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睿听的这叫一个舒坦,还是蒯良说的对,这三个人哪有蔡瑁说的那么重要!就算他们三个过来,荆州军十万,一人一口吐沫也淹死他们了!

    于是王睿道“子柔所言极是。德珪多虑了,汝为荆州大都督,十万精兵还怕此三人否?袁术好谋武断,冢中枯骨尔,况为下吏,量其不敢以下犯上,此造反也!不说袁公路,彼等再看此参……”

    蔡瑁听的蒯良的话语,忽的惊醒,吓出一身冷汗,察觉自己凯越了。王睿虽是儒士,但能坐稳刺史者岂是软弱可欺之辈?于是蔡瑁向蒯良第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蒯良微微颔首。见王睿未抓住不放,蔡瑁长出一口气,加入阿谀奉承的大军,对王睿的人参大加赞美!

    时间如梭,一转眼已耀阳西斜,众官员出太守府回归自己的家中。蔡瑁跟随大流,信步走回自己的府邸。

    在府邸稍歇片刻,便启程奔蒯氏府邸去了。

    还好蒯良及时打断自己,让自己没有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不然今日如何能善了?!

    刺史府的官吏都认为蔡氏、蒯氏不和,两家从来都是东家拆西家,互相拆台。但其实两家自始至终都是盟友,互相拆台也是两家商量的一种策略,蒯氏文、蔡氏武,以此分得刺史府所有权柄。再有御下之道在乎平衡,两家也深蕴此道,看似不和,以慰上官,不得猜忌,得获信任。如此才得以在荆州经久不衰,为荆州氏族之首。

    蔡瑁从后门走进蒯氏府邸,仆人引路,在书房见到蒯良、蒯越两人。

    分宾主落座,蔡瑁抱拳当胸道“今日多亏子柔兄相助,不然祸从口出矣!”

    “无妨,你我二家自是盟友,互相帮扶,分内之事,何足挂齿!”蒯良摆摆手不以为意的道,“德珪今日所说三人却有其事?”

    “确有!”蔡瑁答道“三人皆有威武之姿,雄壮之士,大将之才。然彼等不通眼色,倨傲无礼,吾怎可提外人据险要之位,故打压至今。不曾想为袁公路所得,悔不当初啊!”

    “算了,几个武人,奈何不得大局。”蒯良道“德珪,二弟,你们看刺史王睿如何?”

    蒯越道“大兄此言何意?虽通曜公近来越来越贪婪财货,确能重用德珪与大兄。有其顶在前面,得保吾等家族长久不衰,何乐而不为?“

    蔡瑁也不理解,蒯良什么意思,于是道“通曜公虽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无雄主之姿,然安定荆州足矣。吾等分其权柄,掌控荆州,家族得以兴旺。子柔兄是何意?”

    蒯良站起身来道“吾夜观天象,帝星暗弱,将星闪耀,此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征兆也。自灵帝薨,董卓当政,乱世之幕已启,然王睿守成之犬尔,未有雄主之姿,吾等将何去何从,以保家族不衰?”

    蒯良顿了顿,又道“现南阳袁术渐显雄主之姿,识人善任,礼贤下士,其崛起已成不挡之势。然袁术之将星忽明忽暗,不得轨迹,此前景不明,或荣或衰者也。此等人物不必得以家族相托,稍有差池,则万劫不复也。”

    “哦,看来袁术不可轻投!”蒯越道“不过其在南阳愈来愈强,或成仆强主弱之势。若不投效,吾等当早做打算!”

    蔡瑁同意蒯越的话,颔首道“确是如此。袁术在南阳能网罗天下英才,又有名望。招贤纳士,折节下交。投效之人比肩继踵,南阳已现兴旺之势。其治下有民两百多万,二十兵一,则可成军二十万,其一郡之地相较一州也不遑多让。南阳邓县离襄阳只二十里,转瞬即到,若是大兵压境,如之奈何?”

第30章 刘表现校场比武() 
看到自己的二弟蒯越跟蔡瑁很快进入了角色,蒯良很欣慰,不枉自己为两氏愁、谋这么久!

    此二人,可用之才也!

