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公公脸上露出些笑容,“咱家也是为太后办事,只是扰了长公主休息。”

老夫人听到太后,脸上顿时肃然起来,“太后娘娘……”

周公公敛起笑容接口道:“太后娘娘有话要问武穆侯夫人,所以让咱家跑这一趟。”

李妈妈亲手将茶端到周公公身边的矮桌上,领着屋子里的下人退了下去。

老夫人绷紧了脸,目光也深沉起来,求助地看向周公公,“是不是容华这孩子有什么事做得不妥当……让太后……”

若是小事,内侍自然也就透露出一二。

周公公为难地目光闪烁,半晌才道:“长公主可知武穆侯夫人娘家的事?怎么说李家也是外戚,静妃娘娘还怀着身孕……武穆侯夫人是不是有些莽撞了?”

门外听声的李妈妈心跳顿时加快。太后身边的内侍都这样说,那太后……屏住了呼吸仔细听下文。

薛老夫人叹口气开口,“原来是这件事……我也是听说容华娘家出了事,还没有细问。开始也是家里下人出去买布料,正巧遇见了陶家家人卖衣料……容华是听了这事让人回娘家问。连我也没想到,一个大家就这样败落了。”

周公公接过话茬,“说的也是。”

老夫人道:“毕竟是孙媳妇的娘家,我也不好问太多,”说着一脸歉意,“容华和明睿搬去了南院,路上要远一些,烦劳公公要跑一趟。”

“李妈妈。”

听到老夫人的声音,李妈妈忙从身后的丫鬟手里接过托盘,恭恭敬敬地将银子奉给了周公公。

周公公笑起来,“长公主客气了。”说着让身边的小公公将银子接了过去。

李妈妈欠下身,“奴婢给公公引路。”

……

锦秀将红红的炭块挑出来放进炭笼搬到榻前。

春尧仔细地给容华擦拭头发。

长长的头发干了些,上面还留着淡淡的茉莉花香味。

红玉送进来鹅黄色的护额,薛明睿将护额接到手里,春尧几个才陆续退了下去。

容华要伸手接护额,薛明睿修长的手指划过容华额上的青丝,亲手将护额戴了上去。

“头还疼不疼?”

容华微微一笑,“不疼了。”

暖暖的水从头上流过真的很舒服。擦干了头发,她恍恍惚惚还睡了一会儿,虽然只是一眨眼的时间,却睡的格外香甜。

容华坐起来,乌云的秀发落在肩上,趁着她的脸白皙红润。身上白梅秀竹的小袄,颜色干净让她格外清丽脱俗。

薛明睿拉起容华的手,容华抬起头,在那如同波澜湖水的目光下,容华不好意思地别开眼睛。

今天已经够出格的了,让薛明睿给她洗头发。一会儿再让锦秀几个看到这个模样,日后在下人面前她还怎么立规矩。

“容华是早生华发。”

容华本要将手缩回去,听到这话停下来。刚要转过头询问,嘴角一软,薛明睿的嘴唇落在她的嘴角。

唇分。再看那英俊的脸上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故意骗她分神,却要装作若无其事。

“侯爷,少夫人。”

锦秀急切的声音打破了屋子里的安宁:“宫里来人了,说是奉命来问少夫人话。”

是李氏进了宫,将外面的事说与静妃听了。

容华抬起头看向锦秀,“让红玉去拿衣服,你给我梳头。”说完话手臂一撑软榻就要下地。

薛明睿拉起容华的手,轻轻整理容华没有干透的长发,“我先过去应付,你不用着急。”

对上薛明睿清亮的目光,容华点点头。

宫中会来人,是早就料想到的。不刻意准备,就是要凡事自然些。

自然而然的表露,更容易让人相信。

薛明睿出了屋子,锦秀忙上前扶起容华坐在锦杌上,轻手轻脚地给容华梳理长发,“内侍先去的老夫人那里,没坐多久就往南院过来了。”

定是这样,不然早会有消息传过来。

这件事涉及静妃的母家,静妃不好独自出面,所以由皇太后询问,这才显得顺理成章,既然没是太后派来的人,自然要先去拜见老夫人。

容华穿好衣衫从内室里出来,薛明睿和周公公说了会儿话。

周公公上前给容华行了礼,“武穆侯夫人。”

容华还了礼,“让公公久等了。”

周公公立即道:“若不是有了差事,咱家也不敢这时候来叨扰夫人。”

