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巡阴人-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哦”了一声,问她能不能仔细说说几家的道服都有哪些地方不同。陈琳虽然有些奇怪,但还是把道门中几家道服的细微区别一一说了。

    我听得心中一动,道:“腰带上有一小截墨绿色,是不是你们清微派的?”

    陈琳道:“对啊!小景,你见过我们清微派的道服啊?”

    我只觉得有些说不出的怪异。刚才就在滚出山穴洞口的时候,我朝里头瞥了一眼,隐隐看到那石洞内似乎站了一个人,看不清面貌,只看出这人似乎穿得是一件道袍,应该是个道人,腰带上染了一截墨绿。

    我不知道我是真的看到了这人,还是同陈琳和郑老头那样出现了迷障。

    “那你们清微派还有没有其他门人在此地?”

    陈琳摇了摇头,道:“就算原先有,这次宗门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所有同门也都被召集回清微宫了。哎,这次出海,不仅没找到赵太师叔,我师父和师叔也…;…;”说着,不由得红了眼圈。

    我见不小心惹起她伤心事,一时正不知该怎么安慰,就见郑老头凑了过来,神情激动地道:“你们说的赵太师叔,是不是清微派的赵淳封道长?”

第二百一十五章 腐地() 
陈琳红着眼道:“郑大师,您老也知道我赵太师叔啊?”

    郑老头立即双手乱摇:“什么郑大师,真是臊死小老头了!叫我老郑,叫我老郑!”又道,“我在迷上葬术之前,是专门学符法的,不过也是闷头自学,是个野路子。那会儿我的偶像就是清微派的赵老。那可是符咒通神的老神仙啊!要是能见到他,我一定要给他老人家磕三个响头,以表敬意!”说着,脸上露出十分崇敬之意。

    他说到这儿,原本还只是眼圈通红的陈琳,登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郑老头不禁愕然,紧张地看看我,大概是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这小老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问道:“赵太师叔的遗体找到了没有?”

    我这话音刚落。郑老头登时“啊”了一声,惊叫道:“赵老死了?不可能啊!”见我不像是开玩笑,哭丧着脸,喃喃道。“赵老这样的神仙怎么会死…;…;怎么会死…;…;”

    陈琳好不容易止住哭,道:“师父跟师叔带着我们在海上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赵太师叔的遗体。之后寻到朱砂岛,结果就被那海菩萨给困住了。后来见到了茅山派的姜老。听说当时我们赵太师叔是跟这位姜老一起出海的,但姜老重伤昏迷,也没来得及问。”

    我不由有些奇怪,道:“我记得当时那位姜老曾经醒过,像这么重要的事情,应该会交代给茅山其他门人才对。”

    一提到茅山派,陈琳就有些恨恨的,道:“当时子宁姐醒来后,也去跟那姓梁的打听了,但那姓梁的推说什么也不知道,就把我们给打发了。”

    我琢磨了一阵,也没什么头绪,见郑老头期期艾艾地凑上来,哭丧着脸道:“赵老真没了?他这样的老神仙…;…;是怎么没的?”

    这事情他问了也不会有答案。究竟赵淳封和姜恒为什么突然联袂出海,在海上又发生了什么,除了姜恒之外。恐怕谁也不清楚。

    说话间,我们已经从那阴斗谷走出了一里来路。离得那地眼远了,也觉得心头稍安,只是脑海中不时浮现出那石洞中那道人模糊的身影,总觉得有什么地方很不对劲。

    穿过荆棘丛,再走出一段路。一边走,那郑老头不停地嘀咕着:“这地方怎么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我默默地运转着阴阳瓶,发现这片山林的阴气交汇错综复杂,那种阴气脉动回旋的激烈,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我从小就听三叔说起过地眼,也在死人脸的笔记中见到过相关的记述。我一直都知道地眼的难缠,也因此对这邪门东西抱着十二分的忌讳,但当我真正遇见它时,却觉得其邪门程度远超了我以前的想象。

    我甚至都怀疑,眼前的这个地眼,是不是跟一般的地眼还有所不同。

    一路都是加紧脚步往回赶。那郑老头大概也从偶像身死的悲痛中缓过劲来。啧啧连声,道:“没想到啊没想到,今天居然还见着了传说中的地眼。怪不得这地方老是闹邪祟,原来是藏了这么个东西。”

    陈琳不禁忧心忡忡地道:“那王氏是在地眼里冤死的,那可就麻烦了。”

    郑老头道:“是啊,那是麻烦大了,怪不得成了子母煞!”

