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抽奖高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宋晓斌急切的问道:“病好了身体不就好了吗,怎么会活不久了?”

    周阳无奈的道:“人活着主要是靠气,人的本源也是气,气也分先天后天,其一源于先天父母之气,称为元气,入藏于肾;其二源于后天水谷之气,此气承脾胃之输布,充泽于五脏,而成为脏之气;两气相和即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可是我刚刚从宋老的脉象上感觉出宋老气血不足,也就是后天之气不足,身体一部分器官已经开始失去了本来的作用,这还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宋老先天之气也不足,两气不足,所以我才说,宋老就算病情能治愈,也活不了多久了。”

    “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在座的众人都不是太明白周阳所说的话,都不由的思考道。

    “还请周医生详细的说,老爷子现在也不过是八十岁有余,不是说人类的正常寿命可以活到百岁吗?为什么老爷子就不可以?”宋子阳连忙问道。

    郭老爷子也是疑惑道:“这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之说我也是听说过,宋老身体机能虽然下降了,但也不至于到病危的地步吧?”

    “郭老,宋书记,我刚刚也说了,如果只是身体机能一部分开始失去作用的话,宋老应该还能活几年,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先天之气上。”周阳解释道:“先天之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母亲的十月怀胎,只有在母亲肚子里面待够时间,自然的生下来,那先天之气便充足,而宋老不出我所料的话,应该是位早产儿。”

    宋子阳脸色一变,急切的说道:“没错,老爷子不止一次的说过自己是早产儿,当时祖母在不到九个月的时候摔了一跤,所以老爷子不足十个月便生下来了。”

    “这……”众人面面相觑。

    “所以我说宋老先天之气不足,再加上出声之后生活拮据,营养**,从而导致宋老后天之气也不足,当时能活下来估计都是被人精心照料,大病小病的,宋老能活下来也是很幸运了。”周阳感慨道。

    “这……周医生,你说的没错,老爷子小时候经常生病,感冒发热更是常事,是祖母一个人每次都细心照料,一步不离的照料下才闯过去的,后来长大身体好了之后,老爷子便去参加了革命,之后一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直到建国之后才算安稳下来。”宋子阳说着说着也是心疼了起来。

    自己父亲一辈子算是一辈子都没有怎么享过富,唉,真是儿女不孝啊!

    “这就是我说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所以,宋老的病就算是被人治好了,估计也活不久了。”周阳说道。

    “周医生既然能说出老爷子的病来,那不知可有什么治疗的法子,我还想让老爷子多享享福呢,老爷子为国奔劳了一生,一直都没享过什么福。”宋子阳看向周阳问道。

    周阳想了想脑海中治疗这种病的方子和方法,思考了片刻才说道:“方法倒是有一个,只是其中的几味药材不好找,没有药材的话,我也是无能为力。”

    “什么药材?周医生说出来,我们宋家想想办法,或许能找到。”宋子阳说道。

    其他人都睁着眼睛看向周阳和宋子阳两人。

    对于周阳说的那些事情,他们也是十分的吃惊,看宋书记的样子,眼前那年轻人说的应该是真的。

    从脉象上就能知道病人小时候的事情,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感谢各位土豪的打赏,镰刀就不一一拜谢了,在此给所有打赏的土豪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礼毕……;

第九十五章 还有希望() 
第九十五章

    “那好,一会我将其中的几位珍贵药材说给你,你们找到这些药材之后再找我。”周阳说道:“现在还是先治疗宋老的病吧。”

    “那就谢谢周医生了。”宋子阳连忙说道。

    事关自家老爷子的身体健康,容不得他不着急关心。

    “不必这样,既然来了那我就得为病人发安危负责,宋老的疾病如果医院能治就医院治吧,不能治的话在告诉我,我也需要准备准备,另外,你们给宋老用以吊命的药物很不错,继续用着,但量小三分之一就足够了。”周阳说道:“该说的我都说了,我就先告辞了,我还得去上课呢。”

    说完周阳便起身准备离开。

    宋子阳和宋晓斌连忙起身,宋子阳连忙说道:“麻烦周医生了,晓彬,替我送送周医生。”

    周阳离开之后,宋子阳坐下看向郭老爷子:“郭老,您怎么看?”

