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逃婚:缉拿小医女-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青已经在门口站了有一会了,昂儿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么久都没有发现自己,宋青只好抬手在门上敲了敲。

    手指关节敲在红木门上,发出叩叩的两声声响,听到响声,昂儿这才回了神。

    看到站在门口的宋青,他像是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一般,没着急叫她皇婶,倒是先抬起胳膊揉了揉眼睛。

    揉了眼睛之后,再往宋青站的方向看,似乎是确定了眼前的人不是幻影后,昂儿才委屈的开口,叫了声皇婶。

    “皇婶,”

    “昂儿,看什么书呢,这么专心!”宋青故作轻松的说。

    “皇婶,这几天你都去哪了,怎么都不来看昂儿,昂儿是不是哪里惹皇婶不高兴了?”

    宋青连忙走过去,安慰:“昂儿,看你这是说的什么傻话,昂儿这么乖,哪里有惹皇婶不高兴,皇婶这几天身子不舒服,怕传染了昂儿,所以才故意避着的。”

    “皇婶身子不舒服?哪里不舒服?现在有没有好一点?”昂儿乌黑的眼眸中没有了刚才的委屈,取而代之的都是对宋青的关心。

    “昂儿放心,皇婶已经好了,这不是就赶紧来看昂儿了。”

    “嗯,昂儿可想皇婶了。”

    “是吗?”

    “嗯。”昂儿用力的点头。

    “想皇婶想的都不好好吃饭了?对不对?”

    “呃,我有吃饭。”昂儿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话的声音也很小。

    宋青把手里攥着的俩鸡蛋拿出来,在桌子上磕破蛋壳,剥好,递给他说:“皇婶一直攥在手心里暖着呢,赶紧吃了吧。”

第219章 昂儿探视(2)() 
昂儿接过鸡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没多大会的功夫,俩鸡蛋就进了肚,宋青问他饱没饱,他竟然害羞的说还想再吃一个。

    宋青看着眼前的孩子,心情很是复杂,自己对他再好,终归也不是他的母亲,哪怕有一些和往常不同,这孩子就会敏感的认为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事,是不是会遭到抛弃。。。

    昂儿才如此小的年纪,本该是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纪,却要承受母子分别的痛苦。

    看着如此乖巧懂事的昂儿,宋青实在是不忍心。

    她想着,是时候让昂儿进宫看看他的母亲了。

    相对昂儿来说,想必被禁了足的江氏会更加痛苦。

    宋青把想带昂儿去宫中见见江氏的想法告诉赵卓远时,他先是一愣,沉默片刻后,也没有拒绝,只是嘱咐她说江氏精神有些恍惚,让她小心些。

    宋青没有着急把要带昂儿进宫的消息告诉他,而是过了几天之后,她带着昂儿坐在院子里赏月时,看着夜空中挂着的那轮皓皓圆月,宋青感叹道:“昂儿,看今晚的月亮又圆又大,真好看。”

    “嗯,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昂儿随口吟出一句诗。

    宋青佩服昂儿的文采,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诗。

    “皇婶还没有嫁给你皇叔之前,每逢月圆时,就会和我师父坐在院子里赏月。”宋青长叹一口气,继续说:“哎,仔细说来,皇婶与师父已经快两年没见了,还真是想念他。”

    昂儿没有搭话,而是出身凝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宋青摸了摸他的头顶,问:“昂儿可想念母亲?”

    昂儿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宋青不解的问:“昂儿不想念母亲?”

    “皇婶,昂儿想念母亲,可是,母亲她做错了事,被关了起来,昂儿应该是见不到她了。”毕竟是生在皇家,昂儿知道母亲犯了很大的错误。

    皇叔很生气,杀了舅舅,虽然没有杀掉母亲,却是下令永远把她关了起来。

    “昂儿,如果可以见你母亲,你愿意去吗?”

    昂儿点点头,可是心里仍旧不踏实的问:“昂儿去见母妃,皇叔会不会生气?”

