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尊分身-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秋山怔骇厉吼:“快守城门!”亲自跳落地面,准备厮杀。方墨却叹:“可能难保了!”外头童强已迫近不及二十丈,众骑威猛无比,挽弓一射,十数人立即毙命,快马已经冲进城区,童强含恨而杀,辽军顿若羔羊被宰,哀嚎连连。
    郭药师趁此命令儿子往东门潜去,以便放入更多宋军。闻秋山这才认出来人,怔诧不已:“是郭药师?你当真投靠大宋?!”
    郭药师道:“天祚帝昏淫,且欲杀我友余都姑,不逃行吗?劝你看清事实,莫要受及蒙蔽,日后下场凄惨!”
    闻秋山冷哼:“纵使皇上昏淫,但投降变节最要不得,你且悔改,我保你不死!”
    郭药师道:“不死又能如何,有志难伸,天下一大恨事,既你我各事其主,便各自拚命吧!”
    两人不再多言,兵戎相见,杀得难分难解。
    童贯最喜抢机会立功,见城门大开,哪顾得牺牲,拚命催促宋军强攻。且火炮直轰,炸得高阳关如放烟火,映出一片通明。
    那郭药强功夫不弱,引领数名战将,又攻下东城门。城门乍开,宋军鱼贯而入,辽军慌乱之下,无心再战,死伤更形惨重。
    军师方墨见状轻叹,实是无力回天,遂奔往闻秋山:“弃城吧,再不走将全军覆没!”
    闻秋山声泪俱下:“枉我守城多年,功亏一篑!”终下令撤军。
    北城门大开,辽军拚命冲出。闻秋山悲切不已,冲向郭药师,喝道:“你我共事一主多年,未想及到头来却兵戎残杀,使亲者痛,仇者快;老朽无用,只留义胆可向天,你且醒悟吧!”二话不说,横刀刎颈,立即自戕身亡。
    郭药师诧叫:“闻兄……”已无法阻挡,两眼含泪:“你这何苦呢?叫我醒悟,你却执迷不悟,为此昏君拚命,值得吗?”顾不得敌我,抱起闻秋山,走向一角,免于被乱马踩死,闻秋山咽喉已破,两眼亦渗泪水,挣扎欲言却难出声,咕咕直叫,似在言及奈何生错朝代,事错君主,含恨而去。
    郭药师自知若破敌城,守将必定斩首示众,遂偷偷将其潜送出城,埋于地下,免遭分尸之刑,他叹息不已,道:“闻兄你可走了,我却仍得找昏君报仇,也算是替你报仇吧!”叩拜一阵,感伤不已,叛国之将岂是好受。
    至于方墨则趁着乱军之际,已混在辽军阵营逃去。对于闻秋山自杀一幕,他乃亲眼目睹,然除了感伤,又能如何?只怪命运捉弄罢了。
    直至五更天,童贯军终攻破高阳关,收拾敌军万余人,终一吐昔日战败怨气。
    日升之时,童贯聚集部队,清点伤亡,约损三千兵,应算大获全胜。
    至于遍寻不着守将闻秋山一事,众人皆以为逃亡而去,并未追究,郭药师暗自嘘气,终躲过一劫。
    童贯已对郭药师刮目相看,立即加官晋爵,封为高阳节度使,赐兵五千,郭药师父子哪管太监封官是否算数,仍跪拜谢礼。
    行赏后天色已亮,副将辛兴宗遂建议乘胜追击,童贯最喜抢功,当然同意,问及郭药师敌人可能走向,郭药师说及燕京,童贯二话不说,立即下令直捣燕京,欲尝收复燕云十六州快感。
    在此同时,金将完颜宗翰率领夜无群、杨朴及六大飞鹰猎将,轻易捣破辽上京临潢府。
    在发觉临潢府几乎是空城之际,金将甚感意外。尤其是夜无群,他原激得宋两利先行出征,谁知他和心上人一溜即失,原以为会往临潢府相逢,岂知连个人影皆无,心头闪念:“难道两人私奔不成?”