    郭老爷子叹了口气,道:“这小伙子说的应该没错,宋老的病情却是是胆囊炎症和肾脏里的疾病,只不过不知道他说的宋老活不过一个月之言是不是真的?”

    说着也是一脸的疑惑和好奇。

    中医在绝大部分眼中都是神奇和神秘的,当然,剩余的那群人当中要么就是十分了解中医的,要么就是学了西医之后认为中医是骗人的玩意的。

    郭老爷子自然不会认为中医是骗人的玩意,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流传下来四五千年的宝贵财富,中医自有他的神奇之处,要不然又怎么会出了华佗张仲景孙思邈之流。

    宋子阳自然也是相信中医,他的身份自然也知道京城大国手的存在,要不是几位大国手在京城为领导看病暂时离不开,他怎么也会请一位来给老爷子瞧瞧。

    “那老爷子的病郭老可有什么办法?”宋子阳问道。

    郭老爷子脸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宋老爷子的病他很了解,什么药物都白搭,什么非手术治疗都不会有效果,而且还会加重病情,按照西医的最佳治疗方案便是动手术,可是想到宋老爷子的身体状况和年龄,这事情就雨点棘手了,难道真的要动手术?

    “你们也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宋子阳沉声对其他几位专家说到。

    对于郭老他是很尊敬,但是对于其他几位专家他虽然不至于反感,但却也不会尊敬。

    毕竟,一个人的实力决定了他的地位。

    你让一个正部级官员对一群副厅级或者正厅级的官员尊敬,这怎么可能?

    几人听了都是皱眉思索了起来,而郭老爷子也是皱眉思考着,脸上露出难以取舍的表情来,如果是一般的病人,不用他说,医院也会直接和家属说治疗方案,但是现在这事已经不是一家医院能做决定的事情了,要知道宋老可是前国家领导人,这已经涉及到了国家大事的层面上,而且宋家也不是一般人家,治得好的话,宋家会欠他一个情,但是如果治不好的话,那宋家之后会不会事后算账可就难说了。

    给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动手术,谁敢保证有绝对的把握成功?

    “郭老……”看到郭老爷子不说话,宋子阳的心也是提了起来。

    “哎,办法我倒是有,这也是我和他们之前就商讨过的,也是目前我们能想到的最佳治疗方案,那就是动手术。可是……”说道这里,郭老的脸上充满了苦笑。

    “可是什么?郭老不妨直说。”

    “如果是动手术的话,就得切出胆囊,可是宋老现在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这手术的风险……”郭老摇头叹气道。

    宋子阳听后神色不动,只是沉默了一会,突然说了一句:“你们有多少把握!”

    “只有三层把握不到!”

    “三层把握都没有?”宋子阳一愣,随即脸色变得差了起来。

    连三层把握都没有,你干脆直接判老爷子死刑算了。

    不过虽然很生气,但是他也知道郭老说的应该是实话。

    可是连三层把握都没有,这不是直接就说明老爷子无药可救了吗?

    看到宋子阳一脸的阴沉,一群专家们都没敢说话,甚至连呼吸都变得轻了很多。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让这位纪委的书记给记恨了,到时候随便派个人来查你一下都够你受的。

    张运来作为中心医院的院长,也是大气不敢喘一个,虽然这是他们之前就探讨了很多次的最佳治疗方案了,但是却一直都没敢说出来,现在也就是郭老敢当着宋书记的面直接说出来罢了,要是换了旁人,估计连开口的胆量都没有。

    三层把握?这和让宋书记直接准备办丧事有什么区别,都是找死!

