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逃婚:缉拿小医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妃,会不会是侯爷回来了?”

    宋青对红英说:“先问问是谁?”

    红英贴着大门,警惕的问:“谁呀?”

    “红英姐姐,是我,小宝。”大门外传来小宝的说话声,听着气息很不稳定。

    红英扭头看着宋青,说:“王妃,是小宝。”

    “快开门让他进来,这会回来,怕是有着急的事。”

    红英拿下门栓,赶忙打开了大门。

    果然,张小宝气喘吁吁的说:“王妃,快收拾东西。”

    “收拾东西?”宋青问。

    “侯爷说战事将起,让我来通知你收拾些东西,等会有十名护卫护送王妃到隔壁文安县。”

    虽然早就有心里准备,但听到张小宝说战事将起,宋青心里还是咯噔一声。

    赵卓远让自己撤离?

    可她却是打心眼里不想走。

    宋青记得,就在不久前他要让自己陪着一起来这流河镇时,自己想都没想的就拒绝了。

    而今天,他让撤离,可她却是不想走,真心想陪在他身边。

    自己这是怎么了?不是一向贪生怕死么?

    宋青有些头疼的攥紧拳头,不知道是该听赵卓远的话撤离,还是该听从自己的心意留下来陪他。

    今日是十五,天上的月亮正圆,月光照的整个院子亮如白昼。

    月光下,院子里的花草清晰可见。

    宋青却看不清自己的心了。

    难道自己是爱上赵卓远了?

    她在心里假想了一下,如果赵卓远死在了战场上,自己会不会有感觉。

    想到他浑身是血,惨死的场面,宋青觉着自己的心揪的生疼。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爱,她只知道赵卓远死了,她的心会很疼,会很痛苦。

    想到这里,她当即做了决定。

    留下,她要留下,陪他一同征战天下。

    他在前线带领将士征战,她则在他身后支持,自己虽不是什么神医,但是替受伤的将士包扎止血还是能得心应手。

    “王妃,你还愣着干什么,镇里的老弱妇孺早就已经撤走了。”张小宝叫醒了凝神望着月亮的宋青。

    回过神的宋青对张小宝笑了笑,说:“红英,你快去收拾收拾。”

    “嗯。”红英答应着赶忙进了西厢房。

    宋青也转身进了屋,她进屋却不是收拾东西,而是换上了一身男装,拿了些银子银票。

    换好衣服后,宋青就出了屋子,手中除了她的医药箱,只拿了一个小布包。

    她走到西厢房,拉起红英的手,把小布包塞到她手心里说:“红英,这里有些银子,还有些银票,你拿着用。”

    “王妃,你这是干什么?”红英不明白宋青这话是什么意思。

    平常买菜都是用多少,自己向王妃要多少,王妃突然给自己这么多银子,这是为何?

    “你让小宝带你去文安县,我要留下来陪在侯爷身边。”宋青眼神前所未有的坚定。

第112章 两国开战(3)() 
听到宋青要留下来陪在侯爷身边,站在旁边的张小宝立刻喜上眉梢,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王妃,”张小宝想说王妃英明,没想到话还没说出来,刚喊了一声王妃,话就被宋青打断。

    “不用劝了,我意已决!”宋青斩钉截铁的说。

    “王妃,我是想说,我带着红英姐弟撤离后,您一定要照顾好侯爷!”

    听到张小宝这么说,宋青抬手在他脑袋上敲了一记,骂道:“你这没良心的,侯爷平常可是白疼你了!”

    “嘿嘿,嘿嘿。”张小宝挠着头皮笑了几声,又抬眼看你着红英问:“红英,收拾好了么?收拾好就快走,马车就等在门外。”

    红英见宋青要留下,她也把收拾好的东西重新放下,说:“我也要留下。”

    听到红英说要留下,张小宝一急,大声说:“王妃不光懂的如何布兵,而且还精通医术,留下来能帮助侯爷,你一个只会做饭的丫头,留下来作甚?”

