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都蝼蚁的璀璨人生-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那发起疯来跟疯子没什么俩样。有样儿学样儿呗。这家女人也不是善茬儿。所以,现在就她们家剩下来了,谁也不愿意去惹她。再有,现在政策也不允许呀,不像原来那样,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
“快说,这个疯女人,最后怎么着了?那个烧汽油的女人,最后又怎么样了?”
“没怎么着。大家伙儿对她好着呢,断水断电了不是?生活不方便不是?就有人出面向她保证,如果她不同意,肯定不会强推她家房的,国家都有文件出来了,不能胡来。整个过程,特别文明。现在,不都讲究文明执法吗?”
“不能胡来?谁信呢?”
“是呀。你别着急,听着。这女人,一开始也不信啊,这拆迁队谈判专家,就跟她保证,如果双方意见不统一,签不了字,房肯定不会动的。每次约谈,谈不成,就客客气气地送客,绝没有动强拆的样子。过些日子,这女人慢慢就放松警惕了。”
“她一放松警惕,就胡来了?”
“真没胡来!她就出去买个菜的功夫,总共不到半个小时吧。房就推了。等她回来看到房没了,跟疯了一样找人算账。找谁呀?现场一个人都没有!那个开推土机的小伙子,把房一推倒,车都没敢倒回来,抓紧时间直接弃车逃走了。你们想想,这事儿,搁谁不跑啊,谁不怕那女人回来找他拼命啊?!”
“嗨……这么简单呀?”
大家听到这结果,大为失望,觉得不过瘾。老江湖把那女人说的那么玄乎,还以为会有什么大事儿发生呢,真是吹牛不上税。
“啊!就这么简单啊。你们想怎么着啊?哦,真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非得出人命你们才觉得过瘾。”
“也不用出人命。这女人,真没什么呀,看你把她吹的,还以为会怎么着呢。再说,那开推土机的小伙子,有必要像兔子一样跑那么快吗?”
“是没什么。可当时不是你呀,要是你,你也得吓得直接跑。这要让那女人抓住你,就别想跑了。房没了,再去谈条件,手里就没谈条件的筹码了。拆迁办想怎么给你,就怎么给你。这房,在那女人眼里就是她的命根子。现在你给推了,你说,你怕不怕?”
“嗯,也是啊。开推土机就是个工作,为个工作搭上命可不值。”
“那可不!我告诉你们,听说同样一个院子,得到补偿是完全不同的。就看你是什么人。那些有关系的、不要命的、有能力折腾的……,都能拿高额补偿。普通人,就是被欺负的对象。”
老江湖说的这个女人,是个真实案例。这家男人,是个见人就笑的老好人。从来不惹事,走路都低头的主儿。他的座右铭是“钱多钱少有什么关系?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不管当多大官挣多少钱,临了儿走的时候,大家都一样。既然都一样,那有什么可争的呢?不就是过程不一样吗?”
第263章 心死了()
拆迁办下去办事,每家每户什么情况,全部了解清楚的。
家庭情况复杂的疑难杂症,均能对症下药。他家情况,并不复杂。
谁都知道,他家是个软柿子。同样的院子,待遇比隔壁邻居少了三分之二。男人也知道情况。也欣然接受,准备签字。女人不同意了,于是,把男人支走了。并告诉他:“这事儿你别管了!人活一世,要争口气。我不想比别人多拿多占,只要跟别人一样就行。如果你就这样签字了,将来你怎么出去见人,我不知道,我反正是没脸出去见人的!不为别的,大家一样的院子,面积都一样,房本一样、户型也都一样,凭什么要区别对待?就因为我们家人好欺负?这,你心里有数。你认,可我不认。就算为这事儿死了,也比被人背后戳脊梁骨舔着脸活着好!”
