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逃婚:缉拿小医女-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一把老骨头了,怎么还能去如此凶险的地方,退一步来说,圣花木兰多长在峭壁半山腰,即便是你寻得了又怎样,你如何采摘?”白道秀仍旧是满脸的不放心。

第305章 搬救兵(1)() 
陆明风知道白道秀一番话是对自己的关心,此去的凶险自己又何尝不知道。

    若是换做别人,他如此惜命的一个人,自然不会像今天这般逞强。

    今天需要圣花木兰的人是自己从小养大的青儿,自己欠她太多太多,不是简单的一个养育之恩就能抵消的。

    只要青儿需要,哪怕是丢了这条老命,他都会毫不犹豫。

    陆明风笑了笑笑说:“白兄不必担心,到时候自会有办法。”

    白道秀对于当年的事也很是了解,此时多少也能了解陆明风的心思,也就不再多言。

    大家都没有办法,只好把所有的希望压在一个老头身上。

    正在所有人都纠结在希望与绝望之中时,图用快步走到师父寒泉老人跟前。

    “师父,用儿刚刚出门遇到贵人了,或许找帮手这事在这几天就能解决,与其让这位陆师兄只身犯险,不如先再此处等个四五日。”

    寒泉老人深知自己这位徒弟的本事,听他如此说,心里已经有了底,当下笑眯眯的捋着胡须微微点头。

    “嗯,那就照用儿说的办,明风先别着急走,在此处等五天,等来了帮手,你再随他们一起去也不迟。”

    “可是,”陆明风说话时也没有把视线从只有七八岁的图用身上移开。

    他还是一个孩子,有何能耐说已经找到帮手!

    寒泉老人看来真的是年事已高,竟然对一个黄口小儿的话如此深信不疑!

    此时对图用的话有所怀疑的不止是陆明风一人,连同白道秀白程楠二人也是紧盯着图用,眼神中净是审视,似乎是想从这小家伙的表情中找到他说谎的证据。

    可是没有,图用仍旧是昂首挺胸的站在原地,接受在场三人的审视,眼神淡定从容,没有丝毫的慌张。

    可是站在白程楠身边的小鹤,却对图用的话深信不疑。

    这个小孩的本事,他方才已经见识过了。

    或许方才他没和自己一起进来,是真的遇到了什么人,巧的是那些人刚好能对此事提供帮助。

    寒泉老人见陆明风满脸的疑虑,便开口说:“明风大可放心,用儿这孩子办事最牢靠,你且安心在此等个几天。”

    既然自己的师叔寒泉老人如此说,陆明风也不好执意离开。

    虽然心中是满满的怀疑,可他仍然还是选择留下等待。

    。

    毫无目的等待的日子无疑是漫长而煎熬的。

    一向逍遥习惯了陆明风对时间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一年一年的光阴不知不觉的就在自己的游历中溜走。