    杨朴却安慰夜惊容识大体,应无此可能。
    夜无群始勉强信之。
    唯杨朴认为宋两利等人必定潜往中京大定府,以窥天祚帝行踪,夜无群决意再攻击,完颜宗翰霸气无限,他一向自认是金国真正英雄,一统天下之事非他莫属,当然同意再往南攻,于是金军整队,浩浩荡荡复往中京大定府出发,大战在即。 
第 八 章 蝴蝶春梦
    宋两利、忽必瑞、夜惊容、荆善射及水神帮弟兄一行二十余人早盯上天祚帝南移路线。www。fsktxt。coM
    照忽必瑞盘算,由中宗前往燕京,官道转折,必定经过一条龙马河,那正是下手抢夺宝藏最佳时机。
    一大早,水神帮弟兄已伪装渔夫,划着小船四处游荡,且不断监视渡口两岸变化。
    宋两利、夜惊容、忽必瑞则藏于较舒适渡船之中。三人已伪装成俗夫百姓。夜惊容实是美得出众,不易伪装,故宋两利刻意涂黑其脸,且加胡子,变得小老头,每次瞧及即呵呵怪笑不已。夜惊容自觉难为情,老是说及:“定要如此么?定要这样么?”
    宋两利总是回答:“这样顶好,就是这样!”
    夜惊容倒也无奈接受,每照向水影,却也想笑,好端端变了个人,实是突兀,然却甜腻于心,毕竟和相爱之人共事,说不出快感。
    忽必瑞则专心盘算,以免出差错,失去机会。只见得两渡口兵马渐增,自知好戏即将上场,他立即拜向宋两利,恭敬说道:“尚请小神童赐予灵签一支,以指点迷津!”
    宋两利斥笑道:“我那来灵签?狗皮膏药倒有几块!贴你头上正适用!”
    忽必瑞对于灵学最是好奇,且对宋两利神通敬服不已,他已当宋为神人共合体,平常以人看待,嬉笑斗闹亦不为过,但事情一来则以本尊天神拜之,虽是求签,却早存指点迷津之意,仍恭敬拜礼:“狗皮膏药免了,神签可用无字天书回答,弟子想求昏君去处,以及耶律大石、完颜宗翰等行踪。”
    宋两利道:“要我通灵便说,还扯得求签?真是!”笑骂一句,已盘坐起来,至于烈酒早喝几口,醉意已有,立即运起通灵大法,摄向四面八方。
    忽必瑞满意一笑,转向夜惊容,笑道:“他现在看来像不像菩萨?我拜他没错吧?”
    夜惊容笑道:“像,但不必拜此大礼吧?”
    忽必瑞道:“我拜的是其本尊天神,和他肉身不同!”
    夜惊容搞不懂,道:“那你拜吧!”
    忽必瑞当真下跪,虔诚磕得三响头,夜惊容掩嘴而笑,心想日后莫要每天三炷香才好。
    忽必瑞当真说及:“可惜未带线香,否则必定更灵了!”
    宋两利瞪他一眼,道:“你若要拜,哪天弄个木头让你拜去!”
    忽必瑞竟然诚恳点头:“行!尚请本尊赐分身!”
    宋两利斥笑:“你走火入魔不成?”
    忽必瑞道:“哪有!除非你的分身是假,否则弟子拜他,名正言顺!”
    宋两利叹道:“天下若你如此虔诚之徒已经不多!请起请起,俺伟大的信徒!”
    忽必瑞再次拜礼方恭敬起身。道:“请本尊赐签。”
    宋两利道:“天祚帝在十里左右,萧奉先押阵,有个混蛋小国师同行,另有辽军近万人,由萧铁胜带领。至于耶律大石已在半路迎接,约三十里远,大金军队已抵大定府,不过另有小路军偷偷潜来,约六十里之近。”
    忽必瑞道:“小路军会是谁?”
    宋两利道:“还会有谁?夜无群,他已等不及,放着大定城不攻,想跟我拚了!”
