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殡仪女孩陈以琳-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一起吃饭就是好,三个年轻人,叫了两个披萨,每个披萨都是双拼,一次性能吃四种口味。
难得出来旅游一趟,以琳还叫了炸鸡翅,鱿鱼圈,洋葱圈等小点心。
下午是作者交流会,以琳倒是能进去,只是她还没开始写作,又谈何心得?
听得无甚趣味,以琳只好带着姜小柏和张松风去看电影,让冯丽艳参加完交流会,吃完主办方设置的晚宴,直接回宾馆休息。
张松风闹着要去城隍庙许愿,以琳想着,张松风兴许是想让自己脑袋里的淤血快点消掉,就陪着他一起去。
三人在城隍庙附近的南翔小笼吃晚餐,姜小柏吃着自己眼前的蟹黄小笼,点评道:“也没鲜到哪里去嘛,看来是名不副实。”
张松风倒是拿着吸管,插在大灌汤包里,使劲地吸着灌汤包里的汤汁,吸得不亦乐乎。
以琳说道:“我们是来拜佛的,没让你吃素就很好了,拜佛要心诚知道吗?”
城隍庙以前以琳也来过,是做口译的时候,陪着外国老板来的。
以琳最喜欢的是城隍庙附近的豫城时尚,虽然早就已经关门大吉,但曾经有段时间,豫城时尚简直是上海的潮流风尚标,里面聚集了众多年轻人喜欢的高街品牌,潮流度甚至能跟正大广场相媲美。
以琳悄悄问张松风:“松风啊,告诉姐姐,你许了什么愿?”姜小柏正好听到了,说道:“能许什么愿,我看这小子肯定是想着娶老婆呢!”
对于姜小柏和张松风两人气场不和,以琳也是深感无奈,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一个是有些幼稚的男朋友,一个是心思单纯的干弟弟,对于两个人的明争暗斗,以琳只能翻个白眼,当做没看到,眼不见为净。
第61章 加入作协()
冯丽艳领完奖,四人于次日上午返回江城,以琳先开车将张松风送回张家。
柳翠娥见宝贝儿子完好无损地回家了,笑着问道:“松风,怎么样,玩得开不开心?”
张松风一个劲地夸以琳,把这两天在上海吃的美食,通通说得天上有地下无。
柳翠娥看着儿子,有些发愁地拉着以琳说心事:“以琳哪!你是硕士毕业,你替我们松风想想办法,他这样大三辍学,没有文凭,以后可怎么办哪?”
以琳想了想,说道:“这有何要紧?干爹是做生意的,就把松风带在身边,教他做生意的门道呗。反正男孩子,将来总要继承家业的嘛。”
柳翠娥摇了摇头:“现在做生意的,哪个不是人精,松风这样老实,怕是不成。”
以琳开玩笑似的说道:“那就给松风娶个能干的媳妇,帮你们打理家业呗,这有什么难的?”
柳翠娥大笑:“果真是读过书的,这思维就是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不一样。”
不过柳翠娥却将这话放在了心上,她心中倒是有个十分合适的儿媳人选。
柳翠娥留三人在家吃过饭,才放以琳回去,张松风十分舍不得以琳,以琳走了,又只剩下他一个人。
于是,趁着以琳不注意,张松风把以琳的包给藏起来了,以琳一顿好找,又好气又好笑。
到最后,以琳只能求饶:“好松风,姐姐明天还要上班,你把包还给姐姐好不好?”
“不好!上班也可以晚上吃完晚饭再回去!”张松风到了自己的地盘,很是霸道。
以琳假装自己累了,说道:“哎呀,吃完饭我好困。你看,在你家,我想睡个午觉都没办法。”
“那我明天叫我爸给你装修个房间,以后你就能天天住这了。”张松风依旧霸道。
说着,张松风就要拉着以琳去他的房间睡觉,柳翠娥笑道:“我这个儿子可是处女座,有洁癖的。以琳,我看松风是喜欢你喜欢得紧。这样吧,你们就留下来吃过晚饭再走吧,反正也没什么事。”
姜小柏佯装道:“哎呀,我也好累,那我和以琳一起去你房间睡午觉。”
以琳捏了一把姜小柏,嗔道:“你作死!”张松风立马露出嫌弃的表情:“我才不要你睡我的床,脏死了。”
冯丽艳在一旁观战,看到姜小柏就这样被嫌弃了,莫名开心。以琳只得罢休:“算了算了,我突然又不困了,咱们四个人打牌吧。”
柳翠娥替四人准备果盘,干果,一下午就这么打发过去了。吃完晚饭,张松风终于再也找不到借口,把以琳拘着,依依不舍地把以琳送到门口。
看着以琳开车离开,张松风难过地问道:“我可不可以搬去和以琳姐一起住啊?”