    蒯良道“其一,整合荆州之兵,屯驻樊城,阻挡北兵;其二,荆州水军游曳汉水,阻其渡江;其三吾等可分散家族子弟,以待不测;其四,寻找合适之主,替换王睿。此四点可保吾等家族不灭。”

    蔡瑁、蒯越异口同声道“大兄、子柔兄,所言极是,吾等当以此安排。”

    商量完毕,蔡瑁起身告辞。

    从第二天开始,蔡氏、蒯氏便开始所谋之事。蔡瑁说服王睿集荆州之兵屯驻樊城,差水军副都督张允日夜操练水军,巡视汉水。两家又悄悄分散家族子弟,进入益州,扬州等,以待不测。又暗中寻找名士,准备替换王睿。

    主上无能,属下便生不臣之心,后世有诗嘲讽汉代士大夫阶层肮脏龌龊曰:

    群星闪耀乱纷纷,仆强主弱皆不臣。

    沆瀣一气寻明主,取而代之谋鲸吞。

    标榜寒素蝇营苟,看似清白藏污垢。

    只闻朱门酒肉臭,不觉路有冻死骨。

    很快有“八骏”之称的刘表刘景升进入蒯、蔡二氏的眼睑。

    毕竟大汉名士就那么几个,或身居高位,或隐居市井。还想在仕途走一走的就没有多少了,相比其他人刘表还是有优势的。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论辈分为当今天子刘协的叔父。刘表“长八尺馀,姿貌甚伟”,仪表不凡,相貌堂堂。与张隐、田林等八人共称“八骏”。不论哪朝哪代长相好看也都是是会加分的,同样的才华即使稍差也会选择长相俊美的。

    刘表初为太学生,曾参加太学生运动,为清流之急先锋。第二次党锢之祸亦受牵连,被迫逃亡。待人宽厚,有长者之风,渐渐成长为党人之中流砥柱。相较其他,清流党人更容易被氏人接受。

    党禁解除后,刘表为大将军征辟为掾属,被推荐再次如朝,为现任北军中候。刘表亦知兵事,能领军征战。这也是其他人所没有的。

    综合起来,没有别人比刘表更适合代替王睿的了!

    打定主意,蔡氏、蒯氏派出信使积极联络刘表,寻找机会扶持刘表入主荆州,取王睿而代之!

    不提蔡氏蒯氏如何跟刘表眉来眼去,暗通曲款。袁术带新收服的几个将领并护卫星夜疾驰,快马加鞭,第三天就赶到了宛城。几人都为南阳人,家眷多在南阳,不过在从襄阳出发之时袁术就派遣随从去接几人的家眷了。家眷只比袁术等晚到宛城几日。

    袁术带几人走进太守府,先安排他们在太守府住下。又招来韩方替几人在宛城置办房产,也好安置其家眷。

    不提几人家眷如何安置,却说第二天袁术带三将走进东营校军场。

    东营为伏牛军驻地,张珣、张侃兄弟正在以新法训练军士。看到主公袁术到来,两人赶忙过来行礼。

    袁术随意的问道“昆文(张珣字),校练如何了?伏牛军以有两月余了。”

    张珣一抱拳道“主公,伏牛军阵型、鼓点、号令皆校练熟知,现士气高昂,可一战而定矣!“

    “好,某给汝兄弟记矣大功,现在伏牛军有众几何?“袁术又问道。

    自己离开宛城寻访名士到回到宛城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现在是初平元年十二月中旬(公元一八九年)。宛城招兵是一直没有间断的,即使是两次剿匪期间。因为袁术知道过不了多久就要群起讨伐董卓了,没兵没将可不行。

    “回主公,现伏牛军已两万众矣,皆精壮之士!“张侃抢先说道,眉宇间透露着骄傲。

    “哈哈,好。有两军在手可保南阳无忧!“袁术哈哈大笑道,然后拉过黄忠、文聘、魏延三人,对张珣、张侃道”此某在襄阳收的大将之才,以后汝等要多亲多近才是。“说着又指了指张珣、张侃道”此二人为某伏牛军左、右行军司马,汉升你等也不要见外,同在一口锅里吃饭,要多亲多近啊!“

    两拨人抱拳当胸,互通姓名算是认识了。

    张珣暗道,“主公说此三人为大将之才,不知有几斤几两,是否有真才实料要一称才知道!“看到袁术夸赞黄忠等三人,张珣一百个不服气。

    张珣看了一眼张侃,张侃也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百二十个不含糊,跃跃欲试,手心发痒。于是张珣向张侃第了一个眼色,意思是你可以先去试试,我给你压阵。

    张侃收到哥哥的鼓舞,于是上前道“几位将军一看就是英武不凡,某见猎起心,可否校场比试比试,一较高下!“

    黄忠等三人看着跃跃欲试的这哥俩,就知道,今天不下场是不行了。自己几人是新人,又得主公看重,老人不服气了。武人也相对简单,你比他厉害他就服你,所以还是手底下见真章才是。