    宋青摇摇头说:“昂儿放心,皇婶去和你皇叔说说,让昂儿去见见你母亲。”

    “真的吗?”昂儿眼睛里放出奕奕光彩,银色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也同样闪烁着光芒般耀眼。

    昂儿的高兴是从地底流露出来的,此时的他似乎是放下了所有的戒备,正在为可以去见他母妃而兴奋的手舞足蹈。

    在宋青看来,此时的昂儿,才像个真正的孩子。

    三天后,宋青带着昂儿进了皇宫。

    她先是带着昂儿去了皇太后上官蓉宫中问了安,小坐了片刻后,就说明来意。

    皇上年幼,尚未成婚,这宫中大小事宜都是有皇太后上官蓉代劳。

    先皇病逝,先前宫中争风吃醋的妃子们都去了京郊庙宇削发为尼,小皇帝没有成婚,这后宫中其实也没什么太让人头疼的事,皇太后上官蓉也算清闲。

第220章 昂儿探视(3)() 
上官蓉得知宋青是带昂儿来探望罪妇江氏,脸色的表情明显一愣,不过也就是刹那的功夫,她便换上笑颜,自责起来:“还是妹妹心思细腻,倒是本宫疏忽了,早就安排昂儿进宫探望一下他的生母了。”

    “宫中事务繁忙,太后您就不必为这种小事分神了,仔细说来倒是侯爷心细,看出昂儿这几天的心思,才差了臣妾带着他前来探望。”

    上官蓉一听是赵卓远的主意,便不再有疑虑,要亲自陪同宋青昂儿二人一同去关押江氏的清月宫,说是关押,倒不是戴了手铐脚镣,其实只是禁足软禁罢了。

    但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亡了夫君,死了哥哥,被夺了儿子,如今又被禁了足,虽是可以在院中自由活动,想必也是没有任何心气了,只像是浑身被捆满了铁锁链一般,连人带着精神从里到外都被禁锢了。

    果然不出宋青所料,一进门,就看到江氏卷曲着身子蜷缩在一个光线找不到的晦暗角落里,整个人面容枯槁,眼神呆滞。

    已然没有了昔日江贵妃的绝代风华。

    宋青一直牵着昂儿的小手,此时她能感受到昂儿小手的颤抖,她攥了攥手,对昂儿说:“昂儿,去吧。”

    昂儿抬头先看了宋青一眼,又看了看站在宋青身边的上官蓉,见二人都没有异议后,昂儿才迈开步子迅速的朝江氏走了过去。

    “娘亲!”昂儿喊了江氏一声娘亲,来之前宋青特意交代昂儿不要继续叫江氏母妃了。

    昂儿叫了一声,江氏没反应,仍旧是眼神发呆的凝视着脚尖前的地面。

    昂儿已经走到了江氏的跟前,他伸出手,摇晃着江氏的肩膀,说:“娘亲,你看看昂儿啊,昂儿来看你了。”

    听到昂儿的名字,江氏的眼睛好像是突然回了神,她抬起头四处寻找,最后终于把视线定在了跪在她眼前的昂儿身上。

    江氏先是一喜,后来又紧皱着眉头,歪着脑袋使劲盯着昂儿看了好半晌,又使劲摇着头说:“不,不,你不是昂儿,你不是我的昂儿!”

    “娘亲,我是昂儿,是你的昂儿。”

    这时江氏使劲把昂儿推开,昂儿毫无预警的被推倒在地,上官蓉想伸手去扶,宋青却拦住了她,冲她摇了摇头。

    “娘亲,你怎么不认得昂儿了?”

    “不,你不是我的昂儿,你不是。”说着话,江氏还使劲的摇着头,而后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布人偶,她把布人偶举到昂儿面前说:“这才是我的昂儿,他才是!”

    “我的昂儿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从来没有。”江氏还像哄孩子似的,嘴里喃喃不停。

    昂儿看着失了心智的母亲,跪坐在地上,一时也没了主意,只是那眼泪控制不住的顺着光洁的脸颊往下留。

    宋青看着昂儿的模样,就后悔自己提议要带他来探望江氏了。

    赵卓远早就提醒了,说江氏神志不清,可她想着再怎么神志不清总能认出自己的儿子昂儿。

    哎,可没想到江氏竟到了这般认不得人的地步。

第221章 昂儿探视(4)() 
昂儿兴许是被自己母亲这幅模样吓到了,坐在地上好半天都没有起身。

    宋青看昂儿的模样很是心疼,走上前去,弯腰就要把昂儿从地上扶起来。

    可就在宋青弯腰的刹那,江氏吓的惊叫一声,大喊着鬼啊,使劲往身后的墙角里躲。

    起初,宋青并没有在意,只当是江氏又发了疯。

    可是,那江氏却是叫喊的愈发的厉害,宋青抬头看她一眼,此时她躲在墙角里瑟缩着,嘴唇都被咬出一个大青疙瘩,嘴里还念念不停。

    “鬼啊,鬼啊,不要杀我,不要杀我,你儿子不是我杀的,不是我杀的,是先祖皇帝让我哥哥杀的,是先皇,你要报仇去找皇上,和我哥哥没关系。。。”

    宋青不知道江氏为何会这么说,看着她的模样,神志虽不清楚,可她眼神中的惊恐却是真切的。

    莫非是自己长的像被江家残害过的人?江氏见到自己才会如此害怕?