    “你也说了,我就是一个只会做饭的丫头,那我就留下来陪着王妃,给王妃做饭!”红英语气也是坚决。

    “军营不缺伙夫!”张小宝没好气的说。

    “我知道军营不缺伙夫,可他们做的饭有我做的好吃吗,我可是从前流河镇最有名的饭庄的掌勺大厨。”红英也大声的给张小宝理论。

    “好了,好了,红英,别和小宝争执了,小宝平常嘴上不积德,可心里却是善良的,他这是为了你们姐弟俩着想,你就依了他,带着你弟弟先到文安县避避风头,等战事一过,你再回来给我做饭也不晚。”

    “可是,”

    “别可是了,文亮的身体刚刚有些好转,这战事一开始就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到时候这流河镇会是什么场面,都是一无所知。”宋青眉头微皱。

    “王妃,文亮的命本来就是您给的,就算到时候形势不好文亮丢了性命,那就算他报答了王妃你的救命之恩。”

    “这是说的什么话,文亮才一个八岁的孩子,他要好好的活着,健康的长大,这才是对我救命之恩最好的报答。”宋青拍拍红英的手背。

    “王妃,”红英还想说什么。

    宋青打断她说:“快别说了,这些银子你拿着,到了文安县盘个店铺,开个饭庄,以你的手艺,绝对可以生意火爆。”

    “王妃,救命之恩还未报答,我怎么能再要您的银子,红英还年轻,可以靠自己的手艺养活红亮。”

    红英似火不肯收宋青的银子。

    “哈哈,红英啊红英,你以为我是把这银子白给你的啊,我是给你银子是想做个甩手掌柜啊,到时候饭庄的账目都给我写清楚啊,我可是要不定时查账的。”宋青笑着说。

    红英还愣着,张小宝倒是机灵,替她接过了宋青手里的银票,说:“还不快谢谢王妃。”

    “红英一定会记清楚账目,等着王妃来查账。”红英语调中满是感激。

    这是上天开眼了,让从小经历了许多艰辛的自己遇到了王妃如此好的人。

第113章 两国开战(4)() 
张小宝带着红英姐弟有两名士兵护送,撤离去了文安县。

    而宋青,则是被几位士兵带着去了军营大帐。

    赵卓远和朱威等几名将士正在通宵达旦的商量战争细节,见到宋青赵卓远着实吃了一惊。

    就在刚才,自己让小宝回府通知她撤离时,小宝还建议让王妃留下来时,自己还认为她肯定不会同意。

    没想到,她竟然留下了。

    赵卓远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好了,各位辛苦了,所有的部署就按照咱们方才说的进行,不能有分毫误差。”赵卓远挺直腰,对围着沙盘的十几个将领说。

    “末将得令!”众将齐声说。

    “好,去部署吧!”赵卓远朝他们挥了挥手。

    “末将告退!”

    待那些将领退出帐篷后,赵卓远才走到宋青跟前,用稀松平常的语调说了一声:“来了。”

    好像他早就料到宋青会来一般。

    “嗯,我是来告诉侯爷一声,我明天就要撤离到文安县去。”宋青刚刚明明看到赵卓远惊喜的眼神。

    这会却要装的这么淡定,她倒要看看他能装多久。

    “既然来了,就留下吧,在这军营中我还是能护你周全。”

    “那侯爷的意思是,出了这军营你就护不了我周全了?”宋青故意刁难。

    赵卓远果然被她问的没话说了。

    她知道他是个不轻易许诺的人,只说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从不妄言。

    “哈哈,侯爷,你不用这么紧张,我是最惜命的人了,不用你说我也会爱惜好我的性命,我来这里只是想看看战争到底是什么样子,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宋青嬉笑道。

    还没有确定的情感,她不愿意让赵卓远察觉出来。

    “嗯。”赵卓远只是点头应了一声。

    宋青这么说,他一点也不失落,她不管是何原因留下来,对自己来说都是幸事一桩。

    在这样的时刻,他是希望她陪在身边。

    在赵卓远看来,人性和爱同等自私,爱一个人不是要我死她活,而是同生共死。

    宋青以侍从的身份留在赵卓远的大帐。

    这一夜,赵卓远无比的热烈,疯狂的让宋青几乎难以承受。

    。

    夜风呼啸,战火烧红了半边天际,呐喊声与厮杀声在深沉的夜色下响彻。

    连头顶的月亮似乎都被染成了血红。

    染满鲜血的矮丘上到处都是倒下的旌旗,和无数鲜血未干的尸骨,血流汇聚成河,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带着血腥的光芒,整片战场就如同鬼魅一般,阴森恐怖。

