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巡阴人-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的确是有些不可…;…;”一句话没说完,心中猛地一怔,突然想到当初在洞庭湖小水牢,莫婆婆曾与我说起葬门那位冯宗主的事情。她说当年那位冯宗主因宗门被人觊觎,心急之下就去盗前人的古墓,结果在盗了一处墓冢之后,突然间心性大变,跟变了个人似的。

    一时间头皮发麻,问道:“那个季含光,有没去过什么奇怪的墓冢?”

    老农皱了皱眉。道:“我茅山派门人,向来以捉鬼驱邪为己任,自然会经常与一些古墓坟冢打交道,这也是常事。季含光素来喜欢四处游方,想必是有的。至于这墓冢奇不奇怪,那就说不上来了。”

    我心中咚咚乱跳,似乎捉摸到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但一时间又想不明白这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农摆了摆手,道:“都是过去的事了。”微微叹了一声,“如今季含光和不平都已经不在了,我这老头子也行将就木,是非对错,只有天知晓咯。”说着,直了直身子,站了起来。

    “怎么样小伙子,陪老头子走走?”说着那老农就将斗笠扣到头上。背着手往墓中走去。我知道这人突然到这里,应该不是无缘无故,起身跟上。这一路行去,就到了原本停放白梅那口石棺的墓室。

    这里头的尸体也早已被收拾过,整整齐齐地码在地上,再仔细一瞧,就看出这些人居然是被摆成了一个八卦图的形状。

    我有些惊疑不定,也不知这老头子究竟玩的什么把戏。那老农走到一旁,打量着墓室石壁上铭刻的禁制和符咒,道:“这墓的情形,林家那小姑娘与你说了罢?”

    我瞧着他的背影,“嗯”了一声。老农背对着我,笑道:“都说了什么?”

    我就事情简单复述了一遍。其实直到现在为止,对于林文静说的那番话,我还是云里雾里,一头雾水。

    老农呵呵笑了一声,道:“这事儿不平虽与她提起过,不过小姑娘毕竟年纪太小,又真能懂得什么?”冲我招了招手,道。“过来坐下。”说着,就在石壁下席地而坐。我上前在他对面坐下。

    老农微微沉吟了一阵,道:“听不平说,你是从小就跟着你三叔跑灵堂的?”

    “从六岁就开始了。”

    老农点了点头,微笑道:“不容易。”又道,“那你对风水葬理应该颇通?”

    我点头应了。干我们这一行的,风水葬理自然是基本功。老农展了展眉头,道:“那我先问你一个问题。”说着,用手指在地上指了指,道,“假若这块地是块阴地,能不能住人?”

    “您老说的是活人还是死人?如果是活人,那自然是住不了的。”这是葬术常理,活人之所以能存活,主要依靠的就是体内一团阳火。阳火一灭,其人必死。所以活人只能住阳地,而阴地则宜死人。民间也将活人住的地方叫做阳宅,死人的坟冢为阴宅,就是同一个道理。

    老农笑了笑,道:“基本功学的不错。”又道。“假如我一定要在这块地上住人呢,你有没有办法?”

    我迟疑了一下,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阴地在世上极为稀少,比如一些天然形成的聚阴池,死人葬在里头,千百年不腐不烂,对于死人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不过按照寻常的风水葬理来说,绝不会有人刻意去挑选一块阴地作为活人居住的阳宅。但若是一定要住。那也不是没办法。

    至于方法,说穿了也很简单,就是想办法将这块阴地变成阳地就是。而具体的,就涉及到一些风水方术,比如可以借山河之势,辅以葬阵布局藏风运气等等。这种秘法,在传世的风水经典中,流传也颇为广泛。

    老农点了点头,笑道:“说的不错。”沉吟了一阵,道,“那假如这块阴地不是这墓室大小,而是如这一片山川这般大小。你又要如何处置?”