    如此一想,宋青倒是起了好奇之心。

    疯人说疯话,可这疯话未必就不是真话,宋青决定一探究竟。

    她站起身来,走到江氏跟前,厉声说:“江氏,你还记得我吗?”

    江氏连连点头,点头的同时脸埋得更深了,生怕再看到宋青的脸似的。

    “我儿子还这么年轻,就死在你手中,你倒是活的自在,恐怕你现在连我儿子的名字都忘记了吧。”

    “记得,记得,我记得宋蔚,对,没错,是宋蔚,你儿子叫宋蔚!”

    宋蔚?宋青隐约着记得自己好像听过这么个名字。。。

    如今又从江氏口中听到这个名字,并且江氏还把自己看成了她口中宋蔚的父亲,宋青心中生疑,莫非自己和这个宋蔚有着些许联系?

    如若不然,也不会这么巧……

    宋青还想继续打探下去,太后上官蓉却上前制止,说:“妹妹,如今江氏已经疯了,她说的话净是些胡话,不足为信,还是莫要与她纠缠下去了。”

    上官蓉出面阻止,宋青估摸着大概是因为江氏说害死宋蔚的人也和先帝有关,上官蓉乃是先帝的皇后,她对此事应该也不是一无所知。

    这会她又面色极不自然的出面阻止自己继续追问下去,宋青觉着其中一定有猫腻。

    上官蓉虽没见过江氏口中的宋蔚,可她却是听说当年宋家被灭门的惨案,宋家的案子,估计现在都还没有翻案,身在宫中的她对这些事情最是敏锐,此刻她能感觉出江氏口中的宋蔚和武阳王妃定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上官蓉只能先上前阻止,和武阳侯商量后再做打算。

    上官蓉不阻止还好,这一阻止,反而让宋青心中的疑虑越发的加深了几分。

    她想着,自己一定要暗中调查一番。

    “妹妹,我看江氏的神志一时也清醒不了,这清月宫的空气也污浊的很,不如早早的回去罢了。”

    宋青点了点头,又蹲在地上对昂儿说:“昂儿莫要心急,过几天皇婶再陪你来看望母亲,或许下次她就能认得昂儿了。”

第222章 疑案(1)() 
虽然耳边有皇婶柔声的劝慰,可昂儿的眼神中仍旧满满的都是伤心。

    “走吧,昂儿。”宋青拍了拍昂儿的小肩膀。

    昂儿点了点头,站了起来,低着头跟着宋青往门外走。

    宋青知道,昂儿这孩子和自己一样想在清月宫多待一会,自己是想多问些关于宋蔚的事,昂儿肯肯定只是单纯的想与自己的母亲多待一会。

    只是太后上官蓉似乎是有所顾忌,连着催促了两次,让他们离开。

    这后宫是上官蓉做主,宋青自然不好多说,只能暂时现行离开。

    江氏口中的宋蔚,她可以慢慢的查清楚。

    出了清月宫后,上官蓉客气的要留他们一起用膳,宋青委婉的拒绝了。

    和昂儿两个人出了皇宫,却没有着急回侯府,昂儿心情不好,宋青带他到京城最有名的曲艺楼看杂耍。

    而宫中的上官蓉也没闲着,送走宋青之后,连忙去了御书房。

    武阳侯赵卓远正坐在惠儿的对面,仔细看着惠儿独立批阅的奏折,合理的他都会点头赞许,遇到处理不当的,他则是委婉的提着建议。

    这一年来,惠儿的长进很多,奏折批阅的也是有模有样,朝中大小事务也是处理得当。

    这是赵卓远最乐意看到的,惠儿早日亲政,就意味着他可以早日卸下肩上的担子,与他的青儿一起天涯海角厮守终生。

    “惠儿,,廖洲知府上的要求开水渠的奏折,你是如何批复的?”