    可是四天,对来来说比过去在外游历四年的时间还要漫长难熬。

    太阳已经西下,一天的等待即将结束。

    探着身子遥望,山谷中通往这座小院的路仍旧是安静的出奇,别说是一万救兵,就是连一人的影子也没见着。

    明天就是约定等待的最后一天了,若是再没有人来,那大概就真的不会有人来了。

    陆明风叹息着已经收拾好了自己跋山涉水需要的器具,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

    可看看院子里寒泉老人坐在石桌前正仔细配药,他的小徒弟图用就坐在他身边捣药。

第306章 搬救兵(2)() 
师徒二人有说有笑,好一副天伦之乐的图画。

    陆明风想到从前自己和青儿也是这般,突然鼻子一酸,眼眶竟在不觉中湿润起来。

    因为寒泉老人和图用两人都不擅长烹饪,这几天的饭菜都是有小鹤来做的。

    小鹤在白家虽是家丁,可他却是一直跟在少谷主身边,平常除了陪少谷主读书之外,干的也都是些和草药有关的活,所以做饭的本领也并不是很高。

    小鹤做的饭菜除了咸味之外虽没有其他滋味,可在一向用苹果梨子充当吃食的寒泉老人和图用看来,一桌没有滋味的饭菜却像是饕餮盛宴。

    两人吃的美滋滋的。

    餐桌上围着的六个人,也只有他们师徒二人吃的如此欢乐。

    其他的几个人都是各怀心事。

    再加上饭菜本就不可口,所以也只是了了的吃了几口。

    一顿晚饭,陆明风等人是因为有心事没有什么心思交谈,寒泉老人师徒是因为饭菜太好吃,只顾着吃饭了没有功夫说话。

    几个人就这么安静的陪着寒泉老人吃完晚饭,才个个情绪低落的离开。

    他们大概都已经猜到结果了,明天定是不会有人来了。

    尤其是白程楠,离席的时候还愤愤的瞪了吃的一脸满足的图用一眼。

    晚饭后的山谷中,凉风习习,一解白天的燥热,而院中的葡萄架下既能享受到凉习习的夜风,又不会淋到夏夜的露水,是个乘凉的绝佳去处。

    可是除了寒泉老人师徒,院中的其他人却没有此等闲情逸致。

    其他人都简单的洗洗澡早早的睡下了。

    屋里还残留着白天的闷热,和院中的清凉简直可以说是两个世界。

    躺在卧榻上的几个人都是沉默不语,厢房里安静的几乎可以听到他们彼此的呼吸声。

    呼吸平缓匀称,像是熟睡的人才会发出的喘息声,可是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睡着。

    。

    后半夜,本是山谷中最安静的时候。

    可那轰隆隆的声音是什么?

    马蹄声?

    这么壮观震撼的声响让厢房里彻夜无眠的人同时惊坐了起来。

    亲娘!听这声音,少说也有上万人马!

    这是救兵赶到了?

    小鹤率先起身掌上了灯,看到的景象是自家老谷主少谷主和陆先生三人竟然已经穿戴整齐的站在了自己的卧榻前。

    小鹤不好意思的裹了裹自己有些凌乱的衣衫,心想,这几个人怎么动作这么快,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已经穿好了衣衫。

    几个人匆匆忙忙的出了厢房,朝主屋看去,屋内一片漆黑。

    如此大的动静,那师徒二人竟像是没听到一般,在屋里高枕无忧。

    白程楠想去叫门,却被父亲白道秀阻止:“楠儿,此时深夜,师尊他老人家正在休息,不便惊扰。”

    几个人走到大门口,刚刚打开木门,正要出门,一回头却看到主屋的灯亮了起来。

    而后就听到吱呀一声开门的声响,图用揉着眼睛睡眼惺忪的朝这边走了过来,嘴里还嘟囔着:“白天还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要下雨了。”

    白程楠翻翻白眼,天,这家伙还以为是打雷了,半醒不醒的这是出来收拾东西呢。

第307章 上万兵马(1)() 
图用大概是被一阵清凉的夜风给吹醒的,此时已经来了精神的他才发现并没有下雨。

    抬起头来,满天的星星正朝他调皮的眨眼睛呢。

    “原来没下雨。”那方才传来的轰隆隆的声音是什么?

    图用心想,不管他了,自己还是先回去睡觉吧,明天还有好多活要干呢,不休息好明天又会没精神。

    可刚一转身,就被院子门口随风晃动的火光闪烁的灯笼给吓了一大跳。

    若说方才夜风把他从睡梦中吹醒,门口那盏灯笼绝对是让他提神醒脑的唯一原因。

    图用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安抚了一下自己那颗惊魂未定的心。

    再仔细一看,原来门口不止有一盏吓人的灯笼,而且还站着几个人,借着灯笼微弱的光,图用看清了门口几人的模样。

    那不是小鹤和他家少谷主几个人么?

    这大半夜的,不好好在屋里睡觉,齐刷刷的站在门口,这是作甚?

