下,吞了一口唾沫。精神高度紧张,见将老太太和钟山一旁高兴,脸上才挤出不知是激动还是勉强的笑容。

    既然见到了石头,那便离成功不远了。众人都加快了速度,干得更加带劲儿。

    不消片刻,青石周围的土都被清理干净,整块石头轮廓露了出来。

    “哈哈,终于挖出来了。”浆糊兴奋地说。

    钟山忙蹲下身去,手拂去青石上面的湿土。“黄姑,这是什么?”

    随着青石上的土被钟山拂拭干净,上面显露出一组奇怪的花纹,圆形,似花,又似一种动物,但是已被抽象得辨识不得具体是什么东西。这花团周围是密密麻麻的符号,也是一个字都不认识。

    黄老太太一直在后面盯着看。“这是这个坟墓的开口定是没错了,这个青石便是挡门石,只是,这上面的东西”黄老太太说着也蹲下身去,仔细摩挲着那个奇怪的花纹。“只是这花纹,倒像是一种动物,仔细看看,这是四肢,这是头颈,这是腹部,这是背。像什么呢?”

    “我看看。”浆糊凑了过来,俯下身,认真咋着嘴看着。片刻过后,“这哪里是什么动物呀,就是一朵花而已。”

    “张大哥,你看这像是什么?”钟山见张卫国在后面,便打算问问他的意见。

    张卫国看了半天,“我看呀,这倒是像是一只蛤蟆。我不太认同黄大仙的看法,这图案是有头无颈,有肚无腹,和蛤蟆挺像的。”

    “蛤蟆?好端端的封墓石上,怎么会刻个蛤蟆?”钟山疑惑地看着黄老太太。

    黄老太并没说话,而是陷入沉思。忽然,她开口朝张卫国问道:“你们这是不是曾经有过一种蛤蟆?浑身红色的。”

    “对呀。我小时候还见过,但是并不多,也只有我们村附近有,别的村里是没有的。但是那东西随着我长大,就再也看不到了。估计已经绝种了吧。”张卫国说道。

    “莫非,这图和那蛤蟆有关系?”钟山问道。

    “先不管了,再看看这些符号咦,钟山,你看看这些符号熟悉不?”黄老太太惊讶地问。

    “这是哎呀。”钟山也是吃了一惊,忙从怀里掏出了那两块羊皮,那上面的符号文字竟然和这青石上的很是相似,虽然内容不一样,但是字体却是一致的。

    “这倒是什么意思?”钟山忙问。

    黄老太太摇了摇头。

    “先把石头搬开吧,也许等我们进去,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黄老太太边说,边站了起来,退到后面。

    钟山三人便用棍撬锹挖,才能让那青石微微动一下,却累的三个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这样不行啊,照这样下去,咱们很难把石头挪开。按说它块头不至于重到我们搬不动呀。鬼子岭的时候,浆糊一个人都能搬动大块的石头,这青石虽然比那大一些,可也不至于沉那么多呀。”钟山一边分析着,一边一脚踹在那石头上。

    “哗啦啦”石头上竟然微微传来一种铁链的声音。

    “嗯?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没?”钟山惊讶地问道。

    “没有呀,怎么了?”其他三个人异口同声。

    “这石头貌似有点儿问题,你们别动,再仔细听一遍。”钟山说着,脚又使劲踹了那青石一下。

    “没动静呀。”几个人说道。

    是的,钟山这回一脚下去,比刚才使了大一倍的力气,却是一点声音都没。钟山也纳闷了,“莫非幻听?”

    “钟山,你是不是精神太紧张了。”黄老太太问。

    “不会的,黄姑。我刚才明明隐隐约约听到是铁链子的声音的。可是为何这次却没了声儿了呢?”钟山说着,又把脚蹬在那上面。

    “哗啦啦”那微弱的锁链声再次响了一下。

    “真的有声儿,黄姑,浆糊,大哥,你们都听到了吧?”钟山急问。

    几个人此时用异样的眼神盯着钟山。

    “是不是我真的幻听了?”钟山有些尴尬的说着。

    “不是,你没幻听,是真的有声音。”黄老太说道。

    “哎呀,我就说嘛,我还以为我耳朵出了问题了呢。吓我一跳!你们听到是不是也是铁链哗啦啦响的声音?”钟山抹着汗说道。

    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为何使劲踢不行,但是用了另一个较轻的力度,却能有声儿呢?四个人百思不得其解。