    “惠儿听闻皇叔说廖洲乃是缺水之地,开水渠引水灌溉该是好事,惠儿便拨了白银万两给廖洲开凿水渠,此时奏折已经递送户部备案了。”

    “嗯,惠儿果然长进极快,天子乃天之骄子,自然要心系天下苍生,如此才能稳根基,速发展。”

    “这些都是惠儿从皇叔身上学来的,是皇叔给惠儿做了榜样。”

    赵卓远惠儿两个人正在谈论治国之道,就听到守在门外的宫人喊了声太后驾到。

    惠儿看了看赵卓远,说:“母后这个时候怎么会突然来御书房?”

    “该是有什么急事吧。”赵卓远回了一句。

    上官蓉知道此刻自己在御书房指导惠儿批阅奏折,她怕影响惠儿学习,又怕落下后宫干政的恶名,御书房这个地方,她一般都是过门而不入的。

    刚刚喊话的宫人快步来到赵惠面前,跪在地上说:“皇上,太后有是要见侯爷。”

    “请母后进来吧。”赵惠此时已经有十足的君王风范。

    宫人看了赵卓远一眼,有所迟疑,然后说:“太后说她不方便进出御书房,就差奴才来问问侯爷可否得空,若是得空出去一叙。”

    赵惠看了看他对面的武阳侯,叫了声皇叔,似乎是在征求赵卓远的意思。

    “皇上,臣先告退了。”赵卓远毕恭毕敬的朝赵惠行个礼。

    惠儿现在已经是皇上了,只有在他们两个人独处时,赵卓远才会叫他惠儿,哪怕是当着他贴身侍奉的宫人,赵卓远也会毕恭毕敬的行君臣之礼。

第223章 疑案(2)() 
赵卓远被宫人引到一处敞亮却幽静的凉亭下,太后上官蓉正坐在石凳之上,不知道凝神在想些什么。

    知道宫人通报,她才发现赵卓远已经来了。

    “太后,”赵卓远对上官蓉也是态度恭敬,却显的疏离。

    而上官蓉把地方选在这里,大概也是这个意思,这里来来回回路过的宫女宫人络绎不绝,而他们却又只能远远的看见凉亭之内的人,并不能听清他们谈了些什么,这样就不会让人起了疑心,暗中诋毁太后与权倾朝野的武阳侯旧情复燃这等言辞自然就会不攻自破。

    “不知太后找我何事?”赵卓远先开口问。

    赵卓远这样的疏离,上官蓉虽然早就已经习惯,可他一口一个太后的叫,让上官蓉心里还是极为不舒服。

    一个太后,一个个侯爷,两个尊贵无比的称呼,让他们之间仿若隔了万重高山。

    “侯爷,你可曾听闻早年间宋一德的案子?”

    “宋一德?可是先祖在位时的御医宋一德?”

    “正是此人?”上官蓉点了点头,又问:“侯爷对这案子可清楚?”

    上官蓉突然问起几十年前的案子,赵卓远心里有些好奇,就问:“太后为何会突然问起此事?”

    “他可是有个儿子叫宋蔚?”

    赵卓远摇摇头,说:“那时候我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对朝堂中的事情知晓并不多,只是听到宫中的风言风语,说是太医宋一德要加害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兄,后来诡计被母后发现,父皇盛怒之下,就灭了宋一德满门。”

    “至于他有没有儿子,我却是不清楚。”

    “今天我带着王妃昂儿去探望江氏,你知道江氏把王妃看成谁了吗?”

    赵卓远抬起头,看着上官蓉问:“看成谁了?”

    上官蓉开口之前,还警觉的四下看了看,虽然知道附近不会有人,可她觉着此时重大,应该格外谨慎。

    “宋蔚的父亲宋一德。”

    听了上官蓉的这句话,赵卓远惊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赵卓远心思是何等的缜密,上官蓉一句话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他就能把其中的这些联系想了个大概。

    “太后,臣还有事,先告退了。”赵卓远向上官蓉道别后,就匆匆转身离开。

    离开时都没顾上去御书房和惠儿招呼一声。

    赵卓远直接去了刑部,调出了当年宋一德案件的卷宗。

    已经二十几年前的案子了,早已经结案,也早已没人查看翻越,卷宗上蒙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负责管理卷宗的人怕弄脏了侯爷的手,递给他之前,还特意用自己的衣袖擦拭一番,饶是如此,那股尘土味也让赵卓远皱了皱眉。