柳翠娥摸了摸张松风的头,说道:“傻孩子,以琳每天都要上班,也没时间陪你玩。等礼拜天她有空,就来看你了。”
“以琳姐为什么要上班?妈你就没上班,天天待在家里啊?我们把以琳姐接到家里来,让她天天陪我玩好不好?”张松风天真地问道。
柳翠娥看着儿子有些愁,要是放在以前,张松风哪里需要为娶媳妇的事发愁。
不是她自夸,不用儿子去追女孩子,倒追儿子的女孩子大有人在。
可是现在,张松风出了事故,智商受损,柳翠娥实在是害怕,松风娶回来的媳妇,是为了谋夺张家的钱财,心术不正。
可如果这个人是以琳,柳翠娥就可以完全放心。。一则以琳比松风大几岁,处事成熟稳重;二则松风也喜欢以琳喜欢得紧;最重要的是,以琳的人品让人信得过。
柳翠娥惋惜地说道:“可惜你以琳姐已经有男朋友了。”“那就抢过来!”张松风说得坚决。
柳翠娥说道:“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她现在的男朋友也是个好的。”
晚上以琳和冯丽艳回到蕉园,以琳化身经纪人,替冯丽艳细细谋划:“老冯,你听我讲,现在你的小说获了奖,你得乘胜追击。”
冯丽艳竖起耳朵,表示愿闻其详。以琳好为人师:“加入当地作协呀,然后让江城电视台,信息网,江城日报的记者,都来报道你获奖的事迹,到时你就是江城文化名人了。”
冯丽艳说道:“我不是那种追名逐利的人,这种名利场我也吃不开。”以琳不以为然:“有名才有利。张爱玲都说了,出名要趁早,你不能这么没有事业心。现如今这个年代,你得会吆喝,人王婆卖瓜,还自卖自夸呢!”
一说到事业心,冯丽艳立马问道:“上次说的电影剧本,你开始写了吗?”
以琳心虚地低下了头,冯丽艳也开始说教起来:“以琳,你不能这样!说起别人来头头是道,一说到自己的事,就龟缩起来了。”
冯丽艳打开了以琳的笔记本电脑,说道:“今天我就要看着你写。”
终于,以琳在WORD里打下了标题《浴火重生》几个字。冯丽艳问道:“你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以琳说道:“一个悬疑故事,高校女生突然自杀,警方慢慢揭示她的自杀原因,借此展现当代女性在社会上面临的种种难题。”
冯丽艳终于露出了一抹微笑,说道:“行!以后我会天天督促你,每天下班至少写两三千个字。这样四万字的剧本,不出一个月你就完结了,到时我盯着你投稿。”
以琳瘫倒在床,说道:“你要不要这么严格啊?”冯丽艳微微一笑:“我这是为了你好!”以琳竟无言以对。
第二日下班,以琳带着冯丽艳去了当地作协,表明了自己的意图后,作协工作人员很欢迎冯丽艳加入。
原来江城已于去年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已经发展了会员几十人,并且不时会搞些采风活动。
当以琳提到想要替冯丽艳做宣传时,工作人员很是积极地帮助联系当地媒体。
孙主任说道:“江城本地的作家获奖,既是作协的骄傲,也是江城的骄傲。你放心,等我联系好媒体,他们会去采访你的。”
孙主任的效率实在是高,没过几天,电视台的记者就来蕉园采访冯丽艳了。
冯丽艳为颁奖典礼买的连衣裙,皮鞋又派上了用场。再加上蕉园的场地气派非常,不知道的,还以为冯丽艳是个白富美呢。
电视台记者走后,以琳得意地朝冯丽艳扬起了下巴,说道:“怎么样?我没骗你吧,你的形象价值百万,相信采访播出后,肯定会有人注意到你。”
冯丽艳板着脸问道:“以琳,你的电影剧本写了多少字了?”一句话就把以琳给问得面如菜色,以琳赶紧滚回自己的房间码字去了。
确实,人是需要逼自己一把的。当自己没有这个毅力的时候,有这样的朋友逼自己一把,也不错。
第62章 小外公离世()
这天,以琳在办公室打材料,父亲陈希文走进办公室,对以琳说道:“你小外公过世了,今天火化,周末我们一家人,一起去你舅舅家吃斋饭。”
“小外公怎么好端端就死了呢?”以琳有些愕然。陈希文解释道:“他得了尿毒症,没钱医,也没人陪他去医院看病,最后就死了。”
