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老夫人现在醒了就和润哥说话,经常被润哥逗的哭哭笑笑。钱氏无所不用其极,轻巧地利用老夫人的弱点,将老夫人拉到她那边。

相反的,薛明睿仕途平坦,老夫人安心许多,这几天很少留薛明睿在房里说话。长房繁盛,二房败落,老夫人对二房的愧疚很快就挪去了钱氏身上。

容华将手送进吊纱蝶扑牡丹白狐暖袖里,她先要说服薛夫人,再去和老夫人说才能将二房送出薛家,否则过几个月她生产没了精力,说不得钱氏会做出什么事来,“娘,现在二叔的案子还没有定下来,二婶让人四处奔走,我们劝说什么二婶又不肯听,万一又惹出什么事来,那要如何是好?”

薛夫人浑身一抖,“你是说怕牵连明睿?”

这些都是很难说的,尤其是任家四处收买人心,万一激怒朝廷,说不得会如何。最重要的是薛夫人可怜二太太,二太太和薛家却不是一条心。

薛夫人皱起眉头,“你说的也对,可是现在四条胡同被封了……”

容华道:“在外面购置一处院子也不难。”只要不是四条胡同那种地方,京里的房价都不贵。

薛夫人还有几分犹疑,“二太太那边没有多少银钱,怎么能拿出买院子的银钱。”

二房出事之前她就已经想到了,老夫人是不可能眼看着薛崇义一家流离失所,一定会拿出银钱贴补,薛家虽然分了家,老夫人手里还有梯己银子。

这件事老夫人必然有安排,是谁也避免不了的。

容华抬起头,“娘答应了,我就去问问老夫人的意思。”

薛夫人想了想,“你怎么想就去办吧,只是不能让老夫人动气。”

容华应了下来,“娘放心吧,我会和老夫人商量。”

……

容华回到房里,冯立昌家的进屋道:“陶二太太让人过来送了些年糕饼,说是少夫人爱吃的。”

这么晚了陶二太太还让人送东西过来。

木槿端了热水进来,冯立昌家的伺候容华脱鞋袜,“奴婢和那婆子说了会儿话,陶二太太遣来的婆子说,今天下午赵大太太找上了门,说要迎娶陶五小姐。”冯立昌家的说着将容华的脚放进水里。

容华只觉得脚底一热忙将脚缩了回去。

冯立昌家的忙赔罪,“这水是不是太热了,都怪奴婢没好好试试。”

不热,是她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吓了一跳。

木槿要上前换水,容华摆了摆手低头问冯立昌家的,“陶五小姐已经没了那么多年,赵家要迎娶是什么意思?”从前赵宣桓是闹着要迎娶牌位,可是现在赵宣桓也不在京里,赵大太太怎么会去陶家提起这件事。

冯立昌家的道:“奴婢也觉得奇怪呢,那婆子说,赵大太太要将陶五小姐娶为继室,陶五小姐的尸骨也要移去赵家祖坟。”

哪有人死了还被纳为妾室的。

冯立昌家的道:“赵家从前也是勋贵,会这样要求也确实是奇怪。”

冯立昌话音刚落,只听外面的丫鬟道,“侯爷回来了。”

冯立昌家的忙给容华擦了脚换上皮毛衬子的红缎软鞋。

容华迎出去,薛明睿换下黑貂氅衣要去套间里换常服,看到容华皱起眉头,“外面冷,已经换了衣服就不要出来了。”

容华在一双闪亮的黑眸下缩回内室,不一会儿薛明睿系着领口的盘扣进了屋。

容华端了热茶给薛明睿,“怎么样?外面的灯会热不热闹?”

薛明睿点点头,“热闹,明年带着你去看。”

她怀着身孕不好挤来挤去的只能在家里,容华微微一笑。

等到容华坐好薛明睿抬起头来,“赵宣桓回京的途中发现染上了瘟病。”

第454章 疏离

赵宣桓在南方那么久都没有染上瘟病,偏偏在进京的途中病了,容华一怔,“是不是弄错了。”这几日天气冷,府里有不少下人都挪出园子养病。

薛明睿道:“既然说是瘟病就应该没有弄错,赵宣桓身边有两个诊过瘟病的郎中。”

容华眼前忽然浮起赵宣桓的模样,她对他不再有爱憎,却依然难以想象他是这样的结局,容华想了半天才开口,“朝廷是什么意思?”

