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宠田园:农门丑妻太惹火-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么多商贩,贩卖草筐的居多。草筐不难做,简单的手工活而已,价钱也便宜,辛辛苦苦做成的大草筐,一个才卖三文钱。
好吧,三文钱能买三四个鸡蛋了。
再说了,十个草筐要是一上午卖掉还值三十文钱呢。杜氏绣那么一件绣品,一个月绣完,才能得一百文钱!
他们来的时间还不算晚,一来到找了个差不多的位置。余氏自打有了大屯集市就在这里卖草筐,如今也三十余年了。
这里的人不少认识余氏的,她一来,四周的商贩们纷纷热情的跟她打着招呼。余氏脸上乐呵呵的朝他们摆摆手。
“余大娘,这俩孩子是谁啊?看着怪眼生的。”
喊话的是余氏选中小摊对面的一户人家,那女子拉着架子车来的,一车各种类型的草木制品,人穿着一身得体的粗布薄袄,年纪四十来岁,一米五的个头,白胖白胖的,倒是个有福气的。
“这个是我孙媳妇,这个是她弟弟,姓李。”
那妇人问,余氏就指着李木槿和李木凡回了一句,一边回着,一边忙活着把草筐摆开。草筐虽大小一样,一样的材料,可总有一些人喜欢凭借着自己的眼光挑挑拣拣,选出他自己中意的来。
“呦,原来是新孙媳妇啊,恭喜啊,余大娘。”
她来自杜家庄,认识杜氏,村里的婆娘们没事儿就喜欢聊些八卦,不管是村里娶进来的新媳妇,还是嫁出去的闺女,她们都会把人家家底掏出来说说。
萧家的情况,她虽然不全了解,但也知道的八九不离十。看样子那丫头应该是萧家二郎的媳妇。不过她可是听说萧家二郎长得那叫一个好,怎么娶了这么一个黑的跟块碳似的丑八怪。
小杨氏恭喜了一句,随即瞥了李木槿一眼,撅噘嘴。都说萧家穷,这穷的只能娶这样一个媳妇了。
叹息一声,小杨氏开始扯着尖细的嗓子吆喝起来。她人虽小,这吆喝起来精神的不得了,不一会儿就卖出了一个竹箅(放在大锅中蒸馒头、馏饭的,象形字篦子,梳头发的)。
李木槿这边,他们把草筐摆好之后,都过了一刻钟了,竟没有一个人前来问津。
瞥了一眼坐在石墩上的余氏,只见她不急不躁的,还拿出随身携带的针线筐纳着鞋底儿。
这一刻多钟都没个人来问,这草筐什么时候才能卖掉啊,
眼看着对面那个胖婶子卖掉一个物件又一个物件,李木槿便急了,看了余氏一眼,又看了一眼守着那几只死掉野鸡的自己弟弟。
第115章 卖草筐,三文钱一个!()
李木槿转头扫了一眼眼前这个小道,试了试嗓子,见有两个人往这边走了过来,突然喊了起来,“卖草筐,三文钱一个,卖草筐咧!”
她这一喊,不算小的声音立马吸引过来无数道眼光。四周的商贩听她吆喝,有捂着嘴笑的,也有不予理睬的,不过都见怪不怪,很快就收回了目光。
余氏和李木凡两个人却是被李木槿给吓了一跳,以前印象中见了人连句话都不敢说的李木槿竟然在这里多人跟前扯着嗓子吆喝,脸不红,气不喘的。
听李木槿喊第二声,余氏脸上露出一道和蔼的笑容,摇了摇头,没有吭声,低头嘴角带着笑继续穿针引线。
至于李木凡,看了他家大姐半天,才回过头来,望着眼前竹筐里的野鸡,面色晦暗,皱紧了眉头。
最终像是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似的,咬咬牙,也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卖野鸡,十文钱一只,卖野鸡咧!”
十三岁的少年正处于变声期,一喊,公鸭嗓般的声音响彻了小半个集市,这下吸引过来的行人、商贩目光更多了。
这回不像上次,一个个听了李木凡的吆喝声都没忍住,笑了起来。只笑的那个皮肤黝黑的少年,耳根红的似血滴!
