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到太守府前,袁术转过身来,对着不愿意离去的百姓高声道“某袁术能如此,全赖诸位拥戴。尔等放心,只要某在南阳一天,南阳的政令就不会改变。相信后面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某与诸位共同见证!”

    说着,袁术一恭扫地,对着百姓深施一礼。

    听到了自己最想听的话,跟随而至的百姓皆放下心来,欢声雀跃,嬉笑连连。更有民间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向袁术进献鸡子,以此来报答袁术仁义的恩情。

    袁术看到老者,赶忙上前扶住他,抓住其干枯的手掌,嘘寒问暖。

    汉代以孝治天下,这个孝是上敬生养之父母,尊崇长者,孝义无双。

    所以袁术不已自己高贵,殷切的尊敬长者,让看到此举的士人更加颔首称赞。

    他们能成为统治阶层,皆是以忠孝为本,信义辅之,知书达理,效仿先贤。现在南阳之主继承此道,如何不叫他们认可,如何不叫他们赞叹?

第149章 了近况宛城接风() 
打发走了百姓之后,袁术带领众人回转府衙,来到议事厅内。袁术居中而坐,文武坐于两旁。

    首先袁术提起孙坚的事,讲到孙坚惨死,更是泣不成声,扬言一定要为孙坚报仇。在众人不断的劝说之下,袁术才止住悲伤,询问韩方,南阳的近况。

    南阳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现在内部安定,发展上了正轨,袁术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往来的难民还是有增无减,南阳之地又趋于饱和,今后该如何对待他们,还是要主公袁术拿主意才是。

    难民还是要收拢的,乱世民众就是根本,这个基调不能改变。但是南阳之地紧张起来,没有地方安置也是不行的。毕竟现在已经把土地分配了出去,如果再行收回,朝令夕改,那就是自掘坟墓了。

    为今之计只能向外扩张了。本来在南阳安定之后,袁术就想如此了,这下可好,不扩张都不行了,没有土地哪有空间安置他们?

    但是扩张是大事,不可能在所有人面前说,袁术暗暗打定主意之后,就跳过了安置难民之事,询问起其他来。

    韩方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事无巨细的把现在的情况讲了一遍,旁边赵义查漏补缺,确也完整。

    政事交给韩方,袁术非常放心。有这个忠心耿耿的亲族处理政务,他可以把精力都放在军事上。

    于是又询问魏延、文聘,新兵的训练情况。纪灵、黄忠不在,袁术才问这两个小将。

    魏延、文聘也是把军中之事,一一说了出来。新兵训练了一个月了,虽然还称不上精锐,但是已经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依鼓行使,组成战阵,彼此配合了。只是没有见血,还不知道真要上了战场会如何。

    听到这里,袁术也放下心来,谁也不是天生的军人。只要训练的方法得当,就一定能成强军。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程普四人在下面听到袁术军是在按照与他们不同的方式练兵,纷纷好奇起来,莫不是因此才使得袁术之军强胜如斯?

    想到此处就更想入营一观了,但是今日先是会议,然后还要为他们接风,想来是没有机会了。不过明天应该可以,袁术说了明天要校军,到了明日一定要一睹为快。

    军政两方都了解了之后,没有其他事情了,袁术就安排下去,在偏厅摆宴,为程普四将接风洗尘。

    众人跟着袁术来到偏厅就坐,不多时酒宴摆下。

    袁术先是举起酒杯,高声道“前日吾贤弟孙文台惨死在襄阳,吾心甚痛。这第一杯,吾意先敬孙将军,愿他在地府安息,早日投胎转世!”

    说着袁术反转酒杯,一杯水酒撒在地上,以示悼念。

    袁术能如此,也让众人宽慰不止,有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主公,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众人见袁术如此提议,也都没有异议,举起酒杯,尽皆撒在地上。

    事了,宴席正是开始。新进的程普、韩当、黄盖、祖茂成了厅中的明星,众人围拢过来,你一杯、我一觖,频频敬酒。

    武人怎么能被文人吓倒,他们见到众人敬的酒是来者不拒,一一饮下,还有余力,回敬他们。

    一时之间,推杯换盏,热热闹闹,好不痛快。

    一顿酒从午时一直喝到掌灯还没散去,由此可见一斑。

    回到厅中,文吏都已经散去,只剩下武将在其中。程普四人早已经躺倒在桌案之上不醒人事,他们今天是喝的太多了,跟文人喝酒还算好,但是后面他们武将开始那就逐渐升级了。嫌杯觖太小,纷纷换成大碗,一次一碗的喝。这样没多久程普等人就受不了了,酒气翻腾上来,冲上脑门,顿时头重脚轻,昏睡过去。

