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清墨书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距离董婉他们所住的民生胡同不远处,小说报编辑部的宋编辑,拿到了今天负责审稿的第二十三份稿件。

    他打开看了看,第一印象不错。

    字写得又工整又漂亮,字体娟秀,应该是位女性,喝了口茶水,决定只要这稿子不很差,他就认认真真读完。

    一开始读,就不由点头,白话文写得很娴熟雅致,不错啊!

    看了开头,宋编辑就有些奇怪,这稿子像是一篇侦探推理小说……但又不大像,到像是幻想小说。

    身为侦探的主人公是一位化学教授,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一日主人公的好友,某位捕快,觉得一件猝死案有点儿奇怪,死者年轻力壮,没有什么重大病史,看着不像会猝死的类型。

    好友希望侦探能帮帮忙。

    宋编辑看了作者对于实验室中各种设备的描述,十分高大上,虽然他心里知道,这些设备应该是虚构的,但还是有一种东西全部真实存在的感觉。

    其实就是现代社会,很多读者对小说里一些和科技相关的东西,也是完全不懂的,只要作者写的好看,读者们照样能爽起来。

    董婉在这一方面就没太注意,随着自己的喜好描写主人公做的那些很奇怪的化学实验。

    果然,宋编辑一点儿也没觉得违和,还很新奇,一下子就读了进去,哪怕作者对和符号也差不多的死者,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写了他们各种惹人厌的地方,宋编辑还是没觉得哪里不对,到认为这样的写法很有新意。

    也许应该提醒手下的作家们,写这类小说多换换花样……

    随着诡计慢慢被揭开,期间侦探那冷静的性情,犀利的口舌,给他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

    犯人也被揭开,是一个慈爱医院的医生,一个在医院出了名的老好人,无论是病人,还是病人家属,还是其他医生们,都对他的评价很高。

    他痛哭流涕,说了一番很感人的话。

    犯人是实在忍受不了那些死者生前经常来医院捣乱,伤害病人,惊吓护士,还在医院大厅里喝酒打牌,偏偏他们这种人,即便被捕快抓了,过几日还是得放出来,接着变本加厉,一时冲动,这才杀了人。

    很多医生,护士,甚至是捕快,都忍不住劝慰犯人,还答应替他求情,认为他绝不会被判死刑。

    读到这里,宋编辑和读者们一样,也都在心里觉得犯人罪不至死。

    然后——“毒、药下的非常精准,都是用最寻常的药物配置出来,想配出这样查不出中毒迹象的新型药物,需要成千上百次的实验,你的手指蜡黄,还有一股淡淡的药味,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实验,才能熏成这样。”

    “我想,你大概每天夜里,都在自己的办公室配药吧,连桌子都被你的胳膊肘磨出深深的凹陷痕迹。”

    犯人露出狰狞的表情:“谁规定了,生而为人,就不能杀人?”

    ……

    宋编辑:咳咳咳咳咳!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憋得难受。

清墨书香(系统)第7章 成绩() 
可是小说很不错,不只是推理很精彩,更重要的是,难得表现了人性。

    宋编辑到觉得,这个短篇小说一发,可能能刺激其他作者们的创作*,开创一种新推理小说的模式。

    《小说报》有日刊和半月刊两种。

    如果要是选择日刊发布,董卿这个‘侦探程成’就要分上下两部分,分两天发,要不然占的版面就太大了。

    宋编辑想了想,还是没太坑读者,拎着稿子直接去找总编。

    他们小说报的总编,可不是什么推理小说迷,不过身为总编,这类小说自然也是常常看,一开始总编也不以为意,他们报社日日接收的那些投稿,不说车载斗量,怎么也有几十份,这类侦探推理的小说,他也读过不少。

    可还是这些年来第一次,他像自己初读这类小说的时候一样,有一种着迷的,沉醉其中的*。

    “刊登,正好明天月刊出来,咱们今天加加班。”