    于是三人一抱拳,说一句恭敬不如从命。几人向袁术请示过后,并张珣两兄弟下到校军场中。

    袁术也乐得见自己的武将比试高低,一是对黄忠等有信心;再了也是自己对新来的几人多有偏爱,若要重用,老人会不服气。军队是强者的天下,如果确实比你强,你也说不了别的,毕竟技不如人只能怪你自己。

    鼓手擂鼓,校军场上训练的军士停下训练,遵从号令集合在一边,在长官的带领下观看将军们的比武。

    场中五人翻身上马,手拿自己的趁手兵器,遥遥相对。不多时确定了出场顺序,魏延先上,对张侃。

    两人一抱拳算是行了礼,快马加鞭,冲向对方,手中武器翻飞,哇哇爆叫,给自己提气。

    很快两马冲到近前,双刀并举,战在一处。竟也杀了个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时的魏延才刚入军,年纪也较张侃小了许多,力气各方面还是增长之中;相对张侃正值壮年,处在武将的巅峰时期,又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如果单论武艺还是魏延更胜一筹,但力气跟技巧张侃又好过魏延,所以争斗五十个回合还未分胜负。但是天平已经向张侃倾斜了,魏延年轻不懂得收力,后继有些乏力。再第六十个回合中张侃一刀崩飞了魏延的兵器,率先胜出。

    圈回马来,两人再次抱拳,张侃口说承让,你还年轻还需打熬力气。魏延则涨红了脸气喘吁吁的说,惭愧,还是你更胜一筹。两人对视皆哈哈大笑,惺惺相惜。魏延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虽然这次输了,但是更好的天赋让他相信,自己早晚会胜过对方。

第31章 析四邻图谋汝南() 
接着文聘对上张珣。现在的文聘比魏延武艺稍高,经验也稍强,但是跟巨匪出身的张珣没办法比。两人比斗八十个回合后,张珣施巧劲压住文聘的大刀,小胜一筹。黄忠没有对手,没办法自己耍了一套刀法,刀光纷飞,呼呼带风,一看就是力有千斤,不可匹敌。张珣、张侃看到不住叫好,自叹不如。接着黄忠取下鹊画弓,左右开弓,于一百五十步开外,三箭连中靶心。接着纵马疾驰,回头望月,一手三箭,连珠之法,又中靶心。相对刀法黄忠的箭法神乎其神!

    对黄忠张珣、张侃是五体投地外带佩服。想着主公出去一个月带回来三个将才,也对袁术充满信心。

    现在天下各地都在蠢蠢欲动,招兵聚将比比皆是,稍微有点远见的人都看得出来天下将乱,乱世将临!

    见几人比武结束,黄忠等折服张珣、张侃,袁术也很高兴,给训练的士兵放了一天假,自己则拉着几员大将回太守府设宴庆祝,也算是给三将接风洗尘。

    席间几人推杯换盏,喝酒行令,好不热闹。

    宴罢,送几人回去,暂且不表。

    袁术先回后院看望了老婆孩子,然后在书房招来韩方、吕范议事。

    吕范现在是袁术手下唯一一个稍有远见的谋士,所以一些大事都带上他,也能多给自己分析分析形势。

    袁术摆手让两人坐下,道“大兄,某不在南阳期间可否有大事?张咨在鲁阳可安分?周边有何变化?”袁术迫不及待的提了最关键的三个问题。

    “将军,南阳还算安定,就是粮草有些不足!新法练兵,一日三餐颇费粮草,可减一餐否?”韩方首先就粮草不足跟袁术商量对策。

    “不可,兵者吾立身之本也。董卓祸乱京都,纵兵劫掠,惹得天怒人怨,此自取灭亡之道也。天下诸侯暗通曲款,蠢蠢欲动,或群起而攻之。时不我待,唯有新法兵,尽快成军。此不为克扣之处也!现已十二月中旬,来年快至矣。到时新粮种出,大兄则可无忧矣。”袁术肯定的否决了韩方想克扣军粮的想法。

    这时吕范在旁边道“主公,筹粮不难。南阳富庶,豪门大户比比皆是。一人一斛,燃眉之急自解也!”