    袁术虽然时不时的营造些气氛,频频劝酒,不过他酒倒是没有喝多。喝的最多的是周仓,廖化。廖化好酒这谁都知道,但是平时滴酒不沾的周仓居然也是海量,这是众人没有想到的。

    看了看门外的天色,袁术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撤下酒席,命下人煮醒酒汤,给众人解酒。

    饮下醒酒汤之后,魏延、文聘等人就起身告辞了,他们在宛城有房产,都回转自己家中去了。

    廖化、周仓等则回到太守府自己的房间,歇息去了。他们来到南阳之后就去了河南,还没来的及置办房产,暂时只能住在军营或者太守府内。

    见到众人都走了,袁术又派下人搀扶着程普四人送到客房,先让他们休息一晚,明天再说其他。

    袁术则是回到书房,想着南阳的大事。

    现在南阳扩张已经是必然的了,但是从那方面去攻就要细细的谋划了。

    于是袁术差下人去叫韩方前来议事,毕竟一个人智慧有限,有一个人碰撞就不同了。此次袁术没有找吕范,自从阳城之后,袁术就渐渐的冷落了他。吕范有了不臣之心,这袁术看的明明白白,如果不是碍于自己的名望,早就赶他走了。所以现在机密的事情,都不再找吕范商议了。

    既然不想为我出谋划策,那你就自生自灭吧,一个人,我袁术还养得起!

    吕范的离心让袁术更加捉襟见肘,对谋士的渴望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但是虽然自己名望正盛,但是依旧没有名士前来投效,其他之人不过是中人之姿,如何能堪大任?徐庶倒是归心了,但是其还没学成,远水也不解近渴啊!之前说的好好的贾诩还是一直不来南阳。虽然时常有书信往来,但是贾诩的回信依旧是那几个字“时机不成熟”。这让袁术非常苦恼。

    他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得罪了贾诩,但是总共就见了一面,何来得罪之说?如果得罪了,贾诩也不会给他出外放的主意啊!

    想着不来的贾诩,袁术又想起了离开的郭嘉。本来一切好好的,也没说错什么,第二天就不辞而别,让他袁术伤心了许久。直到现在郭嘉住过的客房还是空的,袁术不愿意再让别人住,就一直空在那里。在袁术的潜意识里还是希望郭嘉能来南阳的,但是这都多久了,依旧音讯全无!

    我袁术做错了什么,让天下名士如此鄙夷?

    后世解答袁术的愤慨,有诗曰:

    粉墨登场众才筛,雄主之姿却不来。

    不明所以是何因,徒增哀叹妄自猜。

    士庶不立众皆慨,亲近武人士心歹。

    南北书院也分立,却得无人也无奈!

第150章 扩张地汝南颍川() 
袁术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脸上阴晴不定,时而得意,时而兴奋,时而悲哀,时而愤怒,时而又很阴险,时而有非常豪气。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酸甜苦辣咸应有尽有。

    就在袁术哀伤郭嘉不辞而别,不能为自己所用的时候,韩方姗姗来迟,走进书房。

    太守府的守卫、下人都知道韩方跟袁术的亲族关系,再加上韩方是南阳的二号人物,所以看到是韩方都未阻拦。

    韩方走到袁术近前,抱拳施礼道“主公,深夜召唤,不知有何要事?”