她握紧了手炉,胸口的垂着的百福结随着心跳一点点颤动。

赵宣桓在朝中的名声不错,薛明睿记得早几年许多人都说起赵宣桓这个青年才俊,赵宣桓为人彬彬有礼,温文儒雅,让人容易亲近。

容华该是喜欢那种性子,否则也就不会一见倾心,相反的他们成亲之后,容华对他多有疏离。

薛明睿垂头饮茶。

容华抿了抿嘴唇,不知道怎么的说起赵大太太去陶家求亲,“赵大太太替赵宣桓求娶我五妹妹。”

屋子里顿时异常的宁静。

不知道怎么的,容华有些后悔,这件事应该她和陶二太太商量,不该和薛明睿提起,她就知道有些话说多了不好,薛明睿是个聪明又敏感的人,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何况他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她心里有多少思量薛明睿再清楚不过。

容华觉得有些不自在,不等薛明睿说话,笑着岔开话题,“我跟娘说了想让二婶、大嫂搬出府去,已经分了家总住在一起也不是长久之计。”

这样僵硬的转移话题,薛明睿却自然而然地放下茶碗点头,“若是你不方便去说,我去趟祖母那里。”

“不用,”容华摇摇头,“明日我找机会说就是了。”

薛明睿沉吟着,“庄亲王被废为庄王,庄王府搬去京郊。”

皇上开始处置庄亲王了。容华道:“定的是什么罪名?”

薛明睿道:“失职、欺瞒朝廷。”

不像安亲王一样直接定了谋反大罪,皇上是怕庄亲王党羽太多,过分压制也许会招引反噬,而是要一点点卸掉庄亲王的权利,让庄亲王一党不知不觉中被铲除。

薛明睿道:“朝中支持庄亲王的人毕竟太多了。”

皇上经历过政变,善于此道,庄亲王毕竟青涩手中又尚未握住真正的权柄。放逐京郊不远不近,既能在皇上眼皮底下,又和朝官隔开了距离。

薛明睿抬起眼睛,“皇上压制庄亲王,就要有人监视百官,免得因此生变,经过了这件事皇上会越发相信身边的人,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时机,这段时日我可能会公务繁忙,晚上回来的会晚一些。”

庄亲王倒了,最适合承继皇位的就是英亲王爷,现在的情形会英亲王有利,不论是立长还是立贤英亲王都是不二人选。薛明睿他们要争取让英亲王顺理成章地成为储君。

薛明睿说完话去书房里看公文,容华在屋子里坐了会儿针线,往常她都是陪着薛明睿去书房的,可是今天……容华安慰自己,她是怕打扰他办公事,并不是因为刚才的谈话别扭。

容华低头看自己绣好的花瓣,稍稍有些歪曲不那么工整。

容华捏着细细的绣针,不知道怎么的,心中有些厌烦,手里的针也硌手。

“少夫人是不是累了。”锦秀上前给容华揉揉肩膀。

大概是吧,这些时日一直都不安生,当家主母不是那么好做的。容华将绣的枕套递给锦秀,“一会儿拆了吧,明日我重新绣。”

并蒂莲的图案,要没有半点的瑕疵看着才会漂亮。

锦秀铺好了被褥,容华准备上床歇着,“明日你去选个伶俐的丫头进屋,春尧待嫁不能出来伺候,屋子里就你和木槿、红玉几个人手难免不够。”

锦秀点点头,“三等丫鬟里有个叫煦春的家生子,做事麻利为人也稳重。”

容华道:“明日将煦春领进来让我看看。”

锦秀又道:“是不是能安排红玉进屋值夜。”红玉和红英性子不同,红玉做事尽心也更聪明。

容华看着雕花的窗子,耳边听着锦秀的话似是没有反应过来,半晌才道:“就这样安排吧!”

锦秀服侍着容华躺下,“我将少夫人的书拿来。”

容华摇摇头,“不用了,我累了想歇了。”

锦秀留下矮桌上的一盏灯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

身边缺了一个人,房间里也变得异常空荡,尤其是矮桌上的灯一跳一跳刺人眼睛,容华闭上眼睛,最近她都快忘记了睡前这段时间有多难熬,越想睡越翻来覆去睡不着,尤其是朦胧中渐有睡意却仿佛听到走路的声音,不由地翻过身睁开眼睛看着门口,可是却一下子没有了动静。

既然薛明睿说了最近要忙,就一定有许多公事要处理,不会这么早回来睡觉。容华叹口气,又闭上了眼睛。

……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卯时,旁边的床铺整洁不像是有人睡过的样子,难不成薛明睿昨晚没回来?