    我越想却越是觉得奇怪。这王氏不过是个普通妇女而已,知道“坐凶”的死法也就算了,居然还知道去地眼里头去死。地眼的说法流传极广,王氏可能无意中听谁说起,那也是有可能的,但想要认出地眼,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就算是陈琳这样的清微女弟子,在没掌握阴阳气机变化之前,就算到了地眼里头,也是浑然不知。

    正想着,就听“呼啦”一声,原本走在前头的郑老头一下没了人影。陈琳惊呼了一声,我和她立即赶了过去。到边上才发现,原来这地上有个极为隐蔽的窟窿。平时被落叶给掩盖了,看不出什么,郑老头一不小心踩上去,就摔了下去。

    朝里头一看,这郑老头摔在里头,那只手电就滚落在旁边,正好照到他脸上。陈琳在上头喊了几声,不见那小老头回应。我洞底看了几眼,顺着洞壁爬了下去。幸好这洞底落满了一些腐烂的枯叶,这小老头掉到上面,只是一时间摔岔了气,倒是没什么大碍,过了一会儿就“啊哟”了一声,醒了过来。

    我抓住他胳膊,把他扶了起来,刚走出几步,就觉得脚下有异,似乎踩到了什么。我心里一动,伸手将下面枯叶烂叶扒开,郑老头一见。也打着手电过来,一起往下挖。

    陈琳在上头叫了一声:“你们干什么?”

    郑老头抬头叫了一声:“挖东西!”他话音刚落,猛地就“啊”的惊叫了一声。我们把沉积多年的烂叶子挖到底后,就看到下头埋着一堆的白骨。

    “这不是人骨头啊。”郑老头很快就回过神来。他毕竟也是痴迷于葬术的,对于尸骨还是颇有了解。

    这里头的一堆骨骸,各式各样,大约是汇集了多种牲畜的骸骨。

    郑老头突然从下面捡出一个骷髅头,道:“还有人骨的。”放在眼前看了几眼。又从地上扒出几根人腿骨,还有一件有些破裂的衣服。从上头的痕迹来看,这人八成是跟郑老头一样,不小心从上头摔下来的。

    “按说从这衣服看,这人应该死了不久,怎么都烂成这样了?”郑老头拿着那头骨看个不停,啧啧称奇。

    我从地上挖了块土出来,放到鼻端嗅了嗅,把土扔回去,说:“这地方是个沉阴地。”

    “沉阴地?”郑老头奇怪地道,“这地方居然还有沉阴地,不太像啊。”

    在我们这一行。沉阴地又叫腐地,凡是被丢入这种地形空间的躯体,很快就会腐烂变成一堆白骨。但是这种沉阴地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南方这边,很少会出现这种特殊的地形。

    “应该是后天造出来的。”我打量着这坑洞,说道。

    “造出沉阴地?”郑老头不可思议地道,“沉阴地还能造?”

    我不由笑道:“葬术中就有造沉阴地的方法。”

    郑老头张大了嘴,道:“我还真是听也没听说过。”扭捏了一阵。道,“小哥,什么时候给小老头指点指点?”

    这时候,陈琳在上头又叫了我们一声,大约是看我们在下面停留得久了,有些担心。不一会儿,就见一条草绳垂了下来。我朝郑老头道:“伤得怎么样,能不能爬?”

    郑老头一拍胸口,道:“没问题!”这小老头身子精瘦,虽然年纪有些大,身手倒颇为矫健,顺着绳子就爬了上去。等他上到地面,我也顺着绳子爬了上去。拎了绳子一看,是用地上的干草结成的。清微派有门结草术,虽然算不上法术,只是一种特别的技巧,但有时候还是挺派用场的。陈琳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弄出一根草绳,大约就是用的这个秘法。

    上去之后,又走出去数十步,郑老头转过头正想跟我们说什么,突然身子又是猛地往下一沉,这次我离他近,又有了上次的经验,立即伸手拉了他一把,将他又拉了回来。

    再一看,这地上居然又有一个大窟窿。郑老头嘴里骂了一句,打着手电往下一照,顿时就吓得脸色煞白。这个窟窿跟刚才的不同,不仅要深上许多,而且里头乱石嶙峋,堆满了骸骨,这要是栽了下去,铁定老命就没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九仙台() 
“哪来的这么多窟窿?”陈琳奇怪地道,她说她之前从没听人说过后山有这些东西,“不过从几年前开始,因为总是撞见邪祟,后山就少有人来了,里头究竟出了什么变故,也没什么人知道。”

    我听得心里一奇,就问:“大概是从多久前开始的?”

