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傻,能得袁术的召唤,肯定是文聘在主公面前替自己美言了,不然他怎么得入此门?

    袁术详细询问了下蒋方如何打的这一战,就见蒋方不但对答入流,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这让袁术对他刮目相看,这个蒋方确实可以独领一军。虽然武艺不怎么样(入军是要进行比武的,武艺好的早就被袁术发掘了)但却有统帅只能。可以给他一部让他试试。

    于是袁术叫蒋方于帐下听命,暂时没有宣布他去哪里。毕竟现在军中已经没有什么空闲的职位了,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过这一次平叛后袁术打算再行扩军。南阳要做到除去常备征战的部队外,下辖的各县起码都要有五百到一千的兵丁,要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些军士忙时军屯,闲时守城,相当于二线部队。等后面地盘大了,可以把他们收拢起来做为征战部队,再行招募二线兵卒,如此循环,可快速多聚大军。

    文聘接着又说,虽然此战大获全胜,但是搜寻了很久都没找到三族族长,还有他们的族众,他们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点踪迹都寻找不到。讲到这里文聘又跪倒请罪,这是他失职的地方。

    袁术则是一摆手,叫文聘起身,虽然有些瑕疵但还是不能掩盖文聘的功勋。以五千击一万,不但甚少伤亡还俘获四千余,这已经不是常规征战可以获得的了!

    看着文聘,袁术越看越喜欢,这就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刚损失了刘辟,就发掘了一个统兵之才蒋方,又确认了文聘之能,这如何不叫袁术欣喜!

    福之,祸之所倚;祸之,福之所福!

第75章 献首恶再收二人() 
随后黄忠、魏延、张珣、张侃等一一汇报了各自的情况以及战果。

    看着手下武将皆是有为之将,袁术很是欣慰,于是说把功勋都暂且记下,等回转宛城再行封赏。

    说着说着袁术又想起了身死的刘辟,想着刘辟之前的种种,不禁眼睛湿润,呜咽道“现育阳已安,南阳朝气蓬勃,已有中兴之势。奈何未成之时吾之樊哙(指刘辟)便身死陨灭,呜呼哀哉,某对他不起!可恨不能手刃三族,为某大将报仇雪恨!”

    想到三族的事情,袁术止住悲伤道“除恶务尽,否则放虎归山,必要伤人。即日起大军于四处寻找,定要斩草除根,灭其在南阳境内!”

    众将拱手称诺,差副将下去通知军士明日外出寻找,自不必多说,现在育阳已经安定了,袁术把众人带到偏厅就坐,摆下酒食饭菜,犒劳奋勇征战的将军。又差人运了足足三大车的美酒入军营,犒劳征战的军士,今日晚间可以开怀畅饮,不必忌讳!

    有美酒佳肴送入军营,兵丁皆欢呼雀跃。连续的奔袭征战让他们身心具疲,他们也需要发泄一下,不然容易滋生事端。

    袁术重要的将领都在偏厅就坐,本来袁术身体虚弱不宜饮酒的。但是看到诸位打了胜仗他也高兴,还是喝了三杯。本来袁术的酒量还是可以的,不过由于身体太虚,喝了三杯后就开始头晕起来。于是告罪离席回去休息去了,不过临走之前还是告诉诸将今晚可以开怀畅饮,只要不影响明日的搜寻即可!

    袁术走了,诸将就更放的开了,纷纷捉对拼酒。一时之间,推杯换盏,喝酒行令,高声劝酒,哈哈大笑,好不热闹。

    武将的体质毕竟是很好的,一夜的宿醉对他们丝毫没有半点影响。第二日,便早早起来,回转军营,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校练。军士也是如此,他们都习惯了不管是征战还是驻扎,早上必定要校练的,这也是一直沿用的袁术的新法。其实主要就是为了多吃一顿饭!

