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四小姐忙让人叫了管施米的执事,那执事道:“除了咱们家只有武穆侯家里也搭棚子施米,不过侯府做的棚子比我们家里小了太多,不管是谁一看就知道,谁家是更用心的。”

任四小姐越听越高兴,苍天不负有心人,这次注定是她夺了头筹,只要想到安亲王府宴会上那些莺莺燕燕的得意脸孔,她就有一种报复的快意,她不过是在金华府长大,京畿小姐中就没有她立足之地,她们未免太瞧不起人了。

在京畿小姐们做酸诗的时候,她已经让人筹备赈灾,让她们看清楚,她们京畿长大的小姐,未必有她的眼光。

一会儿功夫,任延凤兴冲冲地回府,径直来到任四小姐的房间,“好妹妹,告诉你件好事,因听了我们家施米的消息,秦大人和安亲王世子要来我们家呢。”

任四小姐不由地一惊。

任延凤笑道:“父亲不在家中,我便要迎出去。”

任四小姐眼睛顿时一亮,目光中跃跃欲试。

任延凤笑道:“虽然妹妹待字闺中不能出面……安亲王世子若是问起施米的事,我少不了要说实话。本来施米的事都是妹妹一手操办的。”

任四小姐被说中了心事,脸不由地微微一红。

任延凤眉毛挑起,“妹妹放心……”

任延凤去前院准备待客,任四小姐也忙碌起来,让青穹找来了新做的蝶戏花妆花纱面交领褙子,又让丫鬟伺候着梳了神仙髻,缀了红艳艳的牡丹花。

刚梳妆打扮好,外面的婆子来道:“秦大人和安亲王世子来了。”

任四小姐心里顿时一阵紧张。

青穹在一旁劝慰,“小姐放心吧,大爷一定会安排好的。”

哥哥自然会说她的好话,只是可惜……她只能在房中枯等消息。

任四小姐看着外面的雨,心里顿时一亮,那也不一定非要在这里等。

……

任延凤将秦大人和安亲王世子迎进府里,三个人说了番官话,任延凤送走秦大人,留下安亲王世子接着叙谈。

“这么说是四小姐……”

任延凤笑道:“我四妹妹心最细的,先想到提前做了准备,否则哪里能这样顺利。”

之前听妹妹说过任四小姐十分得任老夫人喜爱,今天看来果真如此,否则也不会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四小姐来办。安亲王世子周永晟微微敛目,任四小姐去过他家里做客,只是他对她却没有什么印象。

一时之间他却想不起来这任四小姐是什么模样,这样一来倒像是他以貌取人,周永晟拿起茶碗来喝茶,刚要说起秦大人有意将赈灾之事上禀朝廷,就听外面一阵脚步声,周永晟身边的小厮进来低声禀告,“秦大人遣人过来问。”边说边抬起头看任延凤。

周永晟站起身稍稍走开一些,那小厮将话原原本本地说了。

周永晟蹙起眉头,看了任延凤一眼,缓缓开口,“有件事麻烦任兄问问清楚,为何街面上有灾民说任家今天要见了秦大人和我才会施米?”

任延凤听得这话不由地一僵,张开嘴还没出声,外面便传来一声惊呼。

门豁然之间打开,一人怒中带惊,头上的牡丹花随着动作落在地上。

第176章 错算(上)

安亲王世子周永晟对任四小姐印象实在不深刻,京城中有不少有才气的小姐,任四小姐不在其中,也有不少贤明在外的,不论是说大贤、小贤任四小姐的名讳都不会被人提起,至于漂亮……他身边这样的女子实在太多,他也记不过来。

这一次京城施米的事才让他注意这位四小姐,这一次是肯定不能忘记了。

养在闺中的小姐,不顾教引嬷嬷的拉扯,就闯进屋子里,怒气冲冲的表情不加遮掩,不顾自己的妆容,连头上戴的牡丹花都掉落在地上,气势仍旧未受挫,开口就道:“一定是有人诬陷。”