容华咳嗽了一声,锦秀忙进来伺候。

容华装作若无其事,“侯爷上朝去了?”

锦秀道:“一早就走了。”

“昨晚,”容华突然觉得不习惯,薛明睿的起居她该是最清楚的,现在却要问丫鬟,“侯爷是不是睡在了书房?”

锦秀并没有察觉容华的异常,“侯爷回来看到少夫人睡了就去了书房。”

那一定是很晚了,不然她不会不知晓。

成亲以来,薛明睿都是在主屋里歇着。容华抿了抿嘴唇,“让人打水吧。”

吃过了早饭,容华去老夫人房里。

润哥正给老夫人讲故事,李妈妈在旁边听得合不拢嘴。

容华也坐下来听了一会儿,润哥比同龄孩子吐字更清楚,怪不得老夫人高兴。

李妈妈道:“小少爷这样聪明,将来一定会有个好前程。”

老夫人点头,“比他父亲强。”

容华让亲手端了点心和果脯给润哥看,“润哥跟着李嬷嬷去吃糕点好不好?”

润哥抬起头看看盘子里各种动物形状的糕点顿时来了兴致,站起身跟着李妈妈去了侧室。

屋子里没了旁人,容华倒了杯茶给老夫人喝。

“我有件事想和老夫人商量,”容华尽量将话说的轻松,“我想着是不是帮着二叔父买处院子。”

老夫人将茶杯放在桌子上,微敛眼睛看容华,“你想让二房搬出去?”

容华道:“二叔父的事应该很快就要有结果,就算是被任家殃及,朝廷总不会将家产全都抄没,到时候四条胡同的房子打开,家里的物件总要有地方存放才是。既然分了家总不好再将东西搬回来。”四条胡同的房子是二房开了酒楼之后才买的,加之谁都知晓四条胡同的宅子价格不菲,这样显眼的宅子摆在那里,朝廷若是不抄没也难掩悠悠众口,二太太房里的金银细软会损失一些,但不会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老夫人微蹙眉头,“既然分了家也确实不应该呆在祖宅了,说出去了也让人笑话,我是想着要等老二有了消息再说。”

若是等到朝廷处理完了再安排难免会迟了,到时候二房的东西少不得要搬回府里,两家东西混在一起,少不了有人从中做文章。

只要合在一起就难分开,钱氏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容华迎上老夫人的目光,“我是觉得提前准备总比到时候慌手慌脚的好,”说着顿了顿,“也可能是我想的不周到。”

容华说话向来是经过深思熟虑。

“原本分出去的下人,现在也是在下人房里住着,没有别的事可做,时间久了势必要乱起来。”下人没事的时候聚在一起就会生口舌,没分家的时候尚好,分了家就各怀心思。

薛老夫人靠在迎枕上思量,“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仔细想想再说。”

她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老夫人的想法,尤其是从前家里都是老夫人做主,老夫人不会喜欢有人在跟前指手画脚。

容华坐了一会儿退了出去,老夫人将李妈妈叫过来,“出去打听打听外面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传言。”否则容华也不会急着过来要让二房搬走。

李妈妈应了一声就要出去。

老夫人又将李妈妈叫住,“容华想让二房搬出去,你怎么想。”

李妈妈双手交握,润哥在老夫人身边久了,老夫人不舍得也是常情,毕竟眼下府里只有润哥一个小少爷,可是……“少夫人想的也没错,老夫人还常说管家不光要心思细腻,更要行事敏捷,心中有思量否则压不住府里的人,家里也就乱了。”

她老了,既然将家交给容华就该少过问,“你去问问族里那边还有没有空了的院子。”先问清楚也好作打算。

老夫人闭上眼睛养神,李妈妈从屋里慢慢退出来。

……

容华给薛夫人请了安回到房里,冯立昌家的给陶家送了东西回来,“奴婢过去的时候又遇见了赵大太太,赵大太太哭的厉害,陶二太太也没了法子,让我问问少夫人,这样到底能不能行得通。按理说陶五小姐有了归宿也是件好事。”

第455章 救命

容华不说话,冯立昌家的接着道:“赵家再三说会入族谱,礼数上也会周全。”

陶二太太一定是被赵大太太说动了,否则不会对冯立昌家的说这么多。赵家能娶已故的小姐做继室,外面就算议论起来也会说赵家,对陶家没有什么损失。

可赵宣桓毕竟娶的是陶五小姐,她不可能当作和她无关。

容华思量片刻,“我觉得不好,赵家大爷执意娶个已故的女子,传出去恐怕会被人说闲话。”

