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崇义点点头,“不过就是讨了母亲欢心,也不定能怎么样。再说,上面对大房是有防备的,母亲应该不会将宝压在大房头上,大哥做的那些事,明睿能保住爵位已经是不容易,最多也就是这样罢了。”

二太太沉下脸道:“就算是这样,我还不肯依呢,大房霸着爵位就是不应该。”

薛崇义叹口气,“你这张嘴啊,莫要让人听见。”

二太太道:“我屋里的人我还不知道,谁敢过来偷听。”顿了顿,压低了声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世袭的爵位谁不惦念着,后代子孙都要跟着受益的,若是望尘莫及也就罢了,我们离爵位可就只有一步之遥。上面只要对明睿还有疑心,就免不了哪日寻他个错处免了他的爵位,不信你就瞧着。”

薛崇义道:“哪里像你说的那样厉害,这些年也都没有什么事。”

二太太道:“政事上我一个妇人是不懂,可是你们却未必能瞧得准人的心思,你看明睿这些年小心翼翼的,闭门自守什么人都不敢结交,从这个就能知道,上面对他到底放不放心,再说苏锡尧的案子,外面的人光觉得是明睿不懂得变通,却不知道这更深一层……”

薛崇义想来相信二太太的话,现在听她这样分析自然觉得有道理,不由自主地笑了。

第128章 人心难测

薛二太太到老夫人屋里格外的早,头上还特意簪了容华昨天送给她的簪子。

二太太笑着道:“二侄媳妇买的东西很漂亮,正好配我这身衣服。”

老夫人看着也高兴,“容华是个有心的,到哪里还都想着家里的人。”

二太太拿起帕子捂嘴笑道:“娘,您忘了,媳妇第一次见她就说她是个好人呢,陶氏也是大族,就算直系的兄弟姐妹也有不少呢,这样家里出来的孩子总是差不了的。”

老夫人点点头。

说到陶家,二太太脸上有些不自在,“容华这孩子也是个不容易的,这些日子娘家那边有不少的事,她也是两边忙活。”

老夫人不明原委,只当是亲家太太生病的事,于是叹口气,“娘家那边尽尽孝心也是应该的,她家里只有一个兄弟,又尚年幼,平日里也只能靠这些女儿帮衬着。”

二太太看老夫人似是不明就里,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娘,您没听说,最近陶家出了些乱子,上次来我们家的那位陶二小姐的定亲夫婿,不知道怎么杀了人……还有,顺天府那边……”

二太太的声音越来越低,老夫人的脸色渐渐阴晴不定。

一会儿二太太从屋子里出去,老夫人用过早饭进套间里休息,李妈妈上前低声道:“二太太也知道了。”

老夫人道:“就算别人不知道,也逃不出她的眼睛,这府里的事,恐怕她知道的比我还要清楚。”

李妈妈揣摩着老夫人的意思,“您看要怎么才好?是找人去顺天府问问还是……”昨日从宫里回来,老夫人还说了句,二孙媳妇还有几分的闺门之秀,老夫人好久也没有真正夸过谁。

说不定老夫人是喜欢这个孙媳妇的。

老夫人摇摇头。

李妈妈目光一闪上前,“那您是要看她到底会怎么做?”

老夫人道:“她应该早就知道了这件事,却一直没有表露出来,要么是藏的好,要么是不在意。”

李妈妈道:“那也是有的,毕竟是庶女。再说瞧着陶家的意思也没想要让八小姐嫁进来,这里面的亲疏不消说的,八小姐成亲的时候,若不是看在咱们的彩礼多,陶家才会送来一半的嫁妆呢。再说陶大太太闹的那一场,还不都是因为嫁过来的是庶女不是嫡女。”

“要不是侯爷坚持,今天的局面少夫人和二小姐就要互换了。”

老夫人长长地舒口气,“陶二小姐的病实在不大好,年纪又长。”

李妈妈点点头,少夫人能嫁进薛家哪里是这样简单的事,老夫人也试探了侯爷几次,不想在这方面再与侯爷冲突,两者兼顾,就选个折中的方法,老夫人让步不少。

还好少夫人进了薛家之后,处处都还能让老夫人满意。

李妈妈又道:“听说侯爷最近的起居,少夫人照顾的都很好。”就说侯爷屋子里两个大丫鬟的事,少夫人竟然就当做没有这件事一样,这些日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哪个新夫人不是先要摸清楚自己夫君身边的情形,新夫人却不在意似的,别看是小小的一件事,这样的心思的确让人不能小觑。