    由于身体虚弱袁术一觉就睡到了日上三竿,不过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确实好了一些,不似昨日那么虚弱。

    现在育阳没有首官,下吏也让已经身死的韩书弄得,走的走离的离,偌大个育阳现在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没办法袁术只能自己给他擦屁股,处理韩书丢下的烂摊子。现在的袁术无限的怀念韩方,有韩方在就不用他去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但是两人各有分工,他带大军征战,韩方一定要坐镇宛城。毕竟宛城才是他的根,如果生了动乱可就是整个南阳的地震了。

    袁术正在处理着政务之时,忽然有军士来报,育阳城南出现一只人马,约有两百人,手持兵器,但不打旗号,不知为何而来。

    袁术也是疑惑不解,现在南阳在他的大力整治之下,基本上已经没有大股的贼寇了。突然冒出两百多人的不明武装,让袁术不明所以。

    不过想来应该不是叛军,现在自己刚收复育阳,正值士气高昂之时,他们这时候来不是触自己眉头么,跟找死又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就区区两百人!

    正在袁术胡思乱想的时候,又有军士来报,来的这两百人声称叛乱的三族,已经被他们所杀,并且送上来三族长的头颅,说是来要来投效将军。

    这让袁术来了兴趣,三族贼首被杀了,这可太好了。

    军士呈上装人头的木盒,袁术差专人辨认。在得到确认的结果之后,袁术终于满意的点点头。

    这伙人不错,替自己除了心腹大患,不过他们怎么知道三族藏匿在哪里?看来应该是三族的属下。

    于是袁术便叫军士让他们进城,不过兵器都要没收。又让军士把头领带到县衙,他要亲自问询诛杀三族的经过。

    袁术等了不多时,为首的阿大阿二等人被带到县衙。他们的部众尽皆被没收了兵器,暂时看管在城中。

    虽然他们自称是来投效的,但是谁知道他们没有包藏祸心,以此为借口,前来行刺。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在议事大厅阿大、阿二见到了袁术,赶忙跪倒行礼,口呼罪臣,是前来请罪的。

    袁术缴了他们的兵器让他们心中没底,怕被袁术借口杀掉。毕竟他们是参与了叛乱的。

    见到他们二人如此说,袁术没动声色,只是询问他们如何杀的三族贼众。

    阿大不知道袁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也不敢隐瞒,说了实话。把如何成为三族的侍卫头领,如何叛乱再到后来如何诛杀他们的事,一一道来。并解释声称他们没有参与杀死刘辟的行动,杀死刘辟的是孙氏族长。

    袁术听到他们这么说,应该是没有隐瞒,也就放下心来。既然他们立了功那就一定要赏,于是出言道,“尔等替某除此心腹大患,某必重赏之!说罢,想要何物?”

    听到袁术说要赏赐他们,他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毕竟在他们看来袁术是最痛恨背叛的,他们身为叛军,虽然替袁术诛杀的首恶,但毕竟也是从犯。

    由此可见袁术的胸襟不是一般的宽广。于是二人忙出言道,“某等此行为顺应天道,无需赏赐。某等仰慕后将军仁义,想投效将军麾下,替将军征讨叛逆尔。往将军恩准!”

    如果这两人索要赏赐,袁术必不会留他们。正如他们所想的那样,袁术最痛恨就是背叛者,如果他们是为了钱财才过来投效的话,谁知道以后他们不会为了钱财再次背叛自己?如果他们因为自己的品行仁义前来投效,那说明他们还算是有义之人,还可以留他们一命。

    袁术想罢,看着两人的身形,也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即便不能入军效命,做一县县尉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袁术和颜悦色的说道“既然如此,尔等便留在育阳,做这县尉如何?汝等为育阳本地之人,也算是荣耀归乡了!”

    听了袁术的话,阿二有些意动。论武艺他差阿大不少,想必就算进入军中也没有出头之日。倒不如做一县县尉,县尉是一县之中最高的武职,而且他们又都是育阳人,也好帮衬家乡父老。

    阿大却不是这么想的,他更想跟在袁术身边,征战沙场。他看的出袁术是个英雄人物,将来肯定不是南阳一郡能限制的了的。如果在一县做个小小的县尉,那就再也没有上沙场的机会了,只能在这里终老。但是跟在袁术身边就不一样了,他自认为自己武艺还不错,将来袁术发达了,他未必不能统帅一部,为一部主将。

    阿大看了看阿二,见他有些意动,于是对袁术拱手说道“兹事体大,望将军容我二人商量片刻,再行决断可否?”