男人,是一个家庭的脊梁。
男人,也是女人的精神支柱。这支柱一旦倒塌,是再也扶不起来了。
女人,也想学那个浇汽油的女人找村主任或者哪个胆敢来强拆的人拼了。可是,就算她想拼命,也没有个合适的拼命对象。每日里,她见到的每个拆迁办的人,都是满脸客气公事公办的样子,没有一个人强迫她签字或者做她不愿意的事。每天,也会有人约谈,但是,条件达不成,也是客客气气的送走。过几日,再约,再谈。不成,再约、再谈,再客客气气送走……
如此反复,几轮儿较量下来,女人也迷惑了。觉得自己想多了,拼什么命?跟谁呀?目前这情况,根本不需要拼命啊!只要达不到心理预期,不答应不签字就行。
原来,之前那些恐怖的想像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的。那个浇汽油的女人,也许像真辟谣的说法一样,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扰乱视听误传的呢?这朗朗乾坤法制社会,怎么可能发生那样不堪的事情。
定是误传。
定是别有用心的人在破坏社会秩序扰乱视听。
慢慢的,女人就放松了警惕。
一念之差,意外发生了。
有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假象。
贫穷能够限制人的想像力,善良也可以限制你的想像力。
不服来辩。
这个女人,万万没想到。她严防死守的房子,这用来谈判的筹码就在她放松警惕外出买菜的半小时之内被推倒了。之前的日子里,她都二十四小时吃喝拉撒睡寸步不离的。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房子,住了几辈人的老屋要推倒仅仅需要十几分钟而已。这个速度,刷新了她的认知。
等她手里提着刚买得的菜回来,猛然见到自己的房子已然变废墟,那轰然倒下的墙、屋顶的瓦砾推倒后随之而起的烟尘还没有散去,缥缈盘浮于老屋上空……她以为自己眼睛出问题了,或者是北京局部地区发生地震了。
使劲揉了揉眼睛。
没看错。
房子倒了。
家,没了。
谈判的筹码,没了。
震惊、意外、不相信……买菜回来的女人死死盯着那片废墟,张大的嘴巴久久没有合上。最后,终于意识到眼前的既成事实,双眼一黑,晕倒了。
救护车就停在不远处。专门为某些突发事件随时候命。尽管很多时候,救护车都是摆设。但是这一天,女人得到了及时救治。
这便民的贴心服务,有人点赞。
围观的人群里,有各类人。也有不少拆迁队的人。
有些人,见了这景儿不免同情。
心里暗暗觉得这事儿做的,有点儿不地道。
老江湖也在围观的人群里。那个开推土机的小伙子,正是他派过去的。
===========
女人晕倒的风波很快过去了。
像平静的大海上偶尔吹过一阵风掀起的一阵微波,风一过,归于平静。
大家很快就忘记了这不起眼的一件小事。
但是,老江湖的心里,总觉得不那么舒服。不忙的时候,下意识地会想起那个女人。整个工程,分段负责。老江湖只管推倒房屋,其他后续问题,不归他管。那个女人是最后一家被拆的。本来,推倒房子就没老江湖什么事儿了。因为对那个女人,总觉得心里不落忍心里总是想着,鬼使神差的,所以转移工地以后,老江湖依然还多方打听。后来终于得知,因为这事儿,两口子离婚了。
房子推倒以后,拆迁办仍然按最初的方案执行。
因为手里已经没有了谈判的筹码,拆迁始终坚持最初的方案。
同意,就签字。选房。
不同意,就等着。预后,不知道。
开工日子到了,领导剪彩、奠基仪式如期进行。等到挖土机已经在女人家的宅基地上挖了很深的楼房地基的时候,这个后知后觉的女人终于明白,自己再坚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于是,不得已同意签字了。
签字当天,夫妻俩都在场。
一切都按流程正常进行着。
事情发生在签字以后。
作为一家之主,男人执笔签字。
签完字以后,双方都松了一口气儿,于拆迁办来说是个好事,这最后一家人同意签字走人,标志着这个项目本阶段的工作已顺利完成,可以总结汇报了;于这家人来说,男人终于不用再浪费口舌说服女人别做无谓的抗争,也终于可以过往日那消停的日子了。自从女人开始与拆迁办抗争,正常的家庭生活是没有了。于女人而言,跟邻居家一样的拆迁待遇这卑微的希望自已拼了命的去争取也还是被现实打了脸终究是幻灭了,也终于不用白天黑夜的担心房子被人偷偷的推倒了。
就在双方签完字盖完章大家松了口气的时候,男人当着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对女人说:
“瞧瞧,你瞎折腾什么?最后不还是这样吗?早听我的话,何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房也选不着好的了都是人挑剩下的,你自已还晕倒了差点丢了小命儿……我告诉你说,你能活到现在,得好好感谢人家拆迁办想的周到,要不是提前安排的救护车及时赶到,指不定怎么着呢!你能不能活到现在都难说!自己好好想想吧。你说说,净想不开,小命儿都没了嗝儿屁晾晾了要那么多钱那么多房有什么用啊……”
男人说着,斜眼白了下女人。
埋怨、鄙视、不理解、不认同、厌恶。
女人听了这话,眼睛盯着男人的脸足足愣了三分钟。现场其他人等,也愣住了。
女人静静地看着男人。
仿佛一个世纪过去了。最后,女人声音平静、语气缓慢说:
“我们离婚吧!”