    忽必瑞恭敬拜礼:“多谢本尊赐签!”连拜数次,方若乩童一颤,恢复正常,频频盘算局势。
    夜惊容却紧张了:“师兄定会搅局,阿利你得防他!”
    宋两利道:“搅的是水神帮,我可不怕他!”
    忽必瑞道:“放心,只要你俩肯配合,一切自能顺利完成。”
    宋两利道:“你有何计?”
    忽必瑞笑道:“将天祚帝一堆人全赶落龙马河,让他漂流半时辰,如此耶律大石和夜无群必定同时赶来,咱则可以顺利逃走。”
    宋两利道:“能么?天祚帝光是宝藏和妃子即足可拖长数百丈,此条河全宽也只不过百余丈,怎可能全部叫他们落水?”
    夜惊容道:“你要我们逼其落水?可是两岸士兵渐多,甚难动手,且对方乍见风吹草动,必定逃去,此任务甚难达成。”
    忽必瑞笑道:“别人不行,小神童必定行!”
    宋两利感应他想法,道:“你要我摄他脑子?”
    忽必瑞领首:“答对了!你让他们全部上船,咱再一次凿沉,将是一场好戏。”
    宋两利道:“神经病,此处焉有此巨船?”
    忽必瑞道:“您是神,神则无所不能,弟子相信您必能完成任务。”
    宋两利又斥笑:“你脑袋坏了?我哪是神!凭空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忽必瑞道:“若真如此,亦是神迹一件。”
    宋两利无奈直笑,道:“先说说你将如何运走宝藏?”
    忽必瑞道:“当然是水遁,像上次运走黄龙精铜铁一样。”
    宋两利想及以羊皮袋当浮球一事,终明白对方选择水路劫宝,自有道理,道:“大船未必能来,你能搬多少算多少,时候不多,你看着办!”
    忽必瑞道:“总想奇迹出现,但若无法,只能求其次了。”
    眼看两岸辽兵渐多,甚至水面亦出现辽兵逐人,忽必瑞始将渡船驶往上游藏匿。
    宋两利则不断动脑筋,何处可弄来巨船?然此河宽只百余丈,根本无此容下数百人之巨船,故不再理此难题。
    足足等待一时辰之久,始见得车阵浩浩荡荡行来。
    战将萧铁胜押阵于前,居中十数顶金銮轿,应是天祚帝及妃子所乘,萧奉先及几位重臣陪侍左右,后头则是十大车宝藏,再后头则为无数兵把关。
    忽必瑞远处瞧得十大车,少说亦有百余箱宝藏,两眼已翻凸,贪婪说道:“皇帝随行宝物,将比黄龙城宝藏更值钱。”
    宋两利道:“如此之多,一艘巨船也载不走。”
    忽必瑞道:“倒是了,该如何才能一次吞掉?”
    夜惊容道:“或许有一法子;让宝藏先渡河,然后失落,天祚帝必定心疼不肯离去。”
    忽必瑞恍然击掌:“对啊!妙计!”
    宋两利亦觉可行,笑道:“你可变仙女了,比我还管用。”
    忽必瑞立即拜礼:“该称您九天仙女如何?”
    夜惊容窘笑:“莫要乱凑,冒犯九天玄女不好!”
    忽必瑞想想亦对,道:“那称仙姑好啦!”
    夜惊容道:“再乱叫,我法术失灵,你的宝藏也没了。”
    忽必瑞方始点头:“是极是极!”心想默念便是,夜惊容方嘘口气。
    宋两利立即摄向天祚帝,一劲告诉他宝藏先行才最安全。
    天祚帝毫无道法功力,当然抵挡不了,不自觉已受摄,突见他传出声音:“宝藏先过河!”
    此语一出,众臣皆诧,萧奉先道:“皇上万金之躯,应先过河……”
    天祚帝道:“朕要亲眼见宝藏过河不行么?”