正说着话,外面人道:“少夫人来了。”

每天都这样准时,来了只是关心老夫人,也没有其他别的话。

容华进了老夫人屋子里,端茶送水,然后坐下来笑道:“今天还要回娘家一趟。”

老夫人道:“回去吧,这边也没有什么事。”

容华点点头笑笑,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容华出了门,老夫人吩咐李妈妈,“总要跟过去人,不论是谁都让仔细着点,回来说与我知道。”

李妈妈点头道:“老夫人放心吧,这事我去安排。”顿了顿又问,“若是少夫人请了侯爷帮忙,这事要不要……”

老夫人摇摇头。

李妈妈立即明白了老夫人的意思。虽说少夫人是庶出的小姐,却也是陶家一手养大的。对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都不孝顺,还指望她将来会对府里的长辈如何。嫁过来自觉高了一等,对娘家不管不顾起来,能是什么好脾性的人。

再说陶家被说出这样的罪名,万一被证实,那可是件大事,老夫人自然就会关注。

总不至于会亲手杀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李妈妈思量着出去安排。

……

容华去给太夫人、薛夫人请安,春尧在屋子里问昨晚值夜的事,本来安排的是红英一天,红玉一天。她记得清楚昨天早晨从鹿顶的房子里出来的是红英,今天从早晨她遇见的又是红英,也就是说红玉连着两天都在主屋里值夜。

自从夫人嫁过来之后,侯爷是天天回房里睡,眼见夫人小日子就在这几日,屋子里还没有通房丫鬟。

春尧将红玉、红英叫过来问话。

红玉看了看春尧,目光闪烁。

春尧道:“夫人让你们值夜是抬举了你们,若你们不知好歹做出什么来,看这屋子里谁能容得下。”

红玉脸色顿时煞白,却怕春尧借此发作她,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红英已经道:“姐姐莫怪,虽说我们和姐姐一样都是夫人从家里带来的,可是姐姐和夫人相处的日子毕竟长了,不像我们姐妹……前几日夫人好不容易给了我们差事,我们生怕做不好,前儿晚上我忽然闹起了肚子,不敢声张,就让红玉替了我。”

春尧道:“既然如此就应该早些说一声,何必今天来问你们。”

红玉红英互相看了一眼,忙道:“姐姐教训的是。”

春尧道:“夫人才嫁过来,我们都应该体谅,别的都还罢了,屋子里尤其不能生事。”

红玉不说话,还是红英推了推她,红玉这才与红英一起道:“姐姐放心,以后不敢这样了。”

春尧又交代了红英、红玉几句话,然后才出去。

春尧走远了,红英看看红玉道:“我早跟你说,这事要让她们知道,你偏不肯听,生以为我有什么想法,我们姐妹之间还能有什么不成?我怕的就是被她们中的谁问起来。”

红玉不自在地沉下眼睛,顿了顿拉起红英的手,“好姐姐都是我错了。”

红英也垂下眼睛来,微微笑了笑,“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好说的。”

红玉抬起头,白了外面一眼,“我就是气不过她,用那种话来点我们,谁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我看过多少一本正经的大丫鬟,做出许多让人惊诧的事来。”

红英只道:“这都是后话了。”

这边容华要回陶家,春尧、锦秀刚将东西都准备好,高金瑞家的就急急忙忙地跑了来,木槿在外面拦了一下没拦住,高金瑞的径直进了屋,一下子跪在地上,“少夫人,您可不能让我上庄子去,我可从来没有去过那种地方,在府里这些年,大太太是没少用了我的,这次跟着夫人过来,也是一心想要好好服侍夫人。”

看着高金瑞家的心急如焚的模样,容华笑笑,这消息倒是传的快,“我来之前母亲还说,这些人里,最得用的就是你们一家,如今我正有难事,仔细思量也就是你和冯立昌家的我能用得上,这两天也是要叫你们过来商量,却没想你倒先来了。”

高金瑞家的听得这话暗暗咬了牙,昨夜听得冯立昌家的和丫头在一旁说话,说是少夫人要将她扔去庄子上,她是惊得一夜未眠,现在听少夫人的话,怎么倒像是人选还没定下似的。少夫人没找她说什么,她却巴巴地自己找上门来,高金瑞家的不禁瘪了脸。

容华道:“想必你们都知道老夫人分了两个庄子给我,不然你也不会来跟我说起这件事。”

高金瑞家的讪讪地解释,“奴婢们都是关心少夫人的事,所以才……”

容华端起手边的茶来喝,“既然说到了这里,你就回去想想清楚再跟我说,庄子到底是去不去?”