    “会不会是从这里面传出来的?”钟山说道。

    此话一出,张卫国顿时吓得一哆嗦。钟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让浆糊试图将这石头抬起一丝丝缝隙。

    浆糊单膝跪到那青石一侧,使劲一抬,只听得“哗啦啦”铁链碰撞之声再一次响起,更加明显,这青石竟然也被抬离地面三五公分。钟山忙趴到地上,朝青石下面看去,竟然真有个黑色物体挂在这青石后面。

    “这石头后面有东西!”钟山一边兴奋地说,一边拿起一个铲子,朝那黑色物体磕了一磕,“哗啦啦”

    “知道了!那声音就是这里出来的。给我拿把手电。”钟山对张卫国说。

    手电递过来,照了一下。果然是个乌黑的铁链没错,只是表面微微有些斑驳的锈迹,也仅仅局限于颜色,并无损这铁链的完整性。

    浆糊将那青石放下,搓了搓手。

    “奇怪啊,我一个人搬这石头,竟然比刚才咱们三个人还轻松!”

    “和我一样,我轻轻踹一脚有动静,重重地一脚反而没了声音。挺奇怪的。”钟山说着,又重重地踹了那石头一脚,依旧没有声音。

    黄老太太沉思良久,忽然说道:“道,何谓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生阳,阳生阴,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这墓真是不简单,想不到紧紧一个封墓石头竟然都有这般玄机。这是何等的高人,竟然能把道家思想运用的如何纯粹?”

    众人不解这黄老太太冷不防冒出这么一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话,纷纷地看着她,等待着她接下来的解释。

【162】 进墓问香() 
“我终于明白这天官村几百年来,为什么人丁不旺不弱了。原来和这封墓石一个道理。不外乎遵循着阴阳平衡的道理。正所谓张弛有度,几百年前那神秘道人设这墓局的时候,便是遵循了这个道理。”黄老太太似是大彻大悟一般。

    钟山欣喜地点了点头,“果然是高人。”

    浆糊和张卫国一旁盯着黄老太太和钟山,不明白他俩这一唱一和什么意思。

    “那该怎么打开呢?”钟山又问起了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一句话,众人又陷入沉默。

    黄老太太突然问道:“卫国,你小的时候,见到的那种红色蛤蟆,你可知道它们吃什么吗?”

    “蛤蟆不是吃虫子吗?”浆糊一旁插话,“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来回答就行。”浆糊一副洋洋得意地神态。

    浆糊见没人理会自己,便悻悻地闭了嘴。

    “吃什么?反正我感觉它们不是吃虫子那么简单,好像是吃肉喝血的吧?因为我曾经见过,有只红蛤蟆亲自叼着一只死老鼠在那喝血。”张卫国思索了一下说道。

    “啊?和那个柒焱一样呀!”浆糊惊道。

    钟山也着实被这话吓了一跳。天下还有这样的蛤蟆?都说癞蛤蟆有毒,但是也不至于毒到这个地步吧?

    “这便是了。钟山,把匕首借我一用。”黄老太太说道。

    钟山疑惑地将匕首递给黄老太太,只见她就要割破自己的手指,连忙抓住了胳膊。“让我来。”

    钟山顿时明白了黄老太太问张卫国那话的意思了。只见他拿过匕首,于手指一划,鲜红的血顿时涌了出来,匕首来不及收,忙将血滴到那花纹上面。

    “这”浆糊和张卫国已是惊地目瞪口呆,黄老太太和钟山的反应倒还好些,似乎正在发生的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只见血进入那花纹,快速地沿着纹路四散开去,不消片刻,整个花纹凹槽已被血液充盈,俨然一副血纹。此时这图越来越明显。

    “果然是只蛤蟆,血蛤蟆!”钟山兴奋地对黄老太说。

    话音未落,只听的“哗啦啦”一阵铁链碰撞之声,并且,此时这声音一直持续响着,并不似刚才那般响了一下便停止。

    这声音持续了片刻,终于没了动静。钟山和黄老太对视了一下,然后往后退了几步,见那青石好大一会儿都不再有声音,便说道:“来,现在估计能把这石头弄开了。”