    大邑规定,刑部卷宗只可在刑部特定的地方查阅,不能带出,赵卓远也不想为难这小吏,只接了卷宗找个地方坐下,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原来当年的宋家灭门案并不是自己听的那只言片语这么简单,原来宋一德是太医院掌院,医术极其高明,在太医院当差的数十年来,从未出过差错,可不知怎么,不知受了什么蛊惑,竟然在太子调理身子的药汤中暗下了慢性毒药。

第224章 疑案(3)() 
整个卷宗赵卓远都仔细的读了一遍,对当年的宋家满门抄斩案以大概有了了解,宋一德应是被人有意陷害,只是卷宗上他只字未提冤枉。

    赵卓远估摸着宋一德当时应该是被人抓住了什么把柄,又或者是被人拿了他最重视的东西威胁。

    无论是被人胁迫还是被人陷害,赵卓远捧着卷宗的手还是出了满手心的汗,当时会如此快的就对此案下了定论,与自己的父皇也轻信谗言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正在他想合上卷宗离开时,突然掉出了一张纸,上面的墨迹和其他的墨迹颜色不同,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同一年写的。

    拾起那张纸,纸上是个年轻人的画像,仔细一瞧,和男儿装的宋青竟有几分神似。

    赵卓远盯着那画像,又看了看画像下的文字:宋蔚,宋家余孽,仁怀八年江城大将军与西域发现,当场绞杀。

    看完这短短的几句话,赵卓远心里咯噔一下。

    江氏虽然已经得了失心疯,可她说的应该都是实话。

    宋家一家百十口人的性命都是死于父皇的轻信谗言,而宋一德侥幸脱逃的儿子宋蔚也死在了皇兄手中,自己该如何面对宋青……

    手中的纸张不觉间已被赵卓远死死的攥在了手心中,还是那保管卷宗的小吏过来提醒侯爷不可损坏卷宗,他才回过了神。

    把卷宗还给那小吏,还特意交代了一句:“这本卷宗从今天开始对外人绝对保密,无论任何人来查阅,没有本侯的允许,一律不准!违者斩!知道了吗?”

    那小吏吓的连忙点头答应:“侯爷放心,小人记住了,小人记住了!”

    “记住就好!”

    说完赵卓远转身出了刑部,他没有再回御书房,也没有回侯府,而是忧心忡忡的去了大司马府。

    到了杨府的时,杨飞正在院子里舞枪弄棒,见到赵卓远来先是吃了一惊,自从侯爷和王妃夫妻和睦后,他有多长时间都没来过杨府了。

    今天是什么风把他给吹来了。

    杨飞是个没心机的,心里如何想,嘴上就如何说。

    “哟,今天是什么风把侯爷您给吹来了?”因为距离远,杨飞并没有看清赵卓远的脸色,玩笑的问了一句。

    赵卓远一言不发的只是往杨飞跟前走,待他走近了杨飞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后,才后悔的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这人的脸色为何阴沉成这样,就连当时西夏北蛮三十万大军犯边,大战在即时他脸上的表情都不像今天这么难看。

    这是怎么了?

    莫非是和王妃闹别扭了?

    若是闹别扭,那也不是寻常的夫妻拌嘴,该不会是什么诸天大仇吧,会是什么仇恨,杨飞迅速的在心里想了无数种可能,可又觉着都不像。

    “有酒吗?”好半天,赵卓远才开口说了一句话。

    杨飞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自己有没有酒,先是一愣,反应过来侯就使劲点头:“有,有,酒窖里多着呢。”

    “烈酒。”赵卓远冷着脸补充一句。

    “杨府最不缺的就是烈酒,咱们先去屋里等,我命人去取个两坛来。”

第225章 疑案(4)() 
杨飞正要喊府里的下人去酒窖拿酒,就被赵卓远制止。

    “不必了,直接去酒窖!”

    杨飞看着浑身散发着让人窒息的寒意的赵卓远,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他,到底是怎么了?

    “愣着做什么,带路!”赵卓远低沉的话语中带着浓浓的怒气。

    眼下杨飞也不敢再继续猜想,只是按照赵卓远的意思,连忙带他往酒窖的方向走。

    一进酒窖,就有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

    杨家父子爱酒,人尽皆知,他这酒窖中珍藏了许多陈年酒酿,甚至有杨飞爷爷辈流传下来的百年陈酿。

    赵卓远虽然平时也喝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