这漫长的三分钟,不知道那个女人想了什么。
女人一旦不撒娇、不吵、不闹、不急、不争辩、不解释了,证明你们的关系到头了。
心,死了。不再有任何涟漪。
哪怕是恨。
===========
男人当众说的那句话,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江湖总觉得这俩人离婚,跟自己脱不了干系。时常觉得内心不安。再后来,遇到类似的情况,他都装病请假让徒弟去处理。
工程还是一样要继续。
钱,也还是要挣。工人们,月底都盼着他发薪水呢。
老江湖也没办法。
躲开,图个清静。眼不见,心不烦。
只是,对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老江湖没说那个开推土机的小伙子是他派过去的。
听完这个故事,暂短的沉默过后,大家开始议论:“真够乱的。”
“可不!也有不乱的。我还真见过。就是那种明文规定,补偿标准都张榜公示的,这里面根本没有人为操作空间,是多少就是多少,完全没有猫腻。这样情况,大家都统一标准,你爱怎么耗就怎么耗,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就算你闹,结果一样,这就没什么意思了。这种项目,干起来就特别顺手,也没什么烦恼事儿。越是那种不透明的,越这样,特别乱。”
“可不是吗?干吗不都像那种明文规定的,大家都一个标准也就没什么可闹的了。宋家老太太这钉子户,是不是也不透明啊?要不,也不用这样吧。”
“你这话说的!都一个标准,有些人去哪儿找外快去呢?宋家老太太这钉子户那肯定也不是透明标准。不过,也没准儿这家人觉得自己是有头有脸的人,想狮子大开口多拿多得呗。”
“唉!这些人就是不知足,要那么多钱那么多房,有什么用啊?”