    萧奉先暗忖,其实亦无多大差别,遂道:“臣遵旨!”立即下令,后头马车渐渐行前。
    天祚帝突地下轿,走向河边,凛凛生风道:“一次过河,省得麻烦。”
    萧奉先急迫:“恐无如此多渡船。”
    天祚帝道:“渡口这么大,怎无渡船?快去弄来!”
    萧奉先但觉皇上口气变硬,若在平时自可不理,然众目睽睽之下,君臣之礼仍得兼顾,立即回应:“臣立即去张罗!”随又传令萧铁胜等人,霎见士兵四处奔去,两岸同时行动,动作自是迅速。
    暗处夜惊容见得天祚帝肚腹油尖,脸现淫邪,八字胡佻轻挂嘴,瞧来甚是粗鄙,不禁恶感大增,冷道:“都将亡国,还如此嚣张!”
    忽必瑞道:“他懂什么,只知吃喝玩乐,跟那奸相萧奉先差不多,小神童不叫他跳水自杀?”
    宋两利道:“行么?他要落水,后头一大堆跟着跳下,躲在水底弟兄将如何?”
    忽必瑞恍然:“那延后便是!”
    谈话间,渡口已有动作,许多士兵划着三艘或四艘合并之小船前来,凑合当渡船使用。
    天祚帝满意一笑:“这就对了,要变通,巨船没有,小船连在一起亦可用!”
    萧奉先回礼:“皇上英明!”
    天祚帝道:“待会结成一串,架上木板,军队自可走过去!”自觉甚有创意。
    笑声甚朗。萧奉先仍附和表示皇上英明。随又下令将一箱箱宝藏搬往渡船。
    原较大艘者可装二十箱,三艘已装六十箱,剩下小船每艘勉强装三四箱,亦用去数十艘,工程颇为庞大。
    花得两刻钟方装船完成。
    天祚帝始满意道:“过河吧!”
    渡船原绑了绳子,可以拖行,然小船则靠划行。不论何方式,宝藏终慢慢渡河而去,两旁士兵如临大敌戒备,以防万一。
    忽必瑞见状大喜:“肥肉来啦!”立即奔往较上游。那原是河岸狭小之小湍流处,早被水神帮弟兄以巨木墙封堵,蓄得两人高水量,忽必瑞抓出火炮点燃后,猛往巨墙砸去,轰然巨响,地动山摇,巨木已断,蓄水若山洪奔腾宣泄而下,河面水位波涛掀起,立涨数尺。
    辽军听及轰声,个个脸色大变,战马嘶立而起。天祚帝最是胆小,赶忙躲钻人群,急道有刺客。耶律神光蛇毒剑已出,怒道:“在东方,快收拾!”掠往天祚帝加以保护。
    萧铁胜喝道:“东军前搜,西军护驾!”仍选择护主不敢前去。
    辽军大乱之际,洪水连带木头暴冲过来,邪数尺巨浪一掀,数十小船立即进水,有的甚至翻覆,较大渡船虽能撑住,然在巨浪、木头冲击下,直往下游流去。对岸士兵强扯绳索,岂知绳索过细,叭叭连断两条,剩下一条仍在纠缠,水底弟兄突然冒出,利刀一砍,绳索立断,渡船下涌,百余宝箱无一幸免。
    士兵见及水底冒人方知劫宝,登时大骇:“不好啦!有人劫宝啦!”
    此语一出又让辽军大乱,天祚帝哪顾得躲藏,又自奔向岸边,喝若丧家犬:“快把宝箱夺回,快啊!”
    萧家军全是陆军,怎堪打水战,只能派遣几名落水,结果立即遭殃被宰,萧铁胜见状怎敢再下此令,勉强喝着手下沿岸搜去,有的则另登战船追去。
    然水神帮靠水吃饭多年,水底功夫不比梁山好汉浪里白条张顺差,只要敌船下水迫近,立即截洞捣翻,敌军根本难奏追敌之效。
    水神帮弟兄手法更是快速,在夺得渡船之后,一一截断绳索,让渡船瓦解,宝箱全数落水,其动作捷快,抓来羊皮套一罩,立即拖向暗处。百余箱宝藏不到半刻钟,全数被劫。
    水神帮弟兄更浮出水面大喝:“贪得不义财,我等接收啦!”拚命往下游逃去。
    萧家军大喝,不断沿岸追赶,双方时有争斗,形成拉锯之战。
    天祚帝疼心疼肺直叫,失去宝藏如要他老命,不禁责备萧奉先:“你干的好事!”