    图用正好奇,却又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哒哒的马蹄声。

    他突然就想到几天前自己和那位人的约定,仔细算算,这已经是第五天了,这几天,师父给他安排了好多活,光顾着干活了,竟然把这档子事都给忘的一干二净了。

    这些雄壮的马蹄声,大概就是那人搬来的救兵了。

    既然救兵已到,那其他的事就由白程楠来安排吧,这大半夜的,他还是不掺和了,回去睡觉才是明智之选。

    打了个哈欠后,图用抬腿进了屋。

    片刻后,屋内的灯灭了。

    马蹄的声响越来越大了,打破了山谷中破晓的寂静。

    陆明风抬头看了看天,东方的天际已经开始有些泛白,再有一会天就要亮了。

    那一万军士,披着黎明的光辉,承载着无限的希望,轰隆隆的越来越近了。

    “爹,我也要随陆伯伯一同前去峨眉山!”趁着大军未到来之前,白程楠再次向父亲白道秀说明心意。

    白道秀见来了这么多的救兵,再说又有陆明风的照应,儿子不至于会有生命危险,便点头同意了。

    说话间,一万大军已经骑着骏马来到小院门前。

    为首的将领正是那天和图用立下约定之人,也正是赵卓远麾下一支军队的主将,邗江猛。

    身手矫捷,神勇无比,一直很受赵卓远的青睐。

    所以这次,赵卓远才派了他信得过的人来执行任务。

    而这个邗江猛也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办事精明果断,稳重可靠,赵卓远才放心的把兵符交给他,让他遇到紧急情况可自行就近调遣军士。

    来到小院门前,邗江猛纵身一跳,便下了马,动作轻盈的如同一只长了翅膀的飞燕,轻盈的动作和他膘壮的身形完全不符。

    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功夫有多高。

    见邗江猛下马,陆明风赶紧迎了上去,问道:“壮士可是图用小仙童口中说的贵人?”

    邗江猛尴尬笑了笑,说:“老前辈言重了,在下邗江猛,并不是什么贵人,听那小仙童说王妃急需人手帮忙,我这才拿了侯爷事先给的兵符就近临时调拨了一万军马前来帮忙。”

第308章 上万兵马(2)() 
听了邗江猛的话陆明风等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个个脸上都是复杂的神情。

    侯爷,武阳侯?紧要关头,终究还是需要他来帮忙!

    纵使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陆明风他们也没有一丝拒绝的理由。

    一万军士,多么诱惑的数字,他们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找不来这一万经过特殊训练的滚打攀爬样样精通的军士来。

    他们个个心里都清楚的很,若想救青儿的命,眼下只有妥协。

    陆明风沉思了片刻,对邗江猛说:“邗将军,王妃性命垂危,急需一种叫圣花木兰的植物来解毒,可这种植物多长在峨眉山的悬崖峭壁处,你且交代一下你的部下,让他们寻找时不要放过山中的每一处悬崖。”

    说着陆明风又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打开后递给邗江猛,说:“这是我连夜画好的圣花木兰,不能人手一张,你让将士们传阅一下。”

    “是,还是前辈思虑周全。”说完邗江猛自己留了一张后,便把剩下的图样交给旁边的士兵,吩咐他们速速传阅一遍。

    这些士兵果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传阅起来没有丝毫的错乱,一切都是那么的秩序井然。

    待士兵都传阅一遍后,邗江猛又交代按照来之前分好的,十人一组上山地毯式寻找,不要放过没一寸地方。

    在临出发时,陆明风又想起来一个重要的事,忙对邗江猛说:“邗将军,这峨眉山上到处都是毒草毒虫,你交代一下你的手下,一定要格外小心,不要随意碰那些花花草草,更不要随意采摘没见过的果子吃。”

    “前辈放心,来之前就已经特别交代过了。”

    想起几天前自己中毒差点丧命的兄弟,邗江猛到现在都还有些后怕,进山之前又怎么会不特意交代呢。

    这些进山士兵都是平时训练有素的精英,而进山之前也是带够了足够十天的口粮。

    所以,采摘山里果实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其实也并不大。

    随着邗江猛的一声令下,眼前的一万兵马开始全速前进,朝着峨眉山的方向奔去。

    陆明风和白程楠两人也连忙挥了马鞭,策马狂奔起来。

    。

    武阳侯府里,赵卓远腿上的夹板还没被取下,他坐在案几前看着宫里午后送来的奏折。

    这些奏折是今天早朝时大臣们上奏的,皇上下了早朝后批阅好就赶紧送来给他过目的。

    南疆大旱又恰逢蝗虫灾害,今年夏粮已经面临绝收。

    南疆本就是荒漠居多,年年都有旱情,可以往都不至于绝收,每次遇灾后都是有朝廷从国库拨些钱粮就能度过,可今年可往年不同,旱情严重不说,又遇蝗虫灾害。

    百姓颗粒无收,仅凭国库拨的钱粮恐怕是不能安然度过。

    这种让赵卓远都头疼的事情,对还没有完全独立处理朝政的新皇赵惠来说就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赵卓远皱着眉头,他没有先看赵惠是如何批阅的,而是自己先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后,再看赵惠给出的办法。

