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清墨书香-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现如今这副德性,哪里还有力气管这等小事?

    “小姐,这些都是您这两天的信。”

    孙妈妈和李乔呼哧呼哧,好不容易才把外面车上的箱子搬回屋子里。

    董婉扫了一眼,起码几百封。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写得陆小凤传奇再好,再吸引人,再多人喜欢,果然在这个时代,还是《老残游记》类型的小说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反正她收到多少封历史名人的来信,她自己也数不清了,感觉还是挺好的,只是她觉得自己还是没写出人家正版的《老残游记》,那种强烈的悲愤,到是多了点儿阳光的斗志。

    没办法,虽说有原稿对照,但她总想写一些自己的东西,而且某些观点还有些微的出入,删改也不少,像是里面的一些佛学方面的东西,她本身实在弄不懂,也就只好不去详细写,当然不严重,可写出来不说面目全非吧,到底不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了。

    当初连载之前,董婉也不知道会不会受欢迎,没想到名着的魅力如此之足,连宋编辑他们也没有想到,一时间他在编辑部的地位都水涨船高,高兴得天天笑脸迎人。

    …………

    高雯拿着一摞报纸回外公家,一进门就有点儿缩手缩脚,表哥正在院子里给小侄子逮鸟,看见她那做贼一样的动作,不由失笑:“小丫头回来了?”

    他表哥张晓天故意拉高了声音,气得高雯恶狠狠瞪了她一眼,小心翼翼向客厅里张望。

    “放心,你外公出门了,没回来。”

    高雯这才松了口气,她娘亲是外公最小的女儿,正经的晚来女,现在老爷子都有七十岁了,年纪越大,那脾气也越古怪,反正高雯每次见到自家外公,都有一种,老鼠被猫盯着的感觉。

    尤其是这一次庚子国变,她死活没跟父亲出去避难,外公知道之后,不但揍得她爹头破血流,连她也没得了好。

    “哎!”高雯小大人似的叹口气,“我有什么错儿?先生没走,做人家弟子的难道还能一个人临阵脱逃?我告诉你们这些没追求的,我决定了……”

    “哼!”

    话音未落,背后就传来一声冷哼。

    高雯登时大惊失色,猛地回头,整张脸顿时从神采飞扬,变成温柔内敛。

    “外公!”

    老爷子穿了件褐色的大氅,身量笔直,一点儿都不驼背,手里拿着的拐杖,更像是武器,不像是辅助行进的工具。

    “你决定什么?”

    “呃,我决定以后都要听外公的话,孝顺外公。”高雯谄媚地一路小跑,跑过来扶着自家老爷子回屋里坐下,又是揉肩,又是捏腿,动作再娴熟不过。

    老爷子也知道自己的外孙女是个什么性子,叹了口气,忍不住有点儿忧愁,他家里就阿雯她娘一个闺女,又只生了阿雯一个千金,自然是千娇百宠,孩子到没给宠坏,就是这性子再也难养成她娘亲那般温柔贤惠。

    都是姓高的那些家伙的错!

    腹诽了半天:“你还是不肯离开那什么女学?回家来,外公可以请个女先生教你。”

    高雯这下子也不给他捏了,站直了身子,郑重其事地道:“外公,什么女先生,也比不上我们董先生,我要跟她读书,一直一直读下去。”

    老爷子心里头更是不悦,还是忍下来,这个话题都提了好几回,孩子还给说得直掉金豆子,他到底对自家外孙女疼爱的很,再怎么样也不愿意高雯伤心。

    交代厨房给小小姐做点儿她爱吃的点心,哄着孩子和她表哥去玩,老头子就回书房,进了书房便忍不住怒气,气哼哼地偷偷骂了董婉一顿。

    幸好董婉不知道,否则肯定哭笑不得,这才是真叫躺着也中枪!

    骂完,老爷子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七老八十了,还暗地里数落一女娃娃,有些为老不尊。

    “外面把她吹得天上有地上无,真写得那么好?”

    别看高家是商人,可老爷子却是书香门第,一辈子也读了许多书,绝对不认为随便出来个年轻的女孩子,就能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

    他从袖子里,把自己从好友那儿要来的,说是连载那人新书的小说报抽出,点了蜡烛,打算读一读,要是不好,他非得重新执笔,写篇评论臊一臊那小丫头片子。

    一个小丫头,也不知道从哪儿学的妖法,竟勾得他宝贝外孙女‘神魂颠倒’的!