    我愣了一下,随即摇头道:“这就没办法。”在葬法一道中,强行用风水阵法将阴地转为阳地,本就是逆天而行之事,如果是小范围的还有法可想,如果是大如这片山川的,且不说这样的葬阵能不能设计出来,就算能设计出来。这所耗费的工程,恐怕也是不可想象。

    更何况,所谓的阴地,在世上极为稀少,若要有也是在偏僻之地,而且一般范围极小,零星地分布在各地。这根本就是个不着调的假设,没有任何意义。

    但刚一转念,猛地就想到了此地的情形。如果这里的阴气再恶化下去,可不就是形成了一块范围极广的阴地么?

    我心想,难道老头这话中其实别有所指?就听他道:“如果这世上到处都是这样的阴地,你又有什么办法治理?”

    我一时还没回过神来,摇头道:“根本不可能治理。”如果这世上都是这样的阴地,那根本毫无办法,只能顺天而行,去挑可以住人的阳地生活。要真像老头子说的那样,这世上能活人的地方恐怕所剩无几。

    老农点了点头。良久,伸了一根手指,在地上画了一个图形。这地面虽是大块的条石所铸,但老农一指划下,犹如刀切豆腐,毫无阻碍。

    对于一个茅山派的高手来说,能做到这一手也没什么可惊奇的。我唯一疑惑的是他画的这个东西。

    老农画毕,拍了拍手,道:“这是什么?”

    这东西我自然认得,是个太极图,阴阳鱼。

    老农点了点头,道:“一阴一阳是为道。”

    我也知道这句话,是他们道门的至理名言。不过这其实也并不单单属于道门,而是世间的基本法理。就比如在我们这一行中,同样也是遵循的阴阳生化之道,所有的葬法或是风水大阵,无一不是基于阴阳五行的原理,演化而成。

    老农道指了指太极图,道:“看出了什么?”

    我盯着瞧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其实就是个普通的太极图,跟寻常的并没什么分别。

    老农伸出一根手指,在两条阴阳鱼上分别点了一点。我迟疑了一下,道:“阴阳互根?”

第三百六十五章 葬法大阵() 
老农一拍手道:“不错。”我皱了皱眉头,其实还是有些不明所以。

    所谓的“阴阳互根”其实就是道门所说的“阳在阴不息,阴在阳不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还是我在死人脸的笔记上看到过的。通俗来讲,也就是说一阴一阳是相互生化的,缺一不可,两者平衡,才能在天风调雨顺,在人无病无灾。

    老农说到这里。盯着我瞧了好一阵,却是不说话。我被他瞧得有些发毛,正想问话,就见他伸出一只手掌,在地上重重地拍了一拍,道:“既然阴阳调和,是世间至理,那为什么这世上阳地极多,而阴地极少,这又是个什么道理?”

    他这番话语传入耳中。脑海中立时轰的一声,一时间被震得浑身发麻,手脚冰冷。

    自打我跟着三叔学葬法起,就知道这世上是阳地多,而阴地极少。这已经成了最基本的常识,也从没人去质疑过。但如果当真按照阴阳调和的道理来讲,这岂不是一个绝大的悖论?

    我心中咚咚乱跳,过了良久,才逐渐平静下来。涩声道:“这…;…;或许可以用其他说法来解释。阴阳调和,也不是就单单指的阴阳两地,也可以是男女为阴阳,天地为阴阳,山河为阴阳。”但我说这话,却连自己都有些不大确信。

    老农道:“原本我与你的想法一样。”顿了一下,又道,“那你又如何解释这地方出现的异状?”

    我无法解释。这里的阴气出现得太过诡异,根本与风水常理相互背离。

    老农沉默了一阵,半晌没有说话。良久,又继续道:“当年不平发现此事后,曾与我反复探讨,我们谁也没想通个中的究竟。听不平说,白家人是自古以来就在守着这些个地方,但岁月更迭,到了现在,就连白家人自己也只知到其一,不知其二。”

    顿了一下,道:“直到后来,不平跟我说了一个想法。”

    我没有去催促老头子快说。只是觉得心中发紧,胸口闷得难受。

    老农从地上站起,背着手在原地踱了几步,道:“不平说,假如这世间原本跟这阴阳鱼一样,阴地和阳地各占一半,那会是什么情形?”