任延凤不停地冲四小姐使眼色。

大家闺秀哪里能这样唐突,就这样出现在安亲王世子面前,就算两家稍稍连着些亲,也不能这样不管不顾地……他阅过女人无数,就没有这样的举止能讨得男人欢喜的。

任延凤急忙咳嗽两声,“世子莫怪,我四妹妹就是这样率直。”率直的人向来都是单纯比较好相处。

周永晟脸上的表情微微缓和。

任四小姐又道:“我准备的米粮那么多,怎么可能还用等着朝廷里来人才肯施米?那些刁民一定是受了别人挑唆,拿了别人好处,才红口白牙的诬陷我。”

周永晟看看任四小姐。

任延凤道:“这件事不用急,只要让人去问清楚……”

任四小姐冷哼一声,“还用问清楚,定是那些人眼红我们家才这样做的,不过是施米,这点银钱算什么。”

看来不只是率直,还自大、冲动又心思复杂。

任延凤顿时没有了可替妹妹遮掩的办法,可是现在让教引嬷嬷将妹妹领下去,妹妹少不了不愿意还要让世子看了笑话,“我妹妹不过是不忍心看着灾民没有米粮,心存善念,这才施米出去。”

单纯是心存善念?却一味地和别人攀比,买这么多米粮,做了那么大的排场,将别人都比了下去……周永晟微微思量。

任四小姐笑道:“我家还舍不起这些米不成?”

果不其然。

“既然如此,”周永晟淡淡地开口,“四小姐就该照你所说的,一心一意舍米救人才好。”

这话听起来怎么那样刺耳。

任四小姐挺直了脊背,“那是自然。”

周永晟站起身,向任延凤道:“我还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

看着周永晟的背影,任四小姐咬住嘴唇,使劲地跺跺脚,等到周永晟走出了院子,任四小姐道:“他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一心一意施米救人,还是为了什么不成?自大、狂妄还以为谁会稀罕……”

……

容华在老夫人屋子里听二老爷的人从外面带消息回来,“朝廷派了秦大人和安亲王世子查看灾情,秦大人本来今天回去看我们施米的米棚,谁知道却又流言传出来,说我们家和常宁伯家为了应对钦差,将米粮要压到钦差来时才会发放。”

本来是好心施米却要落得个欺瞒朝廷的罪名。

二太太看向容华,她倒是没想到京城会闹出这样的动静,这样倒让她为难了,这副担子万一老夫人交到她手上,她是痛快地担起来好,还是要推脱一番?在府里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事她也经历了不少,这施米的小事本来就是积德行善,虽然难免劳神,容华已经做了大半,三太太和她又早已经算计好了,做起来应该轻松的很,不过就算是接过来也要给容华一个教训,省的让她不懂得事理。

容华飞快地看了二太太一眼,微微一笑,“以前咱们家里也做过不少善事的,这一次只要还像往常一样,众目睽睽之下,有些流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

薛二太太道:“容华说的对,有些不过就是别人乱传的,若没有好心肠,谁也不会想要行善事,传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真假,不需要为自己辩驳,关键是米粮好准备好,有始有终才不能让人生出许多闲话来。”

不愧是二太太,帮着老夫人管家这么久,也能说出许多道理,尤其是这样一番解释,米粮就成了关键。

老夫人果然问起,“米粮筹备的如何了?”

这还真的难住了她。

京城里的屯粮大多是留着卖高价,商家知道要在关键时刻出手,再加上常宁伯四小姐广施米博名声,正常的渠道几乎是买不到米粮的。

更何况她从来没接触过商贾,更不知道其中的门道,只有依靠四叔父,只可惜四叔父认识的商贾怎么也不肯卖手中存粮。

三婶本来是言之凿凿,她娘家弟弟肯定会想办法买够米粮,谁知道昨天晚上来她屋里说,之前联系的卖家不肯卖了。祖母让人将家里屯的米粮都送来,陈妈妈又来说,舅舅从奉天来了,说不定会用到米粮,暂时不能送过来。

几条路一下子都封死了,让她去哪里买粮回来。

二太太是瞅准了她找不到办法解决。

容华沉吟着还没说话,就听外面有丫鬟道:“三太太来了。”

容华不由地心里一动。

三太太平日里总爱在头上戴一圈细宝石做的发钗,虽然好看戴起来却很费事,今天三太太头上却没戴这些发钗,可见是形色匆忙,进到屋子里一眼就盯住了容华,生怕她一下子跑掉似的。

三太太给老夫人请了安,看看一旁的二太太,便急急开口,“容华你跟商贾买了米?”