    老爷子带着挑剔的目光,打开报纸,慢慢开始读,渐渐就读了进去,读得万家灯火亮起来,外面的小厮饭菜热了七八回,还不见老爷子出门,偏偏能看见影子,又不敢进去打搅,急得团团转,最后实在没办法,还是高雯出动来敲门。

    她是唯一一个做了坏事,也不会被老爷子责骂的,可她也怕自家外公,做了半天心理建设,刚想敲门,书房的门一开,里面老头晃晃悠悠走出来。

    “外公,您可出来了,赶紧吃饭。”她说着一抬头,愣了一下——外公好像哭了。

    高雯连忙晃了晃脑袋,觉得自己肯定看花了眼,她外公怎么会哭?再一看,眼眶的确红红的。

    难道进了风沙?

    老爷子站着没动,目光有些迷惘:“……我国将走去何方?究竟该走到哪儿去?”

    “外公?”

    老爷子猛地回神,叹了口气,牵起外孙女的手,领着她去吃饭:“阿雯,你要读书就读吧,我这风烛残年的老头子,恐怕找不到答案了,只希望你们有朝一日,能告诉我答案。”

    “答案?”高雯满头雾水。

    这边高雯和她外公之间相处融洽,她心心念念的那位先生,也在忙得昏天暗地之后,被孙老爷子拎了过去。

    这本书的传播范围,明显要比陆小凤更广,影响力也更大,至少当初她写推理武侠的时候,孙老爷子没专门把她叫过去。

    董婉如今也算是大半个孙家人,进门不用人通报,直奔她义母那儿腻歪了半天,让老太太搂着她一通埋怨。

    当初孙家跟着圣驾难逃,老太太专门派人去接她,可她死活不肯走,老太太都给气得也不肯走了,若不是孙老爷子让人强行把她塞上车,恐怕她都要留在京城。

    董婉安抚了义母,玩嘴里灌了一大堆各种补品,虽然也挺好吃,她不至于排斥,可总要适量。

    “行了,再喂,等她胖成个胖墩,嫁不出去,还守着你过一辈子不成?”

    孙老爷子笑着打趣,顺便把董婉解救出来,拎着去自家的书房,进了书房老爷子坐了半天,才吐出口气笑道,“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可恨,谁人能知?阿婉,你这本书写得好,是真好!”

    除了故事之外,董婉还在每一回下面,写短小的批语,都是后世人们说的,颇为犀利,却也诙谐,让整篇小说读起来更畅快些。

    这部分,孙老爷子也极为喜欢。

    董婉让老爷子夸了一通,被逼着发表了一番感想,总算是让老爷子心满意足,这才被放回家。

    集结出版的事儿,宋编辑比她上心,早就再筹备,董婉也就放手让他去做。

    小说报那位出身名门的翻译齐正,如今也是董婉的‘脑残粉’,还突发奇想,想着能不能翻译成外国文字,拿去外国出版发行,如今国内翻译外国小说的到有不少,可中国的着作,拿去让外国人读,还真是没人敢想!

第50章() 
“……白公道:‘是了,未死的应该救,已死的不应该昭雪吗?你想,这种奇案,岂是寻常差人能办的事?不得已,才请教你这个福尔摩斯呢……’”

    高雯仔仔细细地读手中的手稿,“福尔摩斯是什么意思?先生,福尔摩斯是外国人?外国的捕快?”

    董婉:“……”

    她能不能说,自己压根忘了如今福尔摩斯根本就没有出现,那位伟大的侦探,并未存在于世。

    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董婉没办法,只好在下一回前面附了一个注释,简单介绍了下福尔摩斯其人,说明是她想写的一个任务,伟大的咨询侦探,还说了说演绎法。

    结果炸出来一大堆推理小说的爱好者。

    董婉本就是推理小说起家,在爱好者的圈子里,她可是小有名气,一听说这位终于有可能开一本推理小说,光听描述就很有趣的样子,信件顿时飞过来,堆满了编辑部的办公桌。

    宋编辑看了也不由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还是我们董先生会宣传,这就是未出先火啊!但您老人家还有时间写吗?不是说要把老残游记翻译成外文?如果耽误的时间太长,恐怕会有读者不耐烦,要不然我多请几位翻译过来替您译文?”