    我心头发寒。如果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在这世上阴地占一半,阳地占一半,那恐怕这格局就完全不是现在这样。

    可以想象到的是,那将会是多么混乱和恶劣的一个世界。无论山川沼泽,还是荒野平原,怕是到处都是阴灵精怪滋生。就算把现在所有的法师术士全集合起来送去那里,恐怕也连朵小浪花都溅不起来。

    老农踱着步,缓声道:“我与不平不信这个邪,就去翻遍了所有的古书典籍。”说着,呵呵笑了一声。

    我胸口窒息得难受,他提到古书典籍,我自然明白他想说什么。几乎所有的古书和民间传说,记载的都是。在很久以前,这世上的环境是极其恶劣的,到处都是洪水猛兽,人口极少,只能聚地而居。

    “您老是想说…;…;有人…;…;”我说到这里,声音已经是有些发哑,“有人把强行…;…;把阴地改为了阳地?”

    只是,这怎么可能呢?

    老农叹了一口气,道:“起初我们也觉得不可能。可是在这里研究的越久,我们却越是有些相信。”沉默了一阵,又道,“不平是个术数奇才。据他推测,之所以现在世上入目皆是阳地,是因为有人在其上设计了一个庞大的风水大阵,强行将阴地转为了阳地!”

    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觉得匪夷所思。从风水常理来说,这简直是荒谬透顶。

    老农道:“这肯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指了指这墓室,“这里应该就是其中一处阵眼,而白家就是历代以来守护阵眼的人!”

    老农在墓室中越踱越快,霍地转身,盯着我道:“我与不平日日钻研古书典籍,你知道我俩读出了什么?”

    不待我回答,就厉声道:“是人定胜天!无论是治理大洪水,还是降服猛兽恶鬼,都是咱们的祖先逆天而行。一步步用血肉之躯赢下的功绩!狗屁的顺天应命,狗屁的天人合一!”

    我愣愣地瞧着他,实在难以想象这会是一个道门中人说出来的话。对于道门中人来说,拜的是三清,信的是顺天意,而绝不是眼前这样一个敢指天骂地的人物。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道:“就算当初真有一群人逆天行事,强行把阴地转为阳地,可他们凭什么?”

    基于风水阴阳五行常理来说,要想改一方水土的风水,无非是借势,用的最多的就是借山河之势,引气藏风。这对于更改一小片范围的风水格局来说,还是可行的。可是如果这区域涉及到了整个世间,那已经是将山河百川都包含了进去,那又如何借势?

    老农此时似乎也平静了下来,道:“除了山河气脉,你还忘了一样东西。”

    我心中一动,道:“天上的星宿?”

    老农微微笑了笑,道:“说的没错。”

    我自然是知道天上星宿之力在风水葬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单凭这个,恐怕还是不够的。

    老农瞧着我半晌,道:“这世上还有一样东西,是阴阳五行俱全的。”

    我听得心中一颤,迟疑了半晌。道:“人?”

    老农呵呵笑了一声,道:“没错,是人。”顿了一下,道,“除此之外,还有那些个开了灵智的禽兽精怪,也是可以的。”

    我听得头皮发麻。按照他与死人脸的猜想,这个改阴阳的风水葬阵,就是以山川地下一座座墓冢所组成的。最开始的时候,是组建的最为重要的阵法骨架。其后在世间传下风水葬法。诱导后人按照葬法来下葬,这样历经数千年,大大小小的墓冢越积越多,这些墓冢无一不是暗合了最初的阵法架构。日积月累之下,这葬阵变得越来越稳固。

    后来自从搬山道人开始,世上出现了盗墓一门,许多很重要的墓冢被破坏,也导致葬阵出现某种程度的损坏,导致某些地方阴气滋生,精怪邪祟为祸。不过这对于整个大阵来说,并不能造成什么大的破坏,有各门各派的法师术士暗中出手,那些个邪祟精怪倒也掀不起多大风浪。

    我心中念头百转,猛地想到,如果这老头和死人脸所料不错。那葬门在这其中又是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再细思下去,白家是世世代代守陵的,那巡阴人呢?又是什么?