高金瑞家的顿时一惊。

庄子到底是去不去?这样的话并不像是商量的口气,尤其是少夫人眼睛低垂,脸上没有半点笑容的样子,让她心里不禁一寒,有些话到了嘴边就说不出来,顿时不敢马上拒绝。又想冯立昌一家子向来是行事谨慎的,从来不在她面前说出只言片语,怎么就这样巧,那些话偏是被她听去了。

难道是冯立昌家的故意让她将这话听去,好让她来找夫人面前拒绝这个差事?

高金瑞家的越想越多。

随着八小姐嫁过来的时候,她还以为是得了多大的好处,大太太那里分一份的月钱,八小姐这边还是要照常给一份,她们一家人的月钱一下子多了一倍。再说,她来到薛家是做大太太的耳目,就算八小姐心里明白也不敢对她怎么样。

可是今天看来……一切都不像她想的这样好。

打发走高金瑞家的,容华带了锦秀上了马车。

都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五小姐的尸骨被挖了出来,陶家怎么样?陶正安、大太太这两日一定已经惶惶不安。

如果她再说出什么,几年前那晚的真相说不定就会水落石出。

容华闭上眼睛,听着外面清晰的马蹄声响。

离她心里想的那一刻,这么近。

第129章 旧恨难消(上)

大太太虽然不是她的生母,她平日里却也对她恭敬有加。陶正安更不用说,是她的亲生父亲。

这两个人对她下那样的杀手,是不是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容华问锦秀,“外面跟车的婆子是谁?”

锦秀道:“是小院周志家的,上次跟着夫人回去的杨旭家的今天有了其他差事,就没跟过来。”

“谁进小院吩咐的?”

锦秀道:“冯立昌家的说没见二太太院子里的人去。”

不是二太太吩咐的,那就是老夫人。

二太太做事一般都是有迹可循的。

锦秀问道:“要不要避着点?”

容华摇摇头,关注你,是因为你还有可关注的价值。

到了陶府门口,三太太廖氏迎了出来。

容华下了车,廖氏上前拉了她的手,“容华,你回来的正好,刚才家里将顺天府尹蒋夫人请过来,正在老太太主屋里说话呢。”

顺天府尹。

上次淑华不是说,赵家与顺天府尹有几分的交情,难道是……“大姐回来了?”

廖氏道:“没有,是老太太找的关系,请蒋夫人过来叙叙。”说着,廖氏又道:“也不知道义承侯府是什么态度,这几日义承侯府也没有过来人。”

容华心里一紧。

这件事如果是赵宣桓做的,他怎么会答应淑华帮忙,淑华骄横的脾气很有可能因此与赵宣桓大闹一场,弄得义承侯府人尽皆知。

“这件事只要顺天府查清楚就算过去了,也不知道顺天府愿不愿意帮忙。”廖氏又道:“我听说,大太太找了当年给五小姐看病的郎中来作证,那郎中已经去过顺天府,将当年的情形说了一番。”

当年的郎中?不过就是陶家为了遮掩走的过场。这样的事只要一开始沾了手,就再也甩不脱了,陶府再一威胁,那还不是陶府要郎中怎么说,他便会怎么说了。

若是不深究,随便一个理由就能过关,若是真的想要弄个清清楚楚,仔细盘问就会漏洞百出。

走过了月亮门,廖氏看看左右,“薛家有没有跟你说什么?要不然哪天我过去看看姐姐?”

容华抬起头看廖氏,廖氏眼睛里闪动着关切的目光,连手指也是暖暖的,容华心里一热。廖氏是怕薛家会因为这件事对她有什么看法吧!要去看薛夫人也是要在薛夫人面前替她说些好话。

容华道:“家里倒是没说过这件事。”

廖氏点点头,“我姐姐素来不太爱说话,心里却是好的,就算是听说了,你好好与她说,她也会明白。”

容华点点头。

廖氏又拉着容华的手接着往前走,刚走了没几步就听见身后一阵脚步声,有人急着喊,“八妹妹,八妹妹。”

是研华的声音,研华今天也回来了?

