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本着良心活下去-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子,不仅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无语了,连准备来找茬的皇后娘娘都不知道摆什么表情好。
老太太,你还好吗?
你这样,我们好难办的啊!
老太太(林岚)根本没有感觉到现场气氛的诡异,反而是很安慰怀念的感叹:“这个媳妇是个好的,当年,文帝媳妇也一样,每次我犁地累了,她总能帮我找到帮手来。”
不能区别对待的皇后立马手上就多出了一个脸盘般大的肉包,老太太很热情:“来,吃,小和帝媳妇啊,老太太我今天还有事情,赶时间,没带多少好吃的,先把我这份给你,谢谢你给我找来帮忙施肥的帮手,来的太及时了!”
原来是这样啊!
这位老太太还真的是缺人手呢
不过,让那群皇后派遣而去的,千娇百媚的小姐们施肥
画面太美!
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忍住不能笑。
皇帝陛下:“梓童,老太太的一片心意,不能辜负!”
会撑到的,肯定!
太后很怀疑是不是错觉,她怎么听到儿子的吞口水声,还是看着肉包子发出来的。
“对对对,多吃点,快点生个胖娃娃!”老太太满意了;“小和帝,我还有事情,记得明天带着你媳妇来帮我忙收玉米,兴帝媳妇有空也来坐坐,我要叫我家忠娃子、诚娃子、勇娃子带人去给把珊丫头的娃带回家。”
“是,您老慢走。”能看到皇后出糗,皇帝不经大脑的就将老太太送出门去,一点也不知道,这位老太太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彪悍。
太后觉得,皇帝是因为老太太遗落的两块如朕亲临的免死金牌,所以,才紧忙的想糊弄这位老太太先走的。
老太太走了之后,他就能光明正大的将这两块牌子收回了。
不过,他想得太美了。
老太太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来了:“等等,和帝娃子,我忘记两块打手板了!”
虽然手拄着的龙头拐杖更好用,但是太重了,不适这个身体长期使用。
还是那两块牌子好用。
文帝为了让老太太管教当时是太子的兴帝特意给的。
毕竟兴帝总是在田事上偷懒。
兴帝也想用这个为难一下他当时的第一任太子,不过长子、次子都夭折了,等到和帝可以上田的时候,虎娃,额,第二任国公已经牺牲了,老太太伤心过度,兴帝不舍得打扰。
所以,这两块牌子,真的是两人皇帝给老太太打儿子用的,而原身从小就是智商有些堪忧的农家丫头,不识字,甚至连天下是皇帝的这种常识,都不是很牢固,根本不知道着两块牌子的作用。
一直都是怎么方便怎么用的。
计划失败的皇帝陛下:
太后不厚道的笑了。
人老成精,皇帝的道行还没有够火候。
太后其实是知道这位老太太的存在的,任谁被自己的丈夫每年每年的叮嘱不要忘记这位老太太,她都会记忆犹新的。
她从她的婆婆手中接下的后宫宫务中,还发现当年许国公的各种出资详细。
明显的告诉了她,这位老太太的时候,是文皇后帮忙掌管许国公府的。
想都知道开国时候,皇室和许家有多亲密。
第165章 第四章 (捉虫)()
不过;很快,太后这种蜜汁自信就被打脸了。
虽然;她一点都不介意这脸被打了,因为她也想为老太太的手段和风采喝彩。
算计失败;有些丧气的皇帝只能将视线转移到皇后身上,亲眼看着这位经常用忠言逆耳的口号,将他弄到颜面尽失的皇后,用了半个多时辰,才将那个脸般大的白包子,整个吃完。
太后在一旁微笑的看着,不发话;也不阻止。
她算是看出来了;那位老太太如果不是个深藏不露的,就是个有大福运的。
不然,怎么随手送出一个包子,就兵不血刃的将对许国公府有着最大敌意的皇后想去死了。
太后也知道以后该如何整治这个媳妇了。
谁能想到“贤良淑德”的皇后娘娘讨厌吃韭菜讨厌到如此的程度呢。
当吃到第一口韭菜的时候;太后和皇帝都看到了皇后那发青发白的脸色;两位都暗爽。
在皇后想吐出来的时候,皇帝开口缅怀(瞎扯)了:“我曾经听父皇说过,当年皇祖父在躲避前朝追兵的时候,最爱吃的就是太国公夫人亲手做的包子了。父皇还经常以此教育我,不能做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呢,梓童,你觉得呢?”