    只听老农道:“如此一来,才有了这一片土地世世代代的太平安生。你看,外头阳光明媚,春风拂柳,是多美好一副画卷。”

    我心中波澜起伏,虽不知这老农说的究竟是对是错,但听他说来,无一不是丝丝入扣。朝着墙上靠了靠。让自己伸了伸腰,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听说除了这里,还有四个地方突然泄出了阴气?”我说的是之前阴阳阁发布的消息。除了这地方之外,另有四处也出现了异常。

    老农点了点头,神情凝重,道:“的确如此。”

    我心中转了转念头,道:“按照您老所说,这葬阵如此精密,又怎么会同时出现这样大的纰漏?”

    老农“嘿”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是有人在暗中做了手脚?”我熟知术数奇门和葬法原来,自然知道一个精妙玄奥的葬法大阵,是不可能无缘无故出问题的。如果只是一处地方出问题,还能说是巧合,或是被人无意中破坏,但这同时五处出事,恐怕这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谁都在等个子高的人() 
墓室中一阵沉寂。我向后靠了靠,舒展了一下因紧绷而有些酸麻的手臂,瞧着地上围着石棺,按照阴阳八卦排布的众多尸体,只觉心中一阵悚然。

    老农道:“当日这处阵眼第一次出问题的时候,不平和白梅就下来查看过。这口石棺已经成了副空棺,里头的尸身已经不翼而飞,而且整个墓冢的阵法禁制都被破坏得七零八落。”

    将一只有些干枯的手掌。按在石壁之上,轻轻地摩挲着那些繁复以极的禁制纹路,道,“后来我与不平参考了白家传下的秘法残篇,在原来禁制的基础上,勉强做了修复,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这一处阵眼的原理,与之前在九仙台上遇到的阴阳葬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人体来做压阵之用。这墓中所有的禁制都是围绕这尸棺中的尸身所设,环环相扣,五行相辅。要作为阵眼中。葬棺主人就绝不是普通人能充当的。葬在棺中之人,必定是修炼有成,五行极强者。

    老农叹道:“凭我与不平的能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原先的葬阵禁制极为深奥玄妙。尸身葬入此棺中,与禁制相连,阴阳相成,五行相生,尸身不仅不腐不烂,而且能够循环往复,千年百年地维持下去。他们二人后来虽然接续了禁制,但毕竟相比原先的禁法,差了不止一筹,白梅的躯体堪堪支撑了十数年,就再也无法维持。

    我起身查看这石壁上的禁制,见墙壁之上还有之前阵法留下的残迹,道:“会不会是有盗墓贼进了这里,无意中破坏了墓中的禁制?”就像麻老大他们这样身手非凡的倒斗中人,要想倒进这里,也不是没可能。

    老农道:“此处的禁制一旦发动。环环相扣,那些盗墓贼仗着祖宗传下的秘术,摸进来一两层,倒还有这可能性,却绝无可能把这里的禁制破得干干净净!”

    我瞧着那些繁复以极的禁纹和符咒,知道他所说不假。琢磨了一阵,不由又想到麻老大他们,而想到他们,就不免想到了蛇母墓。

    当初降教耗费无数心血,一大群人掘进了蛇母墓,没想找到的却是一座空墓。里头的葬阵也是被人破得干干净净。只是不知,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干系。

    老农在原地踱了几步,道:“要想做到这一点,除非这破阵人不仅身手绝高,而且精通各种葬法葬阵,才有这可能。”

    听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就想到了葬门。老农却摇头道:“我也的确怀疑过他们,只不过当年葬门…;…;”说到这里,却是拧了眉头,没有再说下去。

    “葬门怎样?”我心中一紧,忍不住追问道。

    老农却是没再继续往下说,道:“总归应该不是葬门。”顿了一下,又道,“葬门破落之后,许多葬法典籍失落,怕是被人得了去也说不定。”

    经他这么一说,我心头猛地一跳,不由就想起莫婆婆说过,当年有个巡阴人大破葬门,抢走《葬书》的往事。葬门的这部《葬书》几乎涵盖了葬门所有的葬法葬阵,有这一本《葬书》在手,再加上超绝的身手,恐怕世上的墓冢都是其囊中之物。

    “怎么?”大约是发现我神情有异,老农盯着我瞧了一眼。

    我心头大跳,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古怪。”

    老农倒也没有深究,点了点头,道:“此事的确古怪。”

    我微微松了一口气,岔开话题,道:“您老是怀疑当年有人故意破了这处葬阵?”