    陈琳想了想。道:“大概是四五年,也可能是五六年前吧,那时候我已经跟着师父去了清微。”

    我沿着洞壁爬了下去,到洞底一看,这里头埋的就不是什么牲口的骸骨了,全都是人骨,从骨骼上来看,应该男女老幼都有。大约不下十数人。这里头同样是个沉阴地。

    这片后山虽然地处偏远,但离着康平镇也不过数里地,算不得什么深山老林,但在这样的地方。居然埋了这么多的人骨,也没什么人发现,真是怪了。难道以往就真的没人进来过这里?还是说只要是进来的人,就再也没出去过?

    我在洞底再查看了一阵。没再发现其他异常,就要顺着洞壁攀上去。这洞壁虽然陡峭,近乎垂直,但这些年下来,连寒骨井那样的地方我都能徒手攀上,这倒并不是什么问题。不过陈琳及时放下了草绳,倒是省得麻烦,还是顺着草绳爬了上去。

    这回我们留了个心眼,将附近小心地打探了一遍,结果又发现了数个窟窿,每个大约相隔数十步,全都是沉阴地,里头全都堆了骸骨,有些是人骨,有些则是兽骨身子还有一条极长的骨骼,应该是一条巨蟒。

    每找到一个窟窿。郑老头就要犯一阵嘀咕:“这也太邪门了。小哥,我怎么看着这像是葬坑啊?”

    郑老头说的没错,这的确像是葬坑。

    “可是这是什么葬法,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郑老头挠着头,一脸疑惑。不过他对于葬法葬术很是痴迷,这会儿见到这种奇怪的葬坑,倒是颇为兴奋。

    我连着下去看了几个这样的露天葬坑,基本上的格局都差不多。露天,沉阴地,骸骨。只是后来在其中一个葬坑里头,却发现了些微的不同。这个葬坑里头只葬着一具骸骨。是具人骨,盘腿坐在坑底。

    这次郑老头忍不住好奇心,也跟着爬了下来,打着电筒凑过去仔细查看那人骨,“咦”了一声道:“这骨头上有东西。”

    我之前也已经看到了,在这这具人骨的后脑上刻着一个符文。其色如血,是用的朱砂浸染。往下沿着脊柱,上头同样雕琢出奇异的纹路。这纹路组成的显然是一种禁制,瞧纹路的笔触和构造,应该是一种晦纹。

    郑老头盯着那个血色符文,奇怪地道:“我怎么不认识这个符文?”

    我仔细地记下那人骨上的晦纹,拉了一把郑老头,两人就一起回了地面。我问两人,这周围有没有什么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可以俯瞰这片山林。

    陈琳毕竟打小就在这边生活,说这附近是有个地方,离得也不远。她也没问因由,带着我们就去了。到那一看,是个不大的土坡,这地方比起周遭来说,地势向上隆起,也不过是稍稍高了一些而已。只是在这土坡之上,不知怎么的落了一块巨大的岩石,粗粗一看,估摸着有数层楼高。

    我们顺势爬将上去。站在石顶俯瞰这片山林。

    我似乎听到陈琳了郑老头说了句什么,但我此时的心思完全都在眼前这片山林上,根本没出他们讲了什么。只是看了一眼,我全身的寒毛就竖了起来,越往下看,就越是手脚发麻,浑身冰冷。

    在这一瞬间,我突然就记起了当日在南疆看到那巨人葬时的情形。当时那种浑身战栗的恐惧感,我至今记忆犹新。此时眼前这片山林,给了我同样的感觉,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恐惧,就像是一只洪荒巨兽蛰伏在那里,对我冷冷地斜睨了一眼。

    我站在石顶,缓缓地转了一周,只见到康平镇就在我们的西南角。再仔细地看了一遍周遭的风水格局,想起下头奇怪的露天葬坑,心中猛地像被大锤重击了一下,脑海中一个念头电光石火地闪过。

    这地方哪里只是个地眼,这他妈的是个九仙台啊!