皇后忍住反胃吐出来的冲动;强行将口中那块皮香陷多的肉包吞进喉咙。
忍了好久,才将从喉咙蔓延到胃部的恶心感吞下去,扯起嘴角想要说话,却感觉到自己脸上滴落的湿润感。
视线迷糊,她哭了!
怎么有人会喜欢韭菜这种可怕的东西,还能做成这么一个大肉包!比我脸还大!
她是皇后,即使难受,也要撑着:“臣妾真是感动!皇祖父先辈们也太不容易了!我等实在是太幸福了。”
说到最后,皇后仿佛闻到从自己口中冒出的韭菜味,差点没有忍住要吐的冲动。
不过最后被她机智地用手上的肉包堵住了。
但是,太后和皇帝的眼中,皇后更加感动到了。
那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根本抑制不住的掉落。
皇帝陛下发誓,他甚至看到了皇后鼻尖的鼻涕都流到她口里面去了。
看到皇后这个样子,就让一直被皇后她爹,历经三朝,如今担任丞相的岳父整天为难的气,消去了不少。
简直,大快人心。
皇后也是个人物,在太后和皇帝的注视下,硬是在大半个时辰之内,用眼泪将一个大肉包送进了口里,还能维持“仪态”的行礼告退,都没有吐出来。
不过她脸上的妆那道泪痕不要太明显。
因为是皇家内部的事情,早就清场了,外面的人也不敢随意进来打扰。
等到皇后离开之后,皇帝肆意的大笑起来时,侍候的人觉得不能再等了,连忙滚着爬进来禀报。
“陛下,许太国公夫人,带着几位许国公三兄弟,将左丞相的赵府砸了!”
“咳咳咳”笑到一半的皇帝被自己的口水噎了,差点没有顺过气来:“你咳咳说什么?”
谁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或许是脸色太过于狰狞了,让禀报的小太监有些颤抖。
“许太国公夫人,将左丞相的赵府砸了,并将赵丞相家的两位嫡孙女抢回了国公府赵丞相被打晕了”
哐咔
这下子不仅皇帝惊讶了,连太后都被惊得茶杯都拿不住,掉到地上了。
老太太威武啊!
话说老太太被抬走出了皇宫,很满意的见到了她家的三个壮硕的孙子,已经带着他的手下在等候了,满意的点点头:“好,忠娃、诚娃、勇娃,走!带路,去给你们的姐姐找回场子来!我们家的女儿,不是谁都能欺负的。”
老太太脾气起来,连轿子都没有下,直接让她的两个小孙子换上轿夫,抬着她走。
林岚:刚刚为了忽悠里面那对母子,用的力气多了点,需要休息一下,待会还有一场大战呢,她得让人见识一下许太国公夫人的厉害。
实话说,这位老太太还没有走到左相赵府的大门,赵府已经收到消息了。
毕竟,作为能和皇后的父亲右相在朝廷争得实力相当的赵左相,在京城的人脉也是不差的。
这位老太太一出宫就带着三个孙子,带着一群皇城护卫,浩浩荡荡的朝赵府走来,早就有人快走去通报了。
下朝没有多久,连官服都还没有换的赵左相立马率领一大家子,开正门,恭敬的接迎。
赵家可以算得上是大历朝的书香世家了,因为祖上是叛逃前朝归顺太|祖武帝的官员,所以对于许国公府的后台,可是一清二楚的。
不然,赵左相也不会压下了母亲、媳妇的意愿,高调的为嫡长子聘娶了许虎国公的遗腹女为妻了。
毕竟,在世家的眼中,许氏属于五不娶的范围。
他一直都很满意自己这个决定,因为娶了这位儿媳妇,他的官位才会在先帝兴帝的默许下,一升再升的。
他比任何人都要知道这位超诰命老太太的地位。
不说别的,就单说这位老太太手上那一根拐杖,就足以让他恭敬的下跪相迎了。
尼玛的,那根拐杖可是太祖皇帝亲手为老太太雕造的,据说是为了让老太太督促文帝学习农桑所制(所以说坑儿子真的是祖传)。
夸张的说,这老太太就拿着那根龙头杖,已经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如果不小心被揍到,都没法说理去!