容华客气道:“哪里的话。”脸上却有了惴惴不安的神情,慢慢坐在椅子上,等周公公说话。

周公公也收起笑容,公事公办地道:“皇太后让我询问武穆侯夫人,静妃娘娘的母家和夫人的娘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容华听得这话,脸上露出黯然的神情,“不瞒公公说,京城里全都知晓,我舅舅家变卖了陶家许多财物,我听了之后也是不敢相信,后来以求真相让人去查了,”说到这里可以顿了顿,“我本想悄悄地将东西赎回来,毕竟是家事不好闹得人尽皆知,谁知道竟让消息传了出去……”商家之间的消息本就是互相流通的,谁也不可能堵住商人的唇舌,就算细查也查不出到底是谁先走漏了风声,所以她才会让人花银钱去赎买陶家的物件。有些事只要沾了勋贵之家,消息传的会更快些,就算李家是外戚也难以挡住悠悠众口,这一步步若是不能算计周全,她如何敢冲着静妃娘娘母家去?

周公公听得仔细。

容华接着道:“确实是彻底查过了,如今还有当票和物件摆在那里,实在不好遮掩过了,这才惊动了族里人。”

周公公听了点点头,“武穆侯夫人说的那些当票可在府里?”

容华摇摇头,“这是家事,从头到尾都是由陶氏一族出面。我是已嫁之女,至多能回去听听消息,那些东西自然在族里长辈手中,如今族里推选三房伯父为宗长,想来这些东西不是在德高望重的叔公手里,就是在宗长手里。”

周公公看了眼颜面冰冷的武穆侯,武穆侯夫人娘家出了这种事,薛家也会跟着不舒服,毕竟是亲家……

周公公站起身,“既然如此,咱家就回去复命了。”

薛明睿和容华站起身相送。

周公公连连道:“侯爷、夫人留步。”

送走了周公公。容华彻底松口气,吩咐锦秀,“准备一件氅衣出来,我要去老夫人那里。”

薛明睿伸手将容华头上的簪子拔下来,长长的青丝迤逦而下,微微一笑道:“不用了,我去祖母屋里回话,你擦干头发早些歇着。”

进了内室,薛明睿弯起腰将容华抱着放在床铺间。

容华抬起头来,只见银钩摇曳,幔帐如烟,头发上仍有淡淡的茉莉香气,薛明睿细长的眼睛一挑和她轻轻勾手,然后分开。

望着薛明睿离开的背影,容华嘴角浮起笑意。去老夫人面前回话,是怕老夫人会怨责她吧,可是这样一来又会让长辈觉得,他过于骄纵了她。

比起前者,她宁愿领后者的过失。

……

第二天翊坤宫里早早就传了水梳洗。

华妃追丧期已过,从今往后宫里宫外就又是一片喜气了。就算再显贵的女子一条性命不过换来这几日罢了,最重要的是生前争来的荣耀,静妃对着镜子描了描黛眉。长眉入鬓,配着高髻让人显得更加尊贵。

女官捧来了杏色蜀锦小凤尾纹褙子给静妃穿上,这件褙子腰间略微窄小,穿起来更显得腹部高高隆起。

静妃吃过早饭,身边的柔婉也打听好了消息,“陶氏一族要休了陶大太太。”

静妃不动声色,光凭几样东西就要定了李家的过错,不但要让李家落得侵吞他人财物的罪名,还要李家出了弃妇。

再说,陶家的财物大多都是压在当铺,哪家勋贵没有银钱紧迫压财物的情形,更何况一个小小的陶家。李家最多不该插手陶家的事,张嘴就是侵吞财物,陶家哪里来的铁证?薛家带着家人闯进李家又该是怎么罪责?

静妃站起身来,让女官扶着走出正殿坐上肩舆。

肩舆一直到了慈宁宫门口,静妃让人扶着走进院子,吩咐内侍去传报。

静妃站了一会儿,内侍出来打帘恭请静妃进内室。

静妃脱下身上的氅衣,接过女官递来的手炉,向前走了两步,顿时听到内室里传来抽噎的声音。

静妃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武穆侯夫人也是聪明,懂得在皇太后面前诉委屈。虽然武穆侯夫人也怀着身孕,还能比她肚子里的皇子尊贵不成?