    袁术仿佛没有注意到他似的,脸上从哀伤又转为愤怒,怒目圆睁,几欲噬人。

    韩方等了半晌见到袁术没有搭理自己,好奇的抬起头观瞧,就见袁术兀自的在那里出神,不知道想着什么。

    于是韩方又道“主公,主公,某来了,主公……”

    韩方的连续呼唤打断了袁术的思路,这才回过神来。吐出一口浊气,袁术平复了愤愤不平的心情,看向韩方道“大兄来了啊,快坐。某有事与大兄商量。”

    韩方称诺,坐在下垂手。

    不多时有仆人上茶,韩方抿了一口,等待着袁术的下文。

    袁术来回跺了两步,缓缓坐在首位之上,一挥手,屏退左右。看到书房大门关闭,袁术这才道“深夜招大兄前来,是有要事想商。现在南阳安定,吏治清明,田土粮苗长势喜人,想来只要未有灾祸便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然南阳富庶,便多有灾民往来求活。吾不忍弃,毕竟民为基业之根本,只有海纳百川,才可走上强盛之道。现南阳有口三百万余,已无空闲耕地与之,为今之计,只得向外扩张,占得生存之土,以安百姓。

    吾意,这几日整饬大军,寻一积弱之地攻之。现南阳带甲十数万,想来占之不难。大兄以为如何?”

    袁术说着说着,脸上神情从自傲便得阴险狡诈起来,当说到攻伐积弱之地时更是面露贪婪,加上手舞足蹈的自信之情,当真精彩。

    韩方最近也是在为土地伤神。主公袁术定了大基调,难民只要你来,便来者不拒。现在南阳之土极近饱和。如果不是年初新占的河南半郡,消化了许多,便要无处安置他们了。

    现在宛城附近又聚集了难民五万余,这还不算其他县接容的。每天这些人图耗粮食,吃饱喝足就开始滋生事端。韩方对此很是头疼,碍于主公袁术的名望,不好驱赶他们,但是放任不管,扰的原住民不得安宁,这如何是好!

    现在确实到了发展的瓶颈了,如果没有新土,只得放弃继续接收难民之策。

    现在听到袁术说要用手中的剑为脚下的犁取得土地时,先是一惊,然后一喜。这样是最好的结果。扩大了地盘,养活之人就会更多,这样生生不息,循环不休。到时候,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整个大汉疆土……

    想到这里,韩方不敢再想,再想就只有代天而立了。不过此为未来之事,未可知也。谁能知道没有可能?汉高、光武起事之前,不也是微末之人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想到这里,韩方面露狂热之情,若是真能成就此大业,他韩氏就是从龙重臣,到时候排排坐分果果,未必不能封侯拜相。

    于是韩方道“确实如此。现南阳有民三百五十万,往来还在增加。南阳一郡之地已无空余给予耕种,只有新土才能安置。周边多有无主之地,主公可占之,也算为大汉活一方百姓,留下骨血。”

    听到韩方同意自己的想法,袁术也不意外,南阳的现状就是如此,要么断了难民进入的通道,要么就是扩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但是周边无主之地确实多,但是先攻哪里,后伐哪里,还是要细细谋划才是。别到时候看着是肥肉,吃到嘴里就是毒药,徒增伤亡的事还是少做为好。

    对着韩方一招手,示意安放近前来,然后拿过早已经准备好的大汉地图,摊开,又拿两盏油灯压住两角,接着油灯的光芒,看着大汉的疆域地图。

    韩方凑到近前,看向地图。首先袁术找出南阳所在之地,然后看向周边。南阳北接司隶校尉部河南郡,东北是豫州颍川郡,东面是豫州汝南郡,西边越过连绵的大山是益州汉中郡,东南是荆州江夏郡,正南是荆州南郡。

    主仆二人贪婪的看着这些土地,涎水差点滑落嘴角。这一块块可都是沃土啊!袁术不自觉的看向了洛阳,又找到了京兆尹的长安,不知道占了这两地是什么感觉啊?!

    袁术是有野心的,汉室气数已尽,这些土地当然是有德者居之。现在南阳强胜,周边混乱,不趁此机多占土地,杀他一个大圈出来,如何对得起自己在南阳的仁政之举?

