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见他继续说道“这还不够,想要长治久安,便不能愚弄百姓。学识便是后续之事。以我之见,南阳王再设立书院,以强令收拢适龄子弟进入学堂,不分阶层,吝缘教化,如此不出百年,大汉便全民皆有学识,贤达之人不断,则可长治久安。”

    说道兴头上,庞统就停不下来了“汉人虽是主体,然周边蛮夷时常叛乱何解?盖因习俗不通,因缘利导,其无活路也。”

    庞统对着袁术拱了拱手道“南阳王可迁民入境,划一肥沃之地,养其民,教其性,融合之,如此海纳百川,则羌、蛮、匈奴、鲜卑、乌桓皆归于汉国,以中原为心,成就大中国也!”

    袁术诧异的看着神采飞扬的庞统,心中暗道,这怕不是最早的大中国论吧。

    不过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只有接纳这些民族,平等视之,同化之下,百年之后,便再无异族,如此的大汉国,才能长治久安,更不会发生后面的五胡乱华!

    袁术点点头,对着庞统的大略很是认同。

    郭嘉也是如此,而且现在袁术就是在如此行事。以土地新策,收拢土地,分配百姓,以养其民,聚拢民望,征战四方;

    在宛城设立学堂,教授学识,不分阶层,士农工商皆有涉及,虽然短时间还看不出来,但是长久下去,传播的广了,便不用再从矮个子里拔高的,直接普选,人才更甚,此长存之道;

    又让徐庶说服武陵蛮,迁出进驻长沙郡,如此试验,若是成功,其他蛮族,异族皆可如此,吝缘教化,行百族大融合,几代之后,还有甚异族之言,皆是汉民!

    不过庞统这“大中国”之言,却是激动人心,天圆地方,中原汉族,便是大地中心,以中心立国,百族归服,不是大中国又是何?

第413章 嗡嗡嗡树大招风() 
“哈哈,好,有此‘大中国’之言,当为立国之本,大汉之幸也!”袁术坐在首位之上,眼前一亮哈哈大笑道。

    “士元如此大才,当跟我回宛城出谋划策,将来平定袁绍,某让你做统帅如何?”袁术看着庞统说道。

    “其为主公兄长,这……”庞统虽然有心答应,但想到其血缘关系,有些为难了。

    “士元不必如此为难,军国大事为重!”袁术一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我那便宜兄长中人之姿,又行毁灭之道,与其让他被其他诸侯攻灭,不如我来清理门户,也不算丢了袁氏的人!”

    “如此,臣应下就是!”庞统这下才放心了“不过这少府,士元万不能受,请主公收回成命。某跟随在主公身边时时为主公出谋便可。”

    “士元何出此言?”袁术一愣,这都谈好了,怎么他又不受了?

    “主公糊涂啊!”郭嘉在旁边说道“士元怕是因为自己年幼,如此受主公厚待,又未有寸功,受人是非罢了。俗话说:树大招风,众口铄金,谗言害死人!”

    又是这样的话,袁术有些不高兴了,当初的荀攸等人也是如此,难道他袁术就这么昏庸吗?

    “不必多说,我意已决,我倒要看看,谁敢不服!”袁术说着霸气尽露,有些不快的说道“甘罗十二便成为宰相,士元弱冠之年,这有何不可?彼等活了那么多年,难道都活到了狗身上不成?就知道嫉贤妒能,哼,让某知道,定斩不饶!”

    庞统看看郭嘉,郭嘉看看庞统,皆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袁术是误会他们了,他们考虑的是做为臣子同僚的事,而袁术考虑的主公大略的事,两者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想法也不同。

    那些人虽然即便不会在袁术面前言是非,但是私下里串联,给你添麻烦那是肯定有的。

    不过庞统就是郭嘉刚来的时候,在宛城就被南阳系的人弄过不堪,只是后来郭嘉深受袁术信任,又多有谋略,这些人见搬不倒郭嘉,这才罢手。

    也所幸是袁术成立了影部,由贾诩管理,震慑之下,才没有再生乱子,不然的话,袁术的麾下也要起那互相攻伐,互相诋毁的事端。

    无他,盖是因为权力动人心,当你获得了相应的权力时,心态就变了,为权力而沉迷,不愿放手。

    但是随着地盘的扩大,人才越来越多,天南海北的人聚集在一起,要分这权柄,争这宠信,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磕磕碰碰之下,就结了仇怨。