静妃收起笑容走进内室,果然见到穿着诰命服的妇人坐在锦杌上抹眼泪。

静妃没仔细瞧,先向皇太后行了礼,“太后万福金安,臣妾给您行礼了。”

皇太后一脸慈祥的笑容,“这么大的肚子了,真是难为你,快起来吧!”说着招手让静妃坐在旁边的软榻上,“正好,今天常宁伯夫人也进了宫。”

听得这话静妃顿时诧异地看过去。

穿着诰命服的常宁伯夫人任氏站起身向静妃行礼,“妾任楚氏拜见静妃娘娘,静妃娘娘万安。”

望着任楚氏讨好的目光,静妃微微蹙起眉头。

昨日皇上不是说好了,太后在慈宁宫召见武穆侯夫人,却怎么会让常宁伯夫人也进宫来。

进宫的牌子是前一天发下的,既然传召了薛陶氏,怎么又给了常宁伯家牌子。

静妃看了一眼太后身前矮桌上放着的锦盒,定是常宁伯家孝敬来的礼物。常宁伯夫人这次进宫,难不成是想要太后为常宁伯求情?后宫不可干涉朝政,常宁伯家有这样的想法未免愚蠢。

皇上已经动了怒,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不光是常宁伯家不得善终,帮着求情的人也是自寻死路,莫要说皇太后,只要有些头脑的人都不会沾这点好处。她是不想和常宁伯家有半点牵连,静妃想着脸上露出些疏离的表情。

女官给静妃倒了热水然后退了下去。

任夫人也重新坐回锦杌。

皇太后叹口气,慈爱地看着任夫人,“哀家知道,你也是不容易。只是朝廷正当用人之际,皇上不用你们这些亲信又能用谁呢?皇上必然是觉得常宁伯稳重,这才委以重任,”说到这里,皇太后看一眼静妃,“静妃,你说是不是?”

静妃没料到皇太后会突然问她,惊愕地抬起头来对上皇太后温和的眼睛,半晌才道:“臣妾也这样觉得,常宁伯若是能立下大功,那是满门荣耀。”

任夫人受教地道:“妾身明白。只是妾身那不争气的儿子实在年纪小,生性毛躁,恐跟着去要误了朝廷大事,妾身……实在怕他祸延全家,这才……”

皇太后沉吟了片刻,“皇帝有让世子随父去西北的意思?”

任夫人抹泪点头。

皇太后看向静妃:“静妃有没有听皇上说过?”

静妃看一眼任楚氏,“皇上不在臣妾面前说及政事。”

皇太后叹口气,“等皇帝来了,哀家问问。”

任夫人大喜过望,立即跪下磕头谢恩,“妾身谢皇太后,谢静妃娘娘。”

皇太后捻了捻手中的佛珠,“后宫不得干政,哀家就将你这片慈母心肠说给皇帝听听。”

任夫人又连叩头。

皇太后伸出手来,“好了,起来吧!”

任夫人这才起身抹干了眼泪。

皇太后喝了口茶想起一件事,“我记得上次听你说过,世子的继室和武穆侯夫人一样也出自陶家?”

第402章 株连

皇太后提起武穆侯夫人薛陶氏,静妃也看向任夫人。

任夫人察言观色地和静妃对视,“太后娘娘好记性,我那媳妇确实和武穆侯夫人出自同一个陶家。”

难不成任夫人也是被叫来问话的?静妃转头看了看身后的沙漏,这个时辰怎么还不见武穆侯夫人的踪影。

太后似是不经意地道:“这样说来,陶家的事你也知晓了?”

静妃和任夫人同时一怔。

太后像入定般静等着任夫人的下文。

任夫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求助地看向静妃。

静妃不经意地抬头,正好对上太后深沉的目光,不知道怎么的静妃顿时一阵心惊肉跳。

太后伸手去拿桌子上的茶:“怎么?有什么话不好说?”

太后明明是和任夫人说话,眼睛却偏看着她,静妃攥紧了手帕。皇太后的这些话仿佛是冲着她来的。

任夫人道:“太后娘娘,妾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陶家和李家的事闹得京里人尽皆知,李家欺霸陶家财物这一点更是传的有模有样,几乎人人都说李家是仗了静妃娘娘的势,昨晚延凤将瑶华接回来,她虽然动了肝火,却碍于静妃娘娘不敢随意处置瑶华。

任家处置了瑶华,就等于和薛家站在同一立场上,得罪的就是静妃娘娘。姻亲的关系牵一发动全身,她是想冷眼看看外面的动静再作打算,却没想到太后娘娘会向她询问这件事。

昨日静妃娘娘的母亲进宫,定是和静妃娘娘说了任家的事,否则静妃娘娘也不会在太后宫里……就算投桃报李她也该向着静妃娘娘母家说话。

任夫人拿定了主意。

静妃却越来越惴惴不安,太后脸上像是带着让她看不透的深意。

“说到底都是嫡庶的关系,”任夫人目光闪烁,“京里这么多年也没出过这样的事,明明还是无凭无据却找上门去,陶家做的也太过分了。”说着脸上也委屈起来,“连我们家也牵扯在里面,武穆侯夫人非说我们家媳妇不重孝道,其实谁不知晓呢,孝敬陶大太太的还不是我家的媳妇。武穆侯夫人是平日里对娘家不闻不问,找到机会就重伤嫡母……妾还听说,武穆侯夫人还想将身边的丫鬟……”说着闭上了嘴。

皇太后皱起眉头来,埋怨地看着任夫人,“什么话非要说半句?”