    于是二人开始分析周边的势力情况。寻找合适的目标。

    首先南面是不用想了。自从刘表入主荆州以后,荆州的氏族尽皆投效了过去,刘表在荆州就是振臂一呼,八方来投。听到他近期又娶了蔡氏女为平妻,这样蔡氏必定效死力。再加上善谋的蒯氏,这是荆州文武皆在他掌控之内,铁板一块,不容易下嘴。

    再看北方河南郡。除了自己手中的南方半郡意外,其他险关重地都在董卓的手中,要攻伐只得破关。董卓虽然接连输给孙坚,丢失了将近十万大军,但是他元气还在,并未失了根本。现在董卓手上还有二十万大军,又据守险关,这即便打赢也是惨胜。到时候打赢占关却无兵可守,这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西面又更不用想了,要攻汉中,就要翻过连绵不绝的秦岭。崇山峻岭,道路险峻,以现在的情况,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估计还没到汉中,一路上的伤亡就得过半。再加上汉中太守张鲁在汉中广施教义,曰五斗米教。他以宗教收民心,把汉中经营的跟铁桶一般,不要说他袁术了,就是益州刺史刘焉都奈何不了他。

    相对其他三面,东面就容易多了。自从豫州刺史孔伷被李傕杀死在轩辕关外之后,豫州就没有一个真正行使刺史权限的人。现在袁绍任命的周昕被打跑了,后来的刺史孙坚死在岘山,现在正是豫州最为空虚的时候。连番的大战,颍川、汝南(之前的黄巾之乱)已经残破不堪,百姓流离失所,多数进入了南阳郡。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安排豫州人回转家乡,岂不是两全其美?!

    而且现在豫州没有什么像样的势力,就占据州治的沛国谯县的曹操还够看,再无其他。不过兖豫是一体,兖州还有陈留的张邈,济北国的鲍信,在东郡行使刺史权的刘岱。不过他们兵力都不是很多,各自两三万人,不足为惧。

    那么首要拿下的就是颍川郡跟汝南郡。

    不过两郡之地是那么容易就拿下的么?

    袁术分析周边形势,把攻伐的目标定在东面的豫州,后世有诗曰:

    民众丰盈土短缺,放眼周边起谋略。

    北面西凉守坚关,连番大战不得削。

    西面峻岭盘山道,曲折凶险难相决。

    南面归附皆用命,唯有东方可商榷。

第151章 整大军兵分两路() 
两人又分析了下两郡的情况,汝南拿下应该不难。袁氏出身汝南汝阳,袁术又是袁氏嫡子,想来汝南的士族容易接受他。不过颍川就不好说了,还要多多的拉拢当地士族才行。

    分析了一阵之后,攻伐两郡的大略就定了下来。然后袁术就让韩方回去了,他则打算第二天整军,争取在半月之内出兵。

    一夜无话,次日袁术交代过韩方处理南阳事务之后就带着程普韩当等去城北大营了。

    刚出宛城北门就听到了城北大营震天的校练之声。

    听到早已经开始多时的校练,袁术满意的点点头。现在大营多是新军,只有不断的校练,才可脱去民衣成为精兵。

    程普四人更是兴奋不已,早就想看袁术军中是如何校练的了,终于是时候了,都恨不得飞入营中观看。

    来到北营,几人翻身跳下坐骑,让守门的军士进去禀报。看到如此,程普几人更是新奇,主公进营,居然也要军士进去禀报。

    看着袁术跟守门军士熟络的样子也不像是新兵啊,那为什么不直接入营,反而要在营外等候?

    几人把这个疑问埋在心中,打算抽时间向袁术询问。就在他们暗想的时候,营中走出一票武将。打头的是黄忠,后面跟着文聘、魏延、周仓、廖化、杜远、裴元绍、刘详等等。

    黄忠等人看到主公袁术,尽皆单膝跪倒在地,抱拳道“主公,某等迎接来迟,还望赎罪。”

    “无妨,某也没等多久,走,随某要进营一观。”袁术说着,扶起黄忠,又招呼其他人起身,向营内走去。

    大营之中,军士都在校练。有的在练体能,有的在练军阵,有的在练队列,有的在练劈杀,鼓声震天,呼嗬连连,尘土飞扬,热闹非凡。

    如此景象让袁术都不禁热血沸腾起来,军士如此努力,何愁大战不胜?

