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殡仪女孩陈以琳-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琳突然收到一笔意外之财和一套房产,不知道该和谁说,从小父母就教她财不露白,她没打算和父母讲。
想当初父母为了给以琅的新房凑装修钱,根本不理她在上海没站稳脚跟的事实。不提供经济支持不说,还让以琳多实习多做兼职,多赚点钱回家,平白给她增添了许多压力。
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些女同学,她们的父母在她们毕业的时候,就掏钱给她们在上海买房。而以琳只能靠自己,这就是差距,根本没得比。
更别说有些妈妈们,专程到上海来照顾那些好命的女同学。而自己累得半死,想要回家,却被父亲无情地拒绝了。
如果这是第一次倒也没什么,可是她前二十八年的人生中,父母一直是这么高标准严格要求她的。
做作业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也就算了,她还要参加学校的田径队,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要去田径队训练。
每次比赛前夜,她的心都怦怦跳,只是她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心肺功能一直都不太好,最好是静养着才能活得久些。
可是父母什么也看不到,心里眼里只有成绩,名次,根本看不见她这个女儿,她只不过是一台学习机器,父母在其他父母们面前炫耀的工具。
父母越是忽视以琳,以琳就越是要拼命证明自己,她的存在价值完全和成绩名次挂钩。天寒地冻的漫漫长夜里,她做作业做到手指也冻僵,不过是为了父母眼中的第一名,现在想来实在是可笑至极。
以琳把一堆文件资料锁进抽屉,她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笔钱财,不如就先放在那不动。这是多么地嘲讽,在21世纪,小城镇的女性没有继承权。
家里的资源都向男性继承人偏斜,就算以琳勤奋拼搏进取,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老家这个江南小县城。
而由于以琳的善良本性,得到了一位孤寡老人的遗产,这才跟弟弟以琅一样有了一套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
只可惜这套公寓楼是江城最早兴建的一批小区,当时确实很拉风,可现在早已破旧不堪,以琳不可能搬进去住。
弟弟以琅是一出生就有这一切的,他可以学习成绩不及格,他可以打断同学的胳膊,他可以踢碎理发室的玻璃门,父母会给他善后,甚至能花钱给他买个高中。
而自己无论多乖也好,父母还是残忍地剥夺了她去更好学校的机会,现在想来,也许只是因为钱,当地的高中花费肯定比外地高中低。
以琅买高中花了三万,而她去外地念个高中,也许只是多花三千罢了,父母却不允许。一直以来,她生活在巨大的悔恨,遗憾当中,等她终于有这个心力想通这一切,她已经28岁了。
第35章 剪马兰头荠菜()
青春的美好,梦想与希望,已经悄悄离以琳远去。这个年纪,她再想要追寻什么大梦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以琳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要困在这个江南的小城。好在还有神奇的互联网,现在在网上写小说是一个最容易实现梦想的途径。
一直以来以琳都憋着劲,要和男人一争高下,要把男人比下去,其实不过是想要和弟弟争夺父母的爱罢了。以琳的男人缘一直不好,也许那些男人还没走近,就已经嗅到了以琳心中对他们的轻蔑。父亲的爱是那么地难以得到,就像天上的明月,遥不可及,既然得不到,就让她表现得像是自己不屑得到吧。
到了周末,以琳约姜小柏,冯丽艳去田边地头剪马兰。姜小柏这个城里孩子从来没亲自剪过野菜,觉得十分新鲜,以琳和冯丽艳则是小学的时候,一起剪过马兰头。
一晃那么多年过去了,从高中开始一路拼杀,将人生马拉松长跑,当做百米赛跑那样冲刺,终于半途败下阵来。也亏得这败下阵来,以琳才能重拾儿时的爱好,才有闲暇享受这大好的春光。
周日,姜小柏一大早就开车来到了蕉园,蒋老先生和老阿姨一见这精神的小伙,直夸姜小柏长得讨人喜欢。三人拎着个大大的竹编菜篮,拿了三把大剪刀,牵着小黄狗阿义去了地里。
阿义现在已经长得挺大一头,黄黄的皮毛油光水滑,足见老阿姨的伙食有多么好,冯丽艳和以琳的脸上也都胖了一圈,鼻腻鹅脂。
三人来到屋主老先生家的田里,以琳说道:“以前,在我们老家,小的时候有花草田,种的是紫云英,割来喂猪的,开的是紫色的小花,可美了。”
冯丽艳说道:“我小时候还打过猪草呢,拿个打篮子,去割些毛耳朵,猪儿藤,回来切好拌在猪食里,还挺有意思的,比背书有意思多了。”
以琳蹲在姜小柏旁边,认真地教姜小柏认马兰头和荠菜两种野菜,两种野菜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
姜小柏闻到荠菜的味道,眼睛一亮,立马说道:“这气味我闻过,荠菜饺子就是这个味。”以琳好笑地说道:“马兰头也许你还吃过呢,江城的人应该都吃过马兰头。”
冯丽艳说道:“可不是嘛,马兰头炒鸡蛋,荠菜放点猪油清炒,蕨菜汆一汆水,炒肉丝,竹笋炒酸菜,清炒槐花,地衣炒肉丝,松乳菇炒肉丝,这可都是江城特色野菜啊。”
姜小柏说道:“听都没听过。”以琳说道:“改天带你去城北菜市场逛一逛,现在应该有卖的。”姜小柏靠在以琳的肩头,腻歪道:“那你来我家做给我吃。”以琳一把推开他倒:“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这样虐单身狗真的好吗?”