    这个局面郭老爷子在说出来结果来之前就已经料想到了,作为一名西医中的老资格,他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了,作为一名国手,他不仅多次给中央领导看过病,也宣布过不少病人的死刑,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为这些高级干部治病,该说的得必须说,至于采不采纳,那就是病人和家属的事情了。

    家属听到这样的消息的之后,脸色和心情不好受他也是知道的,一般像宋老这样的老爷子,都是各个家族的定海神针,只要活着,哪怕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说,那其他家族或中央领导都会看老爷子们的面子对所在家族一定的话语权,但是老爷子没了之后就不好说了,中央领导们不太重视了,毕竟他们尊敬的是老爷子,而不是这个家族。

    人走茶凉,在这里也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的。

    不过,郭老爷子的高明之处,不像张运来这种半官半医,总是瞻前顾后,把握不定,病不但没有医好,反而会惹人不喜。

    “郭老,除了这个方案还有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案?”宋子阳沉默了好一阵子,抬头看着郭老爷子问道。

    只见郭老爷子摇了摇头,说道:“子阳,我知道你的意思,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治疗方案我都不会说出这个方案来。”

    看着宋子阳那沉默的样子,郭老爷子不由的想起了之前那个小周说的话来。

    “子阳,宋老的病或许还有希望!”

    ;

第九十六章 再临古玩街() 
第九十六章

    “子阳,宋老的病或许还有希望!”郭老爷子突然说道。

    “郭老,您可是有什么其他办法?”宋子阳看向郭老问道。

    “没有。”郭老爷子摇摇头说道:“不过我没有好的办法不代表别人也没有。”

    “郭老的意思是?”宋子阳问道。

    郭老爷子慢慢的说道:“子阳啊,刚刚那年轻人说的话你还记得吗,如果我们没有救治的把握的话可以给他打电话,这说明什么?”

    张运来小心的问道:“郭老,您的意思是周医生有救治的把握?”

    “没错,那年轻人应该是有救治的把握,不过成不成你们打个电话问问,总归不会比现在更差。”郭老爷子轻轻点了点头。

    宋子阳想了片刻,便对宋晓斌说道:“晓彬,给周医生打个电话,将这里的情况说清楚,问一下他有没有更好的救治方案。”

    宋晓斌点了点头,拿出电话给周阳打了过去。

    周阳此时正在古玩街上逛着呢,自从上次赌石之后周阳还是第一次来古玩街,没想到刚逛了没多久便有人打电话来了。

    周阳接到宋晓斌的电话的时候还很诧异,他刚刚离开医院都不过半小时,怎么就打电话过来了?难道是宋老爷子病情出现变化了?

    不会啊,他当时看的明明病情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化,有人参吊命,生命暂时还是能保证的。

    有些想不明白,周阳接起电话:“喂。”

    “喂,周医生,我是宋晓斌,您现在忙吗?我想将我爷爷的病情和您说一下。”宋晓斌小心的说道。

    这可是关系到他爷爷的安危,容不得他不小心。

    “怎么了?宋老的病情发生什么变化了吗?”周阳疑惑道。

    宋晓斌连忙说道:“那倒不是,只是我爷爷的病几位专家都主张动手术,可是我爷爷的年龄和身体让手术成功的可能姓变得很小,所以我父亲让我问一下周医生你有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案,如果有的话,不管花什么代价我们宋家都愿意。”

    周阳皱了皱眉头,宋老爷子的身体如果手术治疗的话,确实成功的可能姓不大,而且如果是手术治疗的话,那对于他之后治疗病人的身体也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方法倒是有,不过我需要准备一下,你们也得准备一下材料。”周阳说道。

    “不知您所说的方法有多大的把握?”宋晓斌忙问道。

    周阳沉吟了片刻,才说道:“鉴于宋老的身体和年龄问题,七成的把握还是有的。”

    “七成?周医生你真的有七成把握?”电话里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

    周阳听的出来,是宋晓斌的父亲宋子阳的声音。

    “七成的把握还是有的,不过你也知道,老爷子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康健,所以失败的可能姓也是有的,不过就算是治不好,也能保持住现在的情形。”周阳说道。