看到这一幕,李木凡很想找个石头缝转进去,还很想哭,可这时候,一个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小凡,做的好,继续喊吧,那些人没有恶意的。”
李木凡的心是有多敏感,李木槿再了解不过,所以在别人笑起来的时候,她人就挪到了李木凡身边,给他安慰和鼓励。
转过头来的少年果真受到了打击,眼眶里蓄着眼泪,但好在听了她的安慰之后,把眼泪给吞了回去,点了点头。
“卖草筐,三文钱一个!”
李木凡敏感的心理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改变的,徐徐图之才是最好的办法。李木槿安慰了他一声,遂坐回了原来的位置,继续扯着嗓子吆喝着。
一声又一声!喊了有一刻钟嗓子都喊冒烟了,就是没有一个人过来买,甚至都很少有人走过来的。
李木槿很泄气,也很失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之后,感觉到有人在看她。转头一看,眸光正对上她家喊了一声就不再出声的弟弟。
李木凡看到李木槿的视线扫了过来,脸一红,立刻转过头去,一双手抓在竹筐边上,指节分明。不行,现在他在萧家住着,不能整天白吃白喝。他家大姐都大胆的一直喊着,他不能做缩头乌龟!
“卖野鸡,十文钱一只”
少年的声音再次在集市上响起,这一回也吸引了不少目光,但人们只是笑笑,便各忙各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意要做,来买东西的买完还要赶紧回家,都没有闲时间去浪费。
“小伙子,你这野鸡是什么时候打的,竟这么便宜?”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木凡的吆喝声终于起了效果。在吆喝了一刻钟后,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走了过来,他一身青布长衫,穿得十分得体,看样子应该生活在富裕人家。
第116章 第一桩生意()
有人过来,突然一问,李木凡吓得浑身一紧,紧张的舌头都打卷了,瞪大眼睛快速瞥了李木槿一眼,转过头去,“前、前天打、打的,都好好的,你看看。”
说着,手抖着从竹筐里拿出一只野鸡伸到那人跟前。半仰着头,一双好看的眸子水汪汪的看向那人,既紧张又期待!
来问询的客人是个好说话的,行动起来文绉绉的。伸出左手稍微把右手边的袖子往上轻轻一捋,一双和年纪有些不符的嫩白大手捏在鸡头上。
他的右手中指第一处指节有一个厚厚的老茧,该是常年握笔所致,此人的身份,要是她猜得不错的话,应该是个读书人。
这般鱼龙混杂的集市,竟然会有读书人过来,此人当真是和别人不尽相同。要知道这个集市卖什么都有,唯独笔墨纸砚没有。
不是没人卖,而是读书人一向清高,不屑与他们这些平日里脚踩黑土的庄稼汉为伍。
那人看了一眼鸡头,又伸手在鸡身上捏了捏,到最后竟是摇了摇头,看样子是不想买。见此,李木凡有些泄气。
“先生,这些野鸡虽是前天打的,但昨日这些鸡一直放在屋后东北角,肯定不会坏的。更何况,这里的每一只野鸡都是打中头部,身上并未伤口,这样放置更不会坏掉。先生要是有心买的话,这价钱可以再往下降两文钱。”
好不容易有一个客人找上门来,李木槿哪里愿意这么久轻易把人给放走。见他不满意,她立刻走了过来,开口跟他解释道。
接着狠狠心,把野鸡的价钱又往下降了两文,要知道当天的野鸡拿到县里卖,可是能卖到十五文左右。
刘伯庸正要走,突然听到眼前女子这么说,脚下顿了顿。皱起眉头,目光紧锁,上上下下把李木槿打量了遍。
此女人应该是个普通农妇没错,虽丑了些,但口齿伶俐,思维清晰,说出话来头头是道,倒是个聪明人!
现在正值春季,季风交替,晚上吹西北风,白天吹西南风。把鸡放置在屋后东北角,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能吹着冷风,而且屋后是背阴处,这样放置确实绝妙。
这野鸡刚才他看了,身上并未有伤口,本来还疑惑这野鸡是怎么死的,现在她倒是给他解了疑惑。
“你认识我?”
张口一个先生,闭口一个先生,刘伯庸看向李木槿,指着自己,突然问了一句。
“你既然不认识我,怎么知道我是一个先生?”
见对面的女子摇了摇头,刘伯庸更是好奇了!