    萧奉先道:“是皇上主意要一次渡宝藏……”
    天祚帝喝道:“寡人乃指你叫我移师燕京一事!”
    萧奉先道:“此亦是大石将军主意!”
    天祚帝喝道:“还不快抢回宝藏?”
    萧奉先道:“早已下令封锁两岸,盗匪无路可走!”
    天祚帝气呼呼嗔斥不断,萧奉先只能当应声虫。
    躲在暗处之夜惊容见机会难得,道:“咱去教训老色狼!”
    宋两利道:“好啊!说不定金銮轿上有抓来女子,捣它一下也好!”
    两人甚是默契斩断渡船绳索,顺着河水往下流去,行约百丈,左右岸边士兵已见,有人喝着不准靠近。宋两利仍加把劲往下划,渡船速度加快。士兵立即射箭阻挡,两人突地掠向对岸,士兵围来,两人踩及对方脑袋,天马行空冲向敌阵,已离天祚帝不及十丈,吓得昏君没命又藏。
    耶律神光见着怒喝,龟蛇毒剑反刺扑来,宋两利急道:“蛇剑有毒碰不得!”夜惊容冷哼,玉笛抽出,猛砸过去,锵地暴响,蛇剑走偏,耶律神光虎口生疼,怔道不好,左手反掌打去,借机倒冲而退,想另寻暗器以对。
    宋两利强势扑来,五方法门顿展,掌劲若狂流,不但打得一群士兵东倒西歪,更将数顶金轿砸碎,里头妃女惊逃四处。
    夜惊容立即加入战圈,无双笛不断砸向金轿、马车,和宋两利简直若霹雳雷球打滚,横扫过去,无数金轿破顶而碎,马车轮毁轴断,人仰马翻四处皆见。
    宋两利复见爬躲车下天祚帝,喝声叫道:“你再听奸相胡搞啊!”一掌打得天祚帝跌滚连连,夜惊容更补一道劲流,打得天祚帝背疼腿肿,唉唉疼叫。两人原是突击,皆以强攻快打,此时连劈数招后,敌军终围上来,如若被缠住,将得大开杀戒,自非他俩所愿,故抢攻得手后,抓来车轮砸向辽兵,乘此空隙,双双掠往北林,逃之夭夭。
    耶律神光则已抓来毒针暗器,正待使用,人已逃开,猛喝几声:“别走!”便要追去,萧奉先急道:“穷寇莫追,先护佐皇上再说!”实则自己贪生怕死,耶律神光终未追逐,耀武扬威直喝着:“有胆别走,叫你来得去不得!”
    宋两利、夜惊容早不知去向,萧铁胜下令搜林,纵使有数千兵然皆无高手,怎搜得着,只不过作样走走瞧瞧罢了。
    天祚帝惊魂未定,哪还顾得宝藏,老命要紧,急道:“快护驾,朕要过河,你们挡住敌军,莫要让朕受损!”