容华点点头,“眼见家里的米粮就不够用了,四叔找来的商贾正好手里有米粮,四叔和我好不容易将价格谈好了,明天就可以交钱提米粮出来。”

三太太听到一丝希望,“还没有交钱?”

容华道:“是四叔相熟的人,所以没有要定钱。”

二太太不动声色眼睛里却仍旧闪过一丝惊讶。她得到的消息明明是那商贾不肯卖米粮,怎么忽然之间就又卖给容华。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三太太急起来,“那可怎么好,我弟弟那边以为我们家一定会要,又找了商贾谈好了,卖给旁人也不是这个意思,再说……容华,你是多少钱买来的米?”

容华道:“平日里是十五文钱一升,现在是七十文钱。”

老夫人点点头,“只要有个灾,米粮涨得尤其的快,我记得上次大雨涨了十倍不止,到了年底这粮食又不知道是个什么价格,只有看朝廷怎么安排了。”

三太太听得这个价格脸色一黯道:“七十文确实不贵。”

是不贵,四叔找来的商贾隆正平说,现在米铺虽然没有挂牌卖米,大家公认就是七十文一升。

容华问道:“舅舅那边不知道多少钱能买来。”

三太太似是十分的苦恼,犹豫了一会儿才皱眉道:“也就是这个价格。”

容华道:“七十文一升?”

三太太道:“可不是,已经说好了,明日若是可以就能交钱取米了,这样一来米不买就要失信……”

老夫人叹口气,“容华也是着急买米,若是推了老四找的那家也是要失信的。”

容华微微思量,“实在不行就让四叔父再跑一趟,将那边推了吧,怎么也要用自己家这边的。”

老夫人抬起头看容华,“这样能不能行?”

容华点头。

二太太仔细瞧着容华,没等容华说话,已经接口道:“这怎么行,自己家人总还好说,毕竟没有定下来,四弟好不容易联系好了,总不能就这样算了,再说现在米粮都紧俏,三弟妹娘家买来的米应当不愁卖的。”

三太太诧异地看了二太太一眼。

二太太嘴角浮起一丝笑容。

三太太微微迟疑。

老夫人道:“这样也是好的,老四好不容易张罗来的,”顿了顿看看三太太,“只是不知道你娘家那边好不好做。”

三太太看看二太太勉强笑道:“我去问问,应该是可以的,我弟弟的路子总是广。”

二太太笑道:“这样好了,就都解决了。”说着看向容华,容华也正抬起头看过来。

众人说完话就散了。

三太太过了月亮门径直去了二太太屋里。

二太太将屋里的丫鬟打发下去与三太太说话,“你哪里得来的消息说容华买到了米粮?”

三太太道:“刚才四弟和石传一从外面回来,安排下人明天就去运米粮,我这才让人仔细去打听了,容华已经向人买了米。”边说边去看二太太的表情。

二太太微微思量,“听说你来了,容华松了口气。”

三太太怔了一下,不会就是这样一个理由?

二太太宽解道:“如果大房和四房已经买好了米粮,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放弃了那边,从你这里买?之前我也跟你说过,老四找的人不肯卖米粮给府里,这个消息总是没有错的。”

看着二太太那么肯定,三太太心里渐渐宽慰,“二嫂的意思是?”

二太太冷笑道:“她哪里有什么米粮,不过是在诈我们罢了,你若是上当了,不但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还要念她的好处。”

第177章 错算(下)

三太太虽然心里想过,二太太定是觉得四房帮忙买到粮的消息是假的,可是从二太太嘴里听到这些话仍旧是有些吃惊。

二太太微微一笑道:“你想一想,四房买到米的事怎么就先让人知道了?”