廖氏也没有想到,和容华一起停下脚步转过头去。

研华急匆匆地从后面赶过来,见到廖氏急忙行了礼,然后拉起容华的手,不管三七二十一,劈头盖脸地问,“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容华皱起眉头来。

廖氏也在旁边道:“府里有客人在,你们有什么话,一会儿再说。”然后问容华,“等我让人去说一声,我们再过去。”

容华点点头。

研华却依旧急切,不停地往后面看。

廖氏吩咐下人去通禀,研华压低声音急急地跟容华道:“到底有没有事?是不是弄错了?顺天府总不会真的来府里问吧?万一来了,让外面人知道可怎么办才好?”

容华还没说话。

研华急着又道:“你知道的多,快跟我说说,还有人等着……”却不再接着往下说。

容华看看研华,又转头看向外面,试探着道:“六姐,六姐夫今天没来?”

研华果然闪烁其词,边说边往外看,“来了,一会儿就进来。”

容华道:“那怎么好?不如现在请进来,若是有避讳,就寻前院屋子里坐了。”

研华却目光躲闪,“不着急,不着急。”

平日里将自己相公时时刻刻带在身边的人,今天如何就不在乎了?再仔细想研华的话,孟家总不至于是将研华送进来就要问个青红皂白吧?

研华似是眼圈都红了,刚才的追问无果,又道:“八妹妹,不会有什么事吧?万一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呢?”说着紧紧地攥起自己的手帕。

研华真的和在府里时不一样了。以前身上那种骄傲自大的情绪一下子消失殆尽,有的只是惊慌和不安。

研华成亲之后,她们没见过几次,却一次比一次觉得研华在孟家的处境差。研华嫁过去之前,她并没有觉得以诗书传家的孟家会做到这个地步。

就算是研华建议让孟家的店铺购进高丽参,也不应该因为卖的不好,就让淑华拿到娘家来。再说那些高丽参,她拿回去之后让薛府大厨房管药膳的婆子来看,那婆子看了看道:“因府里也常买这种东西,奴婢也懂得一些,前几日听说有些高丽参并不是从高丽进来的,而是有人自家种植,功效差许多,于是就出了如何甄别的方法,好些人家里怕买错都已经不去小店里买高丽参,夫人买的这个奴婢也看不准,倒不如去药铺请行家来看看。”

后来她又让锦秀到药铺去问,才证实这些高丽参都是这边种植的。

虽然是研华的提议,孟家又何尝不是贪便宜才会买进这些参。

现在孟家这个样子,又是听了外面的传言,所以将研华送回来,一定要研华问出个缘由,否则孟春之这个姑爷竟然连陶家的门都不愿意踏进来了?

想到这里,容华不由地劝慰研华几句,“顺天府尹的夫人在府里,想必一会儿就能知道。”

研华这才有些放心,想到上次高丽参的事,容华也没有跟她计较,反而帮着解围,脸上不由地已经有了感激的意思,嘴上却不会服软。

廖氏打发去的丫鬟会来道:“大太太让姑奶奶们先去休息。”

廖氏不禁一愣,怎么就变了章法,不是说等到容华回来就请去说话吗?顺天府那边说不定会碍着薛家的面子帮忙,怎么容华来了,反而就……

廖氏转过头来看容华。

容华却是安稳一笑,“我与六姐好久未见了,去一旁说说话。”

虽然这事与她没什么关联,廖氏脸上却也挂不住,到底是一品诰命夫人,回到娘家竟然是这样的“礼遇”,又不是以前,容华是庶出的小姐,不随意出来见人也就罢了,现在陶家最风光的还不是容华……

廖氏干脆直接问那丫鬟,“大太太还有什么交代下来的?”

小丫鬟道:“大太太说,一会儿大姑奶奶就要回来了。”

原来是这样,在大太太眼里,任何人都比不上大侄女。

……

陶老太太和蒋夫人在一旁说话。

陶老太太道:“说起来我们陶家是一直在顺天府的,听说夫人娘家也在顺天府。”

蒋夫人笑道:“只是从前在顺天府,后来家里也是迁走了。”却不说别的。

两家之前本来就不常走动,现在一时之间又不大能热络起来。

陶老太太请蒋夫人尝尝新茶,蒋夫人笑着端起茶杯,老太太看了一眼芮青,芮青会意连忙出去找廖氏过来。

廖氏坐下来与蒋夫人闲话些家常,老太太说了几句话就出去更衣,让廖氏先陪着蒋夫人。

出了主屋,老太太叫来芮青,“怎么回事?八丫头还没回来吗?”