姜小柏被推得一个屁股坐在了田里,幸好田里没水,比较干燥,小黄狗阿义趁机踩在姜小柏肚子上。以琳笑道:“阿义,踩得好!午饭给你加个小鸡腿!”
姜小柏怨念地起身,拍了拍自己的屁股,说道:“你要谋杀亲夫啊!”以琳说道:“我们80后吧,对待感情比较含蓄,不像你们90后那样奔放,还请多多见谅啊!”
冯丽艳说道:“以琳,你不用照顾我的感受,看着你们恩爱挺好的,我还不至于心理变态到希望天下有情人不成眷属。”
以琳说道:“别说这些了,专心剪马兰头和荠菜吧,多剪一些,小柏也可以带点回去给你爸妈。”姜小柏说道:“什么你爸妈我爸妈的,分得这么清做什么?晚上跟我一起回去见见他们嘛,去我爸妈家吃饭吧。”
以琳说道:“下次吧,等到夏天的时候再说,夏天人比较开朗一点。”姜小柏说道:“还有这说法啊?好吧好吧,就听你的,但是下次可不许再推了啊。”以琳说道:“好的好的,等到夏天估计我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冯丽艳建议道:“以琳,这儿的马兰头和荠菜都不肥,我们去别的地方找找吧。”三人遂起身去别处找马兰头和荠菜,以琳站起身有点猛,眼前一片黑,幸好姜小柏扶住了她。
以琳叹了口气,说道:“哎,不服老不行啊!”冯丽艳也附和道:“其实老倒也没什么,最可怕的从来没有青春过就老了。”
三个大人和一条黄狗,就着和煦的春风,在温和的阳光下,走在城郊的大马路上。姜小柏见到一片山地,说道:“以琳,你不是喜欢爬山吗?我们去山上看看有没有?”
于是三人爬上了这座小山包,爬到一半,以琳果然见到长得硕大肥美的荠菜。那荠菜颜色浅绿,锯齿状的叶子大得仿佛不像荠菜的样子。
三人纷纷蹲下剪荠菜,冯丽艳有些伤感地说道:“明明小时候和父母也没什么矛盾,还一起去打猪草,不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却变成这样。”
以琳说道:“是啊,大概是我们有了自我意识吧。如果能够彻底杀死自己,什么都听父母的,什么也不计较,估计我们才能活得开心些。”
冯丽艳说道:“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我们女人就得低男人一等?没有财产,嫁去男方家当牛做马,一辈子也不得超生。”姜小柏说道:“怎么会当牛做马?疼你们还来不及呢!”