    我一时间心神剧震,就脱口叫了出来。陈琳被我吓了一跳。道:“九仙台,那是什么?”

    郑老头呆呆地道:“九仙台…;…;九仙台…;…;我怎么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我脑海中一片混乱。我真怀疑自己是看错了,但从这下面诸多的布局来看,却又跟九仙台一一对应。那郑老头一个人嘀咕了好久,突然“啊”了一声,叫道:“我想起来了!九仙台,那不是一种传说中的葬阵么?”

    陈琳一脸迷糊地道:“你们在说什么?”

    郑老头挤到我身边,脸色煞白地道:“小哥。这…;…;这不会真的是九仙台吧?那…;…;那不是个传说吗?这世上也从来没人真见过啊?”

    我后背一片湿冷。九仙台,据说是一种传自唐代的葬阵。当年我和三叔住在村里,有次我大晚上的睡不着,就缠着冯老三给我讲故事。三叔就把这个葬法当做故事讲给了我听,因为太过诡异离奇,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从唐代开始,世间就开始盛行开山为墓,像一些帝王将相,就都喜欢直接把一座山开掘为自己的墓穴。当年在南疆古道,死人脸就曾经说过招邪的三种类型,其一是人魂附体,其二是精怪借体。其三是山河夺体。可以说,山河之灵在这三种里头是最强的,根本不是人魂或者精怪能比拟的。

    所以在我们这一行中,就有一些惊才绝艳的先祖,想到了借山河之灵来构建葬阵,其中又发明出了诸如乾龙阵、背水阵、夺水临山阵等著名的葬阵,直到百年前还多有传世。

    其实葬阵本质上也是暗合阴阳五行,逃不出基本的理数变化。山河同样分阴阳。山为阳水为阴。我们行中有一句名言,叫做“临山则阳盛”,也就是说你只要靠着山,阳气就强大,邪灵辟易。所以后人才有了“靠山”这个说法,就是这样而来。

    这个九仙台,又叫九真台,就是一种凭借山河之灵而构建的极其诡异复杂的葬阵。听三叔说,这九仙台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武陵中。我当时就好奇问:“武陵是什么?”三叔说武陵就是女帝武则天的陵墓。

    我当时就立即戳穿他的瞎话,道:“女帝墓明明是在乾陵,哪来的什么武陵?”当年女帝死后,就跟她男人合葬在了梁山之上,也就是后来被人称为唐十八陵之一的乾陵。这事儿只要是我们行内人,有哪个不知道的。

    三叔当时就瞪了我一眼,道:“乾陵只是个虚头,那姓武的女人心机深沉,你她会明摆着葬那里?”他就说,当时乾陵里头其实只有一个老皇帝,而女帝墓则是在另一处,就是他所说的武陵。这座武陵造的极为秘密,用的就是这从所未见的九仙台。

    我当时不信,就说你就吹吧,什么九仙台,什么武陵,哪有这种东西。三叔见我不信,就把九仙台的结构,给我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我当时也已经接手过许多尸体,可以说胆子大得很,但听他把那九仙台说了一遍,我还是吓得浑身发冷,那晚就直接没睡着。

    我当时以为三叔是随口讲故事,但听他把九仙台的细节描述得清清楚楚,简直跟真的一般无二,这就令人毛骨悚然了。我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什么九仙台的,三叔说他也是听别人说的。

    当时我年纪小,阅历也不够,被他混了过去。现在想起来,却是觉得哪哪都不对劲。或许真跟青子说的那样,三叔就是葬门的人,就算不是,也是跟葬门关系匪浅,这才能知道这么多普通人根本无法知道的葬法秘术。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圣解厄() 
这九仙台如何以其诡异秘术借山河之力且不说,毕竟时间已久,我也记不大清。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布置这九仙台,是需要拿无数性命去填的。其中包括了各种灵性牲畜如猿猴、黄皮子、蛇蟒、狸猫等等,但这些都是辅助,更重要的是人。