    确实,中医讲究的就是治病根,病根或许会治不好,但却不会让病情恶化,这和西医就不太一样了。

    当然也有例外,不过对于宋老爷子的病情周阳还是有些把握的。

    “好,那就请周医生说出我们需要准备的东西吧!”宋子阳沉声道。

    “一套纯金打制的医针,一根也不能少,用以吊命的人参,最好是百年的,没有百年的七八十年的也可以……”周阳一连说了五六样才停了下来。

    “还需要准备其他的东西吗?”宋子阳将这些东西都记了下来之后问道。

    “不用了,其他的东西我来准备,你们准备好东西打我电话,到时候我再去医院。”周阳说道。

    挂了电话之后,周阳思考了片刻,便继续在古玩街上逛了起来。

    走走停停的,不时的在两边的小摊上停下来瞧瞧。

    突然,周阳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的表情。

    周阳来到小地毯前东看看西看看,貌似在仔细的看着东西,其实眼角总是有意无意的扫向那在最下面角落里的那个小木箱子。

    这地摊上摆的都是些看起来很老的东西,有玉石,有书画,也有观音佛像什么的,看起来都像是有些年代的。

    看到周阳过来,那摊主就很是热情的招呼道:“小兄弟,来来来,相中什么就拿什么,绝对都是老物件。”

    周阳笑着点点头,很是仔细的看着摊上的东西,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在挑东西,俗不知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拿起一个青花大盘来,周阳装作很仔细的观察着,这只青花瓷盘称得上是大盘了,直径目测足有50多公分,飞凤如意云头纹,构图满密,青白釉,青花色蓝中闪灰,品相完好。周阳轻轻上手摸了摸,釉面似糯米感,盘底呈外侧斜削状。

    摊主一见周阳看上这只青花大盘,立马便笑着说道:“小兄弟真是好眼光,这是青花大盘,是我在下乡淘老宅子的时候淘来的,老百姓不都在传一句话,家有万贯不如青花瓷一片,我这青花大盘搞不好也是元青花呢,那可就称得上是国宝了。”

    他这一说,周阳也是笑了起来。

    开什么玩笑,这要是元青花你还会出来摆摊?

    青花瓷器不是只有元朝才有,上至唐宋,下至明清,都有青花瓷。但却只有元青花最热,究其原因有三点:第一,元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短,瓷器相比起其他朝代自然就少的多。第二,明初时期,曾有一次毁瓷运动,砸毁了很多元瓷,使得元青花加稀少。第三,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出于生活所迫,不少文人和画家转向民间手工业谋生,从而使得元青花的画工和图案比之前的朝代有了质的飞跃!因而,只有98年历史的元代,却催生出了元青花这一奇葩,开启了明清两朝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说白了,元青花就是质量好,存世稀少,所以在青花瓷中最受追捧。

    但正因为真品稀少,市面上又仿品泛滥,这才造成了藏家一见到青花瓷,直觉就认为是高仿,这才使得明珠蒙尘,没人敢认。

    周阳可不认为自己手中的这只青花大盘会是元青花,他可是清清楚楚的看到青花大盘的底座上有着另外一个底座,上面清晰的写着一个“朱”字。

    ;

第九十七章 朱仿和药箱() 
第九十七章周阳可不认为自己手中的这只青花大盘会是元青花,他可是清清楚楚的看到青花大盘的底座上有着另外一个底座,上面清晰的写着一个“朱”字。

    在古玩这个行业里面,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仿”,所谓仿,指的是古玩里的赝品,而“朱仿”就是指的姓朱的所造的带有本人标记的高仿真作品,当然一般人是很难看出来的,就连专家们都难以看出朱仿来。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有“朱仿”。

    那么真的有“朱仿”吗?答案是“肯定有”!