以琳说道:“家家户户不同,但是婆媳矛盾确实很多。尤其是这婚房如果是男方父母买的,儿媳确实就是个外人。在原生家庭,亲生父母不当自己是家人,觉得女儿长大总是要嫁到男方家的,凡事隔着一层;可惜到了男方家,安全感也多不到哪去,在哪都是个外人。”
姜小柏说道:“你们读的书多,就是想得太多。”冯丽艳说道:“跟想得多也没多大关系,我们不想,问题也还在那摆着呀,我们想得多些,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大家看到问题,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像清朝闭关锁国,大家一起跪着当奴隶,男人打老婆,三妻四妾是平常事,就得靠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那批先进知识分子反思批判,才有了今天女性的部分权利。”
姜小柏说道:“哎!你们就是太锋利,像把刀子,仿佛随时都要跟这男权社会比划那么两下。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就得了,那些什么意识形态啊,思潮啊,管它呢。”
以琳说道:“你是男的,是既得利益者,当然这么说。等到下辈子你当女性的时候,吃的亏够多了,你也得像我们这样,奋起反抗。”
姜小柏投降了,说道:“好嘛好嘛,说不过你们,你们说什么都对!女权万岁!”冯丽艳说道:“为了追以琳,你也算是彻底没脸没皮了。”
姜小柏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抱得美人归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什么主意啊,教条啊,我才不管呢,能吃吗?”
以琳甚至有些羡慕姜小柏地神经大条,如果自己和冯丽艳,有他这份开阔的胸襟,想来能在深夜少哭很多次。
不久,冯丽艳又在附近找到一片马兰头长得很肥的地,泥土几乎都是黑色的,而且不太能晒得到太阳。
姜小柏总结道:“看来它们都喜阴呢。”三人剪了一阵,把最大最肥的马兰头全都剪完之后,爬上了小山坡的最顶端。
三人坐在大松树下歇脚,以琳说道:“小的时候,我还和坞里的小女孩一起上山耙松针,晒干的松针拿来烧火最好了。”突然,小黄狗大声吠了起来,姜小柏望了望以琳的身后,大叫:“有条大黑蛇!”
以琳和冯丽艳赶紧回头看,只见一条两指粗的大黑蛇,嗖地一下爬进附近的矮竹林了。冯丽艳说道:“不用怕,这种乌梢蛇一般没有毒的,以前我们村里还有专门的捕蛇人呢。”
三人拎着竹篮,带着狗子往回赶,在蕉园附近的水塘里把马兰头和荠菜摘好,洗好才拿回去。中午,老阿姨把两个野菜都炒了,给大伙尝尝鲜。
姜小柏边吃马兰头炒鸡蛋,边夸道:“奶奶的手艺还真是好。”老阿姨美的,脸上的褶子笑得一颤一颤的,谦虚地说道:“都是乡下土灶的功劳。”
以琳说道:“按照大城市的说法,这可是绿色有机蔬菜,在上海的恒隆广场,一斤指不定卖好几十块钱呢!”
冯丽艳说道:“快到清明了,等到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山上采茶叶,拔竹笋;等到五一,覆盆子和悬钩子就好吃了,这估计是作为一名失败者的少数几件可喜的事情了。”
蒋老先生安慰冯丽艳道:“哎,都是普通人,何必分什么成功者,失败者,没得给自己添堵。”
吃完饭,姜小柏带着以琳去城南的电影院看电影,单位正好发了些电影票。冯丽艳觉得有些累了,就在家歇着睡午觉,正好也让小两口单独约会。
等到睡完午觉,冯丽艳便教蒋老先生写小说的一些窍门,这是她每个周末的例行功课。蒋老先生可是个认真的好学生,他现在写的小说,冯丽艳觉得已经算是入门等级里比较好的了。
第36章 香消玉殒()
江城的春天,下雨的日子也颇多。以琳仔细回想,似乎江城是个多风多雨的城市,一年里大概有半年都在下雨。
春雨绵密如丝,春风一吹,瞬时化作雨雾,融入春风里;夏天的雷阵雨来去如风,被乌云遮挡的太阳再次露脸后,泥土的气息很浓烈。
夏天的暴风雨能下好几天,下到街道上全涨了水,能撑船捕鱼,史可法老先生的一把好嗓音就是在水里救人失去的。
秋雨和冬雨则是肃杀萧条,淋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灰蒙蒙一片,引发冬季抑郁,让人对生活失去希望。
然而春天才是自杀高发季节,只有身体很不好的老人,才会在冬天被阎王爷捉去做年猪。这日,殡仪馆接到一单自杀的遗体,跳楼的是一个26岁的人民女教师。在城南郊区的一个公办高中教书,据说家里人在机关单位工作。