    见到袁术点头应允,二人才转到角落之中小声商议起来,阿大劝二弟跟自己一样投身军中,将来肯定不止是一县武官。但是阿二则说他没那么大志向,能为一县武官就满足了。见到阿二已经下了决心,阿大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祝福他了。

第76章 得将才黄巾归心() 
二人表明心迹,阿二想做县尉,阿大则想从军随袁术征战四方。

    袁术看了一眼阿二,就把他忽略了,这样没有志向的人也就只能做个县尉了。袁术饶有兴趣的看着阿大,这个人可以用,既然能训练出可以阻挡文聘的军士,或许可以给他个机会。

    于是袁术下太守诏令,让阿二拿着他的手令找暂代县令的吕范述职。不过他们的手下阿二是一个都带不走的。让阿二做了主官就不可能还让他带爪牙,这样做也是避免可能会有的叛乱,毕竟他们之前都是叛军出身。

    对于阿大袁术则是问他想做什么,是从军还是继续做护卫。阿大看袁术居然愿意让他加入自己的护卫,也是很以外。毕竟怎么说阿大都是个叛军,袁术不因为这些而嫌弃他,反而对他很是信任,这让阿大感到投效袁术无比正确。

    谁能刚上来就相信一个此前背叛过自己的人?做护卫基本上都是主公的心腹,不然怎么可能把后背交给护卫?

    阿大见到袁术如此,感动的跪倒行礼,说道“从今往后,阿大愿意以主人奉之,不管是上刀山,还是下油锅,但有差遣绝无二话!若言不由衷甘愿受天诛地灭,永世不得超生!”

    袁术这下彻底收服了阿大。袁术很满意达到的效果。于是上前亲自扶起阿大道“阿大,无需如此。但要做某之护卫还要考教汝的武艺才行。某护卫皆能以一当十,可不收些酒囊饭袋之辈。”

    阿大道“敢不用命,随时都可考教!”

    于是袁术让现在的侍卫头领韩庆出来试试阿大的武艺。结果在庭院之中阿大跟韩庆比试了百余回合,才力竭败下阵来。看到阿大如此,袁术双眼放光。

    这是又找到宝了!韩庆可是能跟魏延、文聘过五十招的猛士!阿大比韩庆稍差,但是也相差不远。

    于是袁术满意的让阿大做了韩庆的副手,为侍卫副统领。

    袁术又问阿大,“汝大名姓甚名谁?”阿大回复说他跟阿二是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谁也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于是才以老大老二相称。

    见到阿大这么说,袁术于是说道“既然汝无姓无名,不若随某姓袁,以后便为某之家臣!汝武艺还算不错,不如,嗯……单名一个武字如何?姓袁名武,不错,不错!”

    袁武,确实是个好名字!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袁术愿意收他做家臣。这跟一般意义上的侍卫是不同的,是跟主公袁术最近亲的人。

    感动的阿大,也就是现在的袁武无可无不可。跪倒向袁术效忠,发誓对袁术忠义。

    士为知己者死,古人诚不我欺也!

    收服了阿大,袁术很是得意。能在用人之际发掘这么多人才,他确实是个明主!小小的得意一把后,袁术又把精力投入到了政事之中。

    没办法谁叫现在育阳空虚,现在就只有阿二一个新进的县尉。

    育阳安定以后,俘虏的四千人中愿意投降的又都补充到各部之中,不愿意投降的都遣散回了乡里。毕竟现在首恶已经除掉了,他们这些杂鱼就不足挂齿了。如此他袁术还能博得一个宽宏大量的美名,何乐而不为。

    大军安定下来,就在育阳城外大营驻扎校练,等待袁术的命令。

    袁术则是忙着选拔育阳县吏,经过几日的考教,并以前育阳老吏的推荐,确定了育阳县令及其下官吏。育阳令这次用的是钱氏的子弟钱孟。之前钱氏帮助他袁术颇多,不能所有的好处都给韩氏占了,御下之道在于平衡。

    确定了育阳的大事,袁术就把政务都交给了钱孟,细细叮嘱他要管理好育阳,切不可再出叛逆。袁术则是带大军回转宛城了。

    早在刘辟头七之后,袁术就选取风水宝地把刘辟下葬了。并为他立碑刻字,追授其为忠勇校尉,也算让他入土为安了。

    安葬了刘辟,大军也就撤去了缟素,毕竟就算袁术恩宠刘辟,也不可能一直带着缟素的。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

    不过袁术为了刘辟全军缟素这一举动,却比他收服育阳的消息,传的还要快速。

    袁术为黄巾余孽,曾经的大渠帅刘辟,全军缟素!这则消息随着行脚的商人快速的传递到大汉各州。在当时这可是个大新闻。

    即便天下有众多同情黄巾之人,但是想袁术这样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的人基本没有。毕竟再同情他们,他们在当时也是反贼!