    董婉:“……”

    谁是老人家!

    她能不能说,什么福尔摩斯都是杜撰,她在出了这件事之前根本没有写作计划。

    还有译文,当然要请专业的翻译。

    董婉很有自知之明,她英文当然不错,可也没正经地用英文写过小说,实在没什么信心能翻译得完美,就是用记忆药片去搜她看过的英文版老残游记,那也不完全一样。

    而且,还有其它国家的译本,宋编辑也想出。

    俄文,日文等等,董婉绝对束手无策,难不成自家的那位编辑还以为自己十项全能,什么语言都能驾驭?如果是真的,她就不能说是人,得是个神!

    福尔摩斯的问题,还是先等等,译文这边已经答应了编辑部,齐正也很关心。

    好在虽然董婉的老残游记和原版的并不完全一样,但董婉还是用记忆药片把原来的英文版本的书拿出来对照,至于其它语言版本的,就没什么法子了。

    记忆药片的确很厉害,哪怕她扫一眼的东西,也能完完整整地记忆起来,可董婉读书,大部分还是读中文版,偶尔看看英文版原着,至于其它版本,那几乎都是看得翻译版本,连对照版的都没瞧过。如今想搜也搜不出来。

    不过,编辑部对这件事很重视,聘请了很多大翻译家,连赫赫有名的严复严先生,也主动过来参与翻译。

    董婉听到严复的名字,简直瞠目结舌,不过稍微一想就想到,肯定是看孙老爷子的颜面。

    她想得确实不错,是孙老爷子比较有面子,但严复若不是真正挺喜欢这本书,他绝不会接这个工作。

    于是,翻译团队十分壮大,名人辈出,董婉简直有点儿战战兢兢,她甚至又重新改了稿子,反反复复,最后定稿之后,她觉得自己把自己的稿子倒背如流也没什么问题了。

    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英文译本先完成,齐正就拿去托英文的关系出版。

    不过,因为是中国人写的书,在外国一开始比较受冷遇,还是齐正算是比较有人脉关系,才找到一个相当古老的家庭出版社。

    是英国一位贵族自家的,听说它们甚至为维多利亚女王出版过回忆录,算是相当有实力,但出版作品极少的一家出版社。

    齐正之所以能有眼下的奇遇,那得说,要感谢董婉!

    董婉看他在国外屡屡碰壁,每次发电报回来,都有一种他颓废的要以死谢罪的感觉,想了想,似乎她认识的那位罗斯福小姐很肉痛地花了足足十万影响力,从商城里买到一种道具。

    叫机会卡,它会让让使用者得到一次机会。

    属于消耗品,一次性使用,而且机会出现,能不能抓住,或者抓住之后,能不能成功,并不敢保证。

    但有时候,机会比什么都重要。

    董婉还是觉得十万影响力花费得不算很冤枉,虽然是有些昂贵,可光靠抽奖,永远不可能精准地抽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卡片一经使用,齐正出去喝咖啡,就遇上某贵族出门被小偷偷了钱包,他慷慨解囊,两个人就聊起来,聊着聊着,齐正就拿书给那位读,对方读了很喜欢。

    于是,机会来了。

    董婉接到好几封电报,才把事情弄清楚,也只能说系统的道具果然神奇至极,完全超乎人类的想象。

    “要是再强大点儿,说不得我也能瞬间称霸全球来着!”董婉腹诽了两句,只把事情全权交给齐正负责,就不去多想。

    出版之后,能不能畅销,那她可管不了,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中国的书,外国人还真不一定会感兴趣。

    齐正却很是操心,几乎是天天发电报,如今发电报可绝对不便宜,董婉觉得他自己贴钱得贴了好多。

    董婉正常去上课,每天去课堂,和一群漂亮可爱的女孩子们写字画画,日子过得不要太悠闲,也许悠闲时光,仅仅是这么短暂的一段儿。

    等到这些女学生们毕业,陆陆续续地组成家庭,她们中究竟有多少个,能继续像现在这样快活?