    书接上文,袁术确定了庞统的地位之后,第二天,便带着他回到宛城,当众宣布庞统为骠骑将军府从事,谋士跟随在袁术身边。

    听到袁术的任命,偌大个议事厅人群嘤嘤嗡嗡谈论不休,不过因为袁术虎目瞪着他们,又都不敢出言制止,只得在下面私语言自己的不满。

    这其中以南阳系为甚。因为他们最早跟在袁术身边,开始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但是现在袁术多用北人,尤其是颍川人,这让他们自认为才能广达的得不到晋升而怀恨在心。

    现在又来了一个“小孩子”,虽然是荆州人,但不是南阳的,刚来就被主公拉入了最高层的幕僚群,又是将军府的从事,嫡系中的嫡系,这让他们很是不服。

    之前韩方在南阳的时候,他们还有个主心骨,有什么不满,牢骚都去找韩方。韩方也确实对他们多有照顾,但是这人的能力跟人的野心不成正比,一些人私欲膨胀,便觉得自己了不起。在得不到袁术的认同之下,多有不满。现在韩方去了豫州,一呆就是两年,这让南阳系的人找不到主心骨了,不知道该怎么发泄自己的不满。

    袁术看着下面小山头一样的群吏,心中很是不快。他频繁的调换太守、刺史、州牧就是这个意思,不能让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如果太久的话就容易拉拢派系,结党营私。

    而韩方外任也是袁术特意为之,就是为了敲打这些骄纵之吏。

    袁术越看越生气,直接下令把诸葛亮也找了过来,更是当着他们的面也认命为征南将军府从事,谋士跟随在他身边,以示亲近。

    袁术这一举动却吓坏了南阳名士宋忠跟岑晊。这赌气的举动怕是要因此动乱啊,要是真乱了,南阳系这小胳膊怎么拧的过袁术的大腿。影部可是遍布南阳各处,宛城更不用说,常年有五万大军驻防,新军就不用提了,更是多不胜数。他们要是敢异动,除了找死,就是找死。

    岑晊看了一眼宋忠,宋忠会意,走出班列拱手行礼道“南阳王,臣有话说。”

    袁术一看是宋忠,心中更加有气,我对你可不错啊,怎么你也要跟他们同流合污?“有话说,有屁放!”

    袁术这话说的极不客气,明眼人一看袁术就在爆发的边缘,这是压着怒火在这说话。

    而下面那些不明所以的南阳吏还在嗡嗡嗡,真是让人不厌其烦,这让岑晊也是无奈,就这些烂泥,让你们占据现在的位置都是高看你们了!

    宋忠低眉顺眼的说道“主公,臣的意思是,两位小先生,年纪颇轻,是否考教一二?若无功勋,又无名望,如此得了高位……”

    “某做事还要请示你们吗?怎么,你们要造反不成?”袁术一听更加气愤,直接打断宋忠的话,一拍桌子,豁然站起。

    袁术这一怒,门外的军士便闯了进来,明晃晃的寒光在大厅内不断的闪动,刚才还宛如菜市场,转瞬之间便静悄悄的,怕是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到其响动。

    “你看看你们,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龌龊如此。某麾下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你们到好,不思清明吏治,反而嗡嗡嗡,嗡嗡嗡,你们要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什么能力没有,言人是非倒是一把好手啊,我留你们何用?”袁术点指着群吏,怒骂道。

第414章 立世子卧龙雏凤() 
袁术发怒,吓的宋忠“扑通”一声就跪倒在袁术面前,噤若寒蝉的说道“主公,主公,臣没有那个意思啊!主公,臣冤枉啊。臣就是想,这新来之人,若是不能服众,今后再主公麾下必要掣肘,何不就趁此机会,让他们显露一二,如此,谁还敢再言其他!”