以琳负责给她整容,在江城,没有寿寝而终,实在是一件倒霉事。尤其是年纪轻轻就死了的就更是被人看轻,更别说是自杀了。
想当初,以琳的阿姨就是受不了自己的丈夫出轨,在外面和一些女人不清不楚,才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吞了一瓶乐果,留下个儿子,最后也因为没人看管,跌进井里死了。阿姨死的时候也是26岁,也许26岁是一个看不见的槛,有些人注定迈不过去。
以琳十分自责阿姨去世后,自己没能将阿姨的儿子接过来,虽然那时她才10岁,并没有能力养大他。
阿姨是这个世界上少数几个真心对以琳好的人。阿姨给她买过《海尔兄弟》的漫画书,要15块钱。还给她买过一个鹅黄色的大卷笔器,要三十几块钱,90年代的四五十可能跟现在的四五百差不多。
以琳清楚地记得,那是阿姨最后一次来自己家,卷笔器是头一天,一大家子人一起逛百货公司的时候,以琳一眼相中的。
那时候,以琳还没有畏畏缩缩的心态,也没有对贫穷的自卑感,那个时候她还敢开口和父母要东西。可惜父母自己不给以琳买,还阻止了阿姨给以琳买卷笔器。
卷笔器是阿姨第二天要回家临走时,才送到学校给以琳的。当班主任叫以琳出去的时候,以琳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惊喜。
阿姨就像一个天使,把卷笔器交到了以琳的手中,如果以琳知道那是她最后一次见阿姨,她昨晚一定不和阿姨闹别扭了。
阿姨喜欢鹅黄色,喜欢穿鹅黄色的一整套运动服,阿姨的脸以琳早已经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两人躺在外婆家老房子泥地上的竹席上,仰望蓝天。阿姨骗以琳说有葡萄,以琳上当后笑话以琳贪吃,两人咯咯笑。
再后来,以琳记得的就是阿姨的简易葬礼,阿姨合着眼躺在四柱木床上,身上盖着龙凤丝绸棉被。
放在大门外的红漆棺材里,撒了很多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币,也许是怕阿姨横死变成厉鬼回来找他们报仇,换个心安。
亲朋戚友围着八仙桌吃着斋饭,宴席结束,以琳和父母连夜乘着拖拉机回城。夜凉如水,四处黑黢黢的,黑漆漆的树枝向后快速地倒退着。
在车上,以琳听见父母小声议论姨父,说他放任喝了农药的阿姨不管,自顾自串门,给以琳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和不锈钢铁架上这个女孩不同的是,阿姨自杀是在夏天,在97年7月1号附近。以琳记得很清楚,因为自从阿姨自杀后,以琳的心就陷入了麻木的状态,直到现在都没有好起来。
以琳给女孩仔细地化着妆,上次被曝光的娇兰幻彩流星粉,迪奥的口红,还有雅诗兰黛的睫毛膏还在。
只是以琳现在更谨慎了,用完就将它们藏起来,不让外人看见,也绝对不会再让他们拍照片。上次那个刀削面店出车祸的小女孩,受的也是这个待遇,化了个美美的公主妆。
女孩的肢体还是完整的,只是胳膊,腿上就算清洗完毕,还是青紫一片。以琳用肉色的油彩把那些淤青的地方涂成了正常肤色。
女孩眉眼清秀,皮肤白皙,生前应该是个温柔的人。她到底经历了什么,随着她的离去,已经没人知道了。
以琳只知道自己26岁的时候,也有这么个槛,那时自己面临毕业论文答辩的压力,找工作的压力,还要找房子搬出去。
原来在上海租房没有那么容易,到处都是二房东,隔断房,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押金就拿不回来了。当然,主要是因为经济上捉荆见肘,有钱的话,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很好。
那段时间,以琳抑郁又苦闷,好在她挺过来了,没有走极端。也有女同学找了上海本地的男朋友结婚,以缓解自己的生存压力。
只是以琳心气太高,不愿为了生存找个男人依靠,她一直想要证明自己,一拖就拖到了29岁。
以琳看了眼不锈钢架子上的女孩,穿了一条纯白色的连衣裙,一双黑色粗跟皮鞋,一头乌黑的长发,既没染过又没烫过,可见家教必定十分严格。
以琳走出整容室,看到死者家属正在争吵。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西装男子说道:“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通知那些人干嘛?办什么追悼会!”