    其中我们发现的露葬坑,在九仙台中叫做阳坑。是不盖顶的,穴中只葬白骨,所以用的是沉阴地。如果我的判断无误,这地方真是九仙台的话,那在这些阳坑附近,应该就有相应的阴坑,里头葬的则是阴尸。这阴坑,就是一个个的聚阴池。在里头的阴尸被阴气浸润,长年不腐。

    我们在阳坑中发现的那具刻着符文和禁制的骸骨,也知道是什么了。那是这一片阴阳葬坑中的阵眼,在阵眼中会坐镇一个五行属性的人。从骸骨上那符文来看,这人应该五行属火。

    如果不出意外,这一带应该还有四个类似的尸骸。五行中木、火为阳,这两人镇守的阳坑阵眼。金水为阴。这两人镇守的阴坑阵眼。剩余土为阴阳平衡,则是镇守整片阴阳葬坑。

    就光这一片阴阳葬坑,就不知得死多少人,但这还只是九仙台中的其中一台而已。九仙台共分九台,具体的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其中的诡谲与奇异,却是一台尤胜一台。

    我站在石顶上,手脚发麻。我甚至都以为自己是跟之前陈琳和郑老头一样,是中了迷障。我怎么也无法想象,这传说中的葬阵,居然会生生地出现在这个地方。

    这地方只是一个有些偏僻的小山镇,既不是什么帝王的陵墓,又不是什么灵山大川。就是这样一个低矮的山脉中,为什么会有九仙台这样的东西?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这完全就违反了葬术中的基本常理。

    怪不得郑老头说,这地方跟他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了。想来是因为这九仙台,这地方的地势悄然发生了变化。

    只是就算是多年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如果有内行人到了此地,虽说认不出九仙台,但一些异常之处还是能发现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就没人察觉呢?

    我想到这里,心中猛地一突,拉着陈琳和郑老头两人蹲了下来,朝陈琳道:“有没有带着四圣解厄符?”

    陈琳愣了一下,取出一道黄符托在掌心,道:“只有一道。你怎么知道我有四圣解厄符?”

    我道:“一道就够了。”陈琳是清微派弟子,这四圣解厄符是清微派最常用的一种护身符箓,她有随身携带也不稀奇。

    我又问郑老头要了两道六甲神咒符和两道镇邪符。让陈琳将四圣解厄符贴在她额头,我和郑老头分别在前胸和后背贴了一道六甲神咒和镇邪符。陈琳和郑老头都是愣了一下,道:“咱们这是干什么?”

    我一时间也来不及多说,拉着两人下了石顶。立即让郑老头跟我一左一右,把陈琳夹在中间,三人成品字形朝山外疾行。我根据在山上的观察,避开了阴阳葬坑,这一路倒是顺畅,直到一口气穿出了这片山林,到了山外,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又连着朝外疾行了数里,这才让他们把符摘下。

    陈琳和郑老头两人不明所以,其实我刚才用的是死人脸自创的一种符箓组合。以清微派独门的“四圣解厄符”配合普通的“镇煞符”以及“六甲神咒”,以活人为凭,有隐匿气息的作用。

    刚刚在石顶上,我忽然就想到了一个毛骨悚然的可能性。为什么这地方的古怪之处会没人发现,除了这地方本身就比较偏僻不惹人瞩目意外,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但凡进来此地并有所察觉人,可能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更有可能的是,这些人或许都已经成了这九仙台中的其中一个祭品。

    这一番下来,东方已经微微发白。我们三人往回疾行。我突然想到一个事情,就问郑老头当年主持处置王氏的那批高人,现在都在哪里。

    郑老头迟疑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有些奇怪地道:“不提起来还真没注意,还真有年头没听说过他们的消息了。不过有些人原本就是隐世的能人,不出现也正常。倒是还有些在这附近一带名声很响的人物,最近几年都销声匿迹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我心里一咯噔,道:“这些人都是干什么行当的?”

    郑老头摇摇头,道:“应该是干什么行当的都有,不过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和独门秘术,因为见多识广,影响力又大,所以当初都被召集了过来。”

    我心中一黯。这些人当初跟三叔他们一起封镇王氏,肯定是知道那处是地眼,他们不可能不对这地方严加关注。但以他们的眼力和见识,居然这么多年都没人识破,原因只可能是,他们这些人早就被人悄悄地蒸发了!

    那阴阳葬坑中守阵眼的五行骨。恐怕就是他们当中的几人。

    自古传承下来的三百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