任夫人道:“妾也是听说来的,做不得准,所以不敢说了。”

皇太后漫不经心地道:“大家都是闲说家常,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武穆侯夫人要将身边的丫鬟给陶家大爷呢。谁都知晓陶家大爷先天不足,那丫头仗着武穆侯夫人的势做了正室也不一定。武穆侯夫人这次扶着陶家二爷做了长子嫡孙,又在陶家大爷身边安插了人,将来整个陶家还不是要听武穆侯夫人的了,”任夫人整理手里的帕子,“一个已嫁女手伸的也太长了,说不得是有什么图谋,否则怀着身孕怎么还有精力这样折腾。”

皇太后深深地看了任夫人一眼,“你觉得武穆侯夫人是有什么图谋?”

有些事再往深说就涉及朝政,既然是闲话家常,女人就该说女人的事。任夫人道:“无非就是女人心肠。”说着正色起来,“妾说的都是外面的传言,真正的情形妾也不知晓。”皇太后和薛老夫人毕竟有往年情谊在,在皇太后面前她不好说的太过分,“京里向来传言多,妾也是道听途说,许多事还是要问武穆侯夫人才能清楚。”

皇太后面色深沉起来,任夫人和静妃不敢再出声。

常宁伯夫人字字句句都直指薛家,若是果然如常宁伯夫人所说,李家不但没有罪过,武穆侯夫人反而故意陷害嫡母,这样心肠的妇人怎么还能做朝廷的诰命夫人。只怕到时候,武穆侯夫人薛陶氏要被休,薛家也要落得管束不严的罪名。常宁伯夫人的这番话,足以将整件事颠倒过来。静妃安静地坐在一旁。整件事就看皇太后的决断了。

屋子里一时之间静寂无声。

三个人坐了一会儿,皇太后才看向任夫人,“有些传言没有证实就不要乱说,免得重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静妃心里的一根琴弦顿时绷断了。

任夫人也惊诧地跪下来,“妾谨遵太后教诲。”说着低下头,心脏慌跳不停几乎要从胸口跃出去。

看着任夫人战战兢兢地退下去,静妃咬咬嘴唇,皇太后这是在帮着薛家说话。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静妃站起身走到皇太后脚下规规矩矩地跪下来,“太后要为臣妾做主啊,臣妾母家出了事,臣妾是心急如焚,臣妾父母皆是本分之人,断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皇太后凝眸看向静妃,“昨晚哀家已经遣人去薛府问过薛陶氏。你母家的事薛家并未参与,薛陶氏也是听从陶氏族里安排,陶氏族里手中握着你母家签下的当票和一应证物,看来也并非是冤了你母家。”薛陶氏若是果然针对静妃,如何不将当票等证物握在自己手中。

静妃整个人一僵。

“陶大太太失德,陶氏一族整治的是家事,也并没有去衙门状告你母家侵吞财物,至于外面传的闲话……常宁伯家知道的倒是更多些。”

皇太后将话锋一转提到了任家。

静妃还没仔细想明白皇太后的意思。

“昨日李大太太进宫有没有和你提常宁伯家里的事?”

静妃脸色顿时苍白的难看。皇太后是怀疑她和常宁伯家有联系,这才让任夫人今天进了宫。今天她在慈宁宫遇见任夫人是早就安排好的,根本不是巧合。昨晚皇上和她说要武穆侯夫人进宫也是要试探她的反应。

静妃想到这里堆坐下来。皇上最恨后宫和前朝有牵连。静妃心中害怕顿时红了眼睛,“太后娘娘,臣妾冤枉啊,臣妾母亲进宫没有说起常宁伯家里的事,臣妾知晓后宫不能干政,从来不曾问起前朝。”

皇太后目光深沉,让身边的女官进屋将静妃扶起来,“哀家也希望是如此。”

静妃战战兢兢地起身又慌张地坐在软榻上。

皇太后转动着手里的佛珠,吩咐女官,“将昨天皇上拿来的锦盒还给静妃娘娘。”

那女官应了一声,连忙从套间小柜子里将锦盒拿来恭敬地递给静妃。

静妃望着那颜色鲜艳,丝滑的绸缎上绣满了遍开花朵的锦盒,忽然感觉到有些烫手,不敢伸手去接。

皇太后挑起眉毛,“这是你的东西,拿着吧!”