    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类似所谓的“朱仿”,比如说雍正时期仿宣德瓷器有的就可以乱真,光绪时仿康熙瓷器和乾隆瓷器有的完全可以乱真,“现代”仿的宋代湖田窑的影青瓷已经接近真品,再加上如今“景德镇”所有做高仿瓷器的人都不惜花重金研究仿造“清三代”高档瓷器,各种各样的,让人防不胜防。

    而让“朱仿”变得世人皆知的是因为一部电视剧的原因,剧中一位高仿高手朱伯勤做了一些高仿作品,让很多老手都接连打眼。

    “仿”手中,一般具有高超仿制水平的大家或者大师在制作后,都会留有一定的破绽,叫做“缺”或“漏”。在一些特殊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记,有的是加字,有的是故意将部分细小图片添加特殊标记,例如在鸟的眼睛内添加特殊标记。一来便于自己区分,二来也是告诉世人。意思是,我已经留了破绽了。

    而朱仿便是在一些特殊的地方留下了一个“朱”字,就如同之前周阳看到的那样。

    周阳在手里不停的翻看着,虽然这件是高仿,但也是件有年头的高仿了,虽然比不上真品,但也是一件好东西。

    确实是,虽然是件高仿,但是却也是值得收藏了,主要是元青花真的太难得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见到一次元青花。

    眼前这只大盘是飞凤纹,而按照元朝律法,龙、麒麟、凤、白兔、灵芝等,臣庶不得用。因而这种禁用纹饰一般是官窑器!

    官窑的元青花,周阳也只能感叹朱仿的恐怖了。

    这要是件真家伙,那可值老鼻子钱了。

    周阳可是记得,之前那件世人所知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拍出,加上佣金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成为了亚洲艺术品的天字第一号,震惊国内学术界、艺术品收藏界和投资市场。

    虽然在古玩行里,碗盘一类的器物身价比瓶、罐要低,但要是真品的元青花,而且还是大盘,身价也不会低了!

    可惜了,自己没这运气。

    不过周阳也没有沮丧,他本来看中的便不是这件青花大盘,所以便笑着说道:“老哥就别开玩笑了,这要真是件看门,您哪还会在这里摆摊,说不定您早就上哪里买别墅住了。”

    所谓开门,乃是行话,指的是某一件东西毫疑问是真货。

    “老弟说的哪里话,我做的就是这行买卖,哪能有了钱就不干了。我这物件不过是陶老宅子的时候掏来的,小兄弟要是喜欢,这个价您拿去玩。”

    说着摊主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周阳可不会天真的认为摊主说的一百元。

    “老哥,你这价格太高了,再说了,您看我这么年轻像是有钱人吗,我也就是玩玩,这么高的价钱就不值得了。”周阳摇头笑道。

    “那老弟你说个价。”摊主也不失望,直接说道。

    “老哥这个明显不是真的,五百吧,我买家去放书房里也挺好看的。”周阳想了想说道。

    “老弟,你这家砍的也太狠了,八千。”

    “一千。”

    ……

    最终周阳花三千块钱将这件高仿的青花大盘买了下来。

    虽然是件高仿的物件,不过周阳买下来也是不亏。

    不过周阳买下青花大盘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在摊上重新寻找了起来。

    “老弟还看中了哪个?我给您打个折。”看到周阳并没有立即离开,摊主脸上充满了笑容。

    客人不走,就代表着有生意可做,有生意做,那就有钱赚。

    刚刚那一个青花大盘他就能赚两千多块钱,这要是再高价卖出去一件,今天他可就赚大了。

    “我准备买件仿旧的木箱子,不过我一会回去有事,没时间了,老哥这里可有仿旧的箱子不妨拿出来瞧瞧。”周阳说道。

    “仿旧的箱子?”摊主笑着说道:“巧了,老弟看到这个箱子没有,绝对是老玩意,老弟要是想要,老哥我便宜点,一千块钱您拿走。”

    说着便拿过箱子递给了周阳。

    “这个箱子?”周阳接过小箱子仔细的瞧了起来。

    小箱子看起来灰不溜秋的,,也就一般的鞋盒大小,而且还没有鞋盒厚,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周阳认识这个箱子,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以前郎中们的出诊箱,而且看着箱子的样子和大小绝对是一些有身份的大夫用的,搞不好就是一些着名的太医。

    周阳也是在获得医术之后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