    看到赵惠批阅的奏折后,赵卓远吃惊的瞪大眼睛。

    他的想法竟与自己不谋而合。

第309章 侯府禁忌(1)() 
他不禁在心里赞叹赵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魄力。

    赵卓远看着奏折上赵惠工工整整下些的篆体,倍感欣慰的点点头。

    修造大渠乃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好事,可是这却是极大的工程,耗费物力人力不说,而且效果并不立竿见影,所以历代帝王都不愿意轻易下决定在自己在位时做这种不会增加自己政绩的事情。

    南疆旱地早就需要开凿一条灌溉大渠了,可是大邑上上下下历经了十几代帝王,却没有一人做出决定。

    并不是他们在位时南疆就风调雨顺,而是,他们能压住就压住,实在压不住的,就任由百姓受灾饿死。

    而惠儿小小年纪,竟能有如此魄力,拨给南疆上千万两白银,用来修建大渠,这让赵卓远如何不惊叹。

    欣慰之余,他合上奏折,伸手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穴。

    刚揉了两下,他就想起从前他的青儿也是在他批阅奏折乏了的时候替自己揉上一会。

    青儿,想到这个名字,他的心就忍不住的抽疼了几下。

    前几天刚接到邗江猛的飞鸽传书,说是陆明风带着青儿往蓉城的方向去了。

    知道他们去了蓉城后,他特意向人打听了蓉城所有的名医,并查清了他们的背景。

    虽然邗江猛的书信中并未提到陆明风去蓉城找了哪位名医,不过,按照他的推断,他们应该是去了寒泉谷。

    听闻那谷中的寒泉之水能解百毒,希望那寒泉老人能治好她。

    赵卓远的思绪还飘在远在千里之外的蓉城寒泉谷,却听到书房的门被人轻轻的敲了两下。

    “进来。”赵卓远收回思绪,答应了一声。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曾经的书童张小宝。

    张小宝知道,侯爷已经习惯了自己和王妃两个人的陪伴,如今王妃深受重伤去远方求医去了,他怕换了别人侯爷使唤不惯,便放下玫瑰小铺那边的差事,重新回到他身边伺候。

    张小宝端了一碗银耳莲子羹进来,说:“侯爷,最近天气炎热,厨房特意熬了银耳莲子羹,您尝尝。”

    “放下吧。”赵卓远并没有什么胃口。

    张小宝想劝劝侯爷,王妃吉人天相让他放宽心,可是侯府上上下下哪个人不知道这段时间王妃二字是侯爷的禁忌,谁若不小心越了雷池,一定会被狠狠的惩戒一番。

    所以,这些日子,整个侯府上下没有一个人敢在侯爷面前提起王妃二字。

    可才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侯爷整个人已经消瘦了一圈,让人看着着实心疼。

    张小宝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握握拳头,下定了决心说:“侯爷,若是王妃在,恐怕她就会强行命令侯爷喝下这碗羹汤了。”

    张小宝是冒着被狠狠惩戒一顿的勇气说的这话,

    赵卓远回过头看着他,眼神一如既往的冷冽,让人看不出他情绪的起伏。

    张小宝被他看的害怕,他连忙跪在地上说:“侯爷若是想罚就罚吧,反正小的是看不下去侯爷茶饭不思的颓废模样了,若是王妃再府里,恐怕也不能忍受侯爷这般模样!”

第310章 侯府禁忌(2)() 
话一说完,张小宝就认命的闭上眼睛,等待着赵卓远冲自己大发雷霆。

    可出奇的,自己等了许久,书房内仍旧不见有怒火朝自己喷来。

    他悄悄的睁开眼睛看了看,侯爷竟然坐在案几前端起那碗羹汤仔细的喝了起来。

    张小宝简直要被眼前自己看到的场面惊呆了,侯爷不但没有对自己发怒,反而是如此听话的坐到案几旁喝起了银耳莲子羹。

    天哪,自己能躲过这一劫实属神灵保佑,张小宝心想,定是红英心善在家里烧的香火多,才积了善德,让自己免了一顿板子。

    赵卓远坐在案几旁安静的喝着银耳莲子羹,虽然不用张小宝伺候,可他却是不敢擅自走开,恐怕等候在门外看不到侯爷的需求听不到侯爷的吩咐一般。

    等赵卓远慢条斯理的喝完这一碗羹汤后,张小宝忙上前走了两步,恭敬的弯下腰,收起了空碗。

    他看到侯爷似乎是犹豫着,想问自己些什么,所以收了碗便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站在原地等了一会功夫。

    果然,没多久后,赵卓远问张小宝:“小宝,今天可有受到邗将军的书信?”