    老农没有说话,似乎是陷入了沉思之中。我思来想去,还是觉着这事情有些不对,如果这人是故意的,那为什么当年只单单破了这一处阵眼?

    老农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想…;…;”说到这里,皱着眉头沉吟了良久,“会不会是有人在故意试探?”

    我愣了一下:“试探?”这是什么意思。

    老农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一阵,瞧着我道:“如果是你想毁掉这个大阵,你首先会做什么?”

    我琢磨了一阵,正想说:“自然是找到这大阵的所有阵眼,一处一处破将过去。”转念就觉不对,道,“先择一处阵眼破掉看看…;…;打草惊蛇,投石问路。”如果这时候没人跳出来,我自然可以继续破。如果有人跳出来,那就得观望,以免自己反被人给撸了。

    老农点头道:“不错,我也是这般思虑。天底下隐秘的传承如此之多,包括我道门、葬门、各大教派,林林总总,恐怕就是对方眼中要惊的蛇。嘿嘿,这就如同下棋对弈一般。讲究的是虚虚实实。对方先出了一招,若是咱们这边无法接招,那对方自然就知道了咱们的底子,就会有相应的后手出来。”

    我听他说的玄乎,就道:“那这次又是对方的一次出招?”

    老农呵呵笑了一声:“当是如此。”

    我也不知他这番猜测究竟是对是错,琢磨了一阵,道:“那咱们能不能接得住这一招?”

    老农脸色沉了一沉,“呵”的一声,道:“我们茅山派,怕是没人能接咯。”隔了一阵,惨然一笑,道。“道门看似还颇为风光,其实也早已是昨日黄花。”

    我一阵默然。如今道门虽然看着还热闹,也就是茅山派、清微派和天师道这所谓的符箓三大宗还在撑着,像全真教、神霄派等等往日的道门大教,早都已经式微了。在以往道门的鼎盛时期,像茅山、清微、天师道这些,充其量也不过是二三流的教派而已。

    除去道门之外,其他三教九流可说是更加凄惨。葬门破败。白家后继无人,无数渊源流长的教派和传承泯灭无踪。反倒是像焚香会、降教、无极门这种龙蛇混杂的派系,倒反而是混得风生水起,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老农呵呵笑道:“现如今的人,都追求玩乐享福去了,又还有几人能沉下心来,几十年如一日地苦修老祖宗传下的手艺?长江后浪推前浪,咱们这些祖宗传下的老古董,终究是过时了,要淘汰咯。”

    我听他说得落寞,想到在阴阳阁中,二皮匠所剩无几,瘦竹竿他们家的仵作传承,几乎断绝,取而代之的却是诸如“猎头人”之类的新玩意儿,不由得心里也是空落落的。

    老农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笑了一阵,手掌一拍石壁,道:“咱们这一边,早就是个空壳子了。”

    我听得心惊肉跳。老农笑道:“天下大势,兴衰荣辱,本就是周而复始。数千年以降,咱们这一边已经赢了这么多年,或许,也该是咱们大败亏输的时候了!”

    我听他一直说着“咱们”,那咱们的对头又究竟是谁?

    老农摇了摇头,干脆地道:“我不知道。”

    我一阵无言。老农盯着我瞧了一阵,突然呵呵笑道:“你是不是觉着,我这老头子是不是疯了,满口的胡话?”

    我不知该如何作答。老头子说的很多事情,虽然颇有道理,但我一时却根本无法接受。此时脑子里闹哄哄的,心乱如麻。

    老农道:“十多年前,白梅那小姑娘拿命接下了一招。这回,啧啧,怕是接不住咯。”

    我见他面色惨然,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安慰,道:“船到桥头自然直。真到了那时候,总会有个子高的人顶上去。”

    老农冲我瞧了一眼,无声地笑笑,摇了摇头:“每个人都在等个子高的人出来顶,那究竟谁又是那个子高的人?”

    我不禁默然。

    “更何况…;…;”老农拍了拍石壁,“已经是事到临头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入土() 
我听得愣在了当地,怔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