“这你就不懂了!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
……
老江湖沉思。任耳边工友们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他在想,这宋家老太太怎么办?最近的一次碰头会上,已经有人提议,实在谈不拢就得想想“其他办法”。他知道,这“其他办法”意味着什么。上次,那女人离婚的事儿,一直压在他心底,没人的时候,总会想起这事儿,虽然没人指责自己,可他总觉得自己干了一件缺德事儿。如果自己不派人去推她家的房,他们的婚姻肯定还会继续……如果自己去派人去推她家的房,就得不到这个工程,得不到这个工程,自己就没法拿到工程款,也就无法给跟着自己干的这些农民工们开工资……
所以,没有如果。
第264章 愁()
女人离婚那件事以后,老江湖每年正月都熬夜排队抢最早一波时间去雍和宫上香还愿,以期减免自己心中的负罪感。这次任务,目标是位年龄高达八十多岁的宋家老太太,要对这样一位耄耋老人采用某种强制手段,说实话老江湖心里是含糊的。所以,在碰头会征求最佳方案的时候,老江湖没有表态,只推说自己没有成熟可行的方案就对付过去了。作为有长年一线工作经验的人,他的建议上边还是满重视的,有时候他的提议也会被直接采用。
事情总是要往前推进的,不管老江湖是不是积极应对。
最终执行方案层层下发,很快也传到了老江湖手里。虽然内心是抗拒的,但是上边的方案也不得不执行,否则,影响了工期,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方案拿到手,江湖细细地看着。那满满几页纸,分层次,条分缕析地分析了目前拆迁队要面临的任务、攻艰战的关键点以及如何快速取胜……讲的头头是道儿。老江湖书读的不是很多,看着那一条条的详细解读,就从心里觉得这些读书人心理还真是阴,有些招儿那损劲儿,连自己这长年身在江湖走的人都不及他们。方案的结论是,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必须对宋家老太太施以手段才有可能按时完成拆迁任务。宋家老太太是宋家的“软肋”,只有撬动宋老太太,整个宋家家族才能服软;而整个片区,只有宋家服了软儿,这个拆迁片区才可能臣服,只要宋家一倒,其他人等,必无抗争之心。如此,才能起到杀鸡儆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
这些个大道理,老江湖全懂,但写这个方案的人是不直接接触方案的被执行人的,老江湖等人却是要直接面对方案里那一个个被执行人的。这些人,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尤其宋家老太太,都一把老骨头了,眼看着都要散架儿的样子,哪儿还经得起折腾呢?
折腾这个年龄的人,真有点儿玄乎,如果稍有不慎,弄出点事儿甚至人命案,也是没准儿的。一拿到方案,老江湖心里就开始犯嘀咕。
这大冬天的,可怎么好呢?怎么才能既能完成任务,又不出事儿呢?
老江湖左想右想,心里越想越含糊。绞尽脑汁,希望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化解这场悲剧,免得万一出点儿什么意外,自己内心又背上良心债务。尽管没有人追责,但自己的内心还是煎熬的。这感觉,真不好受。
拆迁办和宋家老太太是杠上了,双方都没有要和解的意思。目前,还在僵持阶段。老江湖知道,这个阶段不会维持太久。因为,他知道整个工程的工期安排。冬季施工多有不便,北方地区的严寒不适宜水泥凝固,除了室内软装还在正常进行外,其他已经全面停工。但是,这个项目,过完春节一化冻,就得开挖地基的。所有的施工场地,全部清空。不留一物。
眼看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任务却还早着呢。还有一大波儿人没有动静儿。
唉!可怎么好呢?
愁。
宋家水、电早已停了。
宋家老太太,也被“请”出了房子。大冬天的,露宿室外。
宋家相当豪气。大大的四合院儿,居住着他们一家几代人。
宋家大宅门,是本片区的望族,无人不知。
周围那些居住在小四合和中四合院的人,见了他们总有种仰视的感觉。
大四合院子里,一颗树下,宋老太太端坐在她那雕花檀木椅上,远远看去,竟也是那样威严不可侵犯。就在这样严寒的天气里,宋家老太太被“软禁”着,也还是衣着讲究、姿态威严地端正着,丝毫没有开口要求谈判的意思。
形势严峻。
就是这样,各种限制……宋家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这时候,宋家的子孙们,也不再接拆迁办的电话。
碰上难啃的硬骨头了。这可怎么办?
按照方案预估,到这步,宋家儿女们会担心高龄的宋老太太身体吃不悄,过不了多久也就会屈服了。哪儿有不心疼父母的女儿呢?
然而,并没有。
静观其次的拆迁队也傻了眼:“这宋家儿女们,可真够狠的。眼睁睁看着这么高龄的老人露宿室外还不肯松口儿,真没人性!这些人那,都钻钱眼儿里出不来了。哼!这还大户人家呢,哪有我们村儿里人有孝心。”
“是啊,真没想到。为了点利益,连老人的身体都不顾了。”
……
方案执行的效果会及时反馈。这个结果,也令制定方案的人意外。
“那,接下来怎么办呢?”老江湖小心翼翼地追问。
“暂时,还是这样吧。再坚持三天,如果再没有动静,启动第二套方案。”
“好的。”老江湖得到这个回复,心里又一惊。其实,拆迁办与被拆迁户之间双方过招的事儿他见多了。只是,这次实在太过特殊。这老太太,可不是年轻人。而且,据说身份还满特殊的。这第二套方案,以老江湖的经验,那肯定比第一方案要有力度。
该怎么办呢?