现在,老太太拄着大杀器找上门了,他当然得尊敬的迎接。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借此昭显赵家的底蕴还有霸气姻亲!
只是,恭敬的赵相猜到了开头,没有想到结尾。
其实也不怪他,信奉男主外,女主内的赵相没有看到自家的娘亲还有妻子那踌躇的面色,不然,他肯定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决定。
“亲家老夫人来赵府,让府上蓬荜生辉,请进。”
老太太示意两孙子放下轿子,巍颠颠的拄着她用惯的龙头拐杖站起来,摆手:“不进,不进,我来是接我的曾外孙女们的。你将她们交给我带回家就好。你们家不要孙女,我们家要!我家粮食多,再多十个八个孙女都养得下!”
赵太夫人和赵夫人的脸色立马剧变,知道事情大发了。
赵左相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现问题的话,他这个左相就不用当了,特别是看到母亲和妻子的表情,就知道事情跟她们两个有关。
儿媳妇尽管出生将门,但是也是在孔夫人和郡主手上教养长大的,绝对是上佳的宗妇人选,前天,听妻子说,儿媳妇回娘家住几天,他还以为是妻子想让儿媳松乏一下,没有多想,现在看来,儿媳妇回娘家不带女儿,怎么看怎么奇怪。
即使知道是自家理亏,但是赵相不得不撑起来:“亲家老夫人,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老太太摆手:“没有误会,你们家的新儿媳已经进门,还怀上了,哪里还有误会!”
这下子,赵相知道事情不是那么容易解决了,立马问妻子:“这是什么回事!”
赵相妻子也知道这时候不能怂:“那是我娘家侄女,是我给标儿找的伺候的,还没有名分呢,那孩子也是争气,如今已经怀上了,不过不到三个月,并没有广而告之。满京城,我就没有见过因为妾侍怀孕,就生气回娘家的儿媳妇!”
越说,赵相的妻子底气就越足:“我们赵府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可是标儿媳妇如今已经三十又五了,还没有动静,长女明年已经可以相看人家了,才安排侍候的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我还替我娘家侄女委屈呢,都怀孕了,没有主母点头,还是没名没分的待在赵府!”
赵相:
虽然是这样没有错,但是那是普通人家,对许国公府不适用啊!
当年赵府娶人家女孩的时候,可是在婚书上面写着,男方永不立妾的。
当然,即使这么写了,如果女方大度,要为夫家开枝散叶,广纳妾室,谁都不会执着计较。
可是,婚书这个举动,当年兴帝是知道的,还在私下赞扬过赵府不愧是世家呢!
皇帝哪有私下之说,他说的话,都有记录的,只要查查他的起居录,赵家都不用做人了!
看着赵相想骂媳妇了,赵老夫人看不过去了:“这件事是我点头答应的,我不能看着标儿已过而立,还膝下无儿,亲家老夫人,你要找麻烦,就找我吧!是我老太婆的错!”
老太太似乎在迷惑(其实是无聊的)半眯着眼睛:“我不找你们的错,你们不要珊丫头,不要曾外孙女们,我老太太要,你喜欢谁就谁,我不管!”
原身最疼的孩子,就是这个大孙女了,连大孙子都要靠边,既是因为大孙女是大儿子的唯一血脉延续,更因为,大孙女是所有儿孙中,唯一一个愿意陪老太太耕地种菜的人。
所以,林岚在听说这位大孙女许珊被夫家欺负,回家诉苦,就立马炸了,想着老人家出门不易,就一口气将所有事情都做完再说,才有了今天进皇宫再来砸场子的事情。
赵相当然不能让孙女被抢走:“亲家老太太,这次是我们赵家理亏,我会给国公府一个交代的!标儿的儿子,除非儿媳妇承认,否则都不是我们赵家的人!”
赵夫人想反对,不过在赵相的瞪视下,不再开口。
然而,他们都太过于看高了老太太的智商。
林岚倒是听得出这位赵相只是贼鸡的狡猾,他这是打算先安抚好她这个老太太,再找机会让儿媳妇认下那个通房的儿子呢!