    有时候,或许是偶尔用一用情感药片来辅助写作的缘故,董婉总觉得,自己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看着这些学生,想到即将到来的大变革时代,她既忍不住自己鼓动学生们,让她们在这个大时代留下自己浓墨重笔的痕迹,又想让她们一个个都健康平安,生活顺利,两种念头同时存在,却偏偏不能并存。

    “算了,身为女子,孩子们本身也不想要多波澜壮阔的人生吧。”不是每个人都如董婉一样,因为白白得了一生,所以想做点儿更有价值的事情,不愿意把生命消耗在沉闷的,重复的家庭生活里。

    “女孩子,还是拥有个心疼人的丈夫,生儿育女更好些。”

    董婉苦笑,即便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孩子们就是嫁人,大部分也得不到一个好丈夫。

    这日天气还不错,董婉下了课,就去街上逛逛,顺便转一转书肆。

    快到过年的时候了,只是战乱的影响还没有过去,老佛爷一口气杀了不知道多少官员的人头,洋人们才算解气。

    午门外人头滚滚,家家户户都是哭声。

    凄凄惨惨的白矾招摇,董婉看着看着,总有一种想窒息的感觉……

    书肆到还是生意不错,京城里富贵人家多,书也比较好卖,董婉是常客,她一进去,店伙计就给她奉茶,捧了书单过来,照旧是翻一翻新书,但凡有些意思的都打包带走。

    如今董婉买书也是大手笔,她自己有钱,而且还担着给学校买书的差事,自己的钱不够用,买了放学校的图书馆,顺便报销一下也一样。

    正挑选,就看见门外进来一个青年学生,和掌柜说了两句话,便撩开帘子,两个人一起进了内室。

    她看了一眼,本来没太注意,半晌却忽然一蹙眉,她好像在孙老爷子那儿看过告示,那学生长得像最近正被通缉的反贼,似乎是兴中会的,十月份起义失败逃离惠州,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难道这书店还是个联络点?或者是自己看错了?

    应该是看错了,那些人逃亡,也多是逃亡海外,在惠州想逃去香港岂不是很容易?

    不过,反贼不反贼的,也和董婉无关,她挑好了书,就打算走人,结果刚一站起来,屋里就传来一声惨叫。

    店伙计蹭一下站直了身体,瞪眼看着董婉,董婉顿时呆了呆,就见那店伙计从墙角处一摸,就摸出一短棍,冲着董婉的脖子打去。

    看样子还避开比较致命的位置,没打算让她一命呜呼。

    问题是董婉现在今非昔比,她也不想挨这一下,向后退了两步,很轻松地躲过去,结果那店伙计不管不顾地扑过来,看样子是非把她弄住不行。

    奈何这大概是读书人,董婉拧住他的胳膊,一用巧劲,就给卸了,动作可能不太利索,那店伙计疼得脸上直冒汗。

    “你要是再疯狗一样乱咬人,我现在就高声喊,就说你们是一窝子反贼!”

    动静太大,掌柜一撩帘子,就出了门,连忙作揖,赔礼笑道:“误会,误会,哎哟,我们这儿怎么会有反贼,董先生说笑了,小赵,你怎么搞的,连董先生都不认识?居然敢无礼,还不快给先生道歉!”

    里面惨叫的人,应该是给捂上了嘴,但董婉的鼻子实在并不算坏,闻见一股子血腥味,还有浓浓的药味。

    那掌柜实在很客气,踢了店伙计一脚,苦笑道:“我知道先生人心善,您就别多计较了,来,您看中哪本书,算我送您的,今天不收钱。”

    他绝口不提屋子里有什么人,董婉皱了皱眉,也没问,拎着书,不管小赵怎么急赤白咧地跟他家掌柜挤眼睛,就推门而出,两只脚都跨出门,她才松了口气。

    既然出来了,想必那掌柜也不敢做出当街杀人灭口的事儿,真杀了人,那岂不是更麻烦?

    走了几步,董婉又有些犹豫,回过头看了书肆的门一眼,不得不说,最近她真是变得有些心软。

    撩开门帘,又探头进去,看着一脸戒备的掌柜,低声道:“我这儿有上好的金疮药,非常管用,今天没带够钱,不知道能不能用来抵购书的费用?”