    胡杨林一战,杀敌四万,自损三千,大胜。

    在西夏王凉津昶命令三十万大军成一字型全面进攻时,赵卓远的十万大军奋力应敌,佯装溃败,诱敌深入,在敌军进入谷地后,杨飞又带领二十万铁骑从敌军身后杀出。

    西夏国三十万士兵,就这样被前后包抄。

    两军实力虽然相当,却因为军力部署不同而使两方有了天差地别,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根本就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

    西夏三十万士兵,也就仅仅一夜的功夫,便被士气高昂的大邑士兵杀个片甲不留。

第114章 两国开战(5)() 
西夏京都凉城。

    凉津昶得知战败的消息,一时气血翻涌,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染红了脚下洁白的毡毯。

    “大王,大王可要保重龙体。”西夏王后连忙把西夏王残留在嘴角的鲜血擦拭干净。

    “保重龙体,京都就要失陷,还要这副残躯作甚!”凉津昶怒吼。

    三十万大军,区区一夜的功夫,竟被杀的精光。

    这就是大将军口口声声称赞的骁勇善战?

    若是知道是今日这局面,他倒愿意求和,这样倒还能保住西夏。

    三十万士兵已损,如今西夏国只剩下些老弱妇孺,和空壳无异。

    等大邑军一到,结局只有一个,沦陷。

    “眼下这局面,尔等可有主意?”凉津昶单手揉着隐隐作痛的太阳穴问道。

    大厅中的两排朝臣都低声议论纷纷,却是没人能拿出什么可行的主意来。

    其实,在凉津昶心中早已有了主意,只是,这话作为一国之君他实在是难以开口。

    求和?

    若不是自己野心勃勃,趁着大邑新君即位朝堂不稳想咬下流河镇这块肥肉,两国倒是可以相安无事,也不会造成今日这个局面。

    求和,让凉津昶实在是难以启齿。

    正在凉津昶一筹莫展之时,三皇子凉畀挺身而出。

    “父王,儿臣愿意前往大邑求和。”凉畀高声说。

    听到凉畀说要前往大邑求和,在场的大臣无不吃惊的瞪大眼睛望着坐在龙椅上的凉津昶。

    所有大臣都以为凉津昶会大发雷霆,却没料到凉津昶听到凉畀的话刚刚还拧在一起的眉头竟然悄悄的舒展开来。

    满脸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

    “哦?求和?眼下不是求和的好时机,三十万大军已损,我们可没有任何求和的本钱。”凉津昶问站在大厅中央的凉畀。

    嘴上这么问,可心里却对凉畀是连连赞许,心说还是自己的三儿子知道自己的心意。

    “父王,眼下我三十万大军虽然已经折损,可我们仍旧有可以保我西夏周全的筹码。”凉畀表情泰然,似乎是对此次求和已经胸有成竹。

    “什么筹码?畀儿说来给大家听听。”凉津昶满脸期待。

    他心里虽已打定求和的主意,却是没有能保住西夏周全的策略,听到三儿子凉畀有主意,自然是满心期待。

    “儿臣听闻武阳侯赵卓远的副将朱威是个极其孝顺的人,他娘身患绝症,命不久矣,她这病只有天山雪莲才可以替她续命,而这天山只有我凉家的人才可登上山顶,倒时候朱威在武阳侯跟前美言几句,还愁保不了我西夏周全?”

    听到三皇子凉畀的计策,西夏王凉津昶用力的拍了一下座椅,大声称好。

    “好,好,好。”凉津昶连道三声好。

    大臣们也点头称赞,站在凉畀右边的太子凉钰嘴上说好,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服气。

    “众爱卿,意下如何?”西夏王此刻已经是喜笑颜开。

    “父皇,三弟足智多谋,只是眼下那流河镇乃虎狼之地,我愿意带兵随三弟一同前往,护他周全。”太子凉钰站出来说。

第115章 求和(1)() 
凉钰心想,如此大功,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让凉畀得了去。