    宋编辑顿时眉开眼笑。

    可是小说很不错,不只是推理很精彩,更重要的是,难得表现了人性。

    宋编辑到觉得,这个短篇小说一发,可能能刺激其他作者们的创作*,开创一种新推理小说的模式。

    《小说报》有日刊和半月刊两种。

    如果要是选择日刊发布,董卿这个‘侦探程成’就要分上下两部分,分两天发,要不然占的版面就太大了。

    宋编辑想了想,还是没坑读者,拎着稿子直接去找总编。

    他们小说报的总编,可不是什么推理小说迷,不过身为总编,这类小说自然也是常常看,一开始总编也不以为意,他们报社日日接收的那些投稿,不说车载斗量,怎么也有几十份,这类侦探推理的小说,他也读过不少。

    可还是这些年来第一次,他像自己初读这类小说的时候一样,有一种着迷的,沉醉其中的*。

    “刊登,正好明天月刊出来,咱们今天加加班。”

    宋编辑顿时眉开眼笑。

    “稿费嘛,就按照新人最高档,千字三元。”

    宋编辑一怔:“这么高?”

    总编叹息:“咱们报社最近实在是缺乏新血,新起来的那几家,像文艺报,京城日报,都开设了小说专栏,拐走一大批好作家,咱们要是再不加把劲,恐怕京城销量第二的位置也保不住了。”

    他们小说报在京城算得上是不错的报刊,成绩仅仅比‘文萃报’略差一筹。

    可后面的报纸奋起直追的劲头,看着也挺吓人的。

    宋编辑吐出口气,答应下来。

    只是,总编看样子是真有意把这位新人纳入麾下,千字三元块对于很多知名作者来说,那自然是小的不能再小的数目,人家拿千字六元都不大满意,到千字八元才高兴。

    可新人能拿到这个价码的,在他们小说报绝对寥寥无几,就是很多老作者,写了好几年了,成绩斐然,稿酬才刚刚千字两元。

    第二日,报纸刊发,董婉还不知道,只在家里忙着把陈旧的被褥什么的,都拿出来该拆就拆,该洗就洗,该晒便晒。

    好些被子里的棉花不知道是多少年的陈旧货色,发黄算好的,有的都发绿发黑。

    董婉恶心的不行,冲到市场一口气给买了五条新棉被,棉花厚实的很,在阳光下晒了晒,一股阳光味儿。

    她这才松了口气。

    就是孙妈妈死活不肯扔掉她自己的那条糊了一层油,简直油光锃亮,能当盔甲挡子弹的被子。

    “好好的东西,扔了做什么,拿回去给我侄子他们盖正合适。”

    孙妈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实在是看不上这位六姨娘糟践好东西。

    家里的被子比别人家都多,连她这个下人的也能盖上,居然还要买新的!

    别人家里,祖孙三代一条被子凑合着用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奈何人家六姨太自己有钱,人家买东西都不经她的手,她劝也劝不了,只好努力盯着别让她浪费东西。

    “姨娘啊,你要是想要新被子,买点儿棉絮,扯些棉布,老婆子我给你做,别看我眼花了,可手上的功夫可没扔下。”

    孙妈妈如今也学会怀柔政策了,她那满脸皱纹的脸上,也因着这阵子吃的好,喝的好,脸色变好了许多,而显得有了些许光泽。

    她没儿没女,到是有一个弟弟,可弟弟家毕竟不是她家,自从去了刘家,没多久就被分到外面的别院,这几年来,日子过得虽然苦了点儿,却安稳,她也本本分分的,对六姨娘和刘山,别管刘家重视还是不重视,她都照顾的极好。

    董婉失笑:“行啦,孙妈妈,我明白。”

    正说着话,稿费寄到了,一张汇款通知单,一共七十块。

    董婉也吓了一跳:“好多!”

    居然比她去女学教书的稿酬还要高!

    嘤嘤,在这个时代写文章实在是……名利双收,董婉叹了口气,都有那么一点儿负罪感,她要是只写写推理小说,写这些除了能逗人一乐,再无它用的小说,好像对不起现在的高工资。

    董婉在那儿矫情,人家孙妈妈可没那么多莫名的心思,她不识字,一听说这张亏款单值七十块,都恨不得那镜框给装裱起来。

    “领钱得要户籍。”

    她记得她有,不必去衙门开。

    当初去春香楼打工,给人家当女使,也是雇佣的,没签什么身契。

    主要是春香楼是个酒楼,那地方的头牌,都是来去自如的自由身,随便找个丫鬟照顾自己几日,又不是亲信,也没必要太麻烦。

    董婉翻箱倒柜,把自己户籍证明,就是个黑不溜秋的小铁牌子,她才忽然想起,虽然原主是刘家买的妾,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的妾,连入籍都不曾,真按照法律来算,她还是董家的人。

    只是这个时代,像她这样的小妾车载斗量,入籍没入籍的,都没人在意,一个女人罢了,不过是富贵人家的玩物,谁会关心一个玩物的事情!