    此时洪峰波涛已弱,河水恢复平静,萧奉先始敢喝令手下再找来渡船,自己则护着天祚帝先行渡河。为求安全,萧奉先且令数十士兵落水护航,毕竟若水底有埋伏,且得先杀士兵,渡船暂时可保。
    天祚帝终于先行渡河,随行者除了萧奉先外,另有皇子、元妃、耶律神光等几位要角,方一上岸,哪顾得其他妃女、太监,皆自行开溜逃命。天祚帝左腿受伤,奔来跛瘸,立即唤来战马备骑,后头老臣猛追,形成突兀有趣情景。
    战将萧铁胜只因另有皇眷及大军包袱,不能离去,只好喝回手下,全力渡河,至于宝藏事已无法兼顾,且等日后再搜捕。
    水神帮弟兄早已撤走,辽军及皇眷终能平安渡河。
    然经此耽搁,已耗去一时辰之多。那夜无群所引领三百军全是千中选一高手,在闻及轰声传出之际,已知有变,立即喝令轻功直展,飞掠如云,短短数十里眨眼即至,待发现渡口銮轿毁损甚多,自知辽军已中伏,应走不远,夜无群怎肯放弃,一声令下,三百高手立即渡河,强追不懈。
    十里一过,终见敌军,夜无群早因寻无师妹而怒火中烧,辽军自是发泄对象,哪顾得双方差距悬殊,立即扑前大战。
    然纵夜无群只领军三百人,其全是千中选一,身手自是高强。这一扑杀,简直虎入羊群,任那萧家军自以为了得,终仍无法抵挡,一个照面已被杀死三千余人,迫得战将萧铁胜及耶律神光调头回来截击,以保辽军免遭歼灭命运。
    夜无群根本未将两人放在眼里,冷笑道:“把天祚帝抓来,留你们不死!”
    萧铁胜长枪一抖,冷斥道:“本帅尚未找你算帐,你却狂过头来?敢情吃了熊心豹胆,立刻投降,否则身首异处!”
    耶律神光道:“毋需和他多说理由,宰了祭皇上,大功一件!”一式“蛇龟战天”攻剌出去。那蛇剑原是极柔极阴兵刃,暴耍开来果真毒蛇乱窜,十分难缠。
    萧铁胜见他开打,自己怎能闲下,一枪“猎虎穿眼”奇准无比刺人要穴,枪身一抖,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夜无群冷笑道:“就怕你们开溜!”能战自是够气魄,他根本无惧两人围攻,一动上手亦是杀招尽出,乍见那招“七龙吞天”手法,独尊箫射出七道狂流,条条似若狂龙掀天,更若灵蛇毒鞭噬向对方全身要害。
    说时迟那时快,双方触招之际,果然引来激烈混战局面,任那毒剑利枪纠缠,七道劲龙总能旋劈抽打一一击退封去。猝见萧铁胜利枪闪偏半寸,夜无群怎肯放弃机会,一式“君临天下”独尊箫口猛冲怒劲,直往对方胸口击去,砰地一响,萧铁胜闷哼,倒跌数步。
    耶律神光见状大骇,龟蛇剑佯攻一招,蓦又射出毒针,喝道:“射你眼睛!”实则连夜无群胸腿全射去,乘机抽身逃退。
    夜无群岂是易与之辈,但见毒针闪青光,已知毒性甚强,猛喝一声,身形倒飞冲天,独尊箫盘下旋扫,毒针尽被击落,见得敌人脱逃,猛劲再追,三百军强势攻前。
    又杀得辽军人仰马翻,那萧铁胜见情势不对,竟然倒地装死,逃过一劫。
    夜无群引军再破三里,终见天祚帝车马大阵,心下一喜,看来首功将立,自是全力搏击,天祚帝等人没命奔逃,一副亡国模样,十分可怜。
    再追两里之际,忽见南方大军掀天,耶律大石终引军回师,救驾而来,天祚帝见状大喜,直道:“大石吾臣,快挡妖敌!”拚命驭马奔去。
    耶律大石兵分两路,一路护向天祚帝,道:“皇上且莫惊,待我抗强敌便是!”
    天祚帝欣喜:“快去快去!”终逃入新军怀抱,方笃定不少。
    耶律大石狂马奔前,先是下令弓箭数排射去,三百军一时不查,数人已伤亡,夜无群赶忙挡来,耶律大石冷喝:“番兵敢不退么?”利枪猛刺而去,夜无群冷笑,独尊箫再次劈出,锵锵锵锵连劈数次,但觉耶律大石武功果然硬实,恐非三招两式能解决。
    耶律大石更觉此人功夫了得,强战下去将必吃亏,登下令改采游斗,一时战局拉开,不断以强弓怒箭对付,纵使三百军勇猛,经此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