    凉津昶知道太子心中的想法,太子怕三皇子越了自己风头,总是想方设法的打压。

    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凉津昶倒是没有偏袒谁,他看了一眼三皇子凉畀,说:“也好,畀儿,此去凶险,就让你皇兄随你一同前去。”

    “谢父皇,谢皇兄美意,皇兄随我一同前去,只是兵就不需要带了吧,父皇,我们此次是去议和的,自然姿态要低,带了兵可是显的我们态度不中肯。”

    凉津昶点点头,觉着凉畀说的有道理。

    “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凉津昶连连点了几下头,抬眼又问:“那畀儿需要什么尽管告诉父皇,孤自会替你备齐。”

    “回父皇,儿臣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一株新鲜的天山雪莲。”凉畀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身旁的凉钰。

    刚刚还满脸得意的凉钰,此刻却是面露难色。

    西夏国举国上下,只有他皇室凉家的血脉才能爬上天山,而凉津昶的众多皇子中,也只有太子凉钰,十皇子凉冲有此身手。

    而十皇子凉冲作为主将带兵攻打流河镇,前线节节溃败,十皇子也是生死不明。

    这爬天山采雪莲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太子凉钰肩上。

    对凉钰来说,爬雪山也并非什么难事,只是,眼下正是七月,天山上的冰川正处在融化的季节,一不留神,可能就会遇上雪崩。

    一旦雪崩,就是再矫健的身手,也是难逃死神之手。

    他暗暗的瞪了凉畀一眼,心里暗暗咒骂,凉畀没安好心,这是要把自己往死路上逼。

    可眼下,凉钰深知自己是没有任何的退路。

    即便是自己不先站出来,父皇也会点名要自己去采雪莲回来。

    “父皇放心,十弟在前线卖命,眼下虽不是采雪莲最好的季节,可为了西夏,儿子愿意冒险前往雪山。”凉钰故意把冒险二字说的重重的。

    凉津昶缕着胡子欣慰的点头,说:“好,好,你们都长大成人了,可以替父皇分担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众爱卿意下如何?”

    众大臣连忙跪地齐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凉津昶因为身体不好,再朝堂上坐了那么久身子未免有些乏了,他伸手又揉揉太阳穴。

    身旁跟了他几十年的宫人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提高嗓子喊了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臣纷纷低头恭送皇上离开,等皇上离开后,大臣们才三五成群的低低议论着今日之事纷纷出了朝堂。

    凉畀转身正要离去,太子凉钰快步追赶上,冷冷的说:“三弟真是足智多谋,今日之事,可是替父皇分忧不少。”

    凉畀抬眼看凉钰一眼,笑着说:“太子又何尝不是,今日没有太子挺身而出,即便是这计谋再好,没有天山雪莲也是空无用武之地,真正替父皇分忧的是太子您才是。”

    听到凉畀这么说,凉钰自然是得意。

    心中虽然介怀,却也没有直白的说出口。

第116章 求和(2)() 
整整三天的时间,凉钰才把天山雪莲采摘来。

    为了保住雪莲的新鲜,他还特意在山顶采了一袋冰连同雪莲一起背下山来。

    只是越是接近陆地气温越高,隔温袋里的冰也开始渐渐融化。

    他加紧脚程,把雪莲带到了三皇子凉畀的府里。

    两人骑着骏马,一路狂奔赶到流河镇。

    流河镇作为大邑军队的总阵营,此时自然是被保护的如同铜墙铁壁,好在凉畀早就打点好一切。

    顺利的就进入了镇子,一路来到朱威府中,打开隔温袋,拿出雪莲双手呈现在朱老太太跟前。

    而朱老太太却和寻常人家的妇人不同,是个见多识广的。

    她瞥了凉畀手中的天山雪莲,问道:“如果老身没有认错的话,这应该就是天山雪莲吧?”

    “老太太真是慧眼识珠,此物正是能治百病的天山雪莲。”凉畀回答道。

    “此物甚是贵重,老身已是黄土埋了半截的人了,自是享用不起,还请二位带回去,拿给有用之人用。”

    朱老太太的话倒是让凉畀吃了一惊,心想,既然这老太太知道自己拿的是天山雪莲,那她一定知道这雪莲可以续她的命,为何还会这么坚决的拒绝?