    沉默半晌,董婉不由苦笑——对她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件有利的事,虽然,貌似也没什么不同。

    谁都知道她是刘家的妾,不是她说句自己不是,她就能摇身一变,忽然就不是了。

    去邮局把钱领回家,董婉给了孙妈妈二十块,算是这个月的家用,她也不是不能多给,可给多了孙妈妈也舍不得花,还不如自己好好留着。

    知道自己的小说刊发,董婉就顺路买了一份小说报。

    说是报,其实半月刊是一种刊物,页数不多,很薄,也就二十多页,半月出一次。

    质量不怎么样,这个时代的书刊杂志的纸质都不算好。

    董婉翻看了一下,自己的‘侦探程成’占了整个侦探推理小说的版面,是连载,分成两部分。

    她浏览了几眼,就笑了,看来小说报的编辑有点儿水平,正好断在侦探马上要揭穿凶手的时候。

    如果按照她自己的看法,这就属于疑问篇,和解答篇。

    就是不知道反响如何。

    董婉心里多少有点儿忐忑,她不算生手,又借鉴了很多未来知名的梗进行创作,可在这个时代,还真不知道读者买账不买账。

    她在家默默等待反馈。

    小说报那边,宋编辑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

    其实第一天的时候,他们报刊的销量还是趋于平稳,和以前差不多,稍微高一点儿有限,销售一天在五千份左右,毕竟是半月刊,不是日刊。

    可到了第五天。

    全国各大城市,忽然销售量猛增,一天一下子就翻了一倍,销量达到一万多份儿,印刷速度差一点儿就跟不上。

    不只如此,还有不少读者来信飞到报社,强烈要求一定要马上出下文,编辑部甚至收到半截鞋帮子,信里面威胁的话语扑面而来。

    宋编辑兴奋的满脸通红。

    还是人家总编沉得住气,依旧是面不改色。

    “没什么,喜欢推理小说的圈子是小众圈子,不过咱们养的读者比较成熟,忽然发现新鲜作品,爆发性才这么强,等下一期连载完了,热潮也就过去了,能不能留住读者,还得看咱们总体文章质量。”

    即便如此,这次也能盖文萃报一头,他高兴!

清墨书香(系统)第8章 混乱() 
小说报的销量直线上升,果然扎扎实实地压了‘文萃报’一筹。

    主要是文萃报和小说报的定位差不多,手底下也有几个侦探推理小说作家,还翻译一些外国的着作。

    报纸杂志的价钱虽说不高,可也不是特别低,有钱的读者就不说了,那些家里比较困难的,选了文萃报,就可能不去选小说报,要不然就是去收购别人看过的二手报纸。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家定位相差不大的报社,也就处于半竞争的状态。

    一般报纸报刊这种出版物,都是刚发行时销量高,哪怕是半月刊,也只有前面三五天的黄金时期。

    这次却不同。

    可能口口相传的缘故,报纸的销量*持续了半个月,紧急印刷了两次才算勉强跟上。

    尤其是下半月的‘解答篇’一经刊登,顿时引来议论纷纷,很多推理小说的读者都给报社去信。

    小说报都有好长时间没碰见过这样热闹的情况了。

    还有不少爱好者写评论发表。

    当然,也有固守传统,觉得这种推理小说形式的改变不合时宜,但哪怕是推理小说,也得要求故事好看,至少大部分读者都觉得这本实在不错。

    宋编辑也得了一笔丰厚的奖金,下定决心要好好培养笼络新人,争取为自家报社再添一个重量级的作家。

    不过,虽然‘侦探程成’有了火爆的趋势,但也只是爱好推理的圈子里,有很多人爱读,到不至于弄到街头巷尾,议论声不断的地步。

    董婉还没有自己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新人作家的觉悟。

    结果一看系统,顿时吓了一跳,影响力蹭蹭蹭向上爬升,居然增加到八万多了,现在她拥有影响力八万。

    就是系统商店什么的,还处于灰色锁定状态,也不知道要什么条件才能解锁。

    “吃饭了,姨娘,快来,就等你一个。”