第51章() 
那掌柜一怔,随即感激涕零,虽然没多说什么,但看董婉的目光,顿时变得温和起来。

    董婉也没有多呆,留下药物转身就走,根本没打算进去再帮忙看看具体情况。

    说实话,她其实对这个时期,很不成熟的,所谓的革命团体不感冒,但再不成熟,里面也有很多都是热血的年轻中国人,就算鱼龙混杂,到底不少人都是抱有理想,想要救国救民,才会加入的,董婉做不到对这些人的牺牲无动于衷。

    不过,还是少搀和为好,董婉没事人一样回了家,没两天一忙,就把这事儿给忘了,甚至也没改变逛书肆的习惯。

    她向来是学校附近的几个书肆都喜欢逛一逛,并非只逮住那一家不放,此时如果真的忽然不进这一家的大门,貌似才叫举止异常,如果万一哪天有什么人查探,恐怕就是疑点。

    再说了,以她现在的身份,好像只要不公开发表什么造反言论,也不用提心吊胆,怕东怕西的。

    声望这东西,还是相当重要,你一旦声望很高,清廷就是看你不顺眼,也不敢明面上对你怎么样,最多来暗的,即便暗杀也让人头痛的厉害,总比明着倒霉要强些。

    她要是哪天刷声望,刷到世界范围去,就更加安全。

    刚瞎琢磨了下要刷世界范围的声望,她的《老残游记》已经正式在英国出版上市。

    封面相当精美,比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书都要注重封面,是一幅非常漂亮的中国龙的图画,金光闪闪,连龙须也根根抖擞,董婉自己画的,书名是中文和英文都写了。

    中国龙的图案,还是董婉定下来,到不是因为什么很伟大的缘故,纯粹是她觉得西方人应该会喜欢这些精细漂亮的图案,充满东方元素,神秘莫测。

    里面还有不少插图,都是相当符合欧美国家审美的那一种,也是董婉画好让齐正带走。

    发售的时候很低调,书店这边根本就没做什么宣传,只简单写了个招牌,不过,因为出版社比较强大,到是辐射面积很广,除了一些小镇,大部分城市都有。

    发售的时间,是个春光明媚的好时节。

    杰森书店的老板是个残疾军人,以前当过兵,后来退役之后,就在伦敦开了一家小书店。

    书店的位置,正好在一所大学附近,里面的学生京城过来转转,生意还算不错。

    他开了大门,就坐在一边,慢吞吞整理自己的新书。

    把书从箱子里翻出,一本一本摆放在货架上,正做着,外面就进来两个学生,两个学生一边快速说话,一边在货架上浏览起来,挑挑拣拣,选走几本小说。

    一看来了生意,店主连忙站起身,打算走过去结账,结果腿有点儿麻,一动就不小心把手里的书扔了。

    那学生还很懂礼貌,弯腰帮他捡。

    “咦?”

    书面一条颇为立体的东方龙让他推了推眼镜,他平时对东方文化还比较喜欢,也有点儿研究,一眼就看出这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不由好奇,随手翻开。

    他的同伴结了账,把书都装进袋子里:“乔治?”

    喊了两声,乔治一时间没听见,他同学有些不耐烦,忍不住推了他一把:“快走,没看见这天色阴沉沉的,一会儿说不定要下雨。”

    “哦,好。”

    乔治恋恋不舍地把自己手里的书递过去:“老板,这本我也买,多少钱?”

    店主也没当回事,送走了学生继续工作。

    结果一上午,同一间学校的学生居然有三十几人跑到他这儿来买这本本来并不怎么看好的书。

    下午更多。

    一开始只是些爱读书,爱淘书的,看到封面很新奇,买回家看看,后来渐渐居然口口相传,很多人都喜欢,一下子卖到脱销。

    三个月后,加印了一次。

    紧接着,两个月后,又加印了一次。

    没想到,又是一个月后,居然不得不再次加印。

    尤其是后来报纸上还提到,这本书是当初写小说,为无线电广播的发明做出重大贡献的作家写的,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读此书的人更多。

    没想到,这本书的后劲居然这么足!

    在国外的华人,这个时代数量很大,从报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