一位穿着裙子的女士态度坚决地说道:“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了,你要是不办的话,我就跟你离婚!我真后悔一直以来听你的话,说什么打她骂她都是为了她好,现在你看到了?这就是你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成果!就你这样的,那些学生怎么能忍受你!”男人一言不发地走出家属休息室,去了室外抽烟。
以琳对那位女士说道:“要是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办个追悼会吧,花不了多少钱,好好道个别,以后好好生活。”
女士面色冷峻地对以琳说道:“肯定是要办的,女儿突然去世我才惊觉,这些年一直听他的话,仿佛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我自己也挣钱,凭什么他就是一家之主的样子。你们去办吧,钱我来出。”
第37章 家庭纷争()
以琳和姜小柏去了吊唁厅布置会堂,姜小柏说道:“真可惜啊!这么漂亮的姑娘,怎么就这么想不通,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竟跑去自杀。你还别说,我来殡仪馆以后发现,现在年轻人的死亡率很高,自杀就占很大比例。”
以琳说道:“可不是嘛,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了,所以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不结婚。在上海,每年死去的年轻人更多,学生跳楼的,工作中猝死的,得癌症的,还有不堪工作压力自杀的。”
姜小柏说道:“是哦,最近网上有个女演员得癌去世了,原来她们家里人是吸血鬼,靠她一个人生活,这世上的事啊真是想不到。”
以琳说道:“有什么想不到的?那个小鲜肉男演员不是自杀了吗?据我估计啊,就是因为不堪工作压力,他微博上最后几条内容明显逻辑混乱,估计压力太大疏解不开,所以才自杀的。”
姜小柏说道:“你说自杀多亏啊,要是工作猝死了至少能赔点钱,自杀的话警局也不会立案,实在太亏了。”
以琳说道:“赔了那点钱又能怎么样,连命都没了。”姜小柏点了点头,说道:“那个小鲜肉男艺人的前女友也是吸血鬼一样的,你说他们怎么专门招惹吸血鬼呢?”
以琳说道:“肯定不是他们自愿的呀,性格软弱不敢反抗。因为从小就被打骂,被打压得失去自我,以别人为中心。时间久了就抑郁了呗,再得不到疏解就自杀了。”
姜小柏很紧张地说道:“你可别想不开,以后我会对你很好的,让你的人生先苦后甜。”以琳说道:“就你嘴甜,做到再说吧。”
布置完吊唁厅,以琳回到了整容室,死者的母亲手上拿着一条大红色的裙子,和一双白色的细高跟皮鞋。
死者母亲对以琳说道:“麻烦你帮我给女儿再换一次衣服,我女儿根本不喜欢白色。活着的时候看他爸的脸色,不敢染发也不敢烫发,更不敢打扮。其实她喜欢华丽的颜色,也怪我一直唯唯诺诺,她爸打她骂她夜不敢阻拦,这才。”
男人在旁边想阻止,又怕女人真的跟他离婚,生生把已经到嘴边制止的话给压下去了,只说了一句:“红色不好,戾气太重,小心化作厉鬼,你要换的话换个别的颜色不行吗?。”
女人露出嘲讽的神色,说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慌。你要不是一直这么霸道,在家作威作福,能有今天?”
男人闷声不语,以琳心里看得清楚,换衣服是小,权力斗争才是真的。一直以来,男人是一家之主,说话办事说一不二,全家人都得听他的话。
现在女儿自杀了,妻子如梦初醒,觉察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忍耐退让,却结出这么一个苦涩的果实,实在难以下咽。于是,这么多年一直隐忍的怒气,借着这一件件小事情要慢慢发作出来了。
而男人因为女儿的自杀,不得不反思自己的人生,一方面要面对妻子的责怪,另一方面还想挽回妻子。
毕竟在江城这个小地方,离婚不是件光彩的事,一旦离了婚,再婚还是很难的。新娶的比不上原配,还得再磨合,各自有子女,凡事也都隔着一层。
以琳捧着大红裙和白色的细高跟进了整容室,对刘师傅说道:“刘师傅,要麻烦你再给换一次了。”
刘师傅和杨诗琴见到这大红裙,都有些发怵,有些犹豫地说道:“这给遗体穿大红色的衣服,还是第一次,民间都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