    袁术此举在士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与贼寇同行!天下各州郡的士人一时之间统一口径皆批判袁术为士人败类,袁绍更是公开大骂袁术朔典忘祖,妄为袁氏子。曹操得到消息也是大骂袁术为无耻小儿,不尊祖宗德行。不过在没人的地方曹操暗自对袁术赞叹不已,心想着如果换做是他,估计也会如此!

    其他诸侯皆骂袁术,名门大儒皆批袁术,一时之间袁术成了董卓之后的又一个众矢之的!

    他们这是怕袁术把所有黄巾余孽都收为己用,如果真成那样的话,天下还有谁是他袁术的对手?如果让袁术成就了霸业,他们这些传统的士大夫阶层,肯定会被新进的贵族所取代!

    不过在明眼人看来,袁术此举确实巧妙。现在虽然黄巾叛乱被镇压了,但是各处的余孽颇多,大多聚集在山林之中,等待时机。如果算整体的话,现在公元一九零年,大汉各处的黄巾加起来不下一百五十万人!即便是去除老弱妇孺,可战之兵少说也有五十万。这是何等庞大的一股势力?如果都被袁术所得,其必成横扫天下之势,成就不世伟业!

    在颍川的郭嘉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哈哈大笑,连说三声“好”!如此的袁术已经有了霸王之相,是自己投效的不二人选,如果袁术能多用北人该多好!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孙坚也是公开声明力挺袁术。他觉得袁术这是不分阶层,不看出身,量才适用。更是体恤属下,关爱有加。观彼想己,如果他孙坚战死了,袁术肯定也会行此仁义之举。虽然不知道他会不会趁机吞并自己的部曲,但是不会难为自己的后人是肯定的。

    不论什么时候。舆论的导向都是跟利益挂钩的,或捧或扁,都跟既得利益群体,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消息传开,天下黄巾皆激动不已。

    终于有一个能接受他们的士人,怎能叫他们不兴奋,怎能叫他们不倾向于后将军袁术?

    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走对一步,盘活全局。黄巾归心,天下还有谁是袁术的对手?

    后世有诗赞他眼光独到,目光长远,云:

    天下纷争势交更,黄巾鹊起天命争。

    虽已败落惨覆灭,死灰复燃却又生。

    天下士人视之虎,人人喊打过街鼠。

    却有一人不为意,全军缟素奠忠武。

第77章 利益论游说群雄() 
袁术一招全军缟素祭奠刘辟,收服了天下黄巾的归附之心。

    天下黄巾皆出言声称,从今以后自己势力归属于后将军袁术的南阳序列。各自把之前的旗帜全部换成了“后将军袁”。更是给袁术写信,声称唯他袁术马首是瞻,今后归他调遣。更有甚者丢弃自己本就不多的家业,拖家带口,带领部曲,离开山林,奔赴南阳,投效袁术。

    这样的主公,如此厚待下属,即使为他而死,也死而无憾也!

    他们抗争了多少年?从中平元年(一八四年)到现在初平元年(一九零年)已经六年了!虽然在他们看来“苍天已死”,但是他们看重的“黄天”更加不堪。征战这么多年还是被打着叛逆贼寇的标签,惶惶如丧家之犬,凄凄如无根之萍。现在有人认可他们,愿意收容他们,更能一视同仁,怎么不叫他们一心向往袁术处?

    黄巾众不是没有投效过士人,想博个功名,光宗耀祖。但是投效之时说的好听,一但到了其麾下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如猪狗一样被驱使,稍有闪失非打即骂,地位比寻常百姓还有所不如!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也是黄巾降而复叛,死灰复燃,剿之不尽的根本原因。

    袁术能不计较刘辟之前是黄巾余孽,身死之后还全军缟素为他祭奠,更甚者为他立碑刻转,正名为大汉忠勇校尉,这是何等的荣耀?

    袁术不为他们黄巾的明主,谁为明主?