    进入帅帐之后,袁术居中而坐,其他武将分列两旁。袁术看着手下武将如云,很是满意。

    于是示意程普等人上前,然后道“从今以后,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四将皆为南阳军序列。尔等以后就是同袍,当多亲多近。吾意命他们四人为行军司马,各领一部,在帐下听令。其麾下现有五千人,再补一万五千人。”

    “诺”黄忠站起来,表示后续会补一万五千人给程普他们。

    程普几人则是跪倒在袁术近前,宣誓为后将军效死命,来报答赏识之恩。

    确定了他们的事之后,袁术又道“昔吾弟文台为豫州刺史,然其不幸葬身岘山之中。悲惨异常,每想此处,某都不禁伤痛不已。然其属地无主,多为盗匪败坏,吾意承孙文台之志,帮其管理豫州,也不枉吾等兄弟一场。即日起,大军整饬备战,不日出兵豫州。”

    听到又有战可打了,南阳众武将皆摩拳擦掌,兴奋不已。在宛城已经待了一月有余了,都是好战的性子,早就有点待不下去了,但是袁术不点头,他们也没办法。这下袁术说要攻伐豫州了,立功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众人皆站起身来,抱拳称诺。

    于是接下来几日,袁术全体大军便开始整编,除了四万的常备军,还有五万新军。要把新军一一编入到各位将军麾下,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本来从阳城回转宛城的时候有六万人,但是接收邓县,纪灵带走了两万,并韩匡、蒋方两个副将。所以精锐就剩下四万人了。

    现在南阳虽然军士众多但是要把守各处,能征战的就是宛城这九万人。其他的都要守卫要地,不可轻动。不过要攻伐颍川汝南的话,靠近颍川的鲁阳、红阳的一万大军可以跟随其进入颍川;靠近汝南的比阳、舞阴的一万大军可以跟随进入汝南。这样算的话就有十一万大军,攻下两郡想来是足够了。

    现在张珣五千人驻守大谷关,张侃五千人驻守广成关,何仪、何曼两兄弟率领一万五千人屯驻最北端的新城,三处成犄角之势,拱卫袁术占领的河南郡。其他蛮中、粱县、阳人等县或两千,或三千把守各县。整个河南郡有袁术四万大军把守提防董卓。

    南阳大军算上程普四将的五千人已经达到了十七万五千人,如果再算上各县的守军、游稽,怕是得有二十万人。

    不过相对三百五十万的人口来说,十五人养一兵还有富余,再加上南阳粮产丰富,袁术倒是一点都不吃力,他粮库里堆积的粮草,够这二十万大军吃到明年冬天。

    粮草充足,军士颇多,颍川、汝南又积弱,正是他攻占两地的好时候!

    几天的整编下来,终于把各军都补足了,有些没办法将领不够只得超编。就像文聘、魏延麾下,两个别部司马居然每人拥两万众。这不得不说是袁术过于偏爱他们两人了。

    整饬完大军,袁术让韩方总督粮草,就准备出征了。

    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站立的整整齐齐,衣甲鲜明的大军,袁术豪气万丈,谁能想到洛阳的纨绔子,一年多的时间聚拢了如此多的军士,还颇有精锐气势。

    袁术拿起令箭道“黄忠、魏延、周仓、杜远何在?”

    听到袁术叫自己,黄忠心中一喜,这次出征有自己的份!不过面上没有表露出来,走出武将的阵列,单膝跪倒在袁术面前,抱拳道“末将在!”魏延、周仓、杜远亦是喜出望外走出阵列,在袁术面前单膝跪倒,说道“末将在!”

    “命汝为东路军统帅,魏延、周仓、杜远所部皆归汝麾下。吾再赐汝调动比阳、舞阴守军的权力,即刻起出征汝南,不得有误!”

    黄忠并魏延三人异口同声的道“末将得令,必不负主公重托!”

    黄忠站起身来,拿了令箭,带领魏延三人下点将台,率领部曲,离开大营奔比阳、舞阴去了。要进汝南郡,肯定要走比阳、舞阴,黄忠是打算在舞阴修整,然后再攻伐汝南。

    袁术又拿起一支令箭道“文聘、程普、韩当、刘详何在?”

    程普、韩当一喜,没想到他们刚投降就能跟随大军出征。文聘、刘详也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能出征谁愿意在军营待着?四人出列,单膝跪倒,皆道“末将在!”

    “汝等各带部曲跟随某出征颍川不得有误。文聘,命汝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可有半点懈怠!”

    听到可以做先锋,文聘更加高兴了,急不可耐的到诺,拿了令箭就下点将台整军出发了。

    其他三将则是领命之后回归本阵,等待跟随袁术出征。

    其他廖化、裴元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