静妃这才将锦盒接在手里。母亲拿进宫中的东西她还没来得及看就被皇上要了去,现在皇太后物归原主,她却连打开都不敢了,只是紧紧地握着,手心的汗渐渐将锦盒润湿。

皇太后将摆在自己身前的锦盒打开,“这是常宁伯夫人送给哀家的东西,难得她知道哀家有一套东珠头面松散了,正需要这样大小匀称的东珠,”皇太后说着顿了顿,“自前朝起哀家就甚少见到这样大小的东珠了。”

静妃看着那些珠圆玉润的东珠,只觉得耀眼,抬起头来皇太后的目光更是逼人,仓皇的自己就倒映在皇太后的眼睛里。

在皇太后面前由不得她申辩。

静妃掉下眼泪,重新跪在皇太后脚下,“太后,您要信臣妾,臣妾一心照顾肚子里的孩子,不敢有别的念头。”

皇太后望着瘫软在地的静妃,半晌叹了口气,“回去歇着吧!”

……

静妃被人扶着回到翊坤宫,进了内室,静妃低头看手里的锦盒。

她早该想到,皇上怎么会对一只锦盒感兴趣。

静妃咬紧牙关,颤抖着手慢慢将盒盖打开。

……

容华手里打着绺子,眼前浮起陶大太太扔在她脚下的凤头钗,若是没有静妃和瑶华,她也不会就那样死在大太太手里。

静妃设下圈套冤她拿了大太太的银票。

容华的手指捏在丝线上,眼睛微微一亮。

任家送给李氏的礼物应该远远超过了陶大太太那时送给静妃的银票。贪财的人也该尝尝贪念带来的个中滋味。

静妃想要的不就是今天的富贵吗?

李家想要的,任家愿意给,当真是珠联璧合。

……

锦盒打开,静妃手一抖将锦盒掉落在地上。

饱满丰润的南珠顿时滚落了一地。

原来她竟是输在了一盒珍珠上。

常宁伯家送了皇太后一盒东珠,她娘家进宫就送了她一盒南珠,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巧合。

她母家并非大富大贵,怎么能买得起这么贵重的南珠。

有这些珍珠在,她是百口莫辩,更何况皇上已经对她起了疑心。她母家和常宁伯家有牵连,常宁伯连着庄亲王爷,也就是说皇上如果细想,她和庄亲王爷……

静妃顿时起了一身的冷汗。

静妃身边的女官正在捡珍珠,只听头顶传来威严的声音:“好好的珍珠怎么撒了一地。”

那女官吓了一跳,静妃也惊讶地要起身迎驾。

皇帝眉毛上扬,脸上似是带了淡淡的笑容,眼睛中却没有半分笑意,“免了吧,小心被地上的珍珠绊倒,伤了朕的皇子。”

第403章 豪富

皇帝坐在软榻上。

静妃殷勤地张罗,“臣妾知道皇上要来,特意让小厨房炖了补品。”说着话,走上前从女官手里接过托盘,然后用素白的手亲自将汤盅打开。

热腾腾的汤顿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静妃将汤送到皇帝面前,皇帝闭着眼睛歪靠在迎枕上,似是万分疲惫。

“皇上若是累了,就在臣妾这里歇一会儿。”

皇帝不说话,静妃挥挥手让宫里的女官、内侍都退下去。

整个翊坤宫都安静下来。

静妃坐在炕上静静地陪着皇帝,生怕一点声音就会让皇帝龙颜大怒。

皇帝好半天才睁开眼睛,伸手拿过静妃准备的汤盅将汤喝了一些,“你怀孕这么辛苦,以后这些事就不用做了。”

声音平板地让人听不出喜怒。

静妃忙道:“臣妾愿意为皇上做羹汤,只要想着皇上能来,皇子也会很听话,不会让臣妾辛苦。”

皇帝看向静妃高高隆起的腹部,“皇儿今天怎么样?”

静妃脸上都是慈母的笑容,手指也拢在肚子上,“皇子很好,只是顽皮,动不动就拳打脚踢。”

皇帝没有像往常一样露出笑意,而是若有所思地说起前朝的事,“武穆侯薛明睿这次是立了大功。”

静妃战战兢兢地迎上皇帝的目光。

皇帝接着说:“朕跟你说过,是夏家和樊家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