    “老太太,晚辈听闻朱将军乃是大孝子,为了治好老太太的病到处打听良方,晚辈是被朱将军的孝心感动,方才送来这棵雪莲,还请老太太不要拒绝。”凉畀应对有方。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孝忠孝,忠在前孝在后,自然是要先为国尽忠才能尽孝,老身不能因为这棵雪莲而害得我儿不能为国尽忠。”老太太说完这一番话,已经是气喘吁吁。

    “老太太严重了,一棵雪莲而已,牵扯不上忠孝二字。”

    朱老太太却不是个好忽悠的,她虽是年老体弱,可眼神却是老道凌厉,凝视片刻,仿佛就能把人的心思看穿。

    她低低的笑了两声,缓缓的说:“老身眼神不好,心却不糊涂,二位王子,请回吧。”

    听到朱老太太对自己的称呼,凉畀凉钰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只觉背脊发冷。

    这老太太,竟然能猜出他们的身份,真是厉害。

    凉畀心想,自己还真是低估了这老太太。

    以为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没想到在这老太太面前吃了闭门羹。

    而这老太太也是识大体讲道义,明明认出了他们的身份,却碍于他们是给她送雪莲,而饶他们不死。

    真的难得。

    “谢老太太不杀之恩。”凉畀也是个心思缜密的。

    朱老太太朝他们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似乎是身子乏的厉害。

    凉畀见朱老太太没有了继续说话的意思,告辞后转身出了屋门。

    只是,两人刚刚出了门,正想牵马回去,朱府的老家奴便匆匆追了出来。

    “二位留步,二位留步!”

    凉畀心中一喜,连忙问:“老丈何事?”

    “二位有所不知,我家老太太脾气太刚强,一向都是说一不二,平日里也只有将军的话她才能听进去,二位好心来送雪莲,老太太态度不好,实在是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朱府的老家奴一连向凉畀深深鞠了三个躬。

第117章 求和(3)() 
凉畀连忙上前扶起朱府的老家奴,客气的说:“老丈多礼了,老妇人乃是巾帼英雄,晚辈心里有的就只有佩服。”

    “我家将军在前线,这些日子恐怕是不会回来,可这雪莲是等不起,不如我先收下,偷偷的先让老太太服下,再快马加鞭去前线告诉将军今日之事,两位王子看着样可好?”

    听到朱府老奴的话,凉畀大喜,连忙把盛满冰块的盒子递给他,说:“一切就按老丈说的办。”

    “那两位王子先回去等消息。”

    “好,好,好。”凉畀连说三声好,告辞后和凉钰一起上马。

    凉钰武艺高强,却是不善言辞。

    此次求和之事,本就攻于心计,并非他所擅长之事,自然是不好插话。

    可他冒着生命危险采来的雪莲,就这么轻易的交到了一个家奴的手上,他心里却是极为不放心。

    “三弟,雪莲这么贵重,如何能轻易就交到一个家奴的手上?”凉钰拧着眉问凉畀。

    “皇兄多虑了,这老家奴一看就在朱府伺候多年,心性自然是随主家,雪莲交到他手上准错不了。”心里想到大事已经成了一半,凉畀就喜上眉梢。

    “三弟就不怕这老家奴收下了雪莲却不告诉朱威?”

    凉畀摇摇头,笑着说:“不怕,若是怕我也不会把如此贵重的雪莲这么轻易交给他了。”

    “那你就如此肯定,他一定会把这事告诉朱威?”

    “嗯。”凉畀深信不疑的点了点头。

    凉钰也不再问什么,虽然他不知道凉畀哪里来的底气,不过他虽然这么说了,自己也不好再怀疑什么。

    眼下只需要回凉城等待消息就可以了。

    。

    大邑军营中。

    “侯爷,当真要进军凉城么?”宋青问赵卓远。

    赵卓远点点头,说:“自然是要一举拿下,免得夜长梦多。”

    宋青看了赵卓远一眼,满脸的果断,做事不留后患,这也确实是他做事的风格。

    可是,他都不想想么,西夏折损三十万将士,那凉城剩下的也不过是些老弱妇孺,即便是攻打过去又能怎样?

    在这些毫无抵御之力的人面前,攻城无益于屠城。

    屠城?这绝对是泯灭人性的人才做的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