    张小宝摇摇头,说:“没有。”

    “嗯,你先出去吧。”赵卓远对张小宝挥了挥手,示意让他退下。

    这些天,他已经习惯了独处。

    “是。”张小宝应声后准备退出书房。

    张小宝刚走到门口,赵卓远像是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似的,把他叫住:“等等。”

    “侯爷有何吩咐?”听到侯爷叫自己,张小宝忙收住步子。

    “去备马车,我要去趟宫里。”

    听到侯爷的话,张小宝先是一惊,随后应了一声退出了书房。

    侯爷的腿脚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可这些日子他除了睡觉外,整日闷在书房里,今天想要出去转转也算是好事。

    张小宝出去后,赵卓远把案几上的奏折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整齐的叠放在一起,然后又装进一个明黄色的丝锦盒子里,盖上盖子,便靠在圈椅上,眯着眼睛等待。

    张小宝本就是个办事手脚利索的,没多大会功夫,他就备好了马车重新返回到书房。

    “侯爷,可以动身了。”

    “嗯。”赵卓远应了一声。

    只见张小宝朝身后的几人摆了摆手,就看到两个身强力壮的人快步走到了赵卓远跟前,恭恭敬敬的叫了声侯爷后,便小心翼翼的把他抬到了铺着软垫的竹藤软轿上,在确定侯爷坐稳以后,才抬着那竹藤软轿慢慢的出了书房。

    即便赵惠已经贵为一国之君,可见了赵卓远,他还是会恭恭敬敬的对他行上个叔侄之礼。

    “皇叔。”赵惠双手交叉放在额前,毕恭毕敬的朝他行了一礼。

    以往赵惠对自己行礼,赵卓远也没有阻拦过他,可今天,他却说:“皇上乃是一国之君,臣怎敢受此大礼!”

    赵惠不知道皇叔为何今天会这么说,觉着有些反常,他抬起头看着赵卓远,眼神中带着几分不确定:“皇叔,可是惠儿做错了什么,惹皇叔生气了?”

第311章 赵惠亲政(1)() 
赵卓远朝赵惠摆摆手,示意他走近些。

    赵惠虽身为一国之主,可毕竟也是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这孩子又对自己的皇叔很是崇拜,所以,对赵卓远他都是把他敬为自己的长辈。

    赵惠乖张的走到了赵卓远的跟前。

    “皇上请坐。”赵卓远仍旧生疏的称呼赵惠为皇上。

    从前他在御书房指导他批阅奏折时,他都是以叔侄的身份,对他的称呼也是惠儿。

    可今天,自己皇叔一口一个皇上的叫自己,赵惠只觉着心中有些不安。

    等赵惠在自己面前坐下后,赵卓远才拿出那个装了奏折的盒子,他们之间的案几上。

    “皇上批阅好的奏折以后都不必送到武阳侯府了。”

    “皇叔?”

    “皇上不必紧张,臣只是觉着皇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对于大臣们的奏请也是处理得当,这些奏折也就无需再让臣过目了。”

    “皇叔可是生气了?”

    “生气?臣不知皇上所指为何?”

    “南疆修建大渠的事,是惠儿擅作主张了,皇叔可是觉着不妥?”

    赵惠以为赵卓远是因为南疆修造大渠的事生气,毕竟这事非同小可,自己却是大笔一挥就拨了上千万两白银。

    皇叔会对此事生气,他也是早有预料。

    可是,这造福千秋万代的事,即便是群臣反对,他也会替百姓据理力争。

    赵卓远脸色一沉,说:“既是皇上亲自决断的事,臣觉着并无不妥!”

    看到赵卓远的脸色,赵惠就知道自己的皇叔果真是在为此事生气。

    “皇叔,惠儿知道皇叔为何会生气,毕竟修造大渠乃是劳民伤财的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