冯立昌家的想了想,“还是少夫人有远见。”娶哪家的小姐做继室不好,偏偏要娶一个已故的庶女,落到别人耳朵里确实要说闲话,“不过看赵大太太的样子不会轻易放弃。”

只要陶家不同意赵家也没有法子。人死如灯灭,就算娶一个牌位又能如何。容华吩咐冯立昌家的,“你去赵家那边打听打听,看看赵家为什么要急着娶陶五小姐。”是不是赵宣桓病的厉害,所以……赵大太太这次才顺着他。

冯立昌家的应了退下去。

……

赵大太太坐在椅子上神情恍惚,奶子将赵二奶奶生下的小少爷抱给赵大太太看。

小少爷软软的小脸没有让赵大太太露出笑容,“让二奶奶好好养身子。”

钱妈妈道:“太太放心吧,厨房已经准备了汤粥送去了。”

赵大太太点点头,让奶子将小少爷抱走。

屋子里静下来,赵大太太又开始掉眼泪,“好不容易盼到朝廷让宣桓回来,却没想到终是一场空,母子连心啊,这几日我天天梦到宣桓满身的鲜血。”

钱妈妈端了热水给赵大太太,“太太先别急,奴婢去打听了南方染上瘟病也有好的呢,大爷素来康健,身边又有郎中伺候说不得能转危为安。”

赵大太太眼泪掉在手背上,“宣桓被淑华伤了一回身子不如从前了,又在南方吃了那么多苦,这一病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说到这里赵大太太再也坐不住,“去让门房准备了车马,我要去瞧瞧宣桓。”

听得这话钱妈妈慌了手脚,“太太您可去不得啊,路途远不说,朝廷也不会让太太见大爷的。”那瘟病传染的厉害,大爷现在恐怕早就被分隔开了。

“就是因为他身边没有妥当的人照顾我才要过去,”赵大太太将手放在心窝,“那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还能怕这些不成?”

钱妈妈看着赵大太太伤心的模样不知道该说什么劝慰,“大爷吉人自有天相,太太要保重身子,否则大爷回来奴婢们要怎么交代。”

“宣桓恨我,”赵大太太整个人似是脱了力一般,“要不是事事我替他做主,他也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政途上是她拉着宣桓支持九皇子,婚事上又是她和老爷一意孤行,“宣桓不想娶淑华,我和老爷逼着他娶了淑华,成亲之后宣桓一直郁郁寡欢。”

大爷和陶五小姐的事老爷一直瞒着太太,再说陶五小姐命薄,就算当时太太知晓又能如何。太太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

赵大太太道:“再将报信的小厮叫进来,我有话问他。”

这已经是太太第五次问那小厮了,小厮每次说的都是一样的话,太太听一次哭一次。钱妈妈知晓无法劝说,只能让人去叫那小厮。

小厮进了屋,像前几次一样将赵宣桓的情形说了,“大爷开始只是吃不进饭食,后来又烧起来,同行的郎中看了脉说是瘟病,就找了个清静处给大爷养病。”

赵大太太听到这里,“你听到宣桓喊陶五小姐的名字?”

那小厮点头,“是伺候大爷的丫鬟说的。若不是小的一直跟着大爷,知晓大爷的心思,也不能知道大爷喊的就是陶五小姐,”说着顿了顿,“小的想着将这件事说给太太,说不得太太会有思量。”

赵大太太仍旧像往常一般问,“郎中怎么说?也说要顺着大爷的意思?”

小厮道:“郎中说尽量顺着大爷,说不得大爷就能熬过去。”

赵大太太游离的目光渐渐聚在一起,“那就答应宣桓娶了陶五小姐,只要宣桓能好起来,想做什么都行。”宣桓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从来不让她多操心,倒是这个家连累了他。

钱妈妈看一眼小厮,小厮悄悄地退了下去。

赵大太太道:“快去备车马,我去一趟族里,只要族里答应了我即刻去陶家接陶五小姐的牌位。”

钱妈妈为难起来,“可是陶家那边还没有点头。”

赵大太太挂着满脸的泪痕,“你再过去问问陶家要什么,银钱还是名分。”