左右逢源,一举数得,不愧是玩政治的。
可惜,碰到的是林岚。
遵从本色演出的林岚,很肯定,如果按照原身老太太的理解就是,这个叽里呱啦装模作样的家伙,就是不愿意还她孙女。
她一直都是走直行路线的:“就是说,你不愿意把曾外孙女还我?”
赵相必须坚持:“她们是我们赵家血脉!”
要是让你们将人带走了,赵府就不用混了!
很好,老太太不喜欢绕弯子,就喜欢直来直去:“忠娃,听到了吗?”
新鲜上任的还被老太太叫忠娃的许国公乖乖的立正高喊:“听到了,老祖宗!”
第166章 第五章()
许国公许勇其实看不过眼赵丞相府好久了;特别是珊姐夫,整天一副文人清高;借着姐夫的位置,用空没空地就对他说什么不可救药;总是给他掉书袋,鄙视他。
嗯
比起太爷爷和爷爷,他们这一代有了自家娘亲的熏陶,虽然咬文爵字还是不能够,但是正常文人的对话他们三兄弟还是能听懂的。
不过看在每次这个姐夫犯混之后,姐姐回去之后肯定找机会修理他,他们几兄弟就当做听不懂忍了。
现在;居然还敢公然的对不起他们的姐姐;嫌弃外甥女们,真的找打!
如果没有老祖宗,他们本来也准备找赵丞相府的麻烦了,现在有老祖宗出面;他们作为孙子;还不敢大闹一场,他们就不配姓许了。
一声令下,许诚许勇就将赵府挡路的家丁仆妇全部掀倒在地,直接杀向他们外甥女所在的院子!
许忠作为国公领头,当然是留在门口陪老祖宗压阵:“赵丞相,别人不知道,你难道不清楚当年我们婚书上面亲手写上去的承诺?别人都说;一诺千金,你们赵府的承诺,大概是一文不值了!”
赵丞相在一群莽夫冲进赵府的时候,已经气得发抖了:“许国公,这就是你们国公府的教养?公然来打砸我们丞相府!老夫怎么也是官居一品的你对得起几代陛下对你们许家的优待恩典我绝对会参你一个谋逆”
许忠翻个白眼,不过是娘家人为姐姐出头,就是两家的矛盾,特么的你就扯上谋逆了,你家又不是皇宫:“我们几兄弟在家等了两天,都没有看到你家有什么反应,你儿子更没有前来接我们姐姐的意思,我以为这已经是你们赵府给我们国公府的交代了。今日上门,就是前来和离和带走外甥女而已,今后,两个外甥女,与赵府再无关系!”
赵丞相这下子,真的气得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赵夫人连忙扶助自家的丈夫,张口对许国公就喷:“许国公府好大的威风,你家的女儿就那么矜贵,必须要丈夫守着她一个人,即使丈夫因此绝后也视若无睹,有这样的儿媳妇吗?”
许忠想反驳,不过被老太太拉住了:“忠娃,女人家的战场,你不能插手!”
老太太原身是小村子出生的,她真的是信奉这个,家里的男人如果被别家女人骂了,那是这个女人的失职了,同等的,家里的女人被外人欺负了,男人还不出头,那这家的男人就是孬种!
“呸”林岚心中默默捂脸,这位老太太的某些动作,她真的努力了好久才完全“领会”到,最起码这一口吐痰的本事,她其实真的没有想到,会有用到的一天,一口痰,直接飞到了赵夫人的脸上
别说赵夫人了,在场的所有人,许忠许国公,赵丞相,还有一旁看热闹的吃果百姓,都被惊呆了!
老太太一敲龙头杖:“你这婆娘是不是傻,你说我珊丫头没有给你赵家留后,那我两个曾孙女的爹是谁?我老太太最讨厌搅家精的婆娘了,这年头家里有粮能养的,儿子女儿不都是一样,多个把少个把的事情,居然还为了这个,为难服侍了你十几年的儿媳妇,你就宜不得你儿子的婆娘孩子都跑了是吧!”