    不过虽然各处都竖起了“后将军袁”的旗帜,但是往来投效的却不甚很多。前来的大多势力很小,生存空间不大,完全被孤立在一处,吃了上顿没下顿,说是苟延残喘也不为过。如果不是因为投效士人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他们肯定早就下山投奔了。

    这其中的便是豫州谯郡的杜远、廖化;徐州卧牛山的周仓、裴元绍。

    一些大股的黄巾势力,只是改换了旗帜,声称归附在袁术麾下,但依旧在自己的地盘驻扎。他们势力很强,生存空间很大,不必为生存担忧,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做老大,何必不远万里投效过去做小弟?

    按兵不动的有河东白波黄巾部张白骑、李乐等;冀州黑山黄巾部张燕、于毒、眭固等;青州黄巾部管亥、卞喜等。

    一切都是以利益为重,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他们才会做出这样不同的选择。毕竟如果打出袁术的旗号,周边的诸侯攻伐他们就要冒着得罪袁术的风险。虽然袁术所作所为让士人不耻,但是再怎么说袁术也出自氏族魁首袁氏,血浓于水,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了袁术这层保护,在今后的时日当中,几部黄巾如鱼得水,合纵连横,倒也发展的越来越好。如果不是太过得意忘形,踢到了铁板,被其他诸侯利用,也不会因此覆灭。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书接上文,袁术处理好了育阳诸事,便带领大军回转了宛城。

    大军回到宛城依旧在北营驻扎,校练不止。袁术则是时而巡查各处,时而入营指挥校练,虽然平淡但是也很充实。袁术在不断发展南阳的同时,冷眼看着天下大势。

    现在大汉各州除了诸多黄巾贼众更换了旗帜,几无大事发生。关东各诸侯依旧驻扎在聚集地上,每日会餐饮酒,其乐融融。不过他们手下的军士却是闲不住,不断的在地方上滋事生乱,更有甚者醉酒打架,乃至发展成为各部的械斗。这也为诸侯日后互相征伐埋下了祸根。

    董卓则是早在诸侯起事征伐之时便毒杀了刘辩,留下刘协这一根独苗。公元一九零年二月董卓又把汉帝刘协并整个朝廷迁往长安,他自己则坐镇洛阳指挥各部抵挡关东诸侯。当看到诸侯并未攻伐只是屯兵不前时,他也乐得自在。只是把袁氏一族囚禁在洛阳,当作关东二袁的投鼠忌器。

    随着各部诸侯渐渐到齐,秣马厉兵之势已成,董卓气愤自己对袁氏一再容忍却换来袁绍、袁术一起反对自己。在一次醉酒之后,便命令军士灭了袁氏满门。虽然事后他也后悔不迭,但是大错已成,四人不能复生也。于是听从李儒的建议把袁氏全灭的消息隐瞒了下来,这也是袁术、袁绍到现在都没有发现的原因。

    之前袁术还给袁傀、袁逢写过书信,想来是李儒找的书法高手模仿他们的笔体回复的。

    大战将起的阴云越积越浓,董卓也嗅到了不同的味道。于是派出韩融、胡毋班、阴循等去各处游说袁术、袁绍、曹操等罢兵。

    其中韩融去酸枣说曹操,胡毋班去河内说袁绍,阴循到南阳说袁术。

    不提其他两路,单表阴循。出洛阳后很快就到了南阳郡,经过鲁阳,红阳等县到达宛城。

    袁术早就在他们进入南阳的时候就得到了消息,但是并没有出迎的意思。虽然阴循是天使,但是他是投靠董卓的一批士人当中,最让袁术看不起的人。

    阴循得少府之位基本是靠着拍董卓的马屁换来的。他虽然是士族但是属于不学无术那一类的,眼高手低,没什么才能,却到处招摇撞骗。尤其是一张臭嘴,说的都不是人话。袁术瞧不起这样的伪君子,虽然袁术也承认自己是个小人,但是真小人。

    所以阴循到了宛城,袁术连迎接的意思都没有,依旧端坐在议事厅内喝茶。

    看到袁术如此,韩方、吕范都劝他,再怎么说阴循也是天使,不管他人品怎么样,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不然传出去对他袁术的名声不利。

    虽然袁术早就不是嫉恶如仇之人,岁月磨平了菱角,但是对于阴循这种伪君子,袁术向来是没有好脸色的。袁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