要不,想个办法先回避下?
“不行!”
这想法一冒出来,老江湖马上自我否定了。
如果我离开了,启动第二套方案的时候,自己手下那些人,老江湖心里明白,他们是不知道深浅的,万一真出点什么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干系的。
不能走。
唉!怎么办呢?
愁。
===========
韩璐韩潮家,也是满室愁云。
韩父:“今天都好好说话,别跟昨天似的,个个儿跟吃了呛药似的。不管平时有什么意见,都不许提。对咱家来说,现在是个特别的时期,家庭每个人尽自己所能,一定要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有劲儿往外使,别往家里人身上使,你们俩,听见没有?”
韩潮:“爸,您说的对。我当然听您的了,只是……有些人,可能……”
韩潮话里话外的透着挑衅,又开始了往日那种情况。说着,还抬眼白了下坐在一旁看电脑的韩璐。韩璐没理他,因为她根本没听见韩潮在说什么。电脑里,是一份文件,D?T公司律师发来的,关于拆迁的最新条文。
韩璐认真地看着,按照自己家的情况,逐条对照核实着。拆迁消息明确传来的时候,韩璐悄悄拜托D?T公司秋律师帮忙了解下目前的情况,以备不时之需。最近些日子,眼看已经到了关键节点,秋律师的文件也适时的来了。
“不到万一得已,不要走法律程序。你知道,时间成本对你来说太大,不值。还有,一旦你们提起诉讼,性质是民告官。”
文件最后,是秋律师给的建议。最后一句,是客观陈述事实。
韩璐知道,秋律师是真为自己考虑的。一场官司打下来,别的不说,精力消耗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的。这点,秋律师明白,韩璐多少也了解一点。D?T公司跟其他合作单位之间也经历过几起大点的官司,韩璐没亲自跟进,但过程还是了解的。还有,跟拆迁办打官司,秋律师说的很明白,性质是民告官,这有多少胜算呢?就算赢了官司,执行力度又有多大呢?再有,这期间,指不定还会经历怎样的折磨呢?
“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走法律途径。”
韩璐内心悄悄打定主意。
这个想法,倒也与弟弟韩潮快点签字走人高度一致。
韩璐心里盘算着,自己和儿子是在册人口,是安置补偿的对象。老公虽然不是在册人口,但按照补偿方案,也是可以享受优惠补偿面积的。
“璐璐,咱家先内部商量好,行不行?”
妈妈面容柔和,看着韩璐,满眼期待。
“妈,您说吧。”韩璐语气痛快。
“还是那事儿啊,你那面积……我是说,你们一家三口,有个住的地方就行了,多余的面积,就给弟弟吧。你看看,这已经不错了。那谁谁家,人家出嫁的姑娘可没占娘家一分钱便宜的。你们拿走一套房,已经很不错了。将来,那套房是回不来了,永远也不会姓韩了。你得知足啊韩璐。”
“妈,话不是这么说的。我只要政策规定属于我的面积,并没有占家里一分钱便宜,更没有从家里拿走一套房。按照政策规定,我们三口人,是二套房,不是一套。”
“你看你这孩子!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省心。我都没办法跟你说话了。这么些天过去了,你怎么还不懂我的心呢?我也不想跟你解释了,也解释不清楚,反正,不管怎么说,你最多能从家里拿走一套房。别的,你想都甭想!你一个已经出嫁的姑娘,还想怎么样啊?”
母亲说着说着,已经没有了耐心。语气,急了起来。
这个问题,私下里,母女俩人也沟通过。但是,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明说。以前,都是母亲说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