“先生一双手那么白,一看就不是个干粗活的手,您的右手中指处有老茧,应该常年握笔,现在和先生站这么近,细细闻,先生身上还有一股墨香。依照这些,我之前猜测您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所以以先生来称呼。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您竟是一位教书先生。”
听那人问,李木槿淡淡的笑笑,笑不露齿,紧接着如实回复着那人的话,眼眸中带着笑,倒是惹得对面的人一愣,随即失笑的摇了摇头。
第117章 有缘咱们再相会()
“姑娘好眼力,某十分佩服,好了,这野鸡,我要了,两只。”
出门一趟,难得遇到这么一个心思八面玲珑的巧人,刘伯庸很是高兴,一高兴得给人捧捧场才行啊。伸出两根手指头,比划了一下。
“小凡,还愣着干什么,给先生挑两只,挑最肥的。”
最肥的昨天已经吃了,不过相比之下,还是能挑出肥的了。轻喊了一声正走神的李木凡,李木槿笑着,又重新把头给转了过去,“我看先生空手而来,这般拎着两只野鸡应该不好看,不如先生看看我奶编的草筐。”
说着,李木槿扫了一眼一旁到现在都没有人来看一眼的草筐。
既然是教书先生,肯定就不是个缺钱的。再者,读书人嘛,肯定爱面子,她这样推销一下,说不定人家就买了呢。就算是不买,她也不亏损什么。
好在眼前这位教书先生很给面子,她一说完,只见那人朝她笑笑,爽快应道:“好,那就给我加上一个草筐。”
他果真是没看走眼,眼前这人真真是一个聪慧的人,难得,着实难得!要是他座下的学生,也如她这般聪慧,他也就不愁了。
“一个草筐三文钱,加上两只野鸡,一共十九文。”
野鸡已经说了八文钱,做生意就得讲诚信,把野鸡放在草筐里,李木槿给人递了过去,开口说道,满脸欣喜。
那人接过草筐,搁置在地下,从怀里要出一串用麻绳小铜钱,直接递给李木槿,“这里是二十文钱,就当是我买了你两只野鸡,你送了我一个草筐,你看如何?”
要是搁在以往,他买东西从来都不跟人讲价的,如今已经吃了人家的回扣,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便掏出二十文早就串好的小铜钱递给她,如此说道。
他这么一说,只见对面那姑娘明显一愣,紧接着笑笑,依旧笑不露齿,“好,这草筐就当是送给先生的,要是先生喜欢的话,以后还可以来买,我们家会常来的。”
“好,一言为定,那我就先走了。”
时间不早了,再过两刻钟就该轮到他讲课了,于是不再磨叽,刘伯庸跟李木槿客气一声,便要走。
而刘伯庸对于李木槿来说只不过是她一个客人而已,走就走呗,不过见他客气,李木槿客气的挥了挥手。
“大姐,你好厉害啊。”
那先生刚一走,李木凡就凑了过来,眼睛放光的看向李木槿,很是崇拜!
“好了,赶紧吆喝去,咱能卖了这两只野鸡,算你一大半功劳。”
李木凡的夸赞,李木槿淡淡笑笑,不以为然,伸手在李木凡拍了拍,夸了他一句,便催促他继续吆喝。
这是她来到这里挣到的第一笔钱,以后会有第二笔,第三笔会越来越多的!
拿着钱,李木槿刚想转身把钱给余氏拿着,可谁知道,已经离开的那位先生又转了回来。见此,李木槿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只看到那人笑着说:“忘了跟姑娘说一声,某姓刘,名伯庸,有缘咱们再相会。”
第118章 嘴馋还不舍得花钱()
刘伯庸走出好几十米了,手里拎着那草筐,心里觉得空牢牢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鬼上了身,脑子一热,便转了回来。
跟那姑娘介绍一下自己,转身又走了
走了
望着刘伯庸再次离开的背影,李木槿皱紧了眉头,心道,这人脑子莫非读书读傻了,她又跟他不熟,至于这么客气吗?
“嘿嘿,这读书人就是他娘的规矩多,说了话还文绉绉的,”李木槿刚一转身,挨着他们小摊的一个卖竹扫把和竹背篓的黝黑大汉,朝他们这边笑道,一边视线瞄向李木凡跟前的竹筐里,“那啥,余大娘,你们这野鸡能不能再便宜些,我想买一只回家打打牙祭。”
“八文钱一只的野鸡,你打着灯笼都找不着,还怎么给你便宜,不能再便宜了。老吴,你在咱们集上卖了这么多年竹扫把,还不知道这里野鸡是个什么价钱?”