三太太道:“这几日我本来就注意着容华那边用米粮的情形。”

二太太抬起眉毛,“这就是了,容华是知道你心里着急,才会用这个法子,让你知道了她已经有处买粮,慌张中去找她,她却在老夫人房里。你问她米粮的事,就等于让老夫人将整件事都知晓了,她再从中做了人情给你,将你弟弟手里的粮买过来,这样家里人都会夸她懂得顾及自己家的人。”

三太太想想二太太的话果然十分有道理,只是有一点,“我弟弟跟我说,现在米粮的价格的确是七十文钱一升,容华没有买来怎么会知道的那么清楚。”

二太太笑道:“我就说她算的精,就算买不到米粮还能打听不到米价?她将价格都先给你固定住了,你倒匆匆地要将米给她送来。”

三太太听得目瞪口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多,还是二嫂,否则我还真的要将米粮便宜卖给她了。”

二太太冷笑,“这下她是算计的过头了,明天拿不出米来,怎么和家里交代,老夫人前她又要怎么解释,说是四房没有帮好忙,还是她自己过于大意,随便是哪个理由,这件事她都不能再接着办下去。”

……

容华回到房里仔细想了一遍,一会儿叫来锦秀,“我和石传一说话的时候屋外都有谁在?”

锦秀微微一怔,“出了木槿在屋子里,外面就是我、春尧姐、红英、红玉、红梢在一起说说话。”

容华又道:“四婶来的时候呢?”

锦秀道:“也是我们几个。”

锦秀刚想要问原因,容华叹了口气,“你们都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不管以前是在祖母还是大太太跟前,只要在我身边,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将来无论如何都要给你们个妥当的安排。”

锦秀急忙道:“少夫人今天怎么忽然想起这个。”

容华道:“只是有感而发。”

正说着话,春尧从外面回来,容华和春尧进了侧室。

春尧关好了隔扇道:“老夫人身体还算好,少夫人让我送去的补品我都送到了。”

容华点点头。

春尧又道:“那件事也打听好了,舅爷和舅少爷过来是因为宫里的李贵人有喜了。”

李贵人有喜了?

大太太好不容易通过贵妃将侄女送进宫中,这几年却只封了贵人再没消息,没想到这时候有喜了,要知道皇上的妃嫔已经好几年没有大喜传出来,既然宫外的舅舅都已经知晓,想来是消息作准了。

说不定龙颜大悦还有进封的可能。

她还是陶荣华的时候,舅妈领着三表姐经常来到家里,就住在筑香小院里,后来舅舅在京城里置了处三进的院子。

那年她认识赵宣桓的时候,正是大太太给三表姐找了门路,在京里等着被选进宫中,后来听说是有了确切的消息,可惜她没有看到三表姐进宫就……

以前弄不清楚的事,重生之后一下子就弄了明白。

三表姐进宫大太太当年是求了蔡家,只是没想到这位早就被大太太看做能兴家的“贵人”,进宫之后果然就进封了李贵人,再也没有其他消息。

容华不由地想起那天晚上,大太太扔在她身前的那支凤钗,三表姐也在陶家,或许……

稍晚的时候高越回来传话,“水位已经要到之前的最高标线,侯爷的意思明日就要炸堤呢,特让我回来与少夫人说一声。”

只要炸堤泄了洪就该暂告一段落,容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这件事终于要结束了,这几天她担惊受怕的,晚上也睡不沉,经常错觉薛明睿回来了,脚步的声音那么清晰,她就差喊了木槿去开门,仔细一听才知道原来仍旧是风雨。

现在她终于得了确切的消息。

他将堤上的事办好,可是她家里的事……

明天就是交米粮的日子。

不知道府里有多少人要等着她栽这个跟头。

……

二太太、三太太起的都格外的早。

外面的雨仍旧下个不停,天气看似和昨天没什么两样,空气里却有一种让人喜悦的气氛。

二太太让人将玫红刻金丝褙子拿了出来,早早地去给老夫人请安,半路上正好碰到三太太,两个人说了会儿话,笑容满面地进了老夫人院子里。

进了屋,听到石传一在里面回话。

抬眼看到薛夫人、容华、四太太都坐在椅子上。

老夫人身边的丫鬟用美人拳给老夫人捶着腿。

二太太上前行了礼,老夫人招手让二太太坐到身边来。

二太太走过容华,不由地笑了笑。容华果然一大早就将人都搬了过来,无非就是要让人在老夫人面前替她说说好话。

老夫人道:“石家小子,你就将情形都说一说。”

石传一这才正式禀告,“少夫人最后谈定了六十文钱一升。”

二太太,三太太听得仔细,脸色都是一变。

石传一道:“一大早我就安排了人去拉米,现在已经送去了一些到米棚去,不怕中间供给不上中断。”说着从袖子里拿出米粮的账目呈给老夫人,“这是买米的明细,请老夫人过目。”