    群吏也都不敢说话了,之前袁术在他们面前都是笑呵呵的,现在这一怒,这些人才想起来,袁术现在是天下最大的一方诸侯,已经有了霸主之相,如此霸主,杀伐必是果断,如果他们再敢放肆,怕……

    郭嘉、庚乘、诸葛玄也在旁边劝说,现在正是众志成城的时候,万不可动气啊,不然的话,怕是会被肖小利用。便让他们展示一下,也好安了其他人的心。现在还是平稳点好,荆州、扬州可都还没定呢。

    他们这么一劝,袁术的火气就消了大半,心中不悦,想着,等到明年,一定要肃清南阳这股邪风,不然的话,早晚会酿成大患。

    “也罢,此二人名声不显,尔等不知其才也是情有可原。”袁术也给这些人找个台阶下,说话就软了下来,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便在这大厅之内,考教他们一二,看你们还有何话说!”

    就在这大厅之中,宋忠、岑晊为主考,考教庞统、诸葛亮的才华。

    这一考教,大厅内的人无不惊骇,无他,盖是是因为两人太有才华了,即便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古博今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才华。

    考教了将近一个时辰,大厅中的人哑口无言了,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岑晊更是无不感慨的到“自古英雄出少年,了不起,了不起。此二人便是那卧龙、雏凤之才,唯有南阳王雄达之姿才能驾驭。一飞冲天,一飞冲天也!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岑晊名满天下,从他嘴里说出的卧龙、雏凤便是对诸葛亮、庞统的认可,消息传开,天下又是一惊,袁术已经成就非凡了,怎么天下的大才还都跑到他那里去?难道他真的是“解厄之士,土德之人”?

    袁绍听到这个消息,一言不发,荀堪、田丰、沮授被他拐跑了不算,现在又冒出一个卧龙,一个雏凤,这小子难道真的不可逆了?

    曹操也是叹息一声,生不逢时啊,生不逢时,袁术如此,越滚越大,人才越聚越多,即便他得了朝廷,控制皇帝,又能如何?自从戏忠死后,荀攸被袁术俘走,他便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谈心的了,无他这些人都到了袁术那里。

    想当初,戏忠就跟他说过,颍川的荀彧、郭嘉、陈群、庚道皆是大才,让他占据颍川郡,收拢贤才,必能大成。但是他还没动手,就被袁术抢了先。

    这厮难道能未卜先知吗,似乎他走的每一步,都会被袁术破坏,也就吞并刘备不知道是不是他顾不过来,还是有意为之,总算是成了。但是他曹操也攻伐了五次徐州才行的。

    曹操回想着过往,越想越郁闷,这袁术似乎就是特意跟他作对似的,处处都防着他,处处都针对他,仿佛袁术就笃定他是他最大的对手一样!这让曹操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高兴。

    气之气,袁术处处针对,他处处掣肘,争霸已然很是渺茫了;兴之兴,那么大个袁术,南阳王,如此看重于他,不正说明,他曹操的不凡么?

    刘备若无立根之地,那天下英雄便只有操与袁公路也!唉,既生操,何生术?既生操,何生术!

    刘备躺在病榻之上,也只有羡慕的份,今天这个大才来投,明天那个大才来效,怎么就没有如此贤才投效我啊?我可是大汉皇叔啊!

    刘备想着自己马上就到不惑之年(建安四年马上就过完了),虽有志向,却没有立锥之地,现在袁术又防着他,他还能如何?

    如果不是生病,怕是连留下的借口都没有,唉,上天怎么就这么难为我刘备?

    其他诸侯或是沉默不语,或是讥讽嘲笑,或是破口大骂,人生百态,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去吧。

    袁术可不管这些,他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反正我强大了才是根本,任命了诸葛亮、庞统之后,便又任命了袁耀为世子,将来他百年之后,这偌大的基业,都由这个儿子继承。

    今年袁耀也十六岁了,生的跟袁术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就是年轻版的袁术,因为家教、学识甚好,也有了小主公的气象,举手投足之间,皆向袁术学习。

    对于儿子的成长,袁术也很欣慰,这小时候甚是调皮的袁耀,没想到长大之后,却很是沉稳,不错,看样子是能守住江山的人。

    汉人,家国天下,这确定了继承人,其他臣子也就不慌了,塌下心来为袁术效命,君臣同心,把袁术治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时间紧张而又匆忙的流逝,转眼就到了建安四年末了,经过将近半年的整饬,武陵蛮、山越也都归服了,荆州、扬州算是彻底的纳入了袁术治下。