那黝黑大汉一问,李木槿本以为他和余氏是熟识,余氏会很好说话,给他便宜些。谁知道,余氏不过瞥了他一眼,嗔了一句,倒是一步没有退让!
而那叫老吴的黝黑大汉一听,也没恼,嘿嘿一笑,正想说话,对面刚卖掉一个刷锅炊帚的小杨氏朝这边喊了起来,“老吴,余大娘说的没错,这么便宜的野鸡,你上哪买去?你这个扣鬼,嘴馋还不舍得花钱。你要是不买,我买。”
“余大娘,你给我挑一只肥的。”
小杨氏说着,人就往这边走过来了,递给余氏八文钱,拎走了一只野鸡。走之前,还拎着野鸡专门在老吴摊子前走了一圈,这才回去,气得老吴掏出八文钱,在手心里数了半天,向余氏买了一只野鸡。
买完,瞪大眼睛,好不生气的望了小杨氏一眼。可小杨氏哪里理会他,只顾着自己的生意呢。
李木槿在这里坐了也有半个时辰了,她是看了,这一片的生意,数小杨氏家的最好!
有一就有二,见小杨氏和老吴八文钱买下一只野鸡,附近的商贩们纷纷动了心,还剩下的三只野鸡很快被人包了园儿(全部被人买走的意思)。
握着手里一共六十文钱,余氏心里头不知是何滋味,望着李木槿和李木凡两人一眼,余氏走了过去,把钱递到李木槿手里,“小槿啊,这钱,你拿着吧。这野鸡是你跟小凡两个人打的,钱理应给你们拿着。现在时间还早,这摊子,我先看着,你们俩去拿着钱随便逛逛吧,想买点什么就买点。”
之前来到这集市,看到这两个孩子的新奇样儿,她就知道他们应该是好久没有来过了。现在野鸡买完了,手里有了钱,她便打算让他们去逛逛。
孩子吗,自然该宠的时候就要宠的。
“奶,这钱你拿着吧,今天早上二哥给了我一点钱,够花了。”
随便逛逛,听余氏这么说,正合李木槿的意,今天她跟着来就是打算找个生意做,不去逛逛怎么发现商机啊。
不过这钱她不能要,虽然这野鸡是他们打的,也是他们卖的,但钱不能乱花,家里快没有粮食了,能多攒一些钱就攒一些。
第119章 招人心疼()
就是萧景玉给她的那一枚大铜板,她也不会乱花。
“那好吧,你们去逛逛吧,别忘了时间回来就行。”
今天早上萧景玉给李木槿钱,她看到了,所以现在听她这么说,余氏只好妥协了。嘱咐了两人一声,等到两人走远了,才把视线给收回来。
“余大娘,你看孙媳妇的眼光不错啊,能说会道的,看起来很能干。”
李木槿和李木凡一走,一直憋着这句话的小杨氏终于找准了机会,朝对过的余氏喊了一声。
刚开始看这姑娘丑得吓人,她心里甚是不喜,没想到这小嘴吧啦吧啦的倒是能说。把那个读书的先生都糊弄的一愣一愣的。
怪不得呢!怪不得余氏那么高挑的眼光能看上她!