    “子衡此法甚好,大兄可明日召集一二,某亲自前去借粮。想来众位还会给到一二分薄面。”袁术自信的道,毕竟现在自己声名鹊起,南阳的大部分氏族是认可自己的,只要自己出面,相信他们会支援的。

    “诺!”韩方又道“张咨在南阳还算安分。董卓见张咨不愿去洛阳述职,也没有强迫于他,转而封他为颍川太守。不过颍川之地皆为曹操把持,他不得入,只能按兵不动,待在南阳!”

    “哈哈,董卓是要恶心曹孟德啊。”袁术笑道“曹操在陈留招兵买马,又有卫弘资助,想来威胁到了洛阳。董卓这是要驱虎吞狼。不过张咨者小猫之姿,如何能逐曹孟德这头饿狼,徒增笑尔!”

    “主公所言极是,近日眼线来报,曹操在陈留已聚兵马三万有余,其上书‘忠义’到也收得不少人心。其家又为大族,夏侯、曹氏两家相助,又有颍川名士程昱、荀攸等辅佐,气象已成,或为主公大敌!”吕范又适时的分析曹操的优势,给袁术提醒道。

    “嗯,曹孟德确是英雄,不得不防。然某名望不及曹操,虽设招贤馆,相投的确多为庸才。可堪重用者甚少,如之奈何?!唉,悔不当初,肆意顽劣,不修德行也!”袁术想到投靠自己的几乎没什么大用的人才,曹操那里确聚满了文臣武将,羡慕嫉妒,又后悔自己之前没有给天下士人留有好印象。

    “主公无需如此悲观!主公创业初开,时日尚短。然相投者亦是比肩继踵,何愁没有可用之才。熟胜熟败未可知也!”吕范安慰袁术道。

    韩方也在一旁说道“子衡先生所言极是,将军不可妄自菲薄。将军刚来南阳之时,局面艰难,然未出半年,百姓安居乐业,何其能也!南阳大郡也,现民复还两百万余,人杰地灵。只要广开言路,招贤纳士,何愁无人可用?”

    “确实如此。吾当勤勉自励,卧薪尝胆,以待来日!”袁术一握拳,自信满满的道。

    接着韩方又答第三个问题“南阳四周还算安定,未有大的变动。只是前黄巾祸乱汝南,汝南太守为何仪所杀。豫州刺史孔伷刚刚到任豫州,忙着收拢豫州权柄,无暇顾及汝南,现汝南为无主之地。”

    “哦?吾等可吞并汝南否?”听到这里,袁术对汝南郡来了兴趣。

    现在南阳还算安定,现在粮食不足,兵员差不多已经到极限了。要发展只能扩张。但是南面襄阳对自己防范的厉害,自己刚出襄阳进入南阳地界,后面就有大军进驻樊城了。西边汉中地理险要,易守难攻,太守张鲁盘踞汉中多年,若无变故极难取得。北面为现在最强盛的董卓,他不来打自己就是好了,这尊大神可招惹不起。也就只有汝南可以谋取了。

    不过粮食不足,是否可以支撑到占领汝南还是未知数。况且虽然汝南太守无人,但是豫州有刺史。自己过去占领汝南名不正言不顺,容易受之以柄。而且现在天下虽然暗中汹涌,但是明面上还是很平稳的,如果现在枉自攻伐,怕会成为众矢之地。

    明明是块肥肉就是不敢去咬,袁术也是一直咂嘴,却不出声。

    “主公不可!”吕范大惊道“虽天子暗弱,但大汉气数未尽。主公为南阳太守,若起大兵,无故征伐临郡,则形同造反矣!只一纸诏书,或群起攻来,南阳弹丸之地,如何抵挡,顷刻之间化为齑粉矣。主公三思啊!”

    “将军不可,子衡先生所言极是。天下未乱,吾等只得蛰伏,不可轻动。否则南阳大好局面付之东流易矣!若想得汝南还需暗暗谋划。”韩方也是急忙制止道。

    其实袁术已经想明白了,现在不能轻动。就像吕范说的,大汉气数未尽!关东群雄讨伐董卓就是压倒的一切最后一根稻草,臣非臣,王非王,诸侯再无顾忌,到那时才是真正的乱世篇章。

    袁术贪心不足,刚开始发展南阳就想吞并汝南!后世有诗嘲讽他曰:

    南阳稍定周遭防,沃土无主在身旁。

    英雄却有奸雄姿,看似忠良实豺狼。

第32章 聚粮草袁术演戏() 
“也罢,某只得龟缩南阳,小心蛰伏了!唉,大好机会……”袁术只得认命,时机不对啊!