赵夫人完全没有听到老太太说什么,她全部的感知都在脸上那颜色诡异的液体上:“啊”
惊叫一声,就两眼一翻,向后晕倒了。
因为所有人都被老太太惊人举动闹到,即使她啪啦啪啦地说了一轮后,在喘着气,都没有回过神来,所以可怜的赵相夫人只能顶着那口痰,直挺挺的摔倒了,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要接住她。
许忠许国公:不愧是老祖宗!
一招制敌啊!他还有得学。
老太太(林岚)也十分(?)满意自己的战绩,得意的想挺起她的胸膛,不过一用力,就听到了咔啦一声:“哎哟,我的腰!”
许忠许国公连忙上前扶着:“老祖宗,你还好吗?”
“还能撑得住,快去看看诚娃和勇娃,两丫头还没有来”
刚说完,赵府门口就蹦出了两个玉雪可爱的女孩:“曾外婆,舅舅”
呼喊声绝对是带着哭腔的。
老太太立马忘记腰痛了,把龙头杖扔给孙子,将两个女娃抱到怀里:“好丫头,好丫头,不怕,曾外婆和舅舅们带你们回家!我们再也不来这里了,好不?”
“好”
答应完,都哇的一声,抱着曾外祖母哭起来。
两个女孩一个叫赵簪,一个叫赵瓒,都是聪明的娃,赵家人对她们的态度,真的可有可无,她们一直都知道,特别是那个讨厌的女人有了娃之后,所有人都对她们冷嘲热讽的,即使母亲留下的人,将她们护的密不透风,她们也真的一点都不想待下去了。
到舅舅家就不同,在舅舅家。她们都是宝贝,她们哭了,连舅舅都会被外婆打的。
不过没有哭多久,她们就再也哭不出了,因为口中都多出了一颗肉丸子,香香软软的,是她们爱吃的曾外婆做的好吃的。
下意识的,她们就咀嚼的吃咬起来,忘记了要哭了。
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的,不停投喂,最后一整包的肉丸子都放到了两女娃的手中:“乖丫头,不要哭了,曾外婆给你们带了好吃的,抓好了,不要给忠娃他们抢去了。”
赵簪和赵瓒立马抓紧了,走到老太太身后,戒备的鼓着脸,望着一旁的二舅舅。
因为印象中,几位舅舅因为抢了她们和妹妹们的零食,被叔外婆打的次数,老多的!
可是这几位舅舅还是乐此不疲。
许国公装作不在意的撇嘴,转开头。
谁叫老太太永远只偏心最小的,自从家里来了更小的之后,他们能吃到的,就少了。
而且,他才不会在这里抢呢,太丢脸了。
刚刚老祖宗可是说了的,今天将两娃带回去,晚上可是有大餐的!
赵丞相气的说不出话,赵相夫人晕倒了,还剩下的赵老夫人当然不能让眼前这一幕其乐融融继续下去,不然,赵家就成了京城笑柄了:“簪儿,瓒儿,回来!如果你们今天够胆离开赵府,那就永远不用回来了,我们赵府,不需要吃里扒外的曾孙女!”
老太太就奇怪了:“忠娃,这老太太是不是糊涂了?我们家不是每年都给珊丫头送吃送穿的吗?明明就是我们家自己养的娃们啊,怎么吃里扒外了!”
许忠立马想笑了,不过,他忍住了,装孙子的回答:“老祖宗,赵老夫人不是老糊涂了吗,我们可是每年每月都有送够粮食来的!”
这也是老太太才能做出来的事情,可能是从乱世过来的老人,她特别珍惜粮食,又因为大伯的意外,更加害怕自家的孩子会被饿到,几乎每个月都给所有人送上足够的,她自己种的粮食。
珊大姐那更加是。
作为许家唯一一个出嫁的女儿,每个月既然要送了,那就送的完整一些,吃的用的玩的,绝对最新款最齐全。
从来就没有断过,几乎都快要成为京城一景了。
许国公府几代积累,再加上到了许忠这一代,给许诚娶了前户部尚书的女儿,这位媳妇虽然柔弱了一些,不过却是一个经商好手。
许国公府耶不需要她管家,她无聊就折腾起各种商业起来,又加上家里的人害怕她亏本,都各自出资支持,谁都没有想到,她居然非常的有天赋,在有空没空回娘家找父亲取经的情况下,如有神助般,背靠着娘家和夫家,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她的原因,许国公府如今真的不缺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