以琳随父亲去了火化组,送小外公最后一程。来的人不多,外公这边有四个兄弟,外公在以琳上小学的时候,就过世了。四兄弟现在只剩下二外公和三外公两个了。
小外公有个养女,在外面打工。这次小外公生病,养女躲得远远的,没有回来替小外公养老送终。
以琳的小外公叫刘国X。以琳有四个外公,大外公叫刘国才,二外公叫刘国旺,三外公叫刘国民,唯独小外公的名字,以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可能是他实在太没存在感。
大外公和二外公都成家立业了,三外公和小外公却一辈子活得不像样,用父母的话来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在江城这个地方,光棍是衡量一个人失败的标准。打老婆也好,打孩子也好,喝酒赌博也好,都比光棍强。
以琳见小外公的次数实在少的可怜,也只有过年去外公家拜年的时候,才会顺便去小外公家拜个年。
以琳不爱去小外公家吃饭,一是他家没有女主人做菜,他自己做的菜不好吃;二是压岁钱给的少。
外公家盖了两层楼的新房。小外公也盖了座新房,不过是个小平房,五六十平米。
在乡下地基是自己的,一般人家都会盖个两三层楼,盖平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钱。
以琳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小外公来县城打工,那时候他和一个野女人生活在一起。
野女人在江城这个地方,是顶顶不好的一个词。就跟女光棍差不多,形容到了适婚年龄,却还没结婚的女人;抑或是离过婚的女人。
江城这个小地方,就算娶个农村媳妇也得上万,一些穷人家只能去贵州或者越南买媳妇。小外公大概是没钱娶好人家的姑娘,所以只能和一个野女人生活在一起。
那天,以琳和妈妈一起去探望小外公,小外公和那个野女人生活在一幢破烂的旧楼里。
旧楼分很多层,每层都有很多房间,小外公和那个野女人就住在其中的一间。
小时候的以琳,很害怕这幢楼。这幢楼黑黢黢的,不管是外墙还是内里都是。
尤其是里屋,小外公为了省电,灯泡的亮度不够,整个房间昏黄一片,煤炉上的黑底钢筋水壶,咕咕咕地烧着一壶热水。
那逼仄的房间,昏暗的灯光,住户身上散发的死气,无不让以琳感到害怕。
于是以琳没待上一分钟,就逃也似的跑出来,一个人自己玩。可是以琳不知道的是,那估计是小外公这辈子,最风光的时候了。
那时候小外公还年轻,他还有野女人陪他一起生活。再后来,小外公越发落魄了,那野女人跟人跑了,小外公从此一个人生活。
他还是在县城里打工,没人知道他打的什么工,住在哪,吃的什么,过得好不好。
那个时候,父母已经不太和小外公来往了,因为小外公除了找亲戚借钱,他对任何人都没什么贡献。
后来小外公收养了一个女婴,女婴像垃圾一样被人扔在外面,小外公给她起名阳燕,也许小外公心里期盼,她有朝一日能展翅高飞;又或者只是单纯为了打发寂寞。
一开始小外公还能养活阳燕。后来随着阳燕渐渐长大,又要读书,又要吃饭穿衣,小外公渐渐力有不逮,于是他将阳燕交给了自己的姐姐水凤照顾。
水凤的老公是江城重点高中的教务人员,读过书有文化,养大了一子三女,还有能力再养一个孤女。
只是可惜,阳燕没有读书的天分,初中毕业就去义乌打工了,一开始还有音信,渐渐的也就音信全无。
以琳再次听到小外公的消息,小外公已经去世了。以琳自从研二暑假,就没怎么回过江城,她甚至记不起来,上一次见到小外公是什么时候。
更可怕的是,小外公的样子,在以琳脑海中,也是模糊一片,就跟死去的阿姨一样。
治疗尿毒症需要花费一大笔钱,救急不就穷,没有亲戚愿意花钱给小外公治病,大家都知道这钱就跟打水漂一样,有去无回。
这病一时半会治不好,就算治好了一时,也没人愿意给小外公养老送终,所以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江城有那么一帮乐于助人的义工,也许人家就愿意出手相助。
有些大老板喜欢做好事,或许能救小外公一命。不过就算救回小外公一命又如何?