    又能多抽奖几次,看看能不能得到几个有用的东西,董婉鼓着脸一边看系统界面,一边跑去吃饭。

    今天炖排骨,她专门去卖猪肉的地方等了许久,才买到不少排骨,难得,孙妈妈居然还没骂她,相反,还夸赞她知道节俭了。

    排骨这东西比猪肉便宜的多,和以前买的五花肉比,简直就是白菜价。

    红烧排骨的汤汁里泡上块儿馒头,绝对平民的吃法,董婉却觉得比燕窝鱼翅好吃的多了,至少容易消化。

    刚吃完饭,董婉才想回书房,继续构思新书,外面就有人敲门。

    孙妈妈过去打开门一看,居然是刘家的小姐,刘颖来了,看见这位小姐,孙妈妈登时一怔,呆了半晌才迎了人进屋。

    刘颖生得很高,大约随了她父亲,在这个时代,连男人一米七的也不多,她起码也有一米七八左右。

    穿了一身洋装,衣着华贵,只是瘦得过头,眼窝深陷,一闻她身上的味,董婉就知道这孩子恐怕是有抽大烟的习惯,不过这时候抽大烟很流行,富贵人家要是不吸点儿福寿膏,那简直就是跟不上潮流一样,她有钱吸这玩意,说明她在家里很得宠。

    董婉见到她也就想起来,刘颖是三姨娘的女儿,今年才十六岁,因为相貌酷似刘老爷,哪怕是个女孩儿,还是个失宠姨娘生的庶女,在家里也属于受宠的那个,纵然比不上十少爷,也比大部分儿女强了。

    别看这姑娘性子骄纵,可在家的时候,和原主的关系比和别的姨娘到好三分,虽然都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方式,比如说把自己穿了两次,不想要的衣服扔给原主,要不然就是出去逛街,买了某件东西,又看上新的,旧物就是原主的了。

    再有三姨娘每次罚她抄写,都抓原主帮着作弊。

    董婉搜索了半天记忆,对这小姐的印象挺复杂的,说是讨厌吧,肯定不至于,可要说喜欢,咳咳,这人真不是讨人喜欢的性子。

    只是在刘家那座深宅大院里,原主也不讨喜。

    刘颖显然是第一次到这座宅子来,对狭小的屋子显然十分嫌弃。

    “都什么破地方,六姨娘,你也不知道给好好收拾收拾。”

    她扫了一眼屋子,皱眉。

    这还是董婉来了后彻彻底底收拾整理过,桌上摆了花瓶,还插了几只花,地也扫得干干净净,要是换了以前那连桌子都坏了一条腿的地方,这位小姐恐怕连落脚都不肯,还怕脏了自己的鞋。

    现在却还好,刘颖嫌弃归嫌弃,还是提着裙角坐下,“我就是来跟你说一声,过几天我要去上海了,等到了就给你个地址,有什么事儿直接写信找我。”

    董婉大吃一惊:“去上海?读书?”

    “呃,你管那么多!”

    刘颖脸上一红,咳嗽了声,没说几句话,站起来就要走,“你这地方不成个样子,我可呆不惯……今天晚上的火车,我这就走。”

    这个小姐来得风风火火,走得也风风火火,董婉让她这举动弄得摸不着头脑,主要还是她终究不是原主,对刘家那一家子,总有一种退避三舍的感觉。

    结果不到晚上,刘家那边的管家带了十几个家丁,浩浩汤汤地杀上门,开门就问:“五小姐呢?”