    周边的诸侯也都安定下来,守着自己的边境,休养生息,袁术见到如此,又将近年关,便把在外的所有重臣、宿将皆叫回宛城,大家过一个团圆年,又新增添了不少人,让他家见见面,熟悉熟悉,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新确定职位、几个刺史都任的太长时间了,不调动调动,难免会生龌龊。

    随着各地封疆大吏的到来,本来就热闹的宛城更加热闹了,袁术也是整天笑呵呵的,跟到来的文武见礼,叙说家常,其乐融融。

    刘备趁着这个机会,再次表达了投效的意思,袁术感觉就是接纳他也没什么,有影部特殊照顾,他还能翻天?便同意下来,给了他一个骠骑将军府主簿的内官,却没有具体的安排。

    这便算是身居高位,却没实权,束之高阁了。

    刘备也不以为意,反正能名正言顺的留下来就行,至于以后得事,慢慢来,他都失败了大半辈子了,也不差这么几年。如果能拉拢一两个谋士,一两个宿将,嘿,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建安四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所有的重臣都到齐了,大家齐聚议事厅,总结今年的得失,展望明年的发展。

第415章 新任命总结一年() 
袁术坐在首位之上,满意的看着大厅都快坐不下的文武,很是欣慰,想他袁术中平六年匹马入南阳,将只有纪灵,谋一个都没有。

    经过十年的时间,占据大汉五州四郡(交州名义上的归顺),看地形更是大半个大汉国都成了他的麾下。

    现在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贸易带来的繁华已经不单单是南阳一郡了,他袁术只会越来越强盛,离那最后一步也不远了,到时候拿出玉玺,嘿嘿……

    袁术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诸位,诸位,本王有话说。”

    大厅内的声音这才渐渐停歇了,人们都看着袁术,等待着下文。

    “今日看到尔等,吾心甚安。遥想当年,众皆以亲武远士孤立于某,冢中枯骨污秽于某,谁能想到,今日某能有如此成就?匡扶汉室已经有望,这最后一步还未迈出,大家可要戒骄戒躁,众志成城,还我大汉一个清明。”袁术不无感慨的说道。

    这中间就有当初看不起袁术的人,但是袁术能有如此成就,他们现在也出了不少力,只是在心中感慨造化弄人,传言误认啊!

    袁术又说道“今年的土地新策,已经传入荆、扬,虽有些许波澜,但也都是肌肤之疾也,不足挂齿。有土便有民,民安则归心,拢民望聚为军,则立身之本也,则争霸之道也。现在不说两州百姓,便是蛮族也都归服。武陵之蛮,会稽之山越也都得到妥善安置。其归附之心日渐增长,则百族融合有望也。待得明年大军有成,则先扫不臣,再迎天子,大汉国土,长治久安!”

    袁术说道这里,站起身来,对着众人一辑到底“还要诸位协助于某,才可成就大业。某先谢过诸位。”

    众人赶忙站起身来,拱手回礼,口称不敢。

    又重新归坐,袁术说道“石广元何在?”

    石韬早就准备好了,经过宛城近半年的历练,他更加成熟了,也对袁术的大略摸了个七七八八。他知道,今日的议会,历来是南阳太守宣读今年的得失,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袁术叫他。

    “臣在,请主公示下!”石韬走出班列,拱手道。

    袁术看了看更加干练的石韬说道“广元,把建安四年的得失一一报给我听。”

    “诺!”石韬说着同袖子里拿出一卷书简,摊开,对着袁术大声的宣读起来。

    他说的无非也就是今年一年各地的粮产情况,沟渠、河道、官路的工赋情况,以及新进的州郡,百姓的统计,土地的分配,以及粮饷的消耗情况等等。

    随着石韬的话,袁术无不的点头,虽然他治下消耗颇大,但是司隶、豫州、南阳这三地归附已久,再加上吏治清明,所出产的不但足够他近百万大军的消耗,还有不少剩余。

    等到明面荆州、扬州开始平稳的出产,那便再无后顾之忧了,无他,这两地也都是产粮大州。

    刘备有幸参加,听着石韬的汇报暗暗咋舌,原来如此,怕这土地新策才是袁术能发展起来的根本。敢动士族的根,敢拆士族的台,还能收他们为己用,怕也就袁术能有如此只能了。

    这超前的大略一但施行起来,现在的新兴贵族的根已经转移到了商贸上面,不再是动乱的土地。

    在袁术治下,土地不能轻易买卖,要买卖可以,但是税非常重,或者卖给官家。但是这商就不存在了,袁术鼓励经商,税负颇轻,还鼓励跟其他地方进行商品流通,就每年跟西域、南蛮等外族的贸易,那所获的利润都是非常丰厚的。