小外公又老又穷,贫病交加,寒冷的冬夜,既没有女人给他暖床,也没有子女好寄托希望,也许死亡对他来说,反倒是个解脱。
虽然以琳和小外公没什么交集,但好歹亲戚一场,斋饭总是要去吃的。
小时候,以琳经常去外婆家,没想到这次再去外婆家,舅舅已经离婚了。
斋饭只摆了四五桌,来的都是近亲,再次见到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以琳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匆匆。
年轻时候那样帅的姨夫,已经失去了俊秀之气,露出了中年人的疲惫和苍老。
姑父公前几年也得了尿毒症,现在瘦得像伏地魔,脸颊都凹进去了。但他是单位退下来的,有医保,还有公费治疗。
姑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带他去医院做透析,有家人照料,姑父公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虽然没有生活质量,但好歹还活着。只是可怜了姑婆,满头的青丝熬成了白发,嘴角渐渐下垂。
至于姑父公为什么得尿毒症,以琳有自己的看法。听爷爷说,姑父公年轻的时候,家里给他和姑婆水凤定了亲。
但是那时候西方思潮涌进国内,自由恋爱冒起了头。姑父公喜欢上一个姑娘,想退了姑婆这门亲事。
爷爷是老党员,擅长做思想工作。在爷爷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姑父公最终没有和那姑娘走在一起。
后来姑父公得了肺痨,年老的时候又得了尿毒症,以琳总觉得姑父公的病,和年轻时被阻拦的那桩婚事,有着莫大的关系。
第63章 旧时亲戚今何在()
以琳曾听说,有痴情女子,被家里棒打鸳鸯,从此精神错乱,疯疯癫癫。可见人能顺着自己的心意活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姑婆的脸上,带着一种岁月的沧桑和落寞。姑婆见到以琳,一瞬间神采飞扬地述说自己现在还时常去山上釆茶籽泡和蕨菜。
姑婆认为姑父公的康复,和她采的这些野菜很有关系,这些纯天然野生的食物对人体非常好。
姑婆还是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天真,以琳记得小的时候,他很喜欢姑婆,经常去她家玩。
姑婆不像其他成年人那么乏味,总想着挣钱。她喜欢带着一群小孩,拿着网兜去河里捞小鱼,摸螺狮。
她带着以琳翻山越岭,去隔壁村的李子林偷李子。姑婆养竹鼠,春秋二季下完雨,姑婆带着以琳上山,去翻松针下的野生菌子,松乳菇炒肉丝简直是人间美味。
过年的时候,姑婆会做薯花。将红薯粉和面粉加水拌匀,揉成面团,再擀成薄薄的面皮,切成小方片,用剪子剪出条状,再将条状捏在一起。
在乡下土灶上的大铁锅里,倒上菜籽油,滚烫金黄的菜籽油,将薯花炸至金黄,一朵薯花就出锅了。
姑婆会做米糕,拿揉好的面团,在竹制的蒸笼里蒸熟,再拿菜刀切成长方形的片状。
米糕有些像云片糕,但用料更厚实,除了糯米,有些人家还会放些黑芝麻,红枣,红糖。
更小的时候,以琳过年时,会跟着妈妈去姑婆家拜年,以琳还记得姑婆家的马桶是蹲坑,用的是老式的抽水马桶。
电视里放着曾志伟演的电影《笑笑鬼》,女鬼飞身坐在男主秋生的自行车后座上,环抱住他的腰。此时歌声响起: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像星星。
后来以琳查女主演的资料才知道,虽然她嫁给了一个香港富商,但是由于年轻时拍了太多鬼片,老公身体不好。最后她散尽家财,就算是一代鬼后,晚年的经历也是令人唏嘘。
再后来,以琳受了教育,脑子里有了钱的概念。她才发现,原来姑婆很小气,给的压岁钱从来都是10块,20块。