    孙妈妈愕然摇头。

    对方根本就不在乎她回答什么,把人退到一边,便带人冲了进去,一口气把家里里里外外搜了一遍,搅合得乱七八糟,连董婉的房间都闯了。

    孙妈妈吓得一手拉着董婉,一手拉着刘山,避开到邻居家去。

    他们这一家子都是老弱妇孺,肯定不能和刘家那么多人硬碰硬,别管为了什么,这会儿不是追问的时候,重要的是先避开。

    孙妈妈能这么多年平安无事,还是有些小人物的智慧的。

    他们家邻居是一对老夫妇,丈夫以前当过兵,因为剿匪受了重伤,这才回家,一直也没孩子,幸好男人当兵的时候,还藏了点儿财物,两个人就在家门口支了个豆腐摊子卖豆腐,日子还将就能过。

    董婉和这对夫妇不熟悉,孙妈妈却经常和那家的女人一块儿洗衣裳贴补家用,所以还挺相熟。

    此时,这对周姓夫妇虽说害怕,可还是强撑着把董婉他们三个让到屋里来,赶紧关紧门窗,那个男的还翻出一把柴刀,就搁在手边。

清墨书香(系统)第9章 搬家() 
刘家的管家带着家丁,把家里给砸了一遍,这才带着人走,从头到尾,人家根本没把董婉和刘山放在眼里,正眼都不瞧一下。

    临走,不光是把家里翻出来的金银财产都搜走了,连董婉的一箱子好衣裳也没放过,孙妈妈一看他们大包小包地往外抗,气得脸色胀红,气得哀嚎一声,就要冲出去,幸亏董婉眼明手快,一把给抓住。

    别说她手无寸铁,身边又只有一个老太婆和稚子,就是她现在手里有把枪,也不会莽莽撞撞冲过去。

    主要是不值当!

    在董婉眼中,家里那点儿东西,实在算不上怎么重要。

    孙妈妈却忍不住痛哭流涕:“这些杀千刀的混蛋,他们怎么敢?怎么敢?呜呜!”

    董婉苦笑,所谓恶仆欺主,自古有之。

    她一个失宠姨娘,早被刘老爷给忘在脑后,至于这个刘家的儿子,似乎也比下人好不到哪儿去,刘家不缺儿子,或许刘山是个女儿,待遇还会高一点儿,女儿再怎么样一副嫁妆嫁出去了事,大太太为了装贤惠,指不定还好好养着,再说,女儿养好了,拿去送礼也是贵重物件,儿子就麻烦,哪怕是庶子,真说到分家产,也该有一份儿。

    大太太恐怕巴不得他死在外面。

    人家是刘家的管家,当然听大太太的,欺负个再也翻不了身的姨娘和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好不敢的。

    家里的东西,可都是孙妈妈辛辛苦苦一点一点置办,每天看着家里添了什么,她嘴上不说,心里着实高兴,董婉也看得出来,孙妈妈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没事儿,我能赚钱,咱们赚了钱再重新置办,只是,这地方不能住了,要是他们隔三差五来一次,咱们就是有万贯家财,那也积攒不下来。”

    孙妈妈本来说什么都不愿意搬家,这下子也无话可说。

    反正原主刚刚搬离刘府的时候,人家大太太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把孙妈妈和一个小丫头的身契都给了原主。

    那个小丫头一出来就自己跑走,根本没打算和一个姨娘一块儿讨生活。

    眼下世道乱,逃奴多得很,朝廷也下了旨意,禁止买卖人口,虽说就是一个说法,从来没有执行,民间买卖人口的情况还是多得很,但一般的人家,碰上逃奴也懒得去找,还不够费力气的。

    至于董婉,她更不可能去。

    这次干脆也把身契还给孙妈妈,重新签订了一份五年的契约,薪水给的还不低,一个月三块钱。

    找房子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董婉是有工作的人了。

    肖女士对她这个由孙大人亲自介绍来的女教师,还是满重视的,前几日刚捎信过来,说她要是有需要,觉得住的离学校太远不方便,可以替她安排住宿。

    女学和普通的学校不同,里面老师和学生都是女子居多,稍不注意,就可能引来风言风语,肖女士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怕有哪里做得不周到,早早就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块儿地,修建教师宿舍。

    董婉想起这个,干脆带着孙妈妈和刘山去看了一眼。

    肖女士准备的宿舍,建筑颇为西方化,有一个独立的小院,里面是二层的小洋楼,肯定不是一般寻常的教习住的,但她对董婉很照顾,特意给董婉留了一处。

    地理位置好,环境好,周围都是文化人,离学校还很近,毗邻京师大学堂,什么也不用说了,董婉立马搬家。

    孙妈妈这下也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