    “我自己试试。”浆糊撸着袖子说道。然后弓腿弯腰,两只手抓住青石底下,大喝一声,那封墓石竟然咕噜噜翻滚到一边,拽着后面的铁链子又是“哗啦啦”响了一阵。

    四人纷纷瞪大了眼睛,真不敢相信,刚才三个大小伙子都搬不动的封墓石,此时此刻竟然被浆糊一个人便能丢出这远出去。黄老太太他们在惊讶浆糊的膂力的同时,更是被这封墓石的机关所震惊。

    此时,一个比那青石稍微小了一号的黑洞洞的洞口露了出来,洞口周围均被石头砌成,相比当年,这也是封墓的时候垒起来的。洞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进去吧?”浆糊兴奋地说。他脑海里已经开始浮现慢慢的珠宝金银,已是迫不及待了。

    “别着急。”钟山说着,便拿了个小火把就要丢进去。很简单,他要试探下这里面氧气是否充足,别几个人进得去,出不来了。

    火把丢进去之后,火苗微微晃动了一下,既然燃烧地很稳定。钟山看了看大家,“没事了,现在可以进去了。”说着便让大家都将火把准备好,点燃。此时,大家均是既兴奋,又紧张。

    黄老太太却拦住了大家。“等一下。”只见她掏出五根祖香,用火点燃,然后插到洞口,“这天官墓一直邪性,等我问问香再说。“

    他们四人毕竟不是专业的,但是这进挖坟掘墓却是有一点儿讲究的。正所谓三长两短,如果这五根香都匀速燃烧,那便代表此行是安全的,如果有一根比别的短,那便是有些危险,但是能有惊无险,若是三长两短,便很有可能得死人,至少要伤个人。

    以此类推,如果只有一根长的,那就不要下去了。这种情况已很少见,但是有一种情况更是少见,便是五根香齐刷刷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燃烧下去,这种香卦俗称“鬼见愁”卦,学名叫“五短卦”,遇得这种情况的概率比万分之一还要小,但是一旦遇到,一定要把挖开的坟墓重新完完整整地恢复原貌,然后离开得越快越好。

    在预演的时候,黄老太太曾经提过这,刚才这一兴奋,大家都忘记了。此时见香已点燃,均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等待结果。

    片刻之后,那五根祖香已渐渐开始长短不齐。再过片刻,只见其中四根竟然齐刷刷地燃烧下去,只留的一根闪着鲜红的香头,不紧不慢地燃烧着。

    众人皆是愕然。

    “黄姑,凶多吉少呀”钟山凑近黄老太低声说道。“要不我们改变再来?”

    钟山虽性子比较固执,但是白白送命的事他可是不想干的。见这香卦,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如果此时下去的话,保不齐谁就会出不来了。

    浆糊和张卫国此时也焦急地看着黄老太太,等她开口。

    黄老太太盯着那闪烁着红光的香头,一言不发。良久之后才说道:“没办法,今天是最适合的日子,改天再来,这危险只会更加严重。”

    钟山心道,今天最适合的日子,这都出了“四短卦”,已是非常危险,若是改天来,那岂不是还有可能出来个“鬼见愁”?这墓地到底有什么蹊跷,竟能有如此凶险的卦象。

    浆糊从后面拽了拽钟山:“钟叔,这是什么意思呀?”

    前天预演的时候,黄老太简单提了一下这问香之卦,但是当时浆糊满脑子里都在想着这天官墓的陪葬之物,哪有心思听她说。所以此时,黄老太太问香,浆糊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钟山看了浆糊一眼,“早干什么去了?现在还问?”

    正在此时,黄老太太发了话。

【163】 血蟾阻路() 
“钟山,我看这回我们不进也得进了。这谜底一天不揭开,天官村一天不得安宁。别忘记,这村里现在只剩下一个人了。改天更加凶险的时候,我们不还得面对?下一个适合的日子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恐怕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黄老太太说道。

    钟山知道黄老太太嘴里那人指的就是张卫国。这天官墓的诅咒一天不解,恐怕张卫国最后也难逃厄运。想到此,不由得看了看张卫国。此时的张卫国正盯着那洞口发呆。

    “进!”钟山下了很大决定,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死神离张卫国越来越近却无能无力。也许进了墓内,危险重重,但是见死不救,那是自己内心所不允许的。

    张卫国一旁虽是发呆,但是黄老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