二太太不可置信地看着石传一手里的账目。

容华真的已经买到了米粮?她明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怎么会……

二太太抬起头,容华正和薛夫人、四太太一起笑着,一双眼睛闪闪发亮。

老夫人笑道:“容华怎么将米价压的这么低,连我都没有想到。”

容华低下头抿嘴微微一笑,“这都是四叔父帮忙,四叔父对这些行情十分的了解。”

四太太忙道:“哪里,都是容华想的办法,到了最后才将价格压下来,这样就能多些米施出去。”

老夫人亲和地笑道:“老四从来没做过什么,我还当他没有喜欢的,这样看来,他对铺子上的事还是上心的。”

四太太笑道:“他不过是平日里认识几个朋友。”

老夫人看向二太太,“你瞧瞧容华也是个能干的孩子,将来你要多教教她,家里的事也叫交代她多做一些。”

二太太紧紧攥起手帕,心窝一热几乎说不出话。

老夫人故意努努嘴笑,“你瞧瞧,你二婶还不愿意教你呢,还不沏茶来给你二婶喝了。”

容华笑着站起身,从香玉手里接过茶递给二太太。

二太太伸手接过茶碗,嘴角扬起一丝笑容,低头喝了口茶,却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呛进了气管,顿时咳嗽起来。

第178章 依靠(上)

众人在老夫人屋子里吃了午饭,这才各自散了。

老夫人习惯饭后吃点消食茶,李妈妈将茶端来伺候老夫人吃了,老夫人道:“是明睿让人带回来的消息?”

李妈妈道:“也不大清楚,侯爷身边的小厮倒是回来了几次。”

老夫人将茶碗递给李妈妈,“如果是明睿让人回来提前跟容华说要炸堤的事,让容华想办法压了米价,这两个孩子倒是齐心。”

李妈妈道:“别的不知道,这几日天气湿凉,侯爷让济医堂的送了几次药膏子给少夫人。”

老夫人愣了愣,“明睿这孩子在堤上,怎么还能顾及到这么多,朝廷派了那么多人跟着,生怕他会一不小心出了什么事,他还想着家里,真是胡闹……”说到最后倒是宽解了,“不过他们新婚燕尔,容华这些日子又为家里做了这么多事,明睿在外面,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个人顶着,实在不容易,做的比我想的还要好,再说他们都是年轻人,互相牵挂着也能理解。”

李妈妈笑道:“老夫人说的是,少夫人这段时间也是不容易的。”

老夫人长出一口气,“我没想到,老四倒办了不小的事,如果就这样,老四两口子有些事干那也好的。”

李妈妈笑道:“这些日子老夫人没少劳神,现在这些事都落定了,老夫人也能好好休息。”

老夫人有深意地一笑,“我想要休息,还早着呢。”

……

容华在四太太屋子里坐下,四太太这才松了口气,“我还真怕他不肯答应,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就将米粮运了过来。”

容华抿嘴微微一笑,“我们给的价格不低,四叔和他的关系在那里,能交下我们他何乐不为呢。”

四太太看了容华一眼,目光中露出赞赏来,“还是你能拿得住,就要这个价格,这些米粮。”

容华道:“商贾以诚信为本,既然他跟我说了实话,”隆正平说,因京里米粮高价,许多地方的米粮正运过来,到时候米粮价格必然会低下来,让她不如再等两日,只要有人挂牌售米,他也按照那个价格给她,可是她要的就是时间,“这边受了灾,许多人要谋求的就是这个利。”常宁伯家又大肆买米,让京里的米粮一下子稀缺,现在看似市场大好,等到大批的米粮一到就不是这个情形了。

常宁伯府现在收米价格压得又低,特别是用手里多家米铺施压,京城里的商贾要么是早就靠上去,要么就是像隆正平一样看不惯这些,远远地躲开。

这几日她和四叔父没少谈及这件事,渐渐明白了商贾说的什么时候是最佳的时机。

“我看了好多书,也问了侯爷,若是别的地方朝廷开仓放赈要层层批复,真正开仓的时候就要等上好久,京城和别的地方不同,朝廷批复下来会比其他地方快的多,再说这次的水患,及时炸堤泄洪会缓解灾情,隆正平衡量一下就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出手最合适。”

四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