孙媳妇被人夸奖,余氏自然高兴,不过脸上不显,摆了摆手,淡淡道:“小槿是个懂事的孩子,招人心疼。”
余氏说了这么一说话,低头继续纳鞋底儿,小杨氏那边也来了生意,简短的一场对话到此结束。
“小凡,你看看有没有想要的,有的话,跟姐说。”
大屯集市很大,大大小小的摊贩有上千家,几乎舞阳县下属一百七十二个村子的人都上这里赶大集,人难以想象得多,赶集跟赶庙会似的。
不过做的生意,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差的。像他们家就算是最差的,小杨氏家只能算是一般,那些生意好的摊子上的生意几乎没有断过。
李木槿看的眼花缭乱,但也不忘身边的李木凡,跟他说了一声。这孩子,单独和她相处的时候还活泼一些,等见多了人,简直就像一个闷葫芦似的。
这不,现在人多了,她跟他说话,他都不回答了,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没有办法,李木槿只嘱咐他,让他跟紧点。
现在正值巳时中(上午十点),这个时候,是赶集的人最多的时候,人来人往的,李木槿还真怕两个人走散了。
对于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布匹绣花,这些东西,李木槿不敢兴趣。她感兴趣,还能很快上手的就是吃食。
拉着李木凡,李木槿直奔专门卖小吃的地段,闻着这空气中夹杂着的各种味道,李木槿摸摸肚子,觉得有些饿了。
一路走来,卖面食小吃的居多,油条,豆腐脑,小笼包,烧饼,麻花麻叶,各种甜食小点心。
肉食类也不少,大多以各种卤味为主。
除此之外,再往前走走,这地界竟然还有卖面条一类的吃食,不过以拉面、手擀面、刀削面、烩面居多,都是热汤面。
至于什么炸酱面,炒面,凉面,这里是没有的,面皮、凉粉、凉皮几乎绝迹。李木槿觉得这个时代的人都会过日子,来之前应该都吃过饭,没吃过饭的也会等到中午回去吃,这里的生意应该不会很好。
可谁知道,这里摆放的小桌子上,上座率十分的高。
逛完这里,李木槿和李木凡转向另一条街,干货一条街,瓜子,花生,栗子,烤地瓜,竟还有卖冰糖葫芦的。
一路行来,李木槿发现了,这个历史书上从未存在过的时代,东西品种竟然这么齐全,齐全的她都不知道做什么生意赚钱好了。
第120章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花了三文钱买了四个集市上最便宜的烤地瓜,大半个时辰逛了一大半集市的李木槿没了继续逛下去的兴致。
正打算叫着李木凡离开这里,只见他立在原地愣住了,还一副哭丧的表情,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离他们俩不远处的一条道拐角处,有一个卖豆腐的摊贩。
那摊贩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阔别两人五年之久的魏氏。
“要不要过去看看?”
远远望去,魏氏和五年前没有多大的变化,好像岁月对她格外宽厚。她身穿一身浅蓝色长裙,腰里束着一红色围裙,在她这个年纪,那腰身依旧曼妙。
她此刻脸上挂着笑容,迎来送往,生意看起来很不错。她的旁边站着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男人,男人长相憨厚,一身和魏氏同色的长褂、长裤,时不时帮着魏氏打着下手,还帮着她擦着汗。
两人站在一起,好不登对,好不恩爱!
一旁的驴车上,坐着一个十四岁的姑娘,姑娘扎着双丫髻,一身粉色的长裙,明眸皓齿,继承了魏氏长相所有的优点。
她手里拿着一个圆形的木框,是用来刺绣的,一针一线,格外认真,热闹的人群好像对她没有任何影响。
此人正是李木槿的妹妹,叫李木娟,她还有一个妹妹名叫李木婉,听说好像是在云绣坊做绣娘,跟萧馨彤同一期。
李木娟旁边还坐着一个小男孩,三岁多。魏氏虽然生活在舞阳县城中,但她的消息也时不时传回石霞子沟,那个男孩儿,好像是她跟她身旁那个男人生的。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忽地,那驴车上的小姑娘抬起眸子,直往他们两人这边看过来。眯着眼睛,看了不过一息时间,嘴唇动了动。
紧接着,正卖着豆腐的魏氏视线也朝着这边看过来。李木凡依旧那么站着,眼眶红红的,刚才李木槿喊他的话,他好像也没有听到。
等到魏氏看过来,他脸上的神色才慌了起来,拔腿就要跑,可是腿站的有些麻了,一动差点儿没摔倒在地。还是李木槿眼疾手快,把他给扶住了。
而这时,路边商贩口中的豆腐娘子已经跑了过来。
“小凡,小槿。”
时隔五年,本以为这道声音会陌生的很,可谁知道,这声音早就深深烙在了两个人的脑海里。
就算是李木槿,或许有着原身的记忆,也跟着心里一坠。
“真的是你们。”
当年魏氏走的果决,任求李木凡哭求,她都没有流一滴泪,走的时候,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五年里,更是没有回到萧家村看两姐弟一眼。
可现在看到两人,魏氏两行热泪,竟哽咽着声音,朝两人走了过来。
等走到两人身边,还想伸着手去摸李木凡。李木凡很是抗拒,一直低着头的他,见魏氏过来了,侧着身子,赶紧躲过了她的碰触。
魏氏见此,看着自己空牢牢的双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