芮青急忙道:“我也是刚问得三太太,说八姑奶奶已经回来了,只是大太太让等大姑奶奶这才没有让八姑奶奶过来。”

老太太顿时竖起了眉毛,“糊涂,我只当她是病着,却不知她已经糊涂到了这个地步,”连忙叫芮青,“快去将八丫头请过来。”

芮青点点头,急忙下去。

芮青去寻容华,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大太太怎么阻拦的八姑奶奶。说不定她这样过去,八姑奶奶的气就会撒在她头上,她少不了要吃一顿脸色。一时自己又安慰一番,八姑奶奶是个和气的,只要她礼数周到,说不定就会顺利了。

容华和研华在亭子里说话,芮青急忙过去,却见容华还似平日里一样,听了她的话,只微微一笑,明亮的眼睛里似是有种淡淡的光华。

容华二话不说,便起身和芮青一起到老太太屋子里去。

芮青走在一旁,心里不禁暗暗赞叹,八姑奶奶这样的为人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淡淡的表情,宠辱不惊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

芮青上前打帘儿,容华进了屋子,抬头就看到有一个穿着青色攀枝花交领褙子的夫人和大太太在一旁说话。

容华上前给老太太见礼。

老太太忙摆手起身,“这哪里行。你现在是什么身份,总该我见礼才对。”

容华笑笑,“这是家里,也不是外面,祖母这样让我怎么办才好。”

老太太又笑,刚要向蒋夫人说容华。

座位上的蒋夫人已经看出什么,急忙站起身上前,恭谨地向容华行了礼,“武穆侯夫人。”

容华急忙还了礼,“蒋夫人。”

用不着别人介绍,便彼此认识了,可见都是有心的人。

蒋夫人亲切地道:“我还当今日不一定能见到夫人。”说话的态度却是和对老太太、廖氏都不一样了。

这局面一打开,老太太脸上终于有了自然的笑容。

老太太留了蒋夫人在家里用饭,蒋夫人吃过饭之后才离开,容华将蒋夫人送到门口,蒋夫人连连道:“过两日我家里办堂会,还盼夫人能去。”

容华点点头应允下来,蒋夫人这才上了车。

……

容华送蒋夫人,老太太这边到了大太太屋子里。

大太太满脸焦急,“母亲,那边怎么样?蒋夫人有没有答应要帮忙?”

老太太看看左右,屋子里的丫鬟顿时退了下去,只剩下芮青在屋子里伺候。

芮青搬来锦杌让老太太坐了,自己也退了出去。

老太太坐下来,直接问道:“你让人叫了淑华回来?”

大太太道:“娘说蒋夫人说不定不肯来,却没想果然来了,媳妇就想说不定是因为赵家的原因,生怕蒋夫人不肯答应帮忙,就让人去请了淑华。”

老太太听着这话,不禁沉了脸,“你和老大一直算计着要攀亲,到头来我们家这么多年却只攀了赵家一门亲不成?”

大太太不由一怔,一时之间却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

“你们将女儿都高嫁出去,不就是想要关键时刻能借上女儿、女婿的光,好能让老大的仕途更加平坦?却怎么到头来忘了开始的算计?”老太太冷冷一笑,“若是赵家肯帮忙,恐怕一早就送回信来,哪里用得着你派人回去叫淑华?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指望着义承侯府赵家帮忙不成?”

“蒋夫人突然答应肯来,就算你猜不到是因为谁……一早八丫头就打发了人说要回来,你还不明白这里面的关系?若不是八丫头请了侯爷帮忙,怎么会那么巧八丫头回来,蒋夫人也肯来?”

大太太听得这话,心里一下子冰凉。

“蒋夫人来这里,却不是要与我这个老婆子说话的,好不容易等到了八丫头回来,你却让人将八丫头挡在了门外,若不是我看出什么来,今天这件事如何能成?”

“顺天府尹是会看在你的脸面,还是我老婆子的脸面肯帮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