    刘备暗暗的记下了,袁术施行的几个大略,想着如果自己有一块地盘之后,一定也要效仿一二,不然的话怎么能快速的富强起来。

    后来刘备也就是如此做的,但是没想到却起了反作用,大意之下被破,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石韬说完,对着袁术拱手一礼“主公,总体来说,今年所获颇丰,进取有余,还需要消化一二,以臣之见,待得明年秋收,便再无忧也。”

    “嗯,此言有礼,本王会考虑的!”袁术点点头说道。

    接着便是重头戏了,各地的封疆大吏已经做好了准备,袁术治下基本上一年一换,这已经成了惯例,他们也都知道。

    “又是一年的发展,各地承平,吾心甚安,希望明年诸位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袁术说着从旁边拿出一卷锦帛说道“现在各地诸侯还在,武将不可轻动,先行文治,再行武功。”

    “韩方何在?”袁术展开锦帛,第一个念到韩方的名字。

    不过他是第一个,其他人也都没意见,此人是袁术的亲族不说,在初期对袁术的帮助最大,虽然现在他的能力也就一般,但是每次袁术总是会最先安排于他。

    “臣在,请南阳王示下。”韩方笑呵呵的走出班列躬身行礼道。

    对于自己的能力,他有自知之明,现在袁术麾下文武如云,还能第一个安置他,如何不是说明,袁术从来就没忘记过他,当初之言兑现了,韩方怎么能不喜?

    “擢任韩方为南阳王府长史,南阳太守,总督百官。”袁术说着拿出新铸造的印绶交给韩方。

    虽然看似是从豫州刺史降成了南阳太守,但是这其中的亲疏大家都看的到的,能在南阳任太守的那都是袁术亲信中的亲信。更何况新开的南阳王府他是第一个,更显示了袁术对韩方的信任。

    “诺,多谢南阳王!”韩方又回到南阳非但没有怨言,还很高兴。

    豫州的事他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如果不是钟进一直帮衬着他,怕是这刺史他都干不好,这次袁术把他下调为南阳太守,放在宛城,跟在他身边,这也是以他的能力安排的。

    “荀彧何在?”袁术说着又念道。

    “臣在!”荀彧走出班列,拱手道。

    荀彧是第二个,这让大家都有些吃惊,谁都没想到那么多袁术身边的谋士没有成为第二个,偏偏外放司隶的荀彧是第二个。

    下面的荀衍、荀悦、荀堪、荀攸则是喜出望外,荀家人是第二个,这不正显示了荀家人在南阳王眼中的地位么?

    “任命你为南阳王府司马,扬州刺史,总领扬州政务。”袁术说着拿起印绶又嘱托道“扬州之事,多在会稽,会稽之事又多在山越,能否处理好山越的问题,就看你的了!”

    “诺,主公放心,彧必不负重托!”荀彧郑重的结果印绶说道。

第416章 确职位张松来访() 
袁术接着一一安排他们的职位,虽不是皆大欢喜,但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其中司隶校尉由陈群接任,诸葛瑾副之;豫州刺史由钟进接任,荀衍副之;荆州刺史由钟演接任,荀悦副之;扬州的副手由司马朗来任,不过他还继续兼任会稽太守。

    石韬接任南郡太守,孟建调去任颍阴太守,崔均任东郡太守,之前的赵义任陈留太守。

    在军略上也有所调整,荆南的徐晃调任扬州大都督,沮授依旧辅佐他为军师将军,总领大军五万驻防扬州。

    周瑜调任荆南大都督,所有扬州将领皆归周瑜麾下,水军大都督甘宁暂时归于周瑜,游曳江南水道,总领大军十五万驻防荆州。

    段煨为河内大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