就连姑婆的女儿结婚,以琳去当伴娘,去了那么老远的乡下,姑婆也才给了她20块钱。
以琳还记得那是一个冬天,高山上流下的水,结成了冰棱,河水也有些结冰。
以琳为了在小河里捉一只螃蟹,一只脚踩进了水里,鞋子湿了大半。晚上她和另一个小女孩,睡在一张硬板床上,被子很薄,冻得要死。再后来,她就不爱去姑婆家了。
以琳很怀念小时候的自己,那时候她在农村,一点都没沾染世俗那些不好的观念,例如分别心,势利眼。
可随着她到了县城,大城市,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小时候纯真的一颗真心,早已不见踪影。
以琳很久没来舅舅家,舅舅家原先的楼房是水泥外墙,现在贴上了彩色的瓷砖。
以琳没见到舅妈,就问小侄子:“小杰,你妈妈呢?”小杰嘟着嘴,一声不吭地走了。
外婆在一旁嘟囔:“那女人早都和你舅舅离婚了!”以琳不禁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啊?”
母亲在一旁说道:“还不是微信惹的祸,你舅妈没事就玩微信,认识了野男人,抛下自己的儿子不要,帮人家养儿子去了。”
以琳感到难以置信,舅舅对舅妈的好,以琳是看在眼里的。舅妈上班,不想自己骑电瓶车,舅舅每天骑车送她去上班;在家里,外婆负责干家务,以琳怎么也没想到舅妈会离婚。
“那舅妈现在过得怎么样?”以琳问道。外婆说道:“还能怎么样?她就是个扫把星,嫁过去没多久,她男人就从屋顶摔下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医好。”
以琳悄悄问母亲:“那舅舅现在有没有再找新的女人?”母亲说道:“听说经常去隔壁村的女人家里吃饭。”
以琳见证了舅舅的大半生,外公虽然脑子聪明,有做生意的头脑,可惜既酗酒又赌钱,喝醉酒还打老婆。
外公是喝醉酒摔倒在地里,正巧赶上那天夜里下雨,一夜泡在地里,被雨淋死的。
外公死后,给舅舅留下了一屁股的债,隔段时间就有债主上门讨债。那时舅舅才二十几岁,屋子里就挂了一幅大大的“莫生气”字画。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后来,舅舅为了避债,就去了温州乐清的工厂打工,可是没过几年,舅舅就回老家来了。借了钱盖了房子,最后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在江城的工厂打工。
原先,以琳以为自己和舅舅是不一样的,可是事实证明,在命运面前,除了受到命运眷顾的宠儿,没有谁是不一样的。
以琳忽然感到恐慌,这才短短二十年,小时候那些电视上的明星,已经换了好几拨。
身边的近亲也离去好几个了:阿姨,外公,小外公,二爷爷,小爷爷,更别提那些远亲了。
看到年迈的爷爷,头发已经花白的父母,以琳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
以琳看着在座的亲戚,发现人变老了,实在是很可怜。就算是爷爷这样,年轻时曾经当干部的老英雄,也敌不过岁月的摧残。以琳忽然觉得,人生苦短。
那种感觉很难形容,就好像手里抓了一把沙子,越是想要用力握紧,却越是握不住。
曾经,以琳以为自己会是特殊的那一个,可现在,她终于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凡。
每个人都会老去,以琳也将老去。直到这时候,以琳才真真正正想要写下点什么,记录自己苍白无力,又转瞬即逝的生命。
那天回到家,没等冯丽艳催促,以琳就打开了电脑,创建了一个以《殡仪女孩陈以琳》命名的WORD文档。
第64章 给刘师傅儿子庆生()
第二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