若是有那么简单也就好了,钱妈妈心中叹了口气,她能看出来陶二太太不能管事,要做这个决定恐怕还要武穆侯夫人,武穆侯薛家现在圣眷正隆,哪里能看上这些,大周朝这么多年,还没有谁家娶了牌位做继室,一旦整件事闹开,恐怕薛家也要被人议论。这件事不一定能行得通,钱妈妈只得安抚赵大太太,“太太,这件事要慢慢来才好,实在是急不得啊。”

赵大太太脸色发青,“宣桓哪里还能等。”

钱妈妈想了想,“不一定非要陶家答应了才告诉大爷。为了稳住大爷的病,可以让小厮去送消息,就说大太太已经应允了,只要大爷的病好转再做计较。”

她也是糊涂了竟然没有想到这一节。赵大太太道:“就照你说的安排,快让那小厮去送信,就说我应允了,一切都按照正室之礼将陶五小姐娶回来。”

钱妈妈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赵大太太又想到了什么,“多准备些银两给小厮,让他一定马不停蹄。”

钱妈妈从赵大太太房里出来,去账房支了银子给小厮,“无论大爷说什么,太太都答应,只要大爷能好好养病。”

那小厮明白了钱妈妈的意思点点头。

钱妈妈接着道:“你带个人一起过去,看了大爷的情形就让人捎信回来,”说到这里,钱妈妈想了想,“若是病的厉害会如何?”

那小厮道:“我们见过的都是精神不清楚。”

大爷能提起陶五小姐,起码精神是好的。

钱妈妈叹口气,“快去吧,别耽搁了。”

钱妈妈回到赵大太太房里回话,赵大太太正吩咐管事婆子收拾好东西,“多带些银子,还有大爷平日里穿的衣服,挑几个善武的家人跟着,还有给咱们府里诊脉的郎中。”

管事婆子和屋里的丫鬟都怔愣在那里。

赵大太太顿时来了脾气,瞪大了眼睛,“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啊!”

……

一连几天薛明睿都忙得不见人影。容华有几次端茶进书房,都看到薛明睿紧锁眉头看着手里的公文,容华想开口问,最终还是将嘴里的话咽了下去。

庄亲王爷被贬为庄王的圣旨已经下了,朝廷限七日内庄王府迁去京郊,庄王一党顿时乱成一团。庄王不但被贬,还染了重疾,庄王妃上折子请求让庄王暂且养病,延期搬迁,却被皇上驳斥了回来。

——朕知庄王病重已非一日,选清净处也是为他养病养心。

这样的朱批在京里一传开,庄王一党又一次被打压,平日里最热闹的庄王府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虽然如此朝廷仍旧怕生出变故,薛明睿半夜还会带兵巡城。

容华放下茶。

薛明睿听到声音抬起头来,“怎么还不歇着?”

容华微微一笑,“就要睡了,侯爷晚上还要出去巡城?”

薛明睿道:“一会儿就要出去。”

“多穿些衣服,”容华看着薛明睿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公文,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那我先过去睡了。”

薛明睿想了想,“那丫鬟挪个炭盆出来,小心中了炭气。”

容华点头应了。

……

容华回到暖阁里躺下,第二天醒过来仍旧不见薛明睿。

听着窗外的风声,容华睁开眼睛看幔帐怔愣了一会儿,才让锦秀进屋伺候梳洗。

吃过早饭又去老夫人房里请过安,容华正在园子里散步,门上的婆子来道:“沈家三奶奶来了。”

应该是有了沈三爷的好消息,容华笑道:“快请进来。”

赵温雯进了屋和容华拉着手坐下,“妹妹近来似是胖了一些。”

容华用手扶起腰身,过了年之后真的胖了一些,“是不是姐夫有了消息?”

赵温雯笑着道:“是,过几日就能到京郊了,一路还算平安。”

想到沈苒田能平安回来,容华也松了口气,可是她又不自主地想到赵宣桓。

“夫君能平安回来,还要谢赵家大爷。若不是赵家大爷,染病的可能就是夫君了。”说到这里赵温雯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容华抬起头,她倒是没想到赵宣桓是因为这个染上的瘟病。

赵温雯道:“都是因为那些薯蓣,夫君是为了留些好种子,没想到种子丢在了半路,赵家大爷回去找遇见了染病的流民,”说到这里赵温雯顿了顿,“若不是朝廷急召夫君回京,夫君一定会留下照顾赵家大爷。”

第456章 症结

容华不好在赵宣桓的事上说些什么,“瘟病也不是完全不得治。”

赵温雯点点头,“也不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