    几人又商议了下南阳的民生,吏治。毕竟南阳还是根本,脚跟立的稳才能争土夺地。

    商议完毕,袁术让两人回家去了。

    一夜无话,次日天明,宛城官吏齐聚太守府,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袁术拉过黄忠、文聘、魏延,一一介绍给宛城各位,又当众任命黄忠为校尉,文聘、魏延为左右别部司马(可单独领军),由黄忠统领伏牛军,张珣、张侃(左右行军司马),文聘、魏延佐之。把两万伏牛军划分四部,四位司马各领一部。

    袁术又命人去比阳召回纪灵,刘辟等将领,带安定军回转宛城。

    征战军队达到了四万,但是各军具体的划分还不是很清楚,趁这个机会袁术打算整合两军,全军校验。一是让各军将领兵士熟悉自己人,二是开展大比武,也省的下面人说自己对某些将领偏心。

    不提传令兵奔比阳招纪灵等回归,却说韩方联络南阳大小氏族齐聚太守府说太守袁术要宴请大家。

    现在袁术在南阳可谓是只手遮天,鲜有不尊号令者。即使是盘踞在鲁阳的张咨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挑衅袁术。

    袁术在南阳的所作所为人们是看在眼里的,虽有瑕疵但不掩瑜光。偌大个南阳治理的井井有条,各县之民渐丰。据统计南阳现有之民已破两百万,有渐回巅峰之势。

    偏厅之中各氏族首脑,或三五成群,或二三成伍,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当袁术走进大厅之时,嗡嗡话语之声戛然而止。人们纷纷转过身来,抱拳当胸,口中向袁术施礼。

    “后将军请了……”

    “后将军有礼了……”

    “后将军安好……”

    袁术从人群走过,笑呵呵向两旁施礼的人们抱拳回礼道“有礼了,有礼了,诸位请了……”

    说话间走到首位,一转身,遥对大家深施一礼,道“诸位百忙之中能来赴宴,某袁术有礼了!”

    众人回礼,袁术摆手示意众人入席落座。

    不多时酒宴摆上,仆从为袁术斟满一杯,袁术拿起酒杯,举过头顶,对众人示意道“某来南阳多亏诸位帮衬,某敬大家一杯,之前如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某先饮之!”说着一口干了杯中之酒,杯口朝下,示意没有剩余。

    众人赶忙端起酒杯,见袁术如是说来,又称不敢。杯中之酒亦是一口干掉,不敢有丝毫剩余。

    袁术看众人都干了杯中之酒,把酒杯放在桌案之上。早有仆从提壶为袁术倒满。

    袁术看下面的仆人在为众人倒酒于是道“南阳现有之局来之不易,吾等自当维护。然寒冬之季,粮草不产,人吃马喂,消耗颇多。现粮仓结余无几矣,如之奈何,请诸君教我!”说着,袁术站起身来一拱到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言语。

    果然是宴无好宴啊,怎么说突然请我们吃酒,原来是在这等着我们呢!众人心里想到。

    但是谁都不愿意做这出头之鸟。众人纷纷低头,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老僧盘坐,屹然不动!

    袁术见众人也答话,也不让自己起身,于是后着脸皮直起身来,看着默默不语的众人,心道,看来还要再加把火才行啊!

    于是袁术叹道“吾为太守,郡之父母也。此前百姓流离失所,吾亲眼视之,其凄惨之状,痛心疾首。吾自心中立下誓言,绝不让治下百姓再行凄苦!所以到任以来,广施仁政,虽依旧贫寒却也可活。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粮草断绝,无能为也!吾还有何脸面见这天下苍生!”说罢失声痛哭,泣不成声。

    看到袁术痛哭流涕,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心中纷纷想到,后将军袁术真宅心仁厚之辈,爱民如斯,吾辈楷模也!想罢为自己之前的不作为纷纷感到脸红。

    看到众人还不答话,袁术也急了,不来点狠的,他们就是不就范啊!

    想罢,一抹面上泪痕,“沧啷啷”拔出配剑横在脖颈之间,哀叹道“吾唯有以死谢天下了!”说罢眼睛一闭,假意要横剑自刎。

    众人大惊,纷纷上前夺下宝剑,一把掷在地上,纷纷劝袁术道

    “后将军不可如此啊!”

    “南阳可以一日无某,不可一日无将军啊!”

    “些许粮草不足挂齿,将军怎可轻生?”

    “某愿捐献粮五万斛,以解将军之急!”

    “吾虽无存粮但愿出钱十万,资助将军